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零点行动_前后太湖水质比较分析
太湖水环境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太湖水环境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摘要】根据2003年至2006年太湖水域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太湖的水质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其中总氮、总磷和Chl.a整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COD Mn 在2005年出现一个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在年内变化方面,总氮浓度峰值在春季3月份,此后便稳步下降,到8-9月达到年最低值;Chl.a年内峰值主要出现在温度较高的5-9月份;CODMn和总磷年内变化不明显。
太湖目前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且富营养化程度呈逐年增高趋势,部分湖区已接近重度富营养状态。
【关键词】富营养化太湖现状分析治理太湖地区位于东经119°21′-122°00′,北纬30°19′-32°00′,由上海市、江苏苏南地区与浙江杭嘉湖地区组成。
太湖水是沿湖居民的生命之水,其中苏州和无锡的生活、生产用水中80.0%取自于太湖。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太湖污染日益严重。
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大爆发,再一次将人们的眼光聚焦在了太湖。
为了更好地了解近些年来无锡太湖的水环境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我们对无锡太湖21个监测点近4年来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探讨了无锡太湖水环境演变特征。
1 数据来源和水环境参数本文数据主要来自2003~2006年太湖21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水环境参数有:水温(t)、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Chl.a)、化学耗氧量(CODMn)。
2 结果与分析2.1太湖水环境指标的变化特征太湖月水温最高出现在8月份,平均为32.2℃,最低水温出现在1月,平均为4.3℃。
水体透明度成逐年降低的趋势,2003年水体透明度平均值为0.35,到2006年则降为0.25(如图1b所示)。
由此可推知,无锡太湖水体中的悬浮物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总氮的变化趋势如图1a所示,整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与措施
“湖泛”现象
❖ “湖泛”(亦称黑水团或污水团)是指湖泊富营养化 水体在藻类大量暴发、积聚和死亡后,在适宜的气 象、水文条件下,与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和厌氧 条件下产生生化反应,释放硫化物、甲烷和二甲基 三硫等硫醚类物质,形成褐黑色伴有恶臭的“黑水 团”,从而导致水体水质迅速恶化、生态系统受到 严重破坏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泛”的 研究很少或刚开始,像太湖这样浅水型大水面的湖 泊发生“湖泛”还仅仅是处于及时发现、跟踪监测、 积累资料和初步研究机理的阶段。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 产生的因素分析
❖ 自然因素
湖区地势平坦,地表径流缓慢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季节分配不均 湖泊淤积 地面沉降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 产生的因素分析
❖ 人为因素
湖滩围垦 人为污水排入湖泊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结论
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太湖水环境问题日趋严 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对于太湖生态环境演化的机理了解非 常不够。 正是由于基础研究的严重不足, 难以对湖泊污染 和富营养化治理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使得我国的湖泊 治理走了不少弯路。再加上国际上对大型浅水湖泊研究的整 体滞后,治理太湖成为了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100%
80%
水 质 状 况 与
河
道
60% 40% 20%
污 污染河道长度 染
0% 1983ຫໍສະໝຸດ 19921996富营养化状况
繁引泊氮活水 殖起、、动体 而藻水磷的富 引类库等影营 起及、营响养 的其海养下化 水他湾物,指 质浮等质生的 恶游缓大物是 化生流量所: 现物水进需在 象迅体入要人 。速,湖的类
3
2008年5月“湖泛”期溶解 区
氧略高,高锰酸盐指数含量 南泉 0
无锡地区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水环境措施简介
施方案 : 1 犊山泵站方案 ; 2 直湖 (】 ()
港、 武进港泵站方案 ; 3 犊山 、 () 直湖
港、 武进港 同时建泵 ( 下转第 3 8页)
维普资讯
J N S AE E O R E I G UW T RR S U C S A 其 主 要 特 :
水质获全面改善 。 原聚集在贡湖锡东
水 厂 水 域 的 蓝 藻 即 得 到 遏 制 并 逐 渐
消失 , 质改善明显。调水应在充分 水
考 虑 防 洪 安 全 、 理 调 度沿 线 闸 I确 台 ' 1
水质总体评价 为劣 于V类水, 超标项
目为高锰酸盐指数 、 氨氮 、 总磷 , 富营 养指标为富营养水平 。 梅粱湖梅园水 厂取水 口、 闾江 口为接近 V类水,小 湾里水厂取水 口为 Ⅳ类 水 . 超标 项 目
环 境 . 不 失 为 一 种 简 单 而 有 救 的 方 法 。 重点 水利 工 程 直 湖港 水 利 枢纽 省 自 19 9 9年 1 2月 份 建 成 并 投 ^ 运 行
势, 但自 19 9 8年 “ 零点行动 以来至
今水质恶化已得到 了初步遏制 。 00 2 0 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 . 太湖竺山湖区
维普资讯
J N S A E EO R E I G U T RR S U C S A W
2 0 N 4 0 2 O.
