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试题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D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D)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5.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D)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7.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8.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9.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C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0.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1.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B)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12.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A )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13.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1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C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15.从本质上看,货币是(D)A.特殊的资本B.普通的商品C.一般等价物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6.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C)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17.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B)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1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市场经济体制19.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0.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2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基试题库1稿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总称。
答:错误。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新世界观的创始人,完全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所致。
答:错误。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这种基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
但是,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能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窗性,才变成了现实。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错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就在于他们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的一切旧思想。
答:错误。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CCA6-10:DDBAD11-15:CABCD16-20:DCDBA21-25:CDBBB26-30:CCBBA31-35:CABBD36-40:BAAAA41:A二、简答题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4、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的错误(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它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也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它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也是深刻的。
(3)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45、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用二者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含义:①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01【单选】:01【马基】:0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01【单选】:01【马基】:0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01【单选】:01【马基】:0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可进一步分为[1分]A 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个阶段B 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C 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 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2.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分]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B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根源于[1分]A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D 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4.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单个资本迅速增大属于[1分]A 资本积累B 资本积聚C 资本集中D 资本扩张5.垄断统治的实质是[1分]A 生产集中B 对生产和销售实行控制或独占C 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D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6.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属于垄断竞争的竞争形式有[1分]A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 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 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7.金融资本是由[1分]A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B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C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在一起而成的D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中小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8.“个人联合”是金融寡头实现其在[1分]A 政治上统治的主要方式B 经济上统治的主要方式C 生产中统治的主要方式D 流通中统治的主要方式9.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1分]A 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 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 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 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0.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1分]A 内容B 作用C 表现形式D 作用后果11.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1分]A 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 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 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12.垄断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1分]A 垄断高价B 垄断低价C 自由价格D 保护价格13.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1分]A 资本主义私有制B 自由竞争C 垄断利润D 垄断统治14.垄断价格是[1分]A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B 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C 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D 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15.垄断利润的来源是[1分]A 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B 垄断资本家使用先进设备C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和一部分价值D 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16.垄断利润是[1分]A 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D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17.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1分]A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 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18.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杰出人物及著作是[1分]A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C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D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1分]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 20世纪80年代以后20.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后,该企业属于[1分]A 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B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D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1分]A 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 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 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 通过国家的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1分]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与发展B 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C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政策的国际协调D 国内劳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23.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新特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广泛发展,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1分]A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相融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 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C 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D 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4.国际垄断同盟[1分]A 在领土上瓜分世界B 其趋势基本结束C 在当代以混合联合公司为主D 在经济上瓜分世界25.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1分]A 经济实力B 政治实力C 军事实力D 外交实力26.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其主要形式有[1分]A 私人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B 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C 企业资本输出和个人资本输出D 企业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27.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是[1分]A 主权国家B 资本主义国家C 跨国公司D 垄断资产阶级28.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1分]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29.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以[1分]A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B 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基础的D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30.经济全球化[1分]A 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B 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C 阻碍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 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3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1分]A 有利于所有国家B 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1分]A 个体资本所有制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 法人资本所有制D 国家资本所有制3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1分]A 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 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 出现工人持股现象34.法人资本所有制的性质是[1分]A 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对立关系已消失B 属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C 反映出资本主义雇佣工人地位的根本改变D 体现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35.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1分]A 无产阶级B 社会化的生产力C 科学技术D 巨大的社会财富36.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1分]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B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C 社会矛盾的加剧D 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3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1分]A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3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1分]A 生产全面社会化B 产品的商品化C 产品的市场化D 市场的计划化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革命[1分]A 在可预见的长期内不可能爆发B 可能在一国或少数几国首先取得胜利C 可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D 能在全世界同时取得胜利。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C. 竞争机制D. 企业机制答案( 2 ) 标准答案:22.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把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B.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 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 2 )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 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 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 4 )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指()。
A. 绝对适合 B. 基本适合C. 部分适合D. 相互等同答案( 2 ) 标准答案:26.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 先验论 B. 反映论C. 能动的反映论D. 经验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3 ) 标准答案:38.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 先进的机器设备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 4 ) 标准答案:4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 4 ) 标准答案:411.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 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D. 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答案( 2 ) 标准答案: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 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 2 ) 标准答案:2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 先验论B.不可知论C.消极直观的反映论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答案( 4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 第一次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B. 第一次提到实践范畴C. 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D. 坚持了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答案( 3 )15.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 3 ) 标准答案:31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标准答案:317.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A.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 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D.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答案( 2 )18. 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演进过程B. 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更替过程C. 由人的意志和选择决定的D. 由少数人控制的答案:B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仅相当于其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2、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7、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9、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0、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11、实践是指(D)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填空题1、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D)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2、剩余价值规律(ABCD)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BCD)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4、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D)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5、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BC)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基习题集1--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变是世界的本源•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 ,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 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 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 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 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人民群众的观点•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 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 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 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 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 批判性和实践性• B 革命性和否定性• C 系统性和完备性• D 实践性和阶级性•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 A 科学地认识世界• B 正确地解释世界• C 如实地反应世界• D 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12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马基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D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基原理第一章地的题目文档

