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 经方大师胡希恕 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 经方大师胡希恕 治癌高手许振寰](https://img.taocdn.com/s3/m/6327ef9050e2524de5187e86.png)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着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着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https://img.taocdn.com/s3/m/4be880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d.png)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前我在我们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的一个病人,这个病本身是比较少见的病,它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种病人本身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
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它就自然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这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
所以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这个病人她自己看到眼睛怎么黄了,脸也黄了,撒出的尿象酱油汤子一样,所以她就认为是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首先到我们医院急诊室看,我们急诊室的医生一看说:“老太太,你是肝炎,你不用在我们这看,你赶快到第一传染病医院。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坛医院,她就到地坛医院去了,地坛医院的急诊科也是年轻医生,一看她是黄疸,说你先住院吧,住完院以后咱们再化验,没想到住了院,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不是黄疸性肝炎,肝功能正常,而是个溶血性黄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他的机理我刚才说过了,这种人天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病,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血红素释放入血液。
就出现这种溶血性黄疸的表现,什么情况下血液内的酸度会高呢?特别在睡眠状态下,血液的二氧化碳增高,当然她的酸度就会增高,所以她睡觉以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全身黄染,尿象酱油汤子一样。
等化验结果出来了,这个人当时有四十多岁,不到50岁,一个女同志,她特别热心,因为她觉的别的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或者呕吐,或者恶心,或者乏力,躺在床上就好像没有精神动,她觉得她还有精神,又是给这个病人端水,又是给那个病人倒茶,又是给这个病人送饭,这都是同病相怜,都是同室的病友。
但第二天傍晚医生告诉她,说你不是黄疸肝炎,你这个病没有传染性,她一听觉得原来我不传染别人,那别人传染我怎么办?有的东西一概不收拾,就又跑到我们医院去了。
那天晚上就是到我们医院以后,到我们急诊室,我们又是一个年轻的大夫,但不是头两天那个了,一看她这么黄染,说你别来我们这儿,我们这是普通的医院,你应该到传染病医院。
经方大师胡希恕传
![经方大师胡希恕传](https://img.taocdn.com/s3/m/b7a6c220f78a6529647d538c.png)
胡希恕传胡希恕又名胡禧绪,189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东伍旗村。
1915年至1919年就读于奉天省立第一中学。
上中学时,喜爱踢足球,无论冬夏,每场皆要大汗、力疲方歇。
在其傍观看者常有其国文教师,此时常把几个学生都叫到他的房间喝茶休息。
看着精力充沛、活泼可爱的一群学生,内心高兴。
尤其是他看中了胡希恕等四人才华,一日,国文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给你们讲中医,你们学中医吧!""我们学那干啥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国文老师感慨不已:"多像我当年回答老师的劝学啊!"原来国文老师名叫王祥徵,为河北乐亭人,为清末国子监举人培养出的进士,在国子监就学期间,某太医与其同室,看到徵为举人中最年轻者,才学横溢,多次劝其学医,皆回答:"学那干啥呀!"后谓曰:"不学医是为不忠君!"渐学医。
"秀才学医,如快刀斩豆腐",很快入门,对医感兴趣。
学中常有病人找太医诊病者,太医故推给徵看,治多效,更精求。
徵考取进士后,竞想不到任湖南长沙县长,"是我学长沙耶?"但好景不长,遇辛亥革命,无奈投奔沈阳同学李铁珊处任中学国文教师,并业余行医,名声四振。
看到胡希恕等精力充沛,又为保中医不失传,故决心让他们学医。
经多次劝诱,终使胡希恕等四人拜于门下。
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讲学,因教授能力极好,遂吸引许多学生就学。
王祥徵讲《伤寒论》脱离脏腑,并主张结合近代科学,要继承。
且要弘扬,推崇唐容川、陈修园等的学术观点,如论述膀胱气化以物理学理论解释膀胱为水,肾为太阳之说。
大约两年讲完了《伤寒论》。
十几个学生中,胡希恕学得最好,并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
王祥徵夙愿以偿,若知后生胡希恕成为声誉中外的经方大师,则更含笑于九泉。
1919年胡希恕考入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学习。
一位名老中医手里的十大王牌方,个个疗效非凡
![一位名老中医手里的十大王牌方,个个疗效非凡](https://img.taocdn.com/s3/m/00a09b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4.png)
一位名老中医手里的十大王牌方,个个疗效非凡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陕西名医王幸福,一生爱好中医,学术上崇尚仲景《伤寒论》,经方时方并用,唯实、唯真、唯简,不务虚谈。
临床上以疗效为标准,经方、时方、验方都用。
对于经方,他个人的体会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尽量多加少减,尽量多用合方。
“我的方你要是仔细看,其中包含五六个方子,我是很守规矩的,有是证用是方,从不胡来,不能是见一个症加一个药,一会就加到三五十味了,那叫有药无方,临床效果肯定不好。
”他最善于兼收并蓄,取他人之长为己所用,创造出了一个个高效方,临床应用左右逢源。
下面这十个方剂是王老师珍藏的看家方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个个疗效非凡。
如果不懂中医药,使用前,需先请老中医把把脉确定一下,不可拿来就用。
1、乳腺增生效验方主方:柴胡疏肝散:陈皮12g 香附15g 川芎15g 枳壳12g 赤芍12g 柴胡15g 甘草10g 生麦芽30g 皂刺60g 浙贝母15g 元参12g 生牡蛎30g。
加平消片(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马钱子粉)主治: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
