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微观视角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关键词: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
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
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
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
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
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
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作者:李娟吴南李祥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关键词: 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87-02一、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转移论等。
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1.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
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论。
弗农(R. Vernon)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
相应地,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
产业转移动因及分析框架研究综述_苏华
- 21 -
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是以要素禀赋 理论为前提的,但是却独辟蹊径,从产品属性变化的角度研究产业转 移。Tan 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从产品系列的角度建立模型来 解释产业转移现象,赋予该理论深层次的涵义。
(二)中心 - 外围理论。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对产业转移动因的 解释仍旧没有摆脱“比较优势”理论及新古典分析框架的束缚,在规 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条件下,把产业转移的根本 动因归结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差异,或者不同产业在特定 发展阶段对所在地区要素条件的不同要求。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的假 定往往不符合现实社会且缺乏对产业转移微观机理的论证。以克鲁 格曼为代表发展起来的空间经济学,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运输 成本为理论基石,基于集聚力和扩散力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产业集 聚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为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产业转移;现实动因;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2007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接东 部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7BJY082),项目 负责人:苏华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分析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4 年 4 月 5 日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这 是产 业 转 移开 始 出现 苗程环节 ;同时 ,全面推行信贷资料 标准化 、表格 阶段技术垄断不复存在 ,价格逐渐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于是成 化 ,加 大I T 投入 ,努力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网上 办理 ,打造 本控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生存的唯一出路 。于是在产 品的标准化 小 微企业 “ 信贷工厂” 。 阶段 ,发达 国家开始利用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 向发展 中国家
1 . 产 品生 命周 期理 论 作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跨 国公司专家的弗农 ,其基 于美 国在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结束 以后在 海 外直 接 投资 的模 式 提 出 了
产 品生 命周 期 理论 ,这是 一 种被 动性 的产业 转 移理 论 。弗 农 认 为 产业 转 移是 产 品生 命 周期 发 展到 一定 阶段 的产 物 ,他 认为 产 品 的 小微企 业客户量多面广 , 其融 资需求具有 “ 短 、频 、急 ” 生命周期可 以大致分为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产品 的特点 ,如采取与大 中型企业一样运 营模式 和操作流程势必造 的 创新 阶段 一 般需 要 一个 科 学技 术 基础 较好 而 且 具备 较强 的研 发 成审批链条拉长 ,既不能有效防控 风险 ,也 容易 贻误商机 。发 能力的,并且拥有高消费市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该 阶段 的产品 展小 微企业业 务必 须贴 近市场 、贴 近客户 才能 了解真实 的信 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 ,并且大量出 口,凭借技术垄断 ,获取高 额 的 垄 断 利 润 。到 了产 品 的成 熟期 , 国 内的 市场 开 始 基 本 饱 和 ,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一
理论
区域
依 据 ,结合商户信用状况 、 现金流状况等推 出信用类贷款 ;三 是推出大额信用 卡 , 适应 客户短期资金周转需求 。此外 ,还应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编者按:为配合各地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了研究梳理。
现摘要刊发,供参考。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预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有重要论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转移相关问题,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和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业转移的根源、性质、路径、作用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还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也陆续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因此,他们以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产业转移现象。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的理论。
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资本属性分析得出资本转移动因;二是分析了跨国公司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三是通过对国际分工的分析,概括了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隐含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本国落后生产能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
马克思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
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
