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上皮组织的观察

合集下载

上皮组织实验报告

上皮组织实验报告

上皮组织实验报告今天我们来聊聊上皮组织的实验。

听起来是不是很专业,稍微有点高大上?别担心,跟我一起走一遭,什么都能明明白白地了解。

上皮组织,它其实就是咱们身体里最外面的一层皮,不仅包裹着我们,保护着我们,还负责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就像是我们体内的“守门员”,把外面的脏东西挡在门外,确保咱们的内脏不被攻击。

实验开始之前,大家一定觉得这上皮组织是啥?就光听名字,感觉好像是一些干巴巴的东西,什么细胞啊,层次啊,光听都觉得有点晕。

别急,我来慢慢给你们捋一捋。

简单来说,上皮组织是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的“防护罩”。

它包裹着皮肤,也覆盖在内脏上,像是护卫队一样存在。

你想想啊,皮肤就是上皮组织的一种,别看它平时老老实实的,其实功能强大,能有效地抵抗外界的细菌侵入,控制水分蒸发,保持咱们身体的稳定。

不过,今天的实验可不是单纯地瞎猜。

我们要在显微镜下真正看一看上皮组织的“真容”。

刚开始操作的时候,老实说有点紧张。

毕竟显微镜嘛,挺高大上的设备,没操作过的朋友肯定会怕看错、看不清。

不过,只要动手,操作几次就熟能生巧了。

拿着玻片,轻轻地放在显微镜下,调焦,渐渐地,细胞的形态就慢慢浮现出来,简直就是魔法!那些小小的细胞,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砖块,整齐划一地排列着,给人一种稳稳当当的感觉。

说到这里,我得提醒大家:显微镜下的世界,真不是一般的“微小”!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豆粒,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紧密的层面。

我们实验时看的就是上皮细胞的结构——每个细胞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连接,真是严丝合缝。

它们的排列方式不拘一格,有的像砖头一样横着排,有的像屋顶瓦片一样层层叠加。

不管怎么排,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保证皮肤或者其他部位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但是,别以为上皮组织就那么简单。

它其实非常“讲究”,有不同类型的上皮。

你可能听说过“单层上皮”和“多层上皮”,对吧?单层上皮就像是一层薄薄的纸,只有一层细胞,常见于肺部或者血管内壁。

这种薄薄的设计,目的是让物质交换更高效,简直就是“效率狂魔”。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1.上皮组织的观察结果:上皮组织是一种覆盖在身体表面或腔道内的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首先注意到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呈密集状态,中间不见明显的间隙。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呈层状,依附于基底膜。

根据细胞的形状,可将上皮组织分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

2.结缔组织的观察结果:结缔组织是一种质地坚韧、富含胶原纤维的组织,具有支撑和连接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结缔组织具有比上皮组织更大的细胞间隙,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得组织更加牢固。

结缔组织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大小不一,具有分支,通过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

结果分析:1.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差异的原因: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

上皮组织主要起保护作用,因此细胞形态呈多层或单层,紧密排列,形成了有效的屏障。

而结缔组织则主要起连接和支持作用,因此细胞间隔较大,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其更加牢固。

2.功能和作用的差异: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由于细胞紧密排列,形成有效的物理屏障,能够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同时,上皮组织还可以进行分泌,例如皮肤上的皮脂腺分泌油脂,保持皮肤的滋润。

结缔组织主要起连接和支撑作用。

其细胞间隔较大,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得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结缔组织可以连接和支持身体的各个部分,保持身体的结构完整和稳定。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构成,呈多层或单层,主要起保护和分泌作用。

而结缔组织的细胞间隔较大,通过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起连接和支撑作用。

这些差异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实验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一、上皮组织的实验报告上皮组织是由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的组织,覆盖着动植物体表面和内腔。

通过对上皮组织的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上皮细胞的紧密排列,形成有效的屏障,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此外,实验还可以揭示上皮细胞分泌液体的能力,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2. 上皮组织的形态多样性。

实验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形态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皮肤上的角质层细胞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这与它们的不同功能密切相关。

二、结缔组织的实验报告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通过对结缔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和支持。

实验结果显示,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具有很强的拉伸和弹性,能够连接和支撑身体各部分。

此外,结缔组织还能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结缔组织的细胞类型多样。

实验观察表明,结缔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类型,如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这些细胞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形态和结构也有所差异。

