第5~9章 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压力与剪应力的方向及作用面有何不同答:压力垂直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指向流体的作用面,剪应力平行作用于流体表面,方向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2、试说明粘度的单位、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答:单位是N·S/m2即Pa·s,也用cp,1cp=1mPa·s,物理意义为: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与流体的种类、温度及压力有关3、采用U型压差计测某阀门前后的压力差,压差计的读数与U型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有关吗?答:无关,对于均匀管路,无论如何放置,在流量及管路其他条件一定时,流体流动阻力均相同,因此U型压差计的读数相同,但两截面的压力差却不相同。
4、流体流动有几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流型有两种,层流和湍流,依据是: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2000≤Re≤4000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5、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雷诺数表示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黏性力的对比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状态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没有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7、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心可分为哪几个区域?答: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气体三个区域。
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若管径一定而流量增大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答:层流时W f∝u,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2倍,完全湍流时Wf∝u2 ,流量增大一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4倍。
9、圆形直管中,流量一定,设计时若将管径增加一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又是原来的多少倍?答:10、如图所示,水槽液面恒定,管路中ab及cd两段的管径、长度及粗糙度均相同,试比较一下各量大小11、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如何变化?若改用转子流量计,转子上下压差值又将如何变化?答:孔板前后压力差Δp=p1-p2,流量越大,压差越大,转子流量计属于截面式流量计,恒压差,压差不变。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生态体系及其功效概论1 生态体系概念所强调的焦点思惟是什么?答: 生态体系概念所强调的焦点思惟重要强调天然界生物与情形之间不成朋分的整体性,建立这种整体性思惟使人类熟悉天然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生态体系生物学是现代生态学的焦点.2 生态体系有哪些根本组分?它们各自履行什么功效?答:生态体系的根本构成成分包含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非生物成分是生态体系的性命支撑者,它供给生态体系中各类生物活动的栖息场合,具备生物生计所必须的物质前提,也是性命的源泉.生物部分是履行生态体系功效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临盆者:能运用太阳能进行光合感化,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起源,在生态体系中得能量流淌和物质轮回中居重要地位.花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附临盆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经由过程对临盆者的摄食.同化和接收进程,起着对初级临盆者的加工和本身再临盆的感化.分化者:在生态体系中中断的进行着与光合感化相反的分化感化.3生态体系的能量是怎么流淌的?有什么特色?答:生态体系的能量流淌进程是能量经由过程养分级不竭消费的进程.其特色如下:(1)临盆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运用率很低,只有1%阁下.(2)能量流淌为不成逆的单向流淌.(3)流淌中能量因热散掉而逐渐削减,且各养分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临盆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4)各级花费者之间能量的运用率平均为10%.(5)只有当生态体系临盆的能量与消费的能量均衡的,生态体系的构造与功效才干保持动态的均衡.4 生态体系的物质是如何轮回的?有什么特色?答:生态体系的物质轮回经由过程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和情形之间进行轮回.性命所需的各类元素和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接收,改变成生物体中各类有机物质,并经由过程食物链在养分级之间传递.转化.当生物逝世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类分化者分化回到情形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接收,从新进入食物链.生态体系的养分物质起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运用,在生态体系中不竭轮回,或从一个生态体系转移到别的一个生态体系.物质轮回的特色:1.全球性;2.来去轮回;3.重复运用.5生态体系是如何实现自我稳态的?答:生态体系经由过程负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保持相对的稳态.负反馈可以或许使生态体系趋于均衡或稳态.生态体系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庞杂,既表示在生物组分与情形之间,也表示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构造与功效之间.在一个生态体系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成长;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削减;接着,捕食者动物因为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天然削减.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保持着个别数量的大致均衡.这仅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互相制约关系的简略例子.解释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的感化,而实际情形要庞杂得多.所以当生态体系受到外界干扰损坏时,只要不过火轻微,一般都可经由过程自我调节使体系得到修复,保持其稳固与均衡.生态体系的自我调节才能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体系的变更超出了自我调节才能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才能随之降低,以至消掉.此时,体系构造被损坏,功效受阻,乃至全部体系受到伤害甚至解体,此即平日所说的生态均衡掉调.6能进行光合感化的生物消失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答 :7 何谓生态体系办事?生态体系办事有哪些根本特点?答:由天然生态体系在其生态运转进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保持的生涯情形对人类产生的办事功效就被称为生态体系办事.其根本特点:(1)生态体系办事是客不雅消失的.(2)生态体系办事是生态体系的天然属性.(3)天然生态体系在进化成长进程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硕.第二章海洋情形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 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接洽海洋重要分区解释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三大情形梯度特点?答:纬度梯度重要表示为赤道向南北极的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季候差别逐渐增大,每日光照中断时光不合,从而直接影响光合感化的季候差别和不合纬度海区的温跃层模式;深度梯度重要因为光照时光只能透入海水的表层,其下方只有微弱的光甚至无光世界.同时温度也有明显的垂直变更,表层因太阳辐射而温度升高,底层温度低并且恒定,压力也随深度的而不竭增长,有机食物在深层很稀疏.在程度倾向上,从沿海到向外延长到坦荡大洋的梯度重要涉及深度.