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3-1中国民族民俗概述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7c6bda767f5acfa1c7cdfa.png)
2.1工匠民俗
对这种封锁性,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工匠们为了保住名牌产品以利 竞争,不得不在选料、加工程序等方面 严格要求,使产品在技艺上始终保持高 水平而不至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这 种封锁性必然给经验的推广,技艺的交 流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障碍。
36
2.1工匠民俗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工匠们由于机遇的难觅 和命运的多舛,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 于冥冥中神灵的佑护。因此,各类工匠的生产 活动,大都具有神秘的性质,诸如对祖师的祈 祷和祭祀、语言和行为禁忌、行话和隐语等等。 其目的,一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 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 至于通过祭祀希望能有较丰厚的收入,当然也 在情理之中。
中 国民 俗 风情
陈艳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入乡随俗,入门问禁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 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 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 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 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比如说某山村 风光优美,通常会说民风淳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或者,穷山恶水出刁民。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 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 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新疆 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 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
• 5、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 吉祥的象征。在新年到来时,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 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筑起一道雪墙。 他们认为这道雪墙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时将 带来幸福和欢乐。
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知识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知识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6d4999480eb6294dc886c0b.png)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
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
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一、中国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
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故称为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
民族风俗课件ppt
![民族风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9151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2.png)
民族风俗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民族 风俗相互交融,形成多元化的
发展趋势。
创新发展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民族风 俗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适应时
代变化。
保护与开发并重
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民族 风俗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推动
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国际化发展
民族风俗逐渐走向世界,成为 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社会公正
确保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成果惠及当地居民,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 。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现经 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循环。
05
结语
总结民族风俗的重要性和影响
民族风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 生活方式,是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体现。
保护传统文化
在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时,应注重保护 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
合理规划和管理
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民族风俗旅游的开 发和经营,提高其文化自信心和归属 感。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 保民族风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风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保
在民族风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民族风俗 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 源,让民族风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 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合理利用民族风俗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业发 展,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02
中国的民族风俗
汉族风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讲课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36d38e6f1aff00bed51e7c.png)
1、民俗的概念: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 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 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 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的类型:
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
3、民俗的特性:
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 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过年的程序
按传统,我国每年阴历正月初元旦为“年 禧”,通称“春节”。这是全民性的盛大传 统节日。春节期间,按习俗,一般有祭神、 求祥祈福、互相祝拜,走访亲友,游览先坛庙 迹,进行娱乐,改善生活等活动。具体内容 有:腊八、扫房、祭灶、年前的市肆、除夕、 元旦、祭财神、开市、"人日"、顺星等。
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族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 民俗(汉族)
第一节 民族民俗概况
一、民族民俗的概况:
(一)民族
1、狭义的民族: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 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 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 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广义的民族:
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 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
门神的传说 :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 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 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 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 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 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 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 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 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的一些旧式 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 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秦 叔宝。
超详细中国民俗文化介绍PPT
![超详细中国民俗文化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830e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png)
• 水乡妇女服饰,随着年岁的大小,有着不同的 要求,青年妇女以花俏为主,精地利用服饰上 的有限空间,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衬托、交 错的手法,以达到显眼,花俏的艺术效果
• 恰到好处地特出了水乡妇女的人体美和装饰美, 给人轻盈洒脱之感。 中年、老年妇女则以深 色调为主,服饰庄重、稳定,穿着要求的舒展 宽大,故而给人古朴持重之感。
④ 卯时,要日出,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太阴即月亮之精玉兔,卯便属兔了。
昼
夜
⑤ 辰,三月的卦 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属了龙。
角
⑥ 巳 ,四月的卦象,正是蛇的好日子,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
度
⑦ 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
解
说
⑧ 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
