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合集下载

(整理)医学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整理)医学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概论+抗原抗体反应1 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功能;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B,NK)、单核巨噬细胞、其他免疫应答细胞(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和肥大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IgD),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过程:抗原的识别、处理、信息传递(识别阶段),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活化阶段)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子(效应阶段)。

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免疫学检测理论、技术、应用,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防治的一门医学领域的应用学科。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学技术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反应和标记免疫反应五种类型。

免疫检验:1)利用免疫检测原理和技术检测免疫活性细胞、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等免疫相关物质;2)体液中的微量物质如激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液药物浓度、微量元素。

临床免疫学:利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研究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预防的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免疫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和免疫增生病。

感染免疫学: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相互关系从而控制感染的学科,传统免疫学核心。

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免疫原性、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诊断与防治的学科。

移植免疫学:研究移植物与宿主相互关系从而选择移植物和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学科。

2 血清学反应的概念;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和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并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和疏水作用力等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复习重点、试题临床免疫学与检验重要知识点汇总

复习重点、试题临床免疫学与检验重要知识点汇总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1〕辨别阶段 2 〕活化和增值阶段 3 〕免疫效应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器官构成?各有什么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如骨髓,胸腺 2)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应答的场所。

如脾脏,淋奉承,黏膜,扁桃体等。

T 细胞、 B 细胞和 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1〕 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辅助体液免疫。

2〕 B 细胞:产生体液免疫 3〕 NK细胞:介导天然免疫,发挥细胞毒作用。

依据作用方式及其特色的不一样,机体存在两类免疫简述各自的观点和特色?1)先本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拥有的天然免疫,可经过遗传获取,是机体在长久进化过程中渐渐成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守功能。

其主要特色是反应快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 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停刺激中渐渐成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取性免疫。

其主要特色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迟缓,一旦成立去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答: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联合是鉴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划分子间的构造互补性与亲和性,这类特征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联合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沟槽分子表面的联合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种类。

答: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五种种类:①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联合所产生的凝聚反应;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联合所产生的积淀反应;③抗原抗体联合后激活补体所致的细胞溶解反应;④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联合所致的中和反应;⑤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等。

什么是带现象 ?答:在抗原抗体反应等价带前后,因为抗体或抗原过度 ( 形成前带或后带 ) ,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的抗体或抗原,形成的积淀物少,不出现可见反应,这类现象在做血清学试验时称为带现象。

临床免疫性学检验重点、考点总结

临床免疫性学检验重点、考点总结

免疫学检验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应答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3、识别阶段,是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及相关淋巴细胞的阶段。

4、活化阶段,是T、B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信号后,在一系列免疫分子的参与下,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5、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7、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8、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育为成熟免疫细胞的场所,它包括骨髓和胸腺。

9、成年人和动物所有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发源地是骨髓。

10、T细胞发育的重要中枢器官是胸腺。

11、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包括淋巴结、脾、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富含血管的最大外周淋巴器官是脾。

12、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及胸腺微环境。

13、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执行体液免疫功能的一组球蛋白。

14、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合成分泌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5、所有抗体是球蛋白,但不是所有的球蛋白都是抗体。

16、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17、补体的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

18、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C419、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生物活性常表现为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

20、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族(表位)和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

21、抗原抗体结合力:1. 静电引力;2. 范德华力(最小);3. 氢键结合力;4. 疏水作用力(最强)22、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决定的。

23、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称为等价带。

免疫学检验重点

免疫学检验重点
十二、ELISA的类型及原理,所用试剂、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十三、抗核抗体的组成、临床意义及测定方法。
十四、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项目有哪些?
十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射免疫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十六、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方法学评价。
十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主要类型及常用发光剂。
十八、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技术。
三、免疫的三大功能。
四、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五、五类Ig的特性与功能。
六、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七、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及免疫标记技术的类型。
八、超敏反应的类型、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九、凝集反应的类型、原理及临床应用。
十、沉淀反应的类型及原理。
十一、胶乳凝集法检测ASO、RF的实验原理、材料、方法步骤及结果判断。
一、名词解释:免疫、Ag、Ab、Ig、免疫应答、超敏反应、补体、抗原抗体反应、MHC、单克隆抗体、M蛋白、TORCH检测、免疫标记技术、AID、酶免疫分析技术、本周蛋白、PBMC、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二、英译中:AFP、RF、CEA、CIC、HCG、ELISA、DICA、ECLIA、RIA、IMRA、FCM、IBT、HLA、TRFIA、PBMC、FIA、FPIA

