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二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7e5ec6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2.png)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第一篇: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一、目的要求:略二、实验材料:略三、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四、注意事项:略五、结果分析:【网上查找的】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在细胞膜外使用直流电刺激细胞,通电时兴奋只发生在负极,正极的兴奋性下降,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铜相当于负极;断电时产生反向电流,兴奋只发生在正极,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锌相当于正极;另外,通电的刺激强度大于断电。
上述过程也就是说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通电时;用铜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断电时。
而且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强度大于铜极。
六、结论:实验二: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一、目的要求:略二、基本原理:略三、实验材料:略四、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五、结果分析:【附上图】【在第一个图中标出阈刺激、阈下刺激、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和最适刺激】,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两者间的关系。
【在第二个图中标出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制收缩】,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间隔与收缩强度等等。
以上均为我个人看法,难免存在错误,大家看看就好。
第二篇: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d232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人体生理实验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体的生理指标和反应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被试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参数,并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实验一: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运动前后被试者的心率变化情况,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择三名被试者,让他们在静止状态下测量心率,然后进行约30分钟的慢跑,再次测量心率。
实验结果:运动前平均心率为70次/分钟,运动后平均心率为150次/分钟。
可以看出,运动会明显增加心率,这是为了加快血液流动,向肌肉输送更多氧气和养分,以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实验二:深呼吸对呼吸频率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呼吸深度,观察不同呼吸深度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行正常呼吸,测量呼吸频率,然后让他们进行深呼吸,再次测量呼吸频率。
实验结果:在正常呼吸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次;进行深呼吸后,呼吸频率下降至每分钟10次。
说明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有利于氧气的吸收。
实验三:不同环境下体温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被试者的体温变化,了解环境对体温的影响。
实验方法:让被试者进入冰箱内测量体温,然后让其在温暖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再次测量体温。
实验结果:在冰箱内测量的体温为36.5摄氏度,曝晒后体温上升至37.5摄氏度。
由此可见,环境温度对体温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人体的热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人体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比如运动会增加心率,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频率,环境温度会影响体温等。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规律,为健康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be375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2.png)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是一种探究生命科学的实验技术。
它包括生命体系(如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的研究。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在医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阐明一系列生理过程,如糖代谢、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细胞增殖、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的一些事项。
实验品种选择实验品种是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的一个重要方面。
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种类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猪和猕猴等姐稳标准动物模型。
小鼠和大鼠最常用于实验有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小鼠和大鼠的易得性和繁殖能力。
其次,小鼠和大鼠的基因组已经被很好地研究过,因此这些动物为疾病条件下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置对于获得有意义的结果至关重要。
动物的生理过程非常复杂,它们会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这就需要特定的实验环境。
例如,实验室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实验室中环境的一致性。
此外,光照的时间和强度、饮食和水的质量、动物容纳空间的大小以及实验室卫生状况也都需要严格控制。
实验过程在进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前,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和一份实验方案,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需要逐一考虑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并尽可能加以控制。
另外,实验中的操作技能也非常重要。
例如,手术技巧、标本制备和实验技术等。
通过训练培养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安全在进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时,需要非常重视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人和动物的安全,应在实验前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例如,在进行手术操作时,需要采取最大可能的无菌措施以及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
同时,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应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压力。