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基础;(2)当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商品价值也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价值;(3)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也是国际价值的基础。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理论界不乏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理论划分为国外的产业转移理论和国内的产业转移理论。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分别进行梳理,可以突出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异同点,展现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方向。
标签:产业转移理论区域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比较优势的视角来对产业转移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下的古典贸易理论。
之后,西方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更加专门化,涌现出了诸多的产业转移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雁行”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等。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跨国公司专家的弗农,其基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是一种被动性的产业转移理论。
弗农认为产业转移是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产品的创新阶段一般需要一个科学技术基础较好而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的,并且拥有高消费市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该阶段的产品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并且大量出口,凭借技术垄断,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到了产品的成熟期,国内的市场开始基本饱和,这是产业转移开始出现苗头。
发展到标准化阶段,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已经标准化,发达国家的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开始受到技术模仿国即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挑战,这些发展中国大部分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和广阔的本土市场,而在此阶段技术垄断不复存在,价格逐渐成为主要的竞爭手段,于是成本控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生存的唯一出路。
于是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开始利用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来降低成本,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且进一步拓展市场。
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_许崴
2011年8月第4期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总第108期【经济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许崴1,魏攀2(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增城511300)摘要:以西方古典区位理论为研究基础的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主要包括:“雁行模式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国际投资折衷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
目前国内的产业转移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转移路径、产业转移动因、产业转移模式与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迫切需要,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将会迅速拓展与深化,基于产业细分与地区细分的研究也将逐步成为主流。
关键词: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87(2011)04-0064-04〔收稿日期〕2011-06-08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城镇化发展联动研究(9151064101000112)”。
作者简介:许崴(1977-),男,天津宁河人,经济学博士,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一、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在20世纪下半叶逐渐形成,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通常采取FDI 的形式,西方经济学家大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命题下研究产业转移,并未形成产业转移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始于西方古典区位理论研究,故此,有关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综述便要从西方古典区位理论谈起。
1.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采取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生产要素对区位分布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企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发行为,由于不同的地点、市场以及技术条件,使得企业面临不同的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做出不同的区位选择决策。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述评
到 价优 链层 而 。
程 的有机 体 ;在年 轻期 , 市场 扩 张和要 素集
本 文主要 致 力 于对 国内外 产 业 转移 理 论 研 究现 状进 行 梳 理 、 归 纳和 评 述 ,并对 理 论 研 究发展 方 向提 出一 些 看 法 , 以期
界 通过 考 察 产业 转 移 现 状 归纳 其 特 点 。魏 后凯 (0 3 为 产、 转移 具有 以 20 )认 I 下特 点:发达 幽家 向 发展 中国家 转移 速度 加 快 、范 围和 规模增 加 ,技 水 次提 升 ;制 造 转移扩展到包括研究与_= 设计等牛产 =发、 L } 经营环 内的产业链转移; i 了 城乡产业转移 成为大l城市产业转移丰流。 + J 胡俊l 2 0 ) 殳(0 4 从微 观视 角总 结产 业转 移持 :通过 价值链 拆 分实现 “ 头脑 业”和 “ 干产 、 同 际 分 _;通过 外 包 方式 将 品牌经 营和 加工 制造 r 舒 离;f用前后 …生 产和 关联 市场 形 成产 、 J . l I , 集科 。赵楠 (0 7 20 )从产 业演 进 的角 度总结 H 产业转 侈 发展 趋势 , 为转移 客 体遵 循 认 从卡 级 产 列 T业 制 成 品 再 到 服 务业 的 规 玎 伴; 之 十 术路 遵 循 从技术 垄断 到标 准 化技术 转 到 边 技 术转移 到研 发投 资 的转变 ; 投 资方式 经 历 从直接 投 资 向服 务外 包 的转变 。 } 武 (0 9 研 究 表明 人世 后 中困产 业转 20 ) 移 发生 大 变化 , 产业 承接 制度环 境更 优 即 化 、 、承接 动 力机 制更依 赖市 场 、歧府 行 产『 为 更规 范 、 同 公一对 华研 发投 入增 j以及 跨 j j 口 重 新探 索 中国产 业 外移 。 刈‘ 圈际 产 l转 移 的特 点 沦界 已基奉 I I , 达 成 识 , 而对 际产业 转 移特 点研 究较 稀 缺 , 一 是 广为 当 自产 业 i要 是跨 国 界转 这。要 大 1 干, j 而一 国 内部 的 区际 J业 转移 厄 沦是规模 ; 。 : 还是影 响都 九法 与以国 际 易 投资 为途径 的 国际产 业转 移相 比。此外 , 理论 研 究还 没 有 深 化到 _业 链 、价值链 s节 ,利用 价值链 产 4 , 的相 关理 沦 , 价值 链的 视 角 纳 其特 点和 F I 从 D 无法街 释 。 犁 卢 鑫 (9 4 研究认 为 “ 19 ) 重 发展 趋势 的 文献 更 为匮 乏 。 合产业 ”是 产业 转移 基础 条件 ,随着 贸易与 投 资 发展 ,重 台产业 不断 成 和演 变 ,发展 三 、 动 因研 究 中国家 有 成本 优势 , 发达 国家必 须通 过 重台 沦 界时 丁 产业 转 干 动 囚研 究 ,呈 现 产 、转 移 来摆 8成 本劣 势 , 现重 合产 业价 j ; I l , 兑 实 r l 从宏 观层 面 ( 罔家 和 域 )发展 中观层 值增 值 。V ro ・ (96 e1 1 R 19 )产 晶 命 蒯期 ]] 叫 ( 业 和 品 )最 后至 微 观层 面 ( 业 ) 论认 为产 业转移 足介 、为顺 应产品生 命同期 企 I 的趋势 , 成具 有代表 的解释 产业 转 移现 变 化 ,回避 比较 劣势 的被迫 性 行为 ,产 业转 形 象 学说 。 移始 于产 品和技 术完全 标准化 以及 国内市场 M E NB SN S 坝 代 商 业 OD R U IE S
