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安诗歌中的_悲风_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安诗歌中的“悲风”意象
吴建辉,马 林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 建安诗歌中运用风这个外物景象较多,而且都着上了诗人强烈的悲凉慷慨之情,由此构成“悲风”意象。建安诗歌的“悲风”意象具有抒情的多样性和形象性特征。这一意象的形成与建安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悲风”意象是建安文学的特色之处,也是建安风骨的体现。
关键词: 建安诗歌;悲风意象;形象内涵;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54(2007)06-0091-04
建安诗歌描写物象有一突出现象即多用“风”词,且多与“悲”意相关,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检阅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三曹”和“建安七子”诗歌,包括残篇270多首,诗中出现“风”一词的达59首,约占总数的1/5强。本文试通过对以上诗歌的具体分析,揭示“悲风”意象的艺术内涵,由此昭示建安文学之特色。
一 “悲风”意象的情感体现
建安时代是一个铸造悲剧人物的时代,悲剧精神的表达成了建安诗歌中的主旋律。曹操那首被称为“汉末实录”的《蒿里行》形象地记载了建安时期的局势,军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导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惨烈局面。动乱的时世,撞击着志士之心,严酷的现实,弹奏出慷慨悲昂之歌。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多气也。”精确地概括了建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特征。在情感体现上,建安诗歌以“风”抒情主要表现出以下方式。
(一)以“悲”状风,直抒悲情
《文心雕龙·乐府》谈“魏之三祖”曰:“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辞不离于哀思”可谓整个建安诗歌的基调。动荡的时代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与悲痛,诗人们直接给风染上“悲”情色彩。强烈的主观情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了情感的转移,诗人移情入景,客观物象也笼罩着浓烈的情感色彩,“悲风”意象由此构成,它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悲苦之情。因此,以“悲风”直抒胸臆的诗歌不在少数。曹操《苦寒行》写行军之艰难,“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之景映射出一代英豪内心的忧郁、彷徨与悲凉。曹植诗中“悲风”出现较多,如“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浮萍篇》),“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赠王粲》),“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杂诗》其一),“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杂诗》),“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杂诗》)等,用形容词“悲”来修饰“风”,感情直接而强烈,直现风给人带来的忧郁之情,表达了诗人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忧愁。这些诗歌都是曹植后期的创作,面对曹丕父子的猜忌和对自己身心的迫害,曹植预感到自己终身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他对自己生命将失去其应有价值感到极大悲哀。其不幸处境,使他面对朋友的被害和失意,也无能为力,即便与亲兄弟也难以如愿团聚。由此怨愤、失望、压抑、孤寂等多种复杂情感凝聚成巨大的悲情,这悲之广、之深、之强通过风这个物象很好地传达出来了。“悲风”既体现了外在势力的强大与残酷,又蕴涵着诗人的无限哀愁。曹植可谓构筑“悲风”意象反映自己内心强烈感情的典型。而阮《诗》其一(“临川多悲风”)和曹丕《塘上行》(“边地多悲风”)反映的则是建安文人的普遍遭遇和共同情感。除“悲风”一词外,另有“凄风”、“惊风”、“惊飚”等字眼的诗中同样也展示了处于动荡不安中文人的苦闷和落寞。多数诗歌在构筑“悲风”意象时还同时出现了“哀”、“伤”、“愁”等字眼,以渲染意象,强化诗人的悲哀之情。
以“悲”状风,运用通感移情的艺术手法,“风”直接着上悲戚的感情色彩,以“风”之悲写己之悲,可见悲之深切。在此诗人以“悲风”意象直抒胸臆。
(二)“凉风”背景,折射悲情
建安诗歌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凉风”,共13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反映了诗人在事业追求中的挫折与彷徨,在享乐时乐极生悲的时间意识,这正是汉代忧患意识的延展和深化,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普遍心态,曹丕《杂诗二首》其一和《善哉行》即是。第二,展现深秋凌厉的凉风,当离别、漂泊与之共存时,它塑造的是惨烈的意象,如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二、其五和徐干《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等写出了在撼人心魄的深秋凉风里征夫、客子的悲情。第三,“凉风”不仅可以传达诗人的情感,作为一种客观物象,它还为抒情营造氛围,渲染情绪,让读者感同身受,曹植《离友诗三首》其二、《遥逝》和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四等
2007年11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07第32卷第6期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2No.6
收稿日期:2007-09-09
