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法指导精选文档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
把握方向,有效备考——高三地理学法指导地理是高中文科生文科综合的学习瓶颈,如果把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地理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考考什么?1.高考考创新环境,考客观存在(1)高考试题一般很新颖,创新环境突出。
高考就是一种包装,普通的知识经过它的包装,有时候你会看不出来,有时把许多地理知识融合在图片、表格以及字里行间,要求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认识了本质以后,其实题目并不难。
(2)高考考客观存在。
高考地理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拟的,任意一道题目都是经过缜密的推敲,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注意客观存在的东西。
2.高考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课本地理知识结构,做到一提及课本中知识细节马上就要知道在课本什么地方。
你的大脑就是一个图书室,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杂乱无章的众多书籍整理成册,分文别类,放在特定的位置。
3.高考注重实际运用能力。
高考地理科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后期学法指导1.继续巩固基础知识。
做到课本知识思路清晰2.及时回顾反思整理,摘错,写心得。
高三后期,注意整理自己在高三阶段曾经发的试卷,对自己试卷中打叉的内容一定反复看,如果认为重要,帖在纠错本上,这么做很有必要。
学习必须不断回头温顾,如果你把已有的知识都掌握了,那你就很了不起了,而我们回头复习找错题,效果就好得多。
错题较少的同学可以做多一些题目比较新颖的试题,拓展视野。
3.后期做到知识及时归类总结。
我们平时做得题目很多,会发现有很多是同类型的题目,因此最关键的是我们做题以后不断总结完善,做到考试时再做此类题目时不再失分,你是否像下面这样总结过: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4.注重社会热点。
高三第一课:地理学法指导(熊四华)
任何问题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空间范围上,这要
求我们具备空间概念,要具备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纵向联系
时间性---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时间发展演化) 不同时代对工业区位的选择的变化 (时间发展演化)
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源;太阳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气或升或 降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 必修一:系统地理、自然原理规律 • 必修二:人文原理、区位原理 • 必修三:区域地理、区域的学习方法
学科精神与学科方法 必修一第五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二、地理学科特点
综合性的思维方法指能够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命题所提供的 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
(1)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可持续-经济、社会、环境
(2)学习过程体现思维的方向
先宏观后微观 先一般后特殊 先共性后差异 先整体后局部
熟悉的地区考特性, 陌生的地区考共性 ; 大范围考一般规律, 小区域考微观要素。
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制约关系(整体性)
欧洲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的内在联系
旅游业发达
位于北纬30-60度 的亚欧大陆西部
冰川作用下的平原、 深受大西洋
山地为主的地形
影响的气候
河网密布, 水量充沛, 无长河
海岸曲折多 半岛岛屿
世
丰富煤铁
界
经
济
畜牧业和园 艺业
发 达 的
地 海洋运输内 区 河航运
高考地理学法指导
高考地理学法指导高考地理学法指导是高考地理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学?如何掌握地理学知识?如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今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地理学法指导。
第一步:学习地理学基础知识在高考中,学习地理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构成等基础知识,并掌握地球所处的环境、地球表层的组成结构、地球上的气候的形成与变化等关键知识点。
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第二步:掌握地理学分支学科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学科。
自然地理学包括地球物理学、气候学、土地学、水文学等方面,人文地理学包括地理人文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了解各个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点。
第三步: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有关的地理学文献和书籍,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探索地球现象和地球环境。
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科学,从而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步:加强实际操作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加强实际操作也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观测、实验、调查、阅读地图等方法,了解地球科学的实际应用,掌握一定的实际技能。
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步:积极参加地理学竞赛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地理学竞赛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比如,参加地理学课程的竞赛和地理学知识的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科学和发展地理学的兴趣。
总之,高考地理学法指导是学习地理学的重要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学分支学科、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加强实际操作、积极参加地理学竞赛等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球科学,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地理是高中文科生文科综合的学习瓶颈,对于地理学习方法的忽视,则导致复习效率的低下。
紧密地结合地理教材内容,突出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以下是我们总结的学习方法,仅供参考:1.抓“概念”重“消化”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
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
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及建议
地理学法指导及其建议
1、在学习时,要注重基础,把握主要考点,切勿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2、要多看地图,带着目的看,有计划的看,地理有“无图
不成题”的规律,要重视读图能力的提高。
3、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步步为营,切忌自搞一套,闭
门造車。
4、要重视教材,注意回归课本,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夯
实基础。
5、解题要有依据,切勿主观臆断,随心所欲。
6、解题要审准题意,审题时须慢,下笔要快。
7、答题时要规范,分点作答,注意语言组织和前后逻辑联
系,切勿胡乱作答,前后矛盾。
8、答题时要紧扣材料,重视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切勿
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9、答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观察分值,提倡多写。
10、书写须规范,卷面须整洁,要杜绝写错别字。
地理备课组
