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域地质

合集下载

_中国区域年代地层_地质年代_表_和_国际地层表_简介

_中国区域年代地层_地质年代_表_和_国际地层表_简介
$] 源部批准后正式出版发行[ 。
!
关于《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 地质年 代) 表》 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 为充分反映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发育 #) 的特色和便于广大地质工作者应用, 《 中国区域年代 地层( 地质年代) 表》 被分解为两个表: 表( 显示海 !) 相地层区的年代地层系统; 表( 显示陆相地层区 ") 的年代地层系统
地层委员会制订了《 关于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的 准则》 。该《 准则》 规定, 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只能以其 下界界线层型而不是以单位层型来厘定。在《 国际 地层表》 中, 阶一级单位有正式、 半正式和非正式单 位之分。前者, 其单位的下界已经被国际地层委员 会投票通过并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的全球界 线层型或全球标准地层年龄厘定; 中者, 其单位下界 已经国际地层委员会各有关分会投票, 通过应当采 用并以全球界线层型厘定的阶名, 但尚未经国际地 层委员会投票通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 后 者, 其单位下界尚未经国际地层委员会下属各级组 织投票决定, 但它们具有长期持续应用的传统, 并获 得同行广泛认同 。 现在向全国推荐的《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 代) 表》 , 是一个区域性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主要是 为适用于中国的地层实际, 并在条件成熟时, 将有些 单位推向国际。这个表中, 除个别单位的下界界线 层型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为全球对比标准
・ "! ・
成果与方法 !"#$%&%’%()* +(, -%)#.,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
/331 年 5 月
山东国土资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获奖图幅

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获奖图幅
K51E018014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大连分院
关培彦
16
大滩幅
K49E017017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李玉玺
17
马池幅
I49E019002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王向利、王北颖
18
喀拉塔格幅
K46E015010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李建星
19
裤子山幅
K46E015009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李建星
20
英守堡子幅
K51E015016
河南省区域地质调查队
杜凤军
5
古洞道幅
J49E014016
山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张建中、米广尧
6
上社幅
J49E011022
山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高建平
7
大老虎店
K49E01901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维杰
8
口头幅
J50E009002
河北省地矿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
赵永利
9
骆驼沟幅
14
四峡口幅
I49E017007
陕西省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
罗彤、刘曦鹏、潘长利
15
鱼卡沟幅
J46E013020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惠初
16
垭城寨幅
H49E007002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黄新兵
17
勒青贡幅
I47E022019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谢启兴
18
东京城镇幅
L52E024013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李树才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所
田树信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发展变化研究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发展变化研究

中 国 区 域 地 质 调 查 发 展 变 化 研 究
李 华 张 慧军 郭 慧锦 马 飞 飞 徐 晓彤
( 中国 地 质 调 查 局 发 展 研 究 中心 , 京 北 10 3 ) 00 7
摘 要 从全国地质资料馆( G ) N A 馆藏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编著的时间、 地质资料的记载的内容、 调查的组织机
中图分 类号 :5 P6
文 献标 识码 : A
RES EARCH oN DEVELoPM ENT AND CH ANG ES oF CH I NES REGI E oNAL EoLoG I G CAL URVEY S
L u , hn u u , u in MaF i i n uX at g i a Z a gH i n G oHu i , e e a dX io n H j j f o ( ee p e e ac et hn el i l uvy B in 1 0 3 ) D vl m nR s rhC ne o C ia Goo c re , ei o e rf gaS j g 0 7 0
1 引言
地质 工作 的开 展对 于一个 国家 的发 展 和进 步有 着重要 的作 用 , 国 的地 质 工 作 相 对 于西 方 国家 起 我
步较 晚 , 经历 了初期 的艰 难开 拓 , 经 历 了 日本侵 华 也 时期 的创 伤和 阵 痛 。新 中国成 立 后 , 和政 府 对 地 党 质工 作给 予 了足够 的重 视和 支持 , 组建 专 门的 队伍 、 成立专 业 的科研 院所 和 高 校 , 我 国地 质 事 业 的发 为 展 开创 了新 的局 面 。随着 国家 整 体 实 力 的进 步 , 地
p ro fd v l p n ,a d d gt lma pi g p ro . e id o e eo me t n i i p n e i d a Ke r y wo ds: e lg c ld d r c r g o o ia a a;e o d;r go a e lg c ls v y; e e o e in lg o o ia ure d v lpme t c a g s n ; h n e

