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一)项目结题总结报告项目名称: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项目编号:G2000078400起止年限:2000年— 2005年项目负责人:汪景琇研究员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邮编10001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要承担单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项目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二〇〇五年十月1、项目结题基本信息表一973计划项目结题基本信息表项目编号:TG20000784002、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本项目着重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日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太阳剧烈活动的成因,及在剧烈活动中爆发式增长的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磁通量和磁化等离子体抛射对太阳风和行星际介质、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作用,从而形成空间灾害天气的物理过程,建立和发展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

这是当代空间科学中最困难、最富挑战性和最能造福人类的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难题。

它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空间技术、空间探测乃至空间产业的重大需求,并将对宇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带电物质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这一项目是天文学、空间和地球科学相结合的基础研究项目。

它以奠定我国日地空间灾害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为国家目标,适应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聚焦于太阳的剧烈活动及其驱动的日地空间灾害天气的机理,力图在新的学科生长点取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按照计划任务书的构想,在这一研究中揭示的太阳变化和空间灾害天气的因果联系,形成的新的概念和理论,不但将为发展我国空间天气预报准备必要的科学基础,而且将为我国空间天气地基和空间观测网的建设等大科学工程做理论和概念准备。

2.1 主要研究内容1)太阳剧烈活动的能源来自磁场,系统地研究导致剧烈太阳活动如耀斑、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向量磁场结构、演化,取得定量的观测结果,以独立磁拓扑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和构筑唯象和数值模型,乃至物理模型,为理解剧烈太阳活动形成的物理机制和其中粒子加速等高能物理过程,为太阳活动预报提供物理基础。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973计划项目结题总结报告篇一:973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项目编号:G00项目名称: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首席科学家:贾继增张启发课题编号:G07课题名称:水稻抗病基因克隆课题负责人:翟文学子课题负责人:翟文学彭开蔓(王石平)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华中农业大学电子信箱:wxzhai@,XX年9月30日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分离克隆2个水稻抗病基因。

我们已经按计划开展了研究工作,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3、Xa4、xa5、xa13、Xa25(t)和Xa26以及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研究。

目前已克隆并证实了Xa26基因;已克隆Xa4和xa5基因,即将证实其功能;精细定位了Xa3、xa13和Xa25(t)基因;获得了3个抗稻瘟病相关基因。

基本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具体工作与取得的进展如下:1. 精细定位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我们利用F2大群体,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精细遗传定位。

这两个基因都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并紧密连锁。

涉及Xa4基因(Sun et al., XX, Theor. Appl. Genet. 106:683-687)和Xa26基因(Yang et al., XX, Theor. Appl. Genet. 106:1467-1472)遗传分析的工作已发表。

2. 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品种明恢63中分离克隆了Xa26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12.9)。

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

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在苗期还是成株期携带Xa2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的抗谱比Xa26基因的供体水稻品种(明恢63)的抗谱显著增宽,抗性明显增强,说明遗传背景可能影响抗病主效基因的作用。

分离克隆Xa26基因的工作正在发表印刷之中(Sun et al., XX, Plant J., in press)。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在重庆医科大学启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在重庆医科大学启动

C HN S O H A EC N R C IE EC C R N E T E
C hi e di l oa na M ca B r d
贺 。启动会 结 束后 ,童 小平 副市 长亲切 会 见
了与会专 家和领导 。 我 国 原 创 性 医 疗 器 械 聚 焦 超 声 肿 瘤 治 疗
合的放 大效 应 ” ,以原始 创新 为核 心 ,以 “ 有
技 术在 设备研 制 、l 应 用及 若干基 础研 究 床
方 面 取 得 了 突 破 性 成 果 。 该 项 目 的 成 功 启
围绕关 键科学 问题 、核心技 术攻关 。
项 目 首席 科 学 家 王 智 彪 教 授 、 各 课 题 组 代 表 分 别 介 绍 了项 目 基 本 情 况 和 各 课 题 组 研 究 内 容 和 目 标 , 咨 询 专 家 组 和 项 目专 家 组 专 家 认 真 听 取 了 汇 报 ,并 提 出 了 很 多 建 设 性 的 宝 贵 建 议 。 王 智 彪 教 授 对 专 家 们 的 建 议 表 示 由衷 感 谢 并 进 行 了总 结 .对 课 题组 1 在 2 1 年 1 月 8日 , 由 王 智 彪 教 授 为 首 席 持该 项 目的各 部委 、高 校和 科研 院所 及专 家表 00 2 科 学 家 的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示 衷 心 感 谢 。 重 庆 市科 委徐 青 副 主任 发 表 讲 F肿 无 ( 7 计 划 ) “ 焦超 声 无创 治 疗 肿瘤 的 关 话 , 强 调 Hl U 瘤 治 疗 具 有 “ 辐 射 、 无 创 、 93 聚 强 键 科 学 问 题 研 究 ” 项 目 在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海 扶 靶 向 ” 等 优 点 。 希 望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 强 联 国际 学 术会 议 厅 隆 重 启 动 。 《Na ue Ma e il》 上 发 表 文 章 表 示 祝 t t r s r a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首先,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资助和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
金和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这有助于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973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

