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遗传毒性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合集下载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ppt文档)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ppt文档)

外源化学物的遗传毒性及其评价第二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张天宝基本概念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研究环境因素对机体遗传物质和遗传过程的作用, 阐明遗传毒性对机体健康的后果及其作用机制, 为防止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伤、增加生物的遗传负荷,保护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毒理学分支学科。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一个群体由于有害等位基因存在而使适应度下降的现象。

以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表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变异(Variation )—物种在个体间或各代间性状存在差异1901年发表突变学说《 Die Mutations theorie》,报告X线能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 首次提出突变 (Mutation) 这一术语,并提出生物的进化是因突变产生的理论。

Mutation mutare(to change)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和遗传学家窦佛里斯(de Vries,Hugo 1848—1935)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1909年发现自发突变(在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白眼果蝇),并把400多种突变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被誉为“遗传学之父”1927年,遗传学家缪勒(Müller)发现离子辐射可以造成果蝇的“基因”突变,并且确定了这些突变发生在染色体上,可以遗传给后代。

因此,通常将缪勒的发现作为是突变研究起始的标志H. J. Muller夏洛特 奥尔巴契(Charlotte Auerbach)(1899 –1994)In 1941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geneticist Charlotte Auerbach and her pharmacologist colleague John Michael Robson discovered chemical mutagenesis .Auerbach findings,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highly toxic chemicals were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living organisms.突变研究简史年份事件作者1904 1927 1943 19511966 1969 发现X射线可以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用X射线照射发现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发现芥子气可诱发基因和染色体畸变用X射线可诱发小鼠突变化学物可诱发小鼠突变成立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de VriesMullerAverbach &RobsonRussedGuttanach。

药物毒理学-遗传毒理学

药物毒理学-遗传毒理学
• 与微管上的巯基结合,细胞分裂不完全抑制。如铅、锌、 汞、砷等。
• 破坏已组装好的微管。如灰黄霉素、秋水仙碱、乙酰甲 基秋水仙碱、长春花碱可导致组装好的微管解聚;毛地 黄皂苷能通过非特异的蛋白质变性作用而破坏微管;异 丙基-N-氨基甲酸苯酯和其它氨基甲酸酯能使微管失 去定向能力。
• 妨碍中心粒移动。秋水仙碱能妨碍有丝分裂早期两对中 心粒的分离和移向两极。
毒作用效应谱 (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死亡 中毒,患病 亚临床变化 体内过量负荷
致突变作用 致癌作用
药物遗传毒性评价
致突变作用的分类
•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base-pair substitution mutation frame shift mutation • 染色体突变 (chromosome mutation) chromosome aberration chromatrid aberration • 基因组突变 (genomic mutation) aneuploid euploid
遗传毒理学试验的基本类型
基因突变
染色体损伤

非整倍体
DNA 损伤
1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 变试验(Ames 试验) ·大肠杆菌 WP2 色氨酸回
2 ·小鼠淋巴瘤细胞或人体 细胞 TK 位点基因突变试验
·中国仓鼠或人体细胞 HGPRT 位点基因突变试验
3 ·性连锁隐性致死突变试
4
·小鼠骨骼缺陷或白内障
遗传毒性(genetic toxicity)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 包括对基因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不同效应。
致突变性(mutagenicity)指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 能力,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突变率可以定量检测。遗传毒 性的概念更为广泛,它包括致突变性。

药物的遗传毒性及评价

药物的遗传毒性及评价
药物的遗传毒性及评价

章节目标
2.熟悉
药物引起遗传毒性 的原理、机制
1.掌握
药物遗传毒性的基本 概念、类型
3.了解
遗传毒性的评价与 方法
一、药物致遗传物质损伤的类型突变 大突变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畸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一、药物致遗传物质损伤的类型
三、药物致遗传损伤的评价及检测方法
(二)染色体畸变检测方法
微核试验 微核可出现在多种细胞中,但在有核细胞中较难与正常核的分叶 及核突出物相区别。由于红细胞在成熟之前最后一次分裂后数小 时可将主核排出,而保留微核于PCE细胞中,通常计数PCE细胞 中的微核,以筛查受试药物是否具有突变性
三、药物致遗传损伤的评价及检测方法
一、药物致遗传物质损伤的类型
(一) 突变的基本概念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畸变 染色体偏离正常数目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又 分整倍体和非整体改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由于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造成染色体或染 色单体缺失,或引起各种重排,从而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称为 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结构畸变
一、药物致遗传物质损伤的类型
三、药物致遗传损伤的评价及检测方法
(一)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基因突变实验 HGPRT和TK可分别使6-硫代鸟嘌呤转移上磷酸核糖,是5-溴脱 氧尿嘧啶核苷磷酰化,它们的代谢产物可渗入DNA引起细胞死亡 。正常细胞在含有这些碱基类似物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致突 变物作用下,此两个位点发生突变的细胞对这些碱基类似物具有 抗药性,能继续分裂并形成集落,基于突变集落数,计算突变频 率,评价药物的致突变性
烷化剂的致突变作用 烷化剂是指能提供甲基或乙级等烷基与DNA和蛋白质的共价结 合物质,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的烷化作用。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遗传毒性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遗传毒性

