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调研记录

校企合作调研记录

校企合作调研记录

时间:

地点:调研形式:访谈

参加人:

整理人:

调研

资料

研内

容记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调研报告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调研报告2011年5月1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近年来,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办学模式、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 一、国内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主要的探索及成功的范例 1、办学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协议订单式,二是校企合一式,三是校企股份合营式。其中以“协议订单式”最为普遍,大部分校企合作都采用这种契约式的合作方式,通过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及双方的责、权、利,使松散型合作紧密持久。 (1)协议订单式:“订单式”培养的突出特点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委托培训、订单培养”的办学特色,与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淮南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煤矿企业,签订协议,“委托培养”高职生、中职生、和集团公司内部大中专毕业“回炉”生。委托单位不仅承担学生部分培养费用,而且为教师现场调研和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调动了学校、委托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三次高职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对他们高度赞赏: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于煤矿行业,面向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走出了一条“产学结合、产学双赢”的发展道路。(《职业技术教育》05.4)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办学模式多采用协议订单培养模式。如,顺德梁銶琚中学(职业中学)坚持“面向市场、适应需要,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三个原则,与各镇供电所、顺德机电安装公司、永通机械厂、广东美芝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doc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 篇一: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我市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发展窘境,而相当多的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应该说,造成目前企业招工难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息息相关。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它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其显著特点是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快出人才,好出人才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使学校由被动服务社会,由“要我办学”转向“我要办学”,完成了从传统依赖政府办学到现代经营学校的转变。实现了

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重要突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岗位的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深受企业的欢迎。对企业、对学院、对政府都是赢利。学生、家长也欢迎。笔者在07年、08年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牵 头,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年度职教工作检查,分别对市本级及四个县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召开会议、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了解。现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六盘水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1)职业教育资源优势 六盘水市现有职业学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含民办3所),县级职教中心4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79所。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合格中等职业学校4所。全市职业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员工1661人。在校学生XX年达到23494人,其中高职1757人,中职21373人。全市职业学校校园占地766.68亩,建筑面积261257平方米,其中教室61416平方米,实验室XX00平方米,办公室11960平方米,图书阅览

校企合作订单班报告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订单”培养是目前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订单式培养中,学校与企业作为双主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研究企业不同岗位人才的技能需求,设计多种培养形式已经成为学校育人的客观需要。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目前研究的着力点。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前提下,努力构建具有产学一体化特色的教学运行机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广量身打造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必然之路。 目前,我院与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签订了三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订单培养协议”,2011届、2012届、2013届共将有120名学生分别在该公司就业。通过这三届“订单班”的研究与实践,总结“订单班”的创建过程,明确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订单班”学生的合作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等问题,以推动“订单班”的长效发展。使“订单式”人才培养更具有其可操作性。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联重科(渭南)土方机械分公司联合设立的“中联中科-西航职院”订单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订单班运行状况的支持跟踪,对企业、学生(准员工)、学院在运行订单班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研究,发现订单班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使数控技术专业订单班能辐射和带动我院其他专业订单模式培养工作。进而使订单培养成为我院各专业主要培养模式之一。 2.1研究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并将其转变为专业(订单班)培养目标 实施校企人才“订单培养”的首要条件是要以企业需求为根本,树立竭诚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找准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更好的凸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为此,我系在订单班意向初步达成后组织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前往中联公司进行详细调研,研究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岗位,并深入一线车间调研岗位能力的要求。 下图为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云南省嵩明职教基地校企 合作的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 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 育自己的特色。云南省嵩明职教基地以建校即建城、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等规划理念,按照公共资源 共享、职业教育、公共技能实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功能定位,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地对14.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进行规划,计划引入10—15所中高职院校,建成12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生态化职业教育新城。 为推动职教基地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针对目前职教基地的现状,我对职教基地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职教基地入驻院校的部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访谈,对周边片区的部分企业 进行了沟通访谈,并查阅了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 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职业教育园区”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 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企合作调研内容 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方面,有部分企业选 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有部分企业选择应届中、高职毕业生有部 分企业选择进城务工人员。 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职业道德素养、吃苦耐劳、专业技能、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 1