养分物含量和海水混杂的感化的变更,也包含其他情形身分的摇动呈现从沿岸向外海减弱的变更.2 海水的消融性.透光性.流淌性以及PH缓冲机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大意义?答:(1)海洋的消融性具有很强的消融性,浮游植物进行光合感化所需的N. P等无机盐都以合适与有植物接收的情势消失于海水中,便于浮游植物接收.(2)海水具有透光性,光线可以投入必定的深度,为浮游植物光合感化供给必须得光照前提.(3)海水的流淌性可以扩展生物散布的规模.(4)海水的组分稳固,缓冲机能好,可以或许使PH保持在必定的规模内,可以或许使生物有一个稳固的生涯情形.3 扼要解释大陆边沿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不同?答:大陆边沿沉积是经河道.风.冰川等得感化从大陆或从临近的岛屿携带入海的陆源碎屑,它包含岸滨及陆架沉积和路坡及路裾沉积;深海沉积包含红粘土软泥沉积.钙质软泥沉积和硅质软泥沉积.红粘土沉积是从大陆带来的红色粘土矿物以及部分火山物质在海底风化形成的沉积物,重要散布在大洋的低临盆力去.钙质软泥沉积龋齿由有孔类的抱球虫和浮游软体动物的翼族类以及异足类的介壳构成,重要散布在宁靖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亚热带.水深不超出4700m的深海底.硅质粘土重要由硅藻的细胞壁和放射虫骨针所构成的沉积.4 简述海洋浮游生物的配合特色及其在海洋生态体系中的感化?答:它们的配合特色是缺乏蓬勃的活动器官,活动才能衰或者完全没有活动才能,只能随水流移动,具有多种多样顺应富有生涯的构造.浮游生物的数量多.散布广,是海洋临盆力的基本,也是海洋生态体系能量流淌和物质轮回的重要环节.浮游植物光合感化的产品根本上要经由过程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干被其他动物所运用.浮游动物经由过程摄食影响或掌握临盆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更又可能影响很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质源群体的生物量.5 按个别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如许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答:按个别的大小浮游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巨型浮游生物.意义:这种大小等级划分往往包含响应的摄食者—被食者的养分关系.6 海洋泅水动物包含哪些门类?解释鱼类生涯周期中得洄游行动及其意义.答:海洋浮游动物重要包含:原活泼物.浮游甲壳类.水母类和栉水母类.毛颚类.被囊动物有尾类以及其他的浮游动物.按洄游的动力,可分为自动洄游和自动洄游;按洄游的倾向,可分为向陆洄游和离陆洄游降河(海)洄游和溯河洄游等.根据性命活动进程中的感化可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这三种洄游配合构成鱼类的洄游周期.意义:洄游是鱼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天然选择的成果,经由过程遗传而巩固下来.鱼类洄游具有按期性.定向性.集群性和周期性等特色.几乎所有的洄游都是集群洄游,但不合种类不合性质的洄游,洄游的集群大小各不雷同,这与包管最有利的洄游前提有关.洄游距离的远近与洄游鱼类的体型大小及其自身状况有关.体型大,含脂量高,洄游距离较远,如鲟.大麻哈鱼.鳗鲡等的行程均达数千里.洄游的定向性除与遗传性有关外,高敏锐度和选择性的嗅觉,在引诱鲑.鳗鲡等鱼类数年之后过程数千公里回归原出生地起了很大感化.金枪鱼的颅骨内极其渺小的磁粒,使其在大洋中洄游不会迷掉倾向.侧线敏锐的感流才能也起着引诱洄游倾向的感化7 联合底栖生物的生涯方法浅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答:生涯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按生涯方法,分为营固着生涯的.底埋生涯的.水底爬行的.钻蚀生涯的,底层泅水的等类型.黑体系体例部分我找不到答案,还请哪位同窗填补,感谢.第三章海洋重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感化1.什么叫情形和生态因子?情形:泛指生物四周消失的一切事物;或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计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情形中对生物发展.发育.生殖.行动和散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情形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和其他相干生物等.2.何谓限制因子?解释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重要内容.1.任何接近或超出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计.发展.滋生或集中的身分,就叫做限制因子2..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植物的发展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须物质”.两个帮助道理:(1)利比希定律只在严厉的稳固前提下,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均衡的情形下才实用.(2)运用利比希定律时还应留意到因子的互相影响问题3.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消失与滋生,要依附于某种分解情形因子的消失,只要个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缺乏或过多,超出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或生态幅,则使该物种不克不及生计,甚至灭尽.一般说来,一种生物的耐受规模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顺应才能也就越低.与此相反的是,属于狭生态幅的生物,平日对规模狭小的情形前提具有极强的顺应才能,但却损掉了在其他前提下的生计才能.3.若何用辩证和同一的不雅点来懂得生物与情形的关系?生物只能生涯和顺应与于特定的情形中,情形前提决议着生物的散布和数量特点;生物的活动也在必定规模内和必定程度上影响情形.生态学强调有机体与生物的同一性,一方面,生物不竭地从情形中汲取对它适于的物质以创造其本身和保持性命活动所须要的能量而得以发展滋生;另一方面,性命活动的产品又被释放回外界情形中去,从而直接影响四周情形的理化性质.4.简述光在海洋中的散布纪律及其重要生态感化.海水中的光照强度随深度增长而递减,光的强度和照耀时光有纬度梯度和季候周期,除南北极外埠其他地区有日夜瓜代现象.强度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弱,夏日强,冬季弱,低纬短波光多,随纬度的增长长波部分也增长.从日照时光上看,除赤道临近日夜时光全年都根本一样外,其他维度上只有春风和金风抽丰时日夜时光大致相等.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帮助色素对运用太阳光有重要感化?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感化的能量起源,叶绿素a是光合感化的重要色素,但仅运用辐射光谱中的一部分,帮助色素可使接收可见光的规模扩展为400~700nm,进步了对太阳光的运用率.1.程度散布纪律:自低纬向高纬度递减垂直散布纪律:1.低纬海区: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其下方消失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长急剧降低),其上方为热成层(相当平均的高温水层),温跃层的下方水温低,温度变更不明显.中纬海区:夏日水温增高,接近概况形成一个临时的季候性温跃层,冬季,上述温跃层消掉,对流混杂可延长至几百米.在其下限的下方有一个永远性的但温度变更较不明显的温跃层.高纬海区:教材p55第二天然段,2. 在合适温度规模内,温度促进新陈代谢7.简述太阳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感化(先生说不考海流).1.海洋盐度散布远离海岸的大洋表层水盐度变更不大(34~37),平均为35,浅海区受大陆淡水影响,盐度较大洋的低,且摇动规模也较大(27~30).尽管大洋海水的盐度是可变的,但其重要组分的含量比例却几乎是恒定的,不受生物和化学反响的明显影响,此即所谓Marcet ”原则 ,或称“海水构成恒定性纪律”.(一)盐度与海洋生物的渗入渗出压海洋动物可分为渗压随变动物(贻贝.海胆)与低渗压动物.渗压随变动物:体液与海水渗入渗出压相等或邻近;低渗压动物:大部分海洋硬骨鱼类经常经由过程鳃(盐细胞)把过剩的盐排出体外或削减尿的排出量或进步尿液的浓度等方法来实现体液与四周介质的渗入渗出调节.低盐情形下鳃自动接收离子,排出量大而稀的尿液.洄游鱼类:内排泄调节改变离子泵倾向(二)盐度与海洋生物的散布(狭盐性生物与广盐性生物)(三)不合盐度海区物种数量的差别盐度的降低和变动,平日陪同着物种数量标削减,海洋动物区系在生态学上的重要特色,是以狭盐性变渗压种类为主的.9.解释海水氧气.二氧化碳的起源与消费门路.为什么说PH可作为反响海洋生物栖息情形化学特点的分解指标?1.1.消融氧(O2)起源:空气消融与植物光合感化消费:海洋生物呼吸.有机物质分化.还原性无机物氧化.1.2.二氧化碳(CO2)起源:空气溶入.动植物和微生物呼吸.有机物质的氧化分化以及少量CaCO3消融消费:主如果光合感化,一些CaCO3形成也消费CO22.pH与CO2含量.消融氧亲密相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生物的养分和消化.呼吸.发展.发育和滋生,是以可作为反应水体分解性质的指标.第四章生态体系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1.