第二次 细胞分裂
BrDU
BrDU掺入 到新合成 的DNA链
SCE交换
遗传毒理学试验可信性评价
实验方法
灵敏性(%) 特异性(%) 准确性(%)
Ames试验
17/19 (89%) 3/10 (30%) 20/29 (69%)
骨髓细胞染色体畸 18/18 (100%) 2/10 (20%) 20/28 (71%) 变试验或微核试验
USEPA遗传毒性评价试验程序
第一阶段
Ames 试验
体外哺乳动物细 胞基因突变试验
第二阶段
与性腺DNA相互作用的试验
体内骨髓细胞遗传学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核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
第三阶段
•特异座位试验 •形态学改变 •生物化学改变
可遗传易位试验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又称为 点突变。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碱基置换
转换 A G T C 颠换 A or G C or T
同义突变:未改变基因产物氨基酸序列 错义突变:引起产物氨基酸序列改变 无义突变:使蛋白质合成中止
2.1 基因突变
移码突变:从m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遗传密码 子读码顺序的突变。
使基因产物发生大的改变,引起明显 的表型效应,常导致致死性突变
2.1 基因突变
大段损伤:DNA序列上有较长的一段序列的重排分 布,也叫DNA重排。
2.2 染色体突变
染色体突变(chromosomal mutation):染色体结 构的改变,又称为染色体畸变。
机体对突变的修复
直接修复 切除修复
DNA连接酶 嘌呤插入酶 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二聚体光解酶 核苷酸切除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 错配碱基修复 复制后修复 呼救性修复

遗传毒性及其诱发机制研究

遗传毒性及其诱发机制研究

遗传毒性及其诱发机制研究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遗传毒性及其诱发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遗传毒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额外因素对生物体遗传物质(DNA或RNA)的短期或长期损伤,导致表观遗传现象(比如染色体畸变、基因变异等)或者潜在遗传现象(比如突变遗传)的发生。

本文将就遗传毒性的概念、特点及其诱发机制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一、遗传毒性的概念与特点1. 遗传毒性的概念遗传毒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外界因素对生物体遗传物质(DNA或RNA)的短期或长期损伤。

由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其唯一的传代物质,因此遗传毒性可以引起潜在遗传病的发生、受体细胞毒性及肿瘤等病变的发生。

2. 遗传毒性的特点与普通化学物质相比,遗传毒性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作用时间短,但对后代影响长远。

(2)浓度低,但剂量效应曲线呈现非线性或者阈值效应。

(3)诱发突变或者畸变等遗传现象的影响难以衡量。

(4)所有生物都受到影响,但不同生物对于同一物质的敏感度有巨大的差异。

二、遗传毒性的诱发机制遗传毒性的诱发机制极其复杂,涉及DNA/RNA的损伤与修复、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调节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几个代表性的诱发机制进行介绍。

1. DNA双链断裂DNA双链断裂是一种极为严重的DNA损伤,其可以导致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缺失或者基因突变等严重遗传现象的发生。

有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及许多其他遗传毒性物质均可以导致DNA双链断裂的发生。

不过,一旦DNA双链断裂发生,机体也会立刻启动DNA损伤修复机制来尽可能减轻这种损伤的影响。

2. 突变制造机制遗传毒性物质可以直接对DNA分子进行修饰,如氧化、甲基化、一氧化氮的转移到等,导致了新构象的形成且难以转化回原来的构象,从而在复制过程中生成有错配酶活动的错误DNA复制螺旋体,也可依靠有错配酶进行介导桥垫、错配外显子剪切等机制,获得新突变或者新异构体(多为内部编码区突变或外显子剪切变异)。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外源化学物的遗传毒性及其评价第二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张天宝基本概念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研究环境因素对机体遗传物质和遗传过程的作用, 阐明遗传毒性对机体健康的后果及其作用机制, 为防止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伤、增加生物的遗传负荷,保护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毒理学分支学科。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一个群体由于有害等位基因存在而使适应度下降的现象。

