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1讲解
执业药师考试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1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一、发汗: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二、祛风:荆芥、防风、羌活、藁本、西河柳三、通鼻窍:辛夷、细辛、苍耳子、白芷一、发汗: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记:蚂蟥在水中喘)—表实无汗证、水肿兼有表证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记:桂树枝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表虚有汗,表实无汗;阳虚水肿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记:香香被褥被水淋湿了)—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夏月麻黄”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胃寒呕吐),温肺止咳(风寒咳嗽)—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二、祛风: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荆芥炭)—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有表证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头痛(后脑勺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颠顶头痛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以上除了荆芥,均可以治疗风湿痹痛。
荆芥、防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可以。
三、通鼻窍: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记:细心饮水)—寒饮伏肺之要药。
少阴头痛(头痛连齿)。
用量:1~3g。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最宜。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通鼻窍的药物记忆:辛姨细心的将苍耳子放在白纸上吹,来通鼻窍。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一、透疹: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二、平肝明目:桑叶、菊花三、升阳:柴胡、升麻、葛根四、其他: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一、透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记:牛旁边孩子中毒咳嗽)—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记:蝉在风中飞,闪着明亮的眼睛)—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
常用中药的通俗讲解以下是100味常用中药的通俗讲解:1.人参:一种有名的强壮药,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补气血,适用于体虚、病后康复等。
2.黄芪:补气益中、增强免疫力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体虚乏力等症状。
3.当归:补血、活血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血虚证、月经不调等症状。
4.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目昏不明等症状。
5.熟地黄:滋阴养血、填精益髓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6.川芎: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良药,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7.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良药,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肝胃不和等症状。
8.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良药,常用于治疗痛经、肠燥便秘等症状。
9.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良药,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10.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良药,常用于治疗水肿、心悸等症状。
11.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良药,常用于治疗心绞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12.柴胡:疏肝解郁、退热截疟的良药,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等症状。
13.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良药,常用于治疗咳嗽、喉痛等症状。
14.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等症状。
15.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等症状。
16.阿胶:滋阴补血、润燥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血虚证、咳嗽等症状。
17.龙眼肉:补心脾、养血的良药,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
18.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胃阴不足等症状。
19.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
20.麦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心烦失眠等症状。
21.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良药,常用于治疗热病伤津、糖尿病等症状。
22.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肺虚燥咳、脾胃虚弱等症状。
2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良药,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心悸失眠等症状。
常用中药解析