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免疫学考试重点要点总结

1.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功能及相互的区别、病原及病原菌概念、免疫学与水产养殖学的关系及意义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组成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2、免疫细胞干细胞系、淋巴细胞、APC、单核吞噬细胞3、免疫分子TCR、BCR、CD、MHC、Ig、补体分子、细胞因子功能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低或缺陷免疫缺陷病2.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定;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2.抗原、与抗原相关的概念、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簇、表位、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佐剂、免疫增强剂抗原相关的其他概念: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g):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等半抗原(hapten):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为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多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1ku)。

多数的多糖,类脂,某些药物等属于半抗原 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抗原特异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考点重要知识点归纳(全面)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考点重要知识点归纳(全面)

免疫学考试重点归纳(全面)1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力涉及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其中疏水作用力最强,它是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2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AD)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程度。

3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AD数目有关。

4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5带现象(zone phenomenon):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

在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抗原与抗体结合但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从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

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称为后带。

6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免疫佐剂(immuno adjustvant):简称佐剂,是指某些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8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9载体(carrier):结合后能给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

10载体效应:初次免疫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载体上,才能使机体产生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该现象称为~。

11单克隆抗体(McAB):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即~。

12多克隆抗体(Pc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含有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即~13基因工程抗体(GEAb):是利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免疫重点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重点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骨髓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在循环及生物学意义 1.使带有各种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不断的在体内循环增加与抗原和apc的接触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2 充实淋巴组织使淋巴组织可从反复循环的细胞库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 3.保证淋巴细胞在组织中均匀分布.抗原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或至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能与由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免疫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预先注入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一些特殊化学基团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超抗原只需要极低的抗原1-10ng/ml 能激活体内的5—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胸腺依赖性抗原含有t细胞表位需要t细胞参与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胸腺非依赖抗原只含有b细胞标位可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免疫球蛋白分子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 2 活化补体 3 结合fc受体4通过胎盘细胞因子是细胞免疫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诱导后合成并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又称传统途径或c1激活途径参与经典途径的成分共11种各组分只有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下才能依次激活分为三个途径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攻膜阶段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溶菌溶细胞作用 2 调理作用 3 加速清理免疫复合物4免疫调节作用 5 介质作用 6 中和及溶解病毒的作用mhc1类分子的结构1.肽结合区2.ig类似区3.跨膜区4胞质区经典mhc II分子的功能 1.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2. 限制th细胞的作用3. 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4.诱导t细胞分化形成cd4t细胞5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1 范围广对入侵抗原物质清楚没有特异性 2 反应快3有相对的稳定性佐剂可增强免疫能力 4 有遗传物质出生即具有可以传给下一代5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t细胞对抗原识别的特性1.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为双识别即tcr既要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同时还要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mhc分子 2 tcr识别抗原肽的mhc限制性同一mhc 表型的免疫细胞所特有的有效作用3在外周免疫器官进行免疫应答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启动t细胞应答免疫耐受动物机体在一定的情况下对某些抗原表现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活性状态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作用出现凝集的现象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血清直接混合出现凝集现象巨噬细胞的功能检测 1.碳粒廓清实验 2 吞噬功能检测3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检测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酶 4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5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 6 巨噬细胞细胞病毒作用测定.。

