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神经阻滞应用解剖幻灯片课件
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腹部区域阻滞pptx
T1外侧点 • 2、QLB2后点 • 3、QLB3前点 • 4、肌肉内
QLB3原理
• 局麻药浸润于腰方肌与腰大肌之间,通过筋膜平面向上渗透至胸 椎旁间隙,向外扩散至腹横筋膜,阻滞:t10-12脊神经前支、髂 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腰方肌阻滞
QLB3
• 腰方肌前对下肢外周神经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可用作下肢手术 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过,如果是腰方肌旁或者后 QLB后出现下肢神经阻滞,似乎是目前有报道的唯一QLB的并发 症,怀疑可能是间接的椎旁扩散或者腰大肌间沟扩散阻滞了L2神 经或者导致腰大肌、髂肌或者四头肌被阻滞而出现下肢屈髋和屈 膝困难。 • 腰方肌前QLB也需注意椎管内注射以及神经根损伤的可能,穿刺 过程中使用针头较钝的穿刺针,减少局麻药浓度及用量,注药前 应回抽且注药过程中分次回抽,防止血管内注射,最大程度上较 少并发症的产生。
腹部区域阻滞
腹部区域阻滞
• 腹横平面(TAP)阻滞
侧方入路 肋下入路 髂腹下-髂腹股沟入路 后路(腰方肌阻滞) 高位肋下入路(腹直肌)
QLB1外侧点 QLB2后点 QLB3前点 肌肉内
• 腰方肌阻滞( QLB)
• 胸腰筋膜间隙阻滞
腹壁后外侧解剖
• 1、腰大肌 • 2、腰方肌 • 3、多裂肌 • 4、最长肌 • 5、髂肋肌 • 6、背阔肌 • 7、腹外斜肌 • 8、腹内斜肌 • 9、腹横肌
腹壁解剖
Tap阻滞
• 入路 • 1、侧方 • 2、肋下缘 • 3、高位肋下缘 • 4、髂腹下-髂腹股沟 • 5、Petit三角(后方)
Tap阻滞(侧路)
Tap阻滞范围
入路 侧路 肋下缘 高位肋下缘 髂腹下-髂腹股沟 T10-L1 T6 -T9 T7-T8 T12-L1 阻滞范围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介绍课件
STEP2
STEP3
STEP4
精确定位:超声 引导下可以精确 定位腹横肌平面 神经阻滞的位置, 提高阻滞效果。
减少副作用:超 声引导下可以减 少药物扩散到其 他部位,降低副 作用风险。
实时监测:超声 引导下可以实时 监测药物注射情 况,确保阻滞效 果。
提高成功率:超 声引导下可以提 高腹横肌平面神 经阻滞的成功率, 减少重复操作的 需要。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 平面神经阻滞是通 过超声引导,将麻 醉药物精确注射到 腹横肌平面,阻断 相应神经传导。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 滞可以降低术后疼 痛,提高患者舒适 度,减少术后并发 症。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 平面神经阻滞具有 精确、安全、有效 的特点,已成为临 床上广泛应用的镇 痛方法。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引导技术是一种实时、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用 于引导手术和介入治疗。
醉效果不佳
经验教训
01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技术需要熟练掌握,避免操作失误。
02
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03
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剂量和方案。
04
术后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谢谢
术后恢复:加速 术后康复,减少
并发症
03
慢性疼痛治疗: 缓解慢性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04
麻醉辅助:辅助 麻醉,提高麻醉
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 面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超声定位
1. 患者体位:仰卧位,双腿屈曲 2. 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腹壁两侧,横
向放置
3. 超声图像显示:腹横肌平面,神经丛, 血管等结构
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和信息,帮助医生 准确定位手术部位和操作器械。
神经阻滞概述_PPT课件
腰丛神经阻滞
也称腰大肌间隙阻滞 解剖:腰脊神经椎间孔穿出成丛后位于腰大肌
深面,腰椎横突前方的腰大肌间隙内。 操作方法: 定位:平L4棘突上缘旁开3cm向尾端下移
5cm为穿刺点。直入针,滑过横突尖端或从横 突下进入腰大肌间隙。
骶管阻滞
骶管为硬膜外腔在 骶骨内的一段。容 积约为15~20ml。取 侧卧或俯卧位,骶 骨角连线中点下约 1cm许之凹陷处即 为穿刺点,从穿刺
药物直达病变局部,少量的药物就可以在 病灶区域形成局部高浓度,体现了集中优 势药力,使临床治疗发挥应有的最佳效应。
注射少量的药物又能避免药物的全身副作 用。
神经阻滞疗法的优点
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及时、可选择性强 副作用小
局麻药物的作用
局麻药是在适当的浓度下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 神经干,可逆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药 物。
定位: 枕骨外粗隆与乳突连线的中点(相当于风池 穴处)
枕小:由C2 C3脊神经前支组成的感觉神经,在上项 线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深筋膜,分布枕外侧、 乳突及耳后侧皮肤。在枕后结节外侧约5cm处上行。