常用中药解析————————————————————————————————作者:————————————————————————————————日期:常用中药名录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麻黄,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细辛,生姜,辛夷;2、辛凉解表: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蝉蜕,淡豆豉,蔓荆子,柽柳;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淡竹叶,栀子,芦根;2、清热凉血: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3、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4、清热解毒:银花,连翘,蒲公英,土茯苓,鱼腥草,红藤,败酱,马齿苋,射干,山豆根;5、清肝明目: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6、退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青蒿。
三、化痰药:1、温化寒痰: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白前,旋覆花;2、清热化痰:前胡,桔梗,瓜篓,川贝母,竹茹,竹黄,葶苈子,枇杷叶,礞石,瓦楞子,昆布,海藻,胖大海;3、止咳平喘:苦杏仁,马兜铃,百部,紫菀,款冬花,这两种药太贵,不实用。
四、芳香化湿:藿香,佩兰,苍术,石菖蒲,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五、消导药物:鸡内金,山楂,麦芽,谷芽,神曲,莱菔子。
六、理气药物:枳实(枳壳),陈皮,木香,柿蒂,香附,青皮,佛手,乌药,沉香,荔枝核,韭白,檀香。
七、泻下药物:1、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巴豆(热下)。
2、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3、峻下逐水:牵牛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陆。
八、驱虫药物: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大腹皮),南瓜籽,雷丸,榧子,鹤虱。
九、开窍药物:牛黄,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
十、温里药物:附子(乌头),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荜芨。
11、平干熄风:1、息风止痉:天麻,勾藤,僵蚕,地龙,蜈蚣,全蝎,羚羊角(山羊角)。
2、平肝潜阳:石决明,牡蛎,赭石,磁石,白芍,白藜蒺,罗布麻。
12、安神药物:1、重镇:朱砂,琥珀,珍珠,龙骨。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以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制剂和煎煮方式,具有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中药中,有一些常用的草药被广大人民喜爱,我们称之为“100味常用中药”。
接下来我们将对其中的几种常用中药进行通俗讲解。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补益草药,具有提神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它是由人参的根部制成的,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疲劳、气虚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冬天喝人参炖鸡汤或人参煲瘦肉汤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并提高免疫力。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女性调理草药,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颜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当归可以煮成当归红枣汤,常饮可以调理气血,改善皮肤暗沉,提高女性的整体健康水平。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药物功效的作用。
它经常被用于治疗咳嗽、口腔溃疡等症状。
甘草可以煎煮成甘草枣汤,可缓解喉咙疼痛,有助于改善咳嗽和口腔溃疡等症状。
4. 陈皮:陈皮是一种常用的理气草药,具有消食止呕、健脾化湿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胃胀气等问题。
陈皮可以用于制作陈皮炖排骨,使排骨更容易消化,同时陈皮的味道还能增加菜肴的香气。
5.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水草药,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茯苓可以煮成茯苓猪骨汤,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6.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见的活血草药,具有疏肝解郁、安神补血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改善面色苍白的问题。
白芍可以用于制作白芍酒,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7. 牡蛎:牡蛎是一种常用的滋阴草药,具有养肝滋肾、益精补血的作用。
它常被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
牡蛎可以煮成牡蛎糖水,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
以上只是100味常用中药中的几种,每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中药饮片图鉴基础知识(1)
33、预知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 木通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洗净,晒干。用时打碎。别 名:八月瓜、八月炸、压惊子
34、桑白皮: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切丝, 干燥。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48、鹿衔草: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 草的干燥全草。除去杂质,切段。别名:破血丹、金 牛草、鹿安茶、鹿蹄草
49、商陆: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 根。除去杂质,切厚片或块,干燥。别名:章柳、山 萝卜、见肿消、倒水莲、金七娘、猪母耳、白母鸡
50、旋覆花: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 干燥头状花序。除去梗、叶及杂质。别名:全福花、 金复花、金佛花、金沸花
8、梗(jiegeng):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切厚片,干燥。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别名:包袱花、炮仗花、明叶菜、三叶菜
9、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仁)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 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 便秘,咳嗽气喘。别名: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25、海风藤: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切 厚片,晒干。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别 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
