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行 船所见的描写,描绘了 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江 行思友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重点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语 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 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巧 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 “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渝州:重庆一带。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诗词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 月,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 羌江水之中。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 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相见,恋恋 不舍地去向渝州。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的诗歌。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奇特风景。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 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前两句在叠 唱和咏叹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情,流露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 恋。后两句写眼前之衰落,“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 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叹惋,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抒 发的无限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人生 之凄凉却尽寓其中,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 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感叹。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行 船所见的描写,描绘了 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江 行思友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重点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语 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 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巧 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 “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渝州:重庆一带。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诗词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 月,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 羌江水之中。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 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相见,恋恋 不舍地去向渝州。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的诗歌。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奇特风景。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 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前两句在叠 唱和咏叹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情,流露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 恋。后两句写眼前之衰落,“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 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叹惋,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抒 发的无限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人生 之凄凉却尽寓其中,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 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感叹。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中的亲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弟弟,但都离散各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太平。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yún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zhǐ
yì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fú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 ②叶 落 山 路 , 枳 ③花 明 驿 墙 。 因 思 杜 陵 ④梦 , 凫 ⑤雁 满 回 塘 ⑥ 。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shù
【 唐 】 杜 甫 shè
戍 鼓 ②断 人 行 ③, 边 秋 一 雁 声 。
露 从 今 夜 白 ④,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 书 长 不 达 , 况 乃 ⑤未 休 兵 。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 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 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 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集》传世。
知识备查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64张PPT)
探寻背景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bìn)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朗读提示: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准停顿④读出情感
2.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
【三】
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懒洋洋的,百花也凋残了,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2.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贰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两个“难”字连用,凸显出两人情深意重。
人物百态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目标
导 入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风格迥异,有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有的婉约如小桥流水,有的粗犷如旭日喷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词,品味古典诗词的美。
一
咸阳城东楼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涵泳推敲,品读诗歌
【三】
1.这首词随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景物描写,词人笔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bìn)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朗读提示: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准停顿④读出情感
2.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
【三】
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懒洋洋的,百花也凋残了,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2.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贰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两个“难”字连用,凸显出两人情深意重。
人物百态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时目标
导 入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风格迥异,有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有的婉约如小桥流水,有的粗犷如旭日喷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词,品味古典诗词的美。
一
咸阳城东楼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涵泳推敲,品读诗歌
【三】
1.这首词随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景物描写,词人笔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下片写“雨后”。前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以及自己 的感受。末三句是精神上的再度升华。表面写雨过天晴, 一切归于平静,实则蕴含深刻道理:无论遭遇多少苦难, 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将过去。这里一语双关,表现了词 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主旨情感
《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 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的第三个春天。本词通过野外 出游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 的小事,反映了词人虽处逆境 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
下片,前两句以简练的文字描写了荒凉的戍垒、半落的 夕阳、古旧的关城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 地风光图,营造了一种萧索冷清的氛围。结句点明主旨,极 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表达了词人对浩渺的宇宙、 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主旨情感
《浣溪沙》描写了词人奉使出塞所见的深 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寄寓了悠悠苍 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的凄惘之 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
1. 统编版初中语文在新教材的设置中增加了课外古诗词诵读,每册 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
2.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能够熟读背诵。 3. 了解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学习有关古典文学鉴赏的某些基本
的知识与技能。 4. 加强文化积累,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作为中华民
族一员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主旨情感
这首词是其晚年追忆二十多年前宋徽宗年间,在洛 阳的安定、快乐的生活所作。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 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通过上 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 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 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 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 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讲授新课
【朗读节奏划分】
约客
④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汉文帝)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是鬼神。
闲敲/棋子/落/灯花。
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南宋)赵师秀
①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讲授新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讲授新课
注释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错喜欢:空欢喜。 ⑤拦:阻拦,阻挡。
讲新课
诗歌大意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 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 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 一场。
神兼备。
眼点,不在个人的穷 这首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
用。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通得失,而在于指出
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
文—帝—接 赵始见师贾秀皇谊,“南问鬼神巡之本会。 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河。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
②泊:停泊。 青草/池塘/处处/蛙。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讲授新课
【朗读节奏划分】
约客
④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汉文帝)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是鬼神。
闲敲/棋子/落/灯花。
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南宋)赵师秀
①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讲授新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讲授新课
注释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错喜欢:空欢喜。 ⑤拦:阻拦,阻挡。
讲新课
诗歌大意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 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 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 一场。
神兼备。
眼点,不在个人的穷 这首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
用。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通得失,而在于指出
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
文—帝—接 赵始见师贾秀皇谊,“南问鬼神巡之本会。 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
①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河。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
②泊:停泊。 青草/池塘/处处/蛙。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古诗。 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1张PPT)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
那重新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
指月亮
指月亮
把酒问姮娥: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
嫦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披散
白发渐渐增多,好像故意欺负 我,怎么办呢?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
还要砍去月中桂树婆娑的枝叶,因为人们 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现实场景: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托
对话月亮: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物
表达了岁月流逝、 功业无成 的愁思与抑
郁,也表达了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悲愤
言 志
想__象__场景:
与痛苦。 砍去桂枝:砍去象征_一__切__投__降__势__力__的桂枝,反对
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
明指: 途中所遇风雨
抒情:归去,
1.风雨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语双关 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2.启示:自然界的雨晴很寻常,政治风
雨和人生险途也应坦然面对。
3.情感:豁达乐观
定风波 【宋】苏轼
本词主旨: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词人雨中潇洒徐行, 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_乐__观__旷__达_ 的生活态度和__坦__荡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地名,在洛阳城南
杰出人物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小溪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月光映照在小溪里,随着溪水悄无声息地流逝。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前168), 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 学家,世称贾生。
相关介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 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 《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 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 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作者简介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 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 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 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①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 “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 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 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②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 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 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 地显示出来。