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别特点不合的群体特点?1.种群(居群.繁群. Population):指特准时光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种群内部的个别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子女,从而与临近地区的种群在形态和生态特点上彼此消失必定差别.种群是物种在天然界中消失的根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根本构成单位.2.天然种群三个根本特点:空间特点.数量特点.遗传特点(详见P67)2.什么叫阿利氏纪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1.阿利氏纪律:种群密渡过疏和过密对种群的生计与成长都是晦气的,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本身的最适密度.2.集群现象(schooling)及其生态学意义有利:滋生 .防卫 .索饵 .进步泅水效力.改变情形化学性质以抵抗有毒物质,若形成社会构造,自我调节及生计才能更强.晦气:种内竞争.大量被捕食成因:水动力前提.温盐及养分盐含量变更等等.3.动态性命表与静态性命表有什么不合?为什么说运用性命表可以剖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身分?1.动态性命表是特定年纪性命表,而静态性命表是特准时光性命表2.根据查询拜访所获取的种群个年纪期构造数据,运用盘算各年纪期逝世亡率并接洽温.盐.流.食物.捕食者等因子,即可剖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身分4.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子的假设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子描写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消失的负反馈机制?逻辑斯谛方程有一个隐含假设:负反馈连忙起效应种群密度上升而引起种群增长率降低的这种自我调节才能往往不是连忙就起感化的,负反馈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机制生效都须要一段时光.这种时滞在高级动物(生涯史越长,时滞越明显)更为广泛,可相隔一代以上.种群数量中断增长时,物种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5.r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生涯史类型有哪些不同?举例解释种群生涯史类型的多样化.6.为什么说人们更应当留意珍爱物种的呵护?地球上很多的珍爱物种都属于典范的k对策者,因为各类原因(特别是对其生境的损坏或无掌握的捕杀),都面对着灭尽的好运,是以,我们要特别留意对珍爱物种的呵护7.试从小种群对遗传变异性和统计变更的迟钝性剖析种群灭尽的内涵机制.小种群,基因座位的杂合性程度低,多型基因比例小,等位基因的平均数量少,等位基因的频率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易产生较大变更,从而引起种群遗传变异性的逐渐消掉.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小种群也更轻易消失纵情交配,从而导致近交阑珊,小种群的罕见等位基因也更轻易损掉,杂合性等轻易降低,导致没有若干合适的遗传选择来顺应情形变更,成果促使种群的灭尽.最后小种群的统计变更(出生率与逝世亡率的随机摇动引起种群数量的激烈摇动),也加快了种群进一步式微甚至灭尽8.什么叫集合种群?研讨集合种群对生物呵护有何重要意义?1.集合种群,也叫复合种群.联种群,指局域种群经由过程某种程度的个别迁徙而衔接在一路的区域种群. 平日着眼于较大的区域2.与研讨一般种群不合,研讨集合种群主如果为了知道它是否会走向灭尽或还能保持生计若干时光.重要意义在于猜测,并对濒危动物的呵护及害虫防治.景不雅治理和天然呵护有重要运用价值. 对具有多个局域种群的害虫应在足够大的防治规模内同时进行,对面对生境破裂化的濒危种类应留意保持迁徙通道.建立一个大呵护区与几个小呵护区的争辩与集合种群理论有关.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构成构造.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1、什么叫做生物群落?群落的优势种.症结种和冗余种在群落中的感化有何不合?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准时光生涯于必定地理区域或生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构成的集合体,群落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类情势的接洽,并且配合介入对情形的反响.优势种是群落中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或几个物种,也是反应群落特点的种类.症结种和优势种不合,症结种不是生物量占优势,而是群落的构成构造和物种多样性具有决议性感化的物种,而这种感化相对于其品貌而言是异常不成比例的.冗余种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当从群落中被去除时,因为它的功效感化可被其他物种所代替而不会对群落的构造.功效产生太大的影响,是以,在呵护生物学实践中经常未被存眷.2、如何熟悉群落交织区和边沿效应?在两个不合群落接壤的区域,称为群落交织区.群落交织区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例如在丛林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带,两者互相镶嵌着消失.因为群落交织区的情形前提比较庞杂,其植物种类也往往加倍丰硕多样,从而也能更多的为动物供给营巢.隐藏和摄食的前提.因而在群落交织区中既可有相隔群落的生物种类,又可有交织区特有的生物种类.这种在群落交织区中生物种类增长和某些种类密度加大的现象,叫做边沿效应.边沿效应类似于生物学中的杂种优势,其形成须要必定前提,如两个相邻生物群落的渗入渗出力大致类似,两类情形或两种生物群落所造成的过渡地带需相对稳固,相邻生物群落各自具有必定的均一面积或群落内只有较小面积的朋分,具有两个群落交织的生物类群等.边沿效应的形成须要较长的时光,是协同进化的产品.3、若何懂得捕食者与被食者之间的辩证关系?4、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与种间竞争的关系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情形以及其本身生涯习惯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本身奇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差别.生态位包含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候性的生物节律.生态位分两个层次:根本生态位:是生态位空间的一部分,一个物种有在个中生计的可能.这个根本生态位是由物种的变异和顺应才能决议的,而并不是其地理身分.或者说根本生态位是实验室前提下的生态位,里面不消失捕食者和竞争.实际生态位:是根本生态位的一部分,但斟酌到生物身分和它们之间的互相感化.或者说是天然界中真实消失的生态位.5.共生现象有哪些重要类型?共生有什么生态意义?偏利共生:两个物种间消失着共生关系,但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也无利为偏利共生.如以其头顶上的吸盘固着在鲨鱼腹部,可以免费做长途观光,这仅对有利互利共生:对两边均有利为互利共生,例如牛胃中的瘤胃内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每毫升胃内容物1010~1011个)和原活泼物(105~106个).瘤胃为它们供给生计场合,而它们能分化纤维素和纤维二糖,合成维生素,对牛也有利.6.影响群落构造的身分1.生物身分:竞争:假如竞争的成果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将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长.捕食:假如捕食者喜食的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进步多样性,如捕食者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多样性.2.干扰:在陆地生物群落中,干扰往往会使群落形成断层(gap),断层对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和中断成长,起了一个很重要的感化.不合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合。
现代通信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第⼀章1、什么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俩者的区别是什么?凡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穷多),则称为模拟信号。
凡信号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为数字信号。
区别在于信号参量的取值2、何谓数字通信,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缺点数字通信系统是利⽤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优点:抗⼲扰能⼒强、差错可控、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易于集成化、易于加密处理。