以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携带的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表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变异(Variation )—物种在个体间或各代间性状存在差异1901年发表突变学说《Die Mutations theorie》,报告X线能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 首次提出突变(Mutation) 这一术语,并提出生物的进化是因突变产生的理论。

Mutation mutare(to change)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和遗传学家窦佛里斯(de Vries,Hugo 1848—1935)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1909年发现自发突变(在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白眼果蝇),并把400多种突变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被誉为“遗传学之父”1927年,遗传学家缪勒(Müller)发现离子辐射可以造成果蝇的“基因”突变,并且确定了这些突变发生在染色体上,可以遗传给后代。

因此,通常将缪勒的发现作为是突变研究起始的标志H. J. Muller夏洛特奥尔巴契(Charlotte Auerbach)(1899–1994)In 1941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geneticist Charlotte Auerbach and her pharmacologist colleague John Michael Robson discovered chemical mutagenesis.Auerbach findings,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highly toxic chemicals were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living organisms.突变研究简史年份事件作者1904 1927 1943 19511966 1969发现X射线可以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用X射线照射发现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发现芥子气可诱发基因和染色体畸变用X射线可诱发小鼠突变化学物可诱发小鼠突变成立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de VriesMullerAverbach&RobsonRussedGuttanach?突变(Mutation)变异(Variation )=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可遗传的变异(基因、染色体)突变是一种遗传状态,是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永久性改变。

遗传毒理学 ppt课件

遗传毒理学  ppt课件
DNA损伤的主要类型有DNA单链断裂、双链断 裂、DNA链内(碱基)交联、DNA链间交联、 DNA(碱基)与蛋白质的交联以及化学物与DNA 碱基间的交联、DNA加合物等。
ppt课件
21
二、遗传毒性形成机制
1. DNA损伤机制 2. 遗传损伤与DNA修复 3 不以DNA为靶的遗传毒性机制
ppt课件
22
5、插入(insertion)和重复(duplication)
6、易位(translocation)
ppt课件
15
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
着丝粒融合(centic fusion),又称罗伯 逊易位(Robersonian translocation)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ppt课件
ppt课件
3
(一)遗传毒性的类型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畸变 (structur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改变 (numeric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DNA损伤
断裂剂:凡能引起染色体断裂的物质 断裂作用:染色体断裂作用的发生或过程即为
断裂作用。
ppt课件
12
2、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型畸变 chromosome - type aberration
染色单体型畸变 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ppt课件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有些大分子能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DNA单链的 碱基之间或DNA双螺旋结构的相邻多核苷酸链 之间,称为嵌入剂(intercalation )。它们多 数是多环的平面结构,特别是三环结构,其长 度为6.8×l0­2nm,恰好是DNA单链相邻碱基距 离的两倍。如果嵌入到新合成的互补链上,就 会使之缺失一个碱基;如果嵌入到模板链的两 碱基之间,就会使互补链插入一个碱基。无论 多或少一个碱基都造成移码突变。

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

基因库(gene pooL) 是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在生殖细胞内具有、并能传给 下一代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 系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携带的可遗传给下 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第三节 遗传毒性的常用试验方法
第一类:检测基因突变 第二类: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或数目的异常改变 第三类:测定DNA的损伤
1927年,Muller发现X射线引起果蝇性连锁隐性致死性突变
1942年,Auerbach和Robson发现芥子气的对果蝇有致突变性
1969年,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EMS) 成立 创办Mutation Research杂志
20世纪70年代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遗传毒理学
1989年,我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 同年创办《癌变.畸变.突变》杂志
最常用的是淋巴细胞
MN
图1-2-2 有1个微核的双核淋巴细胞(1000×)
图1-2-3 有3个微核的双核淋巴细胞(1000×)
三、DNA损伤的测试方法
1.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CGE)
也称彗星实验,1978年,Rydcbert B创建, 1988年, Singh等对操作方法具体描述。
原理:各种因素诱发细胞DNA损伤后影响DNA的高级结 构,使其超级螺旋松散,经原位裂解、DNA解链等过程 后,损伤的DNA断片在电泳时从核中溢出,朝阳极方向 移动,产生一个尾状带,未损伤DNA部分保持球形。
ABCDEFGHIJ ABCDEKLMFGHIJ ABCD GHIJ ABCKLMGHIJ ABCDEFGHIJABCDEFGHIJ ABCDEFDEFGHIJ 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 ABCGFEDHIJ
图 7-2 DNA重排示意图