26、海金沙: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 孢子。本品呈粉末状。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 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别名: 金沙藤、左转藤、竹园荽
27、海螵蛸: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 干燥内壳。洗净,干燥,砸成小块。功能主治:收敛 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 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 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别名:鱼古、乌铡 骨、乌贼骨、墨鱼骨
中药材最全面最详细图片大全-含文字讲解161页
中药材最全面最详细图片大全-含文字讲解161页一、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草质茎。
除去木质茎、残根。
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降冲气。
肉桂的干燥嫩枝。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叶或带嫩枝。
阴干。
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新鲜根茎。
鲜用或埋入砂中备用。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地上部分。
茎叶茂盛,花盛时采割。
阴干。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地上部分。
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
或只取花穗入药。
阴干。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未抽花茎植株的根。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根茎及根。
根小,药材不丰富,用羌活的多。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根。
低温干燥。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温肺化饮。
根和根茎。
阴干。
苍耳子:散寒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炒去硬刺用。
辛夷:散寒解表,宣通鼻窍。
花蕾。
阴干。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近根部的鳞茎。
胡荽(香菜):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全草。
柽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嫩枝叶。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
全草。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地上部分。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成熟果实。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解痉。
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叶。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头状花序。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成熟果实。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根。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根茎。
葛根(粉葛):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根。
淡豆豉(香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浮萍:宣散风热,透疹,利尿。
全草。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地上部分。
二、清热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中药与方剂—常用中药知识(中医基础课件)
性味关系
• 生姜 • • 紫苏
辛温——发散风寒
• 性味相同,作用大致相同
性味关系
• 麻黄——辛温——发散风寒 •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性味关系
• 紫苏
•
辛——发散解表
• 薄荷
温——发散风寒 凉——发散风热
• 连翘
•
寒凉—清热
பைடு நூலகம்
• 薄荷
味苦—清热解毒—热毒 味辛—发散风热—表热
3 升降浮沉
升降沉浮—含义
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它符合简便廉验的 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应大力提倡,对特别有效的还应 进一步研究。 单用一味黄连治疗痢疾。 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 单用鹤草芽、苦楝根皮驱除绦虫、蛔虫。
2、相须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 疗效。
▪ 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 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 麻黄、桂枝同用,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 荆芥与防风配合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系称为药物的“七情”。它包括单行、相须、相 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 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 此七情,合和视之。”
一、七情各自含义
1、单行 :指用单味药治病。 古人云:“单方不用辅也。”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 药材质地的影响
“诸花皆浮,旋复独降”“诸子皆沉,苍耳独 升”(双向性)
• 药物炮制的影响
• 配伍的影响
作用
• 升浮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开窍醒神, 温阳补火,行气解郁,涌吐
常用中药图鉴资料讲解
常用中药图鉴精品资料常用中药大全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红橘、大红袍、川橘。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经、肺经。
功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
亦解鱼、蟹毒。
