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收集整理之古代诗歌意象大全(包您满意)
古代诗歌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意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感情、表达主题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意象的集锦。
1. 春天的意象
* 春风:春天的风吹过,带来温暖和新生的希望。
* 绿色:春天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大地上绿油油的一片,给人们带来活力和喜悦。
* 花朵: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花朵竞相绽放,为人们带来美丽和香气。
2. 秋天的意象
* 枫叶:秋天是枫叶红遍大地的季节,枫叶如火焰般绚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 哀愁:秋天是收获和离别的季节,落叶飘零,给人们一种哀愁和寂寞的感觉。
* 丰收:秋天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和果实让人们感到丰收的喜悦。
3. 冬天的意象
* 雪花: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季节,纷飞的雪花给人们带来纯洁和宁静的感觉。
* 寒冷:冬天是寒冷的季节,凛冽的寒风让人们感到冰冷和无助。
* 火炉:冬天是取暖的季节,火炉的余热和燃烧的火焰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安慰。
以上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集锦,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达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表达的主题。
无
论是描绘春天的温暖,秋天的哀愁,还是冬天的寒冷,都能在古代诗歌的意象中找到深深的共鸣。
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
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古代诗歌的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大全高三语文组孟凡喜赵贺余整理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4.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一、地点类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竹:气节、积极向上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浮萍:漂泊不定三、动物类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诗 歌 意 象 大 全
诗歌意象大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意)。
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这些在诗歌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就是意象。
对于今天的中国古典诗歌爱好者来说,从意象入手来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不失为一条捷径。
笔者搜集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稍加整理说明,希望对大家阅读和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有所帮助。
1.飞鸟:自由的灵魂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音。
生命的缺撼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回日夜思念的故乡。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诗佛”王维“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宋代文豪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则有“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的词句。
他们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
“没”是一个延续性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在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如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1. 植物意象!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那可是秋天的代表呀。
植物可太常见啦,什么梅兰竹菊,各有各的美好寓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2. 动物意象也不少哇!“两个黄鹂鸣翠柳”里的黄鹂多可爱呀,能给诗增添很多活泼的感觉呢。
动物总能传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哟!
3. 天文气象意象也很牛呢!“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有些忧伤的氛围呀。
这类意象能让诗的意境更独特嘞!
4. 器物意象也别小瞧呀!“醉里挑灯看剑”,这灯和剑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豪迈之气。
它们能让诗歌更有故事感诶!
5. 地理意象多有意思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那磅礴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它们可是能给诗增添宏大的背景哦!
6. 人物意象可重要啦!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让我们对那种闲适的生活充满向往呢。
这些人物能赋予诗歌灵魂呀!
7. 颜色意象也很绝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鲜明的颜色让画面感超强的。
能让诗更加生动形象嘞!
8. 场景意象也不能忘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大漠的场景多壮观呀。
它们就是诗歌的大背景呀!