免疫学重点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免疫学重点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绪论:1.免疫学概念2.免疫器官种类,哪些是免疫器官3.免疫防御以及免疫稳态免疫监视概念4.免疫发展:天花,牛痘预防接种的历史免疫器官:1.T细胞发育场所,胸腺骨髓在免疫上的功能(造血,免疫,细胞场所)2.法氏囊是什么抗原:1.抗原的概念,完全抗原的概念,超抗原的概念及意义3.免疫佐剂知识点及概念,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功能,共同抗体的概念,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的概念免疫1.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VL VH)以及生物学功能,木瓜蛋白梅,胃蛋白酶水解免疫球蛋白获得哪些片段2.免疫球蛋白的种类(5种IGA IGG IGM )及各自的基本特点3.单克隆抗体基本原理及制备的详细过程以及多克隆抗体细胞因子:1.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有哪些以及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的复杂性有哪些2.白细胞介素的概念及功能,干扰素的概念及功能,肿瘤坏死因子功能,集落刺激因子功能,细胞因子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1.补体系统的概念,补体调解蛋白的概念及成分(哪些是补体调解蛋白)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3转化酶C5转化酶的复合物由什么组成4.补体替代途径中的激活物中的主要成分,攻镆复合体形成有哪些复合体参与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第六:1.CD4 CD8功能作用(是参与B细胞第一信号的共受体)2.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在人体染色体上的特点3.MHC-1类分子与TC细胞结合部位,MHC-1类分子的功能4.MHC-2类分子的功能5.非特异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的基本概念抗原提成细胞及抗原提呈:1.MHC-2类分子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和主要成分2.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3.专职APC有哪些细胞4.T淋巴细胞参与抗原提呈时主要特点,在哪些特殊情况下更容易发挥它的抗原提呈作用5.外源性抗原处理和提呈的具体阶段,内源性抗原的种类以及提呈过程免疫应答:1.免疫应答的概念2.T细胞亚群(Th Ts CTL)的功能以及CD8+T、CD4+T细胞的功能3.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基本概念,T细胞在活化过程中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刺激活化的特点以及CD28分子产生刺激信号过程中作用4.CD8+T、CD4+T细胞分子分化的作用第十二章:1.胸腺依赖性抗原的概念2.BCR识别抗原的特点,辅助性T细胞(TH)的功能3.TI2抗原的主要功能4.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各自的特点5.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NK细胞的主要作用免疫耐受:1.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点,哪些种类的抗原容易引发耐受性,临床给药方式容易导致免疫耐受2.天然性免疫耐受。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只含B细胞决定簇,不需要T细胞辅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含T细胞决定簇,需要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免疫活性细胞(ICC):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补体: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有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质对特异性抗体发挥溶菌作用有辅助和补充作用协同凝集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中含有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SPA具有与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利用该特性与IgG抗体相连制成抗体致敏的颗粒载体,当它与相应抗原反应时出现的凝集现象。

免疫耐受: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异性的无应答状态免疫细胞: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T、B)识别抗原、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仅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高特异性抗体1、人体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发挥什么样的免疫功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作用,超敏反应2、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固相酶免疫测定,将已知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的方法将固相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相中的游离成分分开,加入酶的底物后,通过酶对底物催化的显色反应程度,对标本中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3、按亲缘关系分,常见的抗原有哪些?并各举一例1、异种抗原:病毒微生物,2、同种异性抗原:ABO抗原,3、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4自身抗原:精子,5、独特型抗原:乙肝病毒4、实验课上检测HBsAg所用的方法是什么?简述其检测原理双抗体夹心一步半法,原理:在微孔上包被纯化乙肝表面抗体,加入待检血清和酶标记抗体,血清中HBsAg与微孔上抗HBs和酶标抗体结合,洗涤分离后,加入酶底物系统,留在微孔表面抗HBs-HBsAg-抗HBs-HRP复合物中的HRP催化底物进行显色反应,底物溶液颜色深浅与血清标本中HBsAg含量成正相关。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 (1)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  (1)

免疫学检验1.T细胞: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

2.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细胞。

3.辅佐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辅助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统称为辅佐细胞。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5.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以及B细胞抗原受体(BCR)结合,促使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具有两种基本性能:(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6.影响抗原免疫性的因素(1)抗原因素:1.异质性指抗原与机体成分结构的差异程度,是作为抗原的必要条件。

2,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如分子量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通常环状分子蛋白质较直链分子蛋白质免疫原性强,还有分子构像与易接近性,以及物理状态。

(2)抗体因素:(宿主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抗原剂量及进入机体的途径,进入机体途径以皮内注射免疫原性最佳,皮下注射次之,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再次,口服免疫原性最差。

7.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8.不完全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半抗原,多为一些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药物等。

9.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成为完全抗原,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属于此类。

10.11.超抗原:是指能直接非特异性激活某些T细胞亚型或B细胞亚型的物质。

12.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在体内可直接发挥中和作用,但不能直接溶解或杀伤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2.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①调理作用②ADCC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3.穿过胎盘和粘膜13.IgG为单体分子,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约占血清总Ig的75%-80%血清,IgM为五聚体,是血清中分子量最大的Ig,也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Ig,不能通过胎盘,若脐带血或新生儿血清中其水平升高提示有胎儿有宫内感染,体液免疫应答中,其水平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

免疫重点(祝大家及格版)

免疫重点(祝大家及格版)

医学免疫学考试重点整理(内容仅供参考)▲1、免疫: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通常情况下保护机体,少数情况下造成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及动物新鲜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的球蛋白。

3、CK:既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类低分子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4、IFN:即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宿主细胞,产生的低分子多功能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

