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麦祖聪)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86f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b.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围绕教材第十五章《6和7的认识》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数序,掌握6和7的数的组成,学会用6和7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读写方法,理解其数序,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简单计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数的组成,以及用6和7进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读写方法,数序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教学PPT、计数器。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6和7。
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的6和7,例如:6个苹果、7个橘子等。
2. 教学新课(15分钟)(1)学习数字6和7的读写方法。
(2)理解6和7的数序,掌握数的组成。
(3)用计数器进行6和7的简单计数。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6和7?例题2:用6和7组成两个数,并写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五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数字卡片进行6和7的计数游戏,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认识2. 读写方法、数序、数的组成3. 例题及解答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数字6和7,并读出来。
(2)用6和7组成两个数,比较大小。
(3)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6和7?2. 答案:(1)略(2)如:6<7(3)答案不唯一,如:6个6,7个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字6和7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e0b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3.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篇1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体验“发现生活中的数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热爱劳动及分工合作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2学情分析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重点难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1、猜数游戏老师伸手指学生猜数(前面学习了的数字2、4、0、3、5、1)学生活动齐说2、4、0、3、5、1。
2、给数字排序生0、1、2、3、4、5(从小到大)生5、4、3、2、1、0(从大到小)3、导出6和7,揭示课题师你想知道5的后面是谁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和7。
(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活动2【讲授】讲授(一)数数课件出示39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有桌椅、老师、同学、黑板。
师追问物体和人的个数。
生汇报桌子(6)、椅子(7)、老师(1)、同学(6)等。
3、你是怎样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2fdb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读写方法,能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数字。
2.学生自由发挥,说出自己认识的数字。
3.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数字6和7。
(二)探究数字61.老师展示数字6,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
2.学生尝试读写数字6,老师纠正发音。
3.学生用小棒摆出数字6,巩固记忆。
4.老师出示计数器,让学生找出数字6。
(三)探究数字71.老师展示数字7,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
2.学生尝试读写数字7,老师纠正发音。
3.学生用小棒摆出数字7,巩固记忆。
4.老师出示计数器,让学生找出数字7。
(四)数字6和7的简单计算1.老师出示题目,如“5+1=?”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字6和7进行计算。
4.学生分享计算过程,老师点评。
(五)趣味游戏1.游戏一:猜数字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猜出数字,答对者奖励小红花。
2.游戏二:找朋友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找出与数字6和7相加等于10的数字,答对者奖励小红花。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3.布置作业: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计算,如“6+1=?”,“7-2=?”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6和7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在简单计算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字6和7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弱,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六、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巩固数字6和7的认识,进行更多简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6d6d2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6.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6和7的数法,6和7的组成,以及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组成。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并能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数法,6和7的组成,以及6和7的加减法。
难点: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日常生活场景,如6个苹果,7个小朋友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字6和7。
2. 数数练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从1数到10,重点关注数字6和7。
3. 组成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数字6和7,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组成。
4. 加减法练习: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进行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5. 课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6的组成:1+5=6,2+4=6,3+3=67的组成:1+6=7,2+5=7,3+4=76的加减法:6+1=7,61=5,6+2=8,62=47的加减法:7+1=8,71=6,7+2=9,72=5七、作业设计1. 数数练习:从1数到20,重点关注数字6和7。
2. 组成练习:用小棒摆出数字6和7,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3. 加减法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数字6和7的认识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是否存在困难?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数字6和7。
2. 引导学生进行数字6和7的进位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数字6和7的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方式,掌握数字6和7的数法,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10,并重点关注数字6和7。
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42d1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e.png)
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6和7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6和7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6和7;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序,学会比较6和7的大小;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写法和数序,能进行比较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字6和7进行数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写法、数序和比较大小。
难点:数字6和7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图片、磁性黑板、PPT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个水果摊,让学生观察水果的数量,引导他们发现6和7。
2. 例题讲解:讲解数字6和7的写法和数序,展示比较大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写数字6和7,并进行比较大小练习。