张忆平
姚 国金
l 无 锡 市 水 环境
标为富营养 水平 , 氮严重超标。我 市 3 2条主要河 流 20 0 0年 水质 也不 容乐 观 Ⅱ 水 占 总监 测 站 数 的 类 f5 ; Ⅲ类 水 占 总 监 测 站 数 的 _%
度 上 升 了 04 左 右 ,江水 所 至 河 网 .m
富营养化_中国湖泊面临的治理难题[1]
湖泊被喻为“地球晶莹的眼”,然而,人类正在使她黯淡甚至失明!每年夏季,气温并不算高的昆明城畔,滇池都会出现大面积的蓝藻爆发。
池水不仅气味难闻,且观感极差,绿如油漆的状况让人难以置信:这还是水吗?滇池、太湖以及很多湖泊类似状况的出现,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典型写照。
湖泊的哀鸣湖泊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它不仅具有淡水资源储备、洪涝调蓄、生物多样性繁衍、水产养殖、景观旅游的功能,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特殊功能。
逐水而居是千百年来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个难以更改的习惯,然而,就是这一习惯导致了湖泊的另一种命运的出现——富营养化。
纵观当今全球湖泊,保持水质清澈稳定的“净水”已经越来越少。
我国是一个湖泊较多的国家,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2 305个,湖泊总面积为71 787平方千米,总蓄水量7 088亿立方米,其中淡水贮水量为2 261亿立方米。
全国有50%的饮用水来自于湖泊和水库。
最近,有关环保机构对我国67个主要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科学调查,结果显示约20%的湖泊水质较好(Ⅱ—Ⅲ类),约80%的湖泊受到污染(Ⅳ—劣Ⅴ类),表明当前我国湖泊水质污染的问题很严峻。
从对67个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看出,贫营养湖泊数量为零;中营养的湖泊为18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26.9%,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37.6%;属富营养型的湖泊为49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73.1%,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62.4%。
也就是说,从湖泊数量上来看,有近四分之三的湖泊已达富营养程度,所占的面积也接近总面积的2/3,表明当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对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迫在眉睫。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4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是上海、无锡等沿湖9个城市的重要饮水源,承担3 000万人口的饮用水供给。
2007年6月15日中国国家气象局卫星遥感图发现,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现了约800平方公里面积的蓝藻。
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_2
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2023年关于水污染调查报告1摘要:这次我们利用寒假时间,一起出来对湖州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把地点选在了苕溪,因为苕溪是太湖的分支流,它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具有代表性。
另外我们也对我国的污染情况作了调查,并作了分析报告。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们几位同学们用寒假时间对湖州市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何谓"水污染"?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两类:一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亿立方米的谈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量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
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
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水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
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太湖风浪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
表 1 2010 年 4—8 月太湖贡湖风速频率统计次风速4月 次 数 比例 /%
5月 次 数 比例 /%
6月 次 数 比例 /%
7月 次 数 比例 /%
8月 次 数 比例 /%
静小风( < 3. 2 m) 中风( > 3. 2 m, < 6 m) 大风( > 6 m)
1 334 1 951 1 035
30. 9 45. 2 24. 0
1 352 2 025
942
31. 3 46. 9 21. 8
1 928 1 951
441
44. 6 45. 2 10. 2
1 522 2 231
710
34. 1 50. 0 15. 9
917 1 900 1 646
20. 5 42. 6 36. 9
合计
4 320 100. 0
口水质以及无锡市灵山风景区环境质量常受到严重 威胁。
对湖泛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说法不一。蓝藻 水华发生后受风场影响在特定湖湾形成堆积并在 一定温度条件下持续厌氧分解,是湖泛发生的主 要因素,对此已初步形成共识,但对湖泛发生的 具体诱因 和 各 种 因 素 的 作 用 程 度 尚 有 不 同 看 法, 对微地形、风速风向、水动力、水质、底泥等作 用的量 化 研 究 鲜 有 文 献 发 表。 孔 繁 翔 等[8] 认 为 2007 年 5 月 28 日贡湖南泉水厂取水口的污水团 来源于藻类堆积,南泉水厂东部沿岸河汊、渔港 以及芦 苇 丛 积 聚 了 来 自 大 太 湖 的 蓝 藻 水 华,堆 积、腐烂并与大量陆源污染沉降物共同作用形成 了复合污 染 沉 积 物,在 风 浪 作 用 下 发 生 再 悬 浮, 使其厌氧 降 解 形 成 的 溶 解 有 机 物 释 放 进 入 水 体, 形成污水团。陆桂华等[9]根据 2008 —2009 年调 查 监测结果,认 为 湖 泛 发 生 受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影 响, 蓝藻水华爆发是引发湖泛的主要因素,污染底泥 是湖泛产生的直接物质来源,太湖水位高低并非 太湖湖泛发生的决定因素。
太湖污染治理面临三大难题
太湖污染治理面临三大难题本期提示:地跨苏、浙、沪、皖三省一市、总面积36895平方公里的太湖流域,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去年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是,碧波万顷、风光旖旎的太湖也同时承受了工业文明带来的伤害,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沉重代价,目前太湖流域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水质型缺水,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等问题。