遗传毒理学

遗传毒理学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碱基插入或缺失 1或非3的倍数------移码
3或3的倍数---------整码突变
三核苷酸重复(triplet repeats)
又称三联体重复、三核苷酸扩展 即一特定的三联核苷酸扩增,重复数目
超过正常数目 如:正常人FMR-1基因中CCG/CCG 三核苷酸正常重复6-54次,而在脆性X综 合症的人体内重复50-1500次。在强直性 肌营养不良症、亨廷顿(Huntington’s) 病中也有此异常重复
1、基因突变
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碱基对组成和 排列序列的改变
1、碱基置换 2、移码突变 3、三核苷酸重复 4、大段损伤
碱基置换 base substitution
转换 transition A----G C----T
颠换 transversion A----C T C---A G G----C T T----A G
➢ 亚硝基(HNO2)----氧化性脱氨 ➢ 羟胺(NH2OH)-----胞嘧啶衍生物 ➢ 烷化剂-----烷基化作用
亚硝基氧化性脱氨
亚硝基氧化性脱氨
亚硝基氧化性脱氨
羟胺-----胞嘧啶衍生物
烷化剂修饰
吖啶橙acridine、原黄素、吖黄素
(3)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
转座子是存在于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 本单位。转座子的转移过程叫转座
哺乳动物的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 ➢ 移码突变 ➢ 基因中断 ➢ 基因失活 ➢ 基因结构改变 ➢ 有害基因
(4)碱基的化学修饰作用
有些化学物可改变DNA碱基的结构而后改变 其配对功能而引起突变
讲授内容
1、遗传毒理学基本概念 2、遗传毒性形成的主要机制 3、遗传毒性后果及其遗传毒理学应用 4、遗传毒理学研究方法

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与应用

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与应用

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与应用遗传毒性是指某种物质在生物体内通过遗传变异或DNA损伤等方式引起的生物遗传系统的异常反应。

每年,环境中存在很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毒素、重金属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关于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和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遗传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1. DNA损伤和修复机制DNA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而DNA的损伤是遗传毒性的始作俑者。

遗传毒性所引起的DNA损伤可以分为单一DNA链损伤和双DNA链损伤两种。

DNA损伤后,生物体的细胞通过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

包括碱基切除修复(BER)、核苷酸切割修复(NER)、错配修复(MMR)和同源重组修复(HR)等。

这些过程中都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酶系统,以及对DNA损伤的识别和信号传递的分子通路。

这个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因此,很多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团队已经投入到了这个领域。

2. 色素体的DNA损伤色素体是有自己独立的DNA分子的细胞器。

色素体中的环氧酶、酰胺酰基转移酶等酶系统是毒性化学物质作用于色素体DNA的关键分子。

另外,与正常DNA不同,色素体DNA中没有自我修复和复制系统,一旦受损,就无法被排除。

而色素体DNA的损伤会引发氧化还原催化和洋葱化反应的发生等,最终导致癌症的生成。

3. 突变突变是DNA损伤的一种特殊形式,会导致信息的不完整传递或转换。

突变包含了点突变(包括碱基替换、硬应变、软馈应等)、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而突变引起的细胞损伤和癌症却是无法忽略的事实。

二、遗传毒性的应用1. 确定化学物质的毒性利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来评估某种化学物质的毒性,有很多的实际应用场景。

这样的技术可以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提高测试的速度和准确性。

现在,已经有许多的细胞系列可以应用于这个测试,常规的只包括小鼠淋巴细胞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N-Test)和细胞核微核实验(MNmicTest)。

2. 暴露监测和污染控制实践证明,环境中存在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毒素、重金属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威胁。