产业转移综述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2011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
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实际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谢丽霜,2005),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际上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提出了雁形学说(Kaname Akamatsu,1937)、产品生命周期(Raymond Vernon,1966)以及边际产业扩张(小岛清,1978)等产业转移经典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
Dunning(1988)则从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入手提出了OLI范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复杂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向产业转移效应(Maria Savona et al.,2004;Kirkegaard,2007)、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Ernst et al.,1997)、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Dieter Ernst et al.,2002)等方面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分析向统计计量、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转变。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产业梯度特别是产业技术梯度(谭介辉,1998)、推拉力(魏后凯,2003)、竞争优势(陈刚,2001)、集成经济(石奇,2004)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李小建,2004)等要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梯度转移(夏禹龙等,1982)与反梯度转移(郭凡生,1986)、网络型产业转移(赵张耀等,2005)等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二、产业转移的动因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两个角度。
一种是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只是其宏观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
而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明确指出了国际产业转移这一现象。
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从而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变化进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尽管他未能建立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但他提供了一种理论思路,研究者遵循这一理论思路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国际产业转移问题。
2、中心—外围理论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一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一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
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
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3、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结合了产业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
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宏观视角
和燕 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本 文 对 现 有 的基 于 宏观 视 角的 产 业 转 移 理论 进 行 了梳 理 和 简要 的评 述 ,指 出 了现 有 理 论 的 不 足 ,并 展 望 了产 业 转 移理 论 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 关键 词 :产 业转 移 ;理 论 综 述 ;宏观 视 角
一
、
“ 雁 行 形 态 ” 理 论
赤 松 要 考 察 了 明 治 维 新 以来 日本 产 业 特 别 是 纺 织 产 业 的发 展 史 ,在 此 基 础 上 总 结 出 了 日本 产 业 “ 进 口一 国 内 生 产 ( 进口 替代 )一 出口” 的发展 路径 ,并称 其 为 “ 雁行 形态 ” 。赤 松要 把 “ 雁 行 形 态 ” 分 为 原 形 和 两 个 引 申形 。 原 型 表 现 为 :后 进 国 在产 业 发 展 的过 程 中 ,其 工 业 品表 现 为 “ 进 口一 国 内 生 产 ( 进 口替 代 ) 一 出 口” 三 个 阶段 的 继 起 并 成 周 期 性 的 循 环 运 动 。 后 来在 原形 的基 础 上 又 发 展 成 两 个 引 申形 ,第 一 个 具 体 表 现 为 低 附加 值 产 品进 口 、 国 内 生 产 和 出 口一 高 附 加 值 产 品进 口 、国 内 生产 和出 1 : 3 依次继 起并循 环运 动;第 二个具 体表 现为某一 产 品 的 进 口一 国 内 生产 ( 进 口替 代 ) 一 出 口 的这 一 动 态 循 环 过 程 在 国与 国之 间逐 个 传 导 。雁 行 形 态 理论 实 质 :1 、雁 行 形 态 理 论 强 调 的 发 展 模 式 是 一 种 建 立 在 动 态 比 较 优 势 原 理 基 础 上 的 后 进 国 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 型经 济发展模 式 ,就是要 谋求后 进 国家 产业 的升级和高度化 ;2 、雁行形态理论主张在先 进国家和后进 国家 之 间 的 实 施 动 态 的 产 业 转 移 ,就 是 先 进 国 家 将 在 本 国按 生 产成本排序 已处于 比较 劣势 的边 际产业 向后 进 国家进 行有序 的 转移 ; …3 、雁行形态 理论所 主张产 业转移 是梯次 转移 ,所主 张 的 国 际分 工 是 垂 直 分 工 。 雁 行 形 态 理 论 对 战 后 日本 经 济 的起 飞 和 振 兴 ,对 “ 亚 洲 四 小龙 ” 的崛起 ,以及对东盟 国家经 济的发展 都起 到了至关重 要 的 指 导作 用 。但 是 ,亚 洲 金 融 风 暴 的 爆 发 揭 示 了雁 行 形 态 理 论 的 历 史局 限性 :1 、雁 行形 态对 于后 进 国 家 来 说 是 一 种 追 赶 型 的 发 展 模 式 ,并 不 是 一 种 创 新 型 的 发 展 模 式 ; { 3 2 2 、雁 行 形 态 不 是 种 稳 定 的 结 构 ;3 、雁 行 形 态 理论 主 张 的 垂 直 型 国 际分 工 不 利 于建立先进国家和后进 国家之间平等的合作关 系。 二 、产 品 生命 周期 理论 弗农 ( 1 9 6 6 )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总结了美国产业在 2 O世 纪6 O年 代 前 后 的发 展 过 程 ,特 别 是 美 国 的跨 国公 司 的 对 外 的 投 资活 动 。 这 一 理论 指 出 ,发 达 国家 的工 业 产 品 周 期 是 遵 循 “ 生 产 一 出 口一 进 口” 的 路 径 ,这 与雁 行 形 态 理 论 中 后 发 工 业 国 家 的发展路径有些不 同。这一理论认为产 品生命 周期包括新产 品、 成熟产 品和标 准化产 品三个 阶段。产 品是产业存 在 的基 础 ,产 业也 和产 品一 样 也 有 一 个 生 产 、发 展 、成 熟 和 衰 退 的 过 程 ,所 以 产 品生 命 周 期 理 论 可 以 进 一 步 扩 张 成 为 产 业 周 期 理 论 。这 一 理 论 实 质 上是 大卫 ・ 李 嘉 图 的 比较 优 势 理 论 的 动 态 化 ,也 是 对 国 际 间 产 品 和 产业 的 转 移 作 了 系 统 的 描 述 和 总 结 。 