通过973计划的资
助和支持,国家能够吸引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973计划也为国内的科
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更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

此外,973计划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973计划支
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可以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动力。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科技
领域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973计划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实施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
度融合,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希望通过973计划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国科发计字〔2006〕433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一、“十五”期间的部署自启动以来,973计划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农业领域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未来农产品竞争力等目标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了以新品种、新品质为目标的农业动植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以及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与绿色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生物入侵、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西部典型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

能源领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液体燃料严重缺乏、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部署了煤炭气化液化、多联产、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油气藏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重点部署了天然气、煤层气成藏机理和高效催化转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大规模利用发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重点开展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重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部署了基因治疗、器官移植、严重创伤等临床相关基础研究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研究,在创新药物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认和中药方剂的研究,并对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如疾病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组织工程、免疫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部署,同时针对严重传染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设立了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附件1中期评估文件编写提纲及要求(标题4号黑体,正文小4号仿宋体,A4纸、双面印刷,一、二、三、四各部分分别装订)一、项目中期总结报告1.项目组织落实情况①项目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②课题设置的思路,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③研究队伍的组织与落实情况2.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①项目前两年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②计划任务完成情况③同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较,项目的研究工作的总体水平、突出进展、学术影响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评价④前两年研究工作对完成项目五年预期目标的作用和贡献3.项目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成效①项目的组织管理:包括项目内部的学术交流和数据共享情况等②研究队伍的总体状况:包括项目专家组、课题负责人的作用,年轻人才的培养等③经费使用情况4.项目中期总结评议情况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组织情况②项目中期总结专家名单③项目中期总结各课题评议结果及评议意见(附评议表和评议意见表复印件)5.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6.项目投入统计表(表1)和项目产出统计表(表2)7.项目首席科学家签字二、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按课题分列,每个课题5000字以内)1.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2.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3.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情况4.经费使用情况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包括研究计划的调整思路)6.课题负责人签字(向科技部上报时需承担单位签字盖章)三、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格式见附件4,作为中期评估材料提交时不需要依托部门签字盖章)注意突出调整思路,包括:1.后三年如何进一步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工作,预期将会在哪些方面取得哪些突破。

2.根据整个项目和各课题前两年的进展情况,为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何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进行调整,哪些课题是支持的重点,各课题如何突出研究重点。

