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古今异义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七年级下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古义:听到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 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 “满腹经纶 ”。

五柳先生传① 造:往、至打造饮辄尽;今常用于 创造”制造”等义。

② 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常用于 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① 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① 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 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常用义为 往”。

岳阳楼记① 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披风:古为偏正短语, “在风中开散 ”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 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陈涉世家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聚会商议 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5. 比.至陈古义:等至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古义:虽然这样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1〕默而识之(《论语》十那么)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3〕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4〕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5〕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6〕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8〕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方法,没有出路的境地〕〔10〕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1〕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13〕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14〕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15〕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16〕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17〕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18〕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1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2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义:对......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2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2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2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2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5〕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26〕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27〕请献十金〔《公输》〕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义:金银的金〕〔28〕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2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30〕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古义:桔祥今义:休息〕〔31〕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32〕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33〕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古义:即使,假使今义: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次序〕〔34〕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35〕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6〕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37〕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心古》〕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3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39〕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完整版)初中古今异义词归纳

(完整版)初中古今异义词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

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

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

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

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

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

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

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结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结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顾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动词2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动词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动词度⑴衡量〈动词〉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⑵估计表推测〈动词〉度已失期(《陈涉世家》)⑶过〈动词〉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伐⑴讨伐〈动词〉①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②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⑵砍伐〈动词〉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记》)方⑴面积,方圆〈名词〉①荆之地方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书》)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⑵当…的时候方其远门出海,仅如银线。

(《观潮》)⑶刚刚〈副词〉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狼》)⑷正在〈副词〉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⑸指方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发⑴起,指被任用 <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发出 <动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一时齐发(《口技》)⑶出发 <动词> ①夫鹓发于南海(《惠子相梁》)②有时朝发白帝(《三峡》)⑷拥 <动词> 众军汉一发上(《智取生辰纲》)⑸开花 <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⑹长寿的特征 <名词>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⑺头发 <名词> 皆披发文身(《观潮》)复⑴又,再〈副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⑵复兴〈动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⑶回复〈动词〉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对⑴回答〈动词〉①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②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⑵面对,向着〈介词〉①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湖心亭看雪》)②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固1 吾义固不杀人(《公输》)[副]本来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动]巩固3 固不知子矣(《庄子》故事两则)[副]固然4子固非鱼也(《庄子》故事两则)[副]固然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形]顽固6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副]本来7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副]本来8固众人(《伤仲永》)[副]本来国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京城名词〈惠子相梁〉 2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名词〈岳阳楼记〉3夫大国难测也国家名词〈曹刿论战〉4死国可呼国事名词〈陈涉世家〉5国险而民附地势名词隆中对〉6此用武之国地方名词〈隆中对〉7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简称名词〈使至塞上〉恨1 悲名词商女不知亡国恨《秦泊淮》2.怨恨名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3.叹恨动词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痛恨动词至今遗恨迷烟树《山坡羊骊山怀古》然1、…的样子例句:怡然称快《童趣》尘气莽莽然《山市》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公欣然曰《咏雪》若听茶声然《舟核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2、副词词尾例句:果然鹤也《童趣》连亘六气七里,居然城郭矣《山市》3、这样例句:然则北同巫峡。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整理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整理

初中文言文重要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12)便扶向路(《桃花源记》)扶:(古义:沿着、顺着今义:扶持)(13)欣然规往(《桃花源记》)规:(古义:计划今义:规则、条例)(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1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17)痛恨: [古] 痛心遗憾 [今]十分憎恨。

(18)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19)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0)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21)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22)则有去国还乡去:(古义:离开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23)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24)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25)学而不厌。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

