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动力学101-120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81 下列电池中哪个液接电位不可忽略A()()()Pt ,p H m HCl p H ,Pt o 2o 2 B()()()()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 o 221o 2 C()()()()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o 221o 2M D ()()()()Pt ,p H m HCl AgCl Ag AgCl m HCl p H Pt,o 221o 2−− C电池A 为单液电池无液接电位电池B 用盐桥消除液接电位电池D 是两个单液电池串联而成82 对于同一类浓差电池当消除其液接电位时的电动势E 无与未消除液接电位时电动势E 有相比A E 有> E 无B E 有= E 无C E 有< E 无D E 有和 E 无大小关系要具体分析D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一致则E 有> E 无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相反则E 有< E 无.83同一温度下0.1和0.001mol/kg 的NaOH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10.1和0.001mol/kg 的NaCl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2则A ε1 > ε2B ε1 < ε2C ε1 = ε2D 不能确定ε1 和 ε2的大小关系ANaOH 中OH –迁移速度大大快于Na +因而产生较大的液接电位差NaCl 中Na +和Cl –迁移速度相差不大因而液接电位差较小84相同温度时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H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1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K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2则Aε1 ≈ ε2 Bε1 > ε2D ε1 << ε2B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离子扩散速度的不同HCl 溶液中H扩散速度大大高于Cl–有较大的液接电位而在KCl中K和Cl–的扩散速度相似85测量双液电池的电动势时常用盐桥连接两个电极溶液其主要目的是A 导通测量回路B 消除溶液的电压降C 避免两溶液间发生化学反应D 消除液体扩散电势D86下面所说对于制备盐桥的基本要求中哪一点不必考虑A 正负离子扩散速度相近B 有较高的浓度C 不参与电极反应惰性D 必须无色透明DA B C三项都是对盐桥的基本要求87测定电极的电势时除了用标准氢电极外还可以用二级标准电极作参比电极对这类电极的要求下面哪点是不必的A 电极反应可逆B 不易发生电极极化C 电极电势温度系数较小D 电极电势接近于零D88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采用补偿法对消法这是为了A 维持回路中电流恒定B 维持回路中电压恒定C 维持回路中电流为零D 增大测量电路的电阻值C若回路中有电流测得的将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下面所说的标准电池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哪个不是必要的A 电池反应高度可逆B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C 电池中内阻很小D 电动势稳定精确C90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E X 测定装置中要用到工作电池E W 和标准电池E S 电路中A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串联B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并联C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串联D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并联B只有并联才能对消使电流为零如UJ 25型电位差计电路图91 精确测量电池电动势应选用哪个仪器A 万用表B 伏特计C 电流计D 电位差计D电位差计是按对消法原理在电流为零的条件下测定的测到的是电动势精确值92 测定电池电动势时不可缺少的器件是A 标准氢电极B 甘汞电极C Ag –AgCl 电极D 标准电池测定电池电动势时必须用标准电池调节工作电流选项A B C都可作参比电极用于测定未知电极的电位93测量由电极Ag AgNO3(aq)及Ag–AgCl KCl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面哪一个器件不可使用A 电位差计B 标准电池C 饱和KCl盐桥D 直流检流计C由于电极液中有AgNO3不能用KCl盐桥若使用将有AgCl沉淀产生94同一电池若在电流无限小时放电和电流较大时放电这二种情况下A 电池的工作电压是相同的B 所输出的电能是相同的C 所输出的电动率是相同的D 电池的电动势是相同的D电池电动势E只取决于电极物质及其浓度E=V IR 内当电流无限小时外电压V工作电压才等于电动势否则小于电动势此时输出电能和电功都不相同95有两个新出厂的锌锰电池体积比为1:5小电池开始电压为1.5V可工作t 小时则大电池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其开始电压和工作时间为A 电压1.5V工作5t小时B 电压7.5V工作5t小时C 电压1.5V工作t小时D 电压7.5V工作t小时A相同组成的化学电池开始电压相同使用时间取决于反应物质量的多少96关于电极电势ϕ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A 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方程计量系数无关B 电极电势是一种强度性质的物理量C 电极电势的值是对应于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值D 标准电极电势的值随电极物质在溶液中活度而改变一定温度下标准电极电势ϕ是个定值它是指活度为1时的电势值97命题1标准电极电势是电极与周围活度为1的电解质之间的电势差命题2标准电极电势是处于标准态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作负极组成电池的电动势值A 命题1和2都正确两者实质是一致的B 命题1正确命题2不正确C 命题1不正确命题2正确D 命题1和2都不正确C所有电极的电势都是与标准氢电极比较的相对值98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时温度和压力要求是A 温度为298K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B 任何温度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C 温度为298K任何压力D 任何温度任何压力B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势都规定为零标准氢电极指H2压力为101325Pa H活度为199测定电极的标准电势时按规定应组成的电池正确写法是A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B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D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这是1953年IOPAC第17界会议的规定100电极电位表中有的电极ϕ为正有的ϕ为负在组成电池使电动势值为正则A 正极一定要选用ϕ为正的电极B 负极一定要选用ϕ为负的电极C 正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D 负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C。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第二定律81-10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第二定律81-100

100 1 mol 理想气体在 273K 时从 p°等温可逆膨胀到 0.1p° A 5705 B 5226 C –5226 D –5705 C ∆G = nRT ln p2 0 .1 = 273R ln = −5226 J p1 1
则过程∆Gm(J⋅mol-1)为
吸热为 Qp