☆操作方法 病人骑坐在治疗 椅上,双臂重叠 放在椅背横杠上, 屈颈额部枕于前 臂上。消毒后用 于7号针垂直 皮肤进针直达骨
面,边退边注药。
肩胛上神经阻滞
☆解剖 肩胛上神经 是臂丛神经的一部分, 由C4、5、6颈神经前 支组成。它穿过肩胛 切迹处的纤维管到达 冈上窝,支配冈上肌, 另一分支继续绕过肩 胛颈支配冈下肌,还 有感觉支分布到肩关
节及其周围结构。
☆定位及穿刺方法
取自然坐位,双臂放 在大腿上,双肩自然 平舒,经肩胛冈中点 与肩下角作一连线, 这条线的冈上2cm处 即为穿刺点。经穿刺 点用7号长针迅速刺入 直抵冈上窝,渐向外上方调整进针方向,至出现韧性
腹腔神经丛阻滞培训课件
•腹腔神经丛阻滞基本概念•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操作技巧与要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目•病例分析与讨论•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收集录定义原理定义与原理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
术毕拔出穿刺针,局部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同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风险和效果,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局部麻醉药神经调节剂辅助药物030201药物种类及特点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药物剂量确定药物浓度药物剂量与浓度确定药物配制在无菌环境下,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医生建议使用无菌注射用水将药物粉末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注意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避免不同药物混合使用。
药物保存将配制好的药物溶液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密封保存。
注意药物的保存温度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药物配制与保存方法穿刺部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膝,头尽量贴近膝盖,使腰椎间隙充分暴露。
术者用拇指沿棘突向下触摸,确定穿刺椎间隙。
体表定位方法影像定位方法穿刺部位选择及定位穿刺针选择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穿刺针选择与操作技巧感觉阻滞评估运动阻滞评估自主神经阻滞评估阻滞效果评估方法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01020304穿刺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感染提高穿刺技能严格掌握局麻药用量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强化无菌观念预防措施建议穿刺损伤处理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神经损伤处理感染处理处理方法和经验分享案例二针对不同病症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成功案例,展示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案例一患者信息、手术过程、效果评估及随访情况,重点分析成功关键因素。
案例三特殊病例的成功处理,体现医生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成功案例展示和分析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失败案例剖析和教训总结问题二问题三问题一疑难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介绍考核成绩分析学员自我评价教师评价1 2 3问卷调查座谈会反馈整理学员反馈收集途径和整理方式改进意见汇总和下一步计划制定改进意见汇总下一步计划制定。
超声引导下胸腹部神经阻滞 PPT
胸部神经阻滞方式
PECS-1 神经阻滞
A
PECS-2 神经阻滞
前锯肌平面 神经阻滞
B
C
胸部神经分布
胸内侧神经
胸内侧神经源自C8-T1, 自臂丛内侧束发出,经 腋动脉和腋静脉之间前 行,后与胸外侧神经的 一支汇合,从深面发出 分支支配胸小肌。此外, 胸内侧神经尚有部分纤 维穿出该肌肉或绕其下 缘分布于胸大肌。
TAP阻滞超声图像
腹壁神经
T7~T9前支由 腋前线内侧 进入TAP层, T9~L1前支在 腋前线外侧 走形进入TAP 层。
TAP阻滞入路
TAP超声引导侧入路法
TAP超声引导下肋缘下法
SC=皮下组织 R=腹直肌 T=腹横肌 E=腹外斜肌 I=腹内斜肌
A=腱膜区
具体操作方法
超声引导侧入路法(又称腋中线法):Hebbard等在2007年报道采用 超声引导的方法进行TAP阻滞,并指出由于人类存在解剖变异,因而 依靠突破感来判断并不准确。患者取仰卧位,使用超声仪进行定位, 将探头垂直腋前线轴向置于腹壁髂嵴与肋缘之间,扫描该区域腋中线 至腋前线水平,由浅入深依次为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 横肌、腹膜及腹膜内组织,获得最为清楚的TAP阻滞图像。在超声探 头纵轴中位线进针(平面内技术),超声引导下当针尖刺破腹外斜肌 和腹内斜肌到达腹横肌平面后,回抽无血无气,注入药液。超声图像 可显示药液扩散及渗透,形成液性暗区,腹横肌被推开。腋中线穿刺 法阻滞范围以下腹部为主,适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肠切除术、经耻骨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肾切除术、下段剖宫 产及腹腔镜妇科手术。
前外侧及部分后侧提供镇痛;感觉组织皮节T2-T9 药物为20ml-40ml 适应手术:前胸部手术、多发肋骨骨折、开胸手术、背阔肌皮瓣