用药禁忌: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症慎服。
资源分布:主产四川、浙江、福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产。
采收储藏:10 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建。
精品资料3.白芷: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以根入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资源分布:栽培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用药禁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4.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
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者称官桂。
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肝经。
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均禁服。
畏赤石脂。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中药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 中药功效:包括润肠通便、安胎、透疹等。
例如决明子、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紫苏、砂仁具有行气安胎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安胎的功效。
- 中药用量:包括巴豆、牛黄、马钱子、朱砂等药物的用量范围。
例如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 中药用法:包括后下、先煎、包煎等。
例如薄荷、生大黄、砂仁等药物需要后下;生牡蛎、生石膏等药物需要先煎。
- 特殊疗效的药物:包括夏枯草、威灵仙、木瓜等。
例如夏枯草能治疗目珠疼痛;威灵仙能治疗诸骨鲠喉。
中药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需了解更多中药专业知识,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常用中药通俗讲解
常用中药通俗讲解中药是我国古老的药学宝库,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其中,常用中药是中医药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应用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通俗地解释其中的一些常见中药,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药的作用与价值。
【黄芪】:黄芪是一味常用的补益中药,具有健脾益气、补充元气的功效。
适用于气虚引起的乏力、气短、出汗等症状。
【当归】:当归是妇科常用中药,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人参】:人参是一味常用的补益中药,具有补气养血、提神醒脑的作用。
常用于气血不足、疲劳乏力等症状的调理。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味常用的滋阴中药,具有补肝肾、明目的功效。
常用于肾阴不足、视力模糊等问题的调理。
【白芍】:白芍是一味常用的活血止痛中药,具有祛瘀止血、舒展经络的作用。
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淤血等症状。
【川芎】:川芎是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舒经活络、止痛祛瘀的功效。
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经期不调、疼痛等症状。
【生姜】:生姜是一味常用的祛寒解表中药,具有发汗散寒、止呕化湿的作用。
常用于感冒、寒证等症状的缓解。
【薄荷】:薄荷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解表清热、消炎利咽的功效。
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牛蒡子】:牛蒡子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
常用于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等症状的治疗。
【排毒丸】:排毒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橘核、黄芩、连翘等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结块的作用。
常用于热毒引起的肿痛、疮疡等症状的缓解。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黄精、山药、茯苓等中药组成。
具有补肾养肝、固精止泻的功效。
常用于肾阴不足、性功能减退等问题的调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中药外,还有许多其他常用中药,如白术、茯苓、石斛、山药等。
每一味中药都有其特定的药理作用和疗效,通过合理的使用和搭配,可以达到调理人体健康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该遵循中医理论和个体化原则,不能过度依赖和滥用。
《中药学习资料一》PPT课件ppt课件
一、常用中药正名正字及其别名
• • • • • • • • • • 11、白波蔻、波蔻、白蔻、白豆蔻(豆蔻) 12、京子(蔓荆子) 13、旱莲草(墨旱莲) 14、地丁(紫花地丁) 15、怀山、淮山(山药) 16、生地(地黄) 17、熟地(熟地黄) 18、蛇舌草(白花蛇舌草) 19、姜活(羌活) 20、高本、蒿本(藁本)
中药学习资料一
一、常用中药正名正 字及别名
主讲人:陈若筠 药师
一、常用中药正名正字及其别名
• • • • • • • • • • 1、郁里仁、李仁(郁李仁) 2、元胡(延胡索) 3、山枙子、山枝子、枝子、(栀子) 4、三菱(三棱) 5、泽且(泽泻) 6、牛子、大力子(牛蒡子) 7、草决明(决明子) 8、丹皮(牡丹皮) 9、板兰根(板蓝根) 10、碎补、破故纸(骨碎补)
②加热火候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煮沸 后宜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 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 可。
三、中药煎煮的基本知识
• 3.4关于药物的先煎说明 • 先煎某些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等)通 过久煎可以起到解毒作用,矿物药(如龙 骨)、贝壳类(如牡蛎)及某些根茎类药 物通过较长煎煮才能使有效成分溶出,故 需要先煎。先煎药物一般要求提前煎煮1- 2小时,再放入其他药物共同煎煮,余方法 同上。
一、常用中药正名正字及其别名
• • • • • • • • • • 41、玉桂(肉桂) 42、连召(连翘) 43、牛七(牛膝) 44、北芪(黄芪) 45、寄生(桑寄生) 46、南芪、五指牛奶(五指毛桃) 47、炮甲(炮穿山甲) 48、枣仁(酸枣仁) 49、浙贝、元贝(浙贝母) 50、田七(三七)
一、常用中药正名正字及其别名
三、中药煎煮的基本知识
最强最全《中药一》核心考点大全
第一部分:中药鉴定皮类药材记忆方法一、皮类中药的来源部分1.牡丹皮:毛茛科。
记忆:“红毛丹”(记忆解析:牡丹皮有淡粉红色;毛——毛茛科;丹——丹皮)2.厚朴:木兰科。
