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22ad456804d2b160b4ec009.png)
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的需要 , 以其发展为教 育之本 , 尤其是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当 中。
科学发展观在 马克思 主义关 于促 进人 的 “自由发展 ” 的基本思想基础 上 , 简洁概 括 出了 “ 以人 为本 ” 的重 要理念 ,
二 、 以学生为本 ” “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 运用 把“ 以学生 为本 ” 的理 念贯 穿于 思想 政治教 学 的各个 环 节,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 , 是一个思 想政 治理论课 老师永 恒的研究课 题 , 本人把 自身在思 想政 治课教 学 中的一点启 发 和感受例举 如下 , 以其共 同探讨 : ( ) 一 以激发学生 的兴趣为教学的切入点 “ 以学生为本” 必须 以学生 的兴趣为本 , 知识 接受 的心 理 过程表 明兴趣点 能极 大促进学 习者 的学 习过程。 当今 的大学
摘
要: 科学发展观 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学课 堂应 当确 立“ 以学生为本 ” 的新理念 , 本文探 讨的就是 “ 以人 为本” 与
“ 以学生为本”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中的统一性, 及其具体的运用。
关键词 : 科学发展观 ;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 以学生为本
“ 以人为本” 是科 学发展 观 的核心 … 。在 思想政 治课 堂 教 学中 , 以人为本” “ 的运用应该具体体现为“ 以学生为本” 。
其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统一。
虽然教学改革已经是 大学改革 发展 的 日常 化项 目, 想 思 政治课 的教学改革也是广 大教师 的共识 , 但现 实 中的思想 政 治课教学往往以老师 为主体 , 重教有余 , 重学 不足 ; 式单一 , 形
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
![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410da5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3.png)
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建设健全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是关键,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也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
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
加强评估机制可以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帮助大学生提升政治素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大学生、政治素养、实效、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评估机制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前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加强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希望通过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青年。
2. 正文2.1 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在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要坚持价值导向,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
要多元化课程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45dbbce081c758f5f61f671c.png)
高 校 管理
坚 持 以学 生 为 本 , 好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做
刘盛 辉 ( 安 邮 电 学 院 电子 工程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西 70 2 ) 1 1 1
【 摘
要 】 本文在 深入 学习实践科 学 发展观 , 落实《 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 的意见》 神的基 础上, 关 精 结合辅 导员的
一
理
些忽视“ 以学生为本 的现象。 1 高校 管理 工作 流 于形 式 , 于 泛 化 , 关 工 作 人 员 没 有 工 作 的 主 、 趋 相 动性和积极性 , 更谈 不上 工作上 的创 新。大 多数学校 的管 理者只 是按
高校管理 部门需要积极调 查了解社 会发展 需求 , 尊重学 生个性 及 在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 ,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和课程设置 , 改善学 生的知 识结构 。一 方面 , 建立学生个人 发展规划档 案 , 引导 、 协助学 生根据 自
一
、
当前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题
位, 从学生需要出发 , 改变高校管理中的不合理制度 , 提高教学水平 , 优
近年来 , 各高校都 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化后勤服务 , 深入学 生实际 , 共同将他们 培养成中 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的意见 》 为指导思想 , 深入学 习贯 彻科学发展观 , 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校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将 “ 学 生 为本 ” 理 念 贯 穿 于 学 生 管理 工 作 中 , 、 以 的 开展 合 理 化 管 园环境 , 配备德才兼备的教师 , 优良的后勤服务和体 贴入微 的辅导员老 师,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 了积极充分的准备。但从实际 情况看 , 还存在
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https://img.taocdn.com/s3/m/a4c1aa0c90c69ec3d5bb7580.png)
如 何 提 高 中 学 思 想 东 揭东 揭 广 摘 要 : 高 中 学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实 效 性 , 是 要 克 服 提 就 形 式 主 义的 顽 症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落到 实处 , 把 解决 中 学 生迫 切 需要 解 决 的 思 想 问题 和 实 际 问题 , 而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性 、 从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文 立 足 中 学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实 效性 的 现 状 . 本 探 讨 如 何 进 一 步提 高 中 学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 实效 的 问题 关 键 词 :中 学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效 性 以生 为 本 全 面
发 展
一
555 ) 15 9
在 现 代 社会 , 于 任 何 一 个 国 家 来 讲 , 想 政 治 素 质 是 其 对 思 国 民的 根 本 素质 之一 ,而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是 提 升 国 民思 想 政 治 素 养 的 重 要 手段 和措 施 。 中学 时 期 是 人 的 身心 快 速 发 展 、 塑 可 性 强 、 易 接 受 教 育 的 阶段 , 升 国 民 的 思 想 政 治 素 养 , 当 容 提 应 抓 住 这 一 关 键 时期 。 借情发挥 , 不仅 能 调 动 学 生 的 一 切 积 极 性 , 且 形 象 思 维 和 抽 而 象思 维相互补充 、 互促进 , 而带动学生 素质的全面发展 , 相 进 更 好 地 完 成 思 想 品 德 课 的 教 学 任务 .发 挥 思 想 品德 课 在 素 质 教 育 中 的率 先 垂 范作 用 。
创 设 情 境 的 方 式 多 种 多 样 . 平 素 的思 想 品 德 教 学 中 , 在 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多媒体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多媒体教学要以学生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2147d3a58da0116c17491d.png)
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多媒体教学 已 学过程中直接使用 , 因此 , 课件 的设计与 动权。 心理学研究表明 , 每个人在一定 时
成 为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的一 制 作 必 须 要注 意 以下 几 点 : 问 内 所 能 处理 的信 息 是 有 限 的 ,在 固定
