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合集下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摘要:在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脚步,促使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加。

供热系统是北方城市运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实现国家提出“双碳”环境目标,减少能耗和污染。

供热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5%左右,应积极优化供热系统,改善传统分散供热方式,改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助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分析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相关内容,采取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在满足城市的供热需要同时,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引言城市供热环节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居民生活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供热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地区内的居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

我国传统供热采用锅炉供热方式,锅炉供热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大,且效率低,能耗也相对比较高。

所以在现代自动化技术以及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综合背景下,逐步开始进行锅炉供热改造、供热设备也进行自动化升级,应用集中供热系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清洁能源供热等方式,实现供热的优化升级,同时也减少能耗和环境的污染,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供热锅炉节能管理主要影响因素1.1锅炉运行效率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锅炉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锅炉系统设计中,经常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设备选型不精准,也有部分锅炉系统存在运行控制精确度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等问题,造成锅炉运行调节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效率低,产生的污染排放也比较多,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也会引发环境的污染。

为此,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现在集中供热系统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以往的大部分集中供热单位所使用的锅炉都是燃煤锅炉,而这种类型的锅炉最大缺陷就在于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而且会带来较大的污染。

现阶段采取措施对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拆除,实施煤改电和煤改气供热,或者并入大型环保的集中供热系统,取缔了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步采用电锅炉和燃气锅炉。

换热站供暖说明

换热站供暖说明

换热站供暖说明换热站供暖是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通过换热站将热能从能源中心传输到用户的热源设备中,从而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站供暖的原理、优势和应用,并对其使用和维护提供一些建议。

一、换热站供暖原理换热站供暖是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其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器将能源中心产生的热能传递到用户的热源设备中。

能源中心通常是由锅炉、热泵或余热回收系统等设备组成,能够产生足够的热能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

热能经过地下管道运输到各个用户的热源设备,通过换热器进行传递,最终实现供暖效果。

二、换热站供暖的优势1. 高效节能:由于换热站供暖是通过中心化供热方式,能源利用效率较高。

能源中心利用先进的设备可以高效地产生热能,并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到用户设备,减少了能源损耗,提高了供暖效果,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2. 环保减排:相比传统的分散燃烧方式,换热站供暖系统的燃烧效果更好,热效率更高,减少了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3. 稳定可靠:由于能源中心设备和地下管道系统经过严格的设计和施工,换热站供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用户可以长期享受稳定的供暖效果,减少了设备故障和维护的频率。

4. 灵活性强:换热站供暖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扩展和调整。

随着新的建筑和用户加入,能源中心和地下管道可以进行扩容,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供暖。

三、换热站供暖的应用换热站供暖广泛应用于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场所。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换热站供暖作为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供暖方式备受青睐。

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或大规模建筑群中,换热站供暖可以更好地解决供热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和社区选择换热站供暖,大大促进了供热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四、使用和维护建议对于用户来说,及时了解和掌握换热站供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点使用和维护的建议:1. 定期检查换热站供暖设备和管道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换热站节能报告范文

换热站节能报告范文

换热站节能报告范文1. 引言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热能传递和分配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换热站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2.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换热站主要通过热交换器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分配。

冷热水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能的交换,实现供热系统中热能的平衡。

换热站在热能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因此如何降低能量损耗成为了节能的关键。

3. 节能措施分析3.1 优化热源供水温度通过合理调节热源供水温度,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效果。

一方面,提高热源供水温度可减少换热站对外界环境的散热损失。

另一方面,降低热源供水温度可减少供热系统内部的传输损耗。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热源供水温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3.2 优化水泵运行策略水泵是换热站中耗能较大的设备之一。

优化水泵的运行策略可以降低能耗。

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水泵的运行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水泵的控制策略,减少水泵的运行频率和耗能。

例如,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水泵的转速,达到节能的目的。

3.3 加强换热器清洗维护换热器是换热站中的核心设备,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供热系统的能耗。

定期清洗和维护换热器可以有效降低换热器的阻力和热阻,提高换热效率。

同时,合理设置换热器的运行参数,如流速、换热面积等,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节能性能。

3.4 加强管道绝热供热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传热损耗。

加强管道的绝热可以减少传热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绝热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绝热效果达到预期。

4. 换热站节能实践案例为了验证以上节能措施的可行性,我们在某热力公司的供热系统中进行了实践研究。

通过对比分析,在优化热源供水温度、优化水泵运行策略、加强换热器清洗维护和加强管道绝热等措施的应用下,供热系统的能耗得到了显著降低。

供热节能的措施

供热节能的措施

供暖节能措施一、总结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是能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节能降耗是我们的国策。

为了实现供热节能,除了加强建筑物保温、减少管道散热、减少热媒渗漏和提高锅炉效率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热介质的选择与蒸汽加热和热水加热相比,后者可以节约燃料20~30%。