中国地质概况

中国地质概况

中国地质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地构造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冈底斯—印度板块相接。

各地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地史发展不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

总体而言,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带与稳定区并存;岩浆活动频繁,地史演化漫长;变质作用类型多样,变质程度各异。

中国是全球具有重要地质特色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大陆地质构造特别是中新生代地壳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多种多样的地质—构造活动不仅为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而且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

辽阔的疆域,山川壮丽,西南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海拔 8848 m的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海拔-155 m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低、世界著名的洼地之一。

巍峨屹立的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逶迤东延;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蜿蜒东流。

全国地势西高东低。

南部层峦叠翠,阡陌连绵;北部浩瀚无垠,镶嵌片片黄沙戈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面积约960万Km2,疆域辽阔,山川壮丽。

西南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珠穆郎玛峰海拔8848m,为世界第一高峰;西北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海拔-155m,为世界著名的洼地之一。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峰峦峻拔,逶迤东延;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涛浪翻滚,蜿蜒东流;在广大的东部地区,丘陵与盆地纵横交错,沃野与河湖相映生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为中华民族休养生息之地,更为现代中国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重要基地。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接,各地区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

从整体来说,中国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带与稳定区并存;岩浆活动频繁,演化历史漫长;变质作用类型齐全,变质程度各民;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球具有重要地质特公的地区之一,也是全面研究地壳构造演化,特别是中新生代地壳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获奖图幅

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获奖图幅
5
孙家岔幅
J49E006010
陕西省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
王洪亮、李维均
6
巴底幅
H47E006024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胡世华、曾宜君
7
都镇湾幅
H49E010012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赵小明、牛志军
8
白云幅
G50E012020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李进堂
9
天峨县幅
G48E019021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陆刚、韦文林
2
布喀达坂峰幅
J47C00400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王秉璋
3
苏吾什杰幅
J45C002004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永和
4
江孜县幅
H45C0040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刘文灿
5
聂拉木县幅
H45C004002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朱同兴
6
石渠县幅
I47C00400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王全伟、王康明
7
措麦区幅
H45C002002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李才
4
都兰县幅
J47C004002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辛后田
5
忻州市幅
J49C002004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孙占亮、刘成如
6
治多县幅
I46C003004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王毅智
7
宝兴幅
H48C002001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李云泉、曾宜君
8
龙岩市幅
G50C003003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10
小觉幅

全国区域地质

全国区域地质

4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615 734 736 737 1209 1430 1592 1777 186 1293 1294 1358 1359 1360 1361 1751 1752 1421 1605 1675 1676 1677 1674
1/2000四川省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水文地质回访调查报告 1/5万渡口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 1/5万宾川盆地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补充设计 1/5万若尔盖牧区供水水文地质总体设计书 1/5万四川省乐至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四川省德阳市北郊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绵阳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钻孔综合图表 四川成都平原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总结报告 1/5万四川省长征渠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云阳县鸡扒子滑坡区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四川省云阳县城区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涪陵市白涛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白马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羊角地区古崩滑体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羊角镇新址关滩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1/20万内昆铁路安边至树舍段沿线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1/2500四川省云阳县杨沙工业规划区工程地质初步勘查设计书 三峡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和重点地段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四川省汉源县城背后山滑坡泥石流勘查报告 1/1万西昌市谷王庙沟流域泥石流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与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2.5万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鹅掌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1/2.5万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东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泥石流勘查调查报告