性. 增强 了思想政 治理论课 的教 学效果 。但 由于 多种 因素也带来一 定的负面效应 , 因此 需要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理性地认识 、 学地 实施 科
多媒 体 教 学 , 的 来讲 , 做 到 以 学生 为 本 。 总 要
【 关键词】 高校 ; 思想政治理 论课 ; 多媒体教 学; 以学生为本
度。 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 由于多 种因素而对其使用不当也带来一定的负 面效应,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理性地认识 、科学地实施多媒体 教 学, 总的来讲,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多媒体 教学实施与否要 以学生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 新方案共四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多媒体教学要以 学生为本
曾秀敏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摘
彭丽华
河北唐 山 030 6 00)
河北秦皇岛
0 60 ; 山市职业教育 中心 604唐
要】目前 , 高校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的 课 堂 教 学 中 已普 遍 引入 了 多媒 体 技 术 。 开 展 多媒 体 教 学 , 跃 了教 学 形 式 , 高 了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活 提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多媒体 量 ,使每 1 0 n教学 内容远远超过 了 O mi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 的主要构 目不暇接 , 看不全也记不上 , 被课 件牵着
以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以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2d3367cfaa00b52acec7ca00.png)
大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 立 崇 人 价 树
要 来研究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的教学 : 存在 着知识 性倾
向 ,仅仅把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看成是 知识 的传授 、 理
论 的宣 讲 , 学生 当作 是 接受 知识 的容器 , 把 没有 突 出思 想政治理 论课 的思想教 育性 , 重视 问题 的研 不 究, 忽视学 生能力 的培养 和独 立人格 的养 成 。这些
教 学理念—— 重视 学生主 体性地 位 、 进 学生全 面发展 。 同时在 整合教 学 内容 、 新教 学 方法 、 促 创 活 跃课 堂气氛 、 深化教 学 实践等教 学环 节 中 , 贯彻 “ 以生为 本” 提 高教 学实效性。 ,
关键 词 : 生为本 ; 以 高校 ;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 效性 思 实
第 2 9卷 第 1期
2 1年 2月 01
龙
岩
学
院
学
报
Vo. 9 No 1 1 . 2
Fe u r 01 br a y 2 1
J OURNAL OF LO NGYAN UM VE I Rs TY
以 生 为 本 : 高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实 效 性 提
一
、
思想政 治理论课 “ 以生为本 ” 的必 要性
科学 发 展观 的核 心 “ 以人 为本 ” 强 调尊 重人 、 , 理解人 , 强调发展 依靠人 , 发展是 为了人 。 这一先进
的思想为 思想政治 理论课 教学 指明 了方 向. 供 了 提 理 论指导 。 以人为本 ” “ 在思想政 治理论课 教学 中体
问题 的存在影 响 了思想政 治理论 课 的感染 力 、 吸引
从“以学生为本”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从“以学生为本”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85599c705087632311212e9.png)
从“ 以学生为本” 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徐建华
( 鹤壁职 业技 术学院 摘
思想政治教育教 学研 究部 , 河南
鹤壁
483 ) 5 0 0
要: 要提 高思想政 治理论课 教 学的实效性 , 高职 院校 就要 以科 学发展观 引领教 学改 革 , 并把 “ 以人 为本” 的理念演
提高学生 的语 言表 达能力。 另外 , 更重 要的是让 学生感受到
我 国的国际地位在 提升 , 从而增强他们 的爱 国情感 、 历史使 命感 和 国家 自豪感 。 第三个环节 : 铭记语牢记于心 。 把 思想 政治教育首先是
பைடு நூலகம்
干备课组 , 把专题分 到各备课 组 , 由备课 组共 同备课 . 并把 电子教案 、 件及查 阅到 的资料放到 “ 课 教研平 台” , 上 供大家
不仅 能把相关 内容越讲越精彩 ,而且还 能使 他们 的科研 领
域相对 集 中 , 有利 于深入研究 . 过来 能更 好地 促进 教学 , 反 从而进一步提 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实效 性。
二 、以学生为本” “ 开拓途径 。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内容 、 教学模式等方 面的改革 , 从而增强思想 政治理论课 的 实效性 。 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 的发展 。
纲, 提出上课 方法。. 2 根据实际情况 , 校把 任课 教师分成若 学
让他 们与 时俱 进 , 着时代 的步伐 前进 。 跟 为此 , 师利用课 教 前 5分 钟开辟 了“ 课前 播报 ” 这一 环节 . 让学 生走上 讲 台播 报 国际国内新 闻以及身边的时事 。这样不仅 可以让学生 了 解时事 、 开阔视野 , 引导学生关注 时事、 关心社会 , 而且可 以
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a43d9e6102de2bd96058884.png)
探讨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本文围绕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宗旨,着力对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与运用进行了阐述,积极探索了如何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富有启迪。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bstract: this paper around the student-oriente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is purpose, focus on student-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es described, and actively explore ways of enhancing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 broad ran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enlightening.keywords: people-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高等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徳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6ab95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b.png)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摘要】现代社会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运用互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教师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教育。
运用互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课堂互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必将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思想政治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氛围、互动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教学策略、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通常较为抽象和理论化,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我们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拓展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至此结束。
1.2 目的说明目的说明: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培训
![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f7978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0.png)