5、抗原(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6、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7、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共同抗原中的另一抗原上的相同决定基发生结合反应,即交叉反应。

8、共同抗原:带有共同抗原决定基的不同抗原。

9、隐蔽抗原:特指凡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自身组织成分如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脑组织、精子等。

▲10、异嗜型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A族12型溶血性链球菌人体心瓣膜、心肌、肾小球基底膜12、CD分子:白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称白细胞分化抗原(LDK),又称白细胞分化群(CD)。

▲13、超抗原:极微量即可激活总T细胞库中多达2%~20%的T细胞的抗原,可因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病理损伤(如细胞因子风暴),在应答时T细胞可直接识别而无须APC加工呈递。

▲14、抗体(Ab):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中,能与对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15、MHC限制性:TCR识别APC或靶细胞上分子提呈的抗原胎时,还要识别MHC分子类别,此现象即MHC限制性。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免疫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名词解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免疫球蛋白名词解释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

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问答题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

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

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

也称为调理作用。

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

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与难点

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与难点

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与难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一、重点与难点1.绪论: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功能(生理、病理)2.抗原: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及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什么决定抗原的特异性,表位,TDAg。

3.抗体分子:Ig的分类、基本结构、多肽链的分区和功能、水解片段及功能、同种型抗原、抗体生物学活性、各类Ig的特点。

4.补体:激活途径有哪些?各自的激活物主要是什么?在机体感染后各自什么时间段参与溶菌杀菌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作用5.细胞因子:种类,生物学活性。

6.MHC:人类MHC是什么?位于哪里?经典MHCⅠ/Ⅱ类基因包括哪些?编码产物的分布和生物学功能。

7.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组成。

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胸腺和骨髓的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8.免疫细胞:T细胞膜分子(CD、TCR、HIV受本、E受体),Th1/Th2、Tc的功能。

B细胞膜分子(CD、BCR、Fc受体、补体受体等)。

NK细胞功能。

专职APC的组成,APC的免疫活性。

9.免疫应答:基本过程;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信号;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应答的细胞及参与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10.抗原抗体结合力的包括哪些?在什么条件下最大?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

可溶性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反应的条件。

11.McAb的制备原理。

12.凝集反应的概念与分类,各类凝集反应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13.免疫标记技术的分类及基本原理。

酶免疫技术常用标记酶;ELISA 的常用载体、HRP常用底物、基本原理、各技术类型的原理及应用;把抗原抗体反应与酶促反应结合起来的是什么?ELISA试验中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的作用。

14.标记物中,可循环应用的是什么?15.荧光免疫技术:常用荧光素,荧光抗体技术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注意事项;实验本身可避免自发荧光和激发光干扰的检测方法是什么?TrFIA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标记物。

2023年卫生资格免疫检验考试复习要点

2023年卫生资格免疫检验考试复习要点

2023年卫生资格免疫检验考试复习要点2023年卫生资格免疫检验考试复习要点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解抗原物质的一种爱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23年卫生资格免疫检验考试复习要点,期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忙。

淋巴结结构与功能1、一般结构被膜(结缔组织、内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门部(结缔组织、内有1-2条输出淋巴管)小梁(被膜或门部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实质(皮质和髓质)2、实质(1)皮质淋巴小结:95%是B细胞,巨噬细胞及小结树突细胞和TH细胞。

小结多数有生发中心,小结分明区(中淋巴细胞等)、暗区(大淋巴细胞、强嗜碱性)及小结帽(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前身和记忆B细胞)。

副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组成,为胸腺依靠区。

有很多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为血液淋巴细胞进入的门户。

(2)髓质髓索:索状淋巴组织,含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髓窦:和皮窦相同,巨噬细胞更多。

3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1)T、B 细胞定居的场所(75%、25%)(2) 过滤淋巴液: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起到净化淋巴液,防止病原体集中(3)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抗原加工、提呈给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结、全身);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免疫组织简介免疫组织:淋巴组织是胸腺、脾、淋巴结等包膜化淋巴器官(lymphoid organ)的主要组分。

淋巴器官因有免疫功能,又被称为免疫器官(immune organ),而淋巴细胞是又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肥大细胞化学特点及表型细胞化学特点:SBB和甲苯胺蓝可着色,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溶菌酶弱阳性;过氧化物酶和。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免疫学检验老师给的重点,自己总结的,当复习资料看看吧。

第一章绪论1、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检验的理论、技术、应用,以及临床免疫学性疾病发病机制、免疫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医学应用性学科。