《遗传毒性及机制》课件

《遗传毒性及机制》课件

碱基损伤
可能导致突变和基因功能异 常,增加遗传病和肿瘤发生 的风险。
交联损伤
可能导致DNA融合和染色体 缺失,影响细胞功能和生存 பைடு நூலகம்力。
DNA修复机制及其功能
1
错配修复
2
识别和纠正DNA链上碱基对错误匹配。
3
直接修复
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DNA损伤的部 分直接还原到正常状态。
核苷酸切除修复
通过切除受损DNA片段并合成新的 DNA链来修复严重的DNA损伤。
2
体外试验
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和生化方法评估物质对DNA的损伤和遗传毒性。
3
计算模拟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预测方法估计物质的遗传毒性潜力。
毒性测试中的遗传毒性评估
细胞突变试验
通过观察细胞中基因的突变 频率评估物质的遗传毒性。
染色体畸变试验
观察物质对细胞染色体结构 和数目的影响,评估遗传毒 性。
小鼠基因突变试验
《遗传毒性及机制》PPT 课件
遗传毒性是指特定物质对基因组的损伤,本课件将介绍遗传毒性的概述、 DNA损伤与修复机制、遗传毒性的影响及预防控制等内容。
遗传毒性概述
遗传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和其他因素对基因组的损伤,可能导致遗传变异和疾病。了解遗传毒性的原因和 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预防潜在的遗传风险。
在活体动物模型中观察物质 对小鼠基因的突变频率,评 估遗传毒性。
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及评估
遗传毒性机制
化学物质可能通过与DNA发生 反应或干扰细胞生物学过程而 引发遗传毒性。
暴露风险评估
监管措施
评估人类接触化学物质的频率、 剂量和持续时间,以预测遗传 毒性的风险。
制定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化学物 质的安全使用,保护公众健康 和环境。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03
遗传毒性物质检测与识别
化学分析方法
色谱法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物质 的分离和检测,如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等。
质谱法
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来鉴定化 合物结构,具有高灵敏度、高 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等优点。
核磁共振法
利用核磁共振现象研究物质的 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提供丰 富的结构信息。
常用的试验系统有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大鼠肝细胞试验等。
02 03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通过观察化学物质是否诱导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来评价其遗传毒性。常用的试验系统有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微核试 验等。
转基因动物模型试验
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来评价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如转基因小鼠模型可 用于检测化学物质对特定基因的影响。
评估人群对遗传毒性物质的暴露水平,包括暴露 途径、暴露频率和暴露时间等。
风险特征描述
综合分析暴露评估和危害识别的结果,对遗传毒 性物质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描述。
危害识别
识别遗传毒性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如致 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等。
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遗传毒性物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 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分析结果
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具有遗传毒性,但体内试验未观 察到明显遗传毒性表现。综合分析认为,在推荐剂量下使 用该药物,遗传毒性风险较低。
案例三:某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
添加剂概述
评估方法
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 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该食品添加剂常用于改善食品口感和色泽。
评估结果
该食品添加剂在多个遗传毒性试验中均未表 现出阳性结果,提示其在推荐使用量下对人 类的遗传毒性风险较低。

遗传毒性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分析

遗传毒性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分析

遗传毒性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分析生命活动不可避免地引入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在人类的生活中创造很多便利,但也同样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遗传毒性物质就是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部分,包括污染源废水中的有机物、医疗用品、工艺品的残留和工业垃圾等。

因为其具有极强的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去除中极易发生重大危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篇文章将针对遗传毒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遗传毒性物质在环境中的来源及其危害遗传毒性物质是指那些可能会干扰或改变生物的遗传系统,从而对生物体细胞或基因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从而引起癌症、畸变以及生物种群的变化,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遗传毒性物质来源复杂,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弃物和其他生产活动的副产品。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垃圾中的有机物、化学试剂和医疗废水等,含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物质。

二、遗传毒性物质在水环境中的传输转化规律在水环境中,遗传毒性物质的传输转化规律与水体的水化学性质、PH值、温度、水流速度以及水体固体反应等环境因素有关。

一些固体遗传毒性物质,如苯并芘、芘、邻苯二甲酸酯等,它们的存在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柴油机废气等环境污染源。

这些物质在水体中难以分解,通过化学物质的分离和降解,生物吸附和沉积等方式,存留时间较长,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三、遗传毒性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转移规律在土壤环境中,遗传毒性物质的传输转化规律主要与地质、气候、土壤性质等因素有关。

例如,遗传毒性物质在富集土层中积累,有可能会沿着土层方向向下进行迁移,通过自然界的地下流动,或者是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扩散,达到长期的保存状态。