三、肌肉组织的实验报告肌肉组织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组织,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通过对肌肉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运动。

实验结果显示,肌肉纤维能够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具有不同的收缩方式和速度,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等。

2. 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实验观察表明,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束组成,其中包含多个肌纤维。

肌纤维内部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这些结构对于肌肉收缩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

实验一 上皮组织切片观察

实验一 上皮组织切片观察
二、学生自主观察,教师答疑并总结
10分钟
50分钟
实验内容:
一、教师示教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构造
2、使用方法:取镜→放置→对光→放置标本→调焦距→调节两瞳孔间的距离→观察→(油镜观察)→观察完毕后的处理
(二)切片观察
1、单层扁平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察
材料:肠系膜染色:镀银染色
①低倍观察:选一最薄处观察,可见1层多边形细胞。
②高倍观察:细胞排列紧密,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相邻细胞彼此相嵌。
②低倍观察:上皮的表面和基底面很整齐,细胞形态不一,界限不清。胞核位置高低不一致。
③高倍观察:4种细胞(柱状上皮、杯状上皮、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构成,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
5、复层扁平上皮
材料:食管染色:HE染色
①肉眼观察:食管横切面的腔面凹凸不平,呈紫蓝色的部分为复层扁平上皮。
②低倍观察:上皮细胞层数多,从深层到表层染色逐渐变浅。
(2)单层扁平上皮切面观察
材料:心染色:HE染色
①肉眼观察:标本中呈浅粉色一面是心内膜,可见心瓣膜;中间很厚,呈红色为心肌膜,其外是心外膜。
②低倍观察:心内膜的表面为1层内皮;心外膜结缔组织的外表面被覆1层间皮。
③高倍观察:细胞呈扁梭形,界限不明显。
10分钟
教师示教并讲解,学生边听边练
40分钟
打开计算机和显微镜操控软件,教师机示切片放大图像于计算机上,学生观察
③高倍观察:基底层为1层立方形细胞,排列紧密。
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核呈圆形,染色深。
表层呈扁平形,染色浅。
6、变移上皮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结构任课教师: 职称:
基 本 内 容

上皮组织的观察实训报告

上皮组织的观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掌握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生物学、医学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观察上皮组织切片2. 分析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3. 比较上皮组织与其他组织类型的区别五、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1)将显微镜调整至合适的工作距离和放大倍数;(2)准备好上皮组织切片,置于载玻片上;(3)用盖玻片覆盖切片,滴加适量的染色液。

2. 观察上皮组织切片(1)低倍镜观察:观察上皮组织的整体形态,注意其厚度、细胞排列方式等;(2)高倍镜观察:观察上皮组织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注意细胞间质、细胞核等结构。

3. 分析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1)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2)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3)细胞排列方式有单层和多层之分;(4)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4. 比较上皮组织与其他组织类型的区别(1)上皮组织与其他组织类型相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2)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而其他组织类型如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则具有支持、连接、运动等功能。

六、实训结果1. 观察到上皮组织切片中,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核明显,细胞形态规则;2. 上皮组织具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小,多层上皮组织细胞排列较松散,细胞核较大;3. 上皮组织与其他组织类型相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七、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了解了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2. 提高了显微镜观察技巧,学会了如何分析切片;3. 深化了对生物学、医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八、实训心得1.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确保观察效果;2. 要认真观察切片,分析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3. 要善于总结,将实训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医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上皮组织与肌组织

医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上皮组织与肌组织

参考资料:
1.段相林,郭炳冉主编《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 版,2019
2.韩秋生、徐国成等主编《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
3.安徽医科大学,《组织学》课件,安徽医科大学网站 4.艾洪滨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019年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B.显微镜光学部分的擦拭:擦镜纸 C.使用完毕罩上防尘罩
2.切片观察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1)观察过程: 目测 低倍镜检 高倍镜检
2)观察及记录的内容: A.细胞的种类、形态(形状、大小、细胞核的位置及形状) B.细胞的排列方式。 C.细胞间质的种类、形态结构。
2.切片观察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2.蟾蜍肠系膜铺片(单层扁平上皮)、平滑肌分离装片 3.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擦镜纸等
三.实验内容、步骤及注意事项:
1.简介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使用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2.简介切片观察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3.组织切片的观察与记录
1.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使用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A.规范的操作:低倍镜到高倍镜的转换 目镜的调节—近视调节 眼罩的使用
×40
11)心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心肌细胞的结构特征
×40
四.实验小结
1.检查实验内容是否完成 2.小组长清点组织切片及器械 3.总结实验内容(将所看内容填入实验报告册)
组织名称
分布 细胞种类和形态 细胞间质
4.比较上皮组织和肌组织的结构、分布异同点。
四.实验小结
5.分组总结: 1)单层扁平上皮的特点 2)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 3)移形上皮的特点 4)骨骼肌细胞的结构特点 5)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6)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实验