2、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是利用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来研究临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以及疾病预防等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3、免疫学检验建立的基础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1、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可发生于体内,也可发生于体外。

2、抗原抗体防御的原理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原理: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抗原与抗体间的结合是非共价键结合,通过静电场力、范德华引力(作用最小)、氢键结合力(最具特异性)、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等分子间的引力结合在一起,在特异性的基础上形成非共价键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特点: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哪些?①反应物自身因素抗原(理化性状、分子量、表位的种类和数目)、抗体(来源、浓度、特异性与亲和力)。

②环境因素电解质、酸碱度(一般在6-8之间为宜)、温度(一般为15-40,常用抗原抗体反应为37)。

③对照的设置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空白对照、标准品对照4、亲合力(avidity):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即所谓多价优势。

5、亲和力(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单一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分子表面一个相应抗原决定簇(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是抗原抗体之间固有的结合力。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体的制备1、抗体制备类型: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技术。

2、各类抗体的制备原理和应用?单克隆抗体,原理:将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具有体外长期繁殖能力的小鼠骨髓瘤细胞通过融合剂(聚乙二醇,PEG)融为一体,在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下,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过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体外长期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将这种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从小鼠腹腔积液中获取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最新医学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最新医学免疫学检验考试重点

概论+抗原抗体反应1 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功能;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B,NK)、单核巨噬细胞、其他免疫应答细胞(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和肥大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IgD),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过程:抗原的识别、处理、信息传递(识别阶段),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活化阶段)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子(效应阶段)。

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免疫学检测理论、技术、应用,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防治的一门医学领域的应用学科。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学技术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反应和标记免疫反应五种类型。

免疫检验:1)利用免疫检测原理和技术检测免疫活性细胞、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等免疫相关物质;2)体液中的微量物质如激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液药物浓度、微量元素。

临床免疫学:利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研究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预防的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免疫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和免疫增生病。

感染免疫学: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相互关系从而控制感染的学科,传统免疫学核心。

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免疫原性、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诊断与防治的学科。

移植免疫学:研究移植物与宿主相互关系从而选择移植物和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学科。

2 血清学反应的概念;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和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并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和疏水作用力等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l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 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 细胞的mlg 主要为mlgM和ml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 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 T细胞受体二TCR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 (绵羊红细胞受体);CD3+ CD4+ CD8-=辅助性T 细胞(Th)CD3+ CD4- 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殖。

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表达MHC H类分子)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 lgA> IgM > lgD> 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12、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抗体分子上VH和VL (高变区)是抗原结合部位。

13、I gG: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lgG1最高),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

也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大多数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是IgG,某些自身抗体及超敏H型抗体是IgG,免疫学检测中第二抗体也以IgG为主。

14、IgA:分血清型(单体存在)及分泌型;分泌型IgA (slgA)为二聚体,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高,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15、I gM :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Ig中分子量最大的(又称巨球蛋白)。

个体发育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

抗原刺激后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 感染过程中血清IgM 水平升高, 说明近期感染。

新生儿脐血中若IgM 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

16、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

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特异性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17、补体: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激活途径主要有三种:经典途径(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双链DNA, C1〜C9全部参与)、替代途径(病原微生物细胞壁成分(脂多糖)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MBL途径(由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原体结合后启动激活)。

18、补体系统中C3 含量最多,C2 含量最少。

19、灭活:加热56C 30分钟,补体丧失活性20、补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方式:吞噬调理;免疫粘附;免疫复合物抑制。

21、完全抗原=反应原性+免疫原性。

半抗原=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22、抗原抗体结合力(分子间引力):静电吸引、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力(最强)23、抗原抗体反应的四大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受反应条件(如温度、pH、电解质、抗原抗体比例等)的影响。

24、抗体过量——前带;抗原过量——后带(钩状效应)25、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

26、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出现沉淀反应。

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现象。

27、木瓜酶水解IgG为2Fab+Fc胃蛋白酶水解IgG为F(ab)2+nFc28、最常用于免疫动物的佐剂是弗氏佐剂,弗氏佐剂分为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卡介苗)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两种。

29、R(兔子)型抗血清是用家兔及其他动物免疫产生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比例合适范围较宽,适于作诊断试剂。

H (马)型抗血清是用马等大动物免疫获得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比例合适范围较窄,一般用作免疫治疗。