标题: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与方法引言:在中小学教育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政课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和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首先,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成果。
其次,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贴近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意识;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则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积极采用互动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
三、强化教师素养,确保专业性教师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要素。
提升教师的素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
其次,要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实际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
此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四、完善课程评价,促进持续改进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体化思政教学实践(3篇)
![一体化思政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fd8b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也日益深入。
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一体化思政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本文将从一体化思政教学的概念、实施策略、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一体化思政教学的概念一体化思政教学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1. 全员参与: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
2. 全过程融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3. 全方位覆盖: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 实践导向: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一体化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1. 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
这些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等。
2.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思政教育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使思政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领域。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教学能力。
学校可通过培训、讲座、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4.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辩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活动开展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6. 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果。
以生为本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以生为本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c80fafd75022aaea998f0fcf.png)
以生为本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摘要:艺术类院校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加强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把握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做到以生为本。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1艺术类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艺术人才的重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坚持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
加强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把握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做到以生为本。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艺术类院校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同点,又有艺术类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
就其共性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他们“独”性十足,都比较注重自我个性发展,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艺术类院校学生除了具备以上当代大学生共同点之外,又有着鲜明的群体特点:(一)思想特点:思维活跃、感受敏锐,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艺术类院校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感受更加敏锐,他们擅长形象思维,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他们关心社会生活,关注各类社会问题,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公民身份意识,对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较快,但也容易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
他们主体意识强烈,不迷信权威也不盲从大流,喜欢自己分析问题,但也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
因此,艺术院校学生往往表现出情感丰富、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等优势,但同时也会显现出容易冲动、欠缺理性、忽视现实等不足。
(二)行为特点:注重自我,个性鲜明,个人意识高于集体意识艺术专业教育的通常实行小班教学,部分专业是一对一进行授课,这种教学形式在发展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提高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以学生为本提高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53eca4ed9b89680203d82585.png)
I pr v me fAcua f e t n a s o o hta ltc t h u n he Ba i m o e nto t lEf c s i Cl s fTh ug nd Po ii swih t e St de t ast ss s
传统 的教学手段 和方法单 一 , 响 了教学效 果。改革教 影
学 方 法 与 手段 , 推 动 实 效 性 不 断 增 强 。 能
3 1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中医药 院校可大力推 广参 与式
教学 . 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 法是 一 种合作 或协作 式 的教学法 , 就是让 学生在 教师 的指 导。 自觉 主动地 去学 - F,
课题 。 分肯定大学生每一细微进步 , 激励 大学生保 持积极 向上 的心
态 。四要 主动接近 学生 、 深入 学生 , 以平 等 的身份和 他们 民
主协商 、 讨论交流。 2 精 选教学内容是 基础 教学 内容是思 想政治 课成 功的 基 。教学 内容 选择 适
当, 学生就会兴趣 大增 , 激发他 们 的求知 欲。如何选 择教 学 内容 ?第一 , 材要具 有新颖 性 。社 会在不 断地 变化 , 校 教 高 思想政治课教材 的内容与 不断 变化 的社会形 势相 比有一 定 的滞后性 。教师应 紧扣 时代 的脉搏 , 弘扬 主旋 律 , 极 主动 积 把社会上有广泛影 响的如 大 山里 最后 的赤脚 医生感 动 中国 20 0 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等典型材料充实到教学 中, 强 增 新颖性 。对于教材 中重复 的内容可 以少讲 或不讲 。第二 , 要 有针 对性 。大学 生 虽 身 处 象 牙塔 , 并 非 “ 耳不 闻窗 外 但 两 事 ” 他们通过各种方 式和途径 时刻 炎心 着塔外 的一 切。他 , 们关 注国际 、 国内大事 , 关心学 习和就业。因而 , 思想政治教
