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杨梅【摘要】以201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不显著;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A stud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A -share listed compan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2013.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A -share listed compan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of ownership bala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State shareholder equity percentage a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orporate performance; Senior management equity percentage a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orporate perform-ance.【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绩效;制造业上市公司【作者】杨梅【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1一、研究前提(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两权分离所引发的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随之而来。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关系分析摘要:首先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表现,进一步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认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权利不对等,在监督上市公司时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等,以及大股东具有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动机和可能性导致利益冲突的发生;然后阐明两者利益冲突所产生的后果,最后提出有效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建议。
关键词:大股东;中小股东;利益关系;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许多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是居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一、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表现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权利不对等,导致大股东有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条件和倾向,在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表现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利益的冲突。
首先,表现在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时的冲突。
具体而言是表现在股东对董监事职位的角逐上。
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下,控股股东选派的代表很容易占据董监事的多数。
上市公司董监事会成员的选任不但基本上被控股股东操纵,而且很多董监事完全就是控股股东的代表。
控股股东一旦控制了董监事成员的选任,实际上也就控制了公司的日常经营和股利的分配,中小股东没有委派代表担任公司董监事等高管职务,基本上被排斥在公司经营管理之外,而沦为一个单纯的出资人。
其次,表现在股利分配上的冲突。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标准,应当遵循股份平等分配原则。
但是,在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采取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时机。
由于股东持股份额悬殊,加之中国证券市场IPO阶段同股不同价的特殊背景,坚持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但分配结果却未必公平。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利益侵占问题,表现在控制性大股东热衷于通过派发现金股利的方式对中小股东进行掠夺。
超能力派现或恶性分红事件时有发生。
有的公司在经营状况不尽人意的情形下,将再融资所得现金作为红利分配,甚至借钱分红,无疑是以牺牲公司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控股股东对私利的追求,同时也间接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不公平结果。
高管持股比例调节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数据
2021年9期总第942期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和关注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研发投入更是不可或缺且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
政府为了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给予企业不少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进行发明创造与标准制定、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研发投入已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更是企业寻求经济增长的有效落脚点,研发投入已被我国大部分企业加以重视,且纷纷采取了创新策略,我国资本市场研发投入强度也已在世界前列。
但研发投入的周期长、不稳定因素强,对于企业短期经营的绩效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企业体制的基本特征下,管理层和企业股东之间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对管理层给予股权激励可以减轻其之间的冲突,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
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逐渐促进管理层把个人利益的实现同企业的长远发展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影响着研发投入的程度,促使其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因此,本文主要落脚于研发费用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持股比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对已有研究做出更为详细的补充。
二、研究假设在已有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可替代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同时它需要进行持续的研发活动来支持。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是研发投入的主要目的。
研发投入可以在短期内通过技术创新来改进制造工艺、提升效能、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能够促使企业始终立足于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提高企业的绩效。
因此提出假设1。
H1: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高层管理人员并不像企业研发人员那样直接参与研发活动的具体操作,但其想法与决策贯穿整个研发活动的始终。
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责任。