上皮组织实验

五、思考题:
1. 简述各种被覆上皮的主 要分布位置。 2.简述疏松结缔组织中各 细胞的功能。 3. 人和鱼的血细胞比较。
实验一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的微细结构观察
许星鸿 主讲
实验一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微 细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四、结果分析(绘图及标注): 五、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切片,进一步加 深对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结构特征的认识,熟悉其 分类及特征;掌握血涂片 的制作方法。
四、结果分析:绘图及标注(高倍镜下绘各组 织的一个局部)
1.单层立方上皮:①立方上皮细胞 ②细胞核 2.复层扁平上皮:①基底层细胞 ②多角形细胞 ③扁平细胞 3.疏松结缔组织:①胶原纤维 ②弹性纤维 ③成 纤维细胞 ④巨噬细胞 4.肌腱纵切:①腱细胞核 ②胶原纤维束 5.人血/蛙血/鱼血任选: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栓细胞各绘一个
2.单层柱状上皮:肠横切 管腔面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核卵圆形, 位于细胞的基底部。细胞的基底端有一层 极薄的膜,即基膜。面向肠腔的游离面上 有一层深红色的结构,即纹状缘(微绒 毛)。柱状细胞间有许多杯状细胞。
3.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横切面 用低倍镜寻找管腔面上皮组织的部位。可见组成管 腔的上皮较厚,其中夹杂有形似高脚酒杯的细胞, 即杯状细胞。换高倍镜观察:寻找切面切得较正的 部位,可看到明显的三层细胞核:基部是一层近圆 形的小核,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这就是锥形的基细 胞的核。第二层细胞核较大,呈卵圆形,排列稀疏, 是梭形细胞的核;表面的一层细胞核椭圆形,是纤 毛柱状细胞的核。这种细胞的游离面有一层排列整 齐的纵纹,即纤毛。在纤毛柱状细胞之间,可看到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的粘液在制片时被溶解,故呈 空泡状。在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接触处有一层很厚 的基膜。

实验1--上皮组织的观察

实验1--上皮组织的观察
• 长柱状细胞间有染色较浅,呈 酒杯状的细胞。核三角形,位 于细胞基部狭窄部分,细胞顶 端,膨大部充满着无色透明的 粘液分泌颗粒,即为单细胞腺 体——杯状细胞。
【作业与思考】
• 1、绘制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或单层柱 状上皮图。
生物绘图要求
• 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 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微镜; 以下各种组织切片: • 单层扁平上皮 • 单层立方上皮 • 单层柱状上皮
【实验操作步骤】
• (一)单层上皮( Simple Epithelium) • 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是由扁平多角形的细胞相互连接而 成的薄膜状组织,薄而光滑。 • 取单层扁平上皮装片标本,置低倍镜下观察; • 选较薄清晰处,再转高倍镜观察,细胞鳞状,边 缘波浪形。细胞核扁圆形,在上皮装片制作过程中 或脱落。
•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由短柱形细胞构成,核圆形位于中央。在低倍镜 下观察甲状腺切片标本,可见滤泡壁由单层短柱 状细胞构成,滤泡中央被染成红色的即分泌物。
• 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由高 柱状的细胞组成,核卵圆形, 位于细胞基部约1/3处。
实验一 单层上皮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
• 认识各种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游离面 的特化,并将其结构与机能联系起来。
【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
上皮组织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 构。一侧游离,一侧与皮下结缔组织相联系。因此 具有极性。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 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一般不具血管。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掌握上皮组 织结构的理论知识。