四、其它相关资料1.3-5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包括已接受的论文)及被引用情况(不包括自引情况)2.973计划项目发表论文目录(表3)3.国际、国内科技发明专利目录(表4)及相关证书复印件(如果没有,可以不提供;专利应区分授权专利和申请专利)4.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目录(表5)5.国际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情况(表6)6.优秀中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情况(表7)7.项目所制定的内部管理条例注:表1—7从973计划管理系统中直接打印生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与汇报会第二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CM 2008)2008年10月24-27日青岛目录●973项目学术交流与汇报会日程●第二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日程●报告摘要●会议须知第二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组织主办:中国数学学会计算机数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会议主席:高小山程序委员会:李洪波(主席)、曾振柄、陈永川、李子明、杨路、刘木兰、查红彬、陈发来、李华组织委员会:李树荣(主席)、周代珍、黄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与汇报会地点:青岛金港大酒店时间:2008年10月24日09:00-09:30 项目介绍、领导讲话09:30-10:10 数学机械化理论与核心算法10:10-10:30 休息10:30-11:10 差分与微分方程的机械化算法11:10-11:50 实几何与实代数的高效能算法12:00-14:00 午餐14:00-14:40 数学机械化与信息安全和编码基础理论研究14:40-15:20 数学机械化在生物特征识别中的应用15:20-15:40 休息15:40-16:20 数学机械化在几何建模中的应用16:20-17:00 基于网络的数学机械化软件开发17:00 总结18:00- 晚餐第二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大会日程(CSCM 2008)2008年10月25-27日青岛金港大酒店10月25日地点: ***08:30-09:00 开幕式主会场1(主席:高小山)09:00-09:45 邀请报告: 徐宗本, 西安交通大学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09:45-10:30 邀请报告: 齐东旭, 澳门科技大学关于非连续的正交函数10:30-10:50 休息10月25日10:50-12:05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1:微分代数(主席:张鸿庆)分组2:应用研究(主席:王定康)分组3:代数方法(主席:符红光)10:50-11:15李子明, 吴敏Computing dimension of solution spaces forlinear functionalsystems10:50-11:15李邦和酶动力学中的拟稳态假设10:50-11:15张树功多元有理插值的Groebner基方法11:15-11:40王怀富A criterion for thesimilarity of length-two elements ina PID11:15-11:40LEI YANG, 李树荣Optimization ofinjection strategiesfor polymer floodingbased on a real-codedgenetic algorithm11:15-11:40Erich Kaltofen, 李斌,杨争锋, 支丽红Exact Certification ofGlobal Optimality ofApproximateFactorizations ViaRationalizingSums-Of-Squares withFloating Point Scalars11:40-12:05 郑大彬, 吴敏Testing algebraic dependence of hyperexponentialelements11:40-12:05侯春望因子优化法在控制系统根轨迹绘制中的应用11:40-12:05王明生Prime factorization ofmultivariatepolynomial matrices12:00-2:00 午餐10月25日2:00-3:40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4:微分代数(主席:李志斌)分组5:编码与密码(主席:邢朝平)分组6:应用与算法(主席:齐东旭)2:00-2:25朝鲁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 SetAlgorithm for theComplete Symmetry Classification of PDEs2:00-2:25林东岱, 邓炎炎密码学理论中的挑战2:00-2:25黄雷, 李洪波基于共形几何和复数法的几何计算新方法2:25-2:50刘姜, 李洪波, 曹源昊涉及坐标变换的微分多项式在求和约定下的化简和标准型2:25-2:50吴文玲Improved ImpossibleDifferentialCryptanalysis ofReduced-Round Camellia2:25-2:50廖啟征四元数的复数形式及其在机构求解中的应用2:50-3:15李子明, Martin Ondera,王怀富Simplifying skewfractions modulo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ce relations2:50-3:15刘峰, 武传坤, 林喜军Color VisualCryptography Schemes2:50-3:15李忠, 王爱玲一种基于D-S证据推理的信息融合改进算法3:15-3:40袁春明差分素理想的一个判定准则3:15-3:40邓映蒲攻破Cai-Cusick基于格的公钥密码系统3:15-3:403:40-4:00 休息10月25日4:00-5:40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7:组合与图论(主席:王明生)分组8:有限域(主席:刘卓军)分组9: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主席:查红彬)4:00-4:25陈永川, 唐凌, 王星炜,杨立波Schur positivity and q-log-convexity4:00-4:25高小山, 