求真务实,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求真务实,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https://img.taocdn.com/s3/m/98550212fc4ffe473368ab49.png)
壹
No . 3
TI ME EDUCAT I ON M ar e I t
在政治课 教学实践 中 , 怎样 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 全 面提高学 生的素质 , 是教 师永 恒的探索课题。在各校开展高效教学实际的 今天, 如何 提高政治课 教学实效 , 笔者认 为必须 以学生 为本 , 求真 务实, 具体来说 以下几点。 1 求学生主体 地位之真 , 务教师主导地位之 实 切教育活动 的开展 , 应以学生为主体 , 教师 为主导 , 在教学 互动 的过程 中实 现。然而 , 个别教师 还是习惯 以 自我为 中心 , 是 课 堂教 学的统治者 , 根本不 考虑学生 的认知水平 与接受能 力 , 造 成 了教 学 中只重 知识 的传授 , 不重 能力的培养 , 学生 的主体性在 教师滔滔不绝 的宣讲 中湮没 了。 对此 , 笔 者认 为 , 要“ 求学生 主体 地位之真 ” , 先需 “ 务教师主 导地位 之实 。 ” 具 体来说 , 首先 , 教师要 多接 触学生 , 研究学 生 , 充 分 了解 学生对课 本的 自主生 疑效 果 的深度 与广度 , 同时 , 还要 了 解学生 同教材有 关的知识状况 、 社会 经历 、 思维能力 和方法 。其 次, 要树立民主 、 平等 的教 学作 风。在小组 回答问题时 , 要坚持各 小组之 间的平 等。在处理 学生问题时要坚持 以理服人 , 不 以势压 人, 只有 师生情感融 洽才可 以使 学生敢想 、 敢 问、 敢说 , 从而诱发 学生创新 意识 。第 三 , 要把教学 的重点从单纯研究如何 “ 教” 转 向 研究如何教 学生“ 学” 这方 面来 。要灵活采取讨论 、 启发式等 多种 手段, 积极 启迪学 生 的思 维 , 开发 学生 的智力 , 激 发学 生的创造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f487e38eb9d528ea81c779d3.png)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
Vol. 29 No. 6 Nov. 2008
坚持以人为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郭丽虹
(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
� ��� �
命. (二 )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内容, 方法 思 想政治教育 内容一方面 要遵循社 会发展 的规律 , 反 映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必须与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相 契合, 向生活领域回归,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 学生个体生活的意 义. 要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的实 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 生活中遇到的学业障碍, 家庭贫困, 人际交往, 恋 爱交友, 就 业困难等问题出发, 结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和实际 需要,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 层次性和可接受 性, 同时 也必须依循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变化,与 时俱进地把握时代 脉搏, 解答时代课题, 不断赋予思 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时代 特征, 时代内容和时代风格. 在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 必须科学 创新工 作方法 , 少 一些 说教与灌输 , 多 一些沟通与 疏导, 借鉴心 理学的原 理, 方法 , 技 术, 尽可能的关 注大学生的 内心世界 和个性特 征, 真正 用朋友的友 情, 用家长的 亲情来与他 们相处, 相交 , 相 知, 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情感背景, 有的放 矢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 ) 坚持以 人为本, 营造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 育的良好 环境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 处在学习成长的黄 金时 期, 处在人生观 , 世 界观形成的 关键时期 . 他 们既要 向 书本 求教, 也要向环 境学习; 既受环 境各种因 素的影响 , 也 要学会选择和改造环境. 因此, 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环境 是密不可分的. 为此, 坚持 以人为本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特别是要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 , 校园 舆论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隐性教育功能 ,必须加大力度建 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 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 文化, 增 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与文化 内涵.高校要营 造 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要以科学的 理论引导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人生目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 弘扬正气, 树立新风, 以正确的舆 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 地. 要依 法加强对学 校周边的文 化, 娱乐, 商业经 营活动 的 管理, 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 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 活动场所, 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及时处理侵害学生 合法 权益, 身心健康 的事件和 影响学校, 社会 稳定的事 端, 使高校周边环境与高校育人活动相协调 ,为高等学校创建 良好的育人条件. (四 ) 坚持以 人为本, 建立 和完善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育 的服务体系 1. 建立和完善人性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立 学校 统筹领导, 主管 部门牵头 , 职 能部门配合 , 院 系层层 落 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 质量, 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帮助 学生寻找, 确定自己个性才能充分发展的职业领域 和岗位, 分析 学生的思想 观念, 价值取 向, 利益追求等 , 有 机地进行 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 2. 建立和完善人性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 德品质和坚定的政 治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高校必须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 手 段, 潜移默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 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设心理 健康教育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31b39feea0116c175f0e48c9.png)
278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李 博/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摘 要:本文从目前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学生党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对以党建工作为基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教育教学培养人才,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要把组织教育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
可见,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学生总体积极向上,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少数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三观不正,团队意识较差,缺乏诚信等。
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党组织的正确引导。