结语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获得稳定、可重复、准确的实验结果,需要注意选择实验品种、设置实验条件、制定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技巧和注意安全问题。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aa97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3.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理功能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机制。
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其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第一组小鼠置于低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置于高温环境中。
通过观察小鼠的体温变化、行为活动和食欲等指标,以及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分析,来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体温变化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体温明显下降,表现出寒冷的生理反应。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体温明显上升,表现出热应激的生理反应。
这说明小鼠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行为活动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活动减少,呈现出较为迟缓的行动。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活动增加,表现出较为活跃的行为。
这说明小鼠的行为活动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活动水平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 食欲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食欲减退,摄食量明显下降。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食欲增加,摄食量明显增加。
这说明小鼠的食欲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摄食行为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 生化指标分析通过对小鼠血液样本的生化指标分析,发现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代谢率明显下降,体内的能量消耗减少。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代谢率明显增加,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
这说明小鼠的代谢活性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代谢过程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动物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动物的行为活动水平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 动物的食欲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摄食行为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 动物的代谢活性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代谢过程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726a28051e79b896802266c.png)
②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图B
A B
③剥皮 、洗手及器械、分离两腿
④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C.D
⑤用锌铜弓检查标本兴奋性
C D
28
2.将标本固定在肌动器内,连接张力换能器。 3.打开电脑,进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实验项目→神经肌肉实验→
①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②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25
[实验原理2](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给具有兴奋性的肌肉一个短促的阈刺激,肌肉就发生一次迅速 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若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阈刺激时,可因刺激的频率不同而呈 现不同的收缩形式。如果两个或多个刺激的间隔大于该肌肉 单收缩的全部时间,则引起波型上互相分开的两个或多个单 收缩;若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就会形成两 个或多个单收缩不同程度的总合,其收缩幅度比单收缩高。 在一定范围内,刺激间隔越小,收缩幅度就越高,称为复合收 缩。若多个刺激引起波型呈锯齿状的收缩曲线,称不完全强 直收缩,若多个刺激间隔进一步缩小,使后一个刺激落在前 一个收缩的收缩期内,肌肉就处于完全持久的收缩状态,产 生一个没有舒张期的持续的收缩曲线,叫做完全强直收缩。
22
实验二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 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23
[目的要求]
1.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方法。 2.观察不同的刺激强度和频率与骨骼肌 收缩形式之间的关系。
24
[实验原理1](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 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 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 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 最适刺激强度。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感觉生理学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感觉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3d118d708a1284ac8504312.png)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感觉生理学【实验步骤】实验1:辐辏双眼视力要求左右眼睛里的图像合二为一。
只有当图像落在视网膜左右相应的部位置时,才能将一个物体的两个图像融合为一,否则会出现重影。
步骤:1.让实验者先看一个远距离的物体,然后将该物体放在实验者面前15cm的位置再看。
注意观察实验者在看近距离物体时眼睛的移动方向。
2.向前伸出前臂,竖起食指,使其与远处的一个物体在一条线上(比如与墙上挂的钟)。
看着你的指头,但是集中注意力在远处的物体上。
注意,这时所看到的远处物体是两个,即有两个图像,紧挨着。
3.再挡住右眼,远处物体右边的图像消失。
4.再用双眼看远处的物体,这时你看到的指头是两个。
5.再挡住右眼,这时你指头左边的图像消失。
6.按照所示伸出双臂和两个指头,再用双眼看远处的物体,注意,你的指尖好像漂浮在空中。
描述你在进行辐辏实验时看到的东西。
实验2:适应性调节(聚焦)眼睛能够通过改变瞳孔的形状(变焦)调节视力。
步骤:1.挡住或者闭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放在另外一只眼睛前面15cm处,并让这个别针与远处的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
2.当你看远处的物体时,别针就变模糊,不在焦距内了。
3.而当你看别针时,远处的物体变模糊了。
对近处物体(别针)的适应性调节似乎费力一些。
4.如果戴眼镜,请取掉,挡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向前伸直前臂,在看着别针尖端的同时,慢慢地向眼睛处移动别针,直到模糊时。
别针被看到的最短距离就是“近视点”。
用尺子测量这个距离,将数值填写在表中,看一下你是否是近视。
