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形象

合集下载

辽宁省铁岭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辽宁省铁岭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辽宁省铁岭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作者是()。

A.海顿B.莫扎特C.贝多芬D.瓦格纳2.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A.莫里哀B.布封C.福楼拜D.丹纳3. 《花木兰》原是_____作品。

A.京剧B.昆曲C.豫剧D.评剧4.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_____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B.《天鹅之死》C.《罗密欧与朱丽叶》D.《浮士德》5.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样式是()。

A.戏剧B.电影C.音乐D.舞蹈6.下图中的绘画作品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步辇图》D.《历代帝王图》7.“三一律”是欧洲______戏剧的创作法则。

A.A.文艺复兴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8.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B.《普罗米修斯》C.《罗密欧与朱丽叶》D.《浮士德》9.《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提香10.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诗艺》11.《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五言绝句B.散文C.抒情诗D.叙事诗12.长诗《浮士德》是诗人()的作品。

A.歌德B.席勒C.拜伦D.雪莱13.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被称为_____。

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佛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出自()A.《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B.《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水龙吟·咏月》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5. 历史上最初的艺术传播任务是由______承担的。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研《艺术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共3部分《艺术理论》试卷A卷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

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艺术概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艺术概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艺术概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4. 判断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7.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 )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A.培育艺术家B.审美能力培养C.艺术教育D.美术课正确答案:C解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知识模块:艺术概论2.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基础B.社会意识C.政治法律制度D.科学文化正确答案:A解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基础是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

知识模块:艺术概论3.关于艺术思维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艺术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B.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C.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等特点D.形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答案:D解析: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

知识模块:艺术概论4.以( )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A.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B.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C.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D.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D解析: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知识模块:艺术概论填空题5.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涉及知识点:艺术概论6.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功能。

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前言我国古代诗歌光辉灿烂,诗歌创作以及诗学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今学习古典诗词及其诗学理论已经蔚然成风。

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的提问:怎样评价一首诗的优劣、高下?用什么来做评判的标准?我怎样才能写好一首诗不那么直白?如何使我写的诗有诗味,使人愿意咀嚼,愈咀嚼愈有味道?这些问题是摆在每一个喜爱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诗歌的层次结构是诗歌通过言语的组合,以营构意象,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营构以创造整体的艺术世界。

(意境)那么,分析一首诗歌,我们就可以分为,由表及里三个层面:一·言语——二·意象及意象群——三·意境(整体艺术世界)来进行鉴赏。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每一个层面都提出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高境界、高标准的诗美追求。

我国聪慧的古代前辈,从丰富的汉语词汇中拈出:“气”、“神”、“韵”、“境”、“味”等词,作为我国诗歌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范畴。

并以此来衡量诗歌优劣、高下、精粗、文野。

在言语层面,提出整首诗的“气”的灌注;在意象及意象群层面提出神、韵;在诗的意境(整体艺术世界)层面提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味。

下面我们从我国古典诗学所追求的诗美的极致这一角度结合具体诗例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文以气为主”。

强调气是人的一种气质和精神。

一.为什么说写诗在词语之间必须灌注一种“气”在言语层面,一首诗不应该是一些词语的堆砌,在词语之间必须灌注一种“气”。

我国古典诗学中有许多关于“气”的论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文以气为主”。

强调气是人的一种气质和精神。

唐朝韩愈继承了曹丕的说法,他提出:“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由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诩书》)他的意思是说,在文章的言语的运用,要依赖“气”的浮力,气是根本的。

美术概论复习真题

美术概论复习真题

D .《论崇高》 C .达 ?芬奇 得来全不费A .塞尚 B .凡 ?高 13、 “踏破铁鞋无觅处, A . 艰难探索的过程 B .天赋 14、典型是 —— 。

A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C .鲜明的个性化 15、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 —— 。