全国地质勘查系统分类

全国地质勘查系统分类

全国地质勘查系统分类一、地质部地勘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1-01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a

1-01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a

438
·1·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 续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Ⅰ)
宇 (宙) 界 (代) 系 (纪) 奥 陶 系 (纪) O 统 (世) 上(晚)奥陶统(世) O3 中奥陶统(世) O2 下(早)奥陶统(世) O1 上(晚)寒武统(世) ∈3 寒 武 系 (纪) ∈ 中寒武统(世) ∈2 下(早)寒武统(世) ∈1 上(晚)震旦统(世)Z2 下(早)震旦统(世)Z1 上(晚)南华统(世)Nh2 南华系 (纪)Nh 下(早)南华统(世)Nh1 青白口系 上(晚)青白口统(世)Qb2 (纪)Qb 下(早)青白口统(世)Qb 1 上(晚)蓟县统(世)Jx2 蓟县系 (纪)Jx 下(早)蓟县统(世)Jx1 上(晚)长城统(世)Ch2 长城系 (纪)Ch 下(早)长城统(世)Ch1 滹沱系 (纪)Ht 震旦系 (纪)Z 阶 (期) 钱塘江阶(期)O32 艾家山阶(期)O31 达瑞威尔阶(期)O22 大湾阶(期)O21 道保湾阶(期)O12 新厂阶(期)O11 凤山阶(期)∈33 长山阶(期)∈32 崮山阶(期)∈31 张夏阶(期)∈23 徐庄阶(期)∈22 毛庄阶(期)∈21 龙王庙阶(期)∈14 沧浪铺阶(期)∈13 筇竹寺阶(期)∈12 梅树村阶(期)∈11 灯影峡阶(期)Z21 陡山沱阶(期)Z11 Ma
1-1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
宇 (宙) 界 (代) 新 生 界 (代) CZ 系 (纪) 第四系 (纪)Q 新近系 (纪)N 古近系 (纪)E 白垩系 (纪)K 中 生 界 (代) MZ 显 侏罗系 (纪)J 统 (世) 全新统(世)Qh 更新统(世)Qp 上新统(世)N2 中新统(世) N1 渐新统(世) E3 始新统(世) E2 古新统(世) E1 上(晚)白垩统(世)K2 下(早)白垩统(世)K1 上(晚)侏罗统(世)J3 中侏罗统(世)J2 下(早)侏罗统(世)J1 上(晚)三叠统(世)T3 三叠系 (纪)T 中三叠统(世)T2 下(早)三叠统(世)T1 土隆阶(期) T32 亚智梁阶(期) T31 待建 青岩阶(期) T21 巢湖阶(期) T12 殷坑阶(期) T11 煤山亚阶(亚期) 长兴阶 (期) P32 葆青亚阶(亚期) 老山亚阶(亚期) 吴家坪阶 1 (期) P3 来宾亚阶(亚期) 冷坞阶 (期) P24 茅口阶 (期) P23 祥播阶 (期) P22 栖霞阶 (期) P21 隆林阶 (期) P12 紫松阶 (期) P11 逍遥阶 (期) C24 达拉阶 (期) C23 滑石板阶 (期) C22 罗苏阶(期) C21 德坞阶 (期) C13 大塘阶 (期) C12 岩关阶 (期) C11 邵东阶 (期) D34 待建 锡矿山阶 (期) D32 佘田桥阶 (期) D31 东岗岭阶 (期) D22 应堂阶 (期) D21 四排阶 (期) D14 郁江阶 (期) D13 那高岭阶 (期) D12 待建 阶 (期) Ma

珍藏版!全国各地区、各省份高清水文地质图!!

珍藏版!全国各地区、各省份高清水文地质图!!