《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 局部神经毒性反应
医学PPT
8
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 • 一次用量超过限量。 • 误注入血管。 • 作用部位血管丰富,未酌情减量,或未
加用肾上腺素。 • 病人因为体质衰弱等原因使耐受力降低
医学PPT
9
局麻药中毒
CNS
早期症状不典型
分期无明显界限
临床表现
◆早期:口唇发麻、耳鸣、精神状态改变,如:
11
局麻药中毒
预防
◆根据病情和患者掌握安全剂量 ◆加用肾上腺素 ◆严格正规操作 ◆警惕前驱症状,及时停止注药 ◆仅苯二氮卓类有保护和预防作用
医学PPT
12
局麻药中毒
治疗
惊厥时间多不超过 1 min
◆保护患者,防止意外损伤
◆维持气道通畅和充足的氧供
◆镇静 / 肌松剂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医学PPT
13
• 临床上常用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临床常 用电流1.5mA,直至用0.5mA可出现颤搐。
• 优点:减少神经损伤;可用于不能准确表述 异感的病人。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 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 耐受能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 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
神经阻滞麻醉
医学PPT
1
概念
• 神经阻滞亦称传导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 到神经干旁,暂时地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医学PPT
2
常用神经干阻滞局麻药的临床特点
医学PPT
3
适应证与禁忌证
•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腹横肌平面阻滞ppt课件
sc
EO IO TA
进针点靠近剑突,局麻药沉积在腹横肌与腹直肌 之间,或腹直肌与腹直肌鞘后壁之间。
19
穿刺针进针示意图
20
21
阻滞用药
虽然行TAP 时会采用不同的阻滞方法,但选 取的局部麻醉药均相似 ,多采用 0.33%~ 0.75%罗哌卡因 0.375%~ 0.5%布比卡因 0.25%~ 0.5%左布比卡因 容量一般为单侧15 ~ 20ml。
0
5
13
3
0
a
T组 11.3±4.1 1.4±0.6 0
0
1
8
9
3
P值 0.000
0.000
0.020
36
结果
与TAP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T组)比较,单 纯喉罩全麻组(H组)在T3和T4 时间点的平 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与T0~T2 和T5比较,单纯喉罩全麻 在T3 和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纯喉罩全麻 组(H组)术后拔除喉罩的时间的时间长、术 后VAS评分高、麻醉满意度低,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
7
2001年Rafi等最早提出在腹内斜肌与腹横 肌之间的神经筋膜层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 前腹壁的神经,提供良好的腹壁镇痛,
Rafi AN. Abdominal field block: a new approach via the lumbar triangle. Anaesthesia, 2001,56(10):1024-6 8
将42例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高龄患者,随 机分为2组(n=21):单纯喉罩全麻(H组)和超 声引导TAP联合喉罩全麻组(T组)。T组患者在 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进行TAP阻滞。H组不予 TAP阻滞,余处理均相同,术中监测BIS值。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能够阻 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 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神经阻滞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神经阻滞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疗法在理论和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发展
目前,神经阻滞疗法已经从简单的疼痛治疗发展到了涉及多 个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如介入神经放射学、超声引导技 术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技术
周围神经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神经丛或神经节周围,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或脑 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通路。
将药物注射至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作用达到阻断
神经传导的效果。
将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 节周围,阻断交感神经
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特点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疼痛治疗、手术麻醉、神经 性疾病等领域。