A .突发性B .超常性16、 “得心应手 ”讲的是——。

美术概论复习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最早提出艺术的摹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赫拉克利特D .苏格拉底2、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A .表现发生说B .媒介说C .有意味的形式说D .情感符号说3、美术起源于 —— 。

A .人脑意识B .社会实践活动C .游戏D .巫术4、在我国,提出 “以美育代替宗教 ”这一思想的是 —— 。

A .王国维B .鲁迅C .胡适D .蔡元培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 朝的绘画作品。

A .唐B .宋C .元D .明6、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

A .《诗艺》B .《诗学》C .《诗品》7、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 —— 。

A . 政治B .道德C .上层建筑D .意识形态8、弗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出于 —— 一书。

A .《艺术起源》B .《金枝》C .《艺术论》D .《神话》9、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 ——A .审美心理功能C .审美欣赏功能10.形象思维离不开一一 A .严密的逻辑推理C .具体可感的形象 B .审美教育功能D .审美理解功能 B .判断推理.论证D .抽象单一的个体1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A .整合B .变形C .移情D .意蕴的凝结12、《向曰葵》是 —— 的代表作D .米开朗基罗,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 —C .顺其自然D .偶然得到B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D .模仿和创新C .易逝性D .永恒性C.艺术技巧 D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D 政治 B 美术决定政治 D 二者相互影响 C 宗教的方式 D 实践 —— 精神的18、被喻为 “艺术作品的陵墓 ”的是A .艺术博物馆B .艺术展览馆 D .艺术出版社19、 “艺术世界 ”不包括A .艺术主体C .艺术接受B .艺术机构 D .艺术规则和制度 20、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 A .文体期待C .意蕴期待B .价值期待 D .意象期待 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 A .愉悦性C .直接性B .经验性 D .偶然性 22、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是——评王维的诗画。

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典型、意境、象征意象分别是写实性、抒情性、表意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共同服务于人类在审美领域的知、情、意的精神需求,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不能互相替代。

⏹1、象征意象与意境、典型的不同:⏹第一,象征意象的本质在于“意”,意境与典型的本质在于“形”;⏹第二,在形象塑造的思维方式上,象征意象的构思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意境和典型是从具体到具体;⏹第三,在形象的形态上也不同,象征意象一般是一种荒诞的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态,不以“逼真”为创造原则,而意境和典型的形象形态一般需要保持与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一致,即遵守“逼真”原则。

⏹2、意境与典型的不同:⏹第一,目的不同,意境的目的是为抒情,而典型的目的在于显示客观的真相、真理,表达出历史意蕴。

⏹第二,创造的方法不同,典型以历史的现实的眼光从生活中选取有特征性的事物加工成典型,以典型性代表性为追求;而意境则以抒情的眼光寓情于景,以开拓审美想像的空间为追求,不关注社会性代表性。

⏹第三,审美的重点和效果不同:典型的审美重点是在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意境的审美重点是在主观情志的抒发;在审美效果上,典型通过如同亲历其境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和认识,因此读者仍在作者提供的艺术世界中徜徉,而意境通过诱发读者的诗意想像而进入对意境的品味,并从中品味出“言外之意”,因此读者是在自己创造的“象外之象”的超越境界中迷醉。

⏹3、三者之间也有着深刻的相通:⏹第一,都是心灵化的产物,本质上都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第二,都想尽量地为人们开拓广阔的审美想像的思维空间,意境以造景高远为追求,典型以“形象大于思维”为上乘,象征意象以求解不尽、寓意迭出为旨归,都力图以形式的新颖、意蕴的丰厚引起读者无穷的审美联想。

⏹第三,在审美本质上,最后都趋向“真”。

任何艺术都是现实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直接的或间接的反映的产物。

典型追求历史意蕴的真,意境追求情感表达的真,象征意象强调哲理的真,三者只是侧重点不同。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作者:张卫霞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5期[摘要]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境界。