4. 动手操作:分组让学生用水果图片进行数数活动,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6和7的认识2. 内容:数字6的写法数字7的写法数序:6<7比较大小:6个苹果<7个橙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田字格上正确书写数字6和7。
(2)比较下列物品的数量,用“<”或“>”表示大小关系:①6个铅笔②7个橡皮(3)运用数字6和7,编写一个数学故事。
2. 答案:(1)见附件(图片)(2)①<②(3)例:小明的书架上有6本书,小红的书架上有7本书。
小红的书比小明多一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6和7的认识基本掌握,但在比较大小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9277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3.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程旨在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会认识数字6和数字7,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常见的6和7进行计数和排序。
二、知识点概述1.认识数字6和数字72.掌握数字6和数字7的大小关系3.掌握数字6和数字7的排序方法三、教学流程1. 课堂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6和数字7,向学生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接着,老师会为学生们讲解数字6和数字7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例如时间、日期、年龄等。
2. 数字认知练习练习一:大小比较老师在黑板上画出“6”和“7”两个数字,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然后,老师会提问:“谁能告诉我,数字6和数字7哪个大?”让学生逐一回答。
最后,老师会让学生总结一下:数字6和数字7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案是:数字7比数字6大。
练习二:计数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计数问题:“我们班有6个女生和7个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们可以通过数数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最后,老师会让学生回答正确答案:一共有13个同学。
练习三:排序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3、6、2、7、5。
要求学生将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老师会引导学生一步步比较数字的大小,逐个排序。
最后,老师会给出正确的排序方法:2、3、5、6、7。
3. 巩固练习老师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册,让学生们完成其中的相关练习。
4. 课堂总结老师回顾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醒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记忆、应用数字6和数字7。
四、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其中应用了数字6和数字7的场景。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数字的认知和运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
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对数字6和数字7的认识、大小比较、计数和排序这一系列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这两个数字,并能够在生活中灵活使用它们。
本节课程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巩固记忆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实践和实现。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75e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6.png)
《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学习6和7的数序和数位;掌握6和7的写法和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数序、数位和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数字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数序、数位和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实物模型、教学PPT。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主题为“快乐的水果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各种水果的数量。
2. 教学数字6和7的含义(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感知6和7的数序和数位。
(2)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6和7,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 学习数字6和7的写法(10分钟)(1)教师示范数字6和7的写法,学生跟随练习。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纠正错误。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6.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用数字卡片和实物模型进行加减法运算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数序、数位、写法。
2. 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后辅导和拓展延伸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和内容。
2. 数字6和7的含义和写法的教学策略。
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cffb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9.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6和7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6和7的数字读写、数序认识、数数、比较大小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字读写,能正确书写并识别这两个数字。
2.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比较大小等方法,理解6和7在数序中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和7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6和7的数字读写、数序认识、比较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6和7个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引导学生发现6和7的特点。
2. 教学数字读写(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和7,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数字的含义。
(2)学生自主书写6和7,教师个别指导。
3. 数序认识(5分钟)(1)让学生按顺序排列数字17,观察6和7的位置。
(2)通过PPT展示,让学生找出6和7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4. 数数与比较大小(5分钟)(1)教师示范,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数数比赛,比较6和7的大小。
5. 简单的加减运算(5分钟)(1)教师用图片举例,讲解6和7的加减运算。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加减运算。
6.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6和7的数字读写。
2. 数序认识,数字17的排列。
3. 比较大小,6和7的大小关系。
4. 6和7的加减运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习题,包括数字读写、数序排列、比较大小和加减运算。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数字读写、数序认识、加减运算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c8b8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1.png)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主要围绕“6和7的认识”进行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意义,学会6和7的书写,掌握6和7的数序,以及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意义,并学会书写。
2. 能力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书写和数序。
难点: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磁性教鞭、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中有6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另一个小朋友(数字7)找不到藏身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画面中有几个小朋友?数字7代表什么意思?”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和实践情景,讲解数字6和7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6和7的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写出数字6和7。
(2)用数字6和7进行数数。
4. 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纸剪出6个和7个相同大小的图形,进行数数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书写示例。
2. 数字6和7的意义。
3. 数数活动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数字6和7进行数数,记录下来,至少写5个。
答案示例:6个苹果,7个橘子。