不久前,记者参加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为主题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赴太湖流域采访,发现这些问题涉及管理机制、部门利益、治理盲点等,本文所列举的“三大难题”只是众多难题中的突出难题。
难题之一:行政交界水域污染谁管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与江苏省苏州市所属吴江市盛泽镇相邻,流过太湖流域主要城市常州、无锡、苏州的京杭运河在此地成为江浙两省的界河。
盛泽是全国著名的化纤和真丝绸纺织生产基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使它扬名天下。
然而,由于该镇众多印染企业排放的污水通过支流注入古运河,使“邻居”嘉兴深受其害。
记者随后乘一艘汽船沿古运河逆流而上。
船行到支流清溪河和排泾港入运河的河段之间时,眼前的运河水用“乌黑发臭”形容毫不为过,船尾的漩涡成了污水团。
据了解,按照要求,到今年底苏州出境水质应当实现《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规定的水质目标,即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三类,氨氮达到四类,总磷达到五类。
但按照目前的趋势,吴江市副市长王永健向记者坦言:这一目标难以完成。
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浙两省交界水域污染严重问题应通过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探索环境污染补偿机制、建立两省协调机构等手段寻找解决途径。
江苏于今年6月5日开始实施的《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核心制度就是水质交接责任制:对出境水质超出规定目标的,由上级政府通报批评,对造成环境污染或水功能退化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下游造成水质功能不达标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游政府给予相邻地区经济补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篇一: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案例: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XX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
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XX种,已有记录的约900 种。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XX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 。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O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 月16 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 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 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勺水华中含有大量MC 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勺重要诱因。
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勺生活和社会勺和谐稳定。
1、太湖蓝藻爆发勺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 , 其中只有约1/3 勺湖泊是淡水湖泊, 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
有关太湖水污染及治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及治理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重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已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通过对太湖流域几处水域的观察、走访、调查,发现这几处水域较前些年有了改观、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污染治理措施仍有不足。
提出关停污染、发展治污,生态修复,调整产业结构等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太湖;水污染;原因;治理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承载人口3000多万,所创GDP占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城市化水平51%,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航运便利。
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措施却相对滞后,水环境明显恶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的污染明显加重,表现为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
目前全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 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我们当地的大学生群体也理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拥有美丽家园出一份薄力。
一、水质现况水质现状以前的太湖水质很好,我们采访横扇镇社区委员会钱见鸿书记时,他曾说道:“我可以这么说,我太湖的儿子,喝其水长大,游泳,洗澡,洗衣服洗菜等等,水质极好,爱护就是我们的命根。
”而“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水中含氧量剧低,鱼虾大量死亡,接着水体发黑发臭,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威胁。
”横扇居民也说道:“那时的水非常清,非常好喝。
太湖水污染现状
太湖水污染现状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总面积3.69万平方千米,正常水位下水面面积2340 km2,平均水深1.89m,蓄水量44.3亿m3,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6.6亿m3,换水周期约为300天,环湖出入湖河流共有一百多条,其中入湖河流约占60%。
太湖具有饮水、工农业用水、航运、旅游、流域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资源。