记忆:“花木兰穿厚衣服女扮男装”(记忆解析: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如此之久未被人发现,无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脸部看不出女性特征,一个是从身体看不出女性特征。
那其中一个就是穿厚衣服掩盖自己的女性特征。
厚——厚朴)3.肉桂:樟科。
记忆:“獐肉贵”(记忆解析:獐,是一种动物,它的肉价格贵。
獐——樟科,肉贵——肉桂)4.秦皮:木犀科。
记忆:“西芹”(记忆解析:西芹是一种蔬菜,西——木犀科;芹——秦皮)5.香加皮:萝藦科。
记忆:“落寞想家”(记忆解析:落寞——萝藦科;想家——香加皮)6.地骨皮:茄科。
记忆:“骨头着地,瘸了”(记忆解析:骨头着地——地骨皮;瘸了——茄科)7.合欢皮:豆科。
记忆:“斗地主欢乐豆”(记忆解析:欢乐——合欢皮;豆——豆科)8.黄柏、关黄柏、白鲜皮:芸香科。
记忆:“双黄白莲蓉,香!”(双黄——黄柏、关黄柏;白——白鲜皮;香——芸香)9.桑白皮:桑科。
记忆:都有一个“桑”字。
10.杜仲:杜仲科。
记忆:杜仲就是杜仲。
好!就这样,我们就掌握了皮类中药的科的来源,下面,我们马上来学各个药材的重点特征和考点特征。
二、皮类中药的性状特征1.桑白皮: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2.白鲜皮:折断粉尘飞扬,有羊膻气。
我们把这两个“白皮”一起记。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药材都会粉尘飞扬,因为白皮头屑都会到处飞扬的。
现在啊,伤心已经不是伤心了,是“桑心”,桑心起来撕心裂肺。
新鲜的白羊肉都有一股羊膻味。
3.厚朴:断面颗粒性,划之有油痕。
刚才我们提到,花木兰女扮男装瞒天过海,一个是穿了厚厚的衣服,一个是看脸认不出来。
因为花木兰油性皮肤,脸上都是痘痘,也就是“颗粒性”,划之有油痕。
4.合欢皮:气微香,刺舌,后喉头有不适感。
相比起浓烈的香气,淡淡的微香更让人容易感到快乐。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
100味常用中药通俗讲解
以下是关于100味常用中药的通俗讲解:
1. 人参:人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常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体力和精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
2. 黄芪: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常用于调理虚弱体质、解疲劳和提高免疫力,对慢性疾病康复也有一定帮助。
3. 阿胶:阿胶是一种具有滋补养颜作用的中药,常用于调理人体气血不足、皮肤干燥和久治不愈的疾病。
4. 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常用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经期痛经和气血虚弱等问题。
5. 五味子:五味子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常用于调理男性性功能衰退、肾虚等问题。
6. 甘草:甘草具有平补脾胃、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胃痛和口腔溃疡等问题。
7.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可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并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8. 陈皮:陈皮具有理气消食的功效,常用于调理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9. 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益气的作用,常用于调理肝肾虚弱、眼睛干涩和疲劳等问题。
10.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水药材,可以缓解水肿、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常用于调理痛经、浮肿和水肿等问题。
这些是100味常用中药的通俗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以上所提到的作用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常见用途,具体使用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中药材大全药效作用讲解
中药材大全药效作用讲解中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用途。
观察中医药理论,可以发现它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长期的药效与作用研究,对于改善人体健康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面是中药材大全药效作用的详细解析。
一、黄芪: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滋补身体等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进造血,保护心肝功能,对糖尿病、风湿病等有一定疗效。
可用于补气补虚,益气生津等病症。
二、灵芝:灵芝具有养心安神、强壮身体、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对于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癌症,滋补强壮等方面非常有效。
三、当归:当归能够调和女性内分泌,活血化瘀,消除疼痛等作用。
对女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够保护心血管,提高免疫力等。
四、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壮阳、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等作用。
可用于缓解疲劳、滋补强身等症状。
五、当升:当升有补气、益肾、健脾等作用。
对于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增强体质等方面有较好的功效。
六、川芎:川芎能够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作用,对于女性病症如痛经、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疗效。
同时还可用于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七、枸杞:枸杞具有滋阴润燥、增强抵抗力、保护视力等作用。
可用于养生保健、延缓衰老、改善睡眠等方面。
八、熟地:熟地具有滋阴补虚、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对于益肝肾、滋补气血、调理女性内分泌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九、黄精:黄精能够滋补、补肝肾、清热解毒等作用。
对于调理失眠、消化不良、皮肤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就是中药材大全药效作用解析,不同的中草药有着不同的药效与作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中药材的作用与价值,加深了人们对中药养生的认识。
但是无论应用何种中药,请遵医嘱,严格按照所需量及使用方法使用,切勿滥用。
《中药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汇总!