能力。 3.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 4.在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企业希望政府提供按实习工 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宣传企业形象、给予相关荣誉称号及实物奖励等优惠政策。 5.在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主要担忧学生安全、学生管理、生产效益、习劳动报酬、设备损耗等问题。最希望得到学校、用工优先、解决员工培训、专业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宣传企业品牌、提升生产效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调研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看法和观点: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二O一四年十二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研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资源互用。在市教育局业务主导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即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培养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一般来讲,中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学校、政府在如何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和各自的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 2、国家对中职教育空前重视,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而针对中职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少。河南省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落后于其他省份。 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职业教育要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树立“立足当地、辐射区外”的就业方针,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促进我校健康有序地发展及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我们一组七人于2012年12月1日至4日到泰安及周边地区的部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参观现场、访谈等形式,重点针对被调研单位用工情况、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等问题与10家单位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单位基本情况: 1、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国有大型企业,职工1200余人,年产值6亿多元,录用多为中高技工。所需专业主要是电焊工,数控加工。毕业生待遇为每月1500元左右,缴纳五险一金。用工方式是劳务派遣(济南泰安各一家)。可以接受学生实习,愿意同我校进行合作办学或者定向培养。 2、泰开集团。该公司为大型集体企业,年产值30多亿,职工9000多人,大多为熟练技工。面向社会招工,录用多为大专、高职学生。所需专业主要是电焊工、车工、镗工。毕业生待遇为每月2500元左右,缴纳五险一金。由于安全及单位原因,不接受未毕业学生前去实习。 3、山东泰开电缆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型企业,约有职工900余人,年产值5-6亿。大多为熟练技工。面向社会招工,录用多为高职、中技工。所需专业主要是机电工、钳工。毕业生待遇为每月1500-2500元左右,缴纳五险一金。由于安全及单位原因,不接受未毕业学生前去实习。 4、泰安泰山福神齿轮箱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型私有企业,职工700余人,年产值2.6亿元。大多为熟练技工。录用多为大专,高职、中技工。所需专业主要是车工、制造工(钳工、焊工)、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毕业生待遇为每月1500-2500元左右,缴纳五险。可以接受学生实习,愿意同我校进行合作办学或者定向培养。 5、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该公司主导产品为无碱玻璃纤维毡、无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的使命,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熟练的技能和相关职业素质的获得,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训教学不能离开企业的真实环境,教学容也必须和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可谓“叫得响,落不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缺乏合作的在动力,不能积极参与,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状况;合作只是停留在文件协议上,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对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停留在表层,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容。这些问题反映出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报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是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教育模式。近几年来,我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我院“迎评估,促创建”的关键时期,分院一系列校企合作工作进一步展开,确保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分院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教改,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合作基础初步建立,合作模式逐步多样化。近年来,分院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分院的实验实训设施,目前,分院已有油层物理实验室、化学品实验室、水泥浆实验室、化学品合成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近十多处实验实习场所,基本满足分院石化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求。分院还先后与本地区石油大型企业—延长石油(集团)股份公司,沿海大型电子企业、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建立了长效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延长集团下属企业、延安石油机械厂、永坪炼油厂、川口采油厂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合作企业的用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实践,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体验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他们动手能力。此外,分院还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提高了学生对口就业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业方向明确,对口就业率和稳定率提高,分院06级石化类部分毕业生目前已与内蒙古龙旺集团、上海中曼钻采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其次,根据企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根据合作企业岗位技术要素,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编制培训课程和教材,确定培训考核方法。 再次,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通过深入企来观摹生产实践,能有效掌握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新知识、新要求,动手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分院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虽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校企合作经验总结精编版

