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吏户礼 兵 刑 工 前后大左都右督中府 兵部 统兵权 调兵权
材料九:明以兵部掌兵权,而统
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于五军都督府 。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五 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 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
——《春明梦余录》卷三十
措施:设五军都督府,军权归兵部
作用:军政大权悉归于皇帝, 加强专制皇权。
手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工 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业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商 1.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和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业 2.出现了山西晋商、安徽徽商等有名的商帮。
全面改革官制 设置厂卫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
【B】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2.(2020·广东省·12)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
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A】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贰 朱元璋强化皇权 肆 经济的发展
的一
建
、 明
立朝
一、明朝的建立——社会裂变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1. 背 景
➢ 政治腐败,官吏搜刮 民财。
2. 建立史实
➢ 时间: 1368年 ➢ 人物:(朱明元太璋祖) ➢ 都城: 应天府
(江苏南京)
材料一:
3. 意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手工业:①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 苏是州明代
的丝中织心业;③
景是德全镇
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 青花畅瓷销海内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10/18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大臣上朝仪式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坐
站
跪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举子看榜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
2020/10/318、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特务统治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突出表现。
景德镇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6张PPT)
(2)中央: 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皇帝 皇帝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读史料: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 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秦始皇
明太祖
创立
废相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 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 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 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 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 建史上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 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 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 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 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花 生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3、商业
①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②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王家大院
明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手 工 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从巩固国家的统一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缓 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但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特别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说明皇帝依靠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八股取士扼杀了 士人思想的进步,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预示着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渐趋衰落,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 了危机,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建立明 朝定都应天府, 他就是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换 位 思 考 : 我 当 皇 帝 怎 么 做 ?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人心 浮动,我当如 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自主学习二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2、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强化皇权的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增强。
分组(中 央、地方、 军事、特 务)讨论 朱元璋强 化皇权的 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相权的职责
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
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
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风头壶
苏绣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 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都积胜图
首都 过程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明 朝 的 统 治
地方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朱元璋像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24张)(共24张PPT)
4、八股取士(思想)
(1)内容: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段落: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 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 分组成。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 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
想一想: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西周 秦朝 元朝 明朝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设三司
思考:你能发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
制度演变总的趋势是怎样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发展经济
1、农业:引进了南美洲的玉米、甘薯、
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 (1)棉织业在明代已
从南方推向北方 (2)苏州是明代的丝织 业中心 (3)景德镇是全国的制 瓷中心。
为监视臣民,朱元璋、明成祖分别设 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
廷杖
明太祖时,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
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
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
(4)影响: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影响:脱离了实际,禁锢了思 ——顾炎武 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67页,找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目的?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45张PPT)
都司 (军政)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 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 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 “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 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 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8
32 38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 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 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 圣门高第,可知道“三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清)徐大椿
472(件)
19
4﹪
朝代
贡
献
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科举制正式确立
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的“人才”成为皇帝
的顺从者,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 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年代 汉代 时期
隋唐 时期 宋元 时期 明清 时期
世界主要 中国 科技发明 45(件)
45(件) 67(件)
占百 分比 62﹪
71 ﹪ 57 ﹪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 畅销海内外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 晋商、徽商等商帮
课堂小结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强君权,固统治,经济发展。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材料二: 清初学者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 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5张PPT)
明嘉靖青花花
鸟纹梅瓶
明缂丝宜春
明缂丝仇英水
阁鸣琴图局部
帖子嵗朝图
上面两图晋商故里,下面两图微商故里
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苏州)和制瓷业(景德镇)发展, 产品远销内外 出现了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以及商 帮(晋商、徽商)
• 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 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 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 )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技创 新的奠基人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强则国家强 。
科教兴国及 可持续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都城: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南京)
中央行政管理体 制 秦朝
唐朝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 丞相
锦衣卫
捕、刑狱诸事, 保护皇帝,镇 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 特点: 挥,不受法律 的约束。
知识拓展
廷杖
明太祖时,为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杖”惩处 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 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 衣卫用木棒打屁股。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 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如明世宗时,有 一次被廷杖的大臣达134人,其中有16人被打死。
•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 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共29张PPT)
考试大权的文体格式、段落 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称为“八 股文”。 加强思想控制。
八股文的考试范围是儒家经典“四 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 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得自己随意发挥。
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积极 影响和消极影响。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 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 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 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 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 了专制皇权。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 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 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 《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
晋商 徽商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
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 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 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 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我们今天应该从吸取教 训,创建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 进步的社会环境。
锦衣腰牌
东厂腰牌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材料一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 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 分组成。
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 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 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反映了明朝在科举制度方面 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进行这一 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是 什么?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 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八股文的考试范围是儒家经典“四 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 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得自己随意发挥。