实验1-上皮组织

实验1-上皮组织
低倍镜:
2 1
找到腺泡,注
意与导管区分。染
色深的为浆液性腺
泡,染色浅的为粘 液性腺泡。
1.浆液性腺泡
3
2.粘液性腺泡
3.导管
高倍镜
浆液性腺细 胞为锥体形,核 圆近基底部,细 胞质嗜酸性;粘 液性腺细胞也呈 锥体形,核扁位 于基底部,胞质 嗜碱性,染色浅。
1.浆液性腺细胞
2.粘液性腺细胞
2 1
图30 混合性腺(下颌下腺) 1浆液性腺泡 2黏液性腺泡 3混合性腺泡 4导管 ↑浆半月
实验一: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观察并绘图:单层柱状上皮(HE小肠) 观察:
单层扁平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骨骼肌 骨磨片 血涂片
示教: 疏松结缔组织
一、单层扁平上皮(表 面观)
本片为肠系膜铺片, 硝酸银染色。
低倍镜:选择标本最薄 (染成淡黄色)处观察。
高倍镜:由于银离子沉 积在间皮细胞之间,故 细胞轮廓清楚。从表面 看,细胞为多边形,边 缘呈锯齿状,相邻细胞 互相嵌合,排列紧密, 细胞核为圆形,位于中 央,色浅。
三、单层立方上皮: 肉眼观:标本呈块状,其下方染成蓝色、凸凹不平的一面为膀胱的内表面。
1.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在标本浅染处可见许多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的管道的断面。
本片取材于动物肾脏。 细胞排列密集,高度大于宽度,核长椭圆形,靠近细胞基底部。
二、单层扁平上皮(侧面观)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图3 疏松结缔组织光镜图
1 1.复层扁平上皮
高倍镜:
上皮基底部是一
层立方或矮柱状细胞,
核圆或椭圆形,胞质
嗜碱性,细胞界限不
清;中间的多层细胞
1
为多边形,细胞界限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2)致密结缔组织 主要构成肌腱和腱膜。大 量密集的胶原纤维顺着受 力的方向平行排列成束, 基质和细胞很少,位于纤 维之间。细胞成分主要是 腱细胞,它是一种形态特 殊的成纤维细胞,胞体伸 出多个薄翼状突起插入纤 维束之间,胞核扁椭圆形, 着色深。
(3)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分布在整个淋巴结中, 构成支架。低倍镜下,选择髓 质 中染色浅淡处观察,此处为 髓质淋巴窦(髓窦),因窦腔 中细胞成分较少,便于 观察网 状组织。高倍镜下,可见网状 细胞为多突起的细胞,胞质嗜 酸性红染,相 邻的网状细胞的 突起彼此相连成网。网状细胞 的核大而明亮,核仁明显。网 状细 胞围成的网眼着色深,胞质少, 不易 看见。网状纤维细小,紧贴着 网状细胞的突起行走
(2)心肌
低倍镜下,心肌纤维走向无一定规 则,空白或淡染处为心肌纤维束间 隙,每束心肌纤维又含许多条肌纤 维。选择心肌纤维的纵断面,高倍 镜下可见心肌细胞互相平行排列, 但有分叉,彼此吻合成网,细胞境 界不如骨骼肌纤维清楚;心肌纤维 的直径比骨骼肌纤维小,有横纹, 但不如骨骼肌纤维明显;细胞核单 个,卵圆形,染色浅,位于中央; 胞质丰富,显色较淡,特别是核周 围胞质更浅淡,此处有时还可见脂 褐素颗粒;心肌纤维端端连接处, 常可以见到深染的带状结构,如同 一较粗的横纹,此即为闰盘,闰盘 是心肌纤维的特有结构。心肌纤维 的横断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 块,有的有圆形染色浅淡的细胞核, 有的无核,横断面的中央常染色较 浅。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上皮组织的观察 (1)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 分布: 1)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endothelium) 2)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间皮(mesothelium) 3)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首先,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具有贴附、覆盖和保护的功能。

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上皮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细胞形态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规则,呈多层或单层排列。

上皮细胞形态差异较大,有长条形、扁平形和立方形等。

2.染色性质:上皮细胞染色性质较高,细胞核普遍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核质比较丰富。

3.细胞质和细胞骨架:上皮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

细胞骨架系统发达,包括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

4.细胞功能:上皮组织具有贴附、覆盖和保护的功能。

它可以防止损伤,保持组织完整性。

上皮组织还可以分泌物质,如乳腺上皮细胞可以分泌乳汁。

其次,结缔组织是由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填充和支持的功能。

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显示,结缔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细胞组成:结缔组织细胞主要包括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纤维母细胞是结缔组织细胞的主要类型,它们可以分泌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等。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老化细胞和异物的功能。