意境与典型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都是心灵化的产物,在审美本质上都趋于“真”。

意境与典型的概念不同,“透明的含蓄”程度不同,特征不同。

[关键词]意境典型异同比较[中图分类号] J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38-02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境界。

意境和典型是艺术意蕴的两种类型的代表。

本文主要是对意境与典型的异同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意境与典型的性质。

一、意境与典型的相同之处(一)意境与典型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作为中西方文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与典型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意境是以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为基础的独特的美学概念。

中国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这种艺术境界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是可以相互对话的,是有生命律动的诗意的空间。

这种艺术境界由审美层次逐步上升到对世界的认识,再到哲理的空间里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灵魂上得到净化。

由上可知,意境追求的是“情真景真”,用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极力去创造空灵、飞动、天真含蓄之美。

典型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去创造典型的。

它追求个性化、本质化(概括化),其中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等能够显示出特征化的特点。

艺术典型具有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如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拉萨尔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特色”。

[1]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

“特征性”是典型的一个重要美学特点。

他们认为从美学的角度去把握典型可以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 三) 意境和典 型在 审美本质 上都趋 于“ 真” 在艺术之 中 , 意境和典型都用 “ 具象到具象 ” 的形式
去反映现实生活 的面貌 。意境在 于抒 发情感 , 其 中所抒 发的情感是客观世 界反映 的主观世 界 , 在客观 上引起主 观情 感 的一种 “ 心灵 ” 的触动 , 并且这 种情感是现 实生活 在主观上的一种折射 。 而典型 的 “ 真” 的讨论 在马 克思 和恩格 斯 的文 艺思
廖 霜
2 0 1 4 年 3 月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Ma r c h 201 4

意境与典型的异同比较
张 卫 霞
( 桂 林 师 范 高等专科 学校
[ 摘
中文 系,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要] 意境和典型都是 艺术创作 中的 高层 次形象, 是 艺术 家的最 高追求 , 也是最 富于审美价值的 艺术形 象与 艺术境界。 意境
灵” 的模仿 是 以抒 情言 志为 目的 , 以生活具 象 的形式 进 行艺术追求的, 是一种物我相融 , 主客合一的艺术化境界。

意境与典型的相 同之处
( 一) 意境 与典 型都具 有丰富而深邃 的 内在意蕴 作 为 中西方文论 中两个重要 的美学 范畴 , 意境 与典
关 于典 型 的“ 心灵” 模仿 而 言 , 黑格 尔在 论述 “ 透 明 性” 时指明 , 典型实质 上不过是 “ 具有 实体性 的主体 性” 。 “ 实体 性” 是指客观事 物 ; “ 主体性 ” 是 指作者 的主观情感
型都具 有丰富而深邃的 内在意蕴 。
意境是 以 中国哲 学 和中 国文化 为基础 的独 特 的美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作者:孙小睿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在影视、文学、绘画等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手段。

如果说典型是在叙事性艺术中随着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推进逐步形成的,那么意境则是在空间性艺术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营造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而形成的。

关键词:典型;意境;共性;区别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12-01在影视、文学、绘画等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都是重要的表达方法和手段。

两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则会给予欣赏者潜移默化的不同感受。

通过分析“典型与意境”的含义、特征及举例说明,更好地了解两种艺术表达方式的情感。

一、典型的含义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

从狭义上讲,是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

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者典型形象。

从广义上讲,典型形象是创作者创造的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广泛深刻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现象,揭示了某些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学形象.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与完美融合,它通过个性显现共性,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二、典型的特征典型的运用具有广泛深刻的概括性。

与形象的概括性相比,典型的概括性具有更突出、广泛、深刻的特点。

典型形象不止是人物形象,凡是艺术形象,都可上升为典型。

在西方文论史上和文学批评实践中,艺术典型一般都指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所以西方叙事的传统是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社会发展状况,是典型人物成为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所以艺术典型的特征中有三个性质的特点:(1)突出的代表性,集中概括了生活中某一类人或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2)巨大的普遍性,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广泛;(3)深刻的思想性,对社会现象的概括深刻,它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反映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艺术学名词解释