2014-9-23。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作者:徐久斌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第06期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整体来说,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知识容量较大,需要同学们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较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同学们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或者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技巧,那么学习起来会很吃力,自身的学科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同学们要多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一、归纳地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同学们要对地理课程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要了解这门课程的特点。
这有助于大家找到更加适合的学习方法。
不少同学对地理课程的学习自主性不够强,很少会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和学习思考。
不了解地理这门课程的特点,自然也难以找到这门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如“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地理环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等内容都是在探討这类问题。
当大家能够从顶级层面理解地理课程的特点后,就能够建立相应的学科印象。
总体来说,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应综合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探寻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家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学习模式,那么大家学习的方向性就会更强,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学习高中地理也一样。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探索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并把这些方法作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来培养。
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
如果有听不懂的,就一定要先思考。
想不明白就问同学和老师,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2.多看地图。
学习地理要多看地图,记住地理位置,还要了解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方,了解各地的气候、地形,先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按经线纬线、大致轮廓、地形区(如山地,高原,盆地,河流)画一遍。
再往上填详细信息(重要城市,气候类型,植被,工业,农作物)。
但是要注意的是,记住原理。
区域地理题和时间计算题一定要图题结合。
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知识载体,地理的原理、规律、分布和考试的方式都集中在地图上,所以掌握了图中的知识,就把握了知识的主干,既懂得了用图释文,又懂得了从图中掌握课文知识。
如分析区域地理,可从四大方面入手:一是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二是自然特征:地形地势、气候、资源、水文(河流、湖泊);三是人文特征:农业、工业;四是城市、人口。
3.多背多记。
首先书上的知识一定要弄懂,一定要背,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地背。
其次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通过题目主动记忆一些现象、原因、措施等,还要通过平时多做题目巩固题型,平时做题应做到“知识要点化,要点题型化,题型模式化”。
4.做题讲究方法。
一是做题时要从基础做起,自己总结大体规律,(问气温降水,就要考虑地形、气候、海陆位置,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所以一定要积累和联想,再做能力题、开放题,一道题想出不同的解释,做到举一反三。
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避免犯那些低级的错误,如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
三是准备一本错题积累本,把平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加以整理,平时拿出来翻一翻,考试前看一看。
5.复习注意方法。
平时就要想到为复习做准备。
如平时可以准备浓缩版资料,用来最后复习。
所谓缩版的资料,就是知识结构体系,知识遗漏点,不牢固的地方,等等。
【精品】高三后期地理学法指导
高三后期地理学法指导一.高考考什么?1.高考考创新环境,考客观存在(1)高考试题一般很新颖,创新环境突出。
感觉好象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跟自己学过的东西好象联系不大。
打这样一个比方: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经过化装师化装,穿上漂亮的衣服,被隆重推上舞台,你坐在台下一定认为是哪一个电影明星登场。
看了一会以后,你会发现这人似曾相识,再仔细一看,呀!原来这就是我的同学。
高考就是一种包装,普通的知识经过它的包装,有时候你会看不出来,有时把许多知识融合在图片,表格以及字里行间,要求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认识了本质以后,其实题目并不难。
(2)高考考客观存在。
高考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拟的,任意一道题目都是经过缜密的推敲,不能出错,应和实际情况相符,否则会遭人谴责。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注意客观存在的东西,比如教科书中有些资料是前几年编出来的,有一些数字已经不太准确,所以不要过分依赖教材,而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
如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但你知道吗?内蒙古是我国六大粮食净调出省之一,而过去却是吃返销粮为主。
而在我们的脑子中认为内蒙古肯定是粮食净调入区,而且根深蒂固。
但我们要尊重客观存在的现实。
必须作出改变。
2.高考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高考中百分之六十是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何抓住这部分分数至关重要。
因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课本中知识结构,做到一提及课本中知识细节马上就要知道在课本什么地方。
你的大脑就是一个图书室,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杂乱无章的众多书籍整理成册,分文别类,放在特定的位置。
这样你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准确快速地拿出别人需要的书籍。
经常有些同学谈起: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好象平时所学知识一点都想不起来,追究原因主要是教材不熟。
3.高考注重实际运用能力。
下面我以一道题目来说明问题。