然而,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公司本身,还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非常必要。
首先,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的波动性较大,存在着管理不稳定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市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公司业绩等。
国有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受到了政府的干预和市场预期的影响,这就导致其市值的波动性较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政府也应适度干预,树立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
其次,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对称是市场的基础,而国有上市公司由于其特殊性,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就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了解,从而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国有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公开公司的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再次,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操纵风险。
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地位和政府的干预,部分公司存在利用政府资源和权力,进行市值操纵的行为。
市值操纵不仅是对投资者的欺诈行为,也对市场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监管,对市值操纵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监管,提高其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防止他们利用职权进行市值操纵。
最后,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往往存在着政府持股比例过高的问题,这导致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受到政府政策和利益的重大影响。
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市值,也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上市公司高管持子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持子公司股权自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个“舶来”的新生事物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进入2010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
对已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研究后不难看出,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依旧是绝对主流的激励工具,同时不乏一些创新性工具的出现,例如通过授予下属子公司的股权对母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进行激励。
下文将聚焦这些“另类”股权激励案例,深入剖析该种激励方式的优势及弊端。
一、案例集锦典型案例1:新大陆2006年11月29日,新大陆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
按照这个议案,新大陆与梁键、林整榕、郑培强、余圣争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控股子公司软件公司1.18%、3.65%、3.93%、0.22%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上述4个自然人,转让价格分别为45万元、138.55万元、149.3万元、8.5万元。
软件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29日,现注册资本为3800万元,为新大陆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公告,梁键、林整榕、郑培强、余圣争4个人受让软件公司股权的价格按每股1元进行。
其中,受让人梁键是新大陆副总经理、林整榕是新大陆监事。
典型案例2:海信集团2001年3月,为建立和推动集团骨干员工的激励机制,海信集团获当地政府批准,联合周厚健等7名自然人,发起成立了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电子)。
当时7名自然人持股14.21%,海信集团持股85.79%。
随后海信电子俨然成为海信集团实施股权激励的“壳”公司,从2001年至2008年,经过数次股权激励,海信电子的股权结构早已发生变动:海信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1.01%;自然人股东人数则增加至81名,他们持有海信电子另外48.99%的股权。
这81名自然人股东中,包括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总裁于淑珉,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海信集团董事、副总裁肖建林,海信集团董事孙慧正等人。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动机和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动机和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是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个人持股趋势向好时,购入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在增持行为中,既包括个人动机,如对公司的未来发展的信心、对市场的乐观预期等等,也包括市场效应,如减少股东质押、提振市场信心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行为和相关的市场效应,本文拟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探索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动机,为高管人员决策提供参考。
2.研究市场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的反应,扩大对市场反应的了解。
3.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增强市场透明度。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实证研究:1.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的动机:本部分将从高管人员收益、股票市场行情、公司业绩前景等方面考察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的动机。
2.市场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的反应:本部分拟采用事件研究方法,选择特定的事件窗口期,在股票收益率方面以及成交量、流通股票市值等方面考察市场对于该事件的反应。
3.筛选合适的样本数据:本部分拟筛选A股市场上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行为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两个方面对于股票增持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的预期结果通过以上步骤的实证研究,本文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增持的动机主要受到公司业绩前景以及个人股票收益的影响。
2.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股票增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反应,市场对于高管人员增持股票的信心得到提升。
3.选出恰当的样本数据,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投资者可据此提升个人决策能力。