艺术学名词解释

一、意境:1.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体现出的艺术境界,多指艺术形象或情境所呈现出的境界和情调。

2.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并诱发和开拓人类的审美想象空间。

3.是主体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二、艺术典型:1.是指艺术作品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

2.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3.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共性,特殊性中体现普遍性,偶然中体现必然,在现象中体现本质。

三、形象性:1.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2.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3.各个具体的艺术门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感受到。

4.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四、主体性:1.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会具有主体性特征。

3.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生活,但是这种形象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作型和创新性。

4.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五、审美性:1.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2.从生产角度来说,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品。

二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属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3.艺术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山东省济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A.莫里哀B.布封C.福楼拜D.丹纳2. 由于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欧洲,人们把建筑称做__________。

()A.“石头的史书”B.“永恒的记忆”C.“凝固的音乐”D.“流动的建筑”3.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暗合,既能促进艺术鉴赏活动的升华和发展,又能促进鉴赏者有效的升华__________。

()A.思想感情B.心灵情感C.思想情绪D.美好愿望4. 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导演是______。

()A.勾口健二B.大岛渚C.小津安二郎D.黑泽明5.闻名于世的阿尔塔米拉岩洞艺术位于()A.法国B.西班牙C.突尼斯D.奥地利6. “文艺复兴三杰”不包括______。

()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C.拉斐尔D.罗丹7.《诗学》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

A.柏拉图B.泰纳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8.《老妇还乡》是一部()A.悲剧B.喜剧C.正剧D.悲喜剧9.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这说明艺术具有——功能。

()A.审美认识B.审美娱乐C.审美教育D.审美享受10. 在艺术史上被称为“想象的艺术”的是__________。

()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文学艺术D.视听艺术11.我国著名影片《林则徐》、《在烈火中永生》、《聂耳》男主角的扮演者为_____.A.谢添A.赵丹B.秦怡C.李默然12.下列影片中,__________是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作品。

()A.A.《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B.《珍珠港》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D.《卡萨布兰卡》13.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的鼻祖是__________。

艺术学概论之 第十章 典型与意境

艺术学概论之   第十章  典型与意境

• 从上面两幅白石老人的画中,我们可以看 到,兰花、蜻蜓和虾就是实境,是作品所 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指 向了另外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兰花摇曳的 身姿、蜻蜓灵动的飞舞,虾的自由戏嘻, 都使我们感受到那种昂然的生机。这是一 种自然的造化,是一种生命的律动,这就 是虚境。实境和虚境相得益彰,就使作品 具有了意境。
陈子昂:登幽州台
• • •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2.虚实相生

• 虚实相生同样是意境创造的重要特征。虚与实是 中国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艺术上有着重要表 现。 • 所谓实是指实境,也就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出来 的对象,是一种有形的艺术形象;所谓虚是指虚 境,也就是由艺术形象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 的空间。实境是意境创造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 升华,是意境创造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实,才 显出虚的价值;正是因为有了虚,实才真正凸显 出来。
二、典型的美学特征
• 1.典型是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整体 • 2.典型是性格的丰富性与主导性的统一 • 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典型是个性和共性有机结合的整体
•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 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 是一个‘这个’。” 这就是说,任何艺术 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 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 体现出普遍性的规律 。例如:阿Q,哈姆 雷特。
• 自18世纪起,典型观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和类型 特征到重视个性的转变。
• 例如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 阿喀琉斯是个最年轻的英雄,但是他一方面有年轻人的力量,另一方面 也有人的一些其他品质,荷马借种种不同的情景把他的这种多方面的性 格都揭示出来了。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布里赛斯被人夺去,他 为他痛苦,他的荣誉受到损害,他就和阿伽门农争吵,这就成为《伊利 亚特》中以后一切事变的出发点。此外,他也是帕屈罗克鲁斯和安惕洛 库斯的最忠实的朋友。他一方面是个最漂亮最暴躁的少年,既会跑,又 勇敢,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很尊敬老年人;他所信任的仆人,重视的腓尼 克斯,躺在他的脚旁,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老人涅斯托表示最 崇高的敬礼。但是对于敌人,他却显得容易发火,脾气暴躁,爱报复, 非常凶恶,例如他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车后,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 个圈子,但是老普莱亚姆来到他的营帐,他的心肠就软下来了,他暗地 里想到自己的老父亲,就伸出手来给哭泣的老国王去握,尽管这老国王 的儿子是他亲手杀了的。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 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 的其他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 式的抽象品。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一、单选题(共30题)1.长沙马王堆帛画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西汉B:东汉C:商周D:隋唐【答案】:A【解析】:长沙马王堆所处的历史时期是西汉。