90 在 298K 和 p°下 某反应的∆S°=247.9J⋅K-1 ∆H°= 41kJ 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A 因为∆S° >0 所以反应能自发进行 B 因为∆H° >0 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 因为∆H°–T∆S° <0 所以反应能自发进行 D 不能判断能否自发进行 C 等温等压条件 应该用∆G°=∆H°–T∆S°判据 用体系的∆S
不能用∆G 这一过程应用∆S 总来作判据
93 恒温条件下 体系 Helmholtz 能降低量–∆F 应等于什么 A 等于体系对外做膨胀功的多少 B 等于体系对外做有用功的多少 C 等于体系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D 等于可逆条件下 体系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D 94 恒温恒压下 某凝聚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 对外作电功为 W 电 同时吸热为 Q 经此变化 体系的∆U 和∆F 为何值 A ∆U=0 ∆F=0 B ∆U=Q–W 电 ∆F=–W 电 C ∆U=W 电–Q ∆F=W 电 D ∆U=Q–W 电 ∆F=W 电–Q B 由第一定律∆U=Q–W 电 ∆F=∆U–∆ (TS)=∆U–T∆S=(Q–W 电)–Q=–W 电
–1
吸热 6000J
若在一般容器中进行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二定律
97 25°C 和 p°下 铝和醋酸设计成可逆电池进行反应 若作电功 91.84J 吸热 213.6kJ 则过程 的∆G ∆S 为多少 A ∆S=0.7168J⋅K-1 ∆G=–91.84 kJ -1 B ∆S=716.8J⋅K ∆G=–91.84 kJ C ∆S=–0.7168J⋅K-1 ∆G=91.84 kJ D ∆S=716.8J⋅K-1 ∆G=91.84 kJ B 213.6 × 10 3 = 716.8J ⋅ K −1 T 298 ∆G=–W 电功=–91.84 kJ ∆S = Q 可逆 98 298K 时 0.4mol 苯和 0.6 mol 甲苯混合成理想溶液 A ∆G=–1667 ∆S=5.595 B ∆G=–3536 ∆S=11.87 C ∆G=0 ∆S=0 D ∆G=–845.0 ∆S=2.836 A 该过程的∆G(J)和∆S(J⋅K 1)为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61对于由AgNO 3和过量的KBr溶液制备得到的溶胶以下的说法中何者是正确的A 定位离子是Ag+B 反离子是Br–C 扩散层带负电D 它是负溶胶D由于KBr过量生成的AgBr吸附Br–而成为负溶胶反离子是K+扩散层带正电62对于As2S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LiClB NaClC CaCl2D AlCl3DAs 2S3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Al3+价数最高63对于Al2O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KClB KNO3C K3[Fe(CN)6]D K2C2O4CAl 2O3是正溶胶它的反离子负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Fe(CN)6]3–价数最高64用AgNO 3和KI过量制备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La(NO3)3B Mg(NO3)2C NaNO3D KNO3A当KI过量时制备的AgI溶胶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La3+价数最高65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的Fe(OH)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1/2BaCl2K2SO4NaCl KCl0.2059.659.259.00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Fe(OH)3是正溶胶B 正离子对聚沉影响不大C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D 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聚沉能力相似D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最小即聚沉能力最强说明Fe(OH)3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后者Cl–浓度比前者大一倍因此聚沉能力不等66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Fe(OH)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KClKI K2SO4KBr0.20516.012.59.00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Fe(OH)3是正溶胶B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C 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排序为Cl–>Br–>I–D 一价负离子聚沉值排序为Cl–>Br–>I–D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比一价离子小得多即聚沉能力强得多说明Fe(OH)3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选项D按聚沉值排序排反了67在Fe(OH)3Mg(OH)2As2S3和AgI制备时AgNO3过量四种溶胶中哪一个与其他三种溶胶混合时会发生聚沉A Fe(OH)3B Mg(OH)2C As2S3D AgICAs2S3是负溶胶其他三种多为正溶胶正负溶胶混合会发生聚沉68江河水中含有的泥沙混悬物在出海口附近发生沉淀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因素是A 盐析作用B 电解质聚沉作用C 溶胶互沉作用D 破乳作用B江河水在出海口与海水混合海水中含大量电解质使泥沙混悬物发生沉淀69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聚沉加热也可使溶胶聚沉两者共同点是A 增加胶粒间碰撞频率和碰撞强度B 使胶核吸附的定位离子解吸C 破坏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D 改变胶粒表面的荷电的电性C70关于溶胶的稳定性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溶胶中电解质越少越稳定B 溶胶中电解质越多越稳定C 胶粒布朗运动越激烈溶胶越稳定D 胶团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越稳定D胶团的结构可分为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吸附层和扩散层的界面处电位称动电位若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说明动电位越大溶胶越稳定71不同配方的墨水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以至不能使用这是因为A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B 胶凝作用C 乳液聚合D 溶胶互沉作用D墨水是溶胶体系不同配方的墨水的电性可能不一混合时发生互沉72对As2S3溶胶用KNO3作沉淀剂聚沉值为50mmol⋅L–1若用K2SO4作沉淀剂聚沉值估计约为A 100mmol⋅L–1B 50mmol⋅L–1C 25mmol⋅L–1D 12.5mmol⋅L–1CAs2S3溶胶是负溶胶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K+聚沉值为50mmol⋅L–125mmol⋅L–1的K 2SO4即有50mmol⋅L–1的K+因此可估计为25 mmol考虑到SO42–的保护实际值会偏离此值73溶胶和高分子有共同点但下面哪个不是A 粒径范围相同B 相同浓度时渗透压相同C 扩散速度都较慢D 都不能通过半透膜B一般溶胶渗透压较小高分子渗透压较大74下面对于大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上区别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B 前者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前者是均相的后者是多相的D 前者的渗透压较小后者较大D应该是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较大溶胶的渗透压较小75下面几项中哪个使高分子在结构上的柔顺性变差A 增长链段的长度B 减少分子活动的空间障碍C 改善高分子与介质的亲合性良溶剂D 增加介质温度A柔顺性是指高分子结构上链节链段活动的灵活性链段越长柔顺性越差76高分子溶液对理想溶液产生的偏差下面所说哪一个不正确A 蒸汽压产生负偏差B 渗透压产生负偏差C 混合熵产生正偏差D 混合的∆G产生负偏差B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CRT正偏差77下面关于高分子平均摩尔质量与测定方法之间联系哪一个是正确的A 数均摩尔质量是由光散射法测定的B 质均摩尔质量是由粘度法测定的C Z均摩尔质量是由超离心法测定的D 粘均摩尔质量是由渗透压法测定的C数均摩尔质量渗透压法 Z 均摩尔质量超离心法 质均摩尔质量光散射法 粘均摩尔质量粘度法78同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M n 质均摩尔质量M w 及Z 均摩尔质量M z 之间关系为A M n <M w <M zB M z <M n <M wC M z <M n <M wD M w <M n <M zA79 高分子化合物质均摩尔质量与数均摩尔质量之比nw M M 可表示分子质量的分散度下面哪个情况分散度最大A nw M M =1 Bn w M M =0.9 Cn w M M =1.1 D n w M M =–1.2Cnw M M 的值越大分子质量分布就越分散 当n w M M =1时不分散Q M w >M n >0因此选项BD 的情况是不存在的80 若在高分子化合物中加入一些摩尔质量较低的分子这对数均摩尔质量M n 的影响是A M n 增加B M n 减少C M n 不受影响D 有的化合物使M n 增加也有的使M n 减少B。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92 在大分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大量小分子电解质 使大分子发生聚沉 这种盐析现象的原因是 A 小分子电解质争夺了溶剂化的水 即去水化 B 降低了大分子的动电位 C 大分子处于等电点 D 去水化和降低动电位的综合结果 D 93 Donnan 平衡产生的原因是 A 溶剂分子扩散快 很快在半透膜两边均匀分布 B 由于溶液粘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C 由于小分子电解质浓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透过半透膜 D 由于大分子电解质的存在 使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等 D Donnan 平衡是指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等的平衡现象 这是由于大分子电解质 在半透膜一侧存在 它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小分子电解质含有与大分子电解质共同的离子 小分子电解质可过膜扩散 直至它在膜两边化学势相等 此时 小分子电解质在膜两边的浓 度是不相等的 94 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 Donnan 平衡 A 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B 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C 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无大分子 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 调节溶液的 pH 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D 当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 成为中性分子 因而不会影响小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使其在 膜两边的浓度相等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88 η和η0 分别表示溶液和溶剂的粘度 A B C D η /η 0 η/η0–1 (η/η0–1)/C η/ η 0 − 1 lim C c →0
下列表达式中哪个是特性粘度
D 选项 A 是相对粘度 选项 B 是增比粘度 选项 C 是比浓粘度
89 见图 图中哪条曲线是胀流型流体 A 曲线 1 B 曲线 2 C 曲线 3 D 曲线 4 B 曲线 1 曲线 2 曲线 3 曲线 4 假塑流型 胀流型 牛顿型 塑流型
91 下面哪个因素对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影响最小 A 蛋白质的荷电量 B 蛋白质分子的大小或形状 C 介质的 pH D 外界的压力 D 蛋白质荷电量多少是决定电泳速度的主要因素 中的阻力大小 只有外压影响最小 pH 影响荷电量 分子大小与形状影响移动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5)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5)