珍藏版!全国各地区、各省份高清水文地质图!!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也深受地质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影响。

例如地下水开发不当或过度开采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地质的建设,同时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这就相当于给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工作能够更加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除了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更应该从长远入手,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小桔整理了一部分全国各地区、各省份高清版水文地质图,供大家参阅。

中国地质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年径流深度图中国地下水化学图中国地下热水分布图松辽平原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图东北地区地下热水分布图黄淮海平原浅层淡水水文地质图黄淮海平原深层淡水水文地质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图江汉平原水文地质图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图黄河中游黄土地区水文地质图西北干旱地区水文地质图西北干旱地区浅水化学图青藏高原冻土地区水文地质图北京市水文地质图天津市水文地质图河北省水文地质图山西省水文地质图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图河套平原盐碱土改良水文地质图辽宁省水文地质图吉林省水文地质图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图陕西省水文地质图关中盆地水文地质图甘肃省水文地质图甘肃东部黄土区农田灌溉水文地质图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青海省水文地质图柴达木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地质图上海市水文地质图江苏省水文地质图山东省水文地质图浙江省水文地质图江西省水文地质图江西省地下热水分布图福建省水文地质图福建省地下热水分布图台湾省水文地质图河南省水文地质图湖北省水文地质图湖南省水文地质图广东省水文地质图雷琼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四川省水文地质图四川自流盆地地下水化学图贵州省水文地质图云南省水文地质图西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如需地质高清大图,请加小桔索取!仅用于分享交流,版权归所属方所有!。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胡红霞;孙喜庆【摘要】文章扼要介绍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地质矿产丰硕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了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及各省最新出版的行政区划图反映当前现势情况.阐述了新一代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信息,数字化的途径,探讨了地质图件编图建立数据库等.【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区域地质志;地理地图编绘;建立空间数据库【作者】胡红霞;孙喜庆【作者单位】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10 引言全国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

针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各项科技丰硕成果。

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再次启动具有特色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纂,旨在将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集成,使之系统化、数字化、理论化、共享化,实现了人类由必然王国不断地走向自由王国,由宏观世界不断地走向微观世界。

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 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编绘理论基础近20余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开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中全面展示和反映了调查成果。

国家针对大中比例尺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专题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专题科研成果、高等院校等最新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

以MAPGIS作为输入数据、矢量化、编辑、建库及运行基础平台,采用相关数据库模型以及统一的系统库。

利用基础性监测成果,1∶25万、1∶50万、1∶94万、1∶100万,及各省的行政区划图的空间数据信息、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反映当前现势性情况,以及先进的地质编图、制图技术、综合研究与编图相结合,以第一代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志、1∶50万和1∶100万全国数字地质图及数据库等为基础,建立了全国各省(区)编制的新一代数字地质图。

中国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中国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地质构造的发展演化中国自始太古代开始孕育陆核以来,大致可划分为古陆壳生长发展时期、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古板块主要活动与中国古大陆镶合时期、中生代板块活动与陆内构造时期等4个大地构造发展演化时期,特别是随着陆块的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开始板块活动以来,出现一系列重大的地质构造事件。

太古代—早元古代古陆壳生长时期始太古代鞍山白家坟深成侵入岩的形成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构造热事件,说明华北原始陆核已开始生长,塔里木陆核也在稍晚进入孕育时期。

陈台沟运动(任纪舜,1997)和迁西运动至中太古代末阜平运动,华北、塔里木也可能包括上扬子有陆核形成。

这时陆壳已有一定刚度,于晚太古代五台期和早古元古代滹沱纪时已开始有大规模裂陷作用发生。

此后陆壳继续生长,至早元古代末经吕梁运动中国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本形成。

其中华北陆块已基本固结,塔里木陆块也已初步成型。

中晚元古代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中晚元古代时期开始了古板块活动,经裂解-汇聚,中国古陆块基本形成,也是罗迪亚超大陆的形成时期。

四堡—晋宁期1 中元古代早期裂谷期华北、塔里木、扬子等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离散,华北与扬子间有中元古代松树沟等蛇绿岩带发现,其间当有洋盆相隔。