2.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标志着电影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戈达尔B:让米特里C:库里肖夫D:麦茨【答案】:D【解析】:随着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兴起,接受美学以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为理论基础,迅速在世界各国和许多艺术领域流传开来,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仅以影视艺术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影视美学研究日益转向观众,尤其是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论,使观众心理学特别是观众深层心理结构的研究日占上风,甚至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也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这部著作,标志着电影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不仅指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A:艺术形象B:艺术画面C:艺术情境D:艺术审美【答案】:A【解析】:艺术形象不仅指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艺术形象可以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

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

艺术形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形象中融进了艺术家爱憎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

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4.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

黑龙江省伊春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伊春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伊春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踢踏舞是______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

A.A.日本B.韩国C.墨西哥D.斯里兰卡2. 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A.莫里哀B.布封C.福楼拜D.丹纳3.卡西莫多是著名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

A.大仲马B.巴尔扎克C.果戈理D.雨果4. 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_____。

A.白玉霜B.张君秋C.梅葆玖D.尚小云5.中国电影诞生于()。

A.1895年B.1899年C.1901年D.1905年6. 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指艺术创作中的___________。

()A.想象能力B.个人修养C.技巧水平D.发现能力7.我国著名的司母戊鼎产生于()。

A.殷商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8.下列芭蕾剧作品中,属于俄国古典芭蕾传统剧目的是()。

A.《葛蓓利娅》B.《仙女》C.《吉赛尔》D.《天鹅湖》9.《十面埋伏》是一首汉族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

下列成语典故中,与该曲表现的历史场景无关的是()。

A.四面楚歌B.破釜沉舟C.霸王别姬D.无颜见江东父老10.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德国理论家是()。

A.康德B.黑格尔C.席勒D.康拉德·费德勒11. 出品《未来世界》、《超人》这两部影片的国家是()A.瑞典B.美国C.法国D.意大利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______。

( )A.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13.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演是()A.冯小刚B.徐克C.陈凯歌D.张艺谋14. 《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A.王希尚B.朱耷C.郑板桥D.齐白石15.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_的代表作。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______的名作。

( )A.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2.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罗马神话3.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______。

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社会生活4.《青鸟》的作者是比利时剧作家( )A.萨特B.梅特林克C.尤特凯维奇D.罗姆5.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6.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指()A.A.审美想象B.审美感知C.审美联想D.审美情感7.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B.《普罗米修斯》C.《罗密欧与朱丽叶》D.《浮士德》8. 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__人。

()A.美国B.苏联C.意大利D.法国9. 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10.曹丕的文艺美学著作是()。

A.《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典论?论文》11.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戏曲,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杜甫1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提香13. 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和主要思维方式是指___________。

()A.抽象思维B.理性思维C.感性思维D.形象思维14. 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_____。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毕加索是______著名画家。

A.荷兰B.法国C.德国D.西班牙2. 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______。

( )A.易卜生B.曹禺C.莎士比亚D.老舍3. 在创造思维中,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指___________。