我觉得这些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真的是超级丰富又超级有趣,它们让诗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人沉醉其中呀!。
古代诗词意象总结
古代诗词意象总结1.月——思乡,怀人、思亲、思人、乡愁、无奈、圆满、缺憾,边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隐者高士的象征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4.松——孤直、顽强、高洁傲岸,岁寒三友之一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凄凉悲伤7.杜鹃鸟——悲苦、哀怨、凄凉、悲苦、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8.秋蝉——高洁,悲凉凄切,人生短暂,怜惜生命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10.柳——离情依依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离情别绪、凄凉14.羌笛——凄切之声15.乌鸦——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16.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破败,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7.红豆——爱情、相思18.豆蔻——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19.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20.黍离——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21.丁香——愁思或情结22.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2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24.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借指以诗传情。
2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26.花落——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非常值得品读、分享与收藏的哦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于是找了一篇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古诗中的意象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认同的具有某种含意的文化符号。
熟知常见意象及其含意,对鉴赏古代诗歌将大有裨益。
1、山川风物类“青山”意象。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隔水青山似两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胱《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月”意象。
①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冰雪”“冰心”意象。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水”意象。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一、月。
月在古代诗歌中是极为常见的意象。
月亮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啊,李白这哥们儿抬头看到天上那一轮明月,一下子就想起自己的故乡了。
为啥月亮能和思念挂钩呢?可能是因为月亮不管在哪儿看到都是同一个,古人就想啊,自己在这儿看着月亮,远方的亲人说不定也在看着同一轮月亮呢,就像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
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这个道理,不管相隔多远,只要看到月亮,就感觉彼此有了联系。
而且月亮还有一种孤独寂寞冷的感觉,苏轼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在那种空旷的环境下,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就像诗人自己孤独的心境一样。
二、柳。
柳这个意象啊,那可大有文章。
它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在送别诗里经常用到柳。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个送别的场景里,柳色青青,其实就是在暗示着诗人想要友人留下来。
就好像柳在那儿说:“朋友,别走呀。
”柳树柔软的枝条,也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姿态,就像分别时人们那种不舍的情感,拉着朋友的衣角,不想让他走呢。
三、雁。
大雁在诗里也很有讲究。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定期迁徙,所以常常用来表示游子的漂泊。
比如说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在外漂泊,看到大雁往南飞,就想让大雁把自己的家书带回去。
大雁就像是一个信使,可是又有点不靠谱,因为诗人也不知道大雁到底能不能把信带到。
而且大雁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飞,这又和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一群大雁飞过,那心里的孤独感啊,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了。
四、菊。
菊在古代诗歌里那可是高雅的象征。
陶渊明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种着菊花,采着菊花,那日子过得可悠闲了。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还能傲然挺立,这就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质。
就像那些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高。
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杨柳:离情别恨、柔情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梧桐:寂寞、惆怅、凄凉、悲伤梅花:高洁、不屈不挠、傲雪、坚强菊花:隐逸、高洁、脱俗杨花:离散兰花:高洁、高雅美好桃花:象征美人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丁香:愁思、爱恋情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美好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表现荒凉偏僻、象征地位卑微松柏:坚挺、傲岸、富有生命力红叶:代指传情之物、借指以诗传情木叶:惆怅寂寞的心红豆(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莲: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牡丹:富贵美好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桑梓:表现怀乡之情枯藤:萧瑟、荒凉动物的意象鸳鸯:夫妻恩爱、感情专一鸿雁:表现书信、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之情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杜鹃:凄惨、思乡、冤魂悲鸣猿猴:哀伤、凄厉、孤寂、愁苦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燕子: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乌鸦:不祥之物、小人、凡夫俗子沙鸥:飘零、伤感愁怀青鸟(西王母的女儿):代指情人的使者寒蝉:悲凉愁绪鸿鹄:理想追求鸾鸟、凤凰:喻忠诚之士自然景物的意象太阳:希望、活力、时光流逝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人生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表现亲人团圆、分离、寄托思乡之情;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秋雨:忧愁暴雨:热烈而残酷、荡涤污垢的力量雪:纯洁、高洁、环境恶劣霜:人生易老、道路坎坷春风:旷达、希望、欢愉、得意西风:落寂、惆怅、哀败浮云:游子、漂泊、飘零浓云:惆怅、压抑阴天:压抑、愁苦、寂寞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纯洁无暇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愁苦、历史发展的趋势烟雾:情感朦胧、惨淡、前途迷惘、渺茫、理想落空、幻灭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洒(杜康):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也比喻朋友兄弟的情谊《阳关山叠》多写故人友谊《光山月》《梅花落》与乡愁、思乡有关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整理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整理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纯净洁白,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庄周梦蝶: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鹧鸪鸟: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的同义词。