∆H 1 ⋅ + C 的斜率–∆H/R 可正 R T
可负或为零
94 Arrhenius 公式中的指前因子的量纲是 – A s 1 B 与速率的量纲一致 C 与速率常数的量纲一致 D 无量纲 C 由 k = Ae
− Ea RT
由于指数项无量纲
因此 A 与 k 的量纲一致
95 在什么情况下 Arrhenius 公式的指前因子与速率常数相等 A 当 T→∞ 时 B 当 T→ 0 时 C 当 Ea→∞ 时 D 当 Ea→–∞ 时 A 当 Ea→∞时 由 Arrhenius 公式 k = Ae 当 T→∞时 − Ea →0 RT k=A
C 0 ,2 = C 0 ,1
n −1
1
A 87 用孤立法确定 r=kCAαCBβ的反应级数α 其方法是 A 假设β=1 或β=2 求α B 使 CB 大大过量 其反应中浓度基本不变 求α C 使 CA 大大过量 其反应中浓度基本不变 求α D CB 不过量 只改变 CA 测不同时间的速率 r 求α B 孤立法有二种处理方法 连续速率法和初速率法 连续速率法要求 CB 大大过量 10 倍以上 使速率方程为 r=k'CAα 式中 k'=kCBβ 从而求α 初速率法要求每次实时验 CB 为定值 改变 CA 0 测 r0 r0=k''CαA 0 式中 k''=kCBβ 从而求得 α 88 关于 Arrhenius 方程 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A Arrhenius 方程是个经验方程 B Arrhenius 方程只适用基元反应 C Arrhenius 方程中 A 有物理意义 D Arrhenius 方程中 E 有物理意义 B Arrhenius 方程既适用基元反应 也适用于许多总包反应

大学《物理化学(药学专)》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药学专)》试题库及答案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2.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C胶粒的带电3.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和等容热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等压热效应4.对于难溶性固体药物,当其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则其溶解度D增大5.关于化学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大于0 正向自发6.对于稀溶液,有关原盐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D对于同种速率也小7.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B对于基元反应8.某一封闭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ΔG<0,则:B此过程正向9.夏季有时久旱无雨,甚至天空有乌云仍不下雨。

从表面化学的观点来看其原因是D形成无运动10.分散系静置时,成半固体状态,振摇时成流体,这属于A触变型11.蛋白质等电点的定义是 D PH值1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叙述错误的是D亲油性越强13.关于可逆过程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体系复原14.将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平衡时其接触角A90-180度之间15.定温下,某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由1mol/L增大到2mol/L时,其摩尔电导率 C 减小16.理想气体反应:2A+B=C是吸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即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升高温度和增大总压17.pH计中的玻璃电极属于D离子选择性电击18.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判断其反应方向时用 D Gm19.关于一级反应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C 呈直线关系20.关于溶胶的ξ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电位是粒子表面21.关于化学反应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越大越大22.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是指:D在任一温度时23.定温定压下,溶质分配地溶入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当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分子大小相同,溶质在两相的浓度比是: A 常数24.下列措施不一定使溶胶发生凝结的是A加大分子25.有一自发原电池,已知其温度系数为负值,则该电池反应的ΔH是A<026.可逆电池中发生失电子反应的电极是:D负极27.关于零级动力学的特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无关28.关于功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D 功市状态函数29.化学电池不可逆放电时,其吉布斯自由能降低与所做功的关系C大于30.溶胶和大分子溶液的本质区别是A热力学稳定性不同31.一封闭体系,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C Q-W32.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吸附量Γ的意义为C表面超量33.可逆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C液接电势34.既是胶体相对稳定存在的因素,又是胶体遭破坏的因素D胶粒的布朗运动35.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L.S),该反应级数是:B零级36.某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则该反应为D一级37.关于胶体分散体系的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C在显微镜下鞥看到38.水蒸气蒸馏时,馏出物中包含高沸点液体和水,则C因其在低温下39.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C对单分子层40.沸点组成图上有最低恒沸点的溶液精馏,如最低恒沸物为C,组成在A和C之间的溶液,精馏后只能得到:B纯A和最低41.关于状态函数的特征,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状态函数的改变值42.在一定温度下,平衡体系CaCO3(s) =CaO(s) +CO2 (g)的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数分别为() D 23043.44.判断题全是错45.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可用电导法测定。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6)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6)

可逆放电时热效应 Qr=–100J
则该电池反应的∆H 值
D
∆H = ∆G + T∆S = ∆G + Qr 自发放电时 ∆G < 0 Qr =–100 ∴∆H <–100J
129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 AgCl 的标准生成热 以下 A B C D 测定步骤中 哪一个是多余的
( ) A 将反应组成电池 Ag − AgCl HCl(a) Cl2 po , Pt
D
∆S = nF ∂E ∴ ∂E = ∆S = 32.9 = 3.41×10−4 V ⋅ K −1 ∂T P ∂T P nF 96500
122
已知 25°C 时
物质
Ag
S (J⋅K–1)
43.1
AgCl
Hg
97.9
74.5
则电池 Ag − AgCl KCl(a) Hg 2Cl2 − Hg 的温度系数(V⋅K–1)为
C
136 有三种甘汞电极
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摩尔甘汞电极
电位 V
0.2415
0.2801
试判断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ϕ° 在什么范围内
A < 0.2415V
B 0.2415—0.2801V
C 0.2801—0.3338V
D > 0.3338V
B
0.1 摩尔甘汞电极 0.3338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A 6.674×10–4 B 1.668×10–4 C 3.347×10–4 D –1.668×10–4
C
电池反应
负 Ag + Cl− − e → AgCl

1 2 Hg2Cl2
+e

Hg + Cl−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3)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3)

B 由动力学方程可知反应是一级的 因此反应半衰期与初浓度无关 k 的单位是 时间–1
44 气相反应 A g →2B(g)的速率常数 kp=0.1min–1 则速率常数 kc 为 A 0.1min–1 B 0.1RTmin–1 C 0.1Pamin–1 D 0.1RTPa⋅min–1
A 由 k 的单位 min–1 可知反应级数 n=1 kp 与 kc 关系为 kc=kp(RT)n–1=kp=0.1min–1
C 其速率常数为 L⋅mol–1⋅s–1 A 0.5 B 0.125 C5 D8
B
1 ∼t 为直线关系 是二级反应 截距 1 =3
C
C0
1 − 1 = kt 得 k=1/8L⋅mol–1⋅s–1 C C0
C0=1/3mol⋅L–1
当 t=8
C=3/4C0 时
代入
2A→G
A 消耗 2/3 的时间是其消耗 1/3 时间的几倍
B
双分子反应为二级反应
消耗 1/3
1 2 3 C0
−1 C0
= kt1
消耗 2/3
1 2 3 C0
−1 C0
= kt 2
两式相除 t 2 = 4 t1
59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 k=2.31×10–2S–1⋅L⋅mol–1 为
若初始浓度为 1.0mol⋅L–1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41 某一级反应 A→D A 浓度消耗 1/5 时 需要 4 秒 其半衰期为 A 12.42s B 6.21s C 4.14s D 3.11s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A
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lnC0/C=kt ln C0 =k×4 k=0.0558s–1
4 5 C0 ∴半衰期=ln2/k=12.42s