()A.想象B.灵感C.感知D.联想4. 《农民暴动》(又译《农民战争》)是德国艺术家柯勒惠支的______作品。

()A.铜版画B.油画C.水粉画D.水彩画5.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评价艺术的一种批评形态是( )A.文本B.接受C.心理D.社会历史6. 《霓裳羽衣舞》是___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7. 梵高是_____著名画家。

A.荷兰B.法国C.英国D.丹麦8.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______。

A.A.神所赋予的灵气与天赋B.艺术家依靠怪癖的刺激而获得的一种创作冲动C.长期积累,偶然触发而出现的创造力高度旺盛的创作心境D.来去无踪难以说清的一种神秘兴奋的心态9.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普洛丁10.《西斯廷圣母》是著名画家()代表作之一。

A.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基罗D.欧里庇德斯11. 审美创作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A.审美愉悦B.审美期待C.审美趣味D.审美想象12.《西厢记》是我国元代作家______创作的。

A.A.关汉卿B.汤显祖C.王实甫D.蒲松龄13.拙政园的园林风格属于()。

A.皇家园林B.寺庙园林C.江南园林D.岭南园林14.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15.下图中的绘画作品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步辇图》D.《历代帝王图》16.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暗合,既能促进艺术鉴赏活动的升华和发展,又能促进鉴赏者有效的升华__________。

浙江省丽水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高职单招2023年艺术概论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在《金枝》中论述了艺术发生的巫术说的是()。

A.爱德华·泰勒B.克林伍德C.詹姆斯·弗雷泽D.詹姆斯·乔伊斯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除_____。

A.诗人B.政治家C.工匠D.军人3.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4.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

A.妙品B.能品C.神品D.逸品5.黑格尔的美学代表著作是()A.《诗学》B.《诗艺》C.《美学》D.《美育书简》6.对艺术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意识形态是()。

A.政治B.哲学C.道德D.宗教7.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_人。

A.美国B.苏联C.意大利D.法国8. 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以______最为著名。

()A.山水画B.花鸟画C.人物画D.墨竹画9. 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______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B.古筝C.扬琴D.二胡10.电影与电视属于()A.综合艺术B.语言艺术C.表情艺术D.实用艺术11.著名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是()的代表作之一。

A.A.梵高B.高更C.伦勃朗D.毕加索12. 唐代书法家________把书法艺术分为神、妙、能三品。

()A.柳公权B.张怀瑾C.颜真卿D.王僧虔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描写了在审美过程中的( )A.情感B.意境C.思想D.心境14.《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五言绝句B.散文C.抒情诗D.叙事诗15.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___________的艺术博物馆。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6.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的代表。

【免费下载】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免费下载】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巫术说:也称“魔法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它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研究基础之上此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代表人物还有弗雷泽《金枝》。

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说法的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和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未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处于普通文化学,艺术学的交叉领域,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艺术流派:往往体现为艺术风格相近或相同的艺术家的集合体,明确的说,他是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美学主张、表现风格相似的一批艺术家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

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

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例句:这幅画不光形象美,而且色彩美,意境美。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编辑本段]详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

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

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人 闲 桂 花 落
2.情景结合 具有“以景寓情”的“深邃之感情”美。 须知,“意境”之“意”,主要指渗透于 “境”中之情,这情来源于对客观现实生 活的体验,但又不等于生活中的一般感情, 而是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生活深刻体验的 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审美意象抒发和表现 的“景中之情”,有即情理统一的审美感 情。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体中体现出广泛普遍 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有普遍性的某些 规律。
《阿Q正传》
《阿Q正传》
《阿Q正传》
阿Q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狭 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 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感禁 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而又安于现状。 他纠集了这些复杂的性格,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得自我 满足。 阿Q是中国国民性的一个代表,是在典型环境下产生的 典型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两
个问题。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 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 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以再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戏曲、电影、电视 剧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 以表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抒情诗、山水画、 音乐、建筑、书法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 意境。