第一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绝对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诡辩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5.认为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这一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6.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7.有一首断言缺了订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8.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11.新生事物是指()A.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东西B.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C.在形式和现象上都新的东西D.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事物的运动变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对抗性矛盾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1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5.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6.“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B.神学目的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唯物主义决定论17.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绪论⼀、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泽东思想D.邓⼩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的客观条件是:( D )A.⽆产阶级作为独⽴的政治⼒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类⽂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盾的显现3、第⼀次⼯业⾰命的内容是:(A )A.机器⼤⼯业取代⼯场⼿⼯业B.提⾼社会劳动⽣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产⼒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争具有⾃发性,导致这种⾃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捣毁机器烧毁⼚房B.⼯⼈要求改善⼯作条件提⾼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于实现以劳动⼈民为主体的最⼴⼤⼈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产资料公有制D.建⽴⽆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场是:( D )A.实现⽆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于实现最⼴⼤⼈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命⼒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命性的统⼀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基模拟题及答案

马基模拟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A 自由和必然B 真理和客观规律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D 理论和实际E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就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B 它是“科学之科学”C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E 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3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A 思维辩证法B 朴素辩证法C 自然辩证法D 唯心辩证法E 唯物辩证法4 实践是()A 客观的物质活动B 有意识的活动C 任意的活动D 社会历史的活动E 适应环境的活动5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 概念B 知觉C 表象D 判断E推理6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7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8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9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1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1]
![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1]](https://img.taocdn.com/s3/m/290dc77ea5e9856a5612608e.png)
绪论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第一章二、多项选择题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为( A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矛盾是指( B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B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能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D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D )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B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8、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B ) B 、实践9、商品经济是( C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B )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 B、参与制13、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B )B、资源配置国际化 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A )A、科学的品格15、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C ) C、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C ) A、生产使用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最关键的因素( AD )A、周转时间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 CD )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 用的。
马基选择题题库(1)

问题1得0 分,满分1 分“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答案正确答案:B.部分依赖于整体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问题2得0 分,满分1 分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答案正确答案: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问题 3得0.25 分,满分0.25 分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是()答案正确答案:C.时间问题 4得0.25 分,满分0.25 分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答案正确答案:C.物质范畴问题5得0 分,满分0.25 分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根源是()答案正确答案:D.客观的问题 6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答案正确答案:B.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问题7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答案正确答案:C.主观反映问题8得0.25 分,满分0.25 分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答案正确答案:B.主观能动性问题9得0 分,满分0.25 分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答案正确答案: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问题10得0 分,满分0.25 分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一生有两个发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答案正确答案:A.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问题11得0 分,满分0.25 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答案正确答案:B.经济原因引起的问题12得0 分,满分0.25 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其含义是()答案正确答案:B.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心主义问题13得0 分,满分0.25 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答案正确答案: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问题14得0.25 分,满分0.25 分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_百度文库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B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BA.阶级性B.实践性C.革命性D.科学性21.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A.批判的、革命的B.运动的、发展的C.时间的、客观的D.科学的、真理的2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CA.机械力学、地质学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理论物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4.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在德国(BA.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B.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D.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25.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上(BA.基本一致B.截然相反C.完全一致D.相互排斥2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 对立统一规律B. 实事求是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 为人民服务27.第一次把自然、社会和精神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哲学家是(BA.费尔巴哈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28.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9.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C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3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 A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A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BCD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BCD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与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干脆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的启蒙哲学C.美国的阅历论哲学D.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闻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肯定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打算B.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6、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的区分是()A.感性相识是牢靠的,理性相识是不行靠的B.感性相识来源于实践,理性相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相识是对现象的相识,理性相识是对本质的相识D.感性相识来源于干脆阅历,理性相识来源于间接阅历7、马克思主义相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8、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确定力气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冲突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冲突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冲突规律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 运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假如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建的()A.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15、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1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7、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加制”是指金融寡头()A.干脆参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B.干脆参加银行的经营与管理C.通过购买肯定数量的股票层层限制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干脆驾驭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8、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得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限制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将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D.很多思想家都预见了将来社会20、马克思主义认为,歼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歼灭工业和农业的差别B.歼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歼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歼灭利益差别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40 分)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谁是历史创造者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不同回答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4.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脚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意志主义观点7.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C.人们的纯精神活动D.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0.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C.生产劳动D.气候变化1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2.国家的起源是()。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规定的契约B.调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C.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3.阶级的实质是()。
A.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生产过程中的执行者和指挥者14.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15.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的政治制度B.社会的经济制度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社会道德发展的水平16.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生产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17.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8.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19.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1.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23.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B.I(v+m)>IIcC.II(c+v-m/x)>(v+m/x)D.I(v+Δv+m/x)=II(c+Δc) 25.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就是()。
A.危机阶段的特征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D.繁荣阶段的特征2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7.生产性流通费用是()。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B.与商品的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C.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D.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费用28.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29.跨国公司是由()。
A.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B.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C.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D.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3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3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3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3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离不开物质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35.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37.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38.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发点是( )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C.商品D.货币;39.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取决于( )A.效用;B.价值;C.交换价值;D.供求关系;4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D.劳动力再生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2.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A.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做得到”D.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3.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4.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A.按地区划分居民B.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C.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D.拥有社会管理机关5.交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
它们分别是()。
A.商业交往B.物质交往C.人员交往D.精神交往6.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B.一般是人们劳动的产品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7.资本主义工资()。
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B. 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C. 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D. 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8.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A.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B.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C.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D.价格与价值始终是一致的;9.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A.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B.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C.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D.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10.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B.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属于资本家; E.劳动力的价值属于资本家;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3、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4、简述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当代世界有哪些社会主义思潮?对他们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