此种病治疗西医无特别疗效,中医却治疗起来疗效较好。
我早年治疗此病坚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以逍遥散为主加减,疗效不高,治疗很长时间,乳癖变化不大,心中甚为郁闷。
看来光有法,无良方妙药,亦是无奈小包块。
后经勤求古训,留心效方,终于找到一个好方。
即柴胡疏肝散合平消片,运用临床颇收大效,现举一例示之:杨某,女,38岁,平时来月经前时,双侧乳房胀痛,经妇科红外线检查,发现两乳上外限各有一核桃大小包块,系囊性增生。
西医予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和乳癣消片治疗,三个月无效。
又听人说秦岭终南山有一老中医擅治此病,去了几次吃药不少,亦无多大效果。
经人介绍转至我处。
刻诊:身高1.7米多,人胖,面白,脉弦滑有力,舌淡红苔薄白,性急躁,来月经时乳房胀痛厉害,过后即不痛。
饮食二便正常。
辩证肝气郁结,痰浊积滞,处上方加瓜萎半夏青皮。
我的老师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https://img.taocdn.com/s3/m/a4dead85f12d2af90242e6a9.png)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大柴胡汤(胡希恕)
![大柴胡汤(胡希恕)](https://img.taocdn.com/s3/m/9b5af4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2.png)
大柴胡汤(胡希恕)经方大家胡希恕:一张大柴胡汤解决多种慢性病原创冯世纶悦读中医来自专辑经方学堂小编导读胡希恕先生是目前备受推崇的经方大家,老先生在临证中特别喜用的一张经方就是大柴胡汤,用它可以变化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通过四则医案学习下胡希恕先生用大柴胡汤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经验。
一脑动脉硬化症(眩晕)许某,男,46岁。
初诊:1965年4月7日。
在某医大曾做腰穿,诊断为“蛛网膜炎”“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喘息性支气管炎”。
服中西药毫无疗效,观其所用中药多属活血平肝潜阳诸法。
近来看报、看书等用脑时则视物昏花,头晕头痛,耳鸣发热,两太阳穴发胀,胸胁苦满,心口常有气上冲之感,咳喘吐黄痰,量多,手足心热,口干不思饮,左腿外侧疼痛,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痰夹瘀。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枳实1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桂枝10g、赤芍10g、红花10g、茯苓10g、大黄6g、生石膏45g。
上药服三剂,头晕头痛俱减,气上冲感亦减。
因咳痰仍多,给服半夏厚朴汤加栝楼、旋覆花、竹茹、杏仁三剂,咳痰减,继用上方加减,治疗两月,仅见轻微头晕、咳嗽,可用脑一小时。
服药三个月,可连续用脑二小时,除气短外无其他不适。
按:眩晕头痛,多用平肝潜阳法治疗,凡是肝阳上亢者用之则效。
本患者为痰瘀阻滞之证,先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清解少阳阳明之热,祛其瘀血,复以半夏厚朴汤加味化其痰饮,继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再治其本,遂使三年之痼疾消逝于无形。
经方疗法精讲——二慢性胃炎(胃脘痛)田某,男,33岁,门诊病历号204014。
初诊:1966年6月1日。
胃脘痛5年,胃肠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胃脘时痛,胸胁苦满,噫气烧心,口苦,微恶心,气短心悸,嗜睡乏力,大便先干后溏,苔薄白,脉弦迟,右上腹压痛明显。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瘀夹饮。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2g、赤芍12g、枳壳10g、生姜10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丹皮10g、大黄6g、炙甘草6g。
许振寰先师《癌症研精真源大论九章》提纲
![许振寰先师《癌症研精真源大论九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dc576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2.png)
许振寰先师《癌症研精真源大论九章》提纲
1992年8月在全国肿瘤研究及诊治方法学术讨论会上许师作学术报告
山林静观参育化,茅庐凝神养性天。
许师晚年隐居净月潭山林中
許振寰先師《癌症研精真源大論九章》提綱
這個治療癌症的提綱,是吾師近四十年臨證反復推敲歸納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初步总結。
鑒於先生已經作古,此次發出完全忠實於原文。
這裏有必要指出,先生的認知結構乃集醫道儒三者合一,即:醫理源於醫,悟性源於道,醫德謹尊儒。
在文字表達上,某些貌似空泛之論,当属先生有意为之,有心人細品会悟出深意,当然順口滑過亦无不可。
——題記
第一章生命元機論
生命元機先當論,論明生命死與生,
診查病情辨安危,生命死生在元機。
第二章癌症始生論
癌症始生是何因?研精辨證求源真,
探明病源方論治,治病求本斷癌根。
第三章癌症生成論
癌症生成各不同,表裏內外要分清,
內生臟腑外經脈,血液器官骨腦中。
第四章癌症總治論
癌症總治立生派,六法一禁九治明,瘤消血清癌根斷,何愁癌患命還生。
第五章癌症分治論
癌症生成即不同,辨證分治應精明,臟腑為本經脈標,表裏標本治分清。
第六章癌症未生先治論
上工良醫治未病,先治病因斷生源,已生早治防轉變,未生先絕治癌根。
第七章絕源防治論
履霜預如堅冰至,治癌防治先絕源,星火燎原成災害,治癌防患於未然。
第八章治癌用藥殺生論
“放化”毒藥殺癌毒,奉生血液同殺傷,身如骷髏命已危,癌患求生空哀鳴。
第九章治癌用藥生命論
中藥生血殺癌毒,奉生血液同生長,身強瘤消癌根斷,癌患生命自還生。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脑病的经验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脑病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f6cd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1.png)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脑病的经验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经方家,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
今天要分享的,是胡老治疗脑病的经验,赶紧看正文吧!涉及脑病的中医病证很多,临床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呕吐、昏迷、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郁证、不寐、耳鸣、耳聋、痉证、痿证等。
现代医学可见于脑肿瘤、脑血栓、脑出血、癫痫、脑积水、脊髓灰质炎、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胡老用经方治疗有不少独特经验,今从治验看其一斑。
脑病繁烦何其多治疗首推大柴胡翻一翻胡老的经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疗脑病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通过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疗脑病的特点。