缺点:占⽤频带宽,需要同步3(1)、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简述各⽅框的主要功能1) 信源编码与译码数据压缩(减少码元数⽬和降低码元速率),减⼩传输带宽,提⾼通信的有效性。
模/数转换,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信道编码与译码通过加⼊监督码元(纠错/检错)提⾼通信的可靠性。
3)加密与解密通过加扰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性。
4)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
3(2)、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般模型3、(3)画出通信系统的⼀般模型,简述各⽅框的主要功能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
接收设备:放⼤和反变换,其⽬的是从受到⼲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信息。
4、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指的是什么,各有哪些重要指标?有效性——传输速率(传码率、传信率,频带利⽤率)可靠性——差错率(误码率、误信率)5、按信号的流向和时间分类,通信⽅式有哪些?单⼯、半双⼯、全双⼯6、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特数。
Rb=RB·H (b/s)第⼆章1、什么是随机过程,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穷多个样本函数的总体叫随机过程。
其⼀,他是时间函数;其⼆,在固定的某⼀观察时刻t1, s(t1)是⼀个不含t变化的随机变量2、随机过程的期望、⽅差和⾃相关函数描述了随机过程的什么性质?期望表⽰随机过程的n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习思考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资源稀缺和浪费都不存在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实现最大化D.收入决定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A、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正确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D )A.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个量分析B.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C.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以价值判断为研究的出发点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5.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D )A、政府增征利息税是不公平的B、政府应尽快建立失业救济制度C、我国选择发展家用小汽车是不符合本国国情的D、据预测分析,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达8%二.问答题(答案略)1.如何理解经济资源的稀缺性?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表现。
4.实证分析有哪些工具?5.学习西方经济学有哪些意义?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一。
单项选择题: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不在乎2.下列( B )情况发生会使啤洒的需求增加。
A.消费者收入水平降低 B.啤酒同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C.凉夏; D、生产成本增加3.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4.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A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5.如果一个渔民在鱼腐烂之前要以他能得到的任何一种价格把他当天捕到的鱼卖出去,一旦捕到了鱼,渔民鲜鱼的价格弹性就是( C )。
分析化学第5章思考题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就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与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答:金属指示剂就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 >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答:金属指示剂就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 题 1-4已知在图P1-4中,u1=10sin ωt(V),R L =1k Ω,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 、电压u0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波形见图。
◇ 习题 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内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a u 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解:动态内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即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r Z 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 习题 1-7 在图P1-7 中,已知电源电压V =10V ,R=200Ω,R L =1 k Ω,稳压管的U Z =6V,试求: ①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② 当电流电压V 升高到12V ,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V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 k Ω时,I Z 将变为多少? 解:①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462016200610=-=Ω-Ω-=--=②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L Z ZZ2463016200612=-=Ω-Ω-=--=③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732026200610=-=Ω-Ω-=--=◇ 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仁政值均为6V ,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完整版)化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化⼯原理思考题答案化⼯原理思考题答案第⼀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压⼒与剪应⼒的⽅向及作⽤⾯有何不同答:压⼒垂直作⽤于流体表⾯,⽅向指向流体的作⽤⾯,剪应⼒平⾏作⽤于流体表⾯,⽅向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
2、试说明粘度的单位、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答:单位是N·S/m2即Pa·s,也⽤cp,1cp=1mPa·s,物理意义为:分⼦间的引⼒和分⼦的运动和碰撞,与流体的种类、温度及压⼒有关3、采⽤U型压差计测某阀门前后的压⼒差,压差计的读数与U型压差计放置的位置有关吗?答:⽆关,对于均匀管路,⽆论如何放置,在流量及管路其他条件⼀定时,流体流动阻⼒均相同,因此U型压差计的读数相同,但两截⾯的压⼒差却不相同。
4、流体流动有⼏种类型?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流型有两种,层流和湍流,依据是: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2000≤Re≤4000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5、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雷诺数表⽰流体流动中惯性⼒与黏性⼒的对⽐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状态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没有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7、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可分为哪⼏个区域?答: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体三个区域。