作者简介:吴建辉(1963-),女,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诗中的“凉风”就极具艺术感染力。第四,建安诗歌中虽然悲多乐少,但是,“凉风”在炎热的夏季未尝不是一种令人心爽的风物,因此有的诗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亲切感受,也是建安文人少有的好心情的表现,如曹植《侍太子坐诗》、王粲《公燕诗》、刘桢《公燕诗》和《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一等。总的看来,除了少数几首诗的“凉风”表现了他们在自然中的惬意外,大多表达了魏晋文人在动乱时代挥之不去的忧愁。除了“凉风”一词,曹植《箜篌引》、《赠白马王彪》、《吁嗟篇》和曹丕《燕歌行》其一等诗中还有“北风”、“寒风”、“秋风”、“回风”、“回飚”等与“凉风”表达意象相近的词也频繁出现,诗歌以秋冬的寒风来渲染秋风萧瑟、冷清寂寞的画面,用狂暴的回飚来突出风的寒冷与凄厉。这些“秋风”、“凉风”虽然不像“悲风”直接着上感情色彩,但它们与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完美结合,折射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此,少有秋高气爽的心旷神怡,也难有凉风习习的惬意,秋天、秋风、秋景给人更多的是“悲”、“凉”,建安诗作以秋景抒写人生种种悲哀之情,达到“悲情”与“凉风”结合,由此构成“悲风”意象的另一层面。
为了使由“凉风”构筑起来的“悲风”意象丰富充实,作者抓住一些特色景物予以渲染,使风的意象更具悲凉氛围。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写亲人的生离死别,作者用原野萧条、夕阳西下、飞鸟急归林、孤兽不暇食衬托悲伤,在萧瑟的秋景中抒发其悲凉哀怨之情。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五、徐干《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等以那些让人在孤寂中听起来不寒而栗的“寒蝉”、“蟋蟀”之声与“凉风”相伴。曹丕的《杂诗》、《燕歌行》等则以凄凉之秋景寄托亲友思念、游子思归的哀愁之情。陈琳的《诗二首》在“秋风凉且清”中道出了因事业无成,内心的空虚无聊和苦闷忧伤。“秋风”、“北风”、“凉风”这些物象经诗人点化,融情入景,构成了具有悲凉色彩的意象,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情调和风格,作者内心多种多样的悲情也突显出来。
(三)柔和“清风”,反衬悲情
“清风”、“微风”让人感觉舒适,但是,在建安文人的诗文中却往往引发无限的愁情,与美好自然相比,现实如此残酷,更易引发诗人的哀伤悲愁,这是建安诗人以风传达悲情的又一种方式:即用“微风”、“清风”等柔和的风意象来反衬悲情。
曹植的《情诗》用“清风”、“游鱼”、“翔鸟”等一系列祥和的意象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可悲命运,体现了诗人在动辄得咎,备受压抑中对自由的憧憬,深化了诗人在逆境中痛苦不安的悲剧意蕴。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三抒写秋夜对即将远征的挚友的留恋之情,诗人终夜不寐,以见感触之深,“清风”、“白露”更添凄凉之感,“清风”没给诗人带来轻快之感,相反,徐徐不断的“清风”给诗人带来无限伤感,诗人通过“悲风”意象将离别之情表达得尤为深刻细腻。徐干《情诗》写一位相思女子的情思动态,首先以“高殿郁崇崇,广厦凄冷冷。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构起一凄清的典型环境,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寂寞、了无意趣的心境,诗中情景相生,由于人物心理的变化,她所观察事物也随之变化,此情此景下的“微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毫无生气。“微风”意象正反衬出主人公思念心境下的悲凉之感。曹植《朔风诗五首》其一中的“朔风”即北风,“凯风”即南风,表现了诗人虽远离魏都,对国家仍一往情深,无论是刮北风还是吹南风,他首先想到的是魏的安危,未靖的边境,诗中抒发了捐躯济难、报效国家的志向。但是,诗人注定此生壮志难酬,因此北风显得那么悲壮,南风也失去柔和,诗人借助“朔风”、“凯风”意象,反衬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
建安诗歌借风抒情,无论给风着上“悲”的色彩,还是将风作为抒“悲”情的背景氛围,多为大笔勾勒,由此构成一种宏大的“悲风”意象,情感强烈有如“惊飙”、“回飙”之气势,不可阻挡。体现了建安诗人抒情之特征,也正是慷慨悲凉风格的具体表现。
二 “悲风”意象构筑的形象特征
(一)风的不可抗拒性展示了世事艰难,壮志难酬的悲哀
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力量是巨大的,狂风、飓风来临,它摧毁一切,势不可挡;而风向的不定性让人难以把握琢磨。这与汉末社会的动荡不安有着某些质的相似性。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犹如一股强劲的旋风,使久已摇摇欲坠的汉帝国终于崩溃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军阀混战,各据一方。因此,风这一物象成为诗歌创作的切入点,中国诗歌的独特表现手法“兴”,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激昂进取的建安诗人身处“狂风”之中,“悲风”意象恰当地体现了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经历的艰难险阻;追求理想的坚定性与理想实现与否的不定性这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也通过“悲风”意象得以展示。
汉末建安是天下大乱的时代,也是人心思治的时代。曹操以平定天下为己任,雄才大略,非常自信,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短歌行》倾吐了他求贤若渴,却又人才难得的忧愁,《苦寒行》表现了军旅之艰难及对前程的迷茫。由于三国势均力敌,因此,由国家分裂、干戈不平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始终萦绕在其诗文中。曹植才高八斗,满怀壮志,《白马篇》云:“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而他后期生活如履薄冰,终于抑郁而死。其《求自试表》,《杂诗》其三、其四,《七哀诗》等表现出渴望以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和痛苦,情真意切,曹植可谓建安时期真切感受壮志难酬的典型代表。陈琳诗曰:“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这正表达了建安文人的共同心志。
面对国家分裂带来的多重苦难,建安诗人有封建文人所特有的使命感,积极要求改变现实,重建安定统一的国家。但是其建功立业的思想比之以前儒家所传授的立功之说,有了新的内容,他们认识到本体生命的价值,有比较清醒的个体生命意识,因此殷切报国的思想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紧密交织。由于这种觉醒,他们追求实在的生命意义,然而在艰难的生存中,他们或功业难成,或怀才不遇,面对个体生命的流逝,有着难以排遣的悲伤。觉醒后的悲痛是更加沉痛的,这也是“悲风”意象深沉厚重的原因。
(二)风的来去无踪,引发时光迅逝,生命短促的悲凉
风作为一种物象,另一典型特征是来去无踪,捉摸不定,抓不住它的任何痕迹。而四季不同的风又能鲜明地提醒人
92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