黄震宇有限域上求解多项式方程的特征列方法4:00-4:25阮秋琦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最具可分性人脸特征融合的预处理算法4:25-4:50Burcin Erocal, 侯庆虎, Peter PauleAn implement of MacMahon's partitionanalysis4:25-4:50赵尚威有限域上二次方程组求解的近似算法4:25-4:50罗定生汉语词汇的一体化联合分析方法研究4:50-5:15冯荣权Enumerating typical abelian prime-fold coverings of a circulant graph4:50-5:15孙瑶, 王定康有限域F2上Groebner基的计算4:50-5:15张超Multivariate LaplaceFilter: a Heavy-TailedModel for TargetTracking5:15-5:40谢应泰A polynomial time algorithm for judgingH-graph5:15-5:40张艳硕基于身份的短代理签名方案及其扩展5:15-5:40许超多媒体检索中的转移学习10月26日主会场2(主席:李洪波)08:30-09:15 邀请报告: 邢朝平, 南洋理工大学Space-time codes--int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s09:15-10:00 邀请报告: 张健, 中科院软件所有限模型和反例的搜索10:00-10:20 休息10月26日10:20-12:00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10:实代数方法(主席:冯勇)分组11:计算机图形学与辅助设计(主席:陈发来)分组12:优化算法(主席:支丽红)10:20-10:45张景中直观几何代数基础问题10:20-10:45陈冲, 徐国良几何设计中的水平集方法10:20-10:45黄文奇, 叶涛等圆Packing问题完全拟物算法的进一步研究10:45-11:10 邵俊伟, 侯晓荣基于区间分析的不等式自动证明系统10:45-11:10汪国昭混合B样条的统一表示10:45-11:10谢福鼎时序波动周期关联规则挖掘的一个算法11:10-11:35曾振柄基于区域剖分的不等式证明11:10-11:35李华基于几何不变量的三维形状分析和检索11:10-11:35纪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房策略模型11:35-12:00 张志海, 马蕾, 夏壁灿判定一类线性程序终止性的加速算法11:35-12:00宋瑞霞数字图象自适应非均匀分割及其应用11:35-12:00刘新平, 刘颖基于最大最小距离的改进遗传算法12:00-2:00 午餐10月26日2:00-3:40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13:逻辑与网络(主席:张健)分组14:模式识别(主席:李华)分组15:微分方程(主席:李子明)2:00-2:25吴尽昭基于代数符号计算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2:00-2:25杨国为, 王守觉判定一点是否属于高维复杂形体的算法2:00-2:25张鸿庆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2:25-2:50Guang Zheng, 李廉, 吴尽昭, Wenbo Chen Weaker bisimulation: how to make a+b and tau.a+b equivalent?2:25-2:50査红彬, 裴玉茹The CraniofacialReconstruction fromthe Local StructuralDiversity of Skulls2:25-2:50李志斌Darboux变换与多孤子解算法研究2:50-3:15杜玉越逻辑工作流网及其应用2:50-3:15林通流形学习理论与应用2:50-3:15陆征一Computer aided anal-ysis for differentialpolynomial systems3:15-3:40刘家保, 潘向峰Estrada Index of Hypercubes Networks3:15-3:40邓九英, 王钦若,毛宗源, 杜启亮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混合算法3:15-3:40闫振亚The MKdV eqs withvariable coefficients:Exact uni/bi-variabletraveling wave-likesolutions3:40-4:00 休息10月26日4:00-5:40 分组报告:**会议室**会议室**会议室分组16:实代数方法(主席:曾振柄)分组1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主席:徐国良)分组18:控制方法(主席:李树荣)4:00-4:25符红光Dixon结式的三类多余因子4:00-4:25杨周旺点云曲线/曲面的微分信息计算4:00-4:25王峰, 杨永青多目标随机规划在区域水资源优化调度中的应用4:25-4:50冯勇, 张景中Obtaining Exact Inter- polation Multivariate Polynomial byApproximations4:25-4:50韩丽基于复杂截面点云的三角网格模型重建和特征检测方法研究4:25-4:50张玉斌基于MPI的迭代动态规划并行化4:50-5:15 Zhen-Yi Ji, 李永彬Some Improvements upon Unmixed Decomposition of An Algebraic Variety4:50-5:15张梅, 曹源昊数控系统中的数据压缩4:50-5:15田华阁, 车荣杰, 王平,田学民基于FP-EFCM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5:15-5:40王云诚, 方伟武,吴天骄A New Bisection-Newton Method for Finding Real Roots of UnivariatePolynomials5:15-5:40李家代数曲线与曲面拓扑的确定与逼近5:15-5:40张晓东聚合物驱最优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及数值求解第二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大会报告摘要10月25日主会场1(主席:高小山)09:00-09:45 邀请报告: 徐宗本, 西安交通大学题目: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摘要:数据建模是信息技术的共有基础,是当今信息化社会数学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目的是揭示数据中所隐含的信息(结构、模式与规律等)。