物理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物理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关于零级动力学的特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收藏A.反应物浓度的对数lnC与时间t成直线关系B.反应物的消耗速度与其浓度成正比C.反应物的消耗速度与其浓度无关D.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反比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关于可逆过程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收藏A.体系复原时环境不一定也复原B.为一理想过程C.过程进行的非常缓慢D.由一连串非常接近平衡的状态构成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一封闭体系,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收藏A.Q+WB.WC.QD.Q-W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对于难溶性固体药物,当其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则其溶解度收藏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收藏A.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B.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关于化学反应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收藏A.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只能用反应物的速度表示B.各个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一定相等C.反应物的计量系数越大,其消耗速度就越大D.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只能用产物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和等容热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收藏A.通过实验只能测得等容热效应B.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对应的是等压热效应C.没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二者相等D.等压热效应也可以根据实验直接测得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L.S),该反应级数是:收藏A.二级B.无法确定C.零级D.一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关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叙述错误的是收藏A.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亲油性越强B.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越强C.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小D.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关于一级反应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收藏A.C与t成直线关系B.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C.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D.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有一自发原电池,已知其温度系数为负值,则该电池反应的ΔH是收藏A.<0B.>0C.无法判断D.=0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判断其反应方向时用收藏A.不能确定B.ΔrSmC.ΔrHmD.ΔrGm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关于溶胶的ξ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收藏A.随着外加电解质的加入,ξ电位由大变小,直至为零。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5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5

D
117
有平行反应
A
k1 → k2 →
B D
且反应 1 的活化能 E1 大于反应 2 的活化能 E2 以下措施中哪
一个不能改变产物 B 和 D 的比率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B 对于平行反应 产物浓度之比等于它们速率常数之比 CB = k1
CD k2 不同 改变温度对它们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同 k1/k2 的值随之改变
B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108 已知某复杂反应 2A ←k1→ B , A + C k2→ D
k −1
则 A 的速率 d[A] 为 dt
A k1[A]–k–1[B]+k2[A][C] B –k1[A]+k–1[B]–k2[A][C] C –k1[A]2+k–1[B]–k2[A][C] D k1[A]2–k–1[B]+k2[A][C]
C
109 关于对峙反应 下面哪点说法不正确 A 简单对峙反应只包含二个基元反应 B 反应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正逆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之差为定值 D 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
D
不一定相同 如 A ←k1→ B+C 正反应为一级 逆反应为二级
k2
110
有对峙反应 A ←k1→ B B 的起始浓度为 0 x 和 xe 分别表示 B 的浓度和平衡时浓度
Ea=53kJ⋅mol–1 Ea=106kJ⋅mol–1
107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已知某复杂反应 A ←k1→ B , B + D k2→ J
k −1
则 B 的速率 d[B] 为 dt
A k1[A]–k2[D][B] B k1[A]–k–1[B]–k2[D][B] C k1[A]–k–1[B]+k2[D][B] D –k1[A]+k–1[B]–k2[D][B]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9 关于体系的广度性质或强度性质 下面说的何者正确
A
所有强度性质都有关系式 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 物质量
B 广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C 强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
D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的绝对值不一定都是可测量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一定律
D
象 T p 等强度性质不是广度性质除以物质量的结果 象 U H 等绝对值都是不可测量的
B 状态函数的变化∆p ∆V 只取决于始终态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3 体系经过某变化后 内能值复原 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A 体系已复原 B 体系并不复原 C 体系可能复原 也可能未复原 D 体系与环境没有热功交换
C 无
24 下面各组变量 哪一个包含的皆属状态函数 A U Qp Cp C B QV H CV C C U H Cp CV D ∆U ∆H Qp QV
B 面积 ⋅时间 加速度
D 面积 ⋅ 质量
压强
其量纲应是
A
压力 力 质量 ⋅ 加速度 质量 ⋅ 速度
动量
面积
面积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15 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 下面哪一个结论不对 A 体系内部温度相同 B 体系内部压力相同 C 体系内部各相中物质量相同 D 体系内部组成不再变化
C
热力学平衡体系必然有
哪个是正确的
D

28 关于热力学过程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孤立体系中发生的过程一定是等温过程 B 液体蒸发过程一定是等温等压过程 C 气体反抗恒外压过程是等压过程 D 无限缓慢进行的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
D 选项 C 是恒外压过程 但这不一定是等压过程 等压要求体系的压力也不变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4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4

即是零级反应
其半衰期为 t1 / 2
=
C0 2k

与初浓度成正比
72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1mol⋅L–1⋅hr–1 A 0.5mol⋅L–1 B 0.2mol⋅L–1 C C0(1–e–0.5)×0.5mol⋅L–1 D 0.5C0mol⋅L–1
则 0.5hr 后
浓度减少了
A
由速率常数单位可确定为零级反应 浓度的减少 C0–C=kt=1×0.5=0.5mol⋅L–1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某气相反应 速率常数在 1000K 是为 2kPa⋅s–1 A 2/Rmol⋅m–3⋅s–1 B 2/1000Rmol⋅m–3⋅s–1 C 2000s–1 D 106Rmol⋅m–3⋅s–1
则用 kC 表示时为
A
由速率常数单位确定为零级反应 kC=kp(RT)n–1=kp/RT=2000/1000R=2/Rmol⋅m–3⋅s–1
69 某零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2mol⋅L–1⋅s–1 A 2s B 1s C 1/2s D 1/4s
则当浓度为 2mol⋅L–1 时
半衰期为
C
t1/ 2
=
C0 2k
=
2 2×2
=
1s 2
70 某些缓释制剂 其表面浓度维持定值 A 本质上是零级的 B 表观上是零级的 C 本质上无级数 D 表观上是一级的
74 若零级反应 C∼t 直线的截距 A 2min B 0.5min C 1/C0min D C02min
mol⋅L–1
和斜率
mol⋅L–1⋅min–1
数值相等
则其半衰期为
B
零级反应 C=C0+kt 截距=C0 斜率=k 若 C0=k 则
t1/ 2