例1 (脑梗死)崔某,男,66岁,首都机场患者。
初诊日期1966年3月5日:两周前病发脑梗死,出现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血压190/120毫米汞柱。
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4月1日:上药服6剂,走路已轻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压160/100毫米汞柱。
仍宗前方,大黄减为二钱。
三诊4日8日:左半身不仁明显好转,唯左臂尚不遂,血压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按:以上是胡老治疗脑病的病案,无论是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都有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当然其前提是,当患者出现其方证时才能应用。
惊狂缘本于亡阳桂枝救逆理应当例2 (癔病)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
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时有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
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已故著名老中医胡希恕:在北京中医学院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陈慎吾(著名伤寒学家)
![已故著名老中医胡希恕:在北京中医学院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陈慎吾(著名伤寒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c2157c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1.png)
已故著名老中医胡希恕:在北京中医学院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陈慎吾(著名伤寒学家)当年他的母亲得痢疾,经一两个月的治疗,这个痢疾老不好,后来他找我给他母亲看。
老太太说胡话,舌苔非常黄而且干,脉偏迟,下重得很,我一看就是大承气汤证,但是这老太太70多岁了,我也不敢贸然用,我让他儿子按按她的肚子,一上手她就嗷嗷叫唤,明显的拒按,不只是心下坚满,也疼。
我说没问题,吃大承气汤,虽然是猛药,但你给她少量服、频服,你注意观察啊,为自己的妈妈,你这一宿没得觉睡了。
他一会给她吃点,一会给她吃点,就这样开始她也不泻,全剂吃完了才泻。
我第二天去,南方人有恭桶,就听当当当三响,泻的什么?竟是干大便,都那个样子了。
泻完了就好了。
所以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病要注意腹诊,心下痞硬也有实有虚,真正的实证用大承气汤。
注家都没这么讲,其实在阳明病篇里是讲了的。
后世注家都说承气汤泻腑不泻心下,这是错误的。
这种病人一方面泻肚,一方面胃里头凝固起来了,结实了,这就是'胃家实’,说明这个病来得相当猛,要不加以急治,危险得很,容易给人耽误,应该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
”白虎加人参汤证误治致死“有一个山东人,女的,姓马,患糖尿病,主要用白虎增液汤加人参之类治疗,很快就控制住了。
这个病人家里穷,住在我学生家,后来感冒了,流感,住院打针但发热不退,又吃阿司匹林等发汗,一吃热退,今天退明天就又热起来,就又发汗,反复治疗一个多月。
后来我那个学生去医院看她,人已经不行了。
他跟我说坏了,她得感冒住医院了,老治不好。
也请了别的大夫,后来叫我去看,我是私人诊所开业的,在大医院受歧视,开始我说不去,后来去了。
我去一看,是不行了,此人骨瘦如柴,穿袜子那腿就像根棍子似的,瘦得没形了,这就是反复发汗的结果。
之前请的那个中医,也是个好大夫,开的方子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病人脉浮而无力,虚数无度,还是发热。
我也没吱声,跟我学生出来我说,没有方子可再治疗了,现在就一个法子,也不见得能救其命,但可能会使其好一点,用大剂量的白虎加人参汤,起码用西洋参一两,大量人参,大量石膏。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efe43e26fff705cd170ab9.png)
经方治重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驾轻就熟,进出无方。
他善于用经方治重病,读他的医案,令人赞不绝口!这类手段与气魄,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阑尾炎独自用大黄牡丹皮汤的时机少,适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
临床上碰到呕恶、胸胁满、不吃东西,这是最一般的柴胡证,你假如适用大黄牡丹皮汤,是特别有效的,这个我治过的例子也好多好多。
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的合方不只治阑尾炎,也治胆囊炎、胰腺炎,我都试验过。
我刚刚说叫小明的那个儿童子,得的就是这个胆囊炎,他那个胆囊肿到手能摸到,挺厉害,就吃这个药好的,快得很,这个药在该病急性发生时最好使。
疼得那样强烈,特别是胸胁这个部位胀气,显得胸胁满、胸胁痛,这都是柴胡证。
”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胰腺肿物“我有一个外甥,他的胰腺这儿长了一个东西,此刻也没确定是癌变物仍是其余的囊肿,据医生说是发生了癌变。
可是他患这个病已经近一年了。
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痛苦早消逝了,这个肿也消了好多,从吃药后的结果看唯恐不像是癌。
”3、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我刚刚讲了葛根汤。
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子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因此在临床上假如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类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假如症状没有浮躁,就用葛根汤;假如有浮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由于大青龙汤中有石膏。
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次日又发热,这么频频了两三天,最后仍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以。
其实假如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以后发生那么重。
”按: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说起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 83 岁时,冬月发热℃,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胡希恕大师治疗口腔溃疡赏析
![胡希恕大师治疗口腔溃疡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37bc2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e.png)
