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从根本上有效的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部分),特制定本规划,用于指导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一、保护概况(一)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
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
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
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
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412种,两栖类约295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2020年第22期现代园艺在实现人类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1]。
尤其是要重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客观认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
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高黎贡山位于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旨在保护地方生物、气候及垂直带谱自然景观。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05549hm2,其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其中核心区的面积最大,为183789.5hm2,占整个保护区的45.3%。
生物走廊带,怒江范围内的2段116480hm2,保山范围内4916hm2。
高黎贡山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高黎贡山北接青藏高原,南达中印半岛,绵绵横亘约600km,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岭。
保护区内,海拔最高的地方达到了5128m,最低的地方海拔为1090m。
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使高黎贡山成为了一座连接南北气候与生物的桥梁,成为多种动植物的聚集地,物种丰富。
如在较低的沟谷地势区域内,分布有热带动植物,而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又分布有青藏高原区的动植物,这里便产生了古热带植物区系和泛北极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的现象。
保护好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地方、对我国,乃至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来说,都极其重要。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措施2.1明确责任主体,多方协调配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2]。
为了能够规范、有序地推进这项巨大工程,林业部门为主要的责任主体,统筹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林业部门根据高黎贡山的地理分布、物种情况等,详细划分生态保护任务,相关的政府、单位和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生态保护组织体系,各项工作责任到各人,按照预期的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2.2实施动态资源监测,随时掌握保护区资源情况生态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区内的所有野生动植物,要随时掌握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
云南省加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若干规定
云南省加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若干规定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保护要求,加快推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以下简称三江并流遗产地),是指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议通过的2010年边界细化后的特定区域,包括高黎贡山、白马—梅里雪山、老窝山、云岭、老君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8个片区。
第三条三江并流遗产地所在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承担行政区域内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主要责任,负责组织实施三江并流遗产地保护区的勘测定界、设立界桩和公示牌等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省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机构对三江并流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三江并流遗产地内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其他部门按照规定的责任分工,履行三江并流遗产地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三江并流遗产地所在州、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严格控制三江并流遗产地内开发强度,防止过度开发建设。
在三江并流遗产地内,除必须的保护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严禁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经过批准的各类建设活动应当与三江并流遗产地保护内容相协调,严禁破坏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环境景观,严禁污染环境。
第六条严禁在三江并流遗产地内进行开山采石、挖砂取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建墓立碑、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等破坏自然遗产资源和环境的活动。
第七条严禁在三江并流遗产地内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
对三江并流遗产地内已设置的探矿权、采矿权,依法限期退出。
第八条三江并流遗产地内拟建的缆车、索道、等级公路、铁路、大型水库、电力设施等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需在项目批准建设前6个月将项目选址方案按照要求报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作者:杨春梅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04期摘要:贡山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7.2%,县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6%。
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边疆少数民族集居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保护区的依赖性大,社区给保护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为寻求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管,提高保护区周边社区村名保护意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遍社区村民参与式管理1 贡山县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由于保护区处于喜马拉雅及横断山脉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孕育了保护区内异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和具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关键地区之一。
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以保护高山峡谷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温、寒性森林生态系统,多种植被类型和多样珍稀以及濒危动植物种类为目的,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2 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情况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通讯、文化较为落后,社区范围内的大多数自然村为贫困村,其中贫困人口95613人,占总数的75.3%,由于保护区周边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
千百年来,世代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一直延续着刀耕火种、追山打猎、放牛牧羊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贡山县尚未建立保护区时,由于当地群众耕作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导致少数村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去破坏保护区的资源,对保护区的依赖性大,给保护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 通过宣传教育,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由于保护区周边群众居住分散的特殊情况,为使群众充分认识国家实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在宣传过程当中,各基层站职工采取了深入到各村委会、小组进行座谈走访、粘贴宣传标语、利用街子天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工作。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精简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是XX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区域、国家乃至国际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的重大责任,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在美丽中国、美丽XX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赋予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科学编制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对促进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片于1983年经XX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总面积81443hm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大型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以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及温性针叶林为主的山地垂直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秃杉林、大树杜鹃林、XX 榧树林、怒江红杉林、怒江冷杉林、油麦吊云杉林等为代表的珍稀特有植被群落,大树杜鹃、光叶珙桐、长蕊木兰、喜马拉雅红豆杉、XX 榧树、十萼花、水青树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特有植物及其生境,羚牛、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熊猴、豚尾猴、林麝、印度野牛、白尾梢虹雉、黑颈长尾雉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特有动物及其栖息地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国家、省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条例为依据,遵循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XX省两强一堡战略决策,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引入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建设理念,坚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中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前言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即天保工程一期)重大战备决策,同年开展试点工作。