它 非 常 强 调 产 品 的 生 命周 期 ,认 为 只 有 产 业 发 展 到 标 准 化 阶段 才 有 可 能 向 欠 发 达 国 家 转 移 ,忽 视 了 产 业 还 没 有 发 展 到 标 准 化 阶 段 之 前 , 是 有 存 在 为 了追 求 更 低 的 生 产 成 本 而 将 生 产 的 一 些 环 节 转 移 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刘静杨丹丹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8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对比分析,指出对我国产业转移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英国经济地理学家罗斯特朗和史密斯提出的企业盈利空间界限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和托伦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都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问题。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总结:国外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体系相对完善,研究方法与手段模型化十分普遍,理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样化、微观化,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的总结。
雁行形态理论将一产业的进口、生产和出口的雁行发展定式化并予以引申,即“生产的效率化”、“生产的多样化、高度化”和“生产的国际传导”;该理论对“东亚奇迹”产业了积极影响,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了一般的路径,但是其持续运行需要严格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
“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外围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品代替出口初级产品,其结果只能转换贸易条件恶化的内容;该理论部分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但对于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认识不足。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认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劳动力稀缺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劳的现象;但该理论仅仅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现象,并未从更多角度探讨转移的动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产品和产业的周期发展进程,解释了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但该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命周期,没有认识到标准化阶段前可能出现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宏观视角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宏观视角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宏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展望了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宏观视角西方学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通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
从宏观视角来看,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雁行形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一、“雁行形态”理论赤松要考察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产业特别是纺织产业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日本产业“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发展路径,并称其为“雁行形态”。
赤松要把“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个引申形。
原型表现为:后进国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工业品表现为“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三个阶段的继起并成周期性的循环运动。
后来在原形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两个引申形,第一个具体表现为低附加值产品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依次继起并循环运动;第二个具体表现为某一产品的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这一动态循环过程在国与国之间逐个传导。
雁行形态理论实质:1、雁行形态理论强调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谋求后进国家产业的升级和高度化;2、雁行形态理论主张在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的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就是先进国家将在本国按生产成本排序已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向后进国家进行有序的转移;[1]3、雁行形态理论所主张产业转移是梯次转移,所主张的国际分工是垂直分工。
[2]雁行形态理论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和振兴,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以及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揭示了雁行形态理论的历史局限性:1、雁行形态对于后进国家来说是一种追赶型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3]2、雁行形态不是一种稳定的结构;3、雁行形态理论主张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不利于建立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_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37期2011年第27期Serial No .137No .27,2011一、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转移论等。
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1.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 )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
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论。
弗农(R.Vernon )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
相应地,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 )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
他认为,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
因为正是进口替代战略为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打开了大门。
同时,普雷维什强调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对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
4.边际产业转移论。
小岛清(Kiyochi.Kojma )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或夕阳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微观视角
【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微观视角
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中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最具有代表性。
一、垄断优势理论