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若管径⼀定⽽流量增⼤⼀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是原来的多少倍?答:层流时W f∝u,流量增⼤⼀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2倍,完全湍流时Wf∝u2 ,流量增⼤⼀倍能量损失是原来的4倍。
9、圆形直管中,流量⼀定,设计时若将管径增加⼀倍,则层流时能量损失时原来的多少倍?完全湍流时流体损失⼜是原来的多少倍?答:10、如图所⽰,⽔槽液⾯恒定,管路中ab及cd两段的管径、长度及粗糙度均相同,试⽐较⼀下各量⼤⼩11、⽤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如何变化?若改⽤转⼦流量计,转⼦上下压差值⼜将如何变化?答:孔板前后压⼒差Δp=p1-p2,流量越⼤,压差越⼤,转⼦流量计属于截⾯式流量计,恒压差,压差不变。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5. 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8×10-3m2,水和容器总重10N。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题5附图题6附图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2)内部压强p=ρgh=1000×9.81×0.5=4.91kPa;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R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连同U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1与R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答6.容器A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2减小。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 物流结点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经过停顿的地方,是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
2. 专家选择法专家选择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种选址方法。
专家选址法中最常用的有因素评分法和德尔菲法。
3. 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求解以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4. 模拟法模拟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及逻辑推理确定最佳布局方案。
5. 启发法该法是针对模型的求解而言的,是一种逐次逼近的方法。
对这种方法进行反复判断,实践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6. 费用一效果分析法费用一效果分析法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实质是要求系统给社会提供财富或服务的价值一效益必须超出支出费用。
该方法以经济评价为主,是所有评价方法的基础。
7. 中点问题在区域中选择(若干个)设施位置,使得该位置离客户到最近设施的距离(或成本)的“合计”最小。
这种目标通常在企业问题中应用,所以也称为“经济效益性” (Economic Efficiency)。
在中点问题中,被选择设施的数量往往预先确定,当选择设施数量为P 时,称为P 中点问题。
8. 中心问题根据使得离客户最近的设施的距离(或成本)“最大值” 最小的原则,在区域中选择设施位置的方法称为中心问题。
P- 中心问题也叫min--max 问题,是探讨如何在网络中选择P 个服务站,使得任意一需求点到距离该需求点最近的服务站的最大距离最小问题。
9. 重心模型重心模型是选址问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型,可解决连续区域直线距离的单点选址问题。
第5~9章 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
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
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
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实用文档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
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
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
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
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实用文档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9章 思考题习题答案
第9章 醇、酚和醚思考题答案思考题9-1 你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每对化合物,说明每个化合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a. 异丙醇、叔丁醇和乙醇b.苄醇、环己醇和1-己醇 答案:a. 用卢卡斯试剂,异丙醇片刻出现浑浊,叔丁醇立即出现浑浊,乙醇加热出现浑浊。
b. 用卢卡斯试剂,苄醇立即出现浑浊,环己醇片刻出现浑浊,正己醇加热出现浑浊。
思考题9-2 你怎样将反-4-乙基环己醇转化成:a. 反-1-氯-4-乙基环己烷b. 顺-1-氯-4-乙基环己烷 答案:OHC 2H 5SOCl C 2H 5ClOHC 2H 5SOCl C 2H 5OHNa.b.思考题9-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 对甲苯磺酸异丁酯 + 碘化钠 b. (R)-对甲苯磺酸-2-己酯 + NaCN c. 对甲苯磺酸正丁酯 + HC CNa答案:I(R)-2-甲基己腈HCC CH 2CH 2CH 2CH 3a.b.c.思考题9-4 推测下列醇在硫酸催化下脱水反应的主要产物。
a. 1-甲基环己醇 b. 新戊醇 c. 1-戊醇答案:a.CH 3b.CH 3CCH 3CHCH 3CH 3CH 3CH CHCH 3c.思考题9-5 写出最适合实验室中合成下列化合物的方法。
a. 1-丁醇 → 丁醛 b. 1-丁醇 → 丁酸c. 2-丁烯-1-醇 → 2-丁烯醛 答案:OHO OH KMnO H COOHOHMnO O a.b.c.思考题9-6 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H OHPhPh24O Ph PhOHH 2SO 4CH 3Oa.b.答案:a.OHOHPhPhH +Ph PhOH H +Ph PhOOHH +CH 3OH+3CH 3Ob.思考题9-7 完成下列转化(无极试剂和小于C4的有机物任选)。
a. 由乙醇合成丙醇和丁醇。
b. 氯苯合成二苯甲醇。
答案:a.CH 3CH 2OHHClCH 3CH 2ClCH 3CH 2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Hb.ClMgClPh 2 CHOH思考题9-8 推测下列化合物与NaBH 4 及LiAlH 4反应的产物。
第5~9章 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
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
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AHA12GAGGAGAGGAFFFFAFAF散过程。
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
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
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
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
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AHA12GAGGAGAGGAFFFFAFAF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完整版)分析化学武大第五版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第四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五章酸碱滴定第六章络合滴定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与滴定分析小结第九章重量分析法第十章吸光光度法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第一章概论1、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2、答:略3、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a.偏低b.偏低c.偏低d.无影响e.偏大f.偏小g.偏大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7、答:偏低NaOH O H O C H OH O C H NaOH V M m C 1210002422242222⨯⨯=••因为失水后的H 2C 2O 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 2C 2O 4·2H 2O 更多的能与NaOH 作用的H +,这样测定时消耗V NaOH 增大,所以C NaOH 偏小。