“可怜夜半虚前席”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 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 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托古讽今,揭示晚唐 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象,也寄寓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相关介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 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 《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 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 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作者简介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 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 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 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①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 “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 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 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②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 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 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 地显示出来。
“可怜夜半虚前席”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 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 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托古讽今,揭示晚唐 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象,也寄寓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语文课件统编《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
三、走“进”诗人
知识卡片1: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
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二、重点词语含义
相传《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亡国 3.谈谈你对“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话说唐明皇爱江山更 爱美人,引发一场安 史之乱(755-763), 大唐帝国也从此滑向 衰亡的深渊。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 其二》
安史之乱后,中原之地的惨像: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 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 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 唐书 郭子仪传》
5.文章第2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二)古今异义
之主陈后主所作,男女之间互相唱和, 3.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3.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首联。采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乱草丛生的景象,这种强烈的反差,表现
一、走近诗歌
1、自由朗读, 熟悉诗歌
①初读——读通诗歌 ②再读——了解诗歌 ③三读——熟悉诗歌 要求:熟读成诵,脱离文本,背诵诗歌
2、规范朗读,读出味道
3.
语言朴素,表现力强
要求:①读准重音、节奏,读出味道 (1)修辞的角度:
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1)省略主语
泊秦淮 【唐】 杜牧 2.
蒹葭
夜泊秦淮/近酒家。 3.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精品)课件
独坐幽篁里,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弹琴复长啸。
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时而弹弹古琴,时而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
明月来相照。
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诗歌鉴赏
❖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 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 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 “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后 二句写夜静人寂,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做 知己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 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 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 又号“谪仙人”。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终身不得志, 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 来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以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 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 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谁家玉笛暗飞声,
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合作探究
❖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 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 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 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 产生无限遐想.
达这层意思。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4.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4.
《杞人忧天》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即“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即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精选优质课件
《竹里馆》中表现作者安闲自得的生活的诗句是什么?
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与“独坐”相应,意思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这里指“幽篁”。 深 林 人 不 知,是说,独坐幽篁,无人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诗句解读
竹里馆 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幽深的竹林。 本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 维 嘬口发出悠长清越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明 月 来 相 照。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意,来相映照。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整体感知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弹琴/复/长啸。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王维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丰富,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深林/人/不知,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朗读指导
本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与“独坐”相应,意思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这里指“幽篁”。 深 林 人 不 知,是说,独坐幽篁,无人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诗句解读
竹里馆 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幽深的竹林。 本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 维 嘬口发出悠长清越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明 月 来 相 照。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意,来相映照。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整体感知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弹琴/复/长啸。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王维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丰富,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深林/人/不知,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朗读指导
本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 客的情景,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 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 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 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 “雨” “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 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诗 《泊秦淮》杜牧
词 《贾生》李商隐
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题 总
《约客》赵师秀
览
➢ 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泊 秦 淮
杜 牧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 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京兆万年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 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
诗意: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 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 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问无关轻重的 鬼神之事。
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 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 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 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 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 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 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 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 果颇好。
杨万里 莫言下就岭。便无难,赚得行骗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 的意思。
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 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山 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 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 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 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 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 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约 客 约请客人来相会。
夏初江南梅子 黄熟的时节, 即梅雨季节。
即邀约友人。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 灯心烧残,落下来 时好像一朵闪亮的 小花。落:使…… 掉落。灯花:灯芯 燃烧后结成的花状 物。
诗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 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约好的客 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 在棋盘上。
贾 生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力
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
汉代长安城中未
李商隐 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
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央宫前殿的正室。宣室求贤访逐臣,
才华,这里指贾 谊的政治才能。
贾生才调更无伦。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 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可怜夜半虚前席,
可惜。 不问苍生问鬼神。 徒然。
指百姓。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坐席, 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 听。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 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 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 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 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 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本诗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 怀。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 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 夜景。
约客
赵师秀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1170-1219),浙江永嘉人,字紫芝, 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 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 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编有《赵师秀 集》《天乐堂集》等诗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宋代诗人。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 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这是一首哲理诗。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 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借助景 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表 明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 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 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 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拟人)。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后二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 “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 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 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 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贾生
李商隐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
泊秦淮 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
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杜 牧 的南京夫子来自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玉树后
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后主所作,
歌女。
这里指 秦淮河。
后世多称为亡国 之音。
诗意:罩着河水,月亮笼罩着沙。入夜, 我将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可怜的商 女不知道国已经要亡,还在对岸唱着淫靡之曲 《后庭花》。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 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沁阳。 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 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 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三十六体”。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即贾谊(前200-前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