200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工程一期期限为2000-2010年。
实施天保工程,是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国家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四部委)等有关部门围绕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期限政策和实施方案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
在17个省(区、市)总结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成效、经验和问题。
二是进行了评估。
2004年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咨公司对天保工程中期进行了评估,2005年6月评估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批准。
同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天保工程有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阶段性评价。
三是开展重点和专题调研。
根据评估报告、“两会”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实施单位等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四部委就职工就业、林区改革、公益林建设、森林经营培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四是充分协商,共同编制《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在二期政策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四部委反复沟通,充分协商,并多次召开会议征求地方林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意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编制了实施方案。
五是征求了工程省区人民政府意见。
各省认为,天保工程二期设计的政策和实施方案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对工程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六是专家论证。
国家林业局科技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的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实事求是、科学可行,建议尽快上报实施。
第一章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川、云南等12个省(区)国有林区开展天保工程试点。
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
第48卷第4期2023年7月㊀林㊀业㊀调㊀查㊀规㊀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8㊀No.4July202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0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崔茂欢,梁建忠,杨国斌(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收集怒江州各类自然保护地界线,利用GIS软件对自然保护地现状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㊂怒江州建有自然保护区㊁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等5种类型自然保护地8处共66.15万hm2,各类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交叉重叠㊁矛盾冲突突出等问题㊂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地分布状况,开展保护空缺分析㊂提出整合交叉重叠㊁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和将保护空缺中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等优化建议㊂关键词: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保护空缺;整合建议;怒江州中图分类号:S759.9;P96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168(2023)04-0064-05引文格式:崔茂欢,梁建忠,杨国斌.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64-68.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0CUI Maohuan,LIANG Jianzhong,YANG Guobin.Status and Protection Vacancy Analysi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Nu-jiang Prefecture[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3,48(3):64-68.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0Status and Protection Vacancy Analysi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Nujiang PrefectureCUI Maohuan,LIANG Jianzhong,YANG Guobin(Dali Branch,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Dali,Yunnan671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oundary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Nujiang Prefecture,the status and protect vacancy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were analyzed by GIS software.There were8type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including natural reserves,forest parks and wetland parks,with a total area of661500hm2in Nu-jiang Prefecture where there were problems such as overlapping and prominent 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xisting natural protected areas,the analysis of protection vacancy was carried out.Som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integrating overlapping,merging and optimizing adjacent nature reserves,and incorporating biodiversity-rich areas in protection gaps into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Key words:natural protected areas;overlapping;protection vacancy;integration suggestions;Nujiang Prefecture㊀㊀自然保护地是我国实施战略保护的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居于首要地位[1-2]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收稿日期:2022-03-23;修回日期:2022-05-19;二次修回日期:2022-06-09.第一作者:崔茂欢(1980-),男,云南宣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地研究工作.Email:cmh2006@责任作者:梁建忠(1980-),男,山西繁峙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及森林资源利用与政策㊁林业碳汇制度研究.崔茂欢,等: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㊂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 2019 42号)㊂2020年2月,自然资源部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 2020 71号)㊂3月16日,自然资源部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㊂4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培训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 怒江州 )地处滇西北 三江并流 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位于以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的横断山纵谷地带,是中国乃至全球物种起源和分布的中心之一,生态区位极其重要[3]㊂怒江州境内最早的自然保护地为1983年建立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4],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怒江州境内已建有自然保护区㊁风景名胜区㊁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涵盖了重要生态系统类型㊂这些自然保护地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㊁保存自然遗产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㊂由于历史原因,怒江州自然保护地还存在划定不科学㊁交叉重叠㊁多头管理㊁权责不清㊁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㊂鉴于此,对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空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合优化建议,为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参考㊂1研究区概况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处北纬25ʎ33ᶄ~28ʎ23ᶄ,东经98ʎ08ᶄ~99ʎ39ᶄ之间㊂东面分别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德钦县和维西县㊁丽江市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接壤,南面与保山市的隆阳区和腾冲市相连,西靠国境线与缅甸毗邻,北与西藏藏族自治区的察隅县相接㊂境内东西横距153km,南北纵距320.4km,国土总面积14584.72 