蒸汽加热热损失大的原因是:(1)蒸汽冷凝水回收不完全,一般若能回收80%就算是很高了;(2)减压后冷凝水部分汽化,产生二次蒸汽,损失可达7~8%;(3)由于蒸汽传输期间的高温、管径大,散热损失较大;另外,泄漏损失也比较大;(4)蒸汽锅炉排污率为8~10%,这部分损失也很高;(5)蒸汽锅炉的排气温度高于热水锅炉。

热水供暖的系统投资大(由于热水温度低于蒸汽,热水在散热器内是对流换热,不如蒸汽的凝结放热,因而散热器面积必须增大),运行电耗大(热水流量比蒸汽流量大数十倍),但总的来说,热水供暖的节能效果是明显的,而且供暖的质量比较高,室温不会骤起骤降,而可保持持续稳定。

低温热水供暖通常用于家庭供暖,热水锅炉的额定出、入水温度是95/70℃,水在锅炉内的额定温差为25℃。

热水锅炉的加热能力为q=gc(tr—tg)式中g——热水流量,kg/h;c——水的平均比热,kj/(kg.℃)或kcal/(kg.℃)tr——热水(出水)温度;℃tg——给水温度,℃目前一般以q=700kw=600000kcal/h具有加热能力的热水锅炉相当于1t/h蒸汽锅炉来估算。

取水的比热c=1 kcal/(kg.℃)或c≈4.2kj/(kg.℃),可算出g=24t/h。

增大水的温升(tr—tg)可以减少流量g,从而减少运行电耗。

因为对于一定的管径,水流阻力与流量的二次方成正比,水泵的功耗与流量的三次方成比例。

目前常能看到的是大马拉小车,泵的流量过大,而水的温升达不到额定值。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探讨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探讨
要 从 事 建 筑 暖 通 空 调 设 计 作 , E - m a i l :i i a j i a 8 5 1 1 @1 2 6( 2 o r n , 地
理 的问题 ,对水 泵 的设 计 选 型不 能 因为 有 了变 频调
速控 制而 予 以忽视 ” 。
较 高 ,约 占 1 / 3 。 占全 国城 市 居 住 面积 1 0 %的北 方 理 ;保 证锅 炉 等设 备 的完 好 ,杜 绝跑 、冒 、滴 、漏 采 暖城 市 ,建筑 能耗 比重高 达 4 0 %。我 国建 筑 在使 等现 象 的发 生 。
用 中 最 大 的 能 耗 是 采 暖 和 制 冷 ,与 气 候 条 件 相 近 的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我 国 单 位 建 筑 面 积 采 暖 能 耗 约 是 发
通 打 下基 础 。 热源 的节 能措 施 主要 包括 以下 几点 : 1 )司 炉 人 员 及 水 处理 人 员 必须 持 证 上 岗 ,具 备节 能 意识 ;按 照切 实可 行 、完 善 的运 行操 作 规程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刘 佳 佳 , I 一 程 师 ,2 0 1 0 年 毕 业 于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主
采取 不 同的 节 能措 施 与 方法 。 综合运 用 分 层 式燃 烧 、 烟 气余 热 回收 、变频 调速 、管 网直埋 、气
候 补偿 以及 供 热计 量等 节能措 施 , 能够 大 大降低 集 中供热 系统 能耗 ,提 高能 源利用 率 。 关键 词 建 筑节 能 集 中供 热 节能措 施
3 )锅炉 的排 烟 温度 在 9 0~ 1 4 0 c j [ : 之 间 ,余 热 潜
热 电厂 来 提供 ,热媒 为蒸 汽 或者 热 水 。随着 能 源结 力 巨大 。利 用 烟气 余 热 回收 可使 供 热能 力 提高 。通

太原市某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运行

太原市某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运行

高 能源 利用 率 、 约能 源 ; 于消 除烟尘 , 少环 境 污染 ; 于实 和设备 承压能 力 , 节 便 减 易 部分 集 中分 区设 置换 热站 。4 燃 油、 气锅 炉 ) 燃
供热半径 以及换热站 规模不宜过 大。5 换热 站宜 ) 现科学 管理 , 提高供热质量 ; 改善人 民生产生活 ; 加快 城市现 代化 房提供 热源时 , 建设 等优点 J 。集 中供热 系统 作为 能源 的消耗 者和热 能 的提供 靠近热负荷中心 , 站房可 以是 独立 建筑 , 也可设 在锅 炉房 或其 他
20 07年 ~ 0 1年四个采暖年度 的运行 工况特点 , 21 总结 了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的应用 , 出了利 用二次 网循环水泵 变频 技术 是 降低 指 换热站能耗 的有效 手段 , 而达到节约能源 、 从 减少环境污染 的目的。
关键词 : 中供热 , 集 换热站 , 节能 中图分 类号 :U 3 . T 83 1 文献标识码 : A