国家的历史文化 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第 肆章 节
民俗文化美景篇
敦煌定若远 一信动经年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 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民俗文化美景篇
云南丽江 山西平遥古城 广西德天瀑布 西藏纳木湖
云南湖 山西云冈石窟 山西壶口瀑布 新疆喀纳斯湖
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
的;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
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更
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
传统象征性的吉祥 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 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
“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 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 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 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
龙的位置。
十二生肖的来历
生肖排列传说
本命年
全国导游基础:第二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
![全国导游基础:第二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d82571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8.png)
第⼆章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节概述 ⼀、民族 (⼀)概念 民族是在从原始社会进⼊阶级社会的时期开始形成的。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两次社会⼤分⼯的发⽣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原始社会加速崩溃,从⽽也破坏了⽒族部落的⾎缘关系,⽒族部落逐渐⽡解,属于不同⽒族部落的⼈们,打破狭⼩范围的局限性,在较⼤的范围内展开了⽒族间的混合和融合,出现了⼀种新的⼈类共同体——民族。
民族是⼀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等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民族同其他社会历史现象⼀样,最终也是要消亡的。
民族消亡是指世界范围内民族特征和差别的消失。
“民族”有⼴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民族概念,民族是在⼀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化特点上的共同⼼理素质的稳定的⼈们共同体,如汉族等。
⼴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们的共同体,或者⽤以指⼀个国家或⼀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考古发现与古代⽂献既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种与⽂化基本起源于本⼟,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族群与⽂化起源的多元性,但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个⼀体化的过程。
中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阶段,公元前2l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秦统⼀的出现,中华民族早期凝聚中⼼确⽴,华夏族的形成,同时中原⼈向边疆流动迁徙,为中华民族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阶段,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6年,为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秦始皇统⼀中国,初步奠定了我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的版图是“东⾄海……,西⾄临洮、羌中,南⾄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辽东”。
在这样辽阔的国⼟上,除了居住着我国⾃春秋战国以来原有的众多民族,还吸收了不少新的民族参加进来,如百越。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件(跟旅游教育出版社教材配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件(跟旅游教育出版社教材配套)](https://img.taocdn.com/s3/m/7dcbd8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8.png)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勋、爵、品级、补子
• 勋 为授予功勋者的官号 • 爵 古代贵族封号的等级 • 品级 从魏晋开始将官员分为九品 • 补子 官服前后背标志其品级的图饰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五、天干、地支、时辰 〔一〕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分一日为十 二个辰,也叫“时辰〞。记辰用十二地支。每 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奴 隶制繁荣时期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三、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奴隶制衰落时
期、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四、封建社会 〔一〕秦、汉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隋、唐 〔四〕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明、清
第六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
三、其他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风景名胜区 〔三〕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 世界地质公园 〔五〕自然保护区 〔六〕中国的5A级旅游景区
第4章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本章概述:本章简要介绍了民俗的概念、类型及十 几个民族的习俗。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民族数量 56个 人口 地理分布 人口分布 东南密,西北疏 语言文字 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 文字 拼音与非拼音 二、中国的民俗 〔一〕何谓民俗 〔二〕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 1.远程旅游 2.近程旅游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 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四〕按旅游目的划分 1.消遣性旅游 2.事务性旅游
第一节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三、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综合性 〔三〕季节性 〔四〕地理集中性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ppt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7c45376a20029bd642db2.png)
1、民俗的概念: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 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 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 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
2、民俗的类型:
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
3、民俗的特性:
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 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大杂居、小聚 居,交错聚居
5
6
7
8
地图中,范围最大是蓝色区域,表示 拉丁字母使用区;第二大的粉红色区域, 是西里尔字母使用区;第三大的浅绿色区 域是阿拉伯字母使用区;第四大的土黄色 区域是汉字使用区;第五大的橙黄色是受 到古代印度半岛使用的梵文影响的文字: 天城文 印度官方语言之一的印度语的拼写 文字 、泰米尔文、孟加拉文、藏文、缅文、 泰文、老挝文、柬埔寨文等。这些文字中 都有很多词语来自佛经。
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 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 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27
祭灶,灶神,俗称"灶王爷"。据《淮南子》
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 清末明初以来,北京市面传有所谓善书,其 中有"灶王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 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 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民间盛 传:"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认为 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 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
36
人日,旧历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
或曰“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 历史。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 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中说: "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 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认为正 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若阴晦则兆灾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 日有测阴晴的活动,"人日"这一天要吃春饼(一种双 层的荷叶饼)卷"盒子菜"(酱肘子、小肚等熟肉菜), 并且剪饼于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传范围越来越 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见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教学教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b615e890508763230121218.png)
二、汉族民俗
(一)汉族住宿
