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科课题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产生原因
课题现状简要分析、为什么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被人们日益关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阅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和丰富生活情感的体验;其次,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将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整本书阅读中,起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效果;最后,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而且还能与教师、同学交换彼此的阅读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实践达到什么目标?或预期效果是什么?
(1)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2)通过严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以及整本书阅读结合到一起,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3)学习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并将理论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堂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借鉴经验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借鉴了哪些已有经验?
(1)中国相关理论依据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和高中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不但成为全社会讨论的主题,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体现,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吴亮奎在《语文课外阅读:定位与评价》中明确的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与单篇阅读教学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将阅读分为“课堂之内”的阅读和“课堂之外”的阅读,“课堂之内”的一般指单篇课文阅读,“课堂之外”的阅读大多指的是课外阅读亦或是整本书阅读。他认为单篇阅读属于正式课程亦或是显性课程,而整本书阅读是非正式的课程,或者说是隐性课程。总之,他将整本书阅读定义为课程,并作为语文课程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李煜辉也曾在《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中指出,整本书阅读应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从“机械接受”走向“自主建构”。他认为,教师应该系统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方案,将传统语文教案和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一起结合起来,建构学生关于整本书的阅读经验。随着“整本书阅读课程观”的不断深入,瞿卫华以及李怀源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瞿卫华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策略初探》一文中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咧策略。他认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构建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有明确的时间保障,通过师生“共读”与“漂读”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推进构建了立体空间。其次,有明确的阅读方法,将“教材”和“整书”相通融实现阅读资源的整合以及阅读方法的迁移。最后,有明确的阅读收获,通过“阅读”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阅读所得的以内化吸收。
李怀远在《孩子们去读整本书》一文中指出,“读整本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学校体系,并构建了“读整本书”的课程体系。他指出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内容要精选,学科要整合,实施要简便,评估要全面,整个体系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蔡可在《读整本书的课程化实施》中认为,“读整本书”课程化不应是句口号,而应该有一套体系化、科学化的实施策略。他指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活动设计、交流拓展和反馈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统筹与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逐渐被视作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建设也日趋完善。
(2)外国相关理论依据
《英国国家课程・英语》对英国作家作品的阅读要求是非常明确的,规定戏剧、小说、诗歌的阅读数量,但有明确的选择性,如要求阅读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而不规定具体作品;要求阅读1900年以前出版的主要小说家的作品,可以从15位著名作家中选,而不规定具体作家和作品。法国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列出了法国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作品,如蒙田、巴尔扎克、阿努伊、阿巴贡等人的作品,供自由选择,要求学生“学习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完整的作品,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读完”。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阶段及目标方法
第一阶段:(第一周——第六周)
阶段目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研究内容及方法:
在本学期由于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整本书阅读,因此选用的书目都是童话类的书目,这类图书比较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儿童,读起来有一定的趣味性,减少了学生阅读的困难。
开展阅读导读课
(1)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目的在于通过向学生推荐书目,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对一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所以,成功的引起学生对某本书的阅读兴趣便成为导读课的主要任务。在这一阶段在班级内统一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这一本书。
①设置疑问,引起阅读兴趣。
在班级读书交流的时候,首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对作者的基本了解也是了解故事背景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根据书皮猜故事内容“这小小的蟋蟀在世界上最繁华喧嚣的纽约时代广场却有了一番奇遇。看着封面,你又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问题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本书的阅读兴趣。
②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自然而然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有意识的培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要对学生一些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将培养月生一下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从头至尾读完整本书的习惯
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我将循序渐进,在阅读第一本《时代广场的蟋蟀》我在班级内进行同一时间阅读,全班统一进度。从而起到督促作用。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