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注重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是2023年的基本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在2023年的今天,日益繁忙的社会使得家庭教育的重任越来越沉重,因此,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幼儿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未来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重要保障。
幼儿时期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保障幼儿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保障幼儿营养健康。
幼儿是成长中的动物,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在2023年的今天,生活节奏加快,食品混杂,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家庭和社会应该合作共同解决。
家长需要选择正规的食品渠道,为幼儿提供高质量、营养均衡的食物。
同时,社会也需要引导食品行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打造有信誉的食品品牌,让幼儿可以更加安全的享受食品。
其次,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2023年的今天,幼儿的生活方式愈发多样化。
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新的健康问题。
幼儿在使用智能设备上的时间日益增长,肥胖、视力等问题急需得到重视。
因此,家长需要限制幼儿过度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间,引导幼儿选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家长还需要积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及时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随时关注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最后,注重幼儿心理健康。
在2023年的今天,心理问题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对幼儿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家长和社会都应该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为幼儿让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最后,注重幼儿身心健康,才能保证幼儿能够全面发展。
在2023年,注重幼儿身心健康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家长和社会都应该本着这一理念,切实关注幼儿健康成长,为社会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总结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总结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总结1学前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奠定时期,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
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一、关爱、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幼儿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
”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一个人霸占,不许别人玩,小朋友都躲着她,生活习惯更是一团糟。
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忙于生意,就任其发展,筱琪身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
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心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等。
渐渐地,她成了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儿成长由于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
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家访、电话、晨间接待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从幼儿个人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庭辅导措施、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结合日常观察,概括出各个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位幼儿建立了“幼儿个案追踪档案表”(见案例)。
根据幼儿档案,我们进行追踪调查、分析、总结,形成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儿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帮助了家长重视和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园中融会贯通,协调一致。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总结2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引导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小组结合我校实际,在活动月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活动动员阶段1、认真组织各班学生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知识文库 第10期9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李艳秋在幼儿园环境里,教师在孩子们的心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立平等,友爱,和谐的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幼儿在愉快,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尊重幼儿,信任幼儿,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渴望尊重是人皆有之的一种心理需求,幼儿也不例外,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得到赞扬、友谊和尊重。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幼儿尊重与否?以往教师与幼儿是教与被教的关系师道尊严与幼儿无知在部分老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有单向的知识信息传递,缺少情感、语言等多方面的双向反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满足和成功。
”教师的尊重不但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把尊重幼儿摆在首位,绝不能盲目训斥幼儿,因为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
一节美术课后,孩子们陆续离开座位开始了自由活动。
有的两两结伴坐在走廊上,与同伴观察着动植物,享受着温暖阳光下的无限惬意;有的拿起积木,体验着造高楼的快乐;有的继续拿着画笔在纸上尽情挥洒无限的想象;有的结伴做起了游戏……我如往常一样时刻关注着孩子们。
忽然我看到金秋小朋友一直没有离开座位,像是在把弄着什么,于是我就走了过去。
看着我的到来,她失落的眼神里充满了求助,急忙问我:“老师,我画的企鹅太小了,怎么办呢?”。
这时,我一下明白了她的心思,这节美术课要求画企鹅,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画的企鹅都比较大,为自己刚才美术课上画的企鹅太小而感到不满意而难过。
我随即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说:“给李老师看看呢,哇好帅气的企鹅宝宝啊,特别是那个领结的颜色,非常适合他的燕尾服呢!”。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和谐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莲花幼儿园每个幼儿都自己独特的地方,千差万别,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我们都会感知和看到这种差异,它主要体现在幼儿发展特的点、方向、速度以及发展水平上。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中蕴含着他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点,同时也与他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
”可见个性对于万事万物的发展是多么重要,让幼儿顺应个性,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幼儿老师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关键和难以把握的事情,怎么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呢?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思想和心理上尊重并接受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要充分的贯彻纲要的思想,首先要从教师的观念着手,从心里要关注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包括各种能力的强弱。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在活动中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孩子间的差异,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担心内向,有的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比较均衡,有的孩子擅长唱歌,有的孩子绘画比较的出色等等。
我们能够罗列出很多,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个样。
当然这其中有部分孩子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作为老师就要接纳他们的这些不同,无论他们的能力的强弱,都应该从心里上尊重他们的这些不同,用接受的态度对待孩子。
我们绝不能够因那个孩子综合素质较好就偏袒他,更不能够因某些孩子的综合素质较弱而忽视对其的引导和教育。
同时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孩子。
只有老师从心里和思想上接受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间的个体差异,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对孩子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台非常敏锐的感应器,他们会感觉到老师的态度。