1 4・ 3
第3 卷 第 1 8 8期 20 12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ARCHl Ec UR XI r T E r
Vo . .1 1 38 No 8
J n 2 1 u. 02
文章编号 :0 9 6 2 2 1 ) 8 0 3 -3 10 —8 5(0 2 1 — 14 0
) 供热 半径在 15k 以 内的 , . m 宜 网、 热用户是实施城 市集 中供 热系统 的三 大主要 组成 部分 , 三 装 。2 对于小 区采暖用 的换热站 , 这 部分之 间既相互联 系又相 互制 约 J 。城市集 中供 热 系统具有 提 设集 中换 热站。3 自然地形 高差 大的小 区, ) 宜根 据管道布 置条件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用5篇)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用5篇)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用5篇)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一、节能降耗的回收方法烟气余热回收途径通常采用二种方法:一种是预热工件;二种是预热空气进行助燃。

烟气预热工件需占用较大的体积进行热交换,往往受到作业场地的限制(间歇使用的炉窑还无法采用此种方法)。

预热空气助燃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般配置在加热炉上,也可强化燃烧,加快炉子的升温速度,提高炉子热工性能。

这样既满足工艺的要求,最后也可获得显著的综合节能效果。

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但另一方面,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

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美国的1/3,居世界第二位,仅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0,但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显现。

能源形势告诉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征程,也将是克服能源制约的历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是节能之路。

另一方面用电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我国单位产值电力消耗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电动机、泵类、风机、空气压缩机、工业电炉等主要终端用电设备平均能效水平较低,用电管理粗放,企业、机关、居民都还存在很多不良消费习惯,节电潜力很大。

必须高度重视节电工作,采取节电措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降低电力消耗。

节约用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节约用电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贡献。

二、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用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

我们应当如何写措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11、热网的节能热力供热管网的任务是把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的热量通过管网输送到热力站或热用户,这相当于高压电网送电,热网在热能输送的过程中,如何能高效率安全的输送,是集中供热管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采暖模式在近几年有了很大改变,并且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的推广与实施。

如何有效开展供暖节能减排工作,保证居民供暖供暖的质量,是目前供热行业的热门话题和不断深入的问题。

探讨了热源、热网、换热站的同步动态平衡调整,目的是更好地做好均衡供暖工作,保证供暖客户的室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为供暖系统的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热系统水力失调的状况及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消除水力失调,实现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改进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系统;水力平衡;平衡调节前言:目前,节能措施是供热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在供热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我国供热系统能耗仍然很高,不符合国家绿色节能发展的要求。

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使供热系统正常、有序、稳定地运行。

为此,应该对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和节能措施进行研究。

1 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状况及产生的原因对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原因的分析,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泥沙淤积造成水力失调的流量分布不平衡,造成水力失调;循环水泵选型不当,造成运行时间与设定值偏差的水力失调;运行时实际热负荷与原设计热负荷不符,超过或低于原设计热负荷,造成水力失调;因系统高程差或上下游居民高程差,造成垂向水力失调;运行过程中因系统流量变化造成水力失调,如室外温度过低、阀门开启、室外温度过高、阀门关闭,影响其他未安装调节设施的用户,造成水力失调及动态水力失调。

此外,在室外供热管网的支路和主干道上未设置必要的调控装置,导致部分管路腐蚀严重、阀门失效、控制和连接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很明显,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

另外,由于管道敷设时间较长,管道、管件和阀门的腐蚀比较严重,经常发生泄漏,管道的绝缘层和保护层会受到损坏[1]。

传统的供热管网和热交换站的调节控制一般只以二次热交换站的供回水温度为控制对象。

换热站节能措施

换热站节能措施

换热站节能措施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节能政策的提出和落实,作为能源转换利用设备的换热站节能降耗工作也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研究了换热站节能降耗的措施。

关键词:换热站节能降耗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节能与安全并重已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重点,集中供热作为社会主要基础设施当然也不例外,如何在工作中实现节能降耗深受业界关注。

针对当今集中供暖换热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具体的节能降耗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以下途径入手,科学规避上述各种问题的发生。

一、换热站节能降耗存在问题1.历史问题首先,老旧小区均建于我国大力推广节能建筑之前,均无外墙保温,窗户大多为铁框单层玻璃窗,房间保温效果较差。

该类区供热管网老化,设计年代久远,供热管径不能满足现代供暖需要,且在这些小区供热站往往都需要超标供热,才能满足人们的室内要求。

2.换热站规划问题换热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不匹配。

如:换热器阻力损失过大;还有水泵和管网不匹配,导致水泵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备最大功能的发挥,造成大量能耗的白白流失。