胡希恕大师治疗口腔溃疡赏析乳腺疾病常常合并口腔溃疡、胃炎、结肠炎、阴道炎、结膜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难治性。
甘草泻心汤就是黏膜的修复剂。
临证时可根据病症的不同进行加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胡大师的临床医案,以供鉴赏。
胡希恕是经方大师,其治疗口腔溃疡,用甘草泻心汤常一剂见效。
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半夏(洗)12g,大枣5枚(擘),黄连3g,人参(或党参)10g。
注:半夏可用姜半夏。
甘草泻心汤的方证,是上热下寒。
顽固重症,加生地15克。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
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葡萄膜炎一剂见效。
另附上胡大师三个医案如下:1、胡老讲述医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降,脉沉细。
治予: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1剂,即能进粥,3剂后痊愈。
临床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30-50克),或加生地(15-25克)而多取捷效。
2.胡老讲述医案以甘草泻心汤,治愈确诊为白塞综合征者1例。
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
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
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
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
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 3.史某,男性,42岁,1965年11月15日初诊。
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
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痛,大便少、微溏,舌苔黄厚,脉弦滑。
舌有巨大溃疡、舌苔黄厚,上热。
脉弦滑,右胁微痛,大便微溏,半表半里下寒。
【单志华:胡希恕、刘渡舟、许振寰-治肝硬化腹水经验】
![【单志华:胡希恕、刘渡舟、许振寰-治肝硬化腹水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8d6443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f.png)
【单志华:胡希恕、刘渡舟、许振寰-治肝硬化腹水经验】本文作者借鉴胡希恕、刘渡舟、许振寰几位老师治疗肝病的思路,同时将那自己在肝病专科门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点滴经验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愿为中医同道临床治疗疑难重症,在提高辨证论治能力和治疗方法上提供参考。
(编辑/王超、个个)肝硬化腹水中医论治四法(节选)作者/单志华吾师胡希恕老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运用六经辨证曾治疗大量的肝炎和肝硬化患者。
大弟子冯世纶教授总结胡老治疗肝硬化的特点是:第一,不是用一方统治一病,而是据症状特点辨方证,而施以相应的方药;第二,主用经方治疗,可概括为三大法: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利湿、清热、疏肝为大法;一般慢性迁延性肝炎以疏肝、祛瘀、和胃为大法;肝硬化、肝腹水以益气、淡渗、祛瘀为大法。
本人后来专门学习了胡老运用经方治疗肝病案例的宝贵经验,常用经方有:大柴胡合茵陈蒿汤、柴胡茵陈五苓散、大柴胡合己椒苈黄汤、小柴胡合当归芍药散合茯苓饮、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等。
深感胡老六经辨证之用左右逢源,巧用经方臻于化境。
对于肝腹水的治疗,吾师刘渡舟先生尤其擅长苓桂剂类方(如苓桂术甘、苓桂枣甘、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猪苓汤等)的化裁运用,对于心火虚衰、中土失制、水邪犯上作乱者,每以苓桂剂加减而立起沉疴。
事实证明,肝腹水晚期,先后天之本大衰,进而腹水上逆,凌犯心阳而危在旦夕者,苓桂剂的正确使用确有活人之效。
仲景《伤寒论》方具有辨证严密、药少力专、固护胃气、激发体内气化功能之特点,临床疗效可靠。
后拜许振寰先生为师,许老提出肝病论治八法:滋阴柔肝法,生血润肝法,培元开郁法,清肝泻火法,利胆退黄法,生新化瘀法,消胀利水法,大补脾肾法。
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当时医院领导和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并报请卫生局批准,开设了中医肝病专科门诊。
这篇论文就是积极借鉴我的几位老师治疗肝病的思路,同时将那几年本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点滴经验做一个初步总结,愿为中医同道临床治疗疑难重症,在提高辨证论治能力和治疗方法上提供参考。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https://img.taocdn.com/s3/m/f333ca0e6c175f0e7cd137d8.png)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胡希恕讲经方治疗皮肤病
![胡希恕讲经方治疗皮肤病](https://img.taocdn.com/s3/m/abea69ad4028915f814dc245.png)
胡希恕讲经方治疗皮肤病(冯世纶)2009年12月12日冯老师在经方治疗皮肤病学会上的讲座文字整理稿各位张仲景,下午好。
今天有机会跟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学习经方,感到非常高兴,再看看,这么多人学习经方。
由于这些年吧对经方啊,咱们这个中医学院成立以后吧,对经方的认识确实有个误区,经方的认识有误导作用,所以近年来教学也好,教材也好,临床上也好,好多工作吧,中医,中国的医学发展,不少的地方,特别对经方的认识,受到了影响。
我也是中医学院毕业的,都是同学,我就不介绍,一起学习。
这次吧到台湾去看看,有什么感觉,就是外面人学中医啊、中医药、经方、针灸啊,各个方面吧,现在发展、学习,人们学中医的劲头啊非常大。
我自己感到啊,外面学中医啊都在跑,感觉就像坐火车坐汽车坐飞机在跑,中国自己呢倒像个蜗牛、像个乌龟一样在爬。
大家都讲经方非常地好。
因为我是门外汉,刚才讲的都是专家,专门治疗皮肤病的。
我也上了一课。
今天主要是讲讲皮肤病方面的,我就讲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吧,咱们再结合用经方来治疗皮肤病学习的一点体会。
因为对《伤寒论》的认识有误区,这个各个论坛,甚至开“仲景文化节”的时候,都这么讲,《伤寒论》是怎么写成啊?建安时期,瘟疫流行,张仲景他的家族当时有200人,因(瘟疫)流行,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伤寒死的有十分之七,百分之七十吧。
所以张仲景挂官为民,发奋攻读中医,撰写了《伤寒论》,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呢就是说,张仲景发明了伤寒中医辨证论治,张仲景写成了《伤寒论》,《伤寒论》是什么呢,是治疗传染病的一本书。
这都是对《伤寒论》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以前我都讲过了,今天不讲了。