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

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

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

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

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

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

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

(今)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127、夜篝火。
篝火:用笼罩着火。 /指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12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古)私自,偷着。 (今)中间。
129、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处处。
(今)经常。
130、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扩大。
(今)店铺开始营业。
13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1、一狼径去。 去:(古)离开。(今)往。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古)多少。(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破山河在。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今)国家。
第二册 14、及鲁肃过浔阳。
及 :(古)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9、是非木杮。
是:(古)代词,这。 (今)判断词。
30、是非木杮
是非:(古)这不是。(今)事理的正确与错误;口舌。
31、渐沉渐深耳
耳:(古)罢了。 (今)耳朵。
32、盖石性坚重
盖:(古)发语词。 (今)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33、转转不已。惧其不已也。
已:(古)停止。 (今)已经。
34、求之下流,固颠
46、母命之。 命:(古)教导、训诲。 (今)命令。
47、以顺为正者。 正:(古)准则、标准。 (今)正确。
48、与民由之。 由:(古)遵从。 (今)缘由。
49、曾益其所不能 不能:(古)不具备的才能; (今)不可以。
50、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古)在国内; (今)进来或进去,与“出”相对。
51、出则无敌国外患 出:(古)在国外; (今)从里面到外面,与“入”相对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21.陈涉世家语,皆指目陈胜1. 旦日,卒中往往..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事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今义:会面5.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22.唐雎不辱使命1.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4.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5. 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凋落6. 休.祲降于天古古义:吉祥今义:常用作休息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8. 徒.以有先生古义:只今义:徒弟23.隆中对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到达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与亮情好日密3. 于是..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4.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5. 凡.三往古义:总共今义:平凡6. 孤.不度德量力古义:自称今义:孤单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因此今义:使用为援而不可图也8. 此可以..古义:把今义:许可.24.出师表资将军1. 此殆天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 此臣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兴隆也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圣听4. 诚宜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于桓灵也5. 未尝不叹息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7. 臣不胜受恩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古义:时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9. 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正义,意义10.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批评今义:表示否定11.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12.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13.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今义:通顺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古义:偏袒和私心今义:照顾私情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6.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今义:小心慎重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古义:任务今义:效果19. 不效.则治臣之罪古义:实现今义:效果17.公输1. 吾知所以距子矣..古义:用什么(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 虽然..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18.《孟子》两章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4.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起,指被任用今义:分发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往上伸6.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今义:走远路8. 一豆.羹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用的器皿。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七年级上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戏:古义玩耍,戏弄;今义戏剧,杂技。

七年级下册1、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古义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2、泯然众人矣。

众人: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今义为许多人,大家的意思。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为文章的条理。

4、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5、双兔傍地走。

几欲先走。

老翁逾墙走。

走送之。

走:古义指跑;今义为行走。

6、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7、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是官名;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及其日中如探汤。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水。

八年级上册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人的配偶,单指妻子,不包括子女。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八年级下册10、鸢飞戾天者。

戾古义为至、到达;今义为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

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今义为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12、一百许里。

许古义为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为应允、可能。

1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今义为制造、创造等义。

1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古义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美、夸赞。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常用作表趋向。

16、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指两次;今义为又一次的意思。

1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指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8、越明年。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19、属于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为写文章;今义为文章。

20、恶能无纪。

纪通记,记录;恶古义为怎么;今义为讨厌、憎恶。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大全一、引言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淡化。

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文言文中,古今异义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本文将介绍初中文言文中的一些古今异义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二、古今异义字举例1.池(chí)古义:护城河。

例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城非不池也”。

今义:池塘、护城河、游泳池等。

2.走(zǒu)古义:跑。

例句:《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则其进也,必有车輘。

”今义:步行、行走等。

3.兵(bīng)古义:武器。

例句:《出师表》中的“兵甲已足”。

今义:士兵、军队等。

4.穷(qióng)古义:尽。

例句:《桃花源记》中的“不复出焉,遂穷其林”。

今义:贫穷、贫困等。

5.阳(yáng)古义:山南水北为阳。

例句:《登泰山看日出》中的“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今义:太阳、阳性等。

三、学习方法和建议1.掌握规律:古今异义字的含义和用法往往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掌握常见词义的演变过程。

2.多读多背:多读文言文作品,加强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今异义字的含义和用法。

3.做好笔记:将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资料,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

4.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古今异义字,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5.积极请教: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获得专业的指导。

四、总结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规律、多读多背、做好笔记、合作学习、积极请教等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古今异义字。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死记硬背,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用法。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古义中的“识”指的是记忆,而今义中则表示知道、认识。

2)《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居十日”,古义中的“居”是指停留、过去,而今义则是指居住、住所。

3)《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不治将益深”,古义中的“益”是指更加、更多,而今义则多用于名词,表示利益、益处。

4)《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臣是以无请也”,古义中的“请”是指问询,而今义则表示邀请、聘请、请求。

5)《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望___而还走”,古义中的“走”是指跑,而今义则表示行走。

6)《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故使人问这”,古义中的“故”是副词,表示特意,而今义则表示事故、所以。