1、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满山红和陈皮。
2、从黄芩中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等。
3、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是中成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还有降转氨酶的作用。
4、《中国药典》以黄芩苷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5、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
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
6、葛根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
《中国药典》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葛根总异黄酮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症状。
8、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双黄酮和儿茶素等。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苷和萜类内酯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9、银杏叶制剂是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引起脑出血。
10、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11、芦丁是槐米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12、陈皮中除含有挥发油外,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橙皮苷具有和芦丁相同的用途也有维生素P样功效。
《中国药典》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13、橙皮苷几乎不溶于冷水,在乙醇或热水中溶解度较大。
14、从满山红叶中已分离出杜鹃素、8-去甲基杜鹃素、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以及莨菪亭、伞形酮、木毒素、牻牛儿酮、薄荷醇等。
《中国药典》以杜鹃素为对照品对满山红进行含量测定。
中药一知识点
中药一知识点中药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以采集、加工以及应用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物质为基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药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中药材的分类、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等内容。
一、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按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三大类。
1. 植物药材:植物药材是中药材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
例如,黄连、当归、枸杞等都属于植物药材。
2. 动物药材:动物药材是指从动物体内提取的药材。
它可以是动物的骨头、皮肤、毛发、内脏等。
举例来说,鳖甲、熊胆、麝香都是常见的动物药材。
3. 矿物药材:矿物药材是从矿山或矿石中提取的药材。
它包括一些天然矿石、矿泉水等。
例如,雄黄、朱砂等就是矿物药材的代表。
二、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中药中有许多常见的药材,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1.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调补女性的气血,缓解痛经以及调节月经。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滋补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力和抗疲劳能力。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调味剂,也是一味重要的补益药材。
它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
此外,甘草还可以用于舒缓咳嗽和咽喉痛等症状。
4. 陈皮:陈皮是一种用柑橘属植物果皮晒干而成的药材。
它有健胃消食、理气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疾病。
5.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它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以及慢性腹泻等症状。
以上只是中药材中的几种常见药材及其功效介绍,中药材种类繁多,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应症。
结语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对中药材的分类和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功效进行了简要介绍。
通过了解中药材的分类和功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价值和应用范围,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和保健。
中药一知识点归纳
中药一知识点归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
然而,中药的种类繁多,功效各异,要想掌握其精髓并不容易。
本文试图对中药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要点。
一、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气味、口感等特征。
中药性味可以作为判断其功能主治的基本依据。
中药归经是指其治疗的疾病和其对人体的作用部位。
中药的归经和性味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中药的归经和性味决定了它的功效作用。
二、中药的药材分类中药的药材分类是指按药材性质对中药进行分类,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植物药是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作的药物,如花、叶、根、皮等;动物药是指使用动物体内的组织制作的药物,如蛇胆、羚羊角等;矿物药是指使用由矿物质组成的物质制作的药物,如雄黄、硫磺等。
三、中药的处理方法中药的处理方法是指对中药原材料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使用。
中药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晒干、熏制、烤制、淀粉、发酵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中药原材料更加纯净、易于储存和使用,并能改变其性质,提高疗效。
四、中药的煎制方法中药的煎制方法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
中药煎制可以分为水煎、蒸煮、沸煎、泡制等多种方法。
选择何种煎制方法,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病情进行判断。
正确的煎制方法可以提高药效,加快疗效。
五、中药的配伍准则中药的配伍准则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药进行配伍的原则和规律。
中药的配伍准则可以通过相互促进、相互抑制、互补、缓和等方式,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六、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药性、归经等因素进行解释。
中药药理作用的了解,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疾病。
七、中药的病症适应症中药的病症适应症是指中药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的治疗效果。
不同的中药和中药组方对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具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第01讲 常用中药的鉴别(一