典型的人物形象, 确实是优秀的艺术 作品中的显著特征。
绘画中典型的人物形 象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 作品曾经塑造了一系列 不朽的典型人物,给人 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 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 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通过 鲜明独特的个性、能充 分地表现一定阶级、阶 层、集团或社会生活某 些本质方面的具有独特 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 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和典型都是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形象,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意境一致的艺术形式。

”意境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它与人的需要、欲望和理想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

意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意境的色彩。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意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其美学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领域。

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灵魂,它使作品氤氲着灵虚之气,其特征表现为: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审美时空的无限性、格调审美的超逸性。

简逸玄淡而饱蕴张力的线条,是意境创造的基础,旷达空灵的构图是意境创造的关键。

书家具有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才能使作品意境天成,而达到天籁自鸣的自然之境。

佛道哲学思想对意境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道家所阐述的“道”的最高境界和玄妙的特征及“言不尽意”的思辨性,给文学艺术家审美创造以深刻的启迪,为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道家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开辟了中国的审美之路。

印度佛教的输入及中国禅宗哲学的兴起,对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野,并直接导致了意境论的诞生。

意境论萌发于魏晋,形成于唐,宋至清代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意境论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它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体现在每个具体的艺术领域。

书法艺术将其丰富的审美内涵熔铸在精湛的笔墨线条之中,使作品韵味无穷,意境深邃。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生、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氤氲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它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

1.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如孙过庭所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

2. 审美时空的无限性。

书法作品中的结体章法,是以笔墨点线巧妙地分割纸面的空白,使有墨处呈现出牵丝、仰俯、向背、疏密、长短、参差等变化之美;空白处浩渺无际,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蕴涵着无穷的意象,这虚象即“象外之象”,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它提供给欣赏者的是自由想象和驰骋情感的心理空间。

3. 格调审美的超逸性。

作为书家独抒性灵的书法艺术,其作品中的笔墨意象是书家人格的缩影,它从书家心源中流淌出来并浸染着书家的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

书家的“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著名美术指导叶锦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东方美和中国元素的应用。

《无极》是叶锦添是他寻求的东西方糅合转化的创作形式,尝试用新的方法,展现传统精神。

且不谈该片的思想内涵与人物性格,单就视觉造型效果方面,堪称奇观。

特别是满神与倾城的造型,兼具东方神秘和西方浪漫的美感。

满神的服装、发型飘逸夸张,具有超现实的希腊神话质感,但服装的门襟、发饰运用的却是中国传统的元素,以大写意的方式表达东方的传统文化。

王妃倾城的造型以唐朝丝质宫服为主,那件被讽刺为“风筝”的纯白羽衣,则直接脱胎于西方的天使形象。

《无极》的场面制作既具备好莱坞的震撼视觉效果,又不乏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疏朗开阔。

无论是童年倾城第一次遇到满神时的“镜花水月”,还是光明和倾城上演爱情乌托邦的“海棠精舍”,都让人印象深刻。

陈凯歌形容说:“时间似乎停滞了,只有月色,海棠花,一潭湖水,一切太美了。


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所创造出来的,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又表现出艺术家自己独有的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

艺术典型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中的一般人物形象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和概括化相统一的特点,而典型形象则要求高度个性化和高度概括化的统一。

它既不是类型,又不是个性。

其所反映的共性,可以是某一阶级、阶层的某些阶级性,也可以是超越了阶级性的某种社会普遍性,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关系的某些本质。

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让小马哥的形象深入人心。

风衣+墨镜+双枪+牙签的“小马哥”经典造型;用美钞点烟,用啤酒浇腿,在枫林阁双枪复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让无数人为之心动。

这部影片开创了香港“优雅”的黑帮片时代。

小马哥的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高度
统一,吴宇森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小马哥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