然而近些年来太湖的污染持续恶化,那么,太湖水污染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九五”以来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计划,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1987年,太湖已有1%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湖面和小梅入湖处;有10%的水面水质达3级,主要分布在三山、马迹山、大浦港至乌溪港和胃港至光福的太湖沿岸水域;89%的水面维持在二级水质,主要分布在湖心地区水域。
由于水质退化,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经常发生绿色“水华”。
从湖内氮、磷的营养成分分析,其指标均在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1960年总氮值仅为0. 23毫克/升,1980年为0.85毫克/升,而1987年已达1.43毫克/升,1987年为1980年的1.6倍,为1960年的6.23倍;总磷值1981年为0.02毫克/升,1987年为0.046毫克/升,1987年为1981年的2.3倍。
以氮、磷指标评价,太湖的中一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面积已占太湖总面积的90%以上。
无锡市太湖沿岸由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近几年来夏季经常有兰藻滋
生,严重影响水质。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2007年5月6日,太湖开始爆发蓝藻,这个无锡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扰的“常客”,这次却来得更早、更凶。
无锡市紧急启用常熟水利枢纽泵站从长江实施应急调水。
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5日,贡湖水厂水质尚能满足供水要求,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每升,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29日起,自来水水质粘稠,带有极强的刺鼻的腥臭味。
太湖水污染,只是人类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
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被滥砍滥伐,矿山被私自采挖,污水被恣意排放,能源被严重消耗。
追溯太湖污染治理的历史,时间已经很久了,但太湖水质却每况愈下。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
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
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
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自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
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亿元,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的趋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我们所做的努力。
关于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分析
环工10-2班詹雪 101324221关于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分析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 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亦是整个太湖流域水调节与水生态系统的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流域需水量将持续增长, 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恶化, 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相当突出。
十一五规划以来, 提出了很多治理太湖水质污染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引江济太工程、细菌改善局部水域水质技术等) , 太湖水质整体得到了一些改善。
2011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为Ⅳ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其中,西部沿岸区为Ⅴ类水质,五里湖、梅梁湖、东部沿岸区和湖心区均为Ⅳ类水质。
湖体总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营养状态无明显变化。
其中,五里湖、梅梁湖、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西部沿岸区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87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5.6%、56.3%和8.1%。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0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太湖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8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3.0%、33.0%、12.0%和12.0%。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石油类。
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2009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太湖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8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0%、11.4%和19.3%。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2008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湖体21个国控监测点位中,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4.3%、23.8%和61.9%。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太湖风浪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
不开底泥的参与。
1 太湖风浪
太湖属浅水型湖泊,风浪是其水动力学的主要 驱动因子。风浪与多种因素有关,风速的大小直接 影响着浪的大小,除了风速的作用,还有湖流、水 位、地形等环境要素也会对浪的大小产生作用。目 前针对太湖风浪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 面是风、浪的特征统计及其定量关系; 另一方面是 基于风浪的湖流数值模拟。