复旦物化一千题 8

复旦物化一千题 8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胶体化学
D 溶胶是物质的特殊聚集状态, 而非物质本性。 一定条件下可为真溶液, 另一条件下可为胶体。 6 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A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体系 B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的体系 C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体系 D 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体系 D 溶胶质点粒径很小,比表面很大,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因而有自发的聚集倾向,以减少体系 的自由能,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但由于质点的布郎运动和扩散、质点的动电位的存在, 使其不易聚集,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 7 溶胶有三个基本特征,下面哪一个不是? A 高度分散性 B 聚集不稳定性 C 多相性 D 动力稳定性 D 溶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高度分散性,多相性和聚集不稳定性 8 将松香的乙醇溶液慢慢滴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松香溶胶,这一制备方法是: A 物理分散法 B 化学凝聚法 C 物理凝聚法 D 化学分散法 C 9 下面几种制备溶胶的方法中,哪个不属于物理方法? A 超声粉碎法 B 冷冻干燥法 C 电弧法制备 Ag 溶胶 D FeCl3 加热水解制备 Fe(OH)3 溶胶 D FeCl3+3H2O→Fe(OH)3+3HCl,这是属化学凝聚法。 10
28 超离心沉降不适用于 A 粗分散系 B 溶胶 C 大分子溶液 D 蛋白质溶液 A 粗分散系可用重力沉降分析 在离心力场中沉降速度太快而不易分析
29 用超心机测定同一溶胶摩尔质量 M 方法 1 设定转速ω1 测定沉降速度求 M 方法 2 设定转速ω2 测定浓度的平衡分布求 M 二种方法的转速比较 A B C D A 只有离心力足够大 扩散可忽略 使溶胶显著沉降 才可测到沉降速度 ω1>ω2 ω1<ω2 ω1≈ω2 若 M 较大 ω1>ω2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药学院) 第一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药学院)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解答1. (1) Q =∆U -W =200-160=40 kJ (2) ∆U =Q +W =260-100=160 kJ2.()pR T T p nRp nRT p nRT V =-=-=∆1212∴W =-p ∆V =-R3. (1) W =-p ∆V =-p (V g –V l )≈-pV g =-nRT =-1⨯8.314⨯373.15=-3102 J(2) W =-p ∆V =-p (V s –V l )J 160100101801092001801013251133l s.....M p -=⎪⎪⎭⎫⎝⎛⨯-⨯-=⎪⎪⎭⎫ ⎝⎛--=ρρ4.在压力p 和房间容积V 恒定时,提高温度,部分空气溢出室外,因此室内气体量n 是温度的函数,TR pV n 1⋅=。

kJ7721288298ln 32960100000ln 12m m 2121.R .**T T C R pV T dT C R pV dT nC Q ,p T T m ,p T T ,p p =====⎰⎰5. (1)恒温可逆膨胀 J 429902501023********-=⨯-=-=..ln..V V ln RT W (2)真空膨胀 W = 0(3)恒外压膨胀 W =-p 外(V 2–V 3) = ()122V V V RT--⎪⎪⎭⎫ ⎝⎛--=211V V RT ⎪⎭⎫ ⎝⎛-⨯⨯-=100250123733148....= -2327 J(4)二次膨胀W =W 1 + W 2⎪⎪⎭⎫ ⎝⎛--⎪⎪⎭⎫⎝⎛--=322111V V RT V V RTJ 310310050105002501-=⎪⎭⎫ ⎝⎛--⎪⎭⎫ ⎝⎛--=..RT ..RT以上结果表明,功与具体过程有关,不是状态函数。

6. (1) 理想气体为系统,等压过程, Q =∆H >0(2) 电热丝+理想气体为系统,等压过程,Q =0,∆U =W '>0,∆H =∆U +∆(pV )>07.∆H =n ⋅∆H m,汽化=40670 J∆U =∆H –∆(pV )=∆H –p (V g -V l )=40670–101325(30200–1880)⨯10-6 =40670–3058=37611 J 8.9.C p,m =29.07–0.836⨯103T +2.01⨯10-6T 2(1) Q p =∆H 10003003623m 1001231108360210729d 21⎥⎦⎤⎢⎣⎡⨯⨯+⨯⨯-==--⎰T .T ..T C n T T ,p=20349–380+625=20.62 kJ(2) Q V =∆U =∆H –∆(pV )=∆H –(p 2V 2–p 1V 1) =∆H –nR (T 2–T 1)=20.62–R (1000-300)⨯10-3=14.80 kJ10.(1)等温可逆膨胀 ∆U =∆H = 0Q =-W J 163115ln 102106506ln 33211121=⨯⨯⨯===-.p p V p p p ln nRT(2)等温恒外压膨胀∆U =∆H =0Q = -W = p 2 (V 2–V 1) = p 2V 2–p 2V 1= p 1V 1–p 2V 1= (p 1–p 2)V 1 =(506.6-101.3)⨯103⨯2⨯10-3 = 810 J11. (1)常压蒸发:Q =∆H =40.7 kJ W =-p (V g –V l )≈-pV g ≈-RT =-8.314⨯373=-3.1 kJ ∆U =Q +W =37.6 kJ (2) 真空蒸发:∆H =40.7 kJ W =0 ∆U =Q =37.6 kJ12.K 2273111.nRV p T == (1) p 1T 1=p 2T 2K 51362112.p T p T ==3222m 0028045136.R.p nRT V ===(2) ∆U =nC V ,m (T 2–T 1)=J 17022273513623-=-)..(R ∆H =nC p ,m (T 2–T 1)=J 28372273513625-=-)..(R(3) 以T 为积分变量求算:pT =C (常数)T C p =C nRT T /C nRT p nRT V 2===T T CnRdV d 2⋅= J 227022d 2d 12=--=-=⋅⋅-=-=⎰⎰⎰)T T (nR dT nR T CnRT T C V p W也可以用p 或V 为积分变量进行求算。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7)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六章(7)
k1 B k2 D 反应 → → 对于 A
下面何种说法不正确
A B C D D
中间产物 B 的浓度一般会有一个极大值 中间产物的净速度可有为零的时刻 A B D 的总浓度有定值 B 和 D 的浓度之比为 k1:k2
CB/CD 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式 128
不是简单的 k1:k2
k2 1 若连续反应为 A B+ D, D E → →
C CD CB CA t A B
CB CD CA t B
CB CD CA t
1 CA∼t 不应为直线 2 在任意时刻 CB/CA=2 3 正当 CA=0 时 CB+CD=CA 满足上述条件的是选项 B 正确图形满足三点 126
k1 B k2 D → → 对于连续反应 A
0
已知 k1>>k2
则该反应各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曲线为 C C A B D A B D t C D t
C A B D
C A D B t A B t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C 因为 k1>>k2 因而初期 B 的生成大于 D 的生成 CB>>CD 因而选项 B 不对 当反应完时 CD 应等于 C0,A 因而选项 A 也不对 选项 D 中 CB 接近 C0,A 这是不可能的 选项 C 是正 确地表达 127
反应物消耗摩尔数 吸收光子摩尔数
139 关于光化反应 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物质吸收光一定会引起光化反应 B 光化反应产物的量与吸收光能量成正比 C 光化反应是简单反应 D 光化反应需要的能量很低 B 光化反应产物量 或反应物消耗量 与被吸收光的能量成正比 比例常数可用量子效量计算 140 当光照射到物质上后 A 物质温度升高 B 物质分子被活化 C 物质发生电离 D 化学反应被催化 D 光不能作为一种催化剂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动力学141-16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动力学141-160

