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小农经济的特征-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2018年4月5日 热点4 古代小农经济-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4月5日 热点4 古代小农经济-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山东淄博高三测试)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两种。

这种租佃契约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剥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唐代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耧车。

(2)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①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基础。

②经济上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③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稳定和延续。

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夏商周时期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体地位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推行的土地国有制二、全面认识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主要经营方式。

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押高考地理热点02:”一带一路“倡议-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四轮复习

押高考地理热点02:”一带一路“倡议-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四轮复习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的北极航道。

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是东北航道,这条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2017年8月底,“天健”轮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从江苏连云港出发,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成功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完成了这艘巨轮对“冰上丝绸之路”的首次探秘。

早在2013年,中远航运的“永盛”轮则成功在东北航道实行商业性试航,驶上了从中国到欧洲的“便捷之旅”。

下图是“永盛”号货轮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路线图。

(1)“冰上丝绸之路”相对于传统航线有哪些优势?
(2)为什么“冰上丝绸之路”直到最近才进行开发?
(3)在开发“冰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1)它可以缩短航程,降低航运的耗油等成本。

我国去往欧洲的传统航运线路,要途经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区域,这部分地区包含的种族、宗教和文化等问题极其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海盗猖獗,不稳定因素极多,对航运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相较之下,“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北冰洋结冰期缩短(海冰减少);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船只克服恶。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含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含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含答案)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发展)0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答案】B【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

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②④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

02.(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8高考题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8高考题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3.据此表可以得出()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4.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5.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

这表明当时()A. 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 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6.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

这种做法()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 加剧了土地兼并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 刺激了人口南迁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

考向四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及历史作用-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向四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及历史作用-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
(2018年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缴售给国家的粮食、原料和饲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出自《土地法令》,其目的是完成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B.此建议的实施,成为扭转苏俄国内战争战局的重要因素
C.与新经济政策有关,有利于推动俄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D.其实施背景是粮食供应困难,最终形成了集体农庄生产
【参考答案】
C
【解题必备】全面理解苏(俄)联经济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高中历史农业 部分题目

高中历史农业 部分题目

专题概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试标准]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4)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

二、水利事业的发展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1)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3)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变化: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农具(商周时期)→铁制农具(春秋战国)(2)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3)铁犁牛耕的变化:开始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耦犁、犁壁(西汉)→曲辕犁(唐朝)(4)耕作方法的变化: 垄作法(春秋战国)→代田法西汉(5)耕作技术的变化: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 (6)耕作制度的变化:一年一熟(两汉)→(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以后)(7)灌溉工具的变化:改制的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1)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2018年1月4日《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一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必修1含解析

2018年1月4日《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一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必修1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费正清著《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

(2)原因:《资政新编》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事业。

未能成功的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环境紧张;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解题必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项目《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产生背景 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主张实行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与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群众基础 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直接影响时代特点 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关系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治国方案,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的变化,不能说明A .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B .近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C.治国理念的逐步改变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某人游南京有感,题诗曰:“何处幽灵诸夏行,西方邪教祸苍生。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8练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8练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训练目标] 1.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与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农的生活生产处境。

小题精练1.(2016·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2.(2017·石家庄高三复习质检)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3.(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B.精耕细作的需要C.小农经济的阻碍D.耕牛的极度缺少4.(2016·洛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5.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指出:“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了自耕农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B.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C.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揭露了封建国家对小农的残酷剥削6.(2017·包头月考)《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古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含解析

专题08 古代中国的经济易错点1 不能全面把握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业)尽量利用生产者自发地工作意愿来代替从上而下的监督工作,这里,家庭农场就发挥了特长,因为家庭农场靠家庭成员为劳动力骨干,具有最大最可靠的激励机制,只需最低限度的监督工作.”作者旨在说明A.家庭经营方式的存在有其必要性B.生产监督对小农生产至关重要C.家庭农场有利于克服小农经济弊端D.家庭经营是最有效的生产形式【错解】B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作用。

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D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没有与之对比的其他经营方式,因此D项是错误的。

【正解】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家庭农场就发挥了特长,因为家庭农场靠家庭成员为劳动力骨干,具有最大最可靠的激励机制,只需最低限度的监督工作”可知,我国传统的家庭式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生产监督对小农生产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家庭农场就是小农式的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其他经营模式,因此不能得出家庭经营就是最有效的生产形式,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同学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农经济,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条件(1)生产工具:铁农具和牛耕。

(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农民自身: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4)政府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

3.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狂刷05 古代中国的农业-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 含解析 精品

狂刷05 古代中国的农业-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 含解析 精品

1.图1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图2为清代台湾耕田图局部(采自清人绘《台湾风俗图》)。