7)《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中的“汤”是指热水,而今义则是指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两小儿辩日》中的“我以日始出去人近”,古义中的“去”是指离开,___则是指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游山西村》中的“___近”,古义中的“社”是指土地神,今义则是指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过故人庄》中的“青山郭外斜”,古义中的“___”是指外城,今义则仅用于姓氏。

11)《为学》中的“蜀之鄙有二僧”,古义中的“鄙”是指边境,今义则是指品质低下。

12)《为学》中的“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中的“顾”是指反而,难道,___则是指看、照管、注意。

13)《木兰诗》中的“卷卷有爷名”,古义中的“爷”指的是父亲,___则是指爷爷。

14)《木兰诗》中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中的“但”是指只、只不过,今义则是转折连词。

15)《卖油翁》中的“___敢轻吾射”,古义中的“安”是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则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宋定伯促鬼》中的“如是再三”,古义中的“再”是指第二次,今义则常用于重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17)《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古义中的“交通”是指交错相通,今义则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

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

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

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

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

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

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

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两章》)今义旁系亲属。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例:遂率妻子荷担者。

(《愚公移山》)今义丈夫的配偶。

◎所以古义①用来,靠它来。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②……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今义稍微。

◎唧唧古义织布机声。

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豪杰古义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何苦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今义肉类食物。

◎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今义品质恶劣。

◎垄断古义山川阻隔。

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愚公移山》)今义泛指把持和独占。

◎烈士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牺牲古义用作祭祀的牲畜。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今义为正义而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例: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今义来往和运输。

◎秋天古义秋季的天空。

例: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义秋季。

◎小生古义青年人。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今义古典戏曲中的一种角色。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A1. 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

今义:比较,比方,对比。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

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做的衣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

今义:介词;跟从。

①战则请从。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曾不事农桑。

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

今义:真心;诚恳;诚信。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④此诚不可与争锋。

15. 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

今义:量词;次数。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汇总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汇总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汇总1、秋毫:古义纤细的羽毛;今义比喻最细微的食物如:明察秋毫《童趣》2、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如:唯危楼一座《山市》3、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4、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十九如:死者十九《塞翁失马》5、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如:未尝识书具《伤仲永》6、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7、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典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如:虽人有百手《口技》9、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如: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10、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1、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如: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2、新:古义最近;今义跟旧或老相对如:二男新战死《石壕吏》13、至于: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如:至于夏水襄陵《三峡》14、略:古义一点儿;今义跟祥相对如:人物略不相睹《观潮》15、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如: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16、东西:古义指代方向;今义泛指人或事物如: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17、会意:古义对书中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今义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如: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18、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19、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如:去国怀乡《岳阳楼记》20、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如: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21、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如:长跪而谢之曰《唐睢不辱使命》22、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不道德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23、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献十金《公输》24、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如: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5、所以: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如: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6、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7、地方:古义地方;方圆;今义区域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8、何苦:古义哪怕,怕什么,愁什么;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1.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6.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7.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新:古义:新的知识;今义:新的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1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2.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古义:指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13.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

14.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古义:怠惰散漫。

今义:指速度缓慢。

15.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7.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18.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19.惟吾德馨。

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0.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21.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22.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23.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4.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当然。

今义:合适,应当。

2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古义:涂盖,敷上今义:向外透,冒充等。

26.一板已自布字自:古义:另外今义:自己27.文理有疏密文理: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28.药稍熔药: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药品29.有布衣毕昇布衣: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30.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古义:框子今义:规范3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今:鼻涕。)
(86)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
(87)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88)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89)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78)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合词。今:不同与相同。)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48)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表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50)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
(72)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73)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74)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75)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古: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90)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9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9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情:(古:实情。今:感情。)
(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池:古: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3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34)年已蹉跎(《周处》)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35)令名不彰(《周处》) 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读wū,怎么,表疑问。今:罪恶,厌恶。)
(52)为我谢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53)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54)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治理,筹画。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今:感谢。)
(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84)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2)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23)两股战战(《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28)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2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3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对......说话。今: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3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58)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59)子何恃而往(《为学》) 子: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60)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
(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
(41)请献十金(《公输》)金:古: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金银的金。
(4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大约。今: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4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67)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68)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形)
(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并,尚且,连......都......。今:曾经。
(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
(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6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45)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盖:古: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今:盖住、盖子。
(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47)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36)何坐(《晏子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其:它的;实:果实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小青年,后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9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jiǎ):(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
(25)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无须,不要。今: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26)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愁什么。今: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