实验3:跳动抑制你能够看到你自己的眼睛移动吗?步骤:1.面对着你前方30cm-60cm处的一个镜子。
2.交替地看你左右眼睛里的图像。
3.你能够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4.如果你们组的其他成员在你进行观察时也在看你,5.他们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实验4:盲点每个眼睛的视野里都有一个盲点,称为视盘,是视网膜的一个部分,这个地方没有光感受器。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0fa3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e.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试验日期:年代日室温:大气压:试验序号:一试验名称:动物生理学试验基础学问介绍一、试验目的把握生理学试验的基本办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办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试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试验原理生理学是建立在试验和观看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试验是生理学理论学问的依据与来源。
生理学试验办法普通可分为离体试验法和在体试验法两类。
在体试验法又可分为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两种。
生理学试验仪器普通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整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四、试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老师提诞生理学试验的要求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试验办法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容易讲解用途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六、试验研究及思量题解答1、生理学试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试验有什么详细的要求和规章答:生理学试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试验办法及科学的思维办法,有助于提高同学的试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生理学试验要求:试验前仔细预习试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学问;试验中,仔细听讲,按要求举行各项试验操作,认真仔细求实的记录试验数据;试验后,收拾试验台面,处理试验废弃物和试验动物,检查试验设备及器械,仔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试验报告。
2、生理学试验报告的普通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试验室试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
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切,不允许编造数据,仔细分析总坚固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办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试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4535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3.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做的超级有趣的动物生理学实验!那天,我们走进实验室,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动物世界。
老师早就准备好了实验器材和可爱的小动物们。
我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这会是怎样的一次探索之旅呢?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观察小白鼠的心跳。
老师把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白鼠放在了实验台上,它那小小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像在说:“这是哪儿呀?”我忍不住问旁边的同学:“你说它知道自己要成为我们的实验对象吗?”同学摇摇头说:“估计不知道,不然它不得吓得撒腿就跑!”哈哈,可不是嘛!老师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小小的传感器放在小白鼠的胸口,然后通过仪器,我们就能看到它心跳的图像啦。
那心跳的曲线就像起伏的小山丘,时高时低。
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心想:“这小小的身体里居然藏着这么神奇的节奏!”接着,我们又做了青蛙的反射实验。
老师把一只青蛙放在板子上,用小锤子轻轻敲了一下它的腿,青蛙的腿一下子就缩了回去。
这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有人轻轻挠了你一下,你会忍不住躲开一样。
我不禁笑了起来:“这青蛙反应还挺快呀!”旁边的同学也跟着笑:“那当然,要是反应慢,早就被天敌抓住啦!”还有一个实验是观察鱼的呼吸。
我们把一条小鱼放在透明的水缸里,仔细地看着它的鳃一张一合。
那鳃就像一扇扇小小的门,不停地开合,让水流进流出,吸取氧气。
我跟小伙伴说:“你看,这小鱼的鳃多勤劳啊,一刻也不停歇!”小伙伴点点头:“是啊,要是它偷懒不呼吸,那不就完蛋啦!”做完这些实验,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慨。
动物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个精巧的小机器,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配合得那么完美。
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身体却在默默地诉说着生命的奥秘。
这不就像我们的班级吗?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好。
动物们为了生存不断进化,我们为了梦想也要不断努力呀!我觉得这次动物生理学实验真是太棒啦,让我对动物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敬畏每一个生命。
动物生理学实习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a17b3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d.png)
动物生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通过动物生理学实习,我们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了解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3.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动物生理现象,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4.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学习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实习过程:(1)观察动物的神经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
(2)观察动物的血液循环: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
(3)观察动物的呼吸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4)观察动物的消化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
(5)观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内分泌器官,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6)观察动物的排泄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排泄器官,了解排泄系统的功能。