km2㊂中缅国境线总长467km㊂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库镇距省会昆明市561km㊂怒江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 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是国家 三屏两带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 黄土高原 川滇生态屏障 的重要组成部分[3,6],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 动植物基因库 和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关键地区之一㊂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怒江州已知有高等植物210科㊁1086属㊁430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须弥红豆杉㊁南方红豆杉㊁蓖齿苏铁㊁光叶珙桐㊁长蕊木兰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西亚黑桫椤㊁水青树㊁油麦吊云杉㊁澜沧黄杉㊁千果榄仁㊁贡山三尖杉㊁滇藏木兰㊁长喙厚朴㊁秃杉㊁云南榧树㊁滇桐等30余种㊂种子植物中,有1116种中国特有种和414种高黎贡山特有种,是植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㊂州内记录有脊椎动物472种,其中兽类128种㊁鸟类284种㊁爬行类30种㊁两栖类30种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怒江金丝猴㊁高黎贡白眉长臂猿㊁滇金丝猴㊁肖氏乌叶猴㊁蜂猴㊁印支灰叶猴㊁贡山羚牛㊁云豹㊁豹㊁林麝㊁黑颈长尾雉㊁白尾梢虹雉㊁灰腹角雉㊁金雕等2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贡山麂㊁红鬣羚㊁猕猴㊁小熊猫㊁巨松鼠㊁普通鵟㊁红隼㊁红腹角雉㊁血雉㊁白鹇㊁橙翅噪鹛㊁丽 ㊁鸳鸯㊁红瘰疣螈等近50种㊂2研究方法收集怒江州各类自然保护地法定界线,包括边界界线和功能区界线,完成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和功能区矢量数据㊂矢量图层分自然保护地单独形成矢量数据库,以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库标准及建库规范为基础,拓展调查因子,建立自然保护地基础资源数据库㊂利用GIS软件对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㊁交叉重叠等情况进行分析㊂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地分布状况,开展保护空缺分析㊂3结果与分析3.1现状分析怒江州境内共建有自然保护地8个,分别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㊁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㊁兰坪翠屏山县级自然保护区㊁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㊁兰坪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㊁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㊁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㊁怒江中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分别简称高黎贡山保护区㊁云岭保护区㊁翠屏山保护区㊁三江并流风景区㊁罗古箐风景区㊁箐花甸湿地公园㊁新生桥森林公园㊁怒江中上游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㊂怒江州自然保护地批复面积658548.00hm2,占全州土地面积1458472hm2的45.15%,落图面㊃56㊃第4期林业调查规划积661539.91hm 2(含交叉重叠面积20916.47hm 2),占全州土地面积的45.36%(表1)㊂表1㊀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面积Tab.1㊀Current area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in Nujiang Prefecturehm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7589475010.98兰坪兰坪翠屏山县级自然保护区86008600.21兰坪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2276226300.39贡山㊁福贡㊁泸水㊁兰坪兰坪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1820317963.25兰坪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26162616.04兰坪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479476.97兰坪怒江中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3746122.27贡山㊁福贡㊁泸水合计658548661539.913.2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怒江州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8060.99hm 2,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61.68%㊂其中:核心区面积169172.17hm 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1.46%;缓冲区面积150797.54hm 2,占比36.95%;实验区面积88091.28hm 2,占比21.59%(表2)㊂表2㊀怒江州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面积Tab.2㊀Functional zoning area of natural protectedareass in Nujiang Prefecturehm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75010.9816546.797933.1550531.04兰坪翠屏山县级自然保护区8600.218600.21合计408060.99169172.17150797.5488091.28注:由于翠屏山保护区建立时没有划分功能区,全部按核心区统计㊂3.3交叉重叠分析怒江州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面积20916.47hm 2(表3)㊂1)高黎贡山保护区与三江并流风景区重叠面积87.71hm 2㊂2)翠屏山保护区与云岭保护区重叠面积6959.08hm 2;新生桥森林公园全部处于云岭保护区范围内,重叠面积2616.04hm 2㊂3)新生桥森林公园与翠屏山保护区重叠面积697.61hm 2㊂4)箐花甸湿地公园全部处于罗古箐风景区内,重叠面积476.97hm 2;箐花甸湿地公园与三江并流风景区重叠面积26.64hm 2㊂5)罗古箐风景名胜区与三江并流风景区重叠面积9474.42hm 2㊂6)怒江中上游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与三江并流风景区重叠面积378.00hm 2㊂表3㊀怒江州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面积Tab.3㊀Overlapping area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Nujiang Prefecturehm 2高黎贡山保护区324449.8087.7187.71云岭保护区75010.986959.082616.049575.12翠坪山保护区8600.21697.61697.61新生桥森林公园2616.04箐花甸湿地公园476.9726.64476.97503.61三江并流风景区226300.399674.429674.42罗古箐风景区17963.25怒江中上游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122.27378.00378.00合计661539.916959.083313.65492.3510151.3920916.47㊃66㊃第48卷崔茂欢,等: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㊀㊀其中,罗古箐风景区与三江并流风景区重叠面积最大,占重叠面积的47.10%;翠坪山保护区与云岭保护区交叉重叠面积次之,占比33.88%㊂3.4矛盾冲突分析1)城镇建成区全州自然保护地中城镇建成区面积5.74hm 2㊂涉及云岭保护区㊁翠坪山保护区和怒江中上游水产资源保护区㊂2)村庄和人口全州自然保护地内村庄面积361.77hm 2,涉及人口17030人㊂其中自然保护区内村庄面积189.83hm 2,人口8942人,3个自然保护区内均有村庄分布;自然公园内村庄面积171.94hm 2,人口8088人,5个自然公园内均有村庄分布㊂3)集体人工商品林全州自然保护地中,人工集体商品林面积3338.80hm 2㊂其中,自然保护区内面积283.03hm 2,涉及云岭保护区㊁翠屏山保护区;自然公园内面积3055.77hm 2,除箐花甸湿地公园外,其他4个自然公园内均有分布㊂4)基本农田全州自然保护地内基本农田面积4227.50hm 2,8个自然保护地内均有分布㊂其中:自然保护区内面积2991.00hm 2,自然公园内面积1236.50hm 2㊂5)矿业权全州自然保护地中,矿业权面积1291.14hm 2㊂其中:自然保护区内面积415.63hm 2,全部分布在云岭保护区;自然公园内面积875.51hm 2,涉及三江并流风景区和罗古箐风景区㊂保护地矛盾冲突情况详见表4㊂表4㊀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涉及人口及面积Tab.4㊀Population and area involved in conflict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Nujiang Prefecture高黎贡山保护区11110.90云岭保护区89311910.86160.61168.042595.20415.63翠坪山保护区0.5728.32114.99354.97三江并流风景区460980.26546.99839.18870.10新生桥森林公园15.6133.276.35箐花甸湿地公园0.23 2.35罗古箐风景区16.672355.15339.04 5.41怒江中上游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479 4.3159.17120.3649.58合计170302025.74361.773338.804227.501291.143.5自然保护地生态质量整体评价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类型有自然保护区㊁风景名胜区等5种,自然保护地数量为8个,总面积661539.91hm 2,占全州土地面积的45.36%㊂其面积居于全省第二位,所占土地面积比例居于全省第一位[7]㊂怒江州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质量整体上保持良好,尤其是中高海拔地段,植被类型栖息地和各类湿地类型栖息地的质量都比较好,基本没有或极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㊂相对而言,低海拔地段的植被类型比中高海拔地带差,主要是受人类生产活动干扰,总体上受干扰程度为中度或轻度干扰㊂从区域看,独龙江流域比较好,其次为怒江流域,而澜沧江流域相对较差;担当力卡山和高黎贡山整体环境质量较碧罗雪山为好,碧罗雪山的中低海拔地区局部区域已经受到中度干扰㊂3.6保护空缺分析保护空缺是指虽然具有保护价值,但目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生态系统㊁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栖息地)㊂根据‘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分析技术指南“[8],利用自然资源㊁生态系统㊁物种㊁景观㊁自然遗迹等分布数据和资料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测算出保护空缺区域,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奠定基础㊂3.6.1分析方法采用叠加和重分类方法[9],利用收集到的该区域的数字高程图㊁森林生态系统㊁湿地生态系统㊁生态公益林㊁海拔3600m 