校企合作经验总结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一、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1.我校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洽谈产学合作事宜,双方就学生实习就业、定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达成了联合举办订单式合作协议,参加由双方共同进行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安排就业,目前这些学生大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生产一线的管理者。 2.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一方面对我校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做准备,另一方面与企业负责人协商新教材的改革和编制。企业负责人对毕业生质量和教材编制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希望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表示对新教材的编制工作将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3.通过与单位合作,邀请以上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改革,聘请这些企业的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形成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小组,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与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 4.与进行相关合作,并着手开始相关方面的合作研究。 5.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 6.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的紧密度。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了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作为实践基地,依托他们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在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中,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为学生的实习提供真实的职业技能训练环境。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的科研和生产,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职业技能水平,有效地缩短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每年学生都到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保全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实训。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围绕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培养规格所需能力要求,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企业专家充分参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安排实验、实习内容和制定教学要求。按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零距离的思路,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体,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即“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多次进行校外实践教学,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 2.进一步规范和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压缩理论学时,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时数相对稳定并适当增加。教学计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目录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3) 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3) 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 (3) 二、做此调查的意义 (3) 三、校企合作的内容及方式 (4) 1、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4) 2、其他学校与苏宁合作的内容: (4) 3、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内容: (4) 4、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方式: (5) 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 1、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 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存在的问题: (6) 问题一: (6) 问题二: (6) 问题三: (7) 五、解决方案 (7) 方案一: (7) 方案二: (7) 方案三: (7) 附:调查问卷 (7)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1)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从调查情况看,“订单班”培养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 就目前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看:首先,缺少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师;其次,政府、学校缺少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三,学生对校企合作的企业缺乏认识,对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容了解的比较少。 二、做此调查的意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感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形成开放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达成良好对接: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开展好校企合作项目,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有一支既熟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

校企合作考察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我市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发展窘境,而相当多的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应该说,造成目前企业招工难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息息相关。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它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其显著特点是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快出人才,好出人才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使学校由被动服务社会,由“要我办学”转向“我要办学”,完成了从传统依赖政府办学到现代经营学校的转变。实现了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重要突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岗位的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深受企业的欢迎。对企业、对学院、对政府都是赢利。学生、家长也欢迎。笔者在07年、08年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牵 头,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年度职教工作检查,分别对市本级及四个县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召开会议、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了解。现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六盘水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1)职业教育资源优势 六盘水市现有职业学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含民办3所),县级职教中心4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79所。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合格中等职业学校4所。全市职业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员工1661人。在校学生2007年达到23494人,其中高职1757人,中职21373人。全市职业学校校园占地766.68亩,建筑面积261257平方米,其中教室61416平方米,实验室200800平方米,办公室1196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5012平方米,学生宿舍60607平方米,食堂1577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6500平方米,其它36183平方米。现在主要开展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和劳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企业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六盘水市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269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608人,仅占从业人员的8.4%。中级以上职称5872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18%;高技能人才11264人,仅占从业人员的4.18%,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7.83%我市现有的 765户原煤、洗煤、焦化企业(包括驻市中央省属企业),从业人员11.37万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3156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8%;高级职称819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72%;中级职称3167人,占从业人员的2.8%。全市近600对地方煤矿,如按规定配齐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共需11000人(包括管理人员),但现有煤炭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仅995人(其中在企业的仅占50%左右),缺口达10500人。一方面是现有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是将来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按照到“十一五”末六盘水市主要工业生产能力达到原煤7000万吨、焦炭1000万吨及部分后端化工产品、电力680万千瓦、钢铁300万吨、水泥190万吨、电解铝30万吨、工业硅50万吨、电石30万吨的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需新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2860人。到“十二五”末,主要工业生产能力达到原煤10000万吨、焦煤1700万吨及后端

职中校企合作工作情况汇报

职中校企合作工作情况汇报 一、xx县职业中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竞争愈加激烈,xx县职业中学校以创建山西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为契机,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切实加强与县内企业合作,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践行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和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组织领导、把握方向 校企合作既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又是市场规律的外在需要。xx县政府提出职业教育要发展成为企业的“技工摇篮、劳资保姆、发展参谋、文化伙伴”,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教育局、经信委、发改委负责人为副组长、县内各部委办局分管负责人为组员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旨在提高职业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成立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为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突