(7)观察动物的生殖系统: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生殖器官,了解生殖系统的功能。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观察到了各种动物生理现象,并能够分析其生理机制。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实习体会和总结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意识到动物生理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动物实验报告(二)
![动物实验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92ed26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动物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报道了一项关于动物实验的研究。
通过进行动物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和医学问题,并为科学研究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
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行为、生理特征以及遗传信息,并解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正文:一、动物行为的研究1.1 观察动物的行为特征1.2 分析动物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3 探究动物行为背后的遗传和生理机制1.4 研究动物社会行为及其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1.5 分析动物行为模式的演化和适应性二、动物生理特征的研究2.1 分析动物器官结构与功能2.2 探索动物的代谢过程和能量平衡2.3 研究动物免疫系统和抗病能力2.4 分析动物的生殖机制及其遗传规律2.5 探究动物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三、动物遗传信息的研究3.1 分析动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特征3.2 探索动物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3.3 研究动物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影响3.4 分析动物遗传与疾病的关联性3.5 探究动物遗传信息在种群演化中的作用四、动物实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1 基于动物实验的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估4.2 探索动物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4.3 分析动物实验对医学进展的贡献4.4 研究动物实验在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开发中的应用4.5 总结动物实验对人类健康的价值和限制五、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法律问题5.1 分析动物实验伦理的重要性和挑战5.2 探究动物实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5.3 讨论动物实验的合法性和限制5.4 分析动物实验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现状5.5 综述动物实验伦理和法律问题的进展和展望总结:通过本文的报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生理特征和遗传信息,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动物实验也面临着伦理和法律的挑战,需要采取适当的伦理规范和监管措施,确保动物权益和研究的合法性。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替代实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使用,并在保证科学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实验的伦理可行性和效率。
动物生理学总结(二)2024
![动物生理学总结(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2af4c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9.png)
动物生理学总结(二)引言概述: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有机体如何通过各种生理过程维持生命和适应环境的学科。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生理学的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理机制和适应能力。
正文:一、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1. 呼吸器官的结构:如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
2. 气体交换过程:通过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
3. 呼吸的调控:由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调节。
4. 不同动物的呼吸适应:如水生动物的鳃和肺、空气呼吸动物的气囊等。
5. 呼吸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哮喘、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二、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1. 心血管器官的结构: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2.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3.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4. 血压调节与维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
5.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预防和治疗。
三、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1. 消化器官的结构: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2.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通过肠壁上的微绒毛进行吸收。
4. 消化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实现。
5.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的治疗和饮食调理。
四、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1. 泌尿器官的结构: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2.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
3. 水盐平衡的调节:通过肾脏调节体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
4. 毒物排泄:通过尿液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5. 泌尿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肾炎、尿路感染等的预防和治疗。
五、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f4b88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验一血型鉴定实验设计[设计要求]已知甲某的血型为A型(或B型),现在又无标准血清,要求设计一实验来判断乙某的血型?[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药品][仪器与器材][实验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思考题](可以引伸思考的问题)实验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设计要求]心输出量是衡量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心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和心率的快慢。
每搏输出量反映了心肌收缩力与做功的大小,可受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拟用离体蟾蜍(或豚鼠等)心脏,在消除了神经反射对心率的影响,可保持心率基本恒定。