各高校历来重视党建工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一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党建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内容是以学生党支部依托,对学生党员进行发展、培养、教育与管理,即组织发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少之甚少。
因此,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二、学生党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是相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二者在指导想思想、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
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作用。
(一)学生党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思想教育的推动作用。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bdedaf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b.png)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的基本素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一个人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德行。
中职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如此,如果只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却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很难在进入社会、投入工作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强化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创新、拓展、强化教学实效的新路径,以此使中职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中职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要求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德育的论述,如《礼记·大学》中的“明德”“至善”,韩愈《师说》中的“传道”,都体现了教育的“立德树人”。
尽管时代在变迁,但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一直备受重视。
基于此,提升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质量,有利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根本任务,全面培养适合新型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使中职学生成为物质文明的创造人,更应成为精神文明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向中职学生渗透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如传统文化、道德法律等知识,或者组织开展一些思政教育的活动,如“文化传承”的演讲比赛,“爱祖国,爱集体”的合唱、征文比赛等,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在此种环境背景下,中职学生的思想觀念能得到不断的完善,思想意识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全面健康发展,既包含人身心的发展,又包含知识文化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当然思想品德也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学校思政教育的强化,不仅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发展学生的德行,还能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向更高阶的发展方向迈进,最终走向趋于完美的人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
二、中职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一)构筑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的集体,而学校则像是微型的社会,校园文化的氛围能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同时构筑这一环境对于学生情感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完善来说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
以人为本,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aef33f1bcc7931b765ce1591.png)
2 2 河南教育( 中旬 ) 2008 . 2
‘学 “ 三 ’ 导 工 机 使 想 治 育 加 科 的 三 制, 员 作 制, 思 政 教 更 具 辅
体、 细致和深人, 及时解决好大学生在思想上、 情感上、 学习 上、 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 三三制” 辅导员工作机制是:实施 “ 三种制度” 按照全员育人、 , 即 全员辅导的 要求, 实施特聘 辅导员制度、 班级导师制度、 辅导员助理制度, 吸纳相关人 员充实辅导 伍, 创建每个人都有辅导员责 每个 员队 努力 任、 人都有辅导 员工作义 务的良 好氛围;建立“ 级工 三 作站” , 即 建立设在学生工作部门 辅导员工作总站、 设在各院系的辅 导员工作分站、 设在学生公寓楼的 辅导员一线站, 实现辅导 员对 学生工 全面覆盖;建立“ 级台 , 建立辅导员 作的 三 账” 即 日 志台账、 院系周记台账、 学生处月记台账, 使每位学生每 天的 学习、 生活情况以 及思想动态都在辅导员的精心管理 和 科学把握之中, 便及时高 以 效地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 题。 、 责编:博 稚
训 践 学 动, 高 想 治 育 容 学 心中 身 实 教 活 提 思 政 教 内 在 生 和
上的内化和外化程度,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日 常化、 连 续化和 持续化。这种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训编程教学主 要有以 种方式:见识实训, 按照国家 下三 即 统编教材设置的 教育内容和中共中央2侧 又年 1 号文件提出的理想信念、 6 爱国主 公民 义、 道德、 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 用最简洁的文, 字、 最明了的图片、 最典型的事 制成可视、 可思、 件, 可听、 可 对照、 可检测、 可使用的课件与图本, 让学生在受教育时一 见便知、 一看便懂、 了然;感悟实训, 按照深刻理解和 一目 即 认识思 想政治教 重 容和主 标, 育的 要内 要目 在社会生活中 选取一些有益、 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感悟到“ 为国实为家, 助 人实助己, 团队精神, 协作共事, 合作双赢, 有序竞争” 的道 理, 感悟中 并在 不断提高自 认知程度、 己的 思想境界, 坚定 政治 向;体验实训, 即在见识实训和感悟实训的基础上,
大思政课建设理念
![大思政课建设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da6fb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4.png)
大思政课建设理念大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探讨大思政课建设的理念,以推动思政课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一、以学生为中心大思政课建设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大思政课的核心任务,也是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思想引领大思政课应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在课程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四、注重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应将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育人的作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推动协同育人大思政课建设应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思政课程建设的合力。
应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还应积极争取家庭、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六、推进课程改革大思政课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七、坚持国际化视野大思政课建设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思政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应关注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八、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因素,应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