8、答:偏高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1、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3、答: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4、答:测硅酸盐中SiO 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 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 2SiO 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时,用HF 酸溶解试样,使Si 以SiF 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
安工大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第5-9章复习题(重修)
第5-9章思考题一、问答题:1、叙述金属在回复、再结晶中组织、性能方面的变化。
2、什么是结晶,再结晶,重结晶,从驱动力和相结构的变化对进行比较。
3何谓加工硬化?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是什么?加工硬化有何意义?4、简述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及二次再结晶过程?5金属经冷变形、热加工后组织与性能各有何变化。
6珠光体类型产物有哪几种,简述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珠光体类型?生产热轧低碳钢板,有时因W(C)偏低强度不够而不合标准,为了提高强度,可在热轧后采用吹风甚至喷雾冷却,试解释其原因。
7(1)以共析钢为例,说明钢奥氏体化的过程。
(2)指出φ10mm的退火态T10钢分别经700℃、750℃、850℃温度加热后的组织,以及水冷后获得的组织。
假定Ac1=726℃,Accm=790℃,D水冷=15mm,亚共析钢钢呢?8列表从转变温度高低、原子扩散性、产物相构成以及显微组织、产物性能及应用、典型的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对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进行比较讨论。
9钢中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本质是什么?钢中马氏体的硬度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0确定下列钢件的热处理方法,并指出热处理的目的与热处理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3)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
11指出下列零件或制品生产流程中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主要目的以及热处理前后组织的主要变化:(1)钢棒——冷拔——冷拔——热处理1——冷拉——冷拉——热处理2——冷拉强化钢丝(2)铜板坯——冷轧——冷轧——热处理1——冷轧——冷轧——热处理2——导电用铜板12、(1)列举4种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2)指出晶粒大小对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的特殊性?如何获得细小的再结晶晶粒?二、选择题1.面心立方晶体受力时的滑移方向为()A<111>B<110>C<100>D<112>2.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但其塑性变形能力是不同的,其原因是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较体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A.少B.多C相等D.有时多有时少4.冷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中的位错密度()。
分析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1-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
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按该法测出的结果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1-2答:不对。
因为镍币表层和内层的铜和银含量不同。
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的铜和银含量。
1-3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
答:锡青铜:可用硝酸溶解;高钨钢:可用高氯酸溶解(可将W氧化为H2WO4);纯铝:可用HCl或NaOH溶解;玻璃:可用HF溶解。
1-4 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TiO2),锡石(SnO2),陶瓷。
答:参见:中南矿冶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分析化学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铬铁矿:用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金红石(TiO2):用KHSO4熔剂,瓷坩埚熔融;锡石(SnO2):用NaOH熔剂(铁坩埚)或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陶瓷:用Na2CO3熔剂,刚玉坩埚熔融。
1-5 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
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
1-6 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的含量,用HF-HClO4-H2SO2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1-7 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和熔融法,将试样的组分溶解到溶剂中。
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
3-4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如图3-5所示,其中a=8mm,b=12mm,两极板间距离为1mm。一块板在原始位置上平移了5mm后,求该传感器的位移灵敏度K(已知空气相对介电常数=1F/m,真空时的介电常数0= 8.854×10-12F/m)。
4.4根据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特性,说明其灵敏度和线性度的主要特点。
答: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和插入线圈中央的圆柱形铁芯等组成。
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中的两个次级线圈反相串联,并且在忽略铁损、导磁体磁阻和线圈分布电容的理想条件下,当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两个次级线圈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差动输出电压为零,但实际情况是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往往并不等于零。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它的存在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经过零点,造成实际特性与理论特性不完全一致,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分辨率变差和测量误差增大。
第一章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
1—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
答: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化学量的装置,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要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此外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必须有辅助电源,因此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2-7在题2-6条件下,如果试件材质为合金钢,线膨胀系数g= 1110−6/℃,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质为康铜,其电阻温度系数= 1510−6/℃,线膨涨系数s= 14.910−6/℃。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从10℃变化到50℃时,所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量(R/R)t为多少?折合成附加应变t为多少?