四、参考文献蒙文静,赵玉杰,贾雪立,黄旺.股权激励下高管股票套现与业绩操纵[J].经济研究,2018,53(04):77-91.胡玉敏,朱家园,胡秋平.基于企业风险治理视角的高层管理人员股票增持研究[J].会计研究,2016, 首期:37-46.黄炳梅.高管股票增持行为动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研究综述
2021年4期总第937期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再是简单粗暴式的管理,避免员工出现厌倦工作的心理,以及各种负面情绪,使员工和员工之间互相沟通、协调、帮助、团结,提升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每一家长远发展的优秀企业背后都离不开员工的支撑,现代化企业中员工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拥有好的员工才能支撑起一个成功的企业。
企业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企业长远可持续地发展。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心理学对员工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解和分析,及时地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有效地改善员工在工作中的陋习,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引导员工规划正确的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激发工作热情,被管理者认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良好的工作范围中为公司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五、结语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合理地利用管理心理学,能够及时地了解员工的需要,解决员工的基本诉求和困难,适当减轻员工的压力,定期和员工进行心理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使得员工处理好和同事之间以及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效运用管理心理学有利于调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并促进企业和人员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1]于欣悦.战略地图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策略研究[J].商讯,2020(36):154-155.[2]李红莲.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进入财政一体化管理平台后的探讨[J].营销界,2020(51):136-137.[3]黄嘉发.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营销界,2019(28):67-68.[4]李琳.关于企业管理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5):39-41.[5]郭娜娜.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9(05):19-20.[6]赵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校协同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52+166.[7]康振兴.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才智,2018(28):51.[8]张洁.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80.作者简介:秦绍学(1997.11-),男,汉族,贵州省毕节人,佳木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通讯作者:耿希峰(1972.3-),男,汉族,黑龙江省通河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教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张宇晨(1997.10-),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邹艳琳(2001.06-),女,汉族,黑龙江省伊春人,佳木斯大学2019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穆秋竹(2001.08-),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人,佳木斯大学2019级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研究综述■李一琴山西财经大学摘要: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使得薪酬-业绩相关型契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业业绩下降时高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众多学者认为“奖优不惩劣”的薪酬粘性特征,会增加高管的冒险精神,促使高管进行创新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管、 承担风险等 ) 分析 , 采用 E S作 为公 司经营业绩的测度。 P 这两个 测度指标直接取 自年报。
2解释 变量——高管持股 比例 ( R) . MS 它是用来衡 量高管持股 水平的高低 , R 和 MS 。 别代 表 MS R分
理成本 和提 高企 业价值 。掘壕 自守假说认 为 , 高管与外部 股东 的
的作用两个 角度分别采 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 益作 为高管持股的假设 变量 ,对上 市公 司高管持股 与企业业绩的相 关性进行 了实证 分
析 。实证结果显示 , 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 司业绩指标时, 我国上市公 司高管持股 比例 与公 司经营业绩之 间存在 三次曲线 关系。而以每
股 收 益作 为公 司 业绩 指 标 时 , 国上 市公 司 高管 持 股 比例 与 公 司经 营 业 绩 不 相 关 。 我
( ) 量 说 明 二 变
系问题 ,国 内外学者进 行了大量理论争论 和实证研究 ,但 迄今 为 止, 尚未有一个令人信 服的一致性结论 。随着我 国股市 的发展 , 越 来越多的上市公 司开始 重视高管的持股 问题 ,上市公司 高管持股 比例逐年升高 ,上市公 司希望通过高管持股对公 司治理结 构加 以 改善 。 然而我 国许 多上市公司是从 国企改制而成 的 , 具有特殊 的股 权结构, 这会使 高管持股 与公 司业绩之 间的关系呈现何种状况? 以 下将就 2 0 ~ 0 8年沪深 两市上市公 司高 管持股 与公 司业绩 相 0 6 20 关数据进行 实证研 究。 相关研 究成果 回顾
从各 国的研究 来看 , 上市公 司的业绩 并不必然 随着高 管持股 比例 的提 高而持 续提 高 , 而是 会产 生两 种完 全相 反的假 说 : 利益 趋 同假 说和 掘壕 自守假 说。利益 趋同假说 认为 , 让经理人 和股东 在个 人利益 上结 盟 , 而他们 的利 益会 与股 东趋 于一致 , 从 其偏离 股东 利益最 大化 的倾 向就会 减轻 ,因此高 管持股 有助 于 降低代
高管持股、代理成本与公司最优现金持有研究
高管持股、代理成本与公司最优现金持有研究作者:刘红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年第20期[摘要]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构建了“高管持股-代理成本-现金持有”模型,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高管持股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以及两类代理成本在高管持股与现金持有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表明:高管持股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对现金持有具有减持作用,并能有效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并不显著。
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持股与现金持有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高管持股通过抑制部分第一类代理成本间接地对现金持有产生减持作用,未体现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高管持股;代理成本;现金持有;中介效应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0.002[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0-000-040 引言传统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为解决两类代理成本问题而提出。