关于“863”、“973”计划3篇

关于“863”、“973”计划3篇

关于“863”、“973”计划第一篇:关于“863”计划“863”计划,全称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引领和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计划的产生背景、目标、实施情况等方面对“863”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1. 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科技发展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当时,中国科技水平整体薄弱,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这时,国家高科技部门的科研人员认识到,仅仅依靠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足以满足我国科技梦的需要,必须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

基于此,国家科委于1986年启动了“863”计划的研究工作。

2. 目标“863”计划的目标是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创新者的转变。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3)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4)促进军民融合,提高国防科技水平。

3. 实施情况自1986年启动以来,“863”计划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计划覆盖的领域广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通过计划的实施,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如下:(1)我国实现了国产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几乎100%,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的更高层次;(2)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国之一;(3)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开始转化为产业,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生物技术企业,如复星医药、华大基因等;(4)我国在高速铁路、核心机床、高桥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附件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结题财务自验收报告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年月日目录一、项目/子项目结题财务自验收情况说明…………………………………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三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1.专项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2.配套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二、项目/子项目固定资产清查情况说明……………………………………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附录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附录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附录3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附录4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一、项目/子项目结题财务自验收情况说明一项目基本情况说明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起止时间、首席科学家、承担单位、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等;说明项目的子项目数、子项目编号、子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承担单位性质、前两年与后三年子项目变更合并、新增、撤销情况;二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内容包括:1 项目预算是否实行全成本核算,独立建帐,专款专用;2 预算有无用于管理办法及补充规定不允许支出的范围包括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及国家禁止的其它支出;3 依托单位对973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4 其他三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表见附录1,采用统一决算软件填报;1.专项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1专项经费预算情况说明项目前2年与后3年及5年的专项经费批准预算数;2专项经费拨入情况说明专项经费拨入的总额、每次拨款具体时间及数额、拨入单位等以及有关的具体情况;3专项经费下拨情况说明项目专项经费到位后,由项目层向子项目承担单位或协作单位下拨经费的时间、数额、拨入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并说明专项经费是否按批准预算足额、及时下拨,如有调整,说明专项经费调整情况及原因、是否及时向科技部报批等有关情况;4专项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批准预算情况项目总体情况与各预算项具体情况,下同,根据项目批准预算材料整理填写;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子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汇总整理填写;逐个介绍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包括子项目基本情况、批准预算情况、经费到位情况、决算报表情况、配套经费、预算科目间经费调整及原因等;如有预算外较大的资金流动、外协合作,以及与批准预算差异较大的经费活动,应说明原因并提供相应证明或说明材料;5专项经费结余指财务账面结余经费情况说明项目及子项目结余经费情况,包括结余金额、结余经费在各预算项中的分布、结余原因以及依托单位对结余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计划;6单价5万元以上设备购置与使用情况说明项目、子项目设备费批准预算、预算执行、各子项目的单价5万元以上设备购置情况;预算中拟购置的设备是否按计划购置,是否有预算外购置设备,如有,请说明理由;项目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是否符合管理办法及补充规定的相应条例;7预拨款如果有、不可预见费如果有或追加经费如果有申请及使用情况8预算执行中的遇到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及依托单位的解决办法2.配套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说明项目、子项目配套经费的到位、构成及使用情况,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二、项目/子项目固定资产清查情况说明1.各项目/子项目实施过程中新添置的单价高于5万元的固定资产均须申报固定资产情况;2.设备类固定资产须填报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对单个设备多个渠道经费支持的情况,请注明973计划及其它计划的分别资助额度;3.各项目/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除设备之外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中第二部分相关内容进行申报;4.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及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见附录2、附录3和附录4;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附录: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填报软件从下载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3.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4.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附录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表1年度:项目子项目编号:项目子项目名称:金额单位:万元编制人:项目执行人子项目负责人:项目子项目依托单位负责人:续表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年度:项目子项目编号:项目子项目名称:金额单位:万元编制人:项目执行人子项目负责人:项目子项目依托单位负责人:基本数据表表2年度:项目子项目编号:目子项目名称:精确到个位基本数据表续表2年度:项目子项目编号:项目子项目名称:精确到个位附录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1项目/子项目编号:项目/子项目名称:1表中各列科目含义详见附录3. 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第一部分2详见附录4. 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附录3.固定资产清查填报说明一、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填表说明1.2列编码按照附件4. 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填写,分类编码表内没有包括的仪器设备,填写4个“0”作为特定设备的编码,此列不许空白;2.3列指:一、中文名称,可以根据资产的标准名称或根据仪器设备面板上的出厂标牌所标注的全称填写,如果仪器设备上未标注名称,则按说明书上的全称填写;二、外文名称,进口的仪器设备或其它资产应将外文名称译成中文名称后填写;3.4列指识别和确定资产品种的基本标识;应按照资产自身的厂家标牌或产品说明书上的内容填写;4.5列指规定资产的大小或主要技术参数的指标,以厂家标牌列示的数据为准,或按说明书填写;5.6列表示某一资产包括所属附件的总金额人民币原值,以元为单位,进口固定资产按购买当日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价格;6.7列、8列指购置某一资产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及相应金额;7列填写来自973项目经费金额,8列填写来自其他渠道经费总金额;7.9列指资产的具体生产国别或地区;合资与三资企业的产品按厂家的标牌或说明书填写;8.10列指产品的生产厂家,按照厂家标牌或说明书填写,国产产品用中文填写,进口产品可以填写英文名或译名;9.11列指该项资产当前的现状,分为①正常运行;②偶有故障;③常有故障;④闲置;⑤报废;⑥有偿转让;⑦无偿转让;⑧其它;10.12列指某一资产的取得方式;分为①购置;②自制自建;③无偿调入;④.捐赠或其它;11.13列指某一资产的购置日期,日期填写方式为“年年/月月”如03/09;12.14列指某一资产的使用性质,即主要用途;可分为①教学;②科研;③行政;④生产;⑤技术开发;⑥社会服务;⑦其它;其中“科研”是指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资产,如果某一资产用于科研工作的时间或数量达到50%以上,即可填入该项;13.15列指对资产具有使用、管理权的资产安置单位,表示资产目前所在或被管辖的单位;例如院、系、所、实验室、行政单位等;14.16用以说明已购置设备是否为预算购置设备;如果是预算购置设备,此列填“Y”,如果是预算外购置设备,此列填“N”;二、项目固定资产清查说明一其它固定资产填报说明除设备外,如果项目执行期间发生涉及房屋、土地、植物类、文物等,单价高于5万元的固定资产,各单位需按以下要求申报:1.房屋构筑物的管理信息项;包括①座落位置;②地址;③单价;④建筑结构钢混、砖混、砖木、其它;⑤层数;⑥承建单位;⑦建筑面积;⑧房基占地面积;⑨产权号;2.关于土地类的管理信息项;包括①土地座落;②总价;③土地证号;④土地用途;⑤使用总面积;3.关于植物类的管理信息项;根据植物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科、属、种;4.关于文物及陈列品的管理信息项;包括①质料:是指该资产的主要构成材料;②文物级别:根据国家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由专家为文物鉴定的级别;③由来地:是指文物所发掘、发现并取得的地点名称;二在填报固定资产设备清查表过程中如遇到表中数据难以全面说明设备状况的情况,可另附文字说明进行叙述;附录4. 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内容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以下简称重点规划项目)的立项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规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开展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

第三条实施重点规划项目的目的是: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鼓励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集体面向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及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出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并藉以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乃至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条重点规划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负责,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共同组织。

重点规划项目按照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工作方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

第五条科技部根据各方面的推荐,选聘对基础研究工作和国家的科学需求有深入了解、能充分反映科技界意见的科学家组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以下简称专家顾问组)。

专家顾问组受科技部的委托,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政策、计划和规划以及重点规划项目立项、评审及组织实施中的重大决策性问题进行咨询、顾问、监督、评议,以保证重点规划项目立项和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第二章计划编制与项目遴选原则第六条科技部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编制重点规划项目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第七条重点规划项目应满足下述三项条件之一:1.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需要,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2.瞄准科学前沿重大问题,体现学科交叉、综合,探索科学基本规律的基础性研究;3.发挥我国的优势与特色,体现我国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特点,能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性研究。