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积极 影响和消极影响。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 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 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 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 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 了专制皇权。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 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 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 《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
晋商 徽商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
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 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 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 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我们今天应该从吸取教 训,创建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 进步的社会环境。
锦衣腰牌
东厂腰牌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材料一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 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 分组成。
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 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 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反映了明朝在科举制度方面 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进行这一 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是 什么?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 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1张PPT)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2张PPT)
D.四书五经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 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 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 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太祖时,为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授予侦察、 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 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 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 刺心等种种酷刑。明成祖时还设了东厂,明宪宗 又加设了西厂,三大机构统称为厂卫特务机构。
材料一:东厂设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宦官控制,“缉访谋逆、 妖言、大奸恶”,甚至连锦衣卫的活动也在东厂侦查范围内。东厂只对皇 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 之端。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酷刑,制造了大量冤案。
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谋臣之一,在 明朝建立初期,被任命为丞相,独揽中 书省大权。他在任期内,结党营私,权 倾朝野,几乎一个人垄断了朝政,对皇 权造成极大的威胁,引起朱元璋忌惮, 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 胡惟庸,并株连九族,牵连致死的人有 三万多,史称“胡惟庸案”。
状元
榜眼
探花
进士
?
童生
殿试
贡士 秀才
会试
举人
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景 德 镇 青 花 瓷
3.商品经济的活跃(图为北京城《皇都积胜图》)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 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 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 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的影响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 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 意的顺从者。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朱 元 璋 锦 强 衣 化 卫 皇 权
目的: 为监视官民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 特点: 不受法律的约束。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 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 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 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 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 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 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 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危机。它是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 上的表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6张PPT)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花生 辣椒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 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 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 全国的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 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晋商、徽商。
明代青花扁壶
课堂小结
布政司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都司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科举制的发展史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 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8、69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同步练习》基础梳理 “科举考试的变化”,思考明朝科举制有什么发展?有什么影响?
皇 帝
群臣
厂卫特务机构
人民
中 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
明朝经济的发 展
农业、手工业、 商业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
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A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D
3、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 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1、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明朝严格规 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答题标准:考生对题目的
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 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 随意发挥。
2、答题格式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 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 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 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 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 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 称为“八股文”。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共21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 天府(今南京),他 就是明太祖。随后,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 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
相关史实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 ,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 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明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 鲜,西据吐 番。南包安 南,北距大 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 五十里,南 北一万零九 百四里。” 南海的“ 千里长沙, 万里石溏” 尽入版图。
明朝行政示 意图
六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部 部 部 部 部
工 部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 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 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 强了皇权。(集中皇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 )
合作探究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 天府(今南京),他 就是明太祖。随后,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 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
相关史实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 ,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 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明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 鲜,西据吐 番。南包安 南,北距大 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 五十里,南 北一万零九 百四里。” 南海的“ 千里长沙, 万里石溏” 尽入版图。
明朝行政示 意图
六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部 部 部 部 部
工 部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 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 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 强了皇权。(集中皇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 )
合作探究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③讨论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造成 什么样的负面影响?(P69课后活动)
消极: 教育: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 利于社会的进步。 选官: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 死背“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
进(哪些新的农作物?)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P69课后活动)
•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 朝的统治,社会比较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环境。
•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没有独 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 朝统治埋下危机。
结果: 皇帝通过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
问题思考(教材P68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里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 在?
答案提示:从维护皇权 的角度出发
目的:巩固统治
明朝机构设置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结果
(1)地方组:
①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 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2)中央组: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
C)
C.锦衣卫 D.内阁
4.明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朝的建立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想一想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改革行政机构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皇帝
吏户 礼 兵 刑工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坐
站
跪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 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 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 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 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社会肮脏的气息,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2、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D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花生、土豆、向日葵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C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B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 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
•
16、沉沦苍白了我美丽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厂卫制度
(1)目的:监视官民 (2)机构: 锦衣卫
东厂
东厂公公
明代锦衣卫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内容:《四书》 《五经》 解释题目:朱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明朝科考图
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明 化皇权
朝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的 统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四书经 治 的变化 解释题目:《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随堂小测
A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棉纺织业基地 手工业 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
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 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出现商帮:晋商、徽商
明朝引进的农作物
景德镇的青花瓷
徽商故里 晋商经营的票号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改革行政机构
朱元璋强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