在土壤中的扩散、降解和转化过程是很复杂的,它们发生、发展和消失的先决条件是环境中的氧气、水分、温度、有机物质的浓度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等因素的影响。

四、遗传毒性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的传输规律在大气环境中,遗传毒性物质的传输转化规律与大气稳定、气温和湿度等因素有关。

遗传毒性及机制

遗传毒性及机制

VS
某些遗传毒性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 辐射等,可能引起DNA突变或染色体 异常,导致基因缺陷或缺失,从而引 发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 斯综合征等。
05 遗传毒性物质暴露途径与 风险评估
暴露途径
吸入
通过空气吸入遗传毒性物质是 最常见的暴露途径,如吸入苯
、甲醛等有害气体。
食入
摄入含有遗传毒性物质的食物 或饮用水,如摄入农药残留、 重金属超标的食品。
DNA损伤与修复
DNA损伤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 起的DNA损伤。
DNA修复
细胞内DNA修复机制对损 伤进行修复。
DNA突变
DNA损伤未被修复而导致 的基因突变。
表观遗传学改变
DNA甲基化
DNA序列中特定位置的甲基基团添加或去除。
甲基化调控
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功能。
表观遗传修饰
除甲基化外的其他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 乙酰化、磷酸化等。
皮肤接触
直接或间接接触含有遗传毒性 物质的物品或环境,如接触有 毒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
母婴传递
遗传毒性物质可通过胎盘或哺 乳传递给胎儿或婴儿。
风险评估方法
暴露量评估
对个体或群体接触遗传毒性物质 的量进行定量评估,包括吸入量、 食入量、皮肤接触量等。
健康影响评估
根据暴露量评估结果,结合毒理 学和流行病学数据,评估遗传毒 性物质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影响。
3
通过遗传毒性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致突变物质, 为新药研发接遗传毒性物质
致癌物质
致癌物质可以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症。常见 的致癌物质包括多环芳烃、芳香胺、亚硝胺等。
诱变剂
诱变剂能够诱导基因突变,增加后代发生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常见 的诱变剂包括烷化剂、碱基类似物等。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遗传毒性及其评价
2020/3/6
(一)碱基损伤 1. 碱基错配 2.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2020/3/6
3.碱基类似物取代 BrdU( 5-脱氧尿嘧啶核苷)取代T 互变异构 碱基置换 错配( A:T G:C G:C A:T)
2-AP(2-氨基嘌呤) 取代鸟嘌呤互变异构 碱基置换 错配 (A:T G:C)
错配修复 同源重组 非同源性末端连接
碱基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
多个核苷 酸的长补 片合成
单个核苷 酸的短补 片添加
全基因 组NER
2020/3/6
转录偶联 性NER
遗传毒性的机制
三、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的形成
对DNA合成和修复有关的酶系统的作用 对纺锤体的毒作用
☺ 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 ☺ 与微管上的巯基结合 ☺ 破坏已组装的微管 ☺ 妨碍中心粒移动
野生型
未发生突 变的基因
2020/3/6
正向突变 回复突变
突变型
基因内存 在突变位点
遗传毒性的类型
染色体结构畸变
由于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造成缺失或引起各种 重排,从而出现染色体结构的异常 断裂剂—凡能引起染色体断裂的化学物质
染色体型畸变-两条染色单体均涉及 (DNA复制前损伤) 染色单体型畸变-仅涉及一条染色单体(DNA复制后损伤)
2020/3/6




环体染
体丝染丝 点色点
隙 裂 失 片 小 着 状 着 位 位 复入 射
裂 断 缺 断 微 无 环 双 倒 易 重插 辐
遗传毒性的类型
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insertion) (duplication) (translocation) (invers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47第六章遗传毒性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突变是遗传物质中不是由于遗传重组产生的任何可遗传的改变。

突变按发生原因又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遗传毒理学主要研究理化因素的致突变作用,即诱发突变。

已知,理化因素对DNA的损伤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修复,DNA序列将改变并导致突变。

由于突变是单个基因和基因组信息结构的改变,因此常常引起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改变。

如果这些损伤是非致死的,将导致可遗传改变。

因此,遗传毒性(genotoxicity)通常被定义为损伤DNA和改变DNA序列的能力。

即遗传毒性是指遗传学的改变(或损伤),而与一般毒性的概念有所不同,不是指遗传损伤的生物学后果如遗传病、肿瘤等。

鉴于此,本章所指的遗传毒性类型是指遗传学改变的类型,同样其形成机制也是指遗传学损伤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遗传毒性的类型遗传毒性的类型依分类方法而异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至今尚无一致的意见。