973项目第X课题年度总结报告模板

973项目第X课题年度总结报告模板

附件1973项目第X课题年度总结报告模板(各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名称:汇报人(课题负责人):一、课题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请对照“项目计划任务书”,重点阐述如下方面内容):1.课题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计划任务书,重点阐述本课题主要承担任务与项目整体目标的关联性,以及本年度课题的完成情况)1.1与项目整体目标关联性本课题拟在适变的无线认知网络总体设计思想下,根据无线认知网络的基础理论、无线认知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自主传输、控制与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建设认知无线网络验证演示平台,验证并评估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演示平台的设计以理论分析为依据,通过建模、仿真、分析,首先设计验证平台,再针对平台得到的数据进行再分析和反馈,指导理论研究,重新修正建模与仿真方法,最终完善设计,从而达到有效评估本项目提出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目标。

验证演示平台在综合考虑无线环境、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验证认知网络评估理论与标准,对网络性能等进行监测与分析,评估网络端到端效能。

具体来说,验证演示平台主要实现以下演示验证功能:1)认知无线网络体系结构的验证与演示:实现认知无线网络功能实体,认知平面、网络业务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接口,实现各平面协议及信息交互,达到认知与控制功能的分离,从原理上演示与验证基于多平面的、满足适变性的认知网络运行方式;2)多域信息认知原理和方法的验证与演示:平台实现从无线环境、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对认知信息的获取、挖掘、组合、分析、推理,最终形成认知流,并对这一认知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进行验证;3)认知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的验证与演示:包括动态组网、拓扑构建、资源分配与管理机制、自主传输和端到端重构相关机制等,对异构网络的自主和可重构功能进行验证;4)现有无线网络向认知无线网络演进的验证与演示:实现异构网络见得高效融合,包括实现现有网络和认知网络间的相互访问和任意接入,实现对不同网络的统一管理与控制,并利用多域认知结果实现网络性能的提升。

973计划项目

973计划项目

973计划项目
973计划是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推动我国在
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长远发展打下坚
实基础。

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
对世界科技领域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973计划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

通过对一些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
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将有助于我国在未
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

其次,973计划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参与,他们将在项
目中进行深入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
科技人才。

这些人才将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
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持。

此外,973计划项目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
的科技突破。

通过对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攻关,可以为我国在一些
关键领域的科技发展提供支撑。

这将有助于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
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973计划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一些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有助于培养和储备科技人才,推动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科技突破。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973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计划一: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一)、背景、意义xx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

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xxx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任务战略目标: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XX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主要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二是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三是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四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三)、定位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

在973计划项目的安排过程中,我们加强对于国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战略研究,围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遴选原则973计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

项目的立项要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在现有基础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科学家和研究集体面向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国家需求和有重大影响、能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重点学科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提供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

研发项目进展年度总结汇报

研发项目进展年度总结汇报

研发项目进展年度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在研发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就。

在这里,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年度总结汇报,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们在研发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

我们的产品在性能、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得到了用户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其次,我们在项目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采用了敏捷开发的方法,通过不断地迭代和优化,我们的项目管理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最后,我们还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为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和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们也积极参与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不断地
扩大我们的技术影响力和合作网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不断地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提
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谢谢大家!。

【发展战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发展战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项目(课题)承担单位:
依据承诺,提供项目(课题)实施的条件保障; 监督项目(课题)经费的使用; 负责项目(课题)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资产和
研究成果的管理。
一、973计划介绍 相关管理主体及职责
973计划专家顾问组:
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提出咨询意见和建 议 对973计划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 建议 受科技部委托主持立项综合评审和结题验收工作
一、973计划介绍
指导思想和原则
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择需、择重、择优 公开、公平、公正 以人为本 鼓励学科交叉,推动合作交流 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机制
一、973计划介绍 管理制度
立项评审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年度报告制度 课题制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重大成果报告制度
中期评估制度
二、973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程序
推荐首席科学家资格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良好的信誉,作风民主、严谨 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科学技术部 基础研究司
一、973计划介绍
二、973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程序
三、973计划的管理特点 四、973计划实施效果和经验
五、申报973计划项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973计划介绍
1997年3月2日,李鹏 、李岚清 、宋健等领导同志
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科技和科协组联席会议 ,李鹏同志在听取了数位政协代表的发言后,提出了 要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意见。同年6月,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实施国家重点基础
一、973计划介绍
90年代, 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科技发展战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国家级科研项目。

973计划的目标是基础研究,旨在通过自主创新和突破,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73计划始于1997年,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科技体制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目的是在最前沿、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上进行国家级的基础研究,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

973计划以开放、创新、系统性为特点,以有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突破性的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

该计划涵盖的学科领域广泛,包括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些领域内,973计划致力于攻关重大科学问题,解决我国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

在项目组织与管理上,973计划运用了“目标导向、专家指导、程序评价”的科技管理模式。

在项目申报和立项阶段,通过邀请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院士等一流专家参与,确保重点研究方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项目执行阶段,由专家指导组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973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计划鼓励自主创新,引导科学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挑战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质量。

其次,973计划注重突破创新,通过攻关难题,开展前瞻性、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推动我国核心科技的发展。