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摘要:游戏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营造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材料,自由操作、自由探索,在与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材料,自由操作、自由探索,在与材料和同伴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与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园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幼儿游戏活动情况,特别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方面大胆尝试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
尽管幼儿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开展游戏,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幼儿后继研究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该指南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为基础,描述了幼儿的研究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研究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研究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指明了幼儿研究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实施该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其次,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该指南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了针对3-6岁幼儿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教育建议,帮助他们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幼儿的研究方式和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同时,我们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在幼儿的研究过程中,重视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积极品质是终身研究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研究品质。
忽视幼儿研究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研究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研究与发展的基础。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措施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措施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和教育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和照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成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首先,提供安全的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因此,我们需要确保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幼儿园和家庭都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包括安全的玩具和设施,以及受过良好培训的照顾者。
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探索和学习,才能健康成长。
其次,提供充分的营养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时期是一个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他们的饮食是均衡的,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育家长和照顾者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健康的饮食。
除了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充分的营养,我们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参与社交活动,例如团体游戏、合作项目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育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情感问题。
只有通过良好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幼儿才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另外,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学习和游戏活动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游戏活动,包括绘画、手工艺、音乐、舞蹈、戏剧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礼仪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礼仪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好处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里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
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
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
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
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
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的。
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也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园必须紧密配合进行。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会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若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对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则会大大影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效果。
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的影响尤其重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这就是关系的亲密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无法代替的。
幼儿园园长答辩题目集
1、你是如何理解“尊重幼儿是更高层次的教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对幼儿的个体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同样的道理,幼儿虽然年龄小,可他们也有情感需要。
孩子学习书本知识是教育者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方法,但尊重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展开一切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所以说,尊重幼儿是更高层次的教育。
2、请你阐述一下遗传、环境、教育三大因素对幼儿个性形成期的普遍作用。
在这三大因素中,遗传只是提供幼儿个性形成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可以让幼儿的个性形成成为现实。
所以,孩子的个性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譬如: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我个人认为,与遗传、环境相比,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3、幼儿的素质包括哪些方面?结合实际谈一下如何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
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简单地说,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做到:让幼儿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综合发展。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品德、心理等教育不太重视。
素质教育强调对孩子全方面的和谐发展,强调把幼儿园办成人人讲文明的温馨乐园。
所以,我们要用爱心耐心细心等来培养孩子的自身能力,让孩子从小就能分辨是非,有创新思维能力等,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拔苗助长,对孩子要因材施教。
4、请你谈一下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意义。
家长工作开展得好,能使幼儿园的各项保教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幼儿园也教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因此,家园共育是一项重要工作,也只有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教育,才能完成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5、你“对幼儿终身发展”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诗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学习来掌握方法、培养兴趣,并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为今后更漫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对每一位幼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观察、沟通、理解、尊重