华夏早前寒武纪克拉通这时从扬子克拉通分离出来,出现了华南小洋盆。

各克拉通内部或边缘广泛发生裂陷,华北陆块北部形成了渣尔泰-白云鄂博裂谷带,中部有太行-燕山裂谷带,南缘有汉高-熊耳裂谷带。

晋冀鲁三省发育的岩墙群主要岩脉K-Ar年龄值1 680 Ma~1 775 Ma。

在塔里木板块周缘如阿尔金北侧和中天山地区的中元古界为含火山岩的砂泥质复理石,均属不稳定型沉积,扬子地区在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的基础上,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巨厚的浊流沉积,在江南陆缘桂北、湘北有科马提岩分布。

华夏克拉通北缘及闽中的陈蔡岩群,马面山岩群发育双峰式火山岩,也形成于被动陆缘或裂谷环境。

2 青白口纪晚期中国古陆块的聚合与裂解这一时期发生的四堡(晋宁Ⅰ)运动使扬子陆块固结并与塔里木、华北陆块相联,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陆块碰撞,从而拼为一体的中国古大陆基本形成,并很可能成为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成员(陆松年,2001)。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等23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等23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等23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8.02•【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24年第36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公告2024年第36号关于发布《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等23项行业标准的公告《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等23项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经2024年第5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批准、发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DZ/T 0475-2024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DZ/T 0476-2024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 0477-2024深部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DZ/T 0478-2024固体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管理技术要求DZ/T 0479-2024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规范DZ/T 0480-2024砂石矿山综合利用规范DZ/T 0481-2024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技术要求DZ/T 0482-2024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监测规范DZ/T 0483-2024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要求DZ/T 0484-2024遥感地质术语DZ/T 0485-2024微动探测技术规程DZ/T 0486-2024固体矿产勘查钻孔质量要求DZ/T 0487-2024绳索取心钻杆作业规程DZ/T 0488-2024煤层底板分支孔定向技术规范DZ/T 0489-2024煤层底板地面探查与注浆技术规范DZ/T 0490-2024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规范DZ/T 0491-2024观赏石鉴评灵璧石DZ/T 0492-2024观赏石鉴评大化彩玉石DZ/T 0493-2024观赏石鉴评雨花石DZ/T 0466.1-2024地质资料馆藏管理规范第1部分:实物DZ/T 0069-2024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色标(代替DZ/T 0069-1993)DZ/T 0225-2024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代替DZ/T 0225-2009)DZ/T 0260-2024地热钻探技术规程(代替DZ/T 0260-2014)自然资源部2024年8月2日。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法区域地质调查⽅法第⼀节区调现状及⽅法概述区域地质调查是指在选定地区的范围内,在充分研究和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现代地质理论和⽅法进⾏全⾯系统的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作。

这是⼀项⼗分重要的基础地质⼯作。

区调⼯作⼀般是按国际分幅的图幅进⾏的。

根据⽐例尺的⼤⼩,可分为⼩⽐例尺区调(1∶100万、1∶50万)、中⽐例尺区调(1∶20万)和⼤⽐例尺区调(1∶5万)。

同⼀地区⼀般先进⾏⼩⽐例尺区调,然后再进⾏中、⼤⽐例尺区调。

我国⼩、中⽐例尺区调除少数地区外,已基本完成,现已全⾯开展1∶5万的⼤⽐例尺区调。

⼀、国内外区调现状区域地质调查⼀直是地质领域中基础的和长期不间断开展的⼯作,受到所有国家政府和地质学家的⾼度重视,成为国家重要公益性的⼯作。

全世界各国的⼩⽐例尺(1:500万、1:250万、1:100万、1:50万)地质填图已基本完成。

发达国家中⼤⽐例尺(1∶25万、1∶20万、1∶10万、1∶6.336万、1∶5万)的地质填图,除国⼟⾯积⽐较⼤的⼏个国家以外,也⼤部分完成,部分国家正朝更⼤(1∶2.5万)⽐例尺地质填图发展。