最后,该计划强调基础性研究,为应用性研究和产业转化提供科学支撑和前沿技术支撑。

然而,973计划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由于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大,项目投资及科研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其次,由于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关联性较弱,这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长期稳定性。

第三,有些项目可能存在技术水平和研究方法的瓶颈,需要进一步进行国际合作和学科交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发展973计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973计划

973计划

973计划一、背景、意义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

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任务实施“973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实施“973计划”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二是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

三是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四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三、定位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

在9 73计划项目的安排过程中,我们加强对于国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战略研究,围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遴选原则973计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

探究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科技创新内容

探究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科技创新内容

探究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科技创新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民生福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和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

这项计划于1997年启动,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之一,旨在培养和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推进我国的基础研究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成功承担了多项973计划项目。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性问题和拓扑相变”的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的任务是探究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和拓扑相变,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的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线性动力学指的是动力学系统中存在非线性的情况。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运动状况十分复杂,因此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也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在这一项目中,我院主要关注的是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和拓扑相变。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础性问题是指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础问题,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非线性动力学,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拓扑相变也是这个项目的研究重点。

拓扑相变所指的是材料中发生拓扑变化的过程,它在材料和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对于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既然这个项目十分重要,那么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这个项目的几个核心内容:1.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性问题:这个项目的重点是探究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如相空间结构和拓扑不变等。

我们将建立一个全新的框架和理论来描述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问题,并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

2.拓扑相变和材料科学:我们将研究拓扑相变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年度总结报告项目编号:2007CB714300项目名称: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谭天伟课题编号:2007CB714303课题名称:生化反应过程放大原理与方法课题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课题负责人:庄英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2008 年 12 月 6 日填写说明1、统一用A4复印纸;2、封面用白色厚纸,请勿用塑料封皮;3、内容要双面印刷;4、按照给定格式编写,文字叙述部分用小4号仿宋字;5、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文字叙述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一页不够可续页;6、请认真阅读格式后面的编写说明,按规定编写;7、要注意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和平衡关系。

(限5000字左右)一、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适合生物过程的新型放大方法和模型,即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化反应过程开展科学问题研究,形成反映生物反应特性和反应器传递特性的直接放大理论,最终用于指导主要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如有机醇、有机酸等大规模发酵过程,突破传统“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逐级放大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定量设计与直接放大。

课题组根据原定目标开展了下述研究,达到了原定的阶段性目标,并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

课题组根据原定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突破了原有仅从生理调控等单一机制进行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的局限性,建立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学与工程学研究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也即提出了在工业生物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由细胞基因、代谢尺度所决定的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由反应器多相流混合系统所决定的环境特性,而本课题在生物学方面则是通过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了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研究,在工程学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研究,最终使生物和工程实现了有机结合,即工程操作满足了细胞代谢的需求,实现了跨尺度动态观察与分析,实现了工业生物过程的优化与放大。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围绕三个科学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1、多尺度工艺优化原理研究与方法的建立:通过研究各类生物过程在线检测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海量生物过程信息处理的系统建立,获取了表征生化反应过程特征参数变化趋势,更好地认识了过程;2、细胞生理代谢与流场特性相关原理研究与分析方法建立:通过应用生物过程参数相关分析原理,获得放大过程中细胞代谢特性敏感关键参数,应用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对实际工业生物过程环境特性的反应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并建立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的相关分析方法;3、工业生物过程放大应用理论研究:在工业生物过程中强化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代谢特性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了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相结合放大策略。

