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业含答案
高中语文暑假作业及详细答案
![高中语文暑假作业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177c4ce2f0066f533225a.png)
高中语文暑假作业(一)(说明:本套作业实际是全国高考课标I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作业(含答案)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814f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c.png)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徵士诔(节选)颜延之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
少而贫病,居无仆妾。
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母老子幼,就养勤匮。
远惟田生致亲①之议,追悟毛子捧檄②之怀。
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
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
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
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
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
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
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鸣呼淑贞。
陶渊明传(节选)萧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苏辙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
7.1《风景谈》作业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7.1《风景谈》作业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72c4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2.png)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课《风景谈》作业一、语言文字语用(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5分)《风景谈》写于《白杨礼赞》之前。
当时,由于国民党的文网森严,这篇散文写得比较隐晦。
为了对付国民党的书报检查官,使文章免遭“斧正”之灾,作者往往采用曲笔的写法,但细心的读者,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的真实用意来。
翻开《风景谈》一文,通篇找不到“延安”“解放区”“共产党”等字样,然而当你弄清楚了文章的背景,弄清楚文中描绘的景物是指的什么之后,你就会:原来通篇是在赞美延安,赞美党所领导的解放区人民的新生活,赞美纯洁而勇敢的延安儿女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这不是一篇普通的谈风景的文章,而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延安礼赞。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分)2、文中画波浪线处用“斧正”一词且加了引号,有特别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18分)长街灯语秦牧北京的灯海,很美!夜间,不论是乘坐飞机,还是火车、汽车,临近北京的时候,就可以从高空,或者从陆上看到远方有一团光雾,越走越近,隐约出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光海。
飞机下降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跑道两旁紫蓝色的灯光。
驱车进城,各种色彩的灯光就陆续出现了。
如果是乘坐火车呢,进入那个光海的边缘以后,一颗颗明亮的灯,就迅速地掠过车窗,起初还是每隔一段遥远的距离才有一颗,渐渐地越来越密,进入那个光海的内圈以后,就逐渐使人目不暇给了。
北京的街灯,有的是圆球状的,像是一颗颗珍珠放大了几万倍;它们集结在一起的时候,又很像一串葡萄。
有的是玉兰花瓣状的,这些花瓣,又有的像含苞待放,有的则已微微绽开;北京饭店那头,灯光又很像一朵朵梅花了。
车过天安门广场或者北海公园的时候,我常常被这种灯景迷住,从心里赞叹道:“真美!”黄昏散步的时候,我又常常爱到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石栏杆上坐坐,守候万灯齐亮时刻的来临。
在暮色苍茫中,望着迅速流动的车辆的洪流,望着辽阔的广场周围庄严的建筑,追溯这个广场在中国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许多次群众的怒吼,常常感想如潮。
高中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
![高中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https://img.taocdn.com/s3/m/1e8d3be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d.png)
中学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第一练一、基础学问。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哄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真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引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咆哮;②蓬头乱发跳动;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悲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宛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奇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心情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索,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索,就能比较精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留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复原朝气与活力;事实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变更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建光明奇妙的将来。
解析:解答时要留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f33b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3.png)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廓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小阅读-课内3.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4.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有哪些字锤炼得十分精彩,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整理成表格。
5.回顾初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上阕写景部分,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6.《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阕是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象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7.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8.怎样理解最后三句的意思?若把这三句改为“担大任,主宰沉浮,惟我战友!”效果会怎样?9.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寻味。
请简要赏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二字。
《阿房宫赋》高中语文作业(含答案)
![《阿房宫赋》高中语文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b68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9.png)
《阿房宫赋》高中语文作业一、填空题1.作家、作品简介杜牧(803-853),_______诗人。
字______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人谓之小杜,和_______合称_______,以别于_______与_______。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文章。
文章通过对_______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_______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了_______与_______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二、非选择类2.写出加点词语古今意思(1)可怜焦土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_(2)隔离天日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直走咸阳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4)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名词用作状语(1)辇来于秦:_______(2)骊山北构而西折:_______(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_______(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4.名词用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____(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_______(4)朝歌夜弦:_______(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____(7)族秦者秦也:_______5.指出下列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登泰山记》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登泰山记》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ff06d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f.png)