我们一些书,关于《伤寒论》的考证,《伤寒论》的历史,《伤寒论》序,那23个字,“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个字,经过考证不可能是张仲景写的,是后人加入的。
这个序言误导我们一千多年,对《伤寒论》的认识产生了误解,这是以前说过的话了,今天不说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一会儿大伙再进行讨论了。
王三虎:我用经方治癌症(附肝癌的调养与中药方)
![王三虎:我用经方治癌症(附肝癌的调养与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26f8c15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b.png)
王三虎:我用经方治癌症(附肝癌的调养与中药方)我用经方治癌症作者/王三虎•我的学医经历中医的春天来了,经方的夏天来了,我有幸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乘上了中医这艘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快船,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我14岁开始学医,在16岁左右有幸得到一位基层中医的指导,他说:“古人说过,通伤寒者,医门之过半也”。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就觉得那就好办了吧,就背吧,但是那个时候我还知道的很少。
用了三四年时间,把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背《伤寒论》,可以说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几年以后,我考上了渭南中医学校,在学校里,《伤寒论》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他乡遇故知,继续进一步的学习。
中专毕业留校以后,我经过四年的努力,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学院伤寒专业研究生,在三年攻读伤寒专业学位期间,我觉得《伤寒论》的重点和精华在经方,所以我当时写了近三千张卡片,主体就是“经方各科临床新用”。
1988年毕业以后分配到,1992年我就出版了第一本书《经方各科临床新用与探索》。
当时陈亦人教授非常激动,要求我把书寄给他,然后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上推荐,然后把书钱寄给我,这件事使我久久难忘。
再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实践,尤其是我在临床上发现张仲景寒热并用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路。
在《经方各科临床新用与探索》这本书中,我的创新就在于:老是讲寒热错杂、心下痞满、辛开苦降,我总觉得不得其解。
那么我们怎么就能知道心下痞一定就是寒热错杂的呢?我在书中就提出必然有寒热两种表现于一身的证据,比如说舌红而苔白,比如说心中灼热但是不能吃凉的,比如说心里想吃凉的但是一吃凉的就拉肚子等等。
有了这种理论的准备,我在中医临床上就如鱼得水。
当初最出色的病例,都是寒热并用的结果。
所以在早年就写了论文《寒热并用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1998年我升为正教授以后,对我来说命运出现了转机。
肿瘤研究所的负责人邀请我到肿瘤研究所工作,我说为什么想到我呢?他说你能背过伤寒论啊!现在看来这句话太高明了,他虽然当时说这个话,但是他当时也未必认识的到,我也未必认识的到现在的这种状况。
郝万山经方医案医话系列(35个经方故事)
![郝万山经方医案医话系列(35个经方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d9aaa5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7.png)
郝万山经方医案医话系列(35个经方故事)【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郝万山导读:本系列共收录郝万山教授35个经方故事。
语言平实生动,医理溶于叙事中,于平淡之中,揭露用方精髓。
N130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总觉着自己开的方子疗效不好,就给领导说,我不看病了,要给老大夫们抄方。
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方。
在给宋耀志老师抄方的时候,有一天,来一个病人,患的是过敏性哮喘。
每年五一节开始发作,国庆节之后停止。
发作时就用一些西医西药来控制,但始终不能根除,这样反复发作大概已两、三年,找宋老看的时候,宋老问,你这个病怎么得的。
他说,三年前五一劳动节游行的时候,他们凌晨开始出发,从通县步行到天安门广场,走得又热又累又渴,就从长安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的自来水管子咕咚咕咚喝了很多凉水,又吃了好多自己揣着的油饼。
结果,游行没有结束就开始喘了。
此后,每年五一节就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看了舌象与脉象,给他开了个方,两个药,栀子15 克,焦山栀15 克,淡豆豉15 克。
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之后,说,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宋老说,你去试试吧。
开了7服。
一周后,病人来了,说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喘呢还是喘,但我觉着心里痛快了。
而且喘起来,不喷药,忍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好,第二周又吃,第三周又吃。
后来这个病人不再来了。
大概隔了一年多,我在这个走廊里呢碰见了这个病人,就问:你是不是那年那个喘的那个病人。
他说是呀。
我说,这次你来看什么。
他说,我这次来看什么什么。
我说,你的喘怎么样了。
他说,我的喘好了。
我说,谁给你治好的。
他说,就那七包茶叶。
我说,你吃了多长时间。
他说,前前后后吃了两个半月,从此就不再喘了。
好,我得到这个消息后,就跟宋老说,你用的栀子豉汤怎么治疗哮喘呀?要让我绝对用许多宣肺平喘的药,你怎么就用一个栀子和豆豉?宋老这个时候给我说了,确实是栀子豉汤没有治疗喘的记载,可是,栀子豉汤是治疗郁热留扰胸膈的,你记得那个病人是怎么造成的这个病吗?他走得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凉水,吃了大量冷的食物,就把热郁在胸膈了,不过对他说来,表现不是烦而是喘。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胡希恕治疗高热不退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胡希恕治疗高热不退](https://img.taocdn.com/s3/m/e382ee1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d.png)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胡希恕治疗高热不退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
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
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
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