题目出得相当不错,主要考察同学实际运用知识能力。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呼伦贝尔地区示意图材料二1971年~2000年满洲里和扎兰屯寒潮天气频次统计表地区地区一般寒潮强寒潮降温降雪大风风雪合计降温降雪大风风雪合计满洲里27 53 31 29 140 9 14 8 13 44扎兰屯10 18 4 4 36 1 0 0 3 4 (1)评价甲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概述本文档旨在为高中地理学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地理学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和环境的基本认识;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信息获取能力;5. 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教学方法1. 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使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2.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投影仪呈现地图和图形,引入地理软件进行模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4.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地理学的知识和方法;5.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他们进行小型地理研究项目,如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或地理特征。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与地理环境:介绍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2. 人口与城市:探讨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城市化等问题,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影响;3. 区域与全球发展: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状况,分析全球化对地理的影响;4. 自然资源与环境: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能源等,以及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5. 地图与地理信息: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定位、测量和分析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2. 通过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地理学概念、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 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展示,评估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4.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程度等综合评估,了解教学效果。
结论地理学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地理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地理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探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果。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
其次,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拖延任务。
此外,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题,善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维度学习地理知识高三地理教学中,学生应该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辅以多种学习资源。
除了仔细阅读教材,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经典教辅书籍、地理地图等多种方式获取地理资料。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地理科学。
三、强化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地理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可以通过查找新闻报道、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让学习更加有趣而且易于理解。
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多做地理相关的题目,通过解题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可以参加地理竞赛或者进行小组讨论,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
五、注重复习和总结高三地理学习中,复习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某一专题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编写学习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知识脑图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回顾。
六、灵活运用地理学习工具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地理学习工具,如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分析能力。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真实的探索与实践。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
新高三地理学法指导一、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要想保证基安分, 获取高分 , 都一定在选择题下功夫。
( 一 ) 选择题的置疑特色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有时性, 提升考试的划分度, 命题时必定会考虑并提升选择题的诱惑性。
要提升解答的正确率与速度, 就一定熟知选择题常有的置疑方法, 做到知音知彼, 百战百胜。
1、混杂看法经过混杂有关看法, 或利用考生对某些看法的模糊与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
2、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就是正确的, 但其实不必定拥有广泛性。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就是错误的, 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就是正确的、。
4、定势诱惑任何人都拥有必定的思想定势。
受习惯性思想的影响, 好多考生很简单误入骗局, 掉入圈套。
5、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 一种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另一种就是选项自己拥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种试题时, 必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就能否正确。
6、变式诱惑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 如图文变换、形式变换或经过新情境的扰乱来增添试题的诱惑度。
7 、隐含信息这种试题的重点信息常常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 假如没有掌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重点信息,必然致使答案错误。
9、前后矛盾 ( 正误同项 )自己的表达就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没关, 因此也就是错误答案。
2、认真挑选“认真挑选” 就是指依照题进行认真斟酌。
能够经过对现象特色的对照解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依据限制语, 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 对地理特色、现象进行纵横对照 , 正反划分 , 明确现象发生的地区与时限。
一般来说, 能够有这样三次挑选:第一次挑选 , 即“排错项”。
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 清除有知识性错误、看法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挑选 , 即“排异项”。
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 固然题肢看法或内容自己正确, 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没关, 这种试题选项的扰乱性比较大, 就能否清除的独一标准就是“就能否切合题意”。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与快速记忆方法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与快速记忆方法摘要在高三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学法与记忆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于高三地理学法的指导以及快速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对于各种地理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各种地理概念的含义、内涵和特征。