义全部讲义各论内容一、属于双子叶植物但为须根系的药材是:细辛、威灵仙、龙胆、徐长卿、白薇、白前、紫菀共七种药材,均根及根茎入药二、异常构造的药材:大黄——星点(髓部异型维管束)牛膝与川牛膝——筋脉点(同心环点状异型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皮部异型维管束)商陆——罗盘纹(同心环型异型维管束)鸡血藤——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三、多来源的药材1、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三基原)——前两种“辽细辛”2、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三基原)3、商陆:商陆、垂序商陆(二基原)4、威灵仙: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三基原)5、赤芍:芍药、川赤芍(二基原)6、黄连: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三基原)——味连、雅连、云连7、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三基原)8、地榆:地榆、长叶地榆(二基原)——后者“绵地榆”9、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三基原)10、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二基原)11、白芷:白芷、杭白芷(二基原)12、羌活:羌活、宽叶羌活(二基原)13、藁本:藁本、辽藁本(二基原)14、柴胡:柴胡、狭叶柴胡(二基原)——北柴胡(硬柴胡)、南柴胡(软柴胡)15、龙胆: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坚龙胆——前三种“龙胆” 坚龙胆“坚龙胆”16、秦艽: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四基原)——前三种分别“秦艽”“麻花艽” 小秦艽“小秦艽”17、白前: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二基原)18、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19、天花粉:栝楼、双边栝楼(二基原)20、党参: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三基原)21、南沙参:轮叶沙参、沙参(二基原)22、苍术:茅苍术、北苍术(二基原)23、黑三棱——荆三棱(商品名)24、天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三基原)25、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三基原)26、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六基原)——“松贝”“青贝”、“炉贝”、栽培品27、黄精: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28、重楼: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二基原)29、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二基原)30、莪术: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三基原)——后者“温莪术”31、郁金: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四基原)——温郁金、黄丝郁金、桂郁金、绿丝郁金32、木通: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三基原)33、钩藤: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五基原)34、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三基原)35、厚朴:厚朴、凹叶厚朴(二基原)36、秦皮:苦枥白蜡树、白腊树、尖叶白蜡树、宿柱白腊树(四基原)37、地骨皮:枸杞、宁夏枸杞(二基原)38、淫羊藿: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朝鲜淫羊藿(四基原)39、番泻叶:狭叶番泻叶、尖叶番泻叶(二基原)40、辛夷:望春花、玉兰、武当玉兰(三基原)41、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四基原)42、葶苈子:播娘蒿、独行菜(二基原)——南葶苈、北葶苈43、山楂:山里红、山楂(二基原)44、苦杏仁: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四基原)45、桃仁:桃、山桃(二基原)46、吴茱萸: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三基原)47、牵牛子:牵牛、圆叶牵牛(二基原)48、瓜蒌:栝楼、双边栝楼(二基原)49、砂仁: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三基原)50、豆蔻:白豆蔻、爪哇白豆蔻(二基原)51、石香薷、江香薷—青香薷、江香薷(二基原)52、车前:车前、平车前(二基原)53、茵陈:滨蒿、茵陈蒿(二基原)54、蒲公英: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二基原)55、海藻:海蒿子、羊栖菜——大叶海藻、小叶海藻56、灵芝:赤芝、紫芝(二基原)57、没药:地丁树、哈地丁树(二基原)58、青黛:爵床科的马蓝、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三基原)59、地龙: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60、石决明: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白鲍(六基原)61、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三基原)62、海螵蛸:无针乌贼、金乌贼(二基原)63、土鳖虫:地鳖、冀地鳖(二基原)64、桑螵蛸:大刀螂、小刀螂、巨斧螳螂(三基原)——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65、斑蝥: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二基原)66、蜂蜜:中华蜜蜂、意大利蜂(二基原)67、海马: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四基原)68、蟾酥: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二基原)69、麝香:林麝、马麝、原麝(三基原)70、鹿茸:梅花鹿、马鹿——花鹿茸(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四、分泌组织1、伞形科、菊科、芸香科、木兰科、樟科、姜科、唇形科一般含挥发油2、五加科一般含树脂道3、桔梗科一般含乳汁管4、单子叶植物—多含黏液细胞(发黏)注意:1、含挥发油、树脂道、树脂、乳汁管——气香2、含挥发油的断面均有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大全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4. 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
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肝经、胃经。
功能:清虚热;除疳热。
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
6. 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的根。
别名:防已、粉防己、白木香。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归膀胱经、肾经、脾经。
功能: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主治:咽喉炎、中暑、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痛、肾炎水肿、痛、尿路感染、坐骨神经痛、脚气湿肿、蛇虫蛟伤。
7. 仙茅: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石蒜科。
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蟋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独脚丝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仙茅参、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肾经;肝经。
功能:温肾阳壮;祛除寒湿。
主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
8.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花紫红色,果实有很长的白毛。
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性味: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归经:归胃经、大肠经;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9. 川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
别名:川断、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