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胡希恕经方理论证治经验【第二十三章〈麦门冬汤类方〉】1、麦门冬汤方:(方剂组成)麦门冬 30 克,半夏 15 克,人参 6 克,甘草 6 克,粳米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麦冬为一补虚润燥药,而有健胃镇咳等作用,本方用为主药。
佐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中益气,伍以半夏下气逐饮,故此治虚火挟痰因而咳逆上气、咽中枯燥、痰涎粘著不去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0 条: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注解:上气,指咳逆喘息言。
火逆上气,谓此喘咳由于火逆所致。
咽喉不利,指咽喉枯燥,痰涎胶着不去,若止此火逆而下其气,则宜以麦门冬汤主之。
(辨证要点)咳逆上气、咽干口燥者。
2、竹叶石膏汤方:(方剂组成)竹叶 10 克,生石膏 45-90 克,半夏 15 克,麦门冬 30 克,人参 10 克,炙甘草 6 克,粳米 15 克。
(用法)以水先煮六味,去滓,内粳米。
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
(方解)此于麦门冬汤去大枣,加竹叶、石膏,故治麦门冬汤证热甚而烦渴者。
第 397 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注解:伤寒病愈后,由于不善摄生,因而精气虚衰,故其人虚羸少气。
缅怀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
![缅怀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feb5fae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2.png)
缅怀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在此特别缅怀胡希恕先生,先生之风,德逾百年;代有传人,清源致远。
1一生致力于经方事业胡老希恕先生生于1898年,师从于王祥徵先生。
东北沦陷后,来北平开业。
初在北京东城区的北新桥附近坐诊,后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医疗。
胡老因与陈老陈慎吾先生学术观点相近而遂成为好友,相交甚深,二老常在周末于中山公园品茶下棋,棋余则互相探讨《伤寒论》,大多是胡老侃侃而谈。
胡老希恕先生一生致力于经方事业,读伤寒、用伤寒,临床善用经方,疗效非凡。
刘渡舟教授称赞胡希恕先生“临床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群贤会诊,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而且立方遣药,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由此可见胡希恕老先生的经方疗效。
胡老其一生研读伤寒,勤于临证,跳出了内经的圈子,读懂了伤寒论的实质,给我们指示了明路。
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给日本中医研修团系统讲解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日本中医界称为“是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老一生致力于传承经方事业,解放初期曾办学讲授《伤寒论》,后在东直门医院工作期间,其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反复给大家讲解《伤寒论》。
晚年文革期间赋闲在家,便以家为讲堂,给大家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方剂等。
2真正的中医胸怀让我们对胡老肃然起敬的不仅是因为他当时门诊量极大、疗效颇佳,更是因为他一生学伤寒,用伤寒,教伤寒,以期更多的人掌握经方的实质。
这不是“江南诸师秘而不传”的做法,这是真正中医的胸怀,是真正希望中医事业辉煌人的做法。
3正本清源,还原伤寒真面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伤寒论》只是一本薄薄的书,内容不多,历代公认其为经典,就在于《伤寒论》398条之中蕴含着经方的理。
读懂伤寒、读透伤寒,临床加减化裁之间便可批郤导窾而恢恢乎游刃有余也。
读懂伤寒需要正本清源,澄清经方、《伤寒论》的原始,还原伤寒真面目。
第六期为什么我选择胡老的理论体系#胡希恕伤寒论
![第六期为什么我选择胡老的理论体系#胡希恕伤寒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5802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3.png)
第六期为什么我选择胡老的理论体系#胡希恕伤寒论刚开始说实话是奔着胡老的名头来的,我记得最初好像是在娄绍昆老师的“中医人生”这本书中对胡老评价很高。
我就买了书开始学,慢慢的发现胡老是真的厉害。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胡老的学术严谨。
胡老一生只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论辩证施治,一篇是柴胡剂的应用大家可以找一下。
胡老一生没有出书,他自己说没有研究明白怕误导后人。
我认为只有这么严谨的人才适合研究他的学术。
2胡老是1984年去世的,胡老是1982年把伤寒和金匮的讲座讲完的。
这是84岁的胡老要名要钱有钱,常人是不会在身体不好时候讲这种大型讲座。
胡老是完全的奉献精神、完全是无私。
3胡老在重病期间仍然修改伤寒条文的注解。
从冯世纶教授的序中我们看到胡老82年讲完伤寒和金匮讲座以后。
胡老在83年特别是对147和148条的注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参阅笔记这两条胡老每十年对这两条就有修改变化。
胡老在83年修改了以后对弟子说,你们不要急着发表,我身体好了修改一下你们在发表,胡老再也没有机会修改了。
足以说明胡老的严谨。
4胡老在金匮271页中说”我现在就恨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不爱发表东西,这也是毛病。
光心里头有,手都没赶上去。
“再次表明胡老的无私奉献精神。
5对学生要求严谨。
有一位留学生学习中医很突出,在胡老的指导下写完了论文,论文答辩是别人都给了优,只有胡老给了良。
胡老说文章写的水平很高,但是作者临床尚少。
足见胡老对学生要求的严格。
这里只是列举了这几个例子,这么严谨的胡老,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他的学术思路。
这是我的个人想法,仅供参看。
胡希恕用一个方子折服刘渡舟等名中医!