理解地理概念的关键在于阅读教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借助地图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实践。
2.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目标制定每天、每周的学习任务和计划,确保高效学习。
3. 多种学习方法结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听课、做笔记、参加讨论、做练习题等,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灵活运用。
4. 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
通过将各个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记忆效果。
5. 形成知识框架形成知识框架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地理知识,形成系统性的学习结构。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各个地理概念和知识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整理出来,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6. 利用记忆法提高记忆效果记忆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记忆法来提高记忆效果。
常用的记忆法包括联想法、画图法、口诀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法。
7. 多做练习题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应多做练习题,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8.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在课堂上,学生应主动提问、发表观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这样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论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多种学习方法的结合运用以及利用记忆法和练习题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可以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指导一、高考文综对地理学科的水平要求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高考大纲从地理概念、地理基本技能到地理原理和规律,划分出记忆、理解、使用等不同的层次,提出了10项水平要求:(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记忆水平)[高考示例1] 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1~2题。
1.大理石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2.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 考查知识点:泰姬陵的分布考查水平: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2)准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
(理解水平)(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记忆和理解水平)(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理解和应用水平)(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解水平)(6)理解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理解水平)[高考示例2] 读图8,回答:(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
(3分)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大考查知识点: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考查水平:经纬网等高线地图的判读(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9分)答案: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考查知识点:云贵高原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考查水平:准确描述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答案:地震、地热、有色金属矿、变质矿、地质构造等考查知识点: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考查水平:区分地理概念、理解地理概念与地理事物间的联系(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6分)答案:东南部地形(海拔高度)考查水平:理解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高考示例3] (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原创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
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所以我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当然地理知识要全面理解,第一遍必须各种题都见一下,然后在读书,然后再理解。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
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
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
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
温故而知新《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
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
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1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区别与联系联系:1、初中地理学习是为了建立高中地理学习的地理背景知识:我国及世界主要地区(国家)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人口及民族、城市、科技、市场、国家政策等。
2、初中地理学习是为了培养高中地理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读图提取信息、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术语、地理研究的基本思路等。
区别:初中地理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事物作一般了解,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而高中地理更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重视地理原理的归纳和应用;另外,还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地理原理及规律;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理论性更强,知识更系统,进一步深化。
三、地理学习方法(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
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化难为易,学的扎实而灵活。
那幺,高三地理该怎幺进行第一轮复习呢?小编整理了《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兴趣
无论是什幺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
实事求是地说,不是所有同学都对地理学习那幺感兴趣的。
但我要说“所有同学都可以培养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为了高考,为了我的前途,我要学好地理!这是兴趣培养的最大动力。
建议同学们要家长给我们买一幅世界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挂家里,中午晚上没事站在地图前看看,电视新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从地图上找一找,做个标记,再从地理的角度想一想这一区域涉及到我们学习的哪些内容,高考会不会在这里出题,如果出题会怎样考?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地理很有意思,很多新闻事件你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兴趣来了!