以上的区域㊁自然景观㊁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按‘空缺保护分析㊃76㊃第4期林业调查规划评价指标赋分标准“分级赋值,结合区域内现有保护地分布现状,开展空间叠加分析,分别对生态系统原真性㊁物种重要性㊁生态区位重要性㊁生态脆弱性和景观价值5个评价指标分级赋值打分,确定保护空缺区域的保护优先等级(表5)㊂表5㊀怒江州保护空缺区域保护优先等级分级Tab.5㊀Priority rating of protection vacancy areas inNujiang Prefecture总分值ȡ2423~1312~7ɤ6注:Ⅰ级 建议优先纳入自然保护区;Ⅱ级 优先纳入自然公园;Ⅲ级 作为整合优化或远期目标备选区;Ⅳ级 原则上不纳入自然保护地㊂3.6.2分析结果怒江州范围内建议优先纳入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907.6hm 2,主要分布于怒江东部的碧罗雪山北部;建议优先纳入自然公园面积为109255.4hm 2,主要分布于怒江西部高黎贡山保护区外围和东部的碧罗雪山;建议整合优化或发展规划备选区域面积为349309.2hm 2,在全州范围内均有分布(表6)㊂表6㊀怒江州保护空缺分析按保护优先等级统计Tab.6㊀Analysis of protection vacancy in NujiangPrefecture by protection priority levelhm 2怒江州896300.11907.6109255.4349309.2435827.9泸水市224103.01322.323592.9100691.598496.3福贡县169158.4266.114188.693508.161195.6贡山县192460.5214.355112.359327.677806.3兰坪县310578.2104.916361.695782.0198329.74相关建议在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保护红线㊁永久基本农田㊁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㊁物种栖息地连通性㊁保护管理统一性为原则,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㊂整合各类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㊁归并优化相邻的自然保护地及将保护空缺中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合理确定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功能定位㊂1)结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将高黎贡山保护区㊁三江并流风景区(贡山景区㊁月亮山景区㊁片马景区)原范围及其周边生态保护价值高㊁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区域或旗舰物种的栖息地,纳入拟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范围㊂2)开展碧罗雪山综合科学考察㊂碧罗雪山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态系统垂直系列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10]㊂怒江州境内碧罗雪山已经有部分区域划入三江并流风景区(老窝山景区),碧罗雪山区域目前未开展过系统性的科学考察,是全省为数不多的保护地空缺补充地带㊂根据碧罗雪山本底资源情况,将其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纳入拟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范围㊂3)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完全位于云岭保护区范围内,翠屏山保护区大部分与云岭保护区重叠,将其整合一并纳入云岭保护区㊂4)罗古箐风景区一半以上范围与三江并流风景区(丽江老君山景区)重叠,前者被后者整合㊂5)针对自然保护地内存在的基本农田㊁人工集体商品林㊁矿业权等历史遗留问题和林农生产生活与保护管理矛盾突出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基本农田㊁矿业权等存在矛盾冲突地块有序退出保护地,以缓解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压力㊂参考文献:[1]唐芳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8):40-44.[2]华朝朗,陶晶.云南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9.[3]张正全,王生.怒江森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7.[4]张子翼,温庆忠,华朝朗.云南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5]马童慧,吕偲,雷光春,等.中国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分析与保护地体系优化整合对策[J].生物多样性,2019,27(7):758-771.[6]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S].2014.[7]罗怀秀,徐吉洪,俞瑶,等.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与空间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1):68-74.[8]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分析技术指南[S].2020.[9]梁建忠,杨月圆.云南省怒江州保护地体系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22,51(3):39-52.[10]王勇,余昌元,杨东,等.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空缺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4):55-62.责任编辑:刘平书㊃86㊃第48卷。
《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第38卷)论文总目次
第38卷第6期2013年12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38 No.6Dec.201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13.《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第38卷)论文总目次 论文文题作者(期.页码) ●森林经理基于类三维地图的湿地野外调查路线规划董跃宇,喻庆国,刘朝蓬,等(1.1)BP神经网络反演森林生物量模型研究李丹丹,冯仲科,汪笑安,等(1.5)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综述包昱君,亢新刚,杜志,等(2.1)基于缨帽变换的景洪市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森林扰动自动识别方法研究张连华,庞勇,岳彩荣,等(2.6)基于空间分析的区位优势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王昆,王珊,孔宪娟,等(2.13)昆明市主要树种数量化蓄积量表的编制研究李祥生(3.1)在林业计算机制图中运用FontCreator软件制作点状图符号的方法杨璇玺(3.8)广西钟山县林地功能分区及差别化管理探讨梁维平,黄志平,黄发(4.1)6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的直接换算方法唐世斌(4.5)森林经理学科近30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巢林,洪滔,吴承祯,等(4.14)三维遥感影像辅助林地权属勘界技术在永嘉县的应用吴进波,戴惠明,叶胜忠,等(5.1)ArcGIS在林业标准分幅图编制中的应用罗燕彬(5.5)基于ArcGIS Engine的大理市苍山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张加宝(6.1)派阳山林场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杨小兰,吴国欣,刘志斌,等(6.8)浅谈在ArcGIS中地形图的拼接方法段晓飞,邓显娥(6.13) ●“3S”技术基于GIS的新型林业调查系统设计郑君,杨丝涵,冯仲科(3.12)基于“3S”技术的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张垚,王敏,肖志豪,等(3.16)基于GIS的湖北省油茶良种基地空间布局研究胡超,于静,王瑞文,等(4.21)基于VB语言与Google earth插件的广西百色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黄锋(4.28)基于RS的昆明市植被覆盖度变化动态分析陈骏,沈盈佳,曾建军,等(5.10)基于ENVI和GIS技术的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赵翠娥,丁文荣(5.14) ●研究与探索西双版纳保护区计划烧除林下可燃物对大型食草哺乳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杨鸿培,宋军平,王巧燕(1.9)野龙竹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提取工艺研究王明悦,施蕊,杨宇明,等(1.14)武汉市金银湖水鸟多样性及其与栖息环境的初步研究何小芳,吴法清,贺锋,等(1.17)木本纺织纤维的概念及主要构成树种赵元藩(1.22)钳嘴鹳迁徙途经西双版纳期间觅食生境选择初探李泽君,董永华,杨鸿培(1.25)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初步比较陈勇,刘海姣,张劲峰,等(2.20)常见陆地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比较张鑫,林茂,吴京科(2.27)泡核桃嫁接苗与铁核桃嫁接苗的鉴别技术研究武少平(2.31)工厂化和常规化育苗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徐明艳,赵航文,杨明志,等(2.34) . All Rights Reserved.《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第38卷)论文总目次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秋冬季节空气负离子分布格局研究韩妍,董文渊,胡戎,等(3.21)美国山核桃穗条含水率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李仙兰,杨新,杨云广,等(3.26)藏东南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模式研究叶红,杨小林,王忠斌,等(3.29)德宏州西南桦人工林木材效益分析尹加笔,杨恩菊,高苹,等(3.34)珍稀竹种香竹的引种保存研究付小勇,孙茂盛,杨宇明(3.40)不同造林密度华山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的选择研究王有位,赵升,谭波,等(3.43)澜沧江下游天然黄竹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杨正斌,余东莉(4.33)昆明地区越冬红嘴鸥分布及数量变动研究雷桂林,包颖,郑重(4.39)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杨维雄,周庆宏,王有兵,等(4.45)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功能价值评估刘晓,孙吉慧,丁访军,等(4.50)拉萨河谷植被演替规律及人工恢复对策丁云春(5.19)西双版纳石灰山季雨林四数木—闭花木—多花白头树群落动态研究杨正斌,余东莉(5.23)青钱柳的多功能价值与繁育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徐高福,柏明娥,朱杭瑞,等(5.32)绿量的研究进展谢丽琼,邓星晗(5.35)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黎亚波,李玲,陈俊,等(6.22)景观破碎化对动物适合度的影响研究综述扎史其,格玛江初(6.27)云南松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黄玲,郭峰,唐翠屏,等(6.31) ●研究综述油橄榄种苗繁育技术研究进展郭华,景跃波,张帆,等(1.29)林木细根生物量分布及其动态研究综述肖义发,欧光龙,胥辉(1.34)油橄榄研究进展王有兵,严毅,周庆宏(1.39) ●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中重复计算问题的研究仇琪,冯仲科,高原,等(2.38)德钦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李贤(2.42)云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对策赵书学(2.46)基于Delphi 