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古诗词中“燕子”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一、月。
月在古典诗歌里那可是超级明星般的存在。
月亮总是跟思念、思乡、孤独啥的联系在一起。
为啥呢?你想啊,晚上月亮一出来,那清冷的光洒在大地上,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月亮,就容易想起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简单一抬头一低头的动作,把那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和弟弟分隔两地,但是看着同一轮月亮,就感觉好像有了一种联系,月亮就像是一个情感的纽带,把思念给串起来了。
二、柳。
柳这个意象也很有趣。
古人送别可喜欢送柳枝了,为啥呢?因为“柳”和“留”读音相近呀,送柳枝就像是在说“留下来吧”。
你看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路边青青的柳色,就给这送别增添了一种不舍的氛围。
就好像柳树也在那说:“朋友,别走啊。
”而且柳树那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舞的样子,也有点像人的那种依依惜别的姿态呢。
三、雁。
大雁在古典诗歌里常常代表着信使。
为啥大雁能当信使呢?可能是因为大雁每年都会长途迁徙,飞很远的路。
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就幻想大雁能把自己的思念或者消息带给远方的人。
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就在那盼着大雁能给她带回丈夫的书信呢。
大雁排成“一”字或者“人”字飞在天空,那孤单的身影也有点像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所以也能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四、菊。
菊在诗歌里那可是有高洁品质的象征。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秋天嘛,很多花都凋谢了,就菊花还傲然挺立。
陶渊明就特别喜欢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种菊、采菊,通过菊花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菊花那淡雅的颜色,不畏寒霜的特性,就像是那些品德高尚、坚守自己操守的君子一样。
五、梅。
梅也是个很有个性的意象。
梅花在寒冬腊月开放,冰天雪地之中,它就那么独自绽放。
这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彖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卞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彖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彖。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占便有"霜雪美人”的意彖,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古代诗歌艺术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艺术意象大全一、自然意象1. 春天:花开、鸟鸣、春雨、绿草萌动等。
2. 夏天:阳光、炎热、蝉鸣、树荫等。
3. 秋天:秋风、落叶、丰收、黄昏等。
4. 冬天:寒冷、雪花、白雪皑皑、冰封等。
5. 山水:江河、湖泊、山峦、岩石、云彩等。
二、人物意象1. 忧伤:哀叹、伤心、惆怅、叹息等。
2. 喜悦:欢笑、歌唱、笑语、愉悦等。
3. 苦难:痛苦、哭泣、受罪、艰辛等。
4. 朝代:皇帝、宰相、文人、士兵等。
三、动物意象1. 鸟类:黄鹂、燕子、杜鹃、鹰等。
2. 动物:虎豹、猿猴、鱼龙、马匹、牛羊等。
3. 昆虫:蝴蝶、蜜蜂、蚊蝇、蟋蟀等。
四、植物意象1. 花朵:牡丹、菊花、梅花、荷花等。
2. 树木:松柏、柳树、桃树、樱花树等。
3. 庄稼:稻谷、麦田、禾苗、果实等。
五、景色意象1. 雨雪:雨滴、雪花、冰凌、彩虹等。
2. 月亮:明月、皓月、寒月、圆月等。
3. 夜晚:漫天星斗、繁星、夜色、夜幕等。
4. 宫殿: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华丽等。
六、情感意象1. 爱情:相思、思念、郁郁寡欢、喜悦等。
2. 友情:忠诚、同道、相伴、亲密等。
3. 思乡:思家、忆祖、乡愁、渴望等。
4. 忧国忧民:忧国、思国、爱国、忘我等。
七、宗教意象1. :莲花、佛像、念珠、经书等。
2. :仙山、仙人、仙草、仙女等。
3. 儒家思想:圣人、君子、仁义礼智等。
以上为古代诗歌常见的艺术意象,它们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使诗作更加丰满而生动。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括意象、境界两个方面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
意象是局部的、详细的。
境界:作品经过形象描绘表现出的境地和情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有机交融而形成的一种回味无量的艺术境地。
芳草:1. 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其他愁绪。
2.以草木茂盛反衬荒芜,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触。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荣的扬州路,此刻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芜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茂盛反衬此刻的荒芜。
“阶前碧草自春光,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逝,此刻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光,黄鹂白鹤发出这委婉美好的喊声,诗人感叹旧事空茫,深表痛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往日的繁荣已无影无踪,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掉了往日的华丽堂皇,斜阳照射着破败悲凉的巷口。
芭蕉:常与孤单忧愁悲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哪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悲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卑不亢的品行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
松柏:孤直、坚强菊花:高洁、隐逸、脱俗桃花扬花柳树:美女的容貌牡丹 : 尊贵、荣华:飘零、失散:分别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一、草木类1、柳:(1)惜别,留恋,祝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2)思乡之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梅花(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梅花》陈亮(2)凌寒不屈的顽强。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张谓(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4)隐者高士的象征。
“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梦寻梅》方岳(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
”(“真真”指美女的容貌)《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北曲聊乐府前集今》张可久(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3、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寒菊》郑思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4、松柏:孤直、顽强的性格,高洁的品质。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刘禹锡5、莲:(1)喻指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2)取莲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王维(3)取“莲出淤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高尚的情操。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白莲》陆龟蒙6、梧桐:凄凉、悲伤之感。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长恨歌》白居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李清照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地位卑微。