2. 画一画:用画笔和彩纸,画出6个和7个相同大小的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合作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数字6和7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6和7,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47d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4.png)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涉及章节为《6和7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6和7,理解6和7所代表的意义;掌握6和7的数序,能正确书写数字6和7;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比较和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读、写、认,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数数、比较和加减运算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书写规范,以及运用6和7进行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以及数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水果摊,让学生观察水果数量,引导学生用数字6和7进行描述。
2. 例题讲解(1)数字6的认识a. 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读出数字6。
b. 讲解数字6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c. 利用挂图,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数字6相关的物品。
(2)数字7的认识a. 同理,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7。
b. 讲解数字7的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练习。
c. 利用挂图,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数字7相关的物品。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操作,练习6和7的数数。
a. 在数字卡片上找出数字6和7。
b. 仿写数字6和7。
c. 数一数,画出6和7个物品。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数字6和7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展示数字6和7的书写方法。
2. 列出数数、比较和加减运算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写一写:数字6和7各写5遍。
b. 数一数:数出生活中与数字6和7相关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6 + 1 =7 2 = 4 + 3 = 5 + 2 =d. 画一画:用数字6和7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179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9.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围绕第六章《认识数字6和7》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6和7的数字读写、数序、数数、比较大小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读写数字6和7,理解6和7的数序,掌握数数、比较大小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和7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6和7的读写、数序、数数、比较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PPT。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数字卡片,用于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画有6个苹果和7个香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数一数,这幅画里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读写数字6和7。
(2)引导学生理解6和7的数序。
(3)讲解数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例题,如6+1=7,引导学生观察并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卡片进行6和7的加减运算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6和7的认识》2. 内容:数字6和7的读写6和7的数序、数数、比较大小6和7的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数字6和7。
(2)6和7的数序、数数、比较大小。
(3)6和7的加减运算。
2. 答案:(1)略(2)略(3)6+1=7,71=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6和7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5315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c.png)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数的认识》中的第三节“6和7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6和7,掌握6和7的数序,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建立数字概念。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数字6和7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正确书写数字6和7,数序的掌握。
难点:理解数字6和7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图片,呈现6个苹果和7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数字6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数苹果的方式,理解6的意义。
(2)示范书写数字6,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讲解数字7的概念,同样引导学生通过数香蕉的方式,理解7的意义。
(4)示范书写数字7,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书写数字6和7。
(2)发放数字卡片,进行数数活动,巩固6和7的数序。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利用计数器进行数数游戏,每组数到6和7,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老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正确书写数字6和7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6和7的认识2. 内容:(1)数字6的意义(2)数字7的意义(3)正确书写数字6和7(4)6和7的数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6和7各10遍。
(2)数一数家里的物品,哪些是6个,哪些是7个,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略(2)答案不唯一,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6295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9.png)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页、第43页。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基数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初步体会6、7的序数意义。
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6和7的顺序和序数含义。
教具和学具准备:直尺、0——7数字卡片、若干圆片或其它学具。
教学过程:一、猜数游戏引入:1、猜数:比1大比3小的数字娃娃是谁?谁在2和4的中间?比4多1的数字是几?比5小1的数字是几?全体学生举卡片接示谜底。
2、引入:今天,又有两个新的数字娃娃要和我们交朋友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它们真玩皮,早已躲进了数学书42页的主题图中呢。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游戏复习旧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课桌和1张讲桌、7把椅子,6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打扫卫生。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参与各组倾听和指导)(3)交流、汇报。
师:看到些什么?(同学、教师、桌子、椅子等)师:图上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和多少人?(6张桌子、7把椅子和7个人)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又是怎样数桌子或椅子的?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教师1人,合起来是7人;先数课桌有6张,再数讲桌1张,合起来是7张……(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704a6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4c.png)
6和7的理解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
2、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掌握5-7的数字的顺序,会比较5、6、7这三个数的大小,并会用“>”"<"表示。
3、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准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的7;会比较6、7的大小。
难点:6、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学过程:一、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引出新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从图片上我们知道了有6个小朋友,再加上老师就有7个人;还知道有6张桌子,7把凳子,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6和7。