管网保温不达标,热量损耗严重等等。

3.管理机制问题现行换热站管理体制中,不少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体系,检修人员为减少投诉,不考虑供热成本,经常私自调节站内的一、二次流量,破坏一次网流量的平衡、二次管网超标供热。

面对这种现象节能降耗工作难度更加突出,高能耗问题仍然表现的非常严重。

二、换热站节能降耗解决途径1.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加强供热指标监管换热站内循环水泵、补水泵等用电设备是主要的耗电设施,对其加装变频器以调节控制热交换站电耗。

2.实施自动化管理以自动化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备的监控平台,对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整理归纳、对比分析并发送整改指令的统一的现代化管理流程。

杜绝传统单靠人工经验操作而引起的热能、电能、人工、车辆的浪费问题,使供热系统真正实现可调可控的量化运行。

3.加强管网保温,确保保温效果加强热网建设。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逐渐改变区域锅炉房单独供热为多个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方式。

与单一热源供暖系统相比,多热源联合供暖系统的热力和水力条件十分复杂。

虽然不可能完全取消燃煤供热,但采用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可以减少区域锅炉房的运行时间,充分利用热源厂的多余热能。

基于此,对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引言面对诸多供热管网所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锅炉房供热系统管网的节能运行还缺乏完整科学的节能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指标。

因此,建立一个由各项影响指标、合理的分配指标权重系数为主要评判内容的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集中供热锅炉房的节能运行管理,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供热浪费,缓解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供热管网节能运行管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

1集中供热系统构成供热系统是支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体包括管网、热源和热用户几部分,在供热过程中需要经过制备、转换、输送以及用热等过程。

供热设备主要是热电厂或锅炉房,通过燃烧能源或资源来产生热量,具体能源包括燃料、水、电和热;热源由锅炉、运送燃料和清除灰渣的机械设备、水处理和输配系统的水泵、鼓风机等部分构成;供热系统管网包括管道、相配套设备和附件构成,管网具体铺设方法则有架空、管沟和直埋等方式。

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表现在热传输过程以及泄漏。

换热站作为二次网热源,能耗设备有热交换器、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等装置。

热用户则是通过取暖设备将热量传输到各个房间,维持室内温度。

而用户热量消耗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散热器质量和性能以及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围护结构。

2集中供热主要问题与发展现状分析2.1锅炉运行效率不高,污染排放量较大锅炉系统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锅炉系统设计中,经常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也有部分锅炉系统存在运行控制精确度不足的现象,进而造成锅炉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产生的污染排放也比较大,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也会引发严重的污染。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四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四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一、背景介绍集中供热是指通过集中供热设施将热能输送到用户,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节能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案1. 高效热源技术引入先进的高效热源技术,例如燃气热水锅炉、燃气蓄热炉等,提高热源能效,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 智能控制系统搭建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供热负荷等参数,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优化,避免能源的浪费。

3. 高效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器,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损耗。

4. 温控阀技术引入温控阀技术,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对室内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避免过热或者供热不足的情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余热回收技术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烟气和废水中的高温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系统能效。

6. 管网改造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升级,采用低能耗材料,减少能量的传输损失。

7. 配套建筑节能技术在供热系统配套的建筑中引入多项节能技术,如建筑保温、节能灯光、高效电梯等,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集中供热节能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2. 为集中供热节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

3. 打造金融支持体系,为集中供热节能项目提供贷款和资金的支持。

四、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渠道进行集中供热节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识和意识。

五、效益分析通过以上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可以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效果,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实施该方案后预计可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六、潜在问题及对策1. 技术成熟度问题:部分技术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加强研发和验证。

对策:加强技术研发和实验室测试,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降低风险。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的关键问题和策略。

首先分析了目前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运行现状,发现存在能效低下、能源浪费等问题。

然后重点讨论了提高换热站设备效率和优化设备配置的策略。

通过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本文总结了研究内容,强调了节能运行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技术应用和智能化管理。

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换热站实际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现状分析、关键问题、策略探讨、设备配置、设备效率、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消耗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集中供热换热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设施,其节能运行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换热站存在着诸多节能运行方面的问题,如设备配置不合理、设备效率低下等,导致能源浪费严重,运行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运行策略。

通过对现有换热站的现状分析以及关键问题的识别,制定针对性的节能运行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讨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集中供热换热站作为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增长,需求量大,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而换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系统中消耗能源较大的部分,其节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换热站节能运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节约运行成本,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益。

通过对换热站运行现状和关键问题的分析,探讨节能运行策略,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换热站改造方案及措施内容

换热站改造方案及措施内容

换热站改造方案及措施内容前言换热站作为热力管网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具有热媒液传热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换热站可能存在老化、能效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与升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站改造方案及具体的措施。