141对于光化反应2HI →H 2+I 2当光波长λ=2.5×10–7m 1个光子可引起2个HI 分解则1mol HI 分解需要光的能量为A 239 kJB 478 kJC 120 kJD 359 kJA由题意可知量子效率Φ=2反应需要0.5mol 的光子其能量=0.5E=0.571052119705011970−××=λ....=239 kJ142 下面哪个情况与光化反应无关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塑料老化C 纸张泛黄D 葡萄糖变旋D葡萄糖变旋反应属热反应143 对光化反应特点的描述下面哪个不正确A 光化反应的过程必定是∆G<0的过程B 光化反应速率一般与浓度无关C 光化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无关D 光化平衡不能用热平衡常数表示A化学反应往往是∆G>0的过程这是因为体系是开放能量来源于外界144 物质见光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发生次级变化下面例举的次级变化中哪个不会发生A 光电效应B 发射荧光C 发射磷光D 光化反应A光电效应是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而不是处于激发态145关于笼效应对溶液反应的影响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由于笼间分子之间碰撞频率降低使整个反应速率降低B 由于笼内分子之间碰撞频率增加使整个反应速率增加C 考虑A B两种情况使整个反应速率变化不大D 由于扩散也需活化能因此溶液中反应速率受到很大影响C不应选D因为扩散活化能很小反应活化能远大于它因此对活化分子的扩散不影响146若极性反应物在极性溶剂中反应A 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减小B 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 反应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增大D 反应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减小A极性反应物在极性溶剂中极易溶剂化使其自由能是降低而更加稳定结果是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减小147若反应中间络合物是极性强的则在极性溶剂中A 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减小B 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 反应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增大D 反应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极性中间络合物溶剂化后能量降低使反应活化能也降低反应速率增加148关于介电常数对反应影响下面哪个说法正确A 异号离子间反应在介电常数大的溶剂中有利B 异号离子间反应在介电常数小的溶剂中有利C 异号离子间反应介电常数的大小对反应无影响D 中性分子间反应介电常数的大小对反应有影响介电常数越小削弱离子间静电力作用越小这使异号离子间引力的削弱越小有利于反应149 增加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利于下面哪类反应A 异号离子间反应B 同号离子间反应C 离子与极性分子间反应D 中性分子间反应B介电常数大削弱离子间静电作用越大这使同号离子间斥力减小有利反应150 若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可增加下面哪类反应的速率A 同号离子间反应B 异号离子间反应C 正离子与中性分子的反应D 负离子与中性分子的反应A反应速率常数k 与离子强度I 关系为lgk = lgk 0+2Z A Z B I式中Z A Z B 为A B 的电价若Z A Z B 为同号则I 增加k 也增加151 催化剂中毒主要原因是毒物A 破坏催化剂结构B 增大反应活化能C 降低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D 破坏催化剂机械强度C152 乙稀水合反应方程如下⊕这一反应为A 均相酸催化B 均相碱催化C 多相酸催化D 多相碱催化CH 2CH 2H +CH 3CH 2⊕ CH 3CH 2OH -H +CH 3CH 2+H 2O催化剂是酸性固体反应体系中有气相和液相153关于酶催化下面哪点说得不对A 选择性高B 催化活性强C 对温度不敏感D 属单相催化C酶属蛋白质温度太低或太高都可使酶失活154催化剂最重要的作用是A 提高平衡产率B 改变目的产物C 改变反应速率D 改变频率因子C催化剂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155一般说催化剂是指正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原理下面哪一个不正确A 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C 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常数D 催化剂降低逆反应速率D催化剂既催化正反应也催化逆反应只是缩短反应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平衡常数156反应CH3CHO→CH3+CO其活化能为190kJ⋅mol–1当加入催化剂碘蒸气后活化能降为136kJ⋅mol–1若反应的频率因子不变则在500°C时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加多少倍A 2.30×10–6倍B 4.38×105倍C 4.46×103倍D 2.24×10–4倍C4458e e Ae Ae k k R 773190000-136000 RT E E RT E RT E ====−−−−−'''157 对于催化剂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物理状态都不变C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D 催化剂的加入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理性状可能发生改变158酸碱催化的主要特征是A 反应中有酸的存在B 反应中有碱的存在C 反应中有质子的转移D 反应中有电解质的存在C159某药物在溶液中水解速率常数k 与pH关系见图k 为使药物更稳定应保存在A 强酸性的溶液中B 强碱性的溶液中C 中性的溶液中D pH =6的溶液中D由图可知在pH=6的溶液中k 最小水解最慢160 受酸碱催化剂的药物其速率常数可表示为k=k 0+k +C H++k –C OH –若在pH较大的溶液中k 与OH –浓度为线性关系由此可以从直线的斜率的截距得到A k 0和k +B k 0和k –C k –和kD k 0k –和k +B若溶液pH 较大C H+极小反应速率常数近似为k=k 0+k –C OH –由此实验得到k 0和K –。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121-14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121-140