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观察、沟通、理解、尊重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园的交往教育在幼儿个体发展和整体社会力量方面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逐渐掌握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加强幼儿的交往、合作和认知能力培养,有着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就从教案的四个方面,即观察、沟通、理解、尊重入手,系统探讨下如何进行幼儿园交往能力教育。
一、观察观察是进行任何教育的前提,教师需要有预见性的去观察幼儿,去了解幼儿之间的互动,包括幼儿情绪、行为、语言、动作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汇总记录下幼儿之间的日常互动情况,例如,包括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交流、数量频率、结果等,让教师对幼儿交往习惯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制定交往教学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同时,在观察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不仅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去观察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情景,还要巧妙的发现幼儿之间的不当行为并即时纠正,比如打架、推搡、捉弄、谩骂等不良行为。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干预,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沟通幼儿园的沟通教育是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一步,促进幼儿彼此交流,增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反馈。
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打破隔阂,拓展沟通渠道幼儿们本着天性的胡血来往,因此幼儿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长期玩伴关系方面进行指导,让幼儿们形成良好的友谊,通过每天的点滴改变来推进变革。
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幼儿之间合作,如团体游戏、小型运动赛事等。
可以进行小组经验学习,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沟通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分析并讨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听取、反馈和持续改进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沟通过程中始终让幼儿感受到真诚的关注和关爱,在与幼儿沟通过程中,要倾听幼儿的心声,认真听取每个幼儿的发言和建议,同时稳定地反馈幼儿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以进行改良。
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看了这段教育哲理后,我觉得还远远不够,作为教师还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完完全全地传达给每一个孩子。
用爱心之水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用创新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教师如何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地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
因此,作为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时刻渗透教育目标,并且具有调控环境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让环境会说话。
以前,我们在布置环境时,总是以教师为主,以美观为主要原则。
如今,我们将幼儿所到之处都列为教育的环境,将游戏的、认知的、生活的、语言的等各方面内容渗透在教室、卧室、走廊、墙面等地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而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支持者。
如:在幼儿园的水池上,鼓励幼儿充分讨论,大胆设计标记,孩子设计了节约用水的标志:小鱼和水草,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画上小鱼和水草,郭可欣说:“因为小鱼和水草都生活在水里,如果我们小朋友把水都用光了,小鱼和水草就哭了,所以我们小朋友要节约用水。
”成成还说:“如果水池上有小脚印,我们洗手时就不会挤了。
”此后,在水池上就有了许多小脚印,小朋友们看到了这样标志,都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还形成了有序的常规。
在活动区,我和幼儿共同商量设计了一些标志,如在三味书屋,画了一个大嘴巴打上叉,幼儿看了就知道看书时要安静,画了整齐的书,幼儿知道看完书后放回原处,这些会说话的环境既保证了活动区良好的秩序,又养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保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保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写一份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保教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保教的心得体会篇1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要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恰当把握集体生活中常规要求,最大限度的解放幼儿手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树立一日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大教育观,紧紧抓住各个环节。
在生活环节中老师重点从四个方面讲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入园要让孩子愉快来园。
幼儿愿意来园就要让幼儿内心感到在幼儿园很快乐,这种快乐来自老师喜欢我。
我们喜欢孩子就要让孩子接受到我们喜欢他的这种信息。
二、进餐幼儿在进餐时往往老师规定太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剩饭,要大口大口的吃等太多太多的约束.这就使孩子觉得做什么事都要在老师的约束下进行,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忽略了孩子的心声,影响了幼儿自主的意愿.作为教师我们要灵活掌握孩子的情况给他们一点空间,老师只需要求幼儿在不影响自己和同伴的情况下进餐就可以。
三、喝水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喝水少,一些“负责任”的老师总爱让所有孩子喝同样的大量的水,而幼儿总爱偷偷把水倒掉。
教师没有必要强制幼儿喝大量的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了解孩子的饮水量,引导他们自愿喝水,从而养成饮水的好习惯。
四、午睡要了解所有幼儿的睡眠习惯,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要关注幼儿午睡安全,这很重要。
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讲解,使我深深感到幼教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全身心地投入,从孩子的切身利益出发,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更好的为他们营造学习和生活环境。
保教的心得体会篇2其一,通过学习,看到了国家致力于校园安全管理矢志不移的决心和力量,作为历年来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我受到鼓舞和推动。
在学习中,阅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和听取了陈副院长关于“动用国家七大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此事非同寻常”的话语后,从中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人身安全特别关心、并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决心。
幼儿教师工作计划——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工作计划——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每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工作计划的制定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始终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原则。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以及参考教育专家的建议,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时光。
二、注重身体健康发展1.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每天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玩耍。
通过跳绳、拍球、跑步等简单的体育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耐力。
2.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向孩子们传授健康的饮食观念,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
在园内设立健康食品角,供孩子们自主选择健康的零食。
3.定期健康检查:与校医合作,定期对孩子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项目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
三、关注心理健康发展1.建立安全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建立起信任感。
2.培养社交能力: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互助。
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在游戏和探索中自由发展。