方案一:设备更新换热站中的主要设备包括换热器、泵、阀门等,这些设备的更新将极大地提高换热站的性能与效率。

1. 换热器更新:目前市场上有各种高效、节能的换热器类型,比如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

通过更新换热器,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2. 泵的变频改造:将传统的恒速泵替换为变频泵,可根据不同的热负荷需求来调整泵的转速,提高能效,同时减少水力噪音。

3. 阀门的更新:使用智能阀门替代传统阀门,可以实现精确的流量和压力控制,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方案二:管网优化换热站周围的管网是供热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通过优化管网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热力传输效率。

1. 管道绝热层的更新:通过更新现有管道的绝热层,减少热能的散失,降低供热损耗。

2. 管道截面的优化:根据现有管道的流量及压力等参数,重新计算并优化管道截面,减少流体的阻力,提高流动性能。

3. 安装节流装置:在管道中适当安装节流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流速,并减少压力损失。

方案三:自动化控制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换热站的智能化运行与监控。

1. 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供回水温度,以便及时调整供热水温度。

2. 应用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换热站的运行数据,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

3. 配备PLC控制系统:引入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系统稳定性,自动优化运行参数。

方案四:能源回收能源回收是换热站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1. 余热回收:在换热站中,通过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将换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供其他用途,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2. 废水处理:对于换热站中产生的废水,可以采用生物处理、膜处理等技术,将废水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浅析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浅析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e u p n a i g o t ed sg n p rt n ma a e n s e t.T r u h t e ea p c s e c n q ime ts vn sf m e in a d o e ai n g me t p c s h o g s s e t ,w a r h o a h gv o e e e c re gn e n e in r n o a is n t a a e e h p e w o e s cey i e s me r fr n ef n ie r g d sg e sa d c mp e .I t s ,w o et h l o i o i n h c h t
2 Note s P t lu Unv ri fQ n u n d o . r at er e m ies yo ih a g a ) h o t
Absr c : Aswe alk o ta t l n w,He tn y tm fHe tEx ha g tt n i h r nse tto fh a a g S se o a c n e Sa o s t e ta fr sain o e t i i s u c n l e u e s n ti lo a s v n o n fe e g o s mp o o r e a d alt s r ,a d i sa s a i g p i to n r y c n u t n.Th s a sb s d o h i e e s y i a e n h n r y s v n on n te h peo e r hng frf rhe n ry s v n o e ta .I s p pe ,i t e e eg a i g p iti h o fs a c i o u t r e e g a i g p tn i1 n t i a r t h man y p t fr r o i iil n e t nt a i a u e , c s s vn s n t e x e e c o il u s o wa d s me nta i v sme s vng me s r s o t a i g a d h e p r n e f i

关于换热站节能运行的意见建议

关于换热站节能运行的意见建议

关于换热站节能运行的意见建议发布时间:2023-06-02T10:05:39.743Z 来源:《科技潮》2023年8期作者:杨博珺[导读] 我国对于建筑保温性能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十分明确,通常情况下建筑的保温性能基本满足设计需求,而造成这种“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各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换热站、热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换热站作为连接热源和用户侧的枢纽,其运行情况对于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大唐长热吉林热力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集中供热系统凭借着方便环保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如今侧重于考虑成本与能源耗费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消耗能源较高,当这部分能源消耗减少时,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极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量。

为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课题组对某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能耗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改进,比较改进前后的供热效果与能耗,发现换热站中存在相当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我国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加大了节能力度,力争通过各项节能措施的高效实施从根本上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关键词:换热站;节能运行;建议1换热站节能运行现状我国对于建筑保温性能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十分明确,通常情况下建筑的保温性能基本满足设计需求,而造成这种“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各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换热站、热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换热站作为连接热源和用户侧的枢纽,其运行情况对于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换热站普遍存在各类系统故障,同时其供热运行调节相对粗犷,使得供热能耗偏高。

在实际工程中,换热站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系统的硬件性能较差,比如建筑保温性能差、换热器效率低下、输配管网保温性能差、管网密封性能差、水泵运行电耗过高等因素,都会导致换热站的整体能耗偏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换热站所采取的运行策略不合理所导致的过量供热。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与节能措施发布时间:2021-06-17T14:37:33.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李峰[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有了很大进展,随着居民取暖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也更为关注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青岛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有了很大进展,随着居民取暖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也更为关注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更高效地展开供热节能减排工作和保障居民供热采暖的效果,已经成为当前供热行业的热议话题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

探讨热源、热网、换热站的同步动态平衡调节,旨在进一步做好均衡供热工作,保障供热用户室温的相对稳定,为供热体统的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供热系统;温度差;动态平衡;复合控制;节能引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城市供热系统便开始运作,以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供热管网系统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的质量和品质。