和Access 开发使用林地数据管理系统张煜(3.48)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董文婷(3.51)辽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邢守臣,邵殿坤(3.55)文山州药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初报常森有,杨耀海(3.6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考林向群,李家华,邬琰(6.49)云南省“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研究胡文萍,龙廷位(6.54) ●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省西黑冠长臂猿现状及保护对策华朝朗,杨东,毕艳玲,等(4.55)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郑进烜,华朝朗,陶晶,等(4.61)泉州湾乌屿海滩及海岸的鸟类研究陈若海(6.34)永胜县云南红豆杉分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芮荣菊,左安垠,黄臣富,等(6.40) ●林火研究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地表可燃物类型划分与载量研究李旭,王秋华,李世友,等(2.50)森林小班林火蔓延模型信息化研究马天,郑君,王智超(2.55)曲靖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吴斌(2.60)滇中安宁“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的可燃物特征初步分析肖慧娟,岳彩荣,袁华,等(6.72)·931·第6期. All Rights Reserved.林业调查规划寅街镇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及野外火源管理对策徐艳华,毕劲荣(6.77)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的自然恢复与更新尹瑞萍,陶宏,王自建(6.81) ●森林保护勐腊县木棉腐木昆虫多样性的初步研究林平,李国锋(1.45)细梢小卷蛾各虫态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徐嘉诚,李永和,朱金国,等(1.50)盈江县澳洲坚果茎干害虫—环蛀蝙蛾的防治李建光(1.55)2种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害虫效果研究贾丽萍,王宏勋,李祥康,等(2.76)思茅松苗期立枯病防治技术研究蒋家顺,钟华,周灵昌,等(2.81)武定县史密斯桉造林后灾害发生情况及对策杨丽祥(2.85)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的效果差异性比较泽桑梓,季梅,闫争亮,等(4.67)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调查初报葛红元,袁虹,倪自银,等(4.71)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白梁芳(4.75)云南省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季梅,泽桑梓,杨斌,等(6.57)立地条件对泡核桃溃疡病的影响研究邹丽萍(6.60)刚竹毒蛾危害对毛竹叶片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易桂林,钟林茂,石兆明,等(6.62) ●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保护区大果红杉林的分布格局及其保护价值初探袁凤军,余昌元(2.65)变革理论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环境保护与教育中的应用段红莲,蔺汝涛,何茜(2.69)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维西片区开展社区共管活动的效果分析赵翠娟(2.73)广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李星群,张琪琪,文军(4.9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展计划烧除利弊分析陶庆,王兰新,赵建伟,等(4.97)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北部曲宗贡金妞河流域植被类型调查研究杨沛芳,旺丁(4.101)拉市海湿地周边居民对湿地恢复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苏姗珊,陈明勇,和丽秋,等(5.40)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张绍辉(5.45)云南野生苏铁就地保护区生境研究何绍顺(5.50)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海峰,周汝良(6.64)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及潜力分析尹正凤,何茜,李旭(6.68) ●森林经营泡核桃早实丰产栽培与林畜复合经营技术试验初报康洪良,陆斌,万晓军,等(1.58)昭阳区低劣核桃嫁接改良试验程光庆(1.62)经营管理措施对滇杨生长的影响分析朱家诺(1.66)基质施肥对高阿丁枫留床苗生长的影响王智斌,杨海娇,庞岳燕,等(3.68)影响漾濞泡核桃树生长结实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赵家全(3.73)德国近自然森林持续经营活动在武定县的实践效果及推广前景李春文(3.78)施肥对乡土树种川滇桤木幼林生长特征的影响刘英杰,郑增方,王齐,等(4.127)森林多功能经营研究综述王俊峰(4.131)云南热区人工林科学经营的探索与实践陈伟,杨斌,李江,等(5.104)笃斯越橘生物与生态学特性调查及主要经营技术石德山,黄宏,孙丰,等(5.109)怒江州低效林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杨华,范宏韬(5.113) ●生态建设松花坝水源区不同林分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苗武,史正涛,常龙芳(1.70)·041·第38卷. All Rights Reserved.《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第38卷)论文总目次香格里拉森林植被恢复与景观建设赵敏,耿云芬,郭立群(1.77)香格里拉县土地石漠化特点及治理对策赵学瑛(1.83)会泽县石漠化土地治理措施罗蓉明(1.86)香格里拉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张学全(2.121)云南省生态工程建设对石漠化演变的影响与评价张钦云(2.125)城市社区植被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毕坤,史明昌,衣晓丹,等(2.130)森林抗旱减灾机理和作用初索刘佩云,刘德隅(3.81)田阳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动态分析江锦烽(3.85)林芝南伊沟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模型及应用马守春,张敏,张长耀(6.107)环江县小流域石漠化治理技术及效益分析刘峰,陈奎,莫剑锋,等(6.112) ●生态旅游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王安宁,施玲玲(1.90)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游客行为意识分析李中员,张忠员,李金荣(1.94) ●产业开发红河州薄壳山核桃引种及产业发展分析张荣贵(3.88)南沙镇印度黄檀产业培植普玉明(3.92)昆明市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马骏,杨志勇,王飞,等(4.79)浅析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李炜(4.85)云南省野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王怡敏,刘波(4.89)元阳县棕榈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普玉明(5.118)河池市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韩俊严,谢代租,卢长江(5.123) ●栽培技术元江县野生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初探黄永亮(3.124)丽江市油橄榄丰产栽培试验研究子桂才(3.127)两面针林下栽培技术时群,梁刚,蔡林,等(3.131)冷凉地区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余子哈(5.127)云南小粒种咖啡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友生,易家波(5.131) ●规划设计宜春市梅花国际温泉主题公园度假区总体规划探讨王磊,陈飞平(5.57)中医养生文化与思澍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结合的探索谭璐,汪源,陆柏松(5.60) ●天保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国家投资标准探讨张铁平,卢立(5.76)泸水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罗立坤(5.79) ●论坛阿郎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魏静,张燕平,赵元藩(1.99)云南省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思考李留春(1.102)“场所精神”在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南片区设计理念中的应用钟俊(1.106)云南山地村镇规划中雨水资源利用与景观营造杨旭(2.88)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与参与李翠花,刘宁,艾怀森,等(2.91)云南省观赏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王学花(2.94)云南省核桃种苗质量管理及检测情况浅析曾丽芬,李基平(2.97)·141·第6期. All Rights Reserved.