神经阻滞疗法的重要性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神经阻滞疗 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手术麻醉
神经性疾病治疗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痛、神 经炎等,神经阻滞疗法能够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阻滞疗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包括新型药物的研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 临床试验的开展等。这些研究为神经阻滞疗法的 应用提供了更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 经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 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
ppt课件
53
五、坐骨神经阻滞
ppt课件
54
坐骨神经阻滞经典入路
定位:将股骨大转子和骼后上棘连接画线,在其中点上垂直 地向尾侧画线处作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将0.4%罗派卡因加 0.5%利多卡因共25ml注入。坐骨神经阻滞可完善阻滞单侧足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有感染、肿 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ppt课件
4
注意事项
盲探性操作,要求病人清醒合作。 熟悉解剖定位的标志。 采用简便、安全和易于成功的穿刺径路。 操作力求准确、轻巧.学习内容
ppt课件
5
二、常用局麻药
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将局麻药分为两大类:
——《局部麻醉图谱》
ppt课件
35
臂丛神经解剖
臂丛是由颈5~8及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 上、中、下三干.上干由颈5和颈6脊神经前支组成,
颈7神经单独构成中干,颈8和胸l脊神经前支构成下干。 每个神经干再分成前后两股。 三个后股形成后束,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形成外侧束,
下干的前股延伸形成内侧束。
底部和小腿。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坐骨神经阻滞
ppt课件
57
谢谢
ppt课件
58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颈丛阻滞适应证
选择性应用于颈部外科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气管切 开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颈部手术。
ppt课件
32
颈丛阻滞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胸腹部神经阻滞PPT课件
3. Rippe
Page 20
PECS Ⅱ: Sensory Blockade
Page 21
PECS Ⅱ + PECS Ⅰ: 可用于乳腺癌 改良根治手术后镇痛(肿瘤切除+腋窝 淋巴结清扫术
Page 22前锯肌平面阻滞前锯肌平面继pecsⅡ之阻滞之后,Blanco等人提出来的, 有 人称之为pecsⅢ
Page 4
胸外侧神经
胸外侧神经源起C5-C7, 自臂丛外侧束发出,跨 过腋动静脉的前方,穿 过锁胸筋膜后行走于胸 大肌深面,并发出分支 分布至该肌肉。在行走 过程中,胸外侧神经还 发出一分支与胸内侧神经 汇合后分布于胸小肌。
Page 5
胸长神经
胸长神经源自C5-C7,在 臂丛主要结构的后方斜 向外下行至前锯肌表面, 主要分布于该肌肉和胸 部的外侧份。
起点:下6个肋 骨、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 韧带外侧1/3段
止点:移行为 腹横肌腱膜, 参与构成腹直 肌后鞘
Page 34
Page 35
Page 36
TAP阻滞超声图像
Page 37
腹壁神经
T7~T9前支由 腋前线内侧 进入TAP层, T9~L1前支在 腋前线外侧 走形进入TAP 层。
Page 38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ECS
Page 18
PECS : Zielregion
M. pectoralis major
lateral
medial
5. Rib
M. pectoralis minor
Pleura
4. Rib
Page 19
M. Serratus anterior
Pleura
上腹下神经丛解剖与临床PPT课件
⑶X线共轴成像下的后入法:
患者俯卧于X 线台上,X 线共轴成像以前后位(AP) 和 侧位观察腰椎情况。X 线探头在矢状水平向头侧倾斜20 度、冠状水平向外侧倾斜15 度,视窗局限于第5 腰椎 左下方、侧方及骶骨翼,针尖靶点位于第5 腰椎下缘的 左前方。因X 线光束与进针方向相同,穿刺点与针尖要 达到的靶点重合,故在图象上仅显示为一点,以不透X 线 的物质作标记,此技术也叫做“孔道成像”。使用25G穿 刺针以1 %利多卡因局麻,7 厘米长22G 穿刺针以直针 或弯针(顶端1cm 弯曲呈15 度角) 进针。当针尖接近 第5 腰椎时,侧位成像引导针尖到达确切位置。回吸无 血,注入 Hypaque 60(泛影钠) 和 0.5 %布比卡因 混合物(1:1) 20ml 。
第59页/共59页
第44页/共59页
第45页/共59页
第46页/共59页
第47页/共59页
第48页/共59页
第49页/共59页
第50页/共59页
第51页/共页
第52页/共59页
第53页/共59页
第54页/共59页
第55页/共59页
第56页/共59页
第57页/共59页
第58页/共5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2页/共59页