0826《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旅游文化概述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之间相互碰撞、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如何?(1)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2)中国文化孕育了旅游;(3)中国旅游启动着中国文化的创造;(4)旅游与中国文化之间相互制约。
3、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哪几类?有哪些特征?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旅游文化等。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1)综合性,即形态的多样性和消费的广泛性;(2)传承性,即旅游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演进性;(3)民族性,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4)地域性,即旅游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5)时代性,即旅游主体文化子系统具有时代性特点。
4、试述旅游文化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
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文化刺激旅游动机,丰富旅游活动,并且产生教育功能;从旅游业角度看,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
(2)中国旅游业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中国旅游历史文化1、以具体某一朝代为例,简述其主要文化容。
2、“三皇”、“五帝”分别指的是什么?“三皇”主要是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主要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帝王的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可分为哪三类?并举例说明。
(1)褒扬类;(2)贬抑类;(3)同情类。
举例略。
4、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1)丰富的历史文化涵,使其极具历史吸引力;(2)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3)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使其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5、简述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生化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哪些?2.分子识别?1、范德华力、氢键、盐键、疏水作用力、芳环堆积作用、卤键都属于次级键(又称分子间弱相互作用2、分子识别是指分子选择性的相互作用,例如抗原与抗原之间、酶与底物之间、激素与受体之间。
分子识别是通过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来实现的。
识别要求:要求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结构互补;要求两个结合部位有相应的基因,相互作用之间能够产生足够的作用力,是两个分子能够结合在一起。
糖链、蛋白质、核酸、脂质之间相互之间都存在分子识别。
第二章糖类化学1.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变旋现象?为什么?2.是否一切糖都是还原糖?什么样的糖是还原糖?3.举出几例重要单糖衍生物及生理作用? 4.淀粉、糖原组成及结构特点?二者的异同点?5.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6.淀粉糊化?淀粉凝沉?变性淀粉?变性淀粉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
1:不是,糖分子当中必须有游离的醛基和酮基或者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所有寡糖都有旋光性,但是并非所有寡糖都有变旋性,蔗糖由于分子中不存在半缩醛羟基,因此不具有变旋性,除二羟基丙酮外,单糖都,是旋光性物质2:不是,糖里面含有醛基和酮基的具有还原性。
单糖都是还原糖3:(1)取代单糖----氨基糖决定血型和细菌的细胞壁;(2)糖醇和糖酸:重要的工业产品;糖苷: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糖醇(常见的有甘露醇和山梨醇):可防止龋齿的发生,可抑制血糖的发生,;抗坏血酸(山梨醇制造):可以保护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
山梨醇:甜味剂、保湿剂、防冻剂、防腐剂等使用,同时具有多元醇的营养优势,即低热值、低糖、防龋齿等甘露醇: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剂、食糖代用品,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爽口的甜味,用于麦芽糖、口香糖、年糕等食品的防粘,以及用作一般糕点的防粘粉。
4:淀粉是由许多a-D-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天然淀粉(淀粉粒状存在)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溶于水的直链淀粉,一种是不溶于水的支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考题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
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
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
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
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
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
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
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5. 假定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受传质步骤控制,并假设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
试问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答:当电解液中没有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电迁移作用不能忽略,而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此时电迁移与扩散两者作用方向相反,起互相抵消的作用。
因此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扩散作用增大,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
6. 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出现稳态扩散之前都一定存在非稳态扩散阶段?为什么?答: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的区别,主要看反应粒子的浓度分布是否为时间的函数,即稳态扩散时ci=f(x),非稳态扩散时ci=f(x,t)。
稳态扩散出现之前都一定存在非稳态扩散阶段,因为反应初期扩散的速度比较慢,扩散层中各点的反应粒子是时间和距离的函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的速度不断提高,扩散补充的反应粒子数与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7. 为什么在浓差极化条件下,当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粒子浓度为零时,稳态电流并不为零,反而得到极大值(极限扩散电流)?答:当电极表面反应粒子浓度下降到零,则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达到最大值,扩散速度也最大,整个电极过程由扩散步骤来控制,这时的浓差极化称为完全浓差极化。
意味着扩散过来一个反应粒子,立刻就消耗在电极反应上了,扩散电流也就达到了极大值。
8. 试用数学表达式和极化曲线说明稳态浓差极化的规律。
答:9. 什么是半波电位?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意义?答:当电流密度等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二分之一时的电极电位,叫做半波电位。
半波电位代表指定氧化-还原系统之特征性质,可以用来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10. 对于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如何判断它是否受扩散步骤控制?答:可以根据是否出现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特征,来判别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控制。