林业调查规划对当前昭通市林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周华(3.96)外来物种对中国林业的影响浅谈李新华,孙培宇,石本富(3.102)大理上关红豆杉基地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胡昌平(3.105)苏州市吴中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董务闯,谢春平,徐元元,等(3.108)林窗理论在山地型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宋聚学,马立辉,黄世友(4.107)藏民族传统文化生态观的形成研究张翠叶(4.111)我国林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现状董晨,吴保国,靳爱仙(5.83)计划烧除对西双版纳保护区思茅松林的影响陶庆,王兰新,郭贤明,等(5.89)广西玉林市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吴伟尧(5.95)丽江市野生动物肇事特点及解决途径张映兰(5.10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战略调整刘彦平,张国红,杨跃军,等(6.92)广德县古树树势与健康状况评价傅乐意(6.96)勐腊保护区亚洲象为害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宗建坤,郭贤明,王兰新(6.102) ●森林培育马鹿花不同混交模式造林研究王江生,谷勇,胡滨,等(1.111)龙陵县滇重楼林下栽培试验匡秀芬(1.115)建水县半干旱暖热岩溶山地不同造林方法造林成效分析王藜颖(1.119)极度濒危植物毛果木莲的种子检测及育苗技术研究张畋,楚永兴(2.101)麻栗坡含笑幼林抚育技术研究朱峰,董文渊,付建生,等(2.107)牛角瓜的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前景魏静,赵元藩,张燕平(2.112)红河州桉树引种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金同伟(2.116)腾冲红花油茶良种腾油12号的选育龚发萍,黄佳聪,万晓军,等(3.112)麻栎胚根切除防穿袋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李世彪(3.115)红河州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李卫东,楚永兴(3.120)广西钦州市红树林造林研究曾春阳,莫祝平,韦立权,等(6.85)南宁市速生桉发展最大面积的论证研究徐庆玲,巨文珍,莫奇京,等(6.88) ●园林昌宁县城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黄海燕,戴益源,孙亚丽(1.124)呈贡新区规划中雨水利用与景观营造谢丹,张建国,许佳(1.128)重庆市景天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垂直绿化优势刘燕新,方文,马立辉,等(6.124)德宏州南传佛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王梦婷,许耘红(6.129)明月山风景区月文化景观特征剖析卿平勇(6.133) ●试验研究玉溪市膏桐栽培试验罗美英,杜剑波,段志云,等(4.116)红塔区施肥、浇水措施对漾濞泡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陈永坤,泽桑梓(4.123)不同桉树在昆明市海口林场的早期生长研究李子光,周庆宏,王有兵,等(5.64)保山市5个泡核桃品种幼树的抗冻害能力研究龚发萍,陆斌,黄佳聪,等(5.67)云油茶5个品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何冬梅,楚永兴(5.70)废弃鲜烟叶的不同处理对柳杉幼林的生长影响试验太跃华,施玲玲,王志明,等(6.117)不同季节旱冬瓜扦插试验袁莲珍,史富强,杨斌,等(6.121)第38卷终 The End of Vol.38·241·第38卷. All Rights Reserved.。
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情况(精简篇)
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情况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情况一、高黎贡山的生态系统特征1、高黎贡山及高黎贡山保护区基本情况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分水岭,山势雄奇险峻。
这条近代强烈隆起的断层山脉主要以变质岩为主体,它北与西藏境内的伯舒拉岭相连,南达中印半岛的缅甸境内,横亘在中国的西南部,南北长600余公里,跨越5个纬度,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为贡山县境内的嘎娃嘎普山峰,海拔58米,最低海拔为盈江县的中缅界河交汇处,海拔仅为210米,相对高差为4918米。
巨大的垂直高差使高黎贡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其高海拔、低纬度的地势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山顶银装素裹,山脚热浪拂面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自然植被仪态万千,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区系。
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特点使它犹如一座连接亚洲大陆中部和南部的巨型空间桥梁,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成为南北生物迁移扩散过渡的走廊,形成了今天这种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殊格局,这就为生物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场所和生物多样性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再生条件,从而促使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再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黎贡山主山脉的山体中上部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东经98 08 98 50 ,北纬24 56 28 2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2万公顷(其中:XX管理段面积:8.1443万公顷),是XX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以保护我国纬度最南端较为完整的高山、亚高山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和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其保护区内分布有羚牛、孟加拉虎、白眉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8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有树蕨、XX红豆杉、秃杉、长蕊木兰等国家和省级保护野生植物60种。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摘要:云南保山高黎贡山森林茂密,生态良好。
如今,有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恶化。
在社会环境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下,环境管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已被纳入重要管理愿景。
尤其是面对生态环保新格局,环境治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修复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子孙后代的大工程。
如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管理、保护与修复,成为高黎贡山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从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高黎贡山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高黎贡山环境保护和修复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我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五位一体”布局作了全面设计,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未来发展思路新思想,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以及修复也应受到广泛关注。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具有自然基因库、自然实验室以及自然博物馆等特殊属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与修复,意在为未来生态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高黎贡山发源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北与西藏伯苏拉山相连。
到了云南,主脉为南北走向,贡山县南、泸水县北是中缅边境山脉;在历次地质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河流冲刷的作用下,高黎贡山已成为我国西部低纬、高海拔、相对山体差异最大的山。
高黎贡山植被分为热带季风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本和草甸七类植被。
高黎贡山的物种资源使高黎贡山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及“物种基因库”。
从山脚到高黎贡山山顶,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山色秀丽,生态良好。
如今,高黎贡山中下部大面积森林转为农用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渐扩大,保护区周边的集体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周围地区开始吞噬保护区。
高黎贡山简介
高黎贡山简介高黎贡山源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脉,自北向南横亘在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它的东面是怒江(萨尔温江)大峡谷,西面是伊洛瓦底江。
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高黎贡山中南段保山市的腾冲县、隆阳区及怒江州的泸水县辖区内建立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总面积124459公顷,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段的怒江省级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北迄西藏,南北长约400公里,总面积达40.55万公顷的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20米。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和“世界雉雀类的乐园”。
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确定了17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关键区域,其中高黎贡山是首要区域--横断山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我国纬度最南端较为完整的高山、亚高山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和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种类繁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有羚牛、孟加拉虎、白眉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8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有树蕨、云南红豆杉、秃杉、长蕊木兰等国家和省级保护野生植物58种。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的管理机构,成立于1994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
主要任务是:1、保护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2、组织开展科学研究、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基础数据搜集分析;3、组织开展保护区周边社区及社会公众自然保护宣传教育;4、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项目交流合作;5、制定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执行林业违法处罚、开展森林防火、防盗巡护等。
浅析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B M W»rtJ«M U ro IN V E S T IG A T IO N& IN N O V A T IO N浅析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I文/余丽芝图/余丽芝、郁云摘要:高黎贡山隆阳 分局国家公益林项目实施 以来,资源管护工作取得 了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发 展中的瓶颈问题。