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主要由细胞外基质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物质等。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们使得组织具有一定的韧性。

弹力纤维可以使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

3.组织结构:结缔组织呈网状排列,细胞间质较多,细胞间距相对较远。

4.功能特点:结缔组织具有填充和支持的功能。

它可以填充和连接各个组织和器官,支撑和保护身体结构。

同时,结缔组织还起到养分和氧气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泄的作用。

综上所述,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染色性质、细胞质和细胞骨架、细胞功能、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深入了解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为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

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

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上皮组织一、实验目的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⒉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⒊在显微镜下观察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的组织结构二、实验材料:⒈显微镜⒉胆囊组织切片⒊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⒈光学显微镜的构造⒉观察上皮组织(续表)实验报告:⒈请标示显微镜的构造(10分)⒉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准确情况评分(40分)⒊添图(30分)⒋根据实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0)(2)通过观察说出上皮组织的分类(10)实验二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血液的组成,能够辨认其中的各种细胞⒉通过观察区分三种肌纤维⒊通过观察描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二、实验材料:⒈血图片⒉疏松结缔组织铺片⒊平滑肌切片⒋骨骼肌切片⒌心肌切片⒍脊髓的横切片⒎食管组织切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续表)实验报告:⒈根据观察填出下列图片的名称(50分)⒉通过观察回答下列问题(50分)⑴血液的组成⑵三种肌组织的分布⑶结合教材写出神经元的分类实验三运动系统躯干骨、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说出躯干骨、颅骨的组成、名称位置2.在活体上指出:胸骨角、翼点、颈静脉切迹、肋弓、胸骨下角3.通过观察说出胸廓的组成、形态二、实验材料:⒈人体骨架标本。

⒉股骨、跟骨和顶骨的剖面标本。

⒊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⒋全身分离骨⒌新生儿颅骨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骨的构造及理化特性⒈骨的构造⒉骨的理化特性观察脱钙骨和煅烧的骨标本。

(二)全身骨1.躯干骨⑴组成⑵胸廓⒉颅骨⑴组成⑵颅的整体观实验报告:⒈全身骨骼填图(60分)⒉回答问题(40分)⑴躯干骨的组成⑵胸廓的组成实验四四肢骨及其连结、全身肌第一部分: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⒈通过观察说出四肢骨的组成、名称、位置⒉通过观察说出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⒊骨盆的组成、形态⒋在体表触摸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联合、耻骨结节、大转子、内踝、外踝、鹰嘴、膑韧带。

实验一:上皮组织

实验一:上皮组织

如何观察组织切片及绘图
1.根据理论课所学内容,找切片形态特征,进行 详细观察,然后绘图。 2.绘图要求:在实验报告本上用铅笔先画一个正 方形,然后用红、蓝、紫彩色铅笔把镜下看到的 结构图绘在里面,要有文字说明所画组织结构的 名称、什么染色及放大倍数,如
2.复层扁平上皮
由多层细胞组成,又 称复层鳞状上皮。切面上, 细胞形状不一。紧靠基膜 的一层基底细胞为矮柱状, 为干细胞,其产生的部分 子细胞向浅层移动。基底 层以上是数层多边形细胞, 最表层的扁平细胞已退化, 逐渐脱落。上皮与深部结 缔组织的连接凹凸不平。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 安放 对光
放载玻片
正置生物光学显微镜
调焦:先粗后细 观察
1.单层立方上皮【绘图】
.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
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从上皮表面观察, 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 形,核圆、居中。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
1.单层立方上皮【绘图】
甲状腺光镜图
低倍镜观察: 肉眼所看到的大
小不等的红染片块就 是甲状腺滤泡,滤泡 内为胶质,滤泡壁为 单层立方细胞。
1.单层立方上皮【绘图】
高倍镜观察: 围绕在滤泡周围
的单层立方细胞界限 清楚。细胞质染色较 淡,胞核多呈圆形, 位于细胞中央或靠近 基底侧。
甲状腺光镜图
本次实验课画下图到实验报告上
甲状腺光镜图 HE×400 1.滤泡上皮;2.胶质;↑滤泡旁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决利利
目录
Contents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单层立方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光镜下的 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实验一上皮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上皮组织的观察
注意事项
1. 确定座位,按学号顺序就座; 2. 黑板右侧墙上找显微镜号; 3. 拿一卡通/身份证到4B2领显微镜; 4. 显微镜放在自己桌面上,安静等待上课。
说在前面的话。。。
一、基本纪律,实验分数 平时成绩5分,实验考试15分
二、切片的管理
三、实验课安排:分组
1. 30min:学生PPT讲课—进度表; 2. 20-30min:每组提问; 3. 1h:观察切片。Fra bibliotek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台盼蓝活体注射+醛复红+偶氮洋红染色
疏松结缔组织铺 片
台盼蓝活体注射+醛复红+偶氮洋红染色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 HE染色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成纤维细胞核
脂肪组织
实验一 上皮组织的观察
温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彭芳 邮箱 1499207804@
光学显微镜(LM)
观察切片:分辨率0.2μm
目镜: 10X 物镜: 4X 10X (低倍)
40X (高倍) 100X (油镜) 方法:观察/操作
1.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2.单层柱状上皮(小肠) 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4.复层扁平上皮(食道) 5.变移上皮(膀胱) 6.疏松结缔组织 7.脂肪组织
小肠纵切
皱襞
小肠绒毛
?上皮(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形态结构:由一层多种形态的细胞组成。分 为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杯 状细胞四种。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4、?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又称为复层鳞状上皮:

上皮组织观察实验

上皮组织观察实验

(4)变移上皮
• 膀胱玻片标本
• 可见其表面的细胞体积大、 呈扁平或梨形等多种形态, 部分细胞有2个核。
• 深层细胞多呈多角形,且 较小,底层细胞呈矮柱状。 这种上皮的细胞层数与细 胞形态,可随膀胱的生理 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兔膀胱横切(示变移上皮)
4
滤泡上皮细胞,大致 呈正方形,细胞核呈 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偏基部。
2
上皮组织观察
(3)复层扁平上皮 • 食道切片标本 • 食道腔周围的细胞由数层
组成,游离面的细胞为扁 平状,中间部分呈多角形, 底部细胞近短柱状。 • 再取皮肤玻片标本观察, 它与食道的复层扁平上皮 又有何区别?
3
上皮组织观察
上皮组织观察
1.被覆上皮 • 单层柱状上皮 • 小肠上皮 :由一层较高的棱柱形
细胞并行排列组成,细胞核椭圆 形,位于细胞基部。柱形细胞之 间,可见细胞游离端染色很浅, 细胞核位于基部的杯状细胞,且 杯状细胞常因生理变化而有形态 改变。小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有 明显的纹状缘。
1
上皮组织观察
(2)单层立方上皮 • 甲状腺切片标本 • 在显微镜下观察,其

上皮组织实验小结

上皮组织实验小结

上皮组织实验小结实验一、上皮组织一、实验目的:⒈了解组织学实验目的,内容和实习规则。

⒉通过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规则,进一步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⒊参观组织切片的制作, 了解一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 以及苏木素—伊红(HE) 染色法的过程。

4. 通过看电视录像掌握上皮组织的分类,各类上皮的特点及分布。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熟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二、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则1.显微镜的构造2.显微镜的使用规则:(1)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避免脱落。

(2)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用前必须检查零件有无缺损,粗细螺旋是否松紧适宜,镜头有无污物,推进器是否灵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免影响学习。

(3)对光; 将显微镜放置座位左侧,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转动转换器使低倍(10×)接物镜正对下方。

从侧方目视,调粗螺旋,上升载物台使其与物镜相距约0.5cm,然后移左眼到接目镜(双眼自然睁开),使光线反射入聚光器,达整个视野最明亮。

(4)放置标本低倍镜观察:认出切片正反面,将正面(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放于载物台上用片夹固定好,使用推进器使有组织的部分对准接物镜中心。

左眼回到接目镜,调粗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动作缓慢,仔细观察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物像为止。