因此,主要考虑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室收缩前负荷是心肌尚未收缩时所遇到的阻力,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充盈量)直接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肌收缩开始前受到的前负荷增加,使心肌纤维初长度拉长,每搏输出量也增加,心肌开始收缩受到的总外周阻力(大动脉血压)即是后负荷。
后负荷如大动脉血压增加时,心室壁收缩期张力增大,做功增加。
心肌收缩力是指心肌内在收缩机制改变所引起的收缩力量的改变,与前、后负荷无关,而且可受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的影响。
现要求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一实验来探讨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可是某一单个或多个因素),并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要求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拟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根据(即通过何仪器和技术实现引起心输出量改变的因素?如何评价心泵血功能)。
[实验药品][仪器器械][实验对象][实验步骤与方法]1.现介绍两种离体心脏灌流标本的制备方法供参考:(1)离体蛙心双管灌流标本的制备①取蟾蜍(或蛙)破坏脑和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胸壁,暴露心脏,分离两侧主动脉,用线结扎右主动脉后再在左主动脉下穿一线备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反射时与反射弧测定实验报告(结果与分析)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反射时与反射弧测定实验报告(结果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1434fd964bcf84b8d57b3a.png)
1.实验结果:2.分析:(1) 用0.5%硫酸刺激蛙的右后肢最长趾,蛙产生屈腿反射,这是因为蛙的反射弧是完整的,蛙的感受器位于皮肤上,刺激蛙的皮肤,蛙就会产生屈腿反射。
(2) 环切右后肢最长趾的皮肤后用0.5%硫酸刺激,蛙不产生屈腿反射,这是因为环切右后肢最长趾的皮肤时剥离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蛙的反射弧不完整,无法产生屈腿反射。
(3) 用0.5%硫酸刺激蛙的有皮肤的右后肢趾,蛙产生屈腿反射,这是因为蛙有皮肤的后趾的反射弧是完整的,蛙的感受器位于皮肤上,刺激蛙有皮肤的后趾,蛙就会产生屈腿反射。
(4) 将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蛙产生抓挠反射,这是因为蛙的背部感受器良好,有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会产生抓挠反射。
(5) 用棉条包住坐骨神经,在棉条上滴加几滴普鲁卡因溶液,每隔两分钟用0.5%硫酸刺激蛙的有皮肤的右后肢趾,可记录到蛙产生屈腿反射的时间逐渐加长,直至消失,4分21秒后,蛙又恢复屈膝反射。
这是因为普鲁卡因溶液是一种麻醉剂,可以麻醉坐骨神经,使蛙的屈腿反射传入神经无法正常传导实验操作第一次屈反射时/抓反射时 第二次屈反射时/抓反射时 第三次屈反射时/抓反射时 平均屈反射时/抓反射时 用0.5%硫酸刺激蛙的右后肢最长趾1.25S1.09S1.47S1.27S环切右后肢最长趾的皮肤后用0.5%硫酸刺激未出现反射 用0.5%硫酸刺激蛙的有皮肤的右后肢趾1.17S 将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 5.59S用棉条包住坐骨神经,在棉条上滴加几滴普鲁卡因溶液,每隔两分钟用0.5%硫酸刺激蛙的有皮肤的右后肢趾 1.20S 1.58S 2.49S时间:4分21秒上一步骤之后,当屈反射刚刚不能出现时,将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每隔两分钟重复一次,直到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 1.10S 1.40S 2.10S时间:2分32秒用0.5%硫酸刺激蛙的左后肢最长趾1.36S 1.28S 1.79S 1.47S毁髓后,用0.5%硫酸刺激蛙的左后肢最长趾未出现反射神经冲动,反射弧不完整,屈腿反射消失,待麻醉剂效用散失后,蛙又恢复屈腿反射。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0122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6.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理机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一项关于哺乳动物呼吸系统的实验,以期能够增进对这一重要生理过程的认识。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进一步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设计与方法:我们选择了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呼吸频率、肺活量及氧气摄取量进行测量,来评估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置于正常室温环境下,另一组则置于高温环境中。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小鼠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室温环境下的小鼠。
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高温环境下小鼠的呼吸频率平均值为每分钟150次,而在正常室温下为每分钟100次。
此外,在高温环境下,小鼠的肺活量和氧气摄取量均有所增加。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高温环境会刺激小鼠的呼吸系统工作更加频繁,以增加肺活量和氧气摄取量,从而促进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
讨论与启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动物的呼吸系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做出相应调整。
当动物处于高温环境中,呼吸系统会加速呼吸频率,以增加氧气的供给量,进而满足增加的能量需求。
这一适应机制在动物保持正常生理功能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过高的温度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动物会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甚至死亡的情况。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避免过度暴露于高温环境下,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维持动物的生理平衡。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小鼠呼吸系统的观察与测量,探究了动物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结果表明,动物的呼吸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避免过度高温暴露对动物的不良影响。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于动物的呼吸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间接了解到了生物体内部机制的复杂性。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f048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c.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动物进行生理学实验,了解和研究动物的生理功能,探索动物机体活动、代谢和调节等方面的规律。
实验原理:1. 动物呼吸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呼吸现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研究动物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功能。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心跳、测量心率和血压,研究动物的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并探索动物心脏和血管的调节机制。