正在进行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涉及诸多行 业与领域,任重而道远。风浪对太湖水环境明显 的影响作用,已引起科学家与管理者的重视,试 图找准该领域研究与管理的结合点,提高治理措 施的针对性,改进其效果。风浪对太湖水环境的 明显作用 一 般 表 现 在 对 水 质 和 蓝 藻 爆 发 的 影 响。 此外,近年来由于湖泛的发生,太湖水源地发生 供水危机,因此,湖泛亦成为关注的重点。改善 水质与抑制蓝藻爆发正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 重要目标。太湖水浅面阔,换水周期较长,水面 波浪主要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本文主要探讨 风对水质与蓝藻的影响作用,这个作用过程也离
胡 维 平 等[1] 根 据 多 站 点 观 测 数 据 , 对 太 湖 北 部 风浪波高进行无量纲处理分析及最小二乘拟合,充 分成长的湖泊风浪平均波高与水深、风速、风区长 度关系可统一用公式表示,但离岸区风浪计算公式 因参数受局域和其周边地物、地形影响较大,与近 岸 区 计 算 公 式 存 在 差 异 。 罗 潋 葱 等[2] 基 于 在 太 湖 北 部、中部和 南 部 利 用 波 浪 仪 所 观 测 的 数 次 波 浪 数 据,分别计算了平均波、有效波和 1 /10 大波的周 期、波高和波长及其由波浪产生的切应力,并以太 湖为例对 浅 水 波 浪 模 式 ( SMB) 进 行 了 验 证。张 发 兵等[3]利用三维 水 动 力 学 模 型, 对 定 常 风 条 件 下, 几种典型湖底地形浅水湖泊的风生流场进行了数值
国家“三湖”治理经验总结及其对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启示
国家“三湖”治理经验总结及其对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启示摘要: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是我国城市湖泊的典型,三湖治理的困境代表了我国湖泊治理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通过回顾“三湖”的治理历程与经验,归纳出我国湖泊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以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为代表的流域与地区,提出了转变视角、理顺关系、优化技术、强化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三湖、巢湖、太湖、滇池、水污染控制0引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在湖泊治理方面的探索。
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成为我国湖泊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对“三湖”的治理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归纳出了我国在湖泊污染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更多城市、地区的湖泊治理做出建议。
1现阶段我国湖泊面临的普遍危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功能发生了剧烈变化,普遍面临以下问题:1)湖泊水量与水面减少。
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湖泊面积由上50年代的17198km2,减少到20世纪末的6600km2,2/3以上的湖泊面积消亡。
2)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在收集我国67个湖泊近10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有80%以上的湖泊受到污染,近3/4的湖泊已达富营养程度[1]。
3)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塞严重。
以长江中游地区最为突出。
目前洞庭湖湖盆因泥沙淤积已高出江汉平原地面5.0~7.0m。
4)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入湖体,导致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2我国湖泊治理的代表:“三湖”治理的经验与教训2.1太湖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1)治理历程自1991年国家启动太湖一期治理工程开始,太湖流域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理过程。
1984-1994年间,太湖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1995-1998年,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水环境治理起步;1998年,开始关注点源治理,国务院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1999-2007年,开始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太湖治理仍然点源治理为主,2002年8月,国家863项目“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启动;2008年至今,开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源头控制水源污染。
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太湖流域ꎻ 蓝藻ꎻ 水环境ꎻ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2469(2021)02 ̄0004 ̄03
障了治理成效 [1] ꎮ 太湖流域经过十二年的综合治
1 研究背景
理ꎬ 已取得显著成效ꎬ 但与治理目标相比ꎬ 仍有一
河( 湖) 污染物总量远超太湖纳污能力ꎬ 是太湖水
质难以达到治理目标的根本原因ꎮ
蓝藻水华与湖泊总磷循环之间存在反馈机制ꎬ
即水体中总磷升高有利于蓝藻生长ꎬ 同时蓝藻水华
也能加快湖体磷循环ꎬ 使得水体总磷浓度进一步升
高ꎬ 两者相互促进ꎬ 导致恶性循环
体水质的影响有限ꎮ
3 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尚未全面稳定达标
其中ꎬ 氨氮、 总氮已达到« 总体方案» 确定的 2020
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ꎬ 水资源短缺、 水生态
标 12% 、 74% ꎮ 与 2007 年相比ꎬ 高锰酸盐指数下
环境仍然存在水质不达标、 生态风险高等问题ꎮ
[4]
湖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氮等主要水质指标持续
带、 长三角一体化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ꎬ 水利支
摘要: 经过多年治理ꎬ 太湖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ꎬ 但由于入河湖氮磷营养负荷仍远超河湖纳污能力ꎬ 加之气象
因素等多重影响ꎬ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风险仍然较高ꎬ 流域水环境面临形势依然严峻ꎮ 文章阐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
现状ꎬ 分析了水环境治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ꎬ 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ꎬ 以期为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ꎬ 行政区划分