利用推进器前后左右推动标本以全面观察组织器官的一般结构。

(5)转换高倍镜(或油镜):对某个需详细观察其结构的部分须在低倍镜下找到并调清晰后,移至视野中心,转换高倍镜头,调节细螺旋至清晰物象(切记禁用粗螺旋)。

需用油镜观察时,必须在低、高倍镜调清楚后,将高倍物镜转离,加一滴镜油于玻片上,再将油镜头转正,细心地调细螺旋至物象清晰即可。

(6)用完后处理:转动转换器,取走切片(用油镜后,必须用二甲苯擦净镜头及切片),(二)组织切片的制作为了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组织的微细结构,必须把组织切成很薄的薄片,并染色,为此,须将组织器官进行以下处理:1、取材固定,将新鲜动物或尸体的组织器官切下一小块,通常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以保持原来的结构,一般固定24~40小时。

上皮组织实验报告

上皮组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上皮组织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3. 通过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的微观结构,加深对上皮组织形态和功能特征的理解。

实验材料:1. 人耳皮肤切片2. 人肺切片3. 人小肠切片4. 显微镜5. 染色剂(如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方法:1. 将人耳皮肤切片、人肺切片和人小肠切片依次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2. 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染色:a. 将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分钟;b. 将切片取出,放入蒸馏水中漂洗;c. 将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分钟;d. 将切片取出,放入蒸馏水中漂洗;e. 将切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脱水,并逐步降低浓度至纯酒精;f. 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透明;g. 将切片放入中性树胶中封片。

3. 在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并记录所见。

实验结果:1. 人耳皮肤切片:- 表皮层:由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

角质层细胞扁平、无核,颗粒层细胞含有颗粒物质,棘层细胞呈多边形,基底层细胞呈柱状,有丝分裂活跃。

-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囊、汗腺和皮脂腺。

毛囊呈管状,外层为角质层,内层为生发层;汗腺呈管状,分泌汗液;皮脂腺呈泡状,分泌皮脂。

2. 人肺切片:- 肺泡上皮: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细胞扁平,无核,有利于气体交换。

- 肺泡间隔: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内有毛细血管和支气管。

3. 人小肠切片:- 肠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细胞呈柱状,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 肠绒毛:肠上皮表面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肠绒毛,有利于增加吸收面积。

实验讨论:1. 上皮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2. 上皮组织的分类多样,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和肌上皮等。

3. 上皮组织的微观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如肺泡上皮的扁平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肠上皮的柱状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上皮组织的定义、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人体基本组织实训报告

人体基本组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人体基本组织实训,旨在加深对人体基本组织的认识,理解其功能与结构,掌握显微镜观察技巧,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后续学习人体解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解剖实验室实训器材:显微镜、切片、解剖图谱、记录本、铅笔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训原理人体基本组织是指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这些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特点,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四、实训过程1. 上皮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上皮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少,细胞膜明显。

根据上皮组织的来源和功能,可分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

2. 结缔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结缔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等。

基质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粘蛋白等组成,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等功能。

3. 肌肉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肌肉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中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功能。

4. 神经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神经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单层上皮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
• 认识各种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游离面
的特化,并将其结构与机能联系起来。
【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
上皮组织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 构。一侧游离,一侧与皮下结缔组织相联系。因此
具有极性。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
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一般不具血管。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掌握上皮组
• 选较薄清晰处,再转高倍镜观察,细胞鳞状,边 缘波浪形。细胞核扁圆形,在上皮装片制作过程中 或脱落。
•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由短柱形细胞构成,核圆形位于中央。在低倍镜
下观察甲状腺切片标本,可见滤泡壁由单层短柱
状细胞构成,滤泡中央被染成红色的即分泌物。
织结构的理论知识。
【实验用品】
显微镜; 以下各种组织切片: • 单层扁平上皮 • 单层立方上皮 • 单层柱状上皮
【实验操作步骤】
• (一)单层上皮( Simple Epithelium)
• 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是由扁平多角形的细胞相互连接而成的薄膜状组 织,薄而光滑。 • 取单层扁平上皮装片标本,置低倍镜下观察;
• 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由高 柱状的细胞组成,核卵圆形, 位于细胞基部约1/3处。
• 长柱状细胞间有染色较浅,呈
酒杯状的细胞。核三角形,位 于细胞基部狭窄部分,细胞顶 端,膨大部充满着无色透明的 粘液分泌颗粒,即为单细胞腺

体——杯状细胞。
【作业与思考】
• 1、绘制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或单层柱
状上皮图。
生物绘图要求
• 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 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 精美而美观。 • 2.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 橡皮。 • 3.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 4.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 • 5. 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 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 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