3. 动物消化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食物摄入、消化过程和排泄物形成,研究动物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机制。
实验步骤:1. 动物呼吸实验: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小白鼠放置在密闭的呼吸箱中,观察其呼吸现象,使用呼吸频率计和呼吸深度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并记录数据。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选择青蛙作为实验动物,将青蛙固定在实验台上,观察它的心跳,使用心率计测量心率,并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
3. 动物消化实验:选择小鸡作为实验动物,观察小鸡的食物摄入过程,收集它们的排泄物,观察排泄物的形态和性状,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物呼吸实验结果显示,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平均为30次/分钟,呼吸深度平均为1.5 cm。
这表明小白鼠的呼吸功能正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处于正常范围。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结果显示,青蛙的心率平均为50次/分钟,血压平均为80/50 mmHg。
这表明青蛙的循环系统功能正常,心率和血压处于正常范围。
3. 动物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小鸡的食物摄入量为20克/天,排泄物为稀状,颜色为黄色,无异常气味。
这表明小鸡的消化系统功能正常,能够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并排泄代谢产物。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了小白鼠、青蛙和小鸡的呼吸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消化功能正常的结论。
这些实验结果为动物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动物生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c420ea9da0116c175e0e480f.png)
实验题目:骨骼肌生理姓名:王超杰合作者: 唐用组别:第一组日期:5月8日室温:24.5℃【实验目的】:确定肌肉收缩的A、阈水平、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B、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C、刺激频率与收缩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1、双毁髓法处死蟾蜍,剥离神经干保留腓肠肌和膝关节。
结扎,保持湿润。
将标本放入标本盒内,连接张力换能器。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标本休息,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2、选择菜单栏刺激强度对骨骼肌的收缩的影响,更改相应数据,测量肌肉收缩的阈水平、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1)连接通道一,检查神经的活性,测试仪器是否正常工作2)开始记录,可适当调零,开始刺激3)当收缩幅度不再变化时,停止刺激,停止记录4)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和其对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记录下收缩幅度,刺激和放大器的参数设置,绘制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3、测量肌肉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1)展开上一实验最大刺激强度对应的收缩,测量三个时期2)复至少三次3)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4、测量刺激频率与收缩之间的关系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关闭通道3 和4,保留通道1 和2,分别对应肌肉收缩信号和肌肉动作电位信号。
示波状态下修改参数设置:采集频率20kHz;通道1:通道模式为张力,扫描速度400ms/div,灵敏度7.5g (可根据收缩幅度合理选择),放大器时间常数设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通道2:通道模式为生物电,扫描速度400ms/div,灵敏度2mv,放大器时间常数0.001s,滤波频率1kHz。
刺激模式为串单单刺激,波宽1ms,延时20ms,选择一定的刺激脉冲个数(10-60 个,避免让肌肉受到过多的刺激)和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强度即可,不必达到最大刺逐渐减小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开始减小,进入相对不应期2)开始记录,开始刺激3)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确定肌肉收缩的最小融合频率,观察肌肉动作电位与收缩的关系,测量并记录不同频率引起肌肉收缩的幅度【实验结果与讨论】:见附图一:Physiology Lab #4 Skeletal Muscle Physiology实验A:测量肌肉收缩的阈水平、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从图中表格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所用蟾蜍神经干腓肠肌标本肌肉收缩的阈水平为0.183g ,最大收缩为3.61g讨论1:刺激强度与收缩幅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从图表不难看出,最初一段时间并没有收缩产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到达0.15v 的时候,开始到达阈水平,肌肉开始收缩,之后随着刺激强度增加,收缩强度也增加,直到刺激强度到达0.33v 的时候,到达最大收缩强度,然后收缩不再增加。
动物生理学实习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92ed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1.png)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的科学。
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生物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室参观: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设备、实验操作规程等。
2. 生理学实验:通过动物生理学实验,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3. 实验报告撰写: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习过程及结果1. 实验室参观在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包括实验台、试剂柜、显微镜、离心机等设备。
同时,熟悉了实验操作规程,为后续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
2. 生理学实验(1)实验一:观察心脏的搏动实验目的:观察心脏的搏动,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①观察心脏的结构,了解心房、心室、瓣膜等部位。
②观察心脏的搏动,记录心率和血压。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2)实验二:观察肌肉的收缩实验目的:观察肌肉的收缩,了解肌肉的生理特性。
实验步骤:①观察肌肉的结构,了解肌肉纤维、肌腱等部位。
②观察肌肉的收缩,记录肌肉收缩的频率和力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掌握了肌肉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了解了肌肉收缩的原理。
(3)实验三:观察神经系统的功能实验目的:观察神经系统的功能,了解神经传导和反射。
实验步骤:①观察神经系统的结构,了解神经元、神经纤维等部位。
②观察神经传导和反射,记录神经传导速度和反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掌握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神经传导和反射的原理。