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一是在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放大研究中首先发现了细胞宏观代谢流特征参数呼吸商(RQ)在小试50L发酵罐和工业规模160 m3发酵罐上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了大型工业发酵罐中,后期流加的基质----油的利用程度大大低于小试发酵罐;与此同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对工业规模发酵罐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由于反应器中搅拌形式的不合理而导致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差,基质在工业规模罐中的分布存在浓度梯度,影响了细胞对基质利用,导致基质利用率低、发酵单位低;在找到问题症结后及时调整了发酵设备,改善了反应器的混合问题,提高了基质的利用程度,使发酵单位提高20%;二是在红霉素发酵过程研究中,通过50L小试发酵罐、120吨和370吨工业规模发酵罐的同步研究,并在发酵容积从120吨放大到380吨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反应器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对16米高的反应器多点、多参数的检测与校验,证明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利于红霉素发酵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基于细胞宏观代谢特征参数氧消耗速率OUR的前期调控是过程优化与放大的关键,实现了宏观代谢流参数如OUR、CER等的趋势一致,实现了从120吨到380吨放大研究,红霉素发酵单位提高30%以上,三年新增利税2.5亿多元,实现了大宗发酵产品清洁生产,发挥节能降耗减排的重大作用;三是利用上述放大原理,在克拉维酸和维生素B12等产品中,分别实现了从50L向60吨和120吨发酵罐的放大,而发酵单位分别提高了30%和100%以上;四是课题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下述工业生物技术产品过程优化研究中的技术平台建设:新型生物过程在位检测技术与方法,如发酵过程在线尾气质谱仪的应用、具有国际首创的原位细胞形态观察仪的研制与应用、用于厌氧发酵过程的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的应用研究等,为更好地实施工业生物过程的实时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前沿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于工业生物过程的过程研究中,如在阿维菌素工业发酵过程中开展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为工业发酵过程调控又提供了新的视角;生物过程在线数据处理网络系统与数据库的建立,为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异地远程专家实时诊断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在多个工业生物技术品种中的开发出了各种新型优化技术,如丙酮酸发酵过程中基于代谢工程控制的原理,建立了多项过程调控的新方法,实现了过程的优化研究,使产品的发酵单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完成了上述科学问题的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同时,课题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三个项目完成了科技成果鉴定,其中“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工程放大技术相结合的千吨级红霉素发酵生产新工艺”(鉴字[教SW2008] 第 011 号)项目目前已初评为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公示阶段);课题组在项目完成期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一种可用于多参数相关分析的新型生化反应器”申请了PTC专利,而围绕工业生物过程的放大申请了三项专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发表了SCI论文11篇,“ATP in Current Biotechnology: Regulation, 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s”发表在“Biotechnology Advance(IF 5.236)”,其中有关红霉素大规模发酵过程研究的论文“Oxygen uptake rate optimization with nitrogen regulation for erythromycin production and scale-up from 50-l to 372-m3 scale”和维生素B12大规模发酵过程研究论文“Improved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vitamin B12 by 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 with betaine feeding”发表在本领域有影响的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IF3.103)”,另一篇有关产氨短杆菌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的研究论文“Orotat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from 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Lacking a Conserved Lysine”发表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 (IF4.013)”。

重要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先进技术集成的红霉素生产新工艺获奖情况: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示中)第一完成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以红霉素A为原料合成的第二、三代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临床应用的扩大,已引起医药市场的注意。

高吨位发酵罐的红霉素发酵水平、有效组分含量、过程高效节能和绿色生产就成为我国参与红霉素类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项目围绕实现工业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改造,优化发酵液组分;以宏观代谢流分析与控制为核心实现发酵过程优化研究;实现了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发酵过程放大;建立膜分离和结晶技术相结合的提取技术,实现了红霉素节能减排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四个方面突破。

项目创新点:(1)实现红霉素工业生产菌株代谢工程改造,使发酵液中红霉素有效组分A比例明显增加;(2)建立基于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的红霉素发酵过程发酵过程动态优化与放大方法,大幅提高工业规模发酵水平和发酵指数;(3)提出反应器流场特性与菌体生理特性研究结合的放大原理,成功实现370m3发酵罐工程放大;(4)建立工业生产规模微滤、纳滤组合膜分离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生产新工艺。

主要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工业生产规模红霉素发酵单位最高达1万U/ml,平均8000 U/m1以上,发酵指数从0.27提高到0.36,并成功在372m3发酵罐实现放大。

产品质量硫氰酸红霉素A组分含量达到80%以上,杂质B+C组分含量小于3%,采用组合膜分离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后,实现了节能、减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红霉素生产新工艺在生产企业推广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扩大,产量逐年大幅增长,三年累计生产硫氰酸红霉素2508吨,红霉素碱84.96吨。

与国内外相关技术比较:本项目以多种最新研究与生产技术对传统的红霉素工业发酵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在工业用菌株的代谢工程改造、发酵过程的多尺度优化技术和基于细胞代谢特性和流场特性相结合的放大方法、先进的分离纯化等三个关键研究技术上具有国际先进性,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生产质量、降耗、减排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情况: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从2004年试生产至今,总发酵容积已超过6000 m3,年产已达1700吨,为国内最大的红霉素发酵工厂之一。

有关原料药生产线已取得欧洲通用的GMP证书和美国FDA论证,产品已获得国际知名制药企业高度认同。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扩大,产量逐年大幅增长,三年累计新增产值7.5亿元以上,新增利润2.2亿元,新增税收3900万元以上,创收外汇1758万美元。

本项目在工业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键平台技术可为我国抗生素等发酵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借鉴。

二、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本课题组提出的多尺度工业生物过程优化理论及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和以生物反应器流场特性与多尺度参数相关研究相结合的原理及发酵过程放大技术均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具有创新性。

长期来国内外在工业生物过程优化研究时大多针对细胞外的反应器操作条件进行优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细胞内产物形成的机理越来越清楚,但与发酵过程整体优化相结合研究时,由于基于单一生理调控机制出发的研究往往只揭示了生理调控的局部和某一时段的特点,仅靠高度分支化和具体分散的研究是难以对整个发酵过程优化控制和放大起决定性作用。

本课题研究人员提出的生物反应器中多尺度参数相关的理论方法,并先后在多项发酵产品上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研究技术难点。

而本课题在原有的原理认识和技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对工业生物过程实时传感技术的研制,为实现多尺度发酵优化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其中研制的应用于工业生物过程的在线显微细胞形态观察仪属国际首创;对工业发酵过程开展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对认识生物过程的本质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属国际先进行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