四、家园共育,携手促进孩子成长我深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孩子在园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内的活动,与孩子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五、不断学习与进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技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这意味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仅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其身体、情感、社交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发展:幼儿园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例如游戏、探索活动、观察、实验等,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他们会学习基础的数学、科学、语言和艺术概念,并培养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2. 身体发展:幼儿园会安排适合幼儿年龄的体育活动,如游戏、舞蹈、户外活动等,以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肌肉控制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活动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情感和社交发展: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通过帮助幼儿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幼儿园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表达、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并与他人合作。
4. 道德和价值观发展:幼儿园教育还旨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培养幼儿的正直、诚实、友善、尊重和责任感,幼儿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
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包括课堂教育,还有各种游戏活动、户外探
索和社交互动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助于提供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环境,帮助幼儿在不同方面获得发展,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可见保教工作在幼儿园工作当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幼儿园的生死存亡。
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具体说来分为保育和教育两个部分,它们同时对幼儿产生影响。
保育指保护幼儿的健康,这个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意味着幼儿在幼儿园里,教师不仅要保护幼儿的身体不受到伤害,也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愉悦。
教育是指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以我所在的幼儿园为例,我们始终坚持保教结合这一原则。
每天从幼儿一入园,保教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包括入园、洗漱、如厕、就餐、户外、午睡、离园等,这些活动虽然看起来都很平常,但是从这些琐事中都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们园规定了入园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禁止入园了,这样培养了幼儿的时间观念;我们还要求幼儿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既防止了幼儿病从口入的危险也培养幼儿讲卫生的习惯;在午睡时,我们要求幼儿自己脱衣、脱鞋,午睡后自行整理床铺,培养了幼儿独立的性格特点及自理能力。
保育和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它们对幼儿的发展却具有整体性的影响,它们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是什么?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是什么?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最终形成全面发展的新起点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肩负着为幼儿身心发展奠定基础的重任。
其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应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理念应当以“以幼儿为本,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并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具备独特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差异,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选择的教育方案,引导幼儿在不同领域中自由自在地发掘潜能。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资源,激发其对周围世界的兴趣,重视培养其主动学习、乐于观察现象的品质。
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应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谦让他人、乐于分享,为其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重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为导向,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认知发展: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社会行为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帮助他人,建立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为其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情感发展: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情绪,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情感、感受他人情感,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其未来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身体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艺术发展: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未来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成功的关键。
如何提高师幼之间的互动
如何提高师幼之间的互动《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现代教学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和道理,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幼儿教师应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鼓励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对于师幼互动意义,首先,对幼儿来讲,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因为师幼互动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对教师来说,互动是师幼共同对话、共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共同成长的过程。
许多幼儿园老师认为,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同样是受益者,因为互动不断刺激和挑战着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也在幼儿的互动中不断触发思考,得到成长。
最后,对幼儿园来说,师幼互动行为的教育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师幼互动的状况是幼儿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反映,提高师幼水平与提高幼儿园质量有着极高的相关度。
良好的师幼互动对促进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师幼互动中,提升生成效果应是教师重点关注的主要方面。
师幼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还广泛的与幼儿和家长、同伴及社会上的他人发生互动;教师除与幼儿互动外,也与幼儿家长、同事及他人发生交往。
师幼互动特指发生在师幼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教师、幼儿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
二、环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1.创设安定和谐、富有教育价值的物质和心里环境。
幼儿园应当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定愉悦的发展环境,环境的设计和更新是师幼合作的产物,是主题活动发展过程的生动展示。
环境包括温暖、和谐、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和丰富的物质设备材料。
营造安定、亲切、有序、相互尊重的环境和形式一个富有凝聚力与爱心的集体,对于保证每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是指在知识、情感、行为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取得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也是他们未来生活成功的基础。
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涉及到幼儿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行为规范、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
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则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对于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是指幼儿对自己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包括外貌、能力、兴趣和个性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幼儿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描述自己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