3. 实验报告撰写在完成实验后,我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了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1. 加深了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生物学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动物生理实习报告
![动物生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e98d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5.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动物生理实习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动物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动物生理学研究或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10月15日-2021年10月19日实习地点:XX大学动物生理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实验一:心脏生理实验(1)观察心脏结构,了解心房、心室、瓣膜等结构特点;(2)通过心脏灌流实验,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力和舒张力的变化;(3)探究心脏生理特性,如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等。
2. 实验二:呼吸生理实验(1)观察肺脏结构,了解肺泡、支气管等结构特点;(2)通过呼吸运动实验,观察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等指标;(3)探究呼吸生理特性,如呼吸调节、气体交换等。
3. 实验三:消化生理实验(1)观察消化系统结构,了解胃、肠、肝脏等器官特点;(2)通过消化实验,观察消化液分泌、食物消化过程;(3)探究消化生理特性,如消化酶活性、消化吸收等。
4. 实验四:神经生理实验(1)观察神经系统结构,了解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特点;(2)通过神经传导实验,观察神经传导速度、兴奋性等指标;(3)探究神经生理特性,如神经反射、神经递质等。
四、实习过程及结果1. 实验一:心脏生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观察了心脏的结构,了解了心房、心室、瓣膜等结构特点。
然后,通过心脏灌流实验,我们观察到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力和舒张力的变化,进一步探究了心脏生理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心脏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等特性。
2. 实验二:呼吸生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肺脏结构,了解了肺泡、支气管等结构特点。
通过呼吸运动实验,我们观察到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等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呼吸生理特性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
3. 实验三:消化生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消化系统结构,了解了胃、肠、肝脏等器官特点。
通过消化实验,我们观察到消化液分泌、食物消化过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青蛙神经实验测试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青蛙神经实验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f4137c5aeaad1f346933fb8.png)
R1
R2R3R4源自R5动作电位的引导
双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
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6 ms
3.5 ms
2.5 ms
兴奋不应期
1 ms
0.5 ms
28.23 m/s
传导速度的测定
1 ms/div
传导速度的测定
肌肉收缩曲线
20 ms/div
肌电收缩曲线
神经电曲线
肌肉收缩曲线
250 ms/div
肌电收缩曲线
神经电曲线
20 ms/div
图 骨骼肌肌电兴奋与肌肉收缩同步记录
但刺激,上线为肌肉收缩曲线,下线为肌电曲线
250 ms/div
图 腓肠肌肌电与肌肉收缩同步记录
连续刺激,上线为肌肉收缩曲线,下线为肌电曲线
20 ms/div
图 腓肠肌肌肉收缩、肌电与神经电收缩同步记录 单刺激,上线为肌肉收缩曲线,中线为肌电曲线, 下线为神经电曲线
• 兴奋不应期
• 骨骼肌受到刺激时先发生兴奋,随后
才发生收缩反应
四、实验流程
• 洗净实验动物 分离两后肢 游离腓肠肌 毁髓 剥制后肢 分离坐骨神经干 分离肱骨头
记录并观察神经干的双相、单相动作 电位 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记录 并观察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 系
S1 S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系列
第二次实验
实验2-3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
度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2-7 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系
一、目的要求
• 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
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 学习测定蛙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
动物生理学实验 (2)
![动物生理学实验 (2)](https://img.taocdn.com/s3/m/0eba5d21af45b307e87197d7.png)
非电生物信号(如血压、张力、呼吸)进行调理、
放大,并对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使之进入 计算机。软件主要对已经数字化了的生物信号进行 显示、记录、存储、处理及打印输出,同时对系统 各部分进行控制,与操作者进行人机对话。
2 主界面 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状态提示栏及采样窗、控制面板和数据窗等其他多个 相应的子窗口组成。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药品】任氏液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准备
(1)在体蛙心制备:取蛙一只,破坏脑、脊髓,仰卧 固定于蛙板上。左手持镊子提起胸骨后端的皮肤剪 一小口,然后向左、右两侧锁骨外侧剪开皮肤、肌 肉,剪断左右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充分暴 露心脏部位,并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彻底暴露心 脏。
3 实验对象:动物种类不限 4 方法与步骤 4.1 溶液配置 表2 不同浓度NaCl溶液配制
管 号 1 9.0 2 6.5 3 6.0 4 5.5 5 5.0 6 4.5 7 4.0 8 3.5 9 3.0 10 2.5
1%NaCl (mL) 蒸馏水 (mL)
1.0
3.5
4.0
4.5
5.0
5.5
6.0
棉花 肝素 石蜡 冰水 柠 肺组织 柠+Ca++ 肝素+Ca++ 对照
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8-15
0.6~ 0.55
0.4~ 0.35
5 讨论 5.1 家兔Hb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偏高,原因: 5.2 家兔RBC脆性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原因: 5.3 家兔血凝时间测定结果表明,时间长短,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杰,家畜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家业出版社,23-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骨骼肌生理姓名:王超杰
合作者: 唐用
组别:第一组
日期:5月8日
室温:24.5℃
【实验目的】:
确定肌肉收缩的
A、阈水平、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