30、抗血清常见保存条件:2-8C保存;冷冻保存(最常用);真空干燥保存(5-10 年)。

31、杂交瘤细胞放入液氮(-196C)前,需要逐步降温。

复苏细胞时,从液氮罐内取出冻存管,立即浸入37C水浴。

32、凝集反应分为两个阶段:①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②出现可见的颗粒凝聚。

33、直接凝集反应: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0.85%氯化钠)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抗原=凝集原,抗体=凝集素。

34、玻片凝集试验: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分析,AB0血型的测定。

试管凝集试验: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35、正向间接血凝反应(PHA):红细胞包被抗原,用以检测抗体。

(凝集)反向间接血凝反应(RPHA :红细胞包被抗体,用以检测抗原。

(凝集)36、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检测抗体、自身抗体、变态反应性抗体,也可测定抗原。

(不凝集)37、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 --协同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38、血凝试验(载体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 型人红细胞)可在微量滴定板或试管中进行,将标本倍比稀释,一般为1:64,同时设不含标本的稀释液为对照孔。

凡红细胞沉积于孔底,集中呈一圆点的为不凝集。

如红细胞凝集,则分布于孔底周围。

39、胶乳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所用载体为聚苯乙烯胶乳;明胶凝集试验(间接)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色明胶颗粒:HIV-1 抗体和抗精子抗体检测40、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 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包括直接Coombs 试验(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和间接Coombs 试验(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41、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溶性小的复合物,肉眼不可见。

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淀线、沉淀环。

絮状沉淀试验:抗原抗体溶液在电解质的存在下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这种絮状沉淀受抗原和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因此常用来作为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

42、免疫比浊:最适pH为6.5〜8.5,磷酸盐缓冲液。

(R型抗体,增浊剂如聚乙二醇(PEG、吐温-20)。

适合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IC 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

43、单向扩散试验是在琼脂内混入抗体,测抗原。

Mancini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48小时)的结果,沉淀环直径的平方与抗原浓度呈线性关系。

Fahey曲线适用于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的结果处理,用半对数值画线,浓度对数与扩散环直径呈线性关系。

双向扩散试验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分析。

沉淀线如果靠近抗原孔,则表示抗体含量较大沉淀线如果靠近抗体孔,则表示抗原含量较大。

不出现沉淀线则表明无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或者抗原过量。

* 分子量小者扩散快,反之则较慢。

由于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则较大,形成的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如果两者分子量大致相等,则形成直线。

*两条沉淀线互相吻合相连,表明抗体与两个抗原中的相同表位结合而沉淀,两个抗原相同沉淀线呈部分相切,说明两个抗原之间有部分相同。

两条沉淀线交叉而过,说明两个抗原完全不同。

*出现沉淀线最高的抗体稀释度为该抗体的效价。

*出现一条沉淀线说明待测抗原或抗体纯。

出现多条沉淀线说明不纯。

44、对流免疫电泳(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抗体流向负极,抗原流向正极;最适比例出现沉淀线。

火箭免疫电泳是将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一项定量检测技术,实质上是加速的单向扩散试验。

(抗体混合于琼脂中,样品孔中的抗原置于负极端,电泳时抗体不移动,抗原向正极泳动,随着抗原量的逐渐减少,抗原泳动的基底区越来越窄,抗原抗体分子复合物形成的沉淀线逐渐变窄,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复合物沉淀峰。

)顶部呈不清晰的云雾状或圆形,则表示未达终点。

免疫电泳技术:区带电泳+免疫双向扩散。

用于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的分析免疫固定电泳:电泳+沉淀反应技术,可用于各种蛋白质的鉴定(M 蛋白的鉴定与分型,也用予尿液中本-周蛋白的检测及K、入分型,脑脊液中寡克隆蛋白的检测及分型。

)。

45、RIA(放免)核素(1251 )标记抗原,竞争抑制(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竞争限量抗体),反比关系;IRMA(免疫放射)核素标记抗体,非竞争结合(过量标记抗体,反应速率比RIA快,灵敏度明显高于RIA),正比关系。

*RIA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但IRMA则只能测定至少有两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46、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FITC最大吸收光波长490〜495nm)黄绿色,最常用;四乙基罗丹明(RB200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70nm)橘红色;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最大吸引光波长为550nm)橙红色;藻红蛋白(R-RE橙色。

其他:铕(Eu3+47、荧光标记蛋白的常用方法:搅拌法和透析法。

荧光抗体效价鉴定:抗原含量为1g/ L时,抗体效价〉1:1648、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以镧系元素(如:铕)化合物为荧光标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