本文以 高黎贡山隆阳分局公益林 管护工作为例,探讨存在 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为科学管护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黎贡山国家公益林问题对策1基本情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隆阳分局辖区位于高黎贡山南段东坡,辖区面积44723公顷,东与隆阳区芒宽乡、潞江镇集体林和农地交界,路19公里处与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交界,西以高黎贡山山脊与腾冲市交界,北以一把伞至北斋公房大路与怒江州交界。
高黎贡山隆阳分局国家公益林项目于2005年启动,编工作,区划国家级公益林41563公顷,在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以及高黎贡山保山市管护局的指导和帮助下,项目实施13年,资源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k m a a a im方,现就公益林工作开展 情况做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国家公 益林的有效管护模式。
高黎贡山隆阳分局现 有干部职工50人,下设芒 宽、百花岭、赛格、坝湾、赧亢5个管护站,区划国 家级公益林41563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7901.7公顷,水土流失 严重地区3661.3公顷,共区划39个林班,1098 个小班,聘用130名护林 员,划分为25个管护小组 进行管护。
周边社区涉及 两乡滇30个村委会329 个村民小组(约76000余 人)。
高黎贡山隆阳分局 采取局、站、管护小组三 级管理模式,对管护区内 的公益林进行管理。
采取统一管护模式对公益林进行管护,分局与聘用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制定《高黎贡山隆阳分局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规章》,并以此为依据对高黎贡山隆阳分局的护林员队伍进行管理,开展管护区内的资源管护工作,局机关和管护站各司其职,安排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参与、督促管护小组开展资源管护工作。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物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国发[1988]30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物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1988年5月9日)国发〔1988〕30号国务院同意林业部提出的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共计二十五处),现予公布。
望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落实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乱砍滥伐森林,制止乱捕滥猎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有关保护区的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由地方政府解决。
附: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国务院1988年5月9日公布)一、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属燕山山脉,面积一万六千多公顷。
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区,保护区内古木参天,鸟兽繁多,被中外学者称为华北植被类型的代表。
二、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东面,面积二万三千多公顷。
198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
本区生物资源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千余种,陆栖脊椎动物有二百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的有十六种。
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面积八千多公顷。
1980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
本区是风沙干旱地区保存下来的一片珍贵阔叶林,被誉为“八百里旱海”中的一颗明珠,对于防风固沙和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四、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面积六千多公顷。
1981年省政府批准建立。
本区是典型的原生型红松阔叶混交林。
已鉴定的高等植物九十余科,近千种,脊椎动物一百七十多种,辽东四条较大河流发源于此,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2020年第10期现代园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在全面提升的同时,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要想保障良好的居住环境,要保护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依旧无法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对此,应综合分析成因,科学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大革新力度,以便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168hm2,其中: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2.313hm2,占总面积的45.0%;缓冲区面积143.642hm2,占总面积的35.5%;实验区面积79.213hm2,占总面积的19.5%。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气候以及多种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种类。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管理意识缺乏综合性在现阶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程中,林业部门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目的及任务认识较粗浅,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属性、定位认识程度不足,体制机制还没有得到系统、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健全和完善,从而使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明晰,没有处理好保护区管理机构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林业行政执法单位的关系,无法对统筹安排工作人员,不能实现生态保护建设与部门职能的良性互动[1]。
同时,保护区管理部门,还存在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仍依靠老办法、旧经验开展工作,进而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2.2管理体制不健全结合现阶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分析,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具体开展管理工作时,保护区长期以来存在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的问题,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从根本上有效的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部分),特制定本规划,用于指导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一、保护概况(一)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
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
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
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
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412种,两栖类约295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
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 李欢萍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未来国家的发展思路,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而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保护与管理同样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及自然博物馆的特殊属性,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势必对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地处我国云南省西部,并与中缅边境接壤,属于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地理经纬度上看,主要位于东经98°08′—98°50′,北纬24°56′—28°22′,从行政区划上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多个区县,包括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和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保护区总面积达405,549公顷,属于云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以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等结构为主,占比分别为45.3%、35.2%和19.5%。
同时,保护区还属于多民族聚居地,该区域内主要分布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赋予了保护区更丰富的人文价值。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物种丰富,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价值。
根据相关调查,保护区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090米,拥有种子植物4303种,其中约44.83%为特有种。
从保护区生物分布看,其囊括了兽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及昆虫类,总数达到2300余种,涉及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54种、动物72种。
因此,凭借其丰富的自然物产,保护区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雉鹊类的乐园”“哺乳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被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确认为“世界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99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鉴于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高黎贡山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200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怒江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