![胡希恕用一个方子折服刘渡舟等名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62218a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胡希恕用一个方子折服刘渡舟等名中医!刘渡舟刘老对胡老评价很高:“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唯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老和刘老两位都是伤寒一代大师但是细心的小伙伴肯定会发现胡老究竟是怎么让刘老折服的故事完全没有讲啊!刘老和胡老的理论差的可不小啊!这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才能让刘老心悦诚服的啊!这么重要的往事居然没有细节肿么可以!于是没关系,这期就专门满足你们……胡老让刘老折服的故事是这样的:1982年,著名针灸专家单玉堂先生患肺心病住院后病情不断恶化除了日益增多的肾积水还陆续出现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等等很多严重症状尤其是尿液开始时弄了点上好的麝香敷肚脐还能点滴出一点尿现在已经完全出不来了按西医的标准单老已经是严重的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基本上就是没救了但为了挽救单老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不光有本文的两位主角胡老和刘老还有董建华、王绵之、赵绍琴、杨甲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全都是中医界大名鼎鼎的老一辈临床专家随便哪一个拎出来都是足以让现在的国医大师一提到就会心驰神往的水平然后这些老前辈各自诊断了病情之后一位名老提出现在单老已是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严重情况,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但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却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的思路理由也很简单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小大不利治其标”所以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胡老认为这才是真正救人的方法并且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当时心里怎么想已无从得知但据说考虑到胡老年事最高大家当时也就依了胡老但就算采用了胡老的方案大家也都捏着一把汗毕竟人虚到这种程度还要用攻下法就算没怎么学过中医也知道这风险有多大如果治错了就算不用担责任也没法面对单老多年的交情然而胡老就是胡老服了胡老的药,奇迹就发生了本来大小便完全闭塞的单老第二天就大便五次,也开始正常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连肾积水也消失本来心肾衰竭、昏迷不醒的单老居然能下地活动又过了2天单老干脆就出院回家了!这神一般的效果难怪连喜欢讲气化的刘渡舟刘老也只能对胡老各种心悦诚服但是您要以为胡老凭着临床疗效就目空一切您就大错特错了胡老只是对自己的理论和见解特别有自信而已有一年胡老在东直门医院给进修的学生讲《伤寒杂病论》前一部分讲的深入浅出和临床案例结合紧密既严谨又实用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赞誉但等讲到金匮诸篇时胡老一开场就说:“此为后人杜撰,非仲景文也,略去不讲!”此语一出,下面的学生一片哗然跟着马上就炸开了锅最后竟闹成了学生集体罢课的严重事件平心而论金匮诸篇属不属于仲景文本来是正常的学术观点但略去不讲的确有点不合适但学生为了一点学术争议居然闹到罢课实在无语……好在学校领导还是很豁达既没有批评胡老,也没有处理学生而是赶紧联系了当时的金匮大家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宗维新教授代替胡老把后面的课上完算是给学生一个交代也给胡老一个台阶下当然此事最后还得胡老同意据说当时去和胡老斡旋的学生回忆胡老当天茶饭不思神情漠然的抽烟最后连话都没有传达给胡老只能请自己的师母、胡老的夫人代传但第二天一早胡老的夫人就转告弟子胡老已经答应由宗教授代课而当宗教授登台阐释金匮时学生们却突然发现昨天被他们赶下台的胡老此刻竟然坐在最后一排带着老花眼镜一手拿着小本一手拿着小笔费力但一丝不苟的认真听课记笔记!所以胡老绝不是因为临床水平高就目中无人的狂者而是非常谦虚和蔼愿意学习各家之长的虚怀若谷之人就算是胡老把温病派批的体无完肤但临床上胡老也会用温病的方子比如吴鞠通的三仁汤在胡老手下可是用的出神入化一点也不逊于伤寒经方而另一位温病大师赵绍琴赵老看起来依鞠通、依病机、依清宣似乎和胡老的仲景、方证、药证完全不对路但用起伤寒的方子也是毫不含糊也曾有面对气血不足而发热神昏之人诸名医都觉得当用甘温除大热之思路时坚定的力排众议一剂白虎汤投下去第二日就热退神复,饮食如常难怪两位中医大师虽然看上去水火不容但治病效果都无可争议都被世人甚至西医大夫称颂可以说胡希恕之伤寒赵绍琴之温病都是中医大师中的大师争论伤寒的六经方症好还是温病的清宣郁热妙就像争论中医和西医哪个好一样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不如老老实实的学习前辈医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学中医必学伤寒论、温病两大经典为了让大家掌握伤寒论与温病的精髓中医在线特为大家开设《左手伤寒,右手温病》订阅课程由师从胡老学习经方一直致力于传播胡老经方体系的冯世纶教授的学生温病教授谷晓红的弟子中医在线最受欢迎讲师之一点击量超过20万次的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马家驹博士担任首席主讲凭借马老师多年来对伤寒和温病的深入研究用最简单的思维学懂中医掌握系统的思维方式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学员们反映学习了之后门诊量提升了一倍中医水平大大提高不论你是中医爱好者想要系统学习中医还是中医执业医师想要按图索骥寻找解决问题之法这套课程都很适合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2、3):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癌高手许振寰二在跟随刘老攻读中医经典著作期间,1982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另一位名老——胡希恕老先生。
记得父亲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棋局经常会纷繁缭乱,但心绝不能乱。
看病如下围棋,要有识有胆,胆识具备。
我痴痴地听着,这不就是陆游所说的“工夫在诗外”吗!当胡老了解到我在学中医时,便说:我现在每周末给内科医生们还有留学生讲《伤寒论》,你如果愿意,就来听听吧。
我跟他们说一声就是了。
于是我每周末去听胡老讲课,带一个日本产的松下“板砖式”录音机,连听带录,回到家就整理笔记——整整记录两大本,这真是我意料之外的又一大收获!胡老的传授让我实实在在地学会了“读经典”的思维方法,知道什么叫“读书”了。
如此坚持了一年,直到83年夏秋之交,胡老病重住院为止。
胡老先生密切结合临床讲解伤寒论,每发真知灼见,我时有振聋发聩之感!老人家已近85岁高龄,但思维敏捷,颇有口才。
讲伤寒论的篇章结构,气势高屋建瓴;而具体到每一条,甚至每一个字,又毫发毕现,细致入微。
真的,太精彩了!试举一例(一般读者可绕开此段比较专业的文字):伤寒论第31条经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成白话就是:感冒出现的表证,如果出现脖颈后背发僵不舒展,加上没有汗怕风的症状,用葛根汤治疗。
就这17个字,胡老讲:葛根汤的组成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为何以葛根名汤?是张仲景为了突出“项背强几几”这一主要症状,再从葛根汤的用量上,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依次主治项背强、无汗、恶风,与经文先后顺序一致。
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冠以“太阳病”是提醒医家此病还处在感冒的表证阶段,类型可以是“伤寒”,也可以是“中风”。
但太阳病见“恶风”,又颇像桂枝证,然桂枝证是“汗出”,此是“无汗”,何意?本条经文以“恶风”代替太阳病的恶寒,反映出表证有化热苗头(风为阳邪),但尚未形成热像;第三层意思:无汗与恶风相连,含义深邃,这是表证渐趋化热的动态描述。
同时,首揭“太阳病”,煞尾用“葛根汤主之”,恰是太阳病将入阳明病(或者阳明里证外合太阳表证)的一个过渡阶段。
总之,张仲景这17个字告诉医者:此三个症状,“项背强几几”是为突出主证而设,故列为一;“无汗”反映出病起于“伤寒”或者说属麻黄证,但病势在变化,已渐渐失去表“寒”之典型征象,而出现化热之“恶风”,想必张仲景在此动了一番脑筋,故起首曰“太阳病”,而不曰“伤寒”。
这是经文的含义。