目前,供热系统多以热水为媒介,通过热媒在供暖热网系统中的循环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

然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供热不平衡现象经常发生,主要表现为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或过高。

温度过低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度过高还会产生能源浪费。

1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失调起因第一,供热管网各支路规格型号具有离散性,管路中热介质与管路的摩阻力也不同,随着热介质的输送距离输送流量也逐渐损失,为了满足远端用户的供热要求就会出现其余用户资用压头出现富余的情况,这是水力失调的起因之一。

第二,设备选型不能匹配实际供热管网特征也会造成水力失调,导致实际供热流量和设计供热流量有偏差。

第三,集中供热系统中热流量和用户数量的变化有很大关联,供热系统中的用户数量变化会使得集中供热管网流量重分配而发生水力失调问题。

第四,供热系统内用户需求的变化,比如用户家里建筑保温围护结构发生改变、室内散热设备的变化,这些间接的转化对供热流量需求的变化,也会带来管网水力失调的产生。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研究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研究
统中, 出了换热站节能改造 的方案。 提
【 关键词】 换热站 ; 节; 调 变频调速 ; 节能
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 . 目前许多换热站运行 只 二次网的流量无法进行调整 . 成换热站 系统无法根据室外温度及 实 造 是凭经验操作 , 成大量能源 的浪费 . 致供 热效率低 , 造 导 供热 品质差。 际供热需 求来调整 . 造成热力及电力资源 的浪 费 而且 大功 率的工 频 根据 国家环保节能的要求 . 实现换热站的高效管理及节能运行已迫在 泵在起停时会对 电网造成冲击 眉睫。 换热站系统二次 网循环泵通过变频器来 调速 . 变了传 统采用改 改 变出水阀的开 口度来 调节流量和压力 的方 法 .避免 了能量 的大 量浪 1换热 站 系统 . 费。在换热站循环泵变频控制中 . 采用供 回水温差结合供 回水压差控 11 热 站 构 成 .换 设定一个供 回水 换热站是指连接一次 网与二次网装有相关设 备 、 仪表和控制设 备 制的方式。换热站控制系统根据各 系统 的实 际情况 . 的机房 。 它用于调 整和保持热媒参数( 、 和流量) 压力 温度 , 是热量交换 、 压差 目标值 设定此供 回水压差值 以满足二次管网的供 暖水循环 在 L 热量分配 以及系统监控 、 的枢纽 。换热站的主要设备有 : 调节 换热器 、 此基础上 .换热站 P C系统通过测 量二 次网供 回水温差来对循环 泵 当二网供 回水温差偏大时 . 则需提高循环泵转速 . 加大二网 离心式水泵 、 控制柜 、 补水装置、 调节 阀门、 检测仪表 、 水处理设备等。 进行修正。 流量 . 提高二 网回水温度 . 改善供热效果 : 当二网供 回水温差过 小时 , l2 -换热站运行原理 减小二次 网的流量 . 实现小流量大温 差的运 换 热站的工作原理为 : 热源 提供 的高温水 由一次热 网送 至换热 需适 当降低循环泵转 速 . 这种调整可以起 到节约 电能及热能的效 果. 在大型热网 中, 这 站. 在换 热站 中 . 次热 网高温水 通过 换热器 与二 次 网循 环水进 行 行模式 一 热量交换 . 热能传 递给二 次 网循环水 , 次网 回水 降温 后 回到热 种节能手段就能取得可观的效果 同时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及平滑调 将 一 使 延 源 二次 网供水经供热 管道输送到用 户 . 冷却 的 回水 返回二次 网 回 速 的特点还可实现对 系统的平稳调节 . 系统工作状态稳定 , 长供 热设备和各部件的使用 寿命 水管 33改进补水定压方式 _ 2目前 换 热 站运 行 存 在 的 问题 . 热水管网在运行 中常发生水的漏失现象 . 了使 系统在设计工况 为 由于大部分换热站几乎无任何调节控制设备 . 完全凭操作人员经 的压力下运行 . 就必须为 系统定压 . 保证整个热水压力 网的稳定 通常 验进行手动调节 . 其参数 的调 节运行完全靠经验操作 , 当天冷的时候 补水泵 间歇补水和变频调速连续补水三种 凭借经验把供 暖系统 的供水温度提高一些 , 天热 的时候相应 的把供水 系统 中采用膨胀水箱定 压、 温度降低一些 。这样调节存在很 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 往往会造成 方式 。 用膨胀水箱定压易加重系统腐蚀 , 而且膨胀水箱必须安装在系统 大量的能源浪费 为此 , 我们可 以增加用以调节控制的设备 . 使换热站 往往很 不方便 : 间歇 补水定压 补水频繁 . 系统压力 波动大 , 运 运行调节更科 学、 更合理 , 在保证热用户 的需求前提下 , 最大 限度 的节 最 高处 . 行不稳定 : 变频调 速补水 . 其优点为 : 压点更趋近稳定 , 省补水泵 定 节 约能源。 的电能 . 动化程度较高 . 可靠 。 自 安全 3换 热 站 节 能 改造 方 案 .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进行补水定压 .通过安装在 系统管道上的压力 换热站改造采用 的调节方式是一次侧采用量调节方式 . 实现对温 传感器去检测压力信号 P并把此信号传送给调节器与设定的固定压力 . 度 的调节控制 : 二次侧 对循 环水泵进行变频控制 . 在保证供热效果 的 信号 P 相 比 .比 的结果作为调节参量送 给变频器以调节变频器输 n 较 较 同时 . 节约热能 和电能 : 同时采用变频调 速技 术调节补水泵对系统进 变频器再将频率输 出信号传给补水泵 , 进而改变补水泵 行补水定压 本 系统 的控制部分采用 P C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各 传 出电压 的频率 . L 以维持系统压力的恒定。 PP 时。 当 < O 通过变频器来调 感元件和执行器 . 实现对换热站的 自动调节 。 通过对环境温度 、 二次供 转速调节补水量 . 那么补水泵转速就会加快 . 就会增加直至 P 附 P 。 水温差及压 差的监测 .实现对一次 P P 时 . > o 通过变频器来调节电源频率使其减少 , 泵转速 补水 度、 流量的 自动调 节以适应热用户的实际需求 , 同时, 对二次 管网系统 就会减慢 , P就会减少直至 P 附近 。 。 这样 , 无论 P初始值是多少 , 最终总 进行 自动补水定压 以维持管 网的稳定性 会维持在 P 左右 。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当系统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上限 31 . 温度的调节控制 系统会 自动报警并开启阀门泄水。直至压力恢复到正常值 , 阀门 换热站 系统 对温度 的调节控制就 是要保 证二次侧有一个恒定 的 值时 . 又 自动关闭 , 停止泄水 . 这样系统运行起来就更安全了。 预设定供水 温度 . 该温度随室外温 度变化而变化 . 并且可分 时段 进行 3 . 高换热站运行管理人员素质 4提 补偿 控制元件是换 热器一次侧的 电动调节阀 , 阀门控制换热 器的 该 目前换热站有的 自动监控调控装置( 如一 、 二次 网水温 、 流量 的显 次热媒流量。 将预设定温度作为给定值 , 测量温度值作为反馈值 , 阀 大量 虽然 然 门的开度作为输出值 . 保证二次供水温度的恒定。当换热器的二次 网 示装置1 闲置 . 购买 了设备 , 而数据 采集和执 行机构的线路 供水温度低时 , 控制器 自动将 电动调节 阀开大 , 增加二次 网的供热量 ; 却并未连接 .究其原因是换热站 的 日常运行 管理人员不会或 不愿使 用 因此 . 换热站管理人员 的培训必须提上 日程, 其素质 的高低对节能 当二次 网供水温度高时 . 电动调节 阀关小 , 将 减少二次网的供热量 , 以 运行的效果至关重要 人员和技术管理 、 系统 和设备 的检查 、 保养 、 维 此 改变传 送到换热器 的热 能 , 二次网的供水温度稳定 在设定值附 使 修和改造更新 等差别对能耗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近. 达到节能的 目的