2《登泰山记》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作业一、选择类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山之南和水之北皆为阳。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的南面。
B.晦,旧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从文中可知,这次观日是在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C.行宫,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D.桐城,文中指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主要作家是桐城人而得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挟飞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惟江上之清风泰山之阳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不拘于时,学于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蚓无爪牙之利C.石苍黑色,多平方D.挟飞仙以遨游4.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②及既上,苍山负雪③世皆谓之天门云④亭东自足下皆云漫A.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相同B.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不同C.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不同D.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相同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阳:山的南面B.古时登山,循东谷人循:顺着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烛光D.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逐渐6.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
B.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C.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清朝皇帝多为一世一元,后世习惯以年号称之。
D.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e6530e580216fc700afd99.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伯仲(bó)塞车(sāi)散发(sàn)锦瑟(sè)B.惘然(wǎnɡ)寂寞(mò)空白(kònɡ)古柏(bǎi)C.伺机(sì)沙渚(zhǔ)猿啸(xiào)潦倒(liáo)D.浣女(huàn)竹喧(xuān)秋暝(mínɡ)萧萧(xiāo)提示:D.秋暝mínɡ。
答案:D2.选出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A.渚清沙白鸟飞回,常使英雄泪满襟。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楼船夜雪瓜州渡,沧海月明珠有泪。
提示:D项“州”应为“洲”,“苍”应为“沧”;A项“常”应为“长”;B项“鱼”应为“渔”;C项“繁”应为“烦”。
答案:D3.解释加点的词义不准确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停止)两朝开济老臣心(扶助)出师一表真名世(传名)城春草木深(到了春天)B.空山新雨后(下雨)艰难苦恨繁霜鬓(增多、使增多)镜中衰鬓已先斑(出现华发)天气晚来秋(已到秋季)C.夜深还过女墙来(城上短墙)锦官城外柏森森(形容阴森寂静)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D.一弦一柱思华年(美妙的年代)千载谁堪伯仲间(兄弟,不相上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不尽长江滚滚来(尽头)提示:C.“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答案:C4.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李商隐)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高中语文优化作业附答案
![高中语文优化作业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d077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1.png)
高中语文优化作业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其中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
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
因此,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A.“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过于绝对,其实导致流感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不止不开窗换气这一种。
B.“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太过武断,因为不是所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一定会被病菌入侵。
C.“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模棱两可,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一定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D.“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条件关系不当,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
2.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
”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3.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所给例句某种属性相匹配的一项是()例句:__________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__________”。
A.伤心碧草含情杏花喜B.哀伤一日看尽长安花C.多情化作春泥更护花D.憔悴人比黄花瘦4.阅读下面的材料,找出选项中性质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的一项是()悲剧的审美价值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悲伤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3《鸿门宴》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3《鸿门宴》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4974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e.png)
3《鸿门宴》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鸿门宴》作业一、选择类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C.沛公军霸上军:军队D.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抵挡D.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3.对下列加点“为"字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使子婴为相②为击破沛公军③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君王为人不忍⑥窃为大王不取也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军中无以为乐⑨何辞为A.①③⑤⑥⑧⑨/②④⑦B.①③⑤⑥⑧/②④⑦/⑨C.①③④⑤⑥⑧/②⑦/⑨D.①③⑤⑥/②④⑦⑧/⑨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长于臣樊哙覆其盾于地D.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释义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B.项王默然不应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司马迁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c1ca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f.png)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例句中加点字与对应成语加点字相比较,意思均相近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①信口雌黄②信言不美③信而好古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B.赢得仓皇北顾①顾影自怜②瞻前顾后③鹰视狼顾④顾左右而言他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①行将就木②按部就班③一蹴而就④一挥而就D.圣人无常师①喜怒无常②三纲五常③非常之谋④老生常谈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周郎公谨浪涛尽雄姿英发B.豪杰峰火这次弟元嘉草草C.神鸦仓惶憔悴陨晚来风急D.杯盏寻觅扬州路乍暖还寒3.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 ǔ)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5.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苏词上片融情写景,怀古抒情,下片赞扬周瑜伟业,抒发自我感慨。
B.辛词上片因景怀古伤今,缅怀古代英雄,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满;下片回顾历史教训,规劝韩侘胄切勿草率北伐。
C.这两首词尽管怀古的角度,写景的角度相同,但所抒之情不同。
D.苏词“穿"“拍”“卷"三个动词笔力飞动;辛词用典较多,恰切地表达了报国无路的郁愤之情。
6.下面对三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词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aab746bed5b9f3f90f1cf3.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课时作业1[基础演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解析:A项,“舸”读“ɡě”,其余都读“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uò”“ɡuō”“dūn”“ch ún”。
答案:c.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方遒怅寥廓漫江B.浪遏飞舟主沉浮鹰击长空c.百侣激扬万户侯D.击水峥嵘岁月稠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