(板书:6和7的理解)2、理解6和7(1)理解6师: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师:那你是怎么数的?师:用几来表示?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师:假设用点子来表示6,需要画几个点子?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用6根小棒能够摆出什么形状?(2)理解7师:清扫卫生的除了6个学生,还有谁也在清扫卫生?师:那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人?师:你是怎么数的?师:用几来表示?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也是7?师:要用几个点子来表示7呢?我们来数一数。
3,计数器识数师:左边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有5个珠子,添上1是()有6个珠子,添上1是()4,直尺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把直尺,尺子上有…6的前面是()6的后面是()6的相邻数是()和()。
5,点子数比较5.6.7的大小6,理解序数和基数一共有()缸鱼。
从左边数第7缸有()条鱼。
有7条鱼的是第()缸。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师: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7,6和7的书写师:先来观察6和7,看看该怎么写师:6像什么?该怎么写呢?7像什么?该怎么写呢?8,6和7数的组成(1)学习6的组成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框里都有几个圆形?第一个框里和其它的有什么不同?师:那第一个就是把6分成了5和1,那请思考,第二个该怎么涂颜色呢?第三个呢?师:请你观察,有什么规律?轻大家把下面的图形按顺序涂一涂,写一写。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麦祖聪)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麦祖聪)](https://img.taocdn.com/s3/m/fec349e92b160b4e777fcf44.png)
鹤山碧桂园学校教案本年级: 一年级学科: 数学教师: 麦祖聪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鹤山碧桂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3、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左”和“右”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学生活动:6、7、6(抢答)。
2. 比较大小。
(1)比较数的大小:教师提问,生回答。
及时纠正、指导。
(四)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五)出示幻灯:观察金鱼。
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1. 明确6、7的序数意义。
(1)区分第几和几:请第一组第6个同学起立;请第一组前面6个同学起立。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3015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5.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图片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36517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png)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生: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一)教学数数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
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434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d.png)
《6和7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以及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
2.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以及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作业本、计算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内容为一个小朋友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数字游戏,从而发现了数字6和7。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字6和7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和7,讲解它们的大小顺序。
然后,通过示例讲解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关于数字6和7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数字6和7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数字6和7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6+7、76、8+6、6+8、7+8、8+7。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字6和7的认识,大小顺序,加减法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答案:6+7=13,76=1,8+6=14,6+8=14,7+8=15,8+7=15。
答案:6+7=13,76=1,8+6=14,6+8=14,7+8=15,8+7=15。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5d95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5.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6、7的认识和加减法6、7的认识教学目的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电脑上出示情境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学生、加上老师又有多少人?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1.认识6和7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2.问: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问: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3.观察你的直尺,看一看,6、7它们都在哪里?4.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5比6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6比7小反过来又可以怎么说呢?5.基序数意义(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图(教师出示课件),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学生分组活动)你能填上正确答案吗?问题引导:①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②找一找哪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6.教学6、7的写法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三、练习48页2、3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6和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6和7的认识1小学数学《认识6和7》的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一级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6和7的认识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认识6和7的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6和7的认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山碧桂园学校
教
案
本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师: 麦祖聪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鹤山碧桂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3、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左”和“右”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3.让学生上来示范数,交流、汇报。
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让学生上来示范数)(结合数数过程,课件闪动被数的对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
)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闭上眼睛在心里跟我们的新朋友打个招呼吧:“6,你好,7,你好!”
5. 教学6、7的书写。
(1)学生观察6、7,教师做示范(强调起笔、运笔及收笔)。
“6”:(中点靠右起笔,缓缓向下,差不多到中线收笔)
“7”:(不要顶格,快到边线转,在靠右的地方收笔)
(2)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
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3)让学生上台示范写,评论比较谁写得好。
(二)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四人小组)(三)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课件相应演示)
1. 教学数序。
a出示计数器:让学生上台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再添上几颗珠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
提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b.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