(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点绛唇》葛胜冲9、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王维10、豆蔻:少女美貌、风华绰约。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於潜僧绿筠轩》苏轼12、黍离(禾黍):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姜夔13、丁香:愁思或情结。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感恩多》牛峤14、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
”《河满子·秋怨》孙洙15、绿叶:生命力,希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16、红叶(枫叶):(1)代称传情之物。
这种意蕴来源于唐代红叶题诗的故事。
(2)渲染一种悲愁的离情别绪。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许浑17、落花(落红、残红、落英、红雨):(1)凋零、失意、苦恼。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井泥四十韵》李商隐(2)人生事业的挫折,感叹身世。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3)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追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4)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葬花词》曹雪芹(5)表达闲适、喜悦心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王维(6)象征奉献和牺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龚自珍18、枫叶(枫林):表现忧伤、愁虑的情感,送行惜别,自然美的吟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白居易19、桃花:象征美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20、稻香:农村生活恬静与清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21、牡丹:富贵美好。
“竞夸天下无双绝,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皮日休22、桃李:(1)表现春光的美好。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2)桃李芳媚果蜜,亦将之比美人。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曹植《杂诗》(3)喻指门生。
(4)桃李赶在春天开放,春天多花,因此桃李被寓以庸俗之意。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白梅》王冕23、五柳:隐者的代称。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裴秀才迪》王维24、海棠: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苏轼25、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滕王阁序》王勃26、桑梓: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诗·小雅·小弁》27、后庭花:著名词牌名的一种,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华丽、浮艳)之音,不祥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杜牧28、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
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兰》徐渭29、杨花(柳絮):飘零、离散、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0、芦荻:渲染萧索的气氛。
“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溪岸秋思》杜荀鹤31、湘竹(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表达悲伤情思。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泪》李商隐32、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二、动物类1、蝉:(1)品行高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2)悲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雨霖铃》柳永(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送卢戡kān诗》元稹2、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鸟):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李白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九子坡闻鹧鸪》李群玉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薛道衡5、乌鹊:(1)指喜鹊,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鹡鸰jílíng。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杜甫(2)特指神话中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未七夕》李商隐(3)乌鸦和喜鹊。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楚辞·九章·涉江》屈原6、蟋蟀:思乡惆怅之情。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古诗十九首》7、鸳鸯、比目鱼:喻夫妇恩爱。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长安古意》卢照邻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陶渊明9、早莺:融和骀dài荡的春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0、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临江仙》晏几道“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谷风》(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刘禹锡(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寄夫》郭绍兰(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满庭芳》周邦彦11、猿啼:凄清、哀伤、悲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杜甫12、飞鸟:(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
”《九愁赋》曹植(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杜甫(3)乡愁、羁旅、漂泊。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李白13、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14、鱼:(1)自由的象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借指书信。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15、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笼鹰词》柳宗元16、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17、(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8、沙鸥:飘零伤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杜甫19、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20、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21、庄周梦蝶: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李商隐22、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23、雕虫: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
”《法言》杨雄24、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白居易25、鸡肋:鸡的肋骨,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6、斑马:斑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