其中,第一类代理问题指经营者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者过高的在职消费、过度耗用资产以及信息披露不规范等。
第二类代理问题指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主要表现在大股东通过资产购销、产品购销实现关联交易、利用各种金融手段(高派现)实现利益侵占等。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更多表现为第二类代理问题。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全体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1.1 高管持股与现金持有高管持股作为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种方式,叶继英和张敦力研究认为,实施高管持股的公司倾向于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持有较少的现金,且分配力度也明显高于未实施的公司。
叶松勤、徐经长研究发现经营者管理防御程度越高,公司的现金持有越多,现金持有价值越低,且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提升现金持有价值,经营者所持股份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低,现金持有价值越高。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分红相关性实证研究
国内有关高管薪酬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关于薪酬 、持股与公司业绩 的相关性 问题 ,包括影响高管薪
收 稿 日期 :20 0 8—1 2 2— 5
作者简介 :周慧琴 (9 4一) 16 ,女 ,河北 承德人 ,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
72 ・
周慧琴等 :上市公 司高管薪 酬与企 业分红相关性实证研究
适 当 的高管薪 酬与 企业 分红 有利 于解 决 企 业所 有 者 与 经 营者 之 问 的委 托代 理 问题 ,高 管 薪 酬是 针
对高管的激励进行的 ,是高管效用实现 的重要途径 ,企业分红在对 高管行为产 生监督作用的同时,也 是作为企业中所有者的效用 的实现途径。委托代理理论 的两个基本观点是参与约束 与激励相容约束 , 其中激励相容约束就是委托人效用的最大化 ,是通过代理人效用 的最大化实现 。故企业分红多少受到
二 、相 关研 究
国外对 于高管 薪酬 的研 究 ,12 95年 由 Tus g 等人 得 出企业 高管 报酬 与企业 业绩 之 间的相关 性 asi s n
很小的结论。随后以 Jne 等人 为代表 的学者开始对有关高管薪酬的委托代理问题逐步展开深入的 es n 研 究 ,研究 角度包 括高管 薪酬 的影 响 因素 、高管 薪酬 与企 业业 绩 的敏感 性 分 析 、股权 激 励 效果 、高管 薪酬与代理成本之间关系、工资奖金激励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 的影响,对于企业业绩 、规模与高管
企业分 红也有利 于解决 企业 中的所有 者与经 营者 之间 的委 托代理 问题 。
高 管薪酬 与企业分 红都有 利 于解 决 企业 中委托 代 理 问题 ,同时两 者 也是 经 营 者 与所 有 者最 终 从企 业 获得 效用 的体 现形式 ,两者 的关 系 如何 ,是 否具 有相 关性 ,两 者 间 的相关 性 又受 到哪 些 因素 的影 响 等是本 文研究 的 问题 。
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行为动机与市场效应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行为动机与市场效应研究Senior managers’shareholding increase in listed companies:studies for the motivation and the market effect摘要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行,使高管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成为可能。
2008年底至2011年之间,A股二级市场上掀起了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本公司股票的“热潮”,由于高管身份的特殊性,增持行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首先,高管不是简单的投资者,更是上市公司的直接管理者和内部交易人,对公司有着深入的了解,掌握着精确而及时的信息;其次,制度的变革和政策的支持也赋予了高管增持股票强烈的动机。
因此,高管增持行为更显得“寓意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知道,高管为何要“真金白银”增持企业股票,其行为动机是什么?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增持概念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为何高管增持会在大熊市或有政府号召时明显增多?高管增持是否是为了迎合政府股市维稳的需求?高管增持行为发生后,市场会怎样去解读高管的增持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市场效益?目前我国鲜有研究高管增持行为的文献,在如此多的疑问面前,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去认识高管增持行为,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因此,本文选择了2008年至2011年之间的高管增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管增持的行为动机和市场效应进行研究分析。
全文共分六章,各部分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随后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制作了全文的框架结构图;第三部分对文章中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指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内部人交易动机的研究。
总体来说,内部人交易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既可能是平2衡投资组合、操纵股价走势、资金流动性需求,也可能是获取控制权需求、信号传递需求或迎合政府管制等。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已逐渐被打破,公司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持股成为了影响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管理层持股的背景管理层持股,指的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该公司股份的数量。
在股权结构中,管理层持股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股权。
因为管理层持股相对于普通股票投资者而言,更多是为了激励和控制公司经营行为。
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例,管理层持股情况普遍存在问题。
在许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少,公司内部并没有真正的“股东意识”。
这导致公司管理相对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影响公司治理。
二、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高管们通常会对公司的治理更加关注,更有责任心。
这也导致了高管们对公司业绩的关注程度更高,更愿意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奋斗。
此外,管理层持股还可以对公司的决策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旦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高层管理人员就不仅仅是公司工作的管理者,也是公司的股东。
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倾向于为公司长远利益考虑,而非仅仅是自己的职位和工作任务。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高管层面发生权力斗争时,管理层持股可以使得“少数投资者”更容易形成工作联盟,从而以更好的形式达成共同目标。