定差距ꎬ 在治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和新
属江苏、 浙江、 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ꎬ 是我国最具
太湖水质评价标准
太湖水质评价标准
太湖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淡水湖,素有“东南饮用水源地”之称。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太湖水质
遭受严重污染,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绿色污染”亟待解决。
因此,制定有效的太湖水质评价标准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步:考虑指标
太湖水质涉及的指标相对较多,有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PH等。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对太湖水质进行评价,应该
考虑到这些指标。
第二步:确定标准
在确定标准时,需要根据太湖水质现状和其水源功能等方面进行考量。
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3838-2002)为基础,根据太湖污染特点制定
更为严格的标准。
例如,针对太湖一些典型区域的特殊情况,可以特
别规定相应的标准。
第三步:评估水质
通过对太湖水质指标的监测和测试,可以评估太湖水质是否达到相应
的标准。
如果太湖水质较差,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治理。
例如,对太湖入湖河流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协调,对严重污染的区域
进行污染治理,如大面积清理浮藻。
第四步:实施措施
实施太湖水质评价标准的措施有很多,包括建立太湖污染防控体系、
推进水源保护、控制污染源、加强两岸治理、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等。
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各级政府、专业人士、企业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
努力。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以加强太湖水质的监管和治理,提高太
湖水质的品质,保证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同时,也需要
不断完善和提高太湖水质评价标准,以适应太湖水质的变化和发展。
太湖调研报告
太湖调研报告太湖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
作为中国四大淡水湖泊之一,太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还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对太湖进行了一次调研。
太湖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太湖的生态环境、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
首先,我们关注了太湖的生态环境。
太湖周围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活动对湖泊的影响不可忽视。
我们调查发现,太湖流域的农业活动主要是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等作物,同时也有一部分养殖业。
这些农业活动所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太湖,造成水质污染。
此外,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太湖周边还存在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对太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们关注了太湖的水质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太湖的水质较差,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和水体蓝藻水华问题。
太湖周边的农田和养殖业的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进入湖泊,导致水体中营养物浓度升高,使太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同时,水体富营养化也为蓝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导致了太湖时常出现的水华现象。
水质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治理,以保护太湖的生态系统健康。
此外,调研中我们还注意到太湖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太湖虽然存在一定的水质问题,但仍然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我们发现太湖中有多种鱼类、鸟类、浮游生物等。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乱捕乱杀的原因,太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保护太湖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太湖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任务。
最后,我们还关注了太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太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太湖周边的钓鱼、养殖、旅游等产业都与太湖紧密相关。
然而,由于水质问题的存在,太湖的渔业和旅游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因此,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是保护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太湖的生态环境、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都需要得到关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营养化 程度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1999 年平均值
总氮
总磷
4. 41 8. 42 1. 80
0. 28 0. 26 0. 07
1. 77 1. 72 1. 50 0. 97
0. 07 0. 07 0. 05 0. 05
1998 年平均值
总氮
总磷
3. 01 2. 37 2. 23
1. 61 1. 88 3. 47 1. 76
0. 92 1. 41 4. 89
0. 19 0. 10 0. 09
0. 08 0. 07 0. 10 0. 1
0. 09 0. 06 0. 35
富营养化 程度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孙卫红, 女, 1977 年生, 已发表论文 2 篇。 35
第 16 卷第 1 期
续表
监 测点号及名称
11