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特征如下:①当电极过程受扩散步骤控制时,在一定的电极电位范围内,出现一个不受电极电位变化影响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jd,而且jd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即jd的温度系数较小。
②浓差极化的动力学公式P171。
③电流密度j和极限电流密度jd随着溶液搅拌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④扩散电流密度与电极表面的真实表面积无关,而与电极表面的表观面积有关。
11. 什么是过渡时间?它在电化学应用中有什么用途?答:在恒电流极化条件下使电极表面反应粒子浓度降为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过渡时间。
通常也把过渡时间定义为:从开始恒电流极化到电极电位发生突跃所经历的时间。
利用过渡时间,可以测定电极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12. 小结平面电极在不同极化条件下非稳态扩散过程的特点。
答:①在完全浓差极化条件下,反应粒子表面浓度、扩散层有效厚度和扩散电流密度都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②产物不溶时恒电位阴极极化下,反应粒子表面浓度不变,扩散层有效厚度和扩散电流密度都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③在恒电流阴极极化下,电流密度恒定,反应粒子和产物粒子的表面浓度都是与√呈线性关系;电极电位随时间变负;13. 从理论上分析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不能达到稳态,而实际情况下却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达到稳态。
这是为什么?答:在理论上,当仅存在扩散作用时,反应粒子浓度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始终不能建立稳态扩散。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液相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对流作用,非稳态扩散过程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当非稳态扩散层的有效厚度接近或等于由于对流作用形成的对流扩散层厚度时,电极表面的液相传质过程就可以转入稳态。
14. 球形电极表面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与平面电极有什么不同?答:平面电极只考虑了垂直于电极表面一维方向上的浓度分布,而对于球形电极,当扩散层的有效厚度大体上与电极表面曲率半径相当时,就要考虑三维空间的非稳态扩散。
15. 滴汞电极有哪些优点?它在电化学领域中都有什么重要用途?答:滴汞电极属微电极,面积很小,具有均匀的表面性质,减少杂质粒子的吸附,因此在滴汞电极上进行的电极过程有较好的重现性;利用滴汞电极可以进行有关电极反应历程的研究,测定双电层结构及电极表面吸附行为等。
16. 在使用滴汞电极时,应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性质?答:流汞速度、滴下时间、汞滴面积、瞬间电流、平均电流。
17. 什么是依科维奇公式?为什么在推导该公式过程中要引入修正系数√3?答:依科维奇公式是用于计算滴汞电极的瞬间电流的公式。
推导该公式时由于要考虑到汞滴膨胀而引起的扩散层的减薄效应,所以要引入修正系数√318. 什么叫极谱波?它在电化学领域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在滴汞电极上把非稳态扩散性质平均化了的极化曲线,叫做极谱波。
利用极谱波,可以判断参加反应的是何种物质,还可以进行定性的电化学分析并判断电极反应的进程。
第六章思考题1. 人们从实验中总结出的电化学极化规律是什么?电化学极化值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人们从实验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的电化学极化规律经验公式——塔菲尔公式η=a+blogj。
极化值的大小和电极材料的性质、电极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2.试用位能图分析电极电位对电极反应Cu2++2e⇌Cu(一次转移两个电子)的反应速度的影响。
答:3. 从理论上推导电化学极化方程式(巴特勒-伏尔摩方程),并说明该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的一致性。
答:4.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有哪些?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答: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极反应速度常数通常被认为是基本的动力学参数。
传递系数α和β的物理意义是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活化能和氧化反应活化能影响的程度。
交换电流密度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也可以说是平衡状态下,氧化态粒子和还原态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交换速度。
电极反应速度常数是交换电流密度的一个特例,是指定条件——电极电位为标准电极电位和反应粒子浓度为单位浓度——下的交换电流密度。
5. 既然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都是描述电极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参数,为什么交换电流密度能说明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答:对处于平衡态的电极反应来说,它既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又有一定的动力学特性。
这两种性质分别通过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来描述,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交换电流密度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所以,交换电流密度本身就表征了电极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
6. 为什么要引入电极反应速度常数的概念?它与交换电流密度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交换电流密度的数值随反应物质的浓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应用交换电流密度描述电极体系的动力学性质时,必须注明各反应物的浓度,很不方便。
为此,引入了与反应物质浓度无关的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电极反应速度常数是交换电流密度的一个特例,是指定条件——电极电位为标准电极电位和反应粒子浓度为单位浓度——下的交换电流密度。
7. 可以用哪些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步骤的不可逆性?这些参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可以用交换电流密度来描述电子转移步骤的可逆性。
交换电流密度大,反应易于进行的电极反应,其可逆性也大,表示电极体系不容易极化。
8. ψ1电位的变化为什么会影响电化学反应步骤的速度?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虑这种影响?答:电子转移步骤是在紧密层中进行的,影响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度的电位差是紧密层平面与电极表面之间的电位差,即紧密层电位(φ-ψ1)。
当ψ1电位不能忽略时,ψ1电位变化就会影响电化学反应步骤的速度。
在稀溶液中,尤其是电极电位接近于零电荷电位和发生表面活性物质特性吸附时,ψ1电位在整个双电层电位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此,在这条件下,不得不考虑ψ1电位的变化对电化学反应步骤速度的影响。
9. 在ZnSO4溶液中电解时阴极反应是Zn2++2e−→Zn。
在ZnO和NaOH混合−−溶液中电解时的阴极反应是Zn(OH)2−4+2e→Zn+4OH。
在这两种溶液中,ψ1电位的变化对阴极反应速度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设传递系数1→=2。
答:不相同。
当阳离子在阴极还原时,ψ1电位变正,阴极反应速度减小;阴离子在阴极还原时,由于强烈的ψ1效应而使电化学极化曲线表现出特殊形状。
10. 多电子转移步骤的动力学规律与单电子转移步骤的动力学规律是否一样?为什么?答:多电子电极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是由其中组成控制步骤的某一个单电子转移步骤(多为单电子反应)所决定的,因而它的基本动力学规律与单电子转移步骤(单电子电极反应)是一致的,基本动力学参数(传递系数和交换电流密度等)都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仅仅由于反应历程的复杂程度不同,在数值上有所区别而已。
11. 当电极过程为电子转移步骤和扩散步骤共同控制时,其动力学规律有什么特点?答:从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共存时的动力学公式中可以看出,混合控制时的过电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电化学过电位和浓差过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