斯蒂芬·海默(1960)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市场为假设前提,运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对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于其拥有了以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垄断优势。
金德尔伯格(1969,1975)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金德尔伯格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并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主要有产品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致的市场不完全和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不完全四种基本的形式。
由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重要贡献,该理论也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垄断优势理论解决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
直接投资现象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并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内对西方学术界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一是弱化了国家特征;二是不能很好地解释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问题;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
义。
按照这一理论,只有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风生水起,使得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质疑。
二、内部化理论
巴克莱和卡森(1976)在西方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的背景下提出了内部化理论。
拉格曼(1981)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内部化理论的基础是科斯的产权经济理论。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就需要将自身拥有的科技、特有的营销技能等中间产品置于同一所有权的控制下,进行内部转让,在内部市场组织交易。
这一理论从市场的不完善性这一前提出发来解释跨国公司产生和为何要进行内部化的原因,结论表明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要降低交易成本。
但是,内部化理论仅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而对于其他因素特别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问题解释力却是感到明显的不足。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约翰·邓宁1976年在其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讨》中首次提出,之后的1981年的论文《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以及1988年论文[1]、1993年的著作[2]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系统化、动态化和理论的拓展。
邓宁用o-l-i模型来解释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当企
业只有同时具备了基于产业组织的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基于要素结构的区位特定优势和基于交易成本的厂商内部化优势时,企业才有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意愿。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个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要进入其他某一市场就必须拥有其他国家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特定的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的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等等。
邓宁认为一个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基础在于其拥有所有权优势,而要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拥有所有权优势,但它并不是充分条件。
内部化优势是指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为了避免商品市场以及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克服外部市场失灵,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将自身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产生的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在投资环境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具体来说,形成区位优势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和经济因素;二是社会和文化因素;三是政治因素。
按照邓宁的观点,一个要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究竟要选择何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往往要对本企业是否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其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
邓宁的理论吸收了以往理论的优点,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理论的不足,甚至获得了“通论”的雅称,但这一理论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其一是该理论包含了许多解释变量,也没有说明那种变量对投资决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动态化的
分析,与瞬息万变的实践产生了相当的差距,也失去了一个理论应有的严密性以及概括性的解释现象的能力;其二是忽视了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差异。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基于邓宁理论所
指的某些竞争优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某些特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支配,很明显邓宁理论对此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3]。
总之,垄断优势理论解决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对西方学术界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内部化理论则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而邓宁的理论则主要是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实践的总结。
这些理论从微观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但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些理论是对发达工业国家实践的理论总结,而针对欠发达国家的问题则是几乎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 dunning j h.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 vol. 19, no. 1.
[2] dunning j 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d.]wokingham:addison wesley, 1993.
[3] 聂明华. 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j]. 山东经济,2002(01):3-5.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