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2《归园田居(其一)》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归园田居(其一)》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175b3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3.png)
2《归园田居(其一)》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作业一、小阅读-课内1.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本诗开头两句总领全诗,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等,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C.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
“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心境。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2.《归园田居》诗歌从题材上看属于田园诗,请分析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的。
3.《归园田居》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这些描写有何作用?4.《归园田居》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至少写出四种。
5.《归园田居》诗人归园田的原因是什么?6.《归园田居》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画线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简要回答划线诗句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B.“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
“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C.诗人以常见普通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9c13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高一语文是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开端,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寒假了里,同学们有按时完成寒假作业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的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1、解析 A.bànɡ,ɡònɡ/ɡōnɡ,mó/mú;B.fēi,zhuó/zhuō,qì/qiè;C.xǐnɡ,qiánɡ/qiǎnɡ,sài/sè;D.ruò/nuò,nìnɡ/nínɡ,jiān/jiàn 。
答案 D2、解析A项中加点的词分别读作kē、kě、kē、ɡě:B项中加点词分别读作rú、rú、nuò、rú;C项中“赎”读作shú;其他的都读dú;D项中加点的词都读作xuān。
答案 D3、解析A中shí/ shè,zhònɡ,qǐ/jī;B中mài,jué/jiáo,pō;C 中yè/jié,shū/zhù,mù/mò;D中jiān/qiǎn,jù,rǔ/rù。
答案 C4、A项“赈”“鸩”均读作zhèn;诤读zhènɡ “憎”读作zēnɡ;C 项“湍”读作tuān;“喘”读作chuǎn,“揣”读作chuǎi,“遄”读作chuán;D项“峋”读作xún,“徇”“驯”“殉”均读作xùn;B项均读juàn。
答案 B5、解析A项全读jué;B项xié—jié—xié—xiè —xié;C项“开天辟地”的“辟”读“pì”,其余都读“bì”;D项“炽”读“chì”,其余都读“zhì”。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1f7d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7.png)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船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早生华发华:同“花”,花白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凭谁问凭:靠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业绩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功业、有文采D.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挡舞榭歌台榭:楼台二、小阅读-课内3.《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上阕“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
“崩云"意为崩裂的云彩,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
你觉得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切合词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4.《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豪气冲天,但最后却陡然一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你是如何理解的?5.《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惊涛拍岸”,有版本作“惊涛裂岸"。
你认为哪一版本好?写出理由。
6.明代王世贞说:“学士此词,亦自雄壮,感慨千古,果令铜将军于大江奏之,必能使江波鼎沸”,此语形象真切地道出本词豪放之风格特征。
你认为其“豪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7.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党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业(含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9817a90c69ec3d5bb75c6.png)
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 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 (2)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26c84d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9.png)
高一语文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古诗文鉴赏课文一:《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诗中通过描绘夜晚静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寂寞的夜晚思乡之情。
题目:a.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b.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夜晚的景象?c.通过这首诗,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吗?请解释你的答案。
答案:a.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之情。
诗人在静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b.诗人运用了描写自然景象的手法来表达夜晚的静谧感。
他描述了月亮的光芒透过窗户照在床前的景象,以及夜空中的寂静。
c.是的,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他在夜晚的寂静中,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想起了他们的笑容和言行。
这种思乡之情通过诗人的描写,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课文二:《寻隐者不遇》(贾岛)《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诗作,描写了诗人寻找隐士的过程,但最终未能相遇。
这首诗凄美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失落。
题目:a.这首诗的情感色彩是怎样的?b.在诗中,诗人寻找隐士的过程中有哪些描写?c.诗人最终未能找到隐士,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阐述你的答案。
答案:a.这首诗的情感色彩是凄美的。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倾慕和向往,但最终却未能实现相见,传达了一种无常和失落的情感。
b.诗中描写了诗人寻找隐士的过程。
他去了蓬莱山寻找,希望能与隐士相见。
他穿越了茫茫山水,走过了九曲黄河,但却无法找到隐士的踪迹。
c.诗人最终未能找到隐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给人一种无常和失落的感觉,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无法得到的东西,这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课文一:《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题目:a.诗人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想要表达什么?b.诗人在文中所描绘的岳阳楼有哪些特征?c.诗人对岳阳楼的描述中融入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这点对你有何感受?答案:a.诗人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想要表达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月21日语文作业一、[2019·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
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希腊对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
“生”有一个中间环节是“气”,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二气交感诞育万物,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
《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
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
“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
所谓“太极而无极”,即指太极无边无极,无所不在。
“太极”是一种阴阳相依、交互施受、互为本根的状态。
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现象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饱含生命张力的形态。
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