12125°C 时电池反应Hg AgCl Cl Hg 21Ag 22+=+的电动势E=0.0193V 反应的∆S=32.9 J ⋅K–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温度系数()1PK V T E −⋅ ∂∂为A 1.70×10–4B 1.1×10–6C 1.01×10–1D 3.41×10–4D P TE nF S ∂∂=∆14P K V 1041.3965009.32nF S T E −−⋅×==∆= ∂∂∴122已知25°C 时物质 Ag AgCl Hg Hg 2Cl 2 S (J ⋅K –1) 43.1 97.9 74.5 194 则电池()Hg Cl Hg a KCl AgCl Ag 22−−的温度系数(V ⋅K –1)为A 6.674×10–4B 1.668×10–4C 3.347×10–4D –1.668×10–4C电池反应 Hg AgCl Cl Hg 2Ag Cl Hg e Cl Hg 21AgCl e Cl Ag 2222+→++→+→−+−−正负()1K T 3.32194211.435.749.97S −⋅=×+−+=∆ 14PP K V 10347.3T E 3.32T E nF S −−⋅×= ∂∂= ∂∂=∆ 123电池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与环境间交换的热量为A ∆HD 相当于电功BQ r =T ∆S124 电池反应的焓变PT E nFT nFE H ∂∂+−=∆中哪一项是可逆反应热QrA∆H B–nFE C P T E T ∂∂ D nF PT E T ∂∂D电池反应焓变PT E nFT nFE H ∂∂+−=∆中前一项 –nFE=∆G=W’ 后一项nF PT E T ∂∂=T ∆S=Q r125 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Q 下面哪个式子总是成立的A Q > 0B Q =∆HC Q =T ∆SD Q ≠0C电池可逆放电时其热效应Q 可以是正或负或零视具体电池反应而言但Q r =T ∆S 总是成立的Q H .0'W ,Q 'W S T G H =∆∴≠+=∆+∆=∆Q r 不成立126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进行和在烧杯中进行有许多不同但下面哪一点没说对A 烧杯中反应直接进行电池中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完成B 烧杯中反应化学能全部变成热能电池中反应化学能可变成电能C 若烧杯中反应的焓变为∆H 而电池中反应焓变小于∆HD 烧杯中反应的速率较快电池中反应较慢同一反应不论什么途径进行始态和终态相同时∆H 也相同两种情况热效应可不同在烧杯中反应∆H=Q P 在可逆电池中进行时的热为Q r ∆H=W’+Q r 两者Q P ≠Q r127反应()()()l O H g O 21g H 222=+若通过爆鸣反应完成焓变为∆H 1若通过氢氧可逆电池进行焓变为∆H 2反应物和产物的T p 均相同则两个焓变的关系A ∆H 1=∆H 2B ∆H 1>∆H 2C ∆H 1<∆H 2D 不能确定大小关系A始终态相同状态焓变也相同128某电池298K p °压力下可逆放电时热效应Q r =–100J 则该电池反应的∆H 值A =100JB =–100JC > 100JD <–100JDr Q G S T G H +∆=∆+∆=∆ 自发放电时∆G < 0Q r =–100∴∆H <–100J129用电化学方法测定AgCl 的标准生成热以下A B C D 测定步骤中哪一个是多余的 A将反应组成电池()()Pt ,p Cl a HCl AgCl Ag 2o − B测定T=298K 时电动势E C测定电池在298K 附近的温度系数P T E ∂∂ D测定电池的可逆热Q rD 由P TE nFT nFE H ∂∂+−=∆可知只需298K 时的E 和PT E ∂∂即可计算反应的∆H 即AgCl 的标准生成热130按此式热效率 Aε > 100% Bε = 100% Cε < 100% 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DH Q H H S T H HG r ∆−∆=∆∆−∆=∆∆=ε 一个能自发进行的电池∆G 和∆H 均为负值Q r > 0 分子负值更大ε > 100%Q r =0ε = 100%Q r < 0分子负值减小ε < 100%131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于第一类电极A()a Fe |Fe 2+B) ()(a H |p O ,Pt o 2+C) ()(a Cl |p Cl ,Pt o −2D ) ()(2312a Fe ,a Fe |Pt ++D电极D 分类上为第三类电极氧化还原电极132Pt(铂黑),Cl2 (p °) | Cl – 是气体电极在发生电极反应处的相界面有几个A 有一个B 有二个C 有三个D 不存在均相A只有一个相界面即溶液中的Cl 2的气泡p=101325Pa 与溶液含Cl –界面铂黑是惰性金属不参与电极反应仅是气泡存在的载体和起导电作用133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于第二类电极A) (a Cl |Cl Hg Hg 22−−2−C) (a OH |HgO Hg −−D)()a Cd |Cd %12Hg 2+(D镉汞齐电极属第一类电极其电极反应为()+→2Cd e 2Cd 汞齐作负极时134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氧化还原电极A+H |H ,Pt 2B++23Fe ,Fe |Pt C++23Ti ,Ti |Pt D++24Sn ,Sn |PtA氢电极属第一类电极135醌氢醌()[]电极属于OH H C O H C ⋅246246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离子选择电极C136 有三种甘汞电极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摩尔甘汞电极 0.1摩尔甘汞电极 电位V 0.2415 0.2801 0.3338 试判断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ϕ°在什么范围内 A < 0.2415VB 0.2415—0.2801VC 0.2801—0.3338VD > 0.3338VB从电极电位看Cl –浓度越高电位越小当,其浓度应大于1 mol/kg 时1a Cl =−因此其电位应低于摩尔甘汞电极137 下面关于醌氢醌电极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于建立平衡B 醌氢醌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C 可在pH=0 ~14的范围内使用D 操作方便精确度高C醌氢醌电极不适用于pH > 8.5的溶液碱性太强可使氢醌氧化给测定带入很大的偏差138测定pH 用的玻璃电极在电极分类上属于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离子选择电极D属氢离子选择电极139玻璃电极测定pH 时待测溶液的最合适pH 范围是A pH 114B pH 19C pH 412D pH 714B玻璃电极含Na 2O CaO SiO 2等材料这些碱金属在碱性溶液中产生较大误差140 对于浓差电池特征的描述下面说法哪个不正确A 浓差电池内部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B 浓差电池的电动势由浓度差决定C 浓差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0D 浓差电池也有电极反应A 浓差电池中变化的总结果是物质从高浓度或高压力向低浓度或低压力方向转移这种转移是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行的。

复旦物化一千题

复旦物化一千题

ξ
C ∂G ∆G m = ∂ξ T ,P
M3 的斜率=0
10 等温等压化学反应平衡时 下面哪个式子不成立 A B C
∑ νiµi = 0
r 正反应–r 逆反应=0 ∂G =0 ∂ξ T,P r 为反应速率