主治: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10.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红橘、大红袍、川橘。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脾经、肺经。
功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
亦解鱼、蟹毒。
11. 青皮: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米;枝柔弱,通常有刺。
科属分类:芸香科。
功效分类:理气药;疏肝药。
别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肝经;胆经;脾经;肺经;心经。
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久疟癖块12. 使君子:落叶攀援状灌木。
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两面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被毛,宿存叶柄基部呈刺状。
功效分类:驱虫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使君子科。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君子仁、冬君子、病疳子。
性味:味甘;性温;小毒。
归经:归脾经;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健脾。
主治:蛔虫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腹胀;泻痢。
13. 白芷: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以根入药。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14. 桂枝:采折肉桂嫩枝,去叶,晒干就称桂枝。
功效分类:解表药。
科属分类:樟科。
别名:柳桂。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能: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15.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
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者称官桂。
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肝经。
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16.苏梗: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
临床用名:苏梗、紫苏梗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17.滑石: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
富镁矿物经热液蚀变常变为滑石。
别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
处方名:滑石、滑石粉、西滑石、飞滑石、水飞滑石性味:甘、淡,寒。
归经:入胃经、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主治: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18. 辛夷花:望春花,又名木笔花,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
还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和化工原料,亦是一种观赏绿化植物。
有散风寒的功效,可用于治鼻炎、降血压。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胃经。
功用主治:祛风,通窍。
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19.白术:属多年生草本。
根茎肥厚,块状。
茎高50-80cm,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
别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
科属分类:菊科功效分类:补益药性味:苦、甘,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20. 白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主治: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21.制乳香:本名薰陆,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凝固树脂。
因其滴下成乳头状,故亦称乳头香。
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略呈黄色,取出放凉,所制成的称为制乳香。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痛药。
科属分类:橄榄科。
别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泽香。
性味:味辛;苦;微温。
归经:心经;肝经;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22.制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
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
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橄榄科。
别名:末药。
性味:苦;平。
归经:肝经;脾经;心经;肾经。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资源分布: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西部。
23.北沙参: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
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
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
功效分类:补益药;止咳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真北沙参;海沙参;根条参;菜阳参;辽沙参;野香菜根。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肺经;胃经。
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
24.乌药:乌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
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
树皮灰绿色。
功效分类:理气药;行气药。
科属分类:樟科别名:旁其、天台乌药、鰟魮、铜钱柴、土木香。
性味:辛;温。
归经:脾经;胃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25. 蝉蜕: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
别名:蜩甲、蝉壳、伏壳、枯蝉、蝉退壳、蝉退、蝉脱、蝉衣、催米虫壳、唧唧猴皮、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仙人衣。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26.山楂: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
功效分类:消食药;祛瘀药。
科属分类:蔷薇科。
别名: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小叶山楂、山果子。
性味:酸甘;微温;无毒。
归经:脾经;胃经;肝经;肺经。
功能:消食积;化滞瘀。
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
27.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目前药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功效分类:祛湿药;行气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28.阿胶: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放阿井之水而制成(不放阿井水熬煮的胶为驴皮胶、驴胶)。
阿胶原产山东省古东阿县(今天的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
亦称驴皮胶。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用于阴虚证及燥证。
能滋阴润燥。
29.胖大海:是梧桐科的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