运用到临床上,大凡项背僵直不柔和的病人,如颈椎病、颈性头痛、眩晕、背痛等等,都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为主加减治疗......一部《伤寒论》398条,基本上条条如此,老人家就是这样讲。
胡老才华横溢,一专多能。
早年毕业于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即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后担任哈尔滨市电力公司会计股股长,市政局公署营业股股长。
还在辽宁省立中学担任过英文教师。
日本侵略中国,拒绝为日本人服务,于1936年逃到北京,凭借早年拜师学的中医,于解放初期,与陈慎吾等名医共同办学,传授中医学术,填补了这一阶段我国中医教育史的空白。
胡老一生淡泊名利,治学非常审慎,他的大量医学手稿总是根据临床所得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论著。
然而唯一在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篇题为《伤寒的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论文,给了医学界一个不小的震动,人民日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胡老于1984年初春病逝。
在他病逝十五年后,他的大量手稿由老人家的弟子们陆续整理出版问世,他的独特又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大大震撼着中医界。
门里人都知道,在中医四部古典医著中,《伤寒论》是最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它是衡量一个中医水平能力的一把尺子。
自宋金.成无己首开其端为《伤寒论》作注解以降,历代医家趋之若鹜,大致分类有三: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辨证论治派。
据粗略统计,为《伤寒论》作注解者,不下500家。
从学术繁荣的角度看,可以说蔚为大观。
但从临床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则大失仲景本意。
使一部活泼泼的《伤寒论》变得扑簌迷离,雾障重重。
一批居学术高位拿着丰厚俸禄的研究者,为功名著书立说,抄来抄去,陈陈相因,使《伤寒论》脱离临床束之高阁,被一些有条件捞取学术头衔的人当成抢眼的“冷饭”,而翻来覆去地炒。
乃至大多数临床医生竟不知也不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言之何物?!我们都说中医的精神实质在于辨证论治,如果不能将《伤寒杂病论》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那么中医就彻底失去了它的阵地,辨证论治四个字就是形同虚设的空架子。
胡老在病逝二十几年后,又被中医界同道缅怀并造势宣传,除了证明老人家学术上的货真价实外,也凸显出胡老的理论勇气和中医教育家的过人的才华。
他对《伤寒杂病论》的深透领悟,并建立起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不能不说是对仲景学说的历史性贡献。
比如中医的脉学,自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问世以来,历代奉为圭臬,迨至明朝李时珍父子《频湖脉学》问世,虽以四言诀、七言诀的形式易学易诵,朗朗上口,但与临床脱节,壅赘繁琐,较之仲景脉学已属南辕北辙。
胡老在研究伤寒论的同时,结合数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认真系统地研究了张仲景脉法,撰写出《脉学概论》一稿,老人家秉长沙遗风(注: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返博为约,执简驭繁,质朴实用,惟求实效,同时又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辨性。
他身在学院,却没有学院派的某些陈腐气,而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而鹤立鸡群。
有学者甚至评价为:胡希恕先生是继清朝伤寒大家柯韵伯之后200年来,又一位有着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界经方大家。
如果说刘老在学术上使他的学生脱俗变质、由石变玉的话,那么胡老则是把这玉雕琢成器。
两位中国现代的伤寒大家是我终生缅怀的恩师!三1990年的一个冬夜,在去往东北长春的列车上,硬卧上的我辗转难眠。
我此行的目的是去拜一位高人——老中医许振寰先生。
许老的背景颇有些“奇特”:早在五十年代,父亲在北京东四十条某处开办了一所针灸学校,先后办了八期针灸传习班,约800名学员接受过中医和针灸的学习训练。
许振寰就是其中的一位学员。
他古书底子较好,解放前给一家资本家当管家,理财经营是一把好手。
尽管当时他已经40岁,按学医的年龄说是太晚了,可他很用功也很有心,很快博得父亲的赏识,用他的话讲:经常和恩师同桌共饮,把酒吟诗。
他中医的背功不行,但悟性好,加上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故而学的很快。
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成立后,父亲被卫生部调任组建针灸教研组。
数年后,经父亲介绍,许先生以正式参加工作的名义来到中医学院。
可没过两个月,他提出辞退,理由是工资低而且受约束。
他要干个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换个人这真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位置,可他居然“目光短浅”地坚辞不就了。
你说怪不怪?!父亲讲:我看你是个人才才举荐你,唉!想回就回去吧。
回东北时也是这冬天,父亲见他穿得单薄,把自己的棉裤脱下来让他穿上,并给他买了火车票。
许老提起这一段,无不感慨地说: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
从此他甘愿流落民间,但他学医、行医、钻研中医一直没有断。
他研究肝病、肾病、肿瘤,数十年如一日。
使用的方法既传统又独特。
他深通佛道,强调“内功”,长期修炼打坐,对道家典籍《周易参同契》、《伍柳仙踪》等顶礼膜拜,那真是焚香盥手,恭敬地展阅。
并能动地把对道家的悟性运用于中医临床,不论诊脉、开方、用药,都离不开道家性命双修的影响——这就从出发点上与教材出身的所谓“正规中医”明显区别开来。
关键还是临床疗效:我几次去长春观摩协助他临证,客观讲,在我所见到的治疗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肾病、白血病、肺癌等老中医有效验案中,许老的疗效是最好的。
他的治疗肝癌研制的成药曾获得过卫生部级鉴定,他的研究成果曾在国家级《中医杂志》上发表。
我90年去长春学习许老宝贵的临床经验时,他已经70多岁了,不论年龄还是医术都堪为我师。
可他总以师兄弟与我相称,我说父亲病逝前在他神识清楚的时候对我说过:你可以拜振寰为师,他行。
许老听后很感动,说:我与恩师是知遇的师徒。
恩师把你托付给我,我当尽义尽责。
记住:要立志,真才空空,傲气盈盈是不行的。
就这样,我拜了第三位老师——许振寰老中医。
我先后三次去长春许老师处,每次一般三个月。
白天帮他抄方看病,晚上听他“讲课”,他很保守,用药很少讲他的思路,而且具体什么药我并不清楚,因为他的儿子专管药,我看到的药已是药物混合后制出的粉剂了。
许师有时喝点酒高兴了,泄露两句,你一追问,他又不说了。
于是让我产生很大的神秘感与好奇心。
老师志向高远,算是“久有凌云之志”吧。
1991年12月,吉林省抗癌协会为其举办了一次“许振寰老中医治癌疗效研讨会”,邀请省医大一、二、三院的专家教授参加,并由一部分癌症患者现身说法。
按照会议程序,必不可少的要有一篇许老的学术报告。
这下可难住了老先生,他不想具体谈他的学术,拿出真实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