B、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C、刺激频率与收缩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
1、双毁髓法处死蟾蜍,剥离神经干保留腓肠肌和膝关节。
结扎,保持湿润。
将标本放入标
本盒内,连接张力换能器。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标本休息,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2、选择菜单栏刺激强度对骨骼肌的收缩的影响,更改相应数据,测量肌肉收缩的阈水平、
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
1)连接通道一,检查神经的活性,测试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开始记录,可适当调零,开始刺激
3)当收缩幅度不再变化时,停止刺激,停止记录
4)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和其对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记录下收
缩幅度,刺激和放大器的参数设置,绘制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3、测量肌肉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1)展开上一实验最大刺激强度对应的收缩,测量三个时期
2)复至少三次
3)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4、测量刺激频率与收缩之间的关系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关闭通道3 和4,保留通道1 和2,分别对应肌肉收缩信号和肌
肉动作电位信号。
示波状态下修改参数设置:采集频率20kHz;通道1:通道模式为
张力,扫描速度400ms/div,灵敏度7.5g (可根据收缩幅度合理选择),放大器时间常数
设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通道2:通道模式为生物电,扫描速度400ms/div,灵敏
度2mv,放大器时间常数0.001s,滤波频率1kHz。
刺激模式为串单单刺激,波宽1ms,
延时20ms,选择一定的刺激脉冲个数(10-60 个,避免让肌肉受到过多的刺激)和刺激
强度(阈上刺激强度即可,不必达到最大刺逐渐减小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开始
减小,进入相对不应期
2)开始记录,开始刺激
3)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确定肌肉收缩的最小融合频率,观察肌肉动作电位
与收缩的关系,测量并记录不同频率引起肌肉收缩的幅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见附图一:Physiology Lab #4 Skeletal Muscle Physiology
实验A:测量肌肉收缩的阈水平、最大收缩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表格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所用蟾蜍神经干腓肠肌标本肌肉收缩的阈水平为0.183g ,最大收缩为3.61g
讨论1:刺激强度与收缩幅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从图表不难看出,最初一段时间并没有收缩产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到达0.15v 的时候,开始到达阈水平,肌肉开始收缩,之后随着刺激强度增加,收缩强度也增加,直到刺激强度到达0.33v 的时候,到达最大收缩强度,然后收缩不再增加。
一块肌肉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骨骼肌的收缩受到运动神经元的支配。
单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多根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兴奋的神经元增加,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也随之增加。
收缩力加强,当运动单位都参与收缩之后,收缩力不再增强。
实验B :测量肌肉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根据实验步骤,得出上图结果,但由于讲义与老师PPT 中步骤的不一致导致理解偏差,操作
错误,产生了不正确的实验结果,根据讲义步骤,重新调节刺激参数,通道参数,从任意阈
y = 74.732x + 64.429
R² = 0.9665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0
2 4 6 8
P e r i o d /m s
Replicate Single Muscle Twitch
Latent Period (ms) Shortening Period (ms) Relaxation Period (ms)
上水平参数开始刺激产生方波,然后,重复实验5次,得到上述结果,因为根据理论推测,不同的测量次数数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三期的数值不会有太过波动的变化,更不会有舒张期(如上图)的逐渐增加的现象,因此,分析原因可能是实验周期过长,使标本变干,生理性质发生了改变,对实验室数据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讨论2:什么是潜伏期?你认为本实验所测的潜伏期内发生了怎样的生理过程?肌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生理过程?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否都需要能量?
肌肉收缩的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发放到肌肉收缩的时间,其中发生了多个生理过程主要涉及兴奋收缩偶联所耗费的时间。
与钙离子浓度关系很大,肌浆中钙离子浓度逐渐升高,当升高到静息期的100倍时,可使肌纤维产生一个最大的收缩力;在收缩期,首先是A TP的水解,产生的能量储存在横桥中,随后钙离子释放与TnC结合,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肌球蛋白构象变化,粗细肌丝相对滑动;在舒张期,横桥回复到原始状态;在舒张期,肌质网主动将钙离子吸入侧囊,肌浆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肌钙蛋白重新抑制横桥的附着活动,因之肌肉舒张;收缩和舒张都是耗能的。
实验C:测量刺激频率与收缩之间的关系
根据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发现肌肉收缩的最小融合频率为15 Hz,
讨论2:刺激频率和肌肉动作电位及收缩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动作电位会发生叠加么?为什么?骨骼肌为什么可发生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在幅度上与单收缩有何差别?有何生理意义?
根据记录的不同频率引起肌肉收缩的实验数据,绘制成上图图表,可以明显的发现,肌肉的收缩强度与刺激频率成正比,刺激频率越高,动作电位增大,收缩强度越大;
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因为动作电位具有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无论给予什么刺激,都不会使刺激位点产生新的变化,意味着,同一位点第一次动作电位结束后才能产生第二次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必然是相互分离的,因此不能叠加;
骨骼肌收缩的时间很长,动作电位的时间远远短于骨骼肌的收缩时间,因此,当骨骼肌接受刺激收缩时,再给予阈上刺激,即会在次基础上再次发生进一步收缩,造成收缩的叠加,这种现象称作总和,连续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持续收缩,即为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的幅度要大于单收缩的幅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强直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骨骼肌的强直收缩保证了肌肉的张力,人体虽然有骨骼支撑,但要保持基本的人体型态,需要骨骼肌的张力,尤其是伸肌,在重力的刺激作用下,伸肌受到牵拉,引起反射性的强直收缩,使人保持基本型态。
而且是不分肌纤维参与,在收缩过程中会有轮换。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讲义》生理学实验教学团队2015年3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王玢左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