∆G o m = 0
D
11 下面有关反应的∆Gm 关系式中 A ∂G ∆G m = ∂ξ T ,P ∆G m =
下面表示的摩尔反应∆Gm 意义时
哪个并不正确
∆Gm=ΣG 反应终态–ΣG 反应始态 ∆Gm 可表明反应发生的倾向 ∆Gm 是维持浓度不变时发生进度为 1 摩尔的 Gibbs 能变化 ∂G ∆G m = ∂ξ T ,p
ΣG
反应终态
–ΣG 反应始态=∆G≠∆Gm
13. 指出下面不正确的结论 ∂G 反应体系 ∂ξ T A B C D C ∂G ∂ξ T 的值
对于 ∆G m > 0 的反应 ∆Gm 越负
可使反应进行
反应进行得越快 ∆G o m 越小 负值越大
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D A 错 在开放体系中 如光化反应 反应可沿∆Gm 增大方向进行 B 错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不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C 错 ∆Gm 越负 反应倾向越大 但不能指明反应快慢 4 指出下列正确的说法 A 只有∆Gm° < 0 的反应才能自动进行 B 所有热力学平衡常数都无量纲 C 化学反应亲和势越大 反应进行得越快 D 在温度 T 时 若平衡常数 K o a =1 则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不能说明反应速率大小
则有
两者比较 A 反应 1 是 1 摩尔的反应 反应 2 是 2 摩尔的反应 B 反应 1 生成 NH3 的摩尔数与反应 2 相同 C 反应 1 生成 NH3 的摩尔数大于反应 2 D 反应 1 生成 NH3 的摩尔数小于反应 2 D 反应进度ξ=1 是指按计量系数比例进行了一个单位的反应 方程式写法不同 同为一个摩尔 进度 实际发生反应的量是不同的 8 在下面 G–ξ 图中 反应将逆向进行 A M1 B M2 C M3 D M4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式中 K =
2r2 (ρ 2 − ρ1 ) 9η
若 t=8s 则溶胶扩散的距离∆与
下式中 D 为扩散系数
B
D2 2Kg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C
D Kg
D
(2D ) 2
4Kg
1
B
v= dx = Kg dt
1
x=Kgt
1 1
∆ (2Dt ) 2 (2D × 8) 2 D2 = = = x Kgt Kg × 8 2Kg
若 M 较小 ω1<ω2
30 离心沉降系数 S 的单位是 – A 加速度 g m⋅s 2 B m C s – D m⋅s 1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S=
沉降速度 离心加速度
v m ⋅s = −2 =s 2 ω x s ⋅m
−1
31 离心沉降平衡时 在离转轴距离 x1 近 和 x2 远 处测得的浓度值为 C1 和 C2 对于 的值 A B C D 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C2 值越大 转速越大 C1 介质与粒子密度差越大 x2–x1 越大 C2 值越大 C1 C2 C1
可作如下理解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呈蓝色 呈红色 呈蓝色 呈红色
主要以吸收为主
呈红色
粒径大时
主要以散射为主
呈蓝色
39 用超显微镜可观察到溶胶粒子及 Brown 运动 A 超显微镜用的是暗视野 B 超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普通显微镜一样 C 可用血球计数器来测定粒子数 D 在超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粒子真实大小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下列基元反应哪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零
A A 2+
B 2→2AB B A •+B
C →AB+C • C A 2+M →2A •+M
D A •+A •+M →A 2+M D
两个自由基结合成稳定分子是不需要活化能的 102
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
1则反应温度由20°C 升高到30°C 时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B
可由Arrhenius 方程计算
3k k 0839129313031R 80000T 1T 1R
E k k 1212a 12
≈∴=
−−=
−−=.ln
103
若某反应的反应热∆H 为100kJ ⋅mol –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
A 必定小于或等于100kJ ⋅mol –
1
B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
1
C 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
1
D 只能小于100kJ ⋅mol –
1 B
反应热∆H 与活化能E a 关系如图
因此E a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
1 104
若某反应的反应热∆H 为–100kJ ⋅mol –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
A 必定小于或等于100kJ ⋅mol –
1
B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
1
C 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1
D 只能小于100kJ ⋅mol –
1 C
反应热∆H 与活化能E
关系如图
因此E a 与∆H 无确定关系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
1 105
HI 生成反应的反应热∆H 生成为负值即HI 分解反应的反应热∆H 分解为正值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 与反应热的关系为 A E<∆H 分解 B E<∆H 生成 C E>∆H 分解 D E =
∆H 分解 C
E 与∆H 分解关系见图
E>∆H 分解 106
根据范特霍夫规则一般化学反应温度升高10度反应速率增加2~4倍对于在室温298K 时遵守此规则的化学反应其活化能的范围约是
A 40~400kJ ⋅mol –
1
B 50~250kJ ⋅mol –
1
C 100kJ ⋅mol –
1左右
D 53~106kJ ⋅mol –
1 D
由Arrhenius 公式 T 1T 1R Ea k k
−−=''ln
当反应速率增加2倍时
29813081R Ea ln2
−−=E a =53kJ ⋅mol –
1
当反应速率增加4倍时
29813081R Ea ln4
−−
=E a =106kJ ⋅mol
–1
107
已知某复杂反应J D B , B A k21
k 1k →
+ ← → − 则B 的速率
dt
[B]d 为 A k 1[A]–k 2[D][B]
B k 1[A]–k –1[B]–k 2[D][B]
C k 1[A]–k –1[B]+k 2[D][B]
D –k 1[A]+k –1[B]–k 2[D][B] B 108
已知某复杂反应D C A , B A 2k2
1
k 1k →
+ ← → − 则A 的速率
dt
[A]
d 为 A k 1[A]–k –1[B]+k 2[A][C] B –k 1[A]+k –1[B]–k 2[A][C] C –k 1[A]2+k –1[B]–k 2[A][C] D k 1[A]2–k –1[B]+k 2[A][C] C 109
关于对峙反应下面哪点说法不正确 A 简单对峙反应只包含二个基元反应 B 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正逆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之差为定值 D 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
D
不一定相同如A B+C 正反应为一级 ← → 2
k 1
k 逆反应为二级
110
有对峙反应A B
← → 2
k 1k B 的起始浓度为0x 和x e 分别表示B 的浓度和平衡时浓度
若用
ln(x e –x)t 作图得直线则
A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
B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
C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
D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 B
1–1对峙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21e e k k x
x x ln +=−)t 即ln(x e –x)=–(k 1+k 2)t+lnx e
111
已知对峙反应A B 的两个速率常数之和为1 min 
← → 2
k 1k –1当B 的浓度达到平衡浓度的1/2
时需要的时间为
A 1 min
B 0.693 min
C 2 min
D ln (1/2) min B (k 1+k 2)=1x=x e /2代入(21e e
K K x
x x +=−ln
)t 得t=ln2 112
对峙反应A B 在某一时刻有x 
← → 2
k 1k e –x=0.1mol ⋅L –1x e /x=1.5已知a –x e =0.4mol ⋅L –1则反
应的平衡常数为
A 0.43
B 0.75
C 1.33
D 0.67 B

==−5.1x e
x 1.0x e x 得x e =0.3
平衡常数K=
7504
03
0e
x a e x ...==
− 113
关于放热的对峙反应的温度问题
下面所述哪个是正确的 A 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B 反应温度越低越好
C 任选一温度反应速率无大影响
D 有一个最佳温度此时反应速率最大 D
对于放热的对峙反应在动力学角度上提高温度T 增大速率常数k 使反应加快从热力学角度上提高温度减小平衡常数K 会降低速率因此必有一个最佳反应温度 114 对峙反应 A B ← → 2k 1
k 若温度恒定反应从纯A 开始
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不对的
A 起始时A 的消耗速率最快
B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k 1/k 2是恒定的
D 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D
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速率常数不相等 115
对峙反应 当t=0时C A 0=a C B 0=0当t=t e 时反应达平衡时C A e =a/3则各物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示意图为 A B
A B C D C
选项A D 中C A e ≠a/3与题意不符选项B 中总浓度C A +C B ≠a 也是错的选项C 是正确的 116
下面哪个说法对平行反应不合适D B k k A 2
1 → →
A 总反应速率常数k=k 1+k 2
B 反应产物B 与D 之比等于k 1与k 2之比
C 产物B 在总产物中的百分比为k 1/k
D 产物B 和D 的总浓度等于 (k 1+k 2)[A]
D 117
有平行反应 D B k k A 2
1 → →
且反应1的活化能
E 1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
一个不能改变产物B 和
D
的比率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B
对于平行反应产物浓度之比等于它们速率常数之比
2
1
D B k k C C =由于两个反应的活化能不同
改变温度对它们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同
k 1/k 2的值随之改变
催化剂对反应有选择性
e e
e e
作用也会改变k 1/k 2的值延长反应时间不会改变k 1/k 2的值
118 对于反应
若知活化能E 1>E 3为
D(产物)
有利于产物D
的生成原则上选择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
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A
升高温度有利于活化能大的反应
因为根据Arrhenius 方程C T
1
R E -k ln a +⋅= lnk 随1/T 减小(即T 增大)而增大其斜率取决于E a E a 越大增大越快即增加温度时k 1(E a 大)的增加多k 2(E a 小)的增加
少选项D 有利于副产物G 的生成与题意不符
119 对于反应 若知活化能E 2<E 3为
有利于产物D 的生成原则上选择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
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B
降低温度有利于活化能小的反应 因为根据Arrhenius 方程C T
1R E -k a +⋅=ln
lnk 随1/T 增大(即T 减小)而减小其斜率取决于E a E a 越小减小越少即降低温度时k 1(E a 小)的减小少k 2(E a 大)的减小
多选项D 有利于副产物G 的生成与题意不符
120 对于平行反应 特点的描述中 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 k 1和k 2的比值不随温度而变
B 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和
C 反应产物B 和
D 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比 D 反应物消耗速率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大的那个反应 A
A G D(产物)
B G A A B
D
平行反应中如果两个反应的活化能不相同时温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