由于地质理论的发展,⼈们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少发达国家开始进⾏第⼆轮、第三轮的地质填图及修编⼯作,并向社会提供了第⼆版、第三版等多版地质图及相关图件。

进⼊九⼗年代以来,各国更加重视地质填图⼯作,并设⽴“国家地质填图计划”。

如美国的国家合作填图计划、加拿⼤的国家地质科学填图计划、澳⼤利亚的国家地质科学填图计划、英国的新系列填图计划、印度的陆地地质填图计划、俄罗斯的国⼟资源调查计划。

各国填图战略也发⽣了重⼤改变,⾼度重视海域地质填图,海洋地质填图成为⼀个新领域。

我国⾃1916年前中央地质调查所成⽴以后,少数中外地质学家在我国⼀些著名⼭系,如秦岭、南岭、祁连⼭、天⼭以及云贵⾼原、青藏⾼原等地,做过⼀些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作。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其和日格(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Qihirag.lee(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 China)摘要:1.我国的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是1986年开始起草制定,于1989年发布实施的,它对我国地质图件的编绘制印出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该项国家标准迄今经历了多次修订。

2.1999年的区域地质图图例修订版,为国家基础地质系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全国专题性地质图件编辑和出版,尤其目前在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中广泛推广的“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填图系统”),是野外填图、地质编图、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数字图例标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信息化标准支撑作用。

3.2009年的本次图例修订,是根据国家数字地质调查现代化、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体系建设、地质信息数据处理与服务、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等建设的广泛需求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工作,主要特点在更加适用于地质信息化技术要求,按点、线、面花纹图例内容,代号、符号图例等类型做了重新编排,总计图例4467余个,其中较之《89图例》新增2165个图例,比《99图例》增加968个;每个图例做到代码与地质属性的唯一性。

4.国外图例技术对比: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部门同类标准对比,我国新修订图例充分考虑了在区域宏观性地质编图使用和野外露头尺度地质调查编图上使用,仅岩石花纹图例多达908个,技术上、数量上远远优于它们。

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图例仅有637个符号和地质代号,并没有涉及更广泛细致的图例及符号、代号分类,显得远不及我国当今图例标准。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的标准,是面向信息技术人员数字制图标准,与我国现在的图例标准面向野外地质与数字填图、数字制图应用广度难于可比。

关键词:区域地质图图例标准作者简介:其和日格(1948-),男,研究员,从事国家区域地质、地质信息与技术业务管理,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

1-02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a

1-02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a

大北沟阶(期)J33 待 建 土城子阶(期)J31 头屯河阶(期)J22 西山窑阶(期)J21 三工河阶(期)J12 八道湾阶(期)J11 瓦窑堡阶(期)T33 永坪阶(期)T3
3

2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胡家村阶(期)T31 铜川阶(期)T22 二马营阶(期)T21 和尚沟阶(期)T12 大龙口阶(期)T11 孙家沟阶(期) 待 建(期) 下石盒子阶(期) 待 建(期) 太原阶(期) 晋祠阶(期)C24 本溪阶(期)C23 羊虎沟阶(期)C22 红土坳阶(期)C21
227 241 250