应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创新性,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以学生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贴近学生、贴近现实;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就是要从灌输走向对话。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两课”教学;实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才能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使两课的内容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所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
1.以学生为本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
“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
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我,而不是强迫学生去改变自我。
因此,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其需要的“阳光、食物和水”,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
2.以学生为本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就在于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终生做人做事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
培养人、教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要务,把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3.以学生为本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任务的必然要求
冯友兰先生曾说过,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
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
两个问题混淆起来”。
相比较而言,“使人成为人”是“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基础。
高校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了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课程。
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为了传授使人成为“人”的学问。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两项,一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知识,二是教会学生做人。
其中教会学生做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还是道德评判力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反思和内化才能完成。
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很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任务。
4.以学生为本也是目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从中央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重视,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和共识。
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1日的文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如何提高吸引力”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须破解三道难题。
其中两道是:偏重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课堂一味单项灌输,缺乏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离,使得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脱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缺乏现实感和吸引力,加之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的现状,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苍白无力。
总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1.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执教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以学生为本的问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有主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的义务。
教师不能以自己读书比学生多,阅历比学生广,认识比学生深,就以长者、教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市场经济社会,处在改革、创新、竞争、挑战的新时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接触信息广泛,事实上,教师有很多地方不如学生。
教师如果总是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式,要求学生被动顺从,就会使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教学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教育活动中的人是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生活在具体环境中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
教师不能总是以统一的抽象的标准出发去评价具体的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途径。
进入高校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在高中阶段,已接受过初步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受到信息化社会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的影响,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
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特个性的人,承认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差异,包括其问题和不足。
实际上,学生也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才需要教育。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现实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很多内容就知识层面来讲,大学生不但已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他们不愿意盲目地人云亦云和简单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理论与观点,他们更愿意联系自己的经历和面对的现实,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来作出判断。
以学生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现实。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作为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除了要宣示国家的主流意识外,更应该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任何教育的起点都不是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社会转型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也是复杂的,要通过调查研究,动态地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期待。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
如何化解压力、参与竞争、设计人生,如何与人交往、适应社会,这些都是学生关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正面的回应。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课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