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种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一、CSEA的优点
(一)腰麻的特点
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
缺点: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
优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优点和长处: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
(一)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
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
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
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
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
④脑脊液回流困难。
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
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
CSEA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
①硬膜外导管置管困难,CSEA时一般在腰麻后3-4min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出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过高。
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二)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
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
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
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
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
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
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
因此,CSEA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三)全脊麻
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其可能途径:
①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
②腰麻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适当旋转后置管,以偏离硬膜外穿刺点,硬膜外腔镜检查发现旋转者硬脊膜损伤发生率由一般的3%升至17%。
③使用顶端封闭的硬膜外导管,可能仅导管未端或一个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回抽试验无脑脊液,注药后出现全脊麻。
因此,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仔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旦发生全脊麻要立即进行救治。
(四)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主要与麻醉平面过高有关。
①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阻滞平面出现较快和过高时,交感神经广泛阻滞,病人心血管功能难以代偿,则出现严重低血压,据报道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0.04~1/万。
②当腰麻平面过高,尤其是肋间肌和膈肌出现麻痹时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甚或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腰麻作用开始后,而硬膜外置管困难时,
阻滞平面已经升高,但麻醉医师没有及时发现所致。对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或有相对血容量不足者后果更为严重。
在CSEA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输液,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局麻药剂量,及时调控腰麻平面,若硬膜外置管困难,应及时拔除联合穿刺针。
(五)脑膜炎
CSEA后脑膜炎极少,发生率为1/20000,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类。
①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皮肤消毒不彻底,细菌经过血流或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
②无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消毒液、粉末、金属屑,如腰穿针套入硬膜外穿刺针内接触摩擦使金属颗粒脱落,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③通常在麻醉后24小时出现症状,表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CSF检查白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
重在预防,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出现难以解释的头痛,应谨惕脑膜炎发生。
值得提出的是局麻药有抗菌功能,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等对细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不同局麻药的抗菌功能不同,同种局麻药也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2%和5%利多卡因可抑制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0.25%和0.5%布比卡因也能抑制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粪球菌生长。
只有罗哌卡因对任何细菌无抑制作用。
局麻药接触细菌后很快起作用,布比卡因3小时后可使细菌计数减少60%,24小时减少99%,故一般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很少见,但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