通过自我认知,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为自己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绪管理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时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经历着情绪的高低起伏、情绪的转换和情绪的表达等过程。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情绪,培养情绪管理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情绪教育、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情感、识别并控制情绪,并培养他们建立积极情绪的习惯。
通过情绪管理,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交需求,增强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行为规范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树立适当的行为规范,对于幼儿的品德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解规则、示范行为、奖励和惩罚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他们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合理沟通、分享、关心他人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行为规范的培养,幼儿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
社会适应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幼儿需要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不同环境中进行适应和交流。
针对这一点,教师和家长可以开展适宜的社会适应活动,如集体游戏、合作项目和社区参观等,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同时,他们还要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师幼关系是平等、友好、相互学习、互相作用、共生共长的互动关系。
”在现代教学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和道理,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要尊重、理解幼儿,使其个性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充分关注幼儿内在的个性发展,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关键词:环境;经验;支持;发展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看了这段教育哲理后,我觉得还远远不够,作为教师还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完完全全地传达给每一个孩子。
用爱心之水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用创新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教师如何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地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
因此,作为教师,在环
境创设过程中要时刻渗透教育目标,并且具有调控环境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让环境会说话。
以前,我们在布置环境时,总是以教师为主,以美观为主要原则。
如今,我们将幼儿所到之处都列为教育的环境,将游戏的、认知的、生活的、语言的等各方面内容渗透在教室、卧室、走廊、墙面等地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而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支持者。
如:在幼儿园的水池上,鼓励幼儿充分讨论,大胆设计标记,孩子设计了节约用水的标志:小鱼和水草,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画上小鱼和水草,郭可欣说:“因为小鱼和水草都生活在水里,如果我们小朋友把水都用光了,小鱼和水草就哭了,所以我们小朋友要节约用水。
”成成还说:“如果水池上有小脚印,我们洗手时就不会挤了。
”此后,在水池上就有了许多小脚印,小朋友们看到了这样标志,都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还形成了有序的常规。
在活动区,我和幼儿共同商量设计了一些标志,如在三味书屋,画了一个大嘴巴打上叉,幼儿看了就知道看书时要安静,画了整齐的书,幼儿知道看完书后放回原处,这些会说话的环境既保证了活动区良好的秩序,又养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幼儿往往与成人有不同的喜好、表达方式、欣赏标准,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他们存在着强烈的选择与表达以及获取成功的愿望。
此时,教师要善于调控环境,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
自己去寻求信息和材料,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自由地选择有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如在“美丽的邵伯湖”园本主题活动中,幼儿有的用蜡笔画了美丽的芦苇荡,邵伯的特色龙虾、甘棠树、老街,有的用手工制作了小木屋,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找资料,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创造性和责任感,真正成了环境的主人。
二、尝试合作,分享经验,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杨振林博士说,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但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更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
如:在探索有趣的磁铁这个区域活动中,我从教育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象海绵、布、铁块、橡皮泥、积木、乒乓球、螺丝钉、小玻璃瓶儿、牙膏皮儿等多种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对这些材料很感兴趣,有探索的欲望,但是都在观望,不敢动手。
这时,我来到探索区域活动中,故意向水里丢了木片和铁钉,并自言自语地说:“真奇怪,木片浮在水面上,铁钉沉到水下面去了。
”大鑫和另外一些小朋友被吸引了,纷纷向水里丢东西,我让他们尽情地丢,丢完了再观察总结哪类东西能浮在水面
上,哪类东西会沉到水底,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这时,江宇浩说:“老师,这两个都是牙膏皮,怎么一个浮,一个沉呢?”我也装成不解的样子,看了看牙膏皮。
大家都盯着我手里的牙膏皮,突然,高铃昕说:“有个牙膏皮卷起来了,有个牙膏皮是平的!”在我的参与引导下,幼儿通过反复地实践,并与同伴相互合作、展开讨论,终于发现了事物面积与沉浮的关系。
幼儿通过与教师的合作、同伴之间的合作,不仅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及合作能力。
三、关注经验,提升需要,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特别敏感,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眼神等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它要求我们必须把眼光转向孩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的言行,关注孩子的经验,了解孩子的需要。
因此,我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1、尊重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具有不同的认知、情感、性格、和自我意识等。
作为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要尊重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
在幼儿出现认知冲突或不一致意见时,教师不要去压制、协调或统一,而是设法展开它,引发幼儿的讨论,或者把它变成一些可以被检验的假设、可实际进行的比较,让孩子通过讨论、检验、比较来发现“真理”,共同建构知识。
要站在孩
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同教师一起,他们会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从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感受。
2、鼓励支持孩子。
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再让他们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
如当幼儿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勇敢地做出第一个动作时,教师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有效的肢体语言等积极性评价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有一次在数学活动中,当我检查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情况时,突发奇想地用“摸头”来代表“你真棒!真不错!”之类的口头表扬。
这种新颖的表扬方式,使孩子们变得活跃起来。
被摸到头的孩子喜形于色,还没摸到头的孩子则面呈急躁之情。
看到这种情景,我加快了摸头的速度。
当我用手摸了摸阳阳的头时,阳阳高兴地说:“老师终于摸到我的头了!”周围的孩子们也随声附和着。
这时,我感受到了肢体语言的巨大魅力。
活动结束后,我问到:“你们喜欢老师摸你的头吗?”“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
“为什么呢?”有的说:“象妈妈一样。
”有的说:“真舒服呀!”有的说:“因为你喜欢我呗!”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一颗平等的心鼓励支持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尊重、去欣赏。
只有带着一颗童心,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他们,才能走进孩子
的童心世界。
有人说:“教师是爱的化身,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真情付出。
”是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个拥抱,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而由此产生的自信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我愿意把更多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
总之,教师要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幼儿,均衡施爱,走进幼儿的心灵,融进五彩的世界,尊重、理解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