论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和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和措施

论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和措施【摘要】城市集中供热是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探讨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和措施。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 tu9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取暖是寒冷地区生活的必要条件。

供热行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当前能源和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本文探讨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和措施。

一、锅炉房鼓、引风机、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的变频设备在区域供热锅炉房的设备中,锅炉房的风机、水泵是耗能大的电气设备,其负荷占锅炉房用电负荷的80%以上,当用户需要的热负荷变化时,锅炉的负荷量也相应的随着变化,这种变化是随机的。

在实际中通常采用角行程电动执行器来控制风机吸风处的调节门,用节流阀来调节水的流量,这是很不经济的,这种调节方式虽然控制了风机的风量和水泵的流量,但风机、水泵转速基本不变,电动机所消耗电量降低很少。

因此,鼓、引风机及水泵系统的节能是锅炉房节电的重点。

另外,通过程序的控制,变频鼓、引风机和变频炉排相配合,可以达到节省燃煤的效果。

1、水泵、风机的相似定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相似工况点的水泵或风机具有以下的相似性:相似定律表明水泵、风机流量与转速成正比,水泵、风机的扬程和流量或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输出功率与流量或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水泵、风机相似定律式。

2、变频调速风机的节能分析由电机理论知道,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为:利用变频器实现调速节电运行,风机的节电效果最为显著。