(宙) 古

叠 系 (纪) P 石 炭 系 (纪)
PH
界 (代) Pz
295
上(晚)石炭统(世) C3
320
下(早)石炭统(世) C C1
榆树梁阶(期)C13 臭牛沟阶(期)C12 前黑山沟阶(期)C11 354
注:2000-05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
4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
宇 (宙) 界 (代) 系 (纪) 统 (世) 阶 未 (期) 建 Ma 全新统(世) Qh 第四系
萨拉乌苏阶(期) [马兰阶(期)]QP3 (纪) 更新统(世) 周口店阶(期) Q Qp [离石阶(期)]QP2 泥河湾阶(期) [午城阶(期)]QP1 新 麻则沟阶(期)N22 上新统(世) 生 N2 高庄阶(期)N21 新近系 界 保德阶(期)N14 (纪) 显 (代) 通古尔阶(期)N13 中新统(世) N N1 山旺阶(期)N12 谢家阶(期)N11 生 CZ 渐新统(世) 塔本布鲁克阶(期)E32 E3 乌兰布拉格阶(期)E31 蔡家冲阶(期)E24 古近系 宇 垣曲阶(期)E23 (纪) 始新统(世) E2 卢氏阶(期)E22 E 岭茶阶(期)E21 (宙) 池江阶(期)E12 古新统(世) E1 上湖阶(期)E11 富饶阶(期)K26 PH 明水阶(期)K25 四方台阶(期)K24 上(晚)白垩统(世) 中 K2 嫩江阶(期)K23 生 姚家阶(期)K22 界 白垩系 青山口阶(期)K21 (代) (纪) 泉头阶(期)K16 K 孙家湾阶(期)K15 阜新阶(期)K14 下(早)白垩统(世) Mz K1 沙海阶(期)K13 九佛堂阶(期)K12 义县阶(期)K11 3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性质起初,大地构造学主要探讨局部区域地壳岩石圈形成、发展演化的地质学分支,诸如褶皱带、大陆裂谷、地台的形成演化,故称区域地质学。

它不同于狭义构造地质学,而是以构造运动、地层古生物、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海进海退研究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现代大地构造研究以全球岩石圈为对象,同时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其研究深度不仅局限于岩石圈,而且深入到了上地幔,因此大地构造学又称为全球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进行区域地质特征总结、区域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学不仅工作范围局限,而且侧重于实际资料的综合分析。

大地构造学侧重于理论分析与建立,具有探索性。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

首先,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需要先进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第二,大地构造学需要区域构造的研究成果。

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区域的共性与差别,才能将岩石圈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的模式。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是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环节。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一)阐述中国区域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具体包括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几乎所有地质领域的研究。

因此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要综合分析某一区域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查明区域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二)进行区域构造发展阶段的分析在区域资料分析基础上,从时间上把各种地质作用联系起来,形成区域动态构造演化序列,并利用古生物、同位素资料与大区域或全球构造演化阶段进行对比。

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分析区域岩石圈在地质历史中组成、结构及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变与作用过程。