将两图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犁耕技术A.在传承中发展B.最早出现于陕西境内C.清代方传至台湾D.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1.【答案】A2.《后汉书》中记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馀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材料旨在说明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2.【答案】B【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完成于南宋,王景生活在东汉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重在强调采用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说明汉代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3.【答案】B4.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的农业并不能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故A项错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小农经济下,农民能实现自给自足,生产的积极性较高,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农业技术和耕作方法,故D项错误。

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体状况
1、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⑴中国农业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⑵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石犁
⑶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 ①概念:
刀耕火种
先用石刀、石斧把大树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
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②弊端:
土地利用率不高,人民频繁迁徙
③生产工具相对简单,技术革新缓慢,心理上极易满足 (落后性) ④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不面向市场 (自足性,或称“稳定性”)
⑤负担沉重,缺乏必要的积累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脆弱性)
二、小农经济
6、影响:
①积极性:
a经济:在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政治:利于确保封建王朝赋役来源,促进政权巩固和社 会稳定;
★生产工具中青铜农具较少原因: ①青铜器多用于礼器和贵族生活用品,是贵族权力和 地位的象征; ②青铜器较珍贵
⑵耕作技术:
已懂得排水、除草、沤肥、治虫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体状况
2、石器锄耕的商周农业:
⑶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⑷土地制度: 井田制
⑸经营方式: 劳动者集体耕作
c科技:促进了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的发展;
d思想:造就了农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注重孝
道、重视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
二、小农经济
6、影响:
②消极性: a十分脆弱,难以应对天灾、战乱、瘟疫和沉重的赋役负担,易导 致阶级矛盾激化;(政治) b具有封闭性、落后性,阻碍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 源,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近代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 c随着土地兼并和人口的增加,土地会过度开垦,这就给生态环境 带来负面影响;(社会) d助长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造就了农民自私、狭隘、保守的心理 性格;(思想) e影响技术革新,使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突破,发展不成近 代科技(科技)

序言类文言文阅读(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序言类文言文阅读(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8年2月15日序言类文言文阅读(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4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

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

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

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

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

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之对应2018年高考真题及解析(全国卷I II III)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之对应2018年高考真题及解析(全国卷I II III)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之对应2018年高考真题及解析(全国卷I.II.III)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18课标Ⅲ,24,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

读图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D项。

图中反映的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项排除;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C项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项。

错因在于审题不清,被表面现象迷惑。

在不同地区均发现铁器并不能说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联系,不能凭主观臆断解题。

2.(2018课标Ⅱ,25,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 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 B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象已很严重,表明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

西汉文景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粮价低抑制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

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其并不能操纵税收,故D项错误。

【概念阐释】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于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是一种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

秘籍03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 Word版含解析

秘籍03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 Word版含解析

秘籍03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发展(2018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D.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参考答案】C(2018年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B.城市商业比较发达C.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参考答案】B多种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经济1.以文明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

2.以生态史观看农耕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

(2)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建造宫殿、陵墓、寺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在“人定胜天”的理念下,大面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产生了一定的后患。

3.以文明史观分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限制。

(2)交易物品的变化:先以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铜钱等货币。

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3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3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热点题型一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变式探究】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

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

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

C项符合题意。

【提分秘籍】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

基本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南省湘东五校高三联考)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

高考命题多侧重对小农经济的耕作模式、特点、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复习备考时,需要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一、全面理解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2.小农经济的地位
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3.小农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小农经济下,农民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了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②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2)消极影响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多种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经济
1.以文明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
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
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
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
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

2.以生态史观看农耕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
(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

(2)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建造宫殿、陵墓、寺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在“人定胜天”的理念下,大面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产生了一定的后患。

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
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下图是四川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拓片(用长柄镰进行收割)。

该图片可以说明东汉
A.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C.传统农耕技术的发展 D.雇工和奴婢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史料出处类别
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记》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遣使者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贷
地结三年假田与贫民,贷种、食《汉书•宣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
初元元年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汉书•元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地区事由贷放措施赈贷物康熙三年浙江海宁刮飓风、修海塘动款货币康熙五年广东旱灾动支通省积谷散赈谷物康熙十年淮扬民饥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粮米康熙三十七年江南海州等九州县水灾发常平仓谷谷
康熙四十二年山东济南水灾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钱、粮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材料二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

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

……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

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

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并说明国家农贷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
状态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2.C【答案】本题考查东汉农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

题中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拓片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使用长柄镰进行收割,但没有反映出商业政策、家庭生产和使用奴婢的情况,排除A、B、D三项。

使用长柄镰收割属于农耕技术的一个方面,故答案为C项。

3.【答案】(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

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第(3)问,由材料“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可概括为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可概括为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