从机制角度,可分为以DNA为靶的损伤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前者包括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和染色体结构畸变(structural chromosome aberration),后者主要指染色体数目畸变(numerical chromosome aberration),包括整倍体(euploidy)和非整倍体(aneuploidy)改变。

从遗传损伤能否为光学显微镜所见分为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两类损伤。

从遗传学角度或突变角度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三类。

从遗传毒性上来分,除三类遗传学改变外还包括DNA损伤(DNA damage)。

另外,Thilly于1986年认为整倍性改变与人类遗传病的关系极微,故主张分为基因突变作用(mutagenesis)、断裂作用(clastogenesis)和非整倍体作用(aneuploidization)。

须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外(包括国内分子遗传学界)常将mutation和mutagenesis狭义地指基因突变,而遗传毒性仅指DNA损伤。

在毒理学和预防医学中,通常采用广义的概念:如将染色体结构畸变和染色体数目畸变统称为染色体畸变;突变既包括基因突变也包括染色体畸变。

同样,诱变剂(mutagen)狭义的指能引起基因突变或增加突变速度的物质,而将引起染色体结构畸变和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物质分别称为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见下述)。

广义的诱变剂则既包括引起基因突变的物质,也包括了引起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的物质。

一、基因突变[1,2,4,6](一)基因突变和突变体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贮藏、传递与实现单位。

基因的主要信息内容包含在其核苷酸碱基的线性序列中,由于核苷酸的增加或缺失,或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一种核苷酸和p148另一种核苷酸的替换,都可导致DNA序列的改变,任何一种引起单个基因功能改变的上述分子变化称为基因突变。

简言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碱基对组成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发生于生殖细胞或体细胞,发生于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发生于体细胞的突变可以遗传给该细胞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子代。

携带突变的生物个体或群体(或株系),称为突变体( mutant)。

正是由于突变体中DNA碱基序列的改变,因而产生了突变体的表型。

突变位点可能存在于基因内,该基因称为突变基因(mutant gene)。

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称为野生型(wild type)基因。

例如,负责细菌合成Arg的基因arg为野生型基因(wild type gene)。

如果该基因突变而失去了合成Arg的能力,就必须由外界供应Arg,否则细菌就不能生长。

细菌的这种表型就称为Arg -表型,即精氨酸合成缺陷表型,其基因型写作arg -。

由此可见,突变体是指有机体的表型特征中有一种(或多种)与野生型个体的该特征有所不同。

具有这样遗传状态的有机体就叫做突变体。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野生型是指有机体的正性状,如能够分解某种底物的能力,能够合成某种物质(如氨基酸)的能力。

在多数情况下,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有机体种类都具有这种正性状。

但有时并不是这样,例如大家最熟悉的E. coli的lac基因,通常从自然界分离的E. coli都是lac -,即不能利用乳糖的种类。

然而,我们仍然把lac+称为野生型,而把lac -称为突变体。

从这一点来说,“野生型”这一名词常常是误用名词,但它已为遗传学家所习用。

现在,我们只要遵循上述定义,也就不会误解了。

表6 -1为描述突变的命名法,表6-2为细菌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表型和基因型的表示方法。

所有细菌的基因型名称均用3个小写的斜体字母,而有关的具体基因则在3个小写字母表6 -1 描述突变的命名法(引自strachan T.Andrew PR[10])p149后用大写的斜体字母表示,如lacZ+、lacZ -。

所有的表型名称均用3个正体字母表示(其中首字母大写),如Lac+、Lac -。

如果是对抗生素的抗性( resistance)或敏感性(sensitivi- ty)则在后面加上r或s上标。

如果是阿拉伯数字,则表示突变体分离的时间顺序。

如果是温度敏感突变,则在基因型符号加写(Ts),如果是某种无义突变,则在基因型符号后加写该无义突变的符号:(Am)、(Oc)或(Opal),Am为琥珀型(amber),密码子为UAG;Oc为赭石型( Ochre),密码子为UAA; Opal为乳石型,密码子为UGA。