由于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1992)119号《关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1994—200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0)34号批示,将原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文)。
●《关于下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200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01—2005,GE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1996—2010)。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怒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199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1996—2010)。
●《怒江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1999—2003,GEF)。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部分)初步综合管理计划》(1999—2004,FCCD)。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部分)初步综合管理计划》(2000—2004,FCCD)。
●《滇西北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01—2010,中美合作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1 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天然林保护的决定和有关自然保护建设方针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护区规划必须在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物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多种经营和促进社区发展,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独特、风光绚丽多彩的集保护、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A级自然保护区。
1.3.2 原则根据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的分布范围及其栖息场所,结合周边地区民族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确定二期总体规划的原则为:(1)遵循有利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水平的提高,方便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原则。
(2)保护工程的规划侧重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系,添置必要的管护设备,加强管护能力建设,以达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3)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充实科研技术力量,添置必要的先进设备,创造科研监测条件,进一步开辟科研监测项目。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
(4)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办公用房为主。
(5)旅游与多种经营,应量力而行、稳步实施。
(6)社区发展项目、扶持工程项目以社区为主,保护区予以科技扶持,同时协助社区争取外资和扶贫项目。
(7)工程项目的建设要体现实用性、先进性,避免重复和落后的设施建设。
1.4 规划期限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阶段划分,本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1—2010年,共10年,分二期执行: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
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2.1 基本情况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山脉的中上部,北纬24゜56′—28゜22′,东经98゜08′—98゜50′之间,总面积40.55万hm2,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
北段位于北纬27゜31′—28゜22′,东经98゜08′—98゜37′之间,北与西藏察隅县接壤,东起怒江峡谷,西至担当力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面积24.32万hm2;中段位于北纬25゜11′—26゜15′,东经98゜40′—98゜49′之间,西至高黎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东以泸水县、福贡县海拔2500m以上无人居住处为界,向南延伸至泸水县古登乡,北至福贡县的架科底乡,面积3.78万hm2;南段位于北纬24゜56′—26゜09′,东经98゜34′—98゜50′之间,东以泸水县和保山市隆阳区境内的高黎贡山东坡海拔1090m以上的山腰为界,西以泸水县、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坡海拔1900m以上的山腰为界,面积12.45万hm2。
2.1.2 自然条件2.1.2.1 地质地貌保护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但出露的地层却较简单。
区内所出露的地层以元古生界的一套变质岩和中生代以后侵入和喷出的岩浆岩为主体,并伴有少量上古生代的沉积地层和时代较新的第四纪沉积物。
在构造上,以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板块缝合带伴生的褶皱带、大断裂带为主。
由于近期地壳大幅度上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以高差巨大的高山、极高山为主的地貌形态,山顶上冰川地貌发育,还残存有现代冰川,河流深切的河谷多为V 型峡谷,以怒江峡谷最有名,境内最高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m,最低海拔800m(怒江),相对高差达4328m。
2.1.2.2 气候保护区北段、中段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南段属中亚热带气候带。
整个保护区具有我国西部典型季风气候特征,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从河谷到山顶依次出现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4个垂直气候带;气温东坡比西坡略高,降水量西坡丰富,湿度西坡大于东坡。
保护区迎风坡(西坡)年降雨量高达3600mm以上,与印度东北部、东喜马拉雅并列,形成3个多雨中心。
北段、中段日照时数少,为全省的寡照区,太阳总辐射量为全省低值区,气温偏低,热量强度不足,降水量年进程呈双峰值,有春、夏两讯期。
年降雨量1667.6-3672mm,独龙江最高年降雨量可达4875mm,为全省4个多雨中心之一;南段太阳总辐射为全省中等水平,年降雨量为1204—1977mm,斋公房最高年份可达3904mm,泸水部分还有双雨季现象。
2.1.2.3 土壤保护区山地垂直带上的土壤有亚高山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以及燥红土、石灰土和紫色土三个非地带性土壤。
保护区成土母岩主要由燕山晚期喜玛拉雅早期的花岗岩、片岩、片麻岩、板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的坡积物或残积物所组成。
反映出保护区东西坡水热条件组合上的差异和成土母岩的影响,红壤系列的褐红壤只分布在东坡,黄壤只出现于雨量丰沛的西坡,保护区南段的石灰土和紫色土也仅零星分布在东坡。
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水分增加,生物气候产生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异,各种土壤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形成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在海拔1000m以下地段,分布着燥红土,植被为河谷稀树灌丛、草丛。
在海拔1000—2200m地段,分布着红壤,植被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
该土类已多被垦为农地,水土流失严重。
西坡海拔1800—2200m地段,分布着黄壤,植被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旱冬瓜林。
该土类人类不断开垦种植,人为活动较为频繁。
海拔2200—2700m地段,分布着黄棕壤,植被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含量丰富,是保护区生产力最高的一类土。
在海拔2700—2800m的地段,分布着棕壤,植被为云南铁杉林、铁杉与针阔叶混交林、苔藓矮林。
在海拔2900—3200m的地段,分布着暗棕壤,植被为油麦吊云杉林、苍山冷杉林。
在海拔3200—3800m地段,分布着棕色暗针叶林土,植被为较稀疏的苍山冷杉纯林,林下多杜鹃、箭竹,土壤呈强酸性。
在海拔3700—4200m地段,分布着亚高山草甸土,植被为亚高山草甸、杜鹃矮曲林和箭竹林。
2.1.2.4 水文保护区的河流很多,大小不一,有近百条,绝大部分属怒江水系。
怒江是保护区的主要河流,流经保护区的东侧约300km。
另有高黎贡山西侧的独龙江(流经保护区西侧91.7km)、龙江(流经保护区西侧100km)和脑昌卡河等,均属伊洛瓦底江水系。
分布在保护区的河流都是干流长、落差大,支流则短小,一般长约20km,最长不超过40km。
在保护区内无大型湖泊,但有很多小型湖泊和水塘型的湖泊,大多为冰蚀湖。
最大为嘎娃嘎普峰北侧的初干初湖,面积为0.6km2;其次为听命山和吴中山之间的听命湖,面积为0.02 km2,湖泊附近常发生降雨和降雪而具神秘色彩。
保护区附近的地下水极为丰富,泉水的出露点很多,泉水出露的地区也较广泛,最高处可达分水岭附近,最低处可达大江边。
此外,保护区附近,特别南段出现的温泉泉点数量也较多,区内温泉一般为中温温泉,也有不少为高温温泉。
2.1.3 社会经济状况2.1.3.1 行政区域保护区在行政区划上涉及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三县,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两县区。
其中贡山县境内有独龙江、丙中洛、茨开、捧打四乡镇,福贡县境内有架科底、子里甲、匹河三个乡,泸水县境内有洛本卓、古登、上江、六库、鲁掌、片马六个乡镇,隆阳区境内有坝湾、芒宽两个乡,腾冲县境内有明光、界头、曲石、上营四个乡。
生物走廊带属贡山县的普拉底乡,福贡县的马吉、利沙底、鹿马登、腊竹底等乡,泸水县的洛本卓、称戛乡。
2.1.3.2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在保护区的19个乡镇中,直接受益于保护区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约有109个村委会21.36万人口。
保护区周边是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稍多,傣族主要分布在隆阳区境内,傈僳族、怒族主要分布在贡山、福贡、泸水三县境内,独龙族、藏族仅分布在贡山县境内。
2.1.3.3 交通、通讯自从1999年10月开通了独龙江公路后(独龙族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保护区周边19个乡镇及大部分村委会已通公路,有乡级以上公路约800km,还有部分村级公路,保护区各所、站连结的公路就有856km。
各乡镇、村委会已通电话,绝大部份村委会已通电,这对保护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