直湖港
12
梅园
13
三号桥
14
焦山
15
乌龟山
16
大贡山
17
胥口
18
西山
19
吴娄
20
大钱 J24
2l
小梅口
22 太 湖 34#
23 太 湖 36#
孙卫红/ 零点行动 前后太湖水质比较分析
1998 年平均值
1 引言
太湖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淡水资源。长期以来, 这是上海、 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最重要的供水源地。
为了了解零点行动前后太湖富营养化程度的变 化, 进一步明确太湖的污染情况, 根据 1998 年、1999 年太湖湖体的实际监测资料选定富营养化的三个主 要指标总氮、总磷、叶绿素进行比较分析。 2 零点行动 前后太湖湖体各测点富营养化程度 变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1) 太湖总氮、总磷及叶绿素浓度的分布规律基
本一致, 太湖西岸、北部梅梁湾及西北方向总氮、总 磷浓度很高, 远大于 V 类水标准, 这就是梅梁湾易 频繁爆发 水华 的根本原因, 沿太湖湖心污染物浓 度逐渐降低, 东太湖水质相对较好。究其原因是由 于太湖西岸、太湖梅梁湾及太湖西北岸许多河道入 太湖, 而且入湖河流水质普遍较差, 太湖东岸由于一 般为出水, 因而太湖东岸水体水质相对较好;
1999 年平均值
总氮
总磷
2. 89 2. 03 1. 33
1. 37 1. 23 2. 27 1. 47
1. 31 1. 54 3. 85
0. 08 0. 07 0. 08
0. 06 0. 07 0. 09 0. 09
0. 09 0. 08 0. 14
富营养化 程度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 2) 比较 1998 年与 1999 年总氮、总磷及叶绿素 的浓度分布, 1999 年梅梁湾水域的 总氮、总磷及叶 绿素的浓度略有下降, 但仍处于富营养状态。从太 湖整体来看, 1999 年太湖水体污染和高浓度范围加 大, 水质进一步恶化, 由此可见, 零点行动并没有达 到预期的目的。
4 小结
通过 零点行动 前后 1998 年、1999 年太湖湖 体水质的比较可以知道太湖水体水质仍处于严重富 营养状态, 零点运行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太湖污 染问题。
总氮
总磷
3. 03 5. 89 1. 17
0. 23 0. 29 0. 09
1. 21 1. 17 0. 74 0. 60
0. 07 0. 05 0. 07 0. 02
0. 52 0. 70 1. 19 0. 64
0. 04 0. 05 0. 13 0. 11
0. 53 0. 43
0. 04 0. 02
3 零点行动 前后总氮、总磷及叶绿素的分布
为了更好的了解零点行动对太湖水体水质改善 与否, 对 1998 年、1999 年太湖湖体总氮、总磷及叶 绿素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3. 1 总氮
太湖梅梁湾以及西北部氮污染严重, 总氮浓度 大于 2. 0mg/ L , 为超 V 类水, 太湖东、南及东太湖水 质相对较好, 1998 年东太湖水体总氮浓度达到 类 水标准, 1999 年东太湖水体总氮浓度为 类水。 3. 2 总磷
第 16 卷第 1 期
江苏环境科技
2003 年 3 月
零点行动 前后太湖水质比较分析
孙卫红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36)
摘 要 通过 零点行动 前后的 1998 年、1999 年太湖湖体总氮、总磷、叶绿素的 浓度分 布与比 较, 说 明太湖 仍然处 于富营 养 状态, 零点行动 并没有从根据上改善太湖水质。 关键词 零点行动 太湖 水质比较
太湖梅梁湾以及西北部磷污染严重, 总磷浓度 大于 0. 2mg/ L , 为超 V 类水、太湖东、南及东太湖水 质相对较好, 1998 年、1999 年东太湖水体总磷浓度 达到 级水标准, 总体而言, 太湖 1999 年总磷浓度 高于 1998 年总磷浓度。 3. 3 叶绿素
太湖梅梁湾以及西北部叶绿素浓度很高, 大于 20mg/ L, 太湖东、南及东太湖叶绿素相对较低, 总体 而言, 太湖 1999 年叶绿素 浓度高于 1998 年浓度。
太湖湖体设有 23 个水质监测点位。由于太湖 富营养化实质上是由于太湖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
养物质, 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而引起水 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 造成水质恶化以至于导 致太湖生态系统和水功能的破坏[ 1] 。因而总氮、总
磷的浓度是判断太湖湖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根 据坂本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划分[ 2] ( 见表 1) 对太湖 湖体监测点在零点行动前后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进
参考文献
1 蔡 启 铭. 太 湖环 境 生态 研 究. 北 京: 气象 出 版 社, 1998, 1~ 87.
2 陈静生, 环境污染与保护简明原理, 1981. ( 收稿日期: 2002- 11- 14)
36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 ty of Tai Hu Lake Around Zero-point Action
Sun Weihong Abstract T hrough t he distributio n and comparis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N 、total P and chlorophyu around Zero- point Acofion in the years of 1998 and 1999 that T ai Hu Lake is still in the eutrophication state and the w at er guality of the said lake doesn t impror e at all by Zero- point A ction . Keywords Zero- po int Action T ai Hu L ake Comparison of water guality
1. 00 1. 11 1. 26 1. 16
0. 06 0. 06 0. 08 0. 10
0. 93 0. 82
0. 04 0. 04
2003 年 3 月
富营养化 程度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富营养
从表 2 可以看出, 1998 年太湖水体除东太湖的太湖 36# 监测点是中营养外其余监 测点均为富营 养状 态, 氮、磷浓度普遍较高, 太湖水体污染严重。零点 行动以后, 只有少数几 个监测点总氮、总磷浓 度降 低, 大部分监测点总氮、总磷浓度反而增加, 污染更 加严重, 因而零点行动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太湖富 营养化的程度, 太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行比较与分析, 具体见表 2。
表 1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 mg/ m3
富营养化程度
总磷
总氮
贫营养
2- 20
20- 200
中营养 富营养
10- 30 10- 90
100- 700 500- 1300
监 测点号及名称
1
小湾里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拖山
3
沙墩
4
平台山
5
漫山
6
大浦
7
新塘
8
夹浦
9
浮东
10
竺山湖
表 2 太湖监测点位富营养化程度比较 mg/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