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和保暖;以木梁承 重,以砖、石、土砌墙;以堂屋为中心,以 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华北地区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 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统节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日为"腊 八节",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一天就开始了。 民谣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 徒中称腊八为"成道节"。民间有熬粥供佛、馈 送亲友邻居、自食,以及有来泡"腊八蒜"的风 俗习惯。
(二)民俗
1、民俗的概念: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 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 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 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的类型:
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
3、民俗的特性:
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 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门神的传说 :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 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 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 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 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 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 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 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 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的一些旧式 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 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秦 叔宝。
中国民族民俗 导游PPT
![中国民族民俗 导游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93136c27d3240c8447eff5.png)
Leabharlann 人口
人口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畲族人口数为709592 语言 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 自治县
名称来源
分布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 部。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 到闽东、浙南、赣东等地山区半山区。 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 ”“畲” 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 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 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 “畲族”
文化艺术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 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 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 表达。 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 歌》。
源瓦 畲 竞“ 有 畲 的房 族 技操 武 族 地, 住 等石 术 有 方多 房 磉、别 建多 ”登具 在为 、山一 山茅 骑、格 坡草 ““的 向房 海打民 阳和 马尺族 避木 ”寸体 风结 、”育 有构 竹、主 水的 林 要
畲族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 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 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少女喜用红色绒线 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 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 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 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 上悬着三块小银牌 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 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 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男子的装束与汉族大同小异
中国民族民俗说课课件
![中国民族民俗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ef407ed630b1c59eeb555.png)
中国民族民俗说课课件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
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以下是XX整理的中国民族民俗说课课件,欢迎阅读。
第一章概论一、民族民俗(一) 什么是民族狭义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广义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
(二) 什么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二、中国民族民俗概论(一) 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已识别出的少数民族有55个。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300多万人。
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只有1400多人。
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佤、僳僳、纳西、拉祜、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独龙、崩龙、基诺族,是云南独有的。
只有极少数分散在其他省。
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646800平方公里。
我国现在共有31个自治州,其中最南端的自治州是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在保亭县通什镇。
(二) 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ppt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1a1247e87101f69e3195a5.png)
第三节 道教
1、了解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2、掌握道教经典名称、标记 3、熟悉道教神仙祖庭及著名道观、名山及
发祥地
第四节 伊斯兰教
1、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熟悉伊斯 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路线及主要宗派
描述 4、熟悉我国著名瀑布的概况 5、掌握泉水的类型。熟悉我国名泉的分布
及特色
第三节 天象景观
掌握大气景观的基本类型。了解天象奇观 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生物景观
1、掌握古树名木、草原的种类。熟悉部分 花木的象征意义及我国部分城市的市花
2、了解我国以植物为题材的旅游节庆活动 和森林公园
第二节 汉族和少数民族
1、了解汉族的得名、掌握汉族的形成、发 展及特征
2、掌握56个民族认定与民族自治概况 3、熟悉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第三节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掌握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概述
第四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
熟悉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节日的 起源及与节日有关的活动
第三节 宫殿建筑
1、熟悉宫殿的布局与主要陈设及其作用、 象征意义
2、掌握中国现存皇宫的概况
第四节 礼制建筑
1、了解祖庙与社稷坛用途及象征意义 2、熟悉北京天、地等坛用途。熟悉国子监
与辟雍的基本情况 3、掌握祠与祠堂的用途及代表
对联的格式
节气
节气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节气转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天气:雨水、小雪、大雪、寒露、霜降、谷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参考资料55页PPT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参考资料5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72decd6bd97f192379e957.png)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Βιβλιοθήκη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参考资料PPT共55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参考资料PPT共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f0d7f9c1e2bd960591c6772d.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 民族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民族”的概念和“民俗”的含义
民族的概念:人们怎在样历学史习上“形成中的国一民个族有民共俗同”语?言、共 中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国
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也可指处于不同社会 民
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
族
民
民俗的含义:即民间风俗。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 俗 成的社会习俗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习俗叫 概 “俗”。具体内容包括服饰、饮食、居住、生产、交通 况
况
广西壮族
自治区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请分析:我国 民族分布的格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局如何?
中 国
民
族
民
俗
概
况
民族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题,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 局。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市云南省。
“看一看”人口分布图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
国
民
族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民 俗
概
况
请思考:
我国人口分布格
局如何?