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其办学水平和质量,争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局分管局长为组长,学校校长、县内重点企业人事部主管、县内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业负责人为组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调研论证专业需求、组织专业论证、制定或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订单培养、量身订制 订单式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对学生实行一站式服务的培养模式,学生选择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就等于有了可靠的就业保证,是就业创业的“通行证”。我校分别与xx县云海实业有限公司、xx县乐游天下旅行社、xx县聚金港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晋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忻府区海伟橡塑有限公司、xx县城迎宾路恒荣汽修中心等县内外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实施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和委托招生占在校生90%以上,使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借助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弥补专业课教学的不足,还加速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效益十分明显。尤其是今年我校还与xx县云海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今年的招生宣传中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共招收机电、化工专业项目生源80人,采用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学校和家长共同签订三方协

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 篇一:校企合作总结 校企合作总结(一) 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我校创建国示范中职学校内涵要求,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 2015年,校企合作办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校企合作办按照服务学生,沟通服务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工作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合教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开创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企合作办工作制度的完善 制订了校企合作办公室2014年工作思路,确定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并对办公室正常运转作了相应的筹划。校企合作办作为一个新部门,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校企合作办内部制度的完善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一)内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完善了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以及一些相关制度。如校企合作项目审批流程、校企合作项目专家评审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奖励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的规章和制度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本。 (二)与政府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 借助长株潭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长株潭工商联、长株潭经贸局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同时也借助长株潭等厂商会与各行业建立了工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到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需求。建立学校校企合作办与各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 (三)参与职教集团建设调研草案在相关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军工职教集团的筹备实施方案》建议稿,已提交领导审核。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 我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订单培养合作 我校与天天电工厂、湘潭市恒欣企业、江南工业集团等公司

校企合作报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建筑装饰专业 校企合作报告 二Ο一五年十二月

近年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各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校企合作”战略,人才和校企合作工作稳步推进,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我专业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师资培养模式,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为学校和地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先后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连等10个地区的16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专业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目前,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人,均为讲师以上职称,研究生学历。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我专业教师均达到了研究生文凭和讲师职称。 (三)实施四大提升工程,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通过培训班、公开课、竞赛、观摩等多种方式显著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实施骨干教师校外培训。通过选派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到企业,提升了教师的视野。三是实施教授培育与激励工程。2009年实施教授培育与激励工程以来已有5人晋升讲师职称。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升工程。2009年实施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升工程以来,共有5位青年教师获得了研究生学位。 (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产学研合作互动融合 学院高度重视校地(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次工作。近年来,有2名科技骨干入选教坛新秀成员;选派5名人才进企业。 (五)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依托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建有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级重点建设团队1个。 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理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努力为优秀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我团队的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注重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二)校企资源融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学校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业和地方合作,着力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建有动画工作室1个、平面广告工作室1个、校企(地)共建平台(中心)2个。 (三)凝练科研方向,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校企合作工作报告

校企合作工作总结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精神,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拓展恩施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影响力,达至“校企合作,共建共赢”的目的。现将校企合作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 遵循“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数次召开校长会议、行政会议、校企合作单位座谈会,出台了《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我校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校企合作将作为我校办学的基本制度,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处于战略地位。 二、建立健全运作机制,有效推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为促使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我校逐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指导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校领导将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在推动校企合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负责人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引领着我校教学改革。二是各科组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培养一支高效率的带队指导教师队伍,制定工学结合计划,指导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保障活动安全等。三是组建校企合作办公室作为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搭建人才输送与交流平台、政行企校信息沟通平台、学生