这也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稳定性。
三、管理层持股不足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对公司的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没有足够的管理层持股,意味着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利益关注度不足,容易忽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此外,管理层持股不足也意味着管理层人员在公司内部地位不高,这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管理更加混乱。
没有过硬的管理层,就难以实施真正有效的治理机制。
四、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方法为了加强公司治理,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显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方法:1.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高管薪酬粘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投资效率
一、引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作为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纷纷加大创新投入,但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创新能力仍表现得差强人意。
因此,如何提升创新投资效率及企业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高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战略实践的决策者,是决定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提升高管的创新意愿,设置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是关键。
传统的薪酬激励机制认为,将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严格挂钩,能激励高管努力工作并提升企业绩效[1]。
而创新具有周期性长、风险系数高和专业性强等特点,采用业绩型薪酬激励往往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2]。
有鉴于此,Manso [3]理论分析指出,传统的业绩型薪酬激励机制容易诱使高管风险规避,最终对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学者提出应将容忍高管短期决策失败与奖励长期成功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以培养企业创新能力[4]。
高管薪酬粘性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项可行的激励设计[5]。
已有大量文献表明高管薪酬具有粘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高管薪酬随着公司业绩上升的边际增加幅度远大于公司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的边际减少幅度[6]。
目前,学者们对高管薪酬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存在性及其他影响因素方面,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到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会影响管理层决策。
事实上,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表明企业存在“重奖轻罚”的倾向,激发了高管的冒险精神[7],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高管的创新热情,有效缓解企业创新投资不足的问题。
如徐悦等[5]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作为一项容忍管理层决策失败的有意安排,增加了企业的创新投入。
由此可见,在创新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意义重大的背景下,受到企业设置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影响,管理层在开展创新项目时会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加大创新投入上,可能会引发过度创新投资和非效率创新投资等问题。
对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而言,考察管理层努力工作程度和企业创新水平不能仅仅局限于管理层的行为(加大创新投入等),而更应该注重实践结果,不应忽略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效率进而实现创新的经济效益。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股东持股 比例与公 司R 投 资强度之间呈“ 型关 系; &D N” 冯根福等 (0 8 研究发现 , 20 )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 “ 型” 系 , 倒U 关 认
蔡逸轩 雷韵文 : 股权结构 、 高管激励 与研发投资
股权结构 、 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
— —
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 司的实证研 究
蔡 逸 轩 雷韵 文
(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 院 / 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 0 4 ) 16 0
摘要 : 文以 20 本 0 3年 至 20 0 7年 度 披 露 了 R D 支 出的 6 3家 高新 技 术 上 市公 司 为样 本 , 察 了股 权 结 & 2 考
二 、 献 综 述 文
( )股权 结构与研发投 资 国内外 学者研究主要集 中在 以下 方面 :1 一 ( )股权集 中度与研发投资 。 as gr(9 1 B yi e 19 )和B r n n er o (0 5 认 为 , 20 ) 股权集 中度与R 支出存在着正 向相关关 系。heir (9 7 也认为 , &D S l f 等 19 ) re 提高大股东持 股 比例 , 可以提高股东 的监控 能 力, 从而使管理者关注企 业长期 的发展 , 积极从事研发投 资活动 。 a h oh ( 0 3 则认 为 , 而Y f 和Y sa2 0 ) e 股权集 中度 与R 支出存在着反向 &D 相关关系。 杨建君等( 0 7研究也表 明, 20 ) 股权越集 中, 大股东 的投资意愿越低 , 创新风险也越大 。e (0 5 和张宗益等( 0 7 认为这 L e2 0 ) 20 )
我国高管持股比例与绩效关系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中 拥 有 更 多 的话 语 权 , 保 证 高 管 人 员 在 追 求 自身 薪 酬 最 大 化 的 同 时 实 现 股 东 利 益 最 大 化 。 在 我 国 创 业 板 上 市 公 司
1 研 究设计
1 . 1 研 究假 设
( RO A) 等 。 因创 业 板 市 场 上 市 的 公 司 大 多 具 有 高 成 长 性 的 特征 , 为更好 的衡量这类 企业 的公 司绩效 , 本 文 选 取 总 资 产
表 1 变 量 的 定 义描 述
R0 A) 作为 因变量 , 主要 考 评 公 司 的 长 期 绩 效 。 根 据委托代 理 理论 , 当 高 管 与 公 司 股 东 之 间 存 在 信 息 净 利 润 率 ( 不 对 称 的时 候 , 作 为 委 托 人 的 股 东 为 减 少 代 理 人 逆 向 选 择
作为一 种长期 激 励 的股 权 激 励 , 是 为 了 解 决 管 理 层 和 假 设 H1 : 高管持 股与否与公 司绩效有显著 影响 ;
假 设 H2 : C E O 的 平 均 持 股 比 例 与 公 司绩 效 正 相 关 ; 假 设 H3 : 非 C E O 的 高 管 平 均 持 股 比例 与 公 司 绩 效 正
管 理 人 员 股 权 激 励 效 果 是 否 相 同 ? 为 完 善 我 国 创 业 板 市 场
根据 研究假设 , 设 计 变 量 如 表 1所 示 第 一 , 被 解 释 变 机制 , 优 化公司资 源配置 , 对 高 管 人 员 持 股 比 例 与 公 司 绩 效 量 。关 于 公 司 绩 效 的 变 量 , 常 见的 指标 有 : 托宾 Q 值 、 净 资 之 间关 系的研究显得尤 为重要 。 产收益 率 ( R 0E) 、 每 股 收益率 ( E P S ) 、 总 资 产 收 益 率 的