对某种抗菌素的抗性Ant r对某种抗菌素的敏感性Ant s基因型:sub+能够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野生型基因sub -影响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突变基因subA -突变的subA基因具有温度敏感表现型subA基因的突变 subA-(Ts)具有琥珀表现型的subA基因的突变 subA-(Am)subA基因的63号突变 subA63对于某种抗菌素的抗性或敏感性的基因 ant对于某种抗菌素抗性的基因型 ant r对于某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基因 ant s(二)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单点突变和多点突变按照DNA碱基序列改变的多少,可分为单点突变(single-point mutation or point mu- tation),即只有一个碱基对发生突变,和多点突变(multiple point mutation multiple muta- tion),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

点突变可以是碱基替代(base substitution)、碱基插入( base insertion)或碱基缺失(base deletion)。

单点突变通常就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

但值得注意是,点突变这个术语在分子遗传等学科中常常是指碱基替代。

碱基替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转换( transition),即嘌呤到嘌呤或嘧啶到嘧啶的变化;另一类叫颠换(t,an。

ve.sion),即嘌呤到嘧啶或嘧啶到嘌呤的变化。

点突变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具有很高的回复突变率。

p1502.移码突变与动态突变从对可读框的影响来看,有所谓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插入、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都能引起移码突变;扁平的碱基染料分子的嵌合也常引起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不但改变了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而且可能使蛋白质合成过早的终止。

如果移码突变发生在必需碱基上,则发生此类突变的细胞或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体常常是致死的。

如果插入或缺失三个碱基,若可读框不变,其产物常常有活性或有部分活性。

近年来在人体中发现一类新的DNA序列改变称为三核苷酸重复(trinucleotide repeats)或三联体重复(tripletrepeats)或三核苷酸扩展(triplet repeats,Moortin l993年提出),即一特定的三联核苷酸被扩增(如CTG/(CTG/CTG/CTG),重复数目超过正常数目。

目前已知有10余种遗传病有三联体重复,如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亨廷顿(Huntington’s)病、脆性X综合征等。

如CCG三联体核苷酸,在正常FMR一1基因中重复6~54次,而在有脆性X综合征的人体中扩展到50~1500拷贝。

这类不稳定DNA序列的基本突变方式是重复序列拷贝数的改变。

突变体与其上一代的突变速率不同。

突变的速率与拷贝数有关,重复序列的拷贝数越多,其子代发生进一步突变的危险越大。

因此这种突变方式称之为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

这种三核苷酸重复数目的遗传改变尚未在其他生物中发现。

它们可以发生在基因内翻译区或基因外非翻译区,可发生于减数分裂也可发生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不稳定性表现为世代间拷贝数的改变。

很可能是胚胎发育的一特定时期,重复序列发生了不稳定变化。

正常人可能携带一个前突变,在通过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时可能转换成一个全突变。

如从家系观察普遍认为,重复序列的中度延长(前突变阶段)在配子卵子发生过程中出现,而高度延长(完全突变阶段)在胚胎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发生。

一种可能机制认为,在DNA复制过程中,正在延长的DNA链可向后移动,重新与模板DNA配对,最终导致新合成的DNA链长于模板DNA。

另一种可能机制则认为,姐妹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过程中,可导致重复序列的延长。

因此,在同一家族的患者中,突变引起的病症可有不同的严重程度。

偶尔,该病有消退,在一代之间回归正常。

有丝分裂的不稳定性表现为同一个体不同组织或细胞系间拷贝数的不同。

3.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1arge segment damage)从产生基因突变的损伤可分为碱基罩换、移码和大段损伤三种类型。

大段损伤亦称DNA重排(DNA rearrangements),指DNA序列上有较长的一段序列的重排分布,包括大段(一个碱基至数千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取代、复制、放大和倒位(见图6—1)。

这类损伤有时可波及两个基因甚至数个基因。

按严格的定义基因突变应是一个基因范围的损伤导致的改变。

当损伤足够大,例如超过104碱基对以上,就介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之间的不明确的过渡范围。

目前发现引起了遗传后的DNA重排,以缺失最常见。

因缺失的片段远远小于光学显微镜所见的染色体缺失,故又称小缺失(small deletion)。

它往往是DNA链断裂后重接的结果,有时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错误联会和不等交换也可造成小缺失。

p151图6—1 DNA重排示意图字母表示一个核苷酸、字母下的粗线表示DNA序列。

△表示缺失口表示序列改变4.同义、错义和无义突变从对遗传信息的改变或从突变发生的效应来看,点突变中碱基替代突变可以进一步分为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和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