(三)对比分析,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区域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为地球岩石圈演化提供了基本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全国区域地质
省市 类 别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总号 1409 1511 1532 1730 114 115 116 117 390 391 392 393 506 577 664 665 801 871 872 1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资源储量表 海北市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论证 桂林市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论证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储量表/地下水资源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叙永幅(H-48-XXXI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綦江幅(H-48XXIX)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茂汶幅(H-48-II)灌县幅(H-48-VI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邛崃幅(H-48-XI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南川幅(H-48-XXX)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平武幅(I-48-XXXI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宝兴幅(H-48-XI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漳腊幅(I-48-XXV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贡嘎幅(H-47-XXI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九龙幅(H-47-XXX)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马尔康幅(H-48-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城口幅(H-49-I)巫溪幅(H-49-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甘孜幅(H-47-I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丹巴幅(H-47-X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义敦幅(H-47-XV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万县幅(H-49-VII)奉节幅(H-49-VIII)忠县幅(H-49-XIII) 资 料 名 称
147 149 533 534 535 536 554 555 556 557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792 1044 1045 1046 1047 1090 109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冕宁幅(H-48-3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平武幅(I-48-33)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自贡幅(H-48-2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内江幅(H-48-22)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盐源幅(G-47-6)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盐边幅(G-47-12)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南川幅(H-48-30)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泸州幅(H-48-28)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宜宾幅(H-48-27)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米易幅(G-48-7)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邛崃幅(H-48-14)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简阳幅(H-48-15)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成都幅(H-48-9)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灌县幅(H-48-8)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通江幅(H-48-6)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仪陇幅(H-48-5)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酉阳幅(H-49-25)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峨眉幅(H-48-20)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綦江幅(H-48-29)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遂宁幅(H-48-16)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达县幅(H-48-12)垫江幅(H-48-18)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忠县幅(H-49-13)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涪陵幅(H-48-24)
3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5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1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1092 1093 1094 1095 1141 1142 1143 1144 537 631 632 633 839 1138 1139 1140 839 179 180 181 182 272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筠连幅(H-48-33)叙永幅(H-48-34)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射洪幅(H-48-10)南充幅(H-48-1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黔江幅(H-49-19)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广安幅(H-48-17)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雷波幅(H-48-32)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犍为幅(H-48-26)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奉节幅(H-49-8)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万县幅(H-49-7)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马尔康地区(I-48-31 / 32) (H-48-1 / 2)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红原幅(I-48-19 / 20 / 25 / 26)(I-47-30)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康定-宝兴地区(H-47-12)(H-48-7 / 13)(H-47-48)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色达-壤塘地区(I-47-35 /36)(H-47-6)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贡嘎幅九龙幅(H-47-24/30)荥经幅(H-48-19)金矿幅(H-47-36)石棉幅 (H-48-25)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甘孜-炉霍地区(H-47-3-5)(H-47-9-11)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理塘-义敦地区(H-47-16/17)(H-47-22/23)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石渠地区(I-47-20-28)(I-47-32-34)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石棉、贡嘎地区 四川省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1/2000四川省会理县力马河铜镍矿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1/2.5万四川省酉桐矿区红岩煤矿矿山水文地质验证报告 1/5万四川省芙蓉矿区煤矿矿山水文地质验证报告 1/1万四川重庆市巴县青木关、川仪十二厂供水钻井水文地质简报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达县幅(H-48-XII)垫江幅(H-48-XVIII)涪陵幅(H-48-XXI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遂宁幅(H-48-16)自贡幅(H-48-21)内江幅(H-48-22)宜宾幅(H-48-27)卢州幅 (H-48-28)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仪龙幅(H-48-5)通江幅(H-48-6)南充幅(H-48-11)广安幅(H-48-17)重庆幅 (H-48-23)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小金山幅(H-48-V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若尔盖幅(I-48-XIX)红原幅(I-48-XXV)阿坝幅(I-47-XXX)龙日坝幅(I-48-XXX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色达幅(I-47-XXXV)炉霍幅(H-47-V)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新龙幅(H-47-XI)禾尼幅(H-47-XVII)康定幅(H-47-XVIII)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竹庆幅(I-47-XXXIII)大塘坝幅(I-47-XXXIV) 1/50万四川省地质图 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昌都幅(H-47)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重庆幅(H-48-23)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绵阳幅(H-48-3)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梓潼幅(H-48-4)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巫溪幅(H-49-2)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广元幅(I-48-34)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南江幅(I-48-35)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镇巴幅(I-48-36)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城口幅(H-49-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西昌幅(G-48-1)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会理幅(G-48-13)
615 734 736 737 1209 1430 1592 1777 186 1293 1294 1358 1359 1360 1361 1751 1752 1421 1605 1675 1676 1677 1674
1/2000四川省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水文地质回访调查报告 1/5万渡口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 1/5万宾川盆地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补充设计 1/5万若尔盖牧区供水水文地质总体设计书 1/5万四川省乐至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四川省德阳市北郊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绵阳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钻孔综合图表 四川成都平原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总结报告 1/5万四川省长征渠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云阳县鸡扒子滑坡区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四川省云阳县城区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涪陵市白涛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白马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羊角地区古崩滑体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四川省武隆县羊角镇新址关滩地区工程地质论证报告 1/20万内昆铁路安边至树舍段沿线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1/2500四川省云阳县杨沙工业规划区工程地质初步勘查设计书 三峡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和重点地段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四川省汉源县城背后山滑坡泥石流勘查报告 1/1万西昌市谷王庙沟流域泥石流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与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2.5万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鹅掌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1/2.5万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东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及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四川省攀西安宁河冕宁-德昌段泥石流勘查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