大股东增持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37卷第1期2021年2月吉林工商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V ol.37,No.1Feb.2021大股东增持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数据的实证分析贺云龙,康舒怡(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6)[摘要]以2015—2018年发生大股东增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大股东增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大股东增持能显著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且增持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非国有企业大股东增持比例与其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关系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关键词]大股东增持;增持比例;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产权性质[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88(2021)01-0021-07[收稿日期]2020-12-27[作者简介]贺云龙(1971-),男,湖南隆回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无形资产财务与会计;康舒怡(1997-),女,湖南娄底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
一、引言在降杠杆、产业资本加速套现、场外配资受到严格监管以及打新资金分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股市从2015年6月牛市崩盘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股灾,大盘指数从5100多点跌至3500多点。
出于救市护盘、稳定股价的目的,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7月8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本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极大地提高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积极性,尤其是大股东的增持行为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大现象。
大股东增持公告显示:增持目的是基于公司股价近期发生非理性下跌,且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增持股票有益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稳定公司股价。
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综述
( )管 理 者视 角 一
融 、会计 、经济类专业背景对过度投 资的
影响 为正 ,但是金融 、会计 、经济类 的工 作经历 与过度投资 的相 关性 显著 为负。李 ’
1管理层 的机 会主义行 为。委托代 理 .
焰 ( 0 对管理者所属企 业性质进行分 21 1】
类 ,指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年龄 、任期与
并未有 效制约过度投 资行为。原因可能在 于独立董事不够独立 ,受制于大股东 ( 何 卫东 ,2 0 。此外 ,唐清泉 ( 0 6) 0 3) 2 0 指 出,独立董事 的薪酬通 常较 为固定 ,缺乏 激励措施促使独 立董事更好的对上市公司
更多的非货币性收益 。 建立管理 层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联动机
投 资行 为的理论 ,如委托代理 理论 、信 息
东 的利益最大 限度 的保持一致。 笔者认 为, 可以适度提 高管理 团体 的持股 比例 。从而 将过度投资的概率降到最低 。以管理者 的
背景特征为研究起点 ,分析企业 的投 资效 率 ,对企业高层 的培养与选拔具有一定 的 借鉴意义 。控股股东 与中小股东 的利益冲
关 键 词 :上 市公 司 过度 投 资 公 司
治理 制度 环 境
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 为的研 究 ,要求 我们对其采取一定 的激励措施 ,使 其与股
近年来 ,我 国上市公 司过度投 资现 象 较为严重 ,引起 了学者 们的极大关注 ,且 从不 同角度对上市 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
对企 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干预权 ,特 别是地方政府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干预。
◆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文 献 标 识 码 : 80 A
规模 正相 关 ,建造企 业帝国给经理们带来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基于2005年—2010年的并购事件,从并购绩效的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
文章首先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以及企业并购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实证模型得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并购绩效越好的结论。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并购绩效自从2000年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以来,我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机构投资者大势崛起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绩效、上市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然而,并购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却少有学者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进行研究。
本文正是基于此,试图从并购绩效的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
并购活动的主体有主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本文所指的上市公司,均指主并购公司。
一、文献综述1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在高持股比例状态下,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成本大大上升;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变现行为将因为股价大跌使其无法承受潜在的市值损失,因此,高持股比例促使机构投资者从被动持股向主动投资转化。
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1)有效监督观认为通过“用手投票”机构投资者对改善公司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shleifer and vishny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公司股权集中度,从而有利于部分解决搭便车问题,改善监督动机不足的问题。
(2)负面监督观认为机构股东的参与会对公司产生不利的影响。
william(2005)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后公司的质量和价值都会下降。
(3)无效监督观认为机构股东的参与对公司治理没有显著的影响。
吴晓晖等分析了2001年—2003年全体上市公司样本以及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样本,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并未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
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文献综述