并发症:
• 穿破周围血管形成血肿 • 损伤神经根 • 脏器损伤 • 感染 • 椎间盘炎 • 药物误入腹腔 • 腰或骶部体神经损伤或子宫内穿刺 • 肠和膀胱习惯改变及性功能改变,
发生很少见
第43页/共59页
上腹下丛阻滞:
• 操作时,穿刺时的标志非常重要 • 穿刺点太靠近脊柱正中线,易碰到腰5神经根 • 太靠外侧,则易碰到髂骨而影响进针 • 穿刺时宜在荧光屏或CT导向下进行,以免损伤脏器或血管(主要是髂动脉)导致血肿 • 对于感染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液扩散
腹内斜肌
髂前上棘
腹外斜肌
Sondekoppam RV et al.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2015; 59 :369–376
药液扩散(经典入路)
1. L3水平
3. 椎旁扩散 (T4)
2. L2水平
4. 椎旁+胸导管 (T6)
Carney J et al. Anaesthesia. 2011; 66:1023–1030
腹壁肌肉解剖
腹内斜肌
起点:胸腰筋膜、髂嵴及腹 股沟韧带外侧半
止点:上部止于下3对肋骨 中下部移行为腱膜,参 与构成腹直肌前鞘、后 鞘
腹壁肌肉解剖
腹横肌
起点:下6个肋骨、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 侧1/3段
止点: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 与构成腹直肌后鞘
腹壁肌肉解剖
腹壁神经解剖
Rozen WM et al. Clinical Anatomy. 2008;21:325–333
肌后缘
Petit三角
腋中线
髂嵴
髂后上棘
髂前上棘
“腰疝“
Jankovic ZB et al. Anesth Analg 2009;109:981–5)
腹壁和神经的解剖
后侧皮神经 后支
外侧皮神经
腹直肌
骶脊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前侧皮神经
腹壁肌肉解剖
腹外斜肌
起点:下位8根肋骨
止点:后部肌束止于髂嵴前部 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 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 前鞘
药液扩散(经典入路)
IC=髂嵴,bIC=髂嵴下,QL=腰方肌 ,MAL=腋中线,DAL=腋后线,LRS=腹直肌外侧缘
Carney J et al. Anaesthesia. 2011; 66:1023–1030
阻滞范围(经典入路)
◆ 0.3 mL/kg ◆ 0.6 mL/kg
药液扩散
肋下入路
侧方入路
TAP阻滞侧方入路
Lissauer J et al.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2014;28 :117e126
TAP阻滞后方入路
Carney J et al. Anaesthesia. 2011; 66:1023–1030
Carney J et al. Anaesthesia. 2011; 66:1023–1030
药液扩散(后方入路)
沿腰方肌扩散
扩散至椎旁(T5)
Carney J et al. Anaesthesia. 2011; 66:1023–1030
TAP阻滞平面(肋下+侧方)
BØRGLUM J et al.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1; 55: 658–663
Rafi
髂嵴最高点后2.5 cm (petit三角)
“POP” (blunt) sensation of giving
away
腰三角
petit三角(1774,French)
petit三角
-----法国外科医生Jean Louis Petit(1774)
背阔背肌阔肌 腹外斜肌
外侧缘
腹外斜
腹壁神经阻滞的应用解剖
腹壁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髂腹下神经阻滞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 55岁女性 ◆ 阴阜上皮样肉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 腹腔镜探查+化疗、放疗
+腹膜后肉瘤切除 ◆ 腹部顽固性疼痛 ◆ 腹横肌平面神经毁损(石碳酸) +下腹下神经丛毁损 VAS: 7 → 2
36
Hale Waihona Puke 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方法1. 经典入路
3. 侧方入路 (B超)
2. 肋下入路 (B超)
4. 后方入路 (B超)
TAP阻滞肋下入路
SC=皮下组织 R=腹直肌 T=腹横肌 A=腱膜区 E=腹外斜肌 I=腹内斜肌
Young MJ et al. Anesthesiol Res Pract. 2012;2012:731645
腹壁神经解剖
◆ T6 ~T11
◆ 肋下神经 (T12)
◆ 髂腹下神经 (T12)
◆ 髂腹股沟神经 (T12, L1)
腹壁血管解剖
◆ 肋间后动静脉(1-10) ◆ 肋下动静脉 ◆ 腹壁上动静脉 ◆ 腹壁下动静脉 ◆ 旋髂深动静脉分支
Young MJ et al. Anesthesiol Res Pract. 2012;2012:731645
腹直肌鞘阻滞
Sandeman DJ. et al. ANZ J Surg. 2008 ;78(7):621-3
腹直肌鞘阻滞
前鞘 针
局麻药
后鞘
Willschke H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6; 97 (2): 244–9 )
谢 谢!
腹直肌鞘阻滞
腹直肌鞘解剖
起点:耻骨联合和耻骨嵴 止点: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
腹直肌鞘解剖
◆ 白线
◆ 半月线 ◆ 弓状线
◆ 脐上3 cm
腹直肌鞘解剖
◆T ◆ E/T ◆ E/I/T
◆ I/T
腹直肌鞘神经血管解剖
◆ T6 ~T11 ◆ 腹壁上动静脉 ◆ 腹壁下动静脉
腹直肌鞘超声解剖
Willschke H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6; 97 (2): 2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