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
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块的艺术、空间的艺术。
线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之美,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
《清明上河图》在动态的多点透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完整的风情画面;书法是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最能反映线性艺术的特点。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传统的“生生美学”及其艺术呈现,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与审美方式,是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艺术与美学。
它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特别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发展当代美学,对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光明日报》2018年1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与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B.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最终这一规律发展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C.“太极图示”既描述了生命的形态,也呈现了“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
D.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通过线型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的生命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基于审美的民族相异性,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
B.文章通过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的具体事例,论证了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为了论述“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文章先引述再阐释,最后举例,条理清晰。
D.末段强调了“生生美学”对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生美学”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是因为中西方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
B.不能理解“生生美学”的内涵,就难以感受中国传统书画和戏曲等艺术的魅力。
C.运用“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创造出圆柔而饱含生命张力的艺术形象。
D.“生生美学”因为植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2019·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2016年谷歌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大比分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
这场围棋人机大战让所有人都开始关注“人工智能”。
有人说它能为人类提供更卓越的服务,也有人说它将夺取人类的工作并最终战胜人类。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到了2020年,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科技发展的影响,超过500万份工作将会消失。
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700万个岗位中,至少三分之二是行政与办公室类的白领工作岗位。
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
人工智能能够部分替代的职业有律师、翻译等,这些职业被替代的那部分工作处于计算机能够比较容易掌握的数据领域。
尽管机器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进行学习,但是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相比人类,机器欠缺了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
因此,具备这三种要素的职业便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比如文创、科技和管理行业。
(摘编自匡文波《人工智能会取代记者吗?》) 材料二:在中国,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传统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他们之后,还有上百家创业公司正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向探索新技术。
另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
在多家中国科技企业积极研发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国,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
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的竞争,领先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
虽然中美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但相比美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企业量到融资量均不占优势,而且中美人工智能产业的侧重点也不同。
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对比图(单位:个)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融资分布对比图(单位:亿)【注】人工智能产业各领域分属三个层面:基础层(处理器/芯片),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应用层(机器学习应用、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语音识别)。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报告《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材料三: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准备了3项提案,这些提案全都聚焦人工智能。
在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交的议案中也特别提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领域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成为业界焦点,而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将人工智能议题推向高潮。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是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兴产业之一,要加快技术研发和转化。
这是“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国家最高顶层设计的视野。
不管是日常手机应用里的某个功能,还是大型企业里复杂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背后折射出的都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们看来,这次中国没有像过去一样在高新技术发展前期“缺席”,而是实现了弯道超车,领跑世界。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全面升温、人工智能技术大面积“落地”、产业生态结构基本形成的一年。
然而,尽管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基础、技术水准等方面不输世界先进国家,但在实践经验、人才基础等方面,中国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也给人工智能的实际落地带来阻碍。
因此,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之战是突破应用瓶颈。
(摘编自《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国领跑》,201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材料一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可知,任务越容易自动化、数据越容易获取的职业,受人工智能的影响越大。
B.通过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多的领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
C.对比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企业数量会发现,中美两国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以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企业都较多。
D.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发展期,全球竞争激烈,国内科技企业是中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领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
6.人工智能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应做好哪些准备?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题。
(15分)不速之客梁晓声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
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他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
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
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是可以叙叙父子情的。
队友们一一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自然而然地,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交给我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