二、预习很重要,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熟悉下节所要复习的内容,跟上老师复习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也便于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突破你的难点。
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
因此,我们每一节的预习案也要认真填写,不要觉得预习案内容简单就可以忽视。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明白学习地理有何意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地理学主要涉及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同时,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除此之外,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
二、明确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
那为什么考不出高分呢?这就是没有搞清楚高中地理学什么的问题。
那么,高中地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 “为什么?” “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 “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
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 •高中地理具有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要想确保基本分,获得高分,都必须在选择题下功夫。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
要提高解答的正确率与速度,就必须熟知选择题常见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混淆概念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
2.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确的.。
4.定势诱惑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
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
5.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6.变式迷惑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
7 .隐含信息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
9.前后矛盾(正误同项)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
2.认真筛选“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进行认真推敲。
可以通过对现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根据限定语,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对地理特征、现象进行纵横对比,正反区分,明确现象发生的区域与时限。
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
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
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
做好“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
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时,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
3.果断确定第一,相信直觉。
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
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第二,不要空题。
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单选题就要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正确答案,双选题选择其中的两项作为正确答案(选择一项是不可能得分的)。
第三,不能多选。
如果发现有超过规定数量以上的答案,应该按照第2点的筛选顺序认真进行筛选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还应注意题目是否是要求选择不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第二部分综合题解法指导解题第一步--审题审题是应试第一关。
“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实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
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效信息。
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规定动作要到位)(一)审题型。
审清题目是叙述性问答题,还是分析性问答题;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
注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间的区别,避免出现错答。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
(二)审关键词。
开放性试题中的关键词通常有三处:一是条件词,二是中心词,三是某些关键的修饰词(三)审时间。
审题时应注意正确理解材料的时代背景。
(四)审空间。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
历年高考试题中,有关区域定位的内容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
只有准确确定其空间位置才能有效地回答有关问题。
确定区域位置的方法有:根据经纬网(0°经线伦敦、90°E经线乌鲁木齐120°E经线北京东侧、75°W经线纽约、120°W 经线旧金山,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等纬线);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如。
试题中的求答内容无论以何种面目和形式出现,都必然是考试大纲的显性反映或隐性折射。
即使材料新颖而隐晦,甚至游离于考纲显性知识点之外,但在考试说明中仍可以找到它相应的位置。
所以,联系复习内容,可以诱发联想,启发思维,找到学科知识的对应点,有利于提取相关知识点,以便破题和答题。
(九)审分值大小。
综合题均有相应的赋分规定,每一设问注明分值,实际上就是为考生确定了答题的重点和详略程度。
一般分值高的设问详答,分值低的则相反,开放性的适当多答。
解题三步曲之二--解题解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答案。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答题范围和要点。
解题的能力要求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这一步骤容易被忽视)解题要领:展开联想、求助图示、排列要点、建立解题思维模式:“……特征”类、“……分布特点”类、“……区位条件”类“……形成原因”类、“……影响”类、“……措施”类(一)常见“地理特征”类的思维模式: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分布;海拔高度,地势特点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雨季长短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补给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城市化特征:水平、进程、起步、城市等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分布特点”类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描述角度:分布是否均匀,哪里多,哪里少;。
2.线状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
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3.面状分布: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
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
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三)区位分析类1.人文地理区位选择的分析原则(1)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①经济位置要素——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②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③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④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国防(2)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3)因地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4)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要素的改变;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二、人文地理区位选择高考设问类型分析1. 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布局定了以后作出评价2.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区位布局之前作出区位选择3.分析某区域某类布局的条件、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4.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三)高考人文地理区位选择的类型分析1. 农业区位分析(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区位因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坡度;气候——光、热、水、温差;土壤——肥力、厚度;水源市场;交通;土地;廉价劳力农业技术;政策税收;饮食偏好发展变化(2)某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某区域某工业区(带)的区位分析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影响的区位不同。
3.某区域某工业部门区位分析4.某工业微观区位选择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角度”采点。
(三)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要素2.某“点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区位分析(宏观分析)3.某“面状”城市带(圈)形成区位分析(宏观分析)4.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位分析(微观分析)5.某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分析——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四、形成原因类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从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来分析。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烟尘增多削弱太阳辐射;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滨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3.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1)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高压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控制一般少雨;低压带、西风带控制一般多雨。
(2)天气系统因素:低气压、锋面过境时多雨,高气压控制时少雨(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4)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