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治疗中运用针灸的临床效果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偏瘫治疗中运用针灸的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加强
机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灸;康复技术;临床疗效;住院时间
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中风后致死率显著降低,但功能障碍发生率仍旧较高,其会严
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
偏瘫属于中风后常见后遗症,其会
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风偏瘫发病率逐年升高。
为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疾病预后,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就需要
在其发病早期尽早开展有效的治疗干预。
目前主要采取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恢复肢体功能,
但对于其具体效果研究并不足[2]。
本次研究就选取中风偏瘫患者100例,探讨针灸结合康复
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本次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同时对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排除。
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6~91岁,平均(58.7±12.3)岁,中风时间为(3.4±1.4)个月,偏瘫时间为(2.2±0.7)个月;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4~92岁,平均(57.7±12.0)岁,中风时间为(3.5±1.2)个月,偏瘫时
间为(2.1±0.5)个月。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内容包括:(1)运动训练:若患者保持卧床治疗,则可由护理人员、家属为其开展肢体功能被动联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鼓励其尽早开展主动训练,包括床上坐立、站立、自主步行等。
(2)刺激性训练:参照患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和反应能力,
为其开展系统性训练,为患者提供指示性卡片,根据患者对卡片内容所产生的本能反应、理
解和描述,判断患者的认知、理解和语言能力,并为其开展针对性干预,共进行1个月时间
治疗。
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主穴位选择为人中、内关和三阴交,若患者为下肢瘫痪,则可
选用足三里、环跳、秩边、绝骨穴、阳陵泉等作为辅助穴位,若患者为上肢瘫痪,则可选用
肩井、合谷、大椎、肩髃、天宗、曲池等作为辅助穴位,对穴位开展针刺,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每天1次,共进行1个月时间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水平和住院时间。
疗效判定:
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肢体功能评分改善超过60%,则为显效;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程
度恢复,肢体功能评分改善超过30%但不足60%,则为有效;肢体功能评分改善不足30%,
则为无效[3]。
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00%。
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活
动功能与评分呈正相关[4]。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
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0%,高于对照组71.72%(P<0.05)。
如表1。
3 讨论
中风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有研究报道,中风存活患者中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0%~80%,其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5]。
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提升其康复后机体运动功
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就需要尽早为患者开展疾病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使其机体运动能力得
到有效恢复。
从中医角度来看,中风发生病机为气血两虚、七情失调、饮食不当或外邪内侵袭,导致气血阻滞、肝气郁结。
因此中风偏瘫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舒经通络[6]。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而言,其康复目的是促使中风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得到有效恢复,但由于
患者在疾病治疗的早期阶段并无法承受,加之不具备较好的平衡能力,因此会导致其肢体功
能恢复受到影响。
康复训练的开展通过指导其开展主动-被动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指
导其开展负重训练,使患者的步行得到纠正,从而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得到促进;刺激性训
练的开展可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机体康复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康复训练,提升康
复训练的效率[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4.00%,且治疗组治疗后
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可提升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使肢体功能提升,促进患者康复和尽早出院。
这也与前人的研
究报道: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0例,分别为其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针灸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73.33%基本相符[8]。
分析其原由,
主要是通过对阳陵泉、曲池开展针刺,可使脑血管得到扩张,加快局部血流速度,调整患者
机体脑供血状态;对三阴交进行针刺可提升脾功能,使肝肾失调得到调理;对合谷穴开展针
刺可疏风散表、升清降浊;对肩髃穴进行针刺可发挥舒经通络、理气化痰的作用;足三里针
刺可达到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同时选取其他配穴,可共同发挥舒经活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针灸的而开展可使机体脑部局
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使脑部血管能够对血液侧支循环进行有效建立,由此使脑部血液
循环得以改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加强机体运动
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汤林侠,龚博敏,施振文,等.中医养生功法五禽戏对中老年人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
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5):112-115.
[2]于学平,严姣,邹伟.肌张力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8,38(10):1035-1038.
[3]林飞燕,郑武熙,张文琪,等.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06):614-618.
[4]昝兴淳,唐巍,付周婷,等.基于Brunnstrom理论探讨中风偏瘫的针灸策略[J].安徽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8,37(01):4-7.
[5]傅勤慧,裴建,尤晓欣,等.辨阴阳经证电针疗法对社区中风偏瘫患者影响的多中心临床转化应用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0):45-49.
[6]邓妍,刘悦.基于调节气血温阳通气治则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01):186-189.
[7]付彩红,李匡时,邹忆怀.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影响的fMRI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6,33(05):260-264.
[8]王宁,李志峰.火针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1):11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