中一 个 重 要 因素 就 是 管 理 者 报 酬 问 题 。 股 权 激 励 作 为 其 中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 为 企 业 价 值 的 重要 决 定 因素 之 一 , 投资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 , 因此 企 业 对 高 管 的投 资 决 策 能 力 和 意 愿 提 出 了 很 高 的 要 求 。本 文 通 过 分 析 选 择 股 权 激 励 的 动 机 研 究 进 而 归 纳 出 股权 激 励 与 企 业 投 资 行 为 的 关 系 ,
以正 确 认 识 二 者 之 间 的 联 系 。
一
策。
( 三) 股 权 激励 与企 业 投 资存 在 内 生性 关 系
还 有 一 部 分 学 者 认 为 二 者存 在 内 生 关 系 ,纳 超 洪 通 过 总 结 大 量 文 献 ,从 高 管 风 险 偏 好 和 投 资 偏好 传 导 风 险 角 度 研 究 高 管 激 励 和 投 资 偏 好 的 内生 性 , 建 议 形 成 一个 可 以 有 效 的 解 释 C E O 激 励 与 企 业 投 资 偏 好 相互治理的理论框架 , 检 验激 励 和投 资 偏 好 的 内生 性 。 夏冠军 、 于 研 利 用 中 国上 市 公 司 2 0 0 4 — 2 0 1 0年 的 动 态 面 板数 据 . 实 证研究发现 , 高 管 持 股 与 股价 高估 对 公 司投 资 的影 响 存 在 交 互效 应 , 股 票 市 场 的 投 资 行 为 会 诱 使 高 管 为增 加从 股 权 激 励 中 得 到 的 收 人 而 更 多 地 投 资 。 罗 富 碧 、冉 茂盛 等人 利 用 上 市公 司 面 板 数 据 进 行 实 证 检 研 究 的 重 点 问 题 .而 公 司治 理 结 构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代公司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两权分离,兼得资本聚集和专业化管理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是有代价的,即公司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激励不相容。
从股东一方来看,股东把公司看成是一种投资工具,以投入公司的资本承担风险,期望经理能够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勤勉工作。
从管理层一方来看,管理层将公司作为领取报酬、额外奖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
因此,产生了由二者利益冲突导致的激励不相容。
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及其他人员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机制。
通过股权激励,被激励者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以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
股权激励制度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 1952 年,辉瑞(pfizer)公司于率先推出股票期权。
从此以后,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激励制度在赢得世界上各大企业集团的青睐。
近代西方股权激励理论源于公司治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1 / 13一方面,股权激励是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通过股权激励使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最大程度地达成一致,促使代理人切实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属于薪酬激励范畴,属于薪酬结构中的长期激励部分。
其激励对象为企业核心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者。
其目的是吸引并激励核心人才为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努力。
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规范的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公司管理者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研究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
据,2011年至2015年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已达46.9%。
作为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投资的适当与否,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决定了一定时期宏观经济的走势。
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支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派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人的自利行为恶化了企业投资决策过程,降低了投资机会敏感性并扭曲了企业的投资水平。
为兼顾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减轻对企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冲击,实践中一些企业实施了高管持股计划。
为检验实施高管持股计划对企业投资行为绩效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就高管持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文本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概括性地交待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总体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介绍了委托代理轮、内部人控制理论、激励理论,以及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
三种经典理论为本文指出企业投资行为的扭曲原因以及对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首先对文章内容做了清晰的界定,随后根据理论分析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最后介绍了如何选取的样本数据并指出了研究模型的设计以及相关变量的衡量。
第四部分较为重要,是文章的实证结果分析,首先以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确定主要实证研究变量,设计满足高管持股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研究的实证模型;然后进行数据回归分析,一是对全部样本整体回归以检验高管持股是否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二是将样本数据分成国有与非国有两组以检验股权性质是否会对高管激励(持股)与投资行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三是引入股权结构因素分析其对高管激励(持股)与投资行为关系调节的影响。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高管持股可以提高企业投资水平,抑制企业投资机会的敏感性。
区别不同情况,则存在不同影响:从股权性质看,高管持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出现偏离,仅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水平产生了正向影响且对投资敏感性产生负向影响,但对国有企业无影响。
从股权结构看,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也呈现分化,股权高度集中或者适度集中的企业因受到积极影响会提高投资水平,对股权高度分散的企业无影响;从投资敏感性角度,对股权高度集中企业的影响为负且显著,
表示持股高管虽然有扩大投资的动力但决策时更加谨慎而趋于保守;对股权适度集中的企业无影响;对股权高度分散企业的影响由负变正且均显著。
第五部分作为总结,主要介绍了研究结论以及根据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同时也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以及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严格规范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适当扩大股权激励制度适用范围,三是强化投资项目内部审核管理,四是优化企业股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