实习就业及教师实践基地、企业培训基地,促进校企深度、宽度合作,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和企业专家入校任教的管理办法。 深化学生实习基地管理与改革,推进学生实习基地管理机构、制度、运行等机制的改革研究深化学生实习基地管理与改革,建立健全的学生实习基地机制。 学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坚持组织学生参加为毕业实习。以生产、技术、或服务人员身份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机构由教导处到学生科到校企合作办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轨迹,学校设置专门人员与机构进行学生实习就业管理,更成立了校企合作办进行学生实习基地建设,逐步推进实习就业管理的深化制度改革。密切联系行业,关注行业发展,改进学生实习就业管理策略。 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展现校企合作成果 以建设“示范校”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契机,在2012年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先后与州内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签约单位详见企业情况一览表。 据统计分析,校企签署合作协议的数量覆盖全部汽修专业在校生。紧密型校企合作中与各个品牌4S店、恩施市汽修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合作层次和质量较高(品牌如与东风本田、上海通用别克,龙头企业如恩施新长城集团公司等)。根据有关协议,合作单位早期介入学校教学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形成相对固定学生群体,以便实现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就成员工。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使部分优秀的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调查分析报告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国示建设办公室 为了解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现状,研究发现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中的问题,提出推动校企合作有效发展的新思路和工作建议,我们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安徽等十几个省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行业的100 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配合问卷调查,分别赴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100 个企业的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调研中座谈会了解的情况,形成了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校企合作企业基本状况 按照规模不同,我们将这100 家企业(包括问卷与座谈会的企业)分成了三类:职工人数<=1000人的企业31 家,占比31% ;职工人数为1000~5000人的企业26家,占比26% ;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43 家,占43% 。 在100 家企业中,有77家已开展了校企合作,占比77% ;其余23家尚未开展校企合作。在已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有35家,占比45.54%;职工人数1000~5000人的企业21 家,占比27.27%;职工人数<=1000

人的企业21家,占比27.27%。在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职工人数>=5000人的企业有8 家,占未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34.78%;职工人数1000~5000人的企业5家,占比21.74% ;职工人数<=1000人的企业10 家,占比43.48%。总体看,规模小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比例低于规模大的企业。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77家企业中,制造业有54家,占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70.13%;服务业15 家,占比19.48%;IT企业8 家,占比10.39%。而在开展了校企合作且职工人数>=5000人的35家企业中,制造业31 家,服务业3 家,IT业1 家。在1000人以下企业中,制造业9 家,服务业7 家,IT 企业5 家。以上说明,制造业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点行业。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情况分析 (一)对开展校企合作认识的分析 为了解不同企业中不同层次人员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宣传教育,我们在问卷中对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分别设计了选择题,并进行了座谈访问。 1、企业领导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为分析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与开展校企合作的关系,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以下六个问题选项:(1)非常有必要,有利于企业选择高素质员工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要支持做好校企合作;(2)有必要,由于企业投入一定成本,可以有选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择并控制成本,没必要用太多精力开展校企合作;(3)没必要,

赴兄弟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赴绵阳、广元等院校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科研以及新校区建设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11月10日—12日,学院党委书记代华龙带领党政办、计财处、科技产业处、国资处、信息系和人文系等相关部门和教学系部负责人赴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考察。在此次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合理安排考察日程,认真走访、全面了解,与兄弟院校开展了集体交流和对口交流,实地参观了兄弟院校的实验实训场所、新校区建设、学生宿舍等。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并与兄弟院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加强校际联系、合作奠定了基础。 一、基本概况 (一)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二)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经验做法 (一)把握关键点,争取领导支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是学院发展关键。三所院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区建设推进和政策资金倾斜方面均得益于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鼎立支持。其中,绵阳市政府为

支持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除了利用土地臵换和抓住“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良好机遇为学院筹集建设资金外,还将刚建好的绵阳市水电校250多亩新校区无偿划拨给学院;为了帮助川北幼师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广元市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该校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和资助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广元市政府将市人社局创业孵化园直接建设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并对每一个创业孵化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找准切入点,明确发展主题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也就决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次考察的三所高职院校都紧紧围绕这一发展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探索实验。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省内外市、县级校外实习医院60多所,属于自己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医院就有三所,其中还有一所三甲医院。附属医院的医生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师。这样一方面让医生将最新的临床经验带到课堂,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医生随时紧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真正做到教师的“双师型”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直接到附属医院实习,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达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