导游“民俗”用多少?
请浏览“云南民俗风情游”接待任务表,分析“在
导游工作中,需要怎用样到学哪习些“民族中民国俗民知族识民”俗? ”?
中
国
产品名称 云南民俗风情5晚6日游
民
族
简要行程 杭州-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楚雄-昆明-杭州
民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最集中的省份,本线路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维吾尔族
蒙古族
回族
满族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源自俗”?中国民
藏族
畲族
族
民
俗
苗族
彝族
土家族
概 况
壮族
思考“中国北方、中南、东南、西南分别有哪些人口较 多的少数民族”?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
国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
民
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沈民权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1. “地理环境”对民俗有重要的影响, “读”懂“
中
民族分布图”,进而分析“地域相近”的民族在生
国
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相似点,有助于理解并
民 族
记忆本章知识点。
民
2. 用“列表归纳法”学习,比较归纳汉族及各少数
俗
概
民族在分布、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语言文字等方
、婚姻、丧葬、信仰、礼仪、禁忌等各个方面。
“民族民俗”学法
—关键词归纳和对比记忆法
族 分 语 人 怎宗样历学习节“中艺 国文民族服民饮俗”建?礼
中
称布言口教史日术学饰食筑仪
国
信沿
作
仰革
品
禁 忌
民 族
民
俗
概
况
课后作业
1. 预习本项目主怎样题学二习、“三中、国四民、族五民的俗内”容?,将
中 国
关键词填入“民族民俗一览表“中。
况
面的异同点。
中国民族知多少?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
国
民
族
民
俗
概
况
“读一读”族称
汉族 藏族
壮族 蒙古族
布回依族怎族 样学s满侗h族族ē习“维瑶ls中吾族ìù族尔国民朝l苗g鲜ǎ族ě族o族民俗彝白y族族í”?土哈家尼族族
中 国 民
哈萨克 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东乡族 拉祜族
族 民
水w族ò
程概况
1.中国民族分布的格局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概况。 2.纳西族、彝族、白族、藏族的
民 族
民
沿途导游—民 2. 纳西族、彝族、白族、藏族的饮食、服饰、建筑、
俗
族概况讲解 传统节庆、宗教信仰及基本礼仪禁忌等。
概
况
进族应入聚景景居讲点地解)(后民,3舞.若蹈干、民乐俗器趣演事奏等,)若。干民族表演艺术(如民族歌曲、
俗
集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于一体,赏玉龙雪山美景,感受
概
重点说明 纳西东巴文化,品尝白族风味美食,漫步彝人部落,体 验藏族风情,参观云南民族村。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是
况
本次旅游的亮点。
导游“民俗”用多少?
作一名有礼有节有智慧的导游!
岗位情境 怎样学习相“关中知国识民族民俗”?
中
国
沿途导游—介 绍目的地及行
民
族
2. 思考:您的生活中有哪些民俗现象?课后与 民
同学们分享。
俗
概
况
佤族 纳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锡z伯ī族 柯孜l尔族ù克
俗
达斡尔 族
景w颇ǎ族
毛南族
撒qi拉ān族g
布朗族
塔m吉ù克 l族ǎo
阿昌族
普米族
概 况
鄂温克 族
怒族
京族
基诺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罗斯 族
裕l固uò族
乌孜别 克族
门巴族
鄂伦春 族
独龙族
塔塔尔 族
赫哲族
高山族
珞巴族
”记一记“民族,学习口诀记忆法
汉满傈僳景颇壮,高山普米锡伯藏。 毛南布依维吾尔,仫佬仡佬蒙古羌。 乌孜别克俄罗斯,保安独龙京东乡。 哈尼彝苗鄂伦春,裕固朝鲜傣阿昌。 鄂温克水德昂怒,基诺赫哲土布朗。 塔塔尔白回土家,达斡尔畲黎珞巴。 拉祜纳西塔吉克,哈萨克佤瑶撒拉。 我国民族五十六,柯尔克孜侗门巴。
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民
俗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塔塔尔族
概
况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3.33亿,汉族 12.21亿,占91.51%。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找一找:5
个少数民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
族自治区
国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西藏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民 族 民 俗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