对风机负载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案取代风门挡板调节风量控制流量的方案。

下图为采用输入端风门、变频调速控制的风量和电机输入功率的关系曲线。

图中,l1为输入端风门控制时的关系曲线;l2是变频调速控制时的关系曲线:图中示出输入端风门控制、变频调速控制方式下将风量调制到印%时的节电情况,此时变频调速控制方式为全风量时电动机输入功率的15%,而采用输入端风门控制方式为全风量时电动机输入功率的60%,因此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式比采用输入端风门控制方式节电为全风量功率的45%。

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运行的优化措施探索

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运行的优化措施探索

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运行的优化措施探索一、换热站运行存在的问题1. 能耗高:因为换热站需要不断运行和供热,因此其能耗较高。

2. 运行稳定性差:换热站在供热季节可能面临运行压力较大、负荷波动较大等问题,其运行稳定性缺乏保障。

3. 管网热损失大:由于管网的设计问题或者老化等原因,换热站在供热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热损失。

4. 操作维护成本高:换热站的运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成本较高。

二、优化措施探索1. 设备更新改造:换热站的设备更新改造是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更换效率更高的换热设备、更新控制系统等方式,减少能耗、提高运行稳定性。

2. 负荷预测优化:通过对用户供热需求进行精确预测,提前调整换热站的运行模式和负荷,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和运行压力,减少能源浪费。

3. 管网维护:对于管网老化和设计不良的问题,可以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改善管网的热损失问题,保障换热站的供热效率。

4. 运行管理优化: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对换热站的运行模式、操作方法进行优化,减少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5.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换热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运行稳定性和效率。

三、案例分析某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换热站存在运行效率低、能耗高、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对换热站进行了设备更新改造,更换了部分老化设备,引进了新型高效换热设备,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运行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换热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对管网进行了定期检查和维护,改善了管网热损失问题。

建立了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对换热站的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进行了优化。

通过以上优化措施的实施,该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换热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能耗明显下降,运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而且运行管理成本也得到了一定的降低。

四、总结与展望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换热站是整个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优化对于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耗、保障用户供热质量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集中
供热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发展。

主要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中所出现的
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只有降低换热站对燃料的消耗,才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热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目标。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另外我国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其中近年来供热
行业的迅速发展能够更好地为人们供热,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集中供热系统凭借着自身方便、环保的应用优势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就使得集中
供热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集中供热
系统的应用都比较耗费能源,以致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成本不断增加,这极其不
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发展。

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集中供热系统应用
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从而
为供热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供热系统当中属于一个中转站,其是连接一次供水管
与二次供水管网,相关控制设备等一系列装置的机房。

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当中,一次供水管主要指的是连接在城市各个热水管网和换热站的管网,二次供水
管网主要是连接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和用户的管网。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
通过一次热源中热水管网传输到换热站之内,然后换热站的内部就会对水源进行
换热,并且通过换热之后的水源进行传输到二次集中供热管道当中,然后为用户
提供相关的热源。

在温度表上所显示的温度就是换热站管道当中水源的实际温度,一般的回水温度和用户所使用暖气的温度相对接近。

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知识认识不足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整体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
应用当中需要注重的细节比较多,比如需要合理调整供热压力、严格把控供热设
备质量等,这也就表明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细节。

然而
现今我国大多数供热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知识认识都
不足,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不够丰富,这就导致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水平一
直得不到提高,换热站能源大量浪费的现象频繁出现。

另外如若相关工作人员忽
略了这些细节因素,那么将会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供热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供热系统能源消耗量更高。

2.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不达标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对于设备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整个系统
内的设备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才能够确保系统内部设备的协调运行,
进而保障供热系统的高效应用,并且一旦系统设备出现不协调运作,则极有可能
会影响供热效果,同时增加能源消耗。

现今我国一些供热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谋取
利益,使得所应用的大多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都不达标,并且还比较
单一落后,这就导致供热设备无法满足现今的供热需求,不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
发展。

2.3集中供热系统工作人员节能意识不强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高效应用离不开专业工作人员的支持,然而由于大多
数的工作人员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知识认识不足,同时严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这就导致他们在实际的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对于能源节约的意识不够
强烈,以致于供热过程中经常有能源大肆浪费的现象出现,他们也未能够及时制
止并且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导致这些现象频繁出现却一直未得到处理,久而久
之就使得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就会越来越多。

3加强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的有效措施
3.1加强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都会消耗大量能源,这对于供热行
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由于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系统应用过程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要想继续应用集中供热系统于供热工作
当中,就必须要尽快意识到节能措施应用的积极意义,同时注重各项节能措施的
合理应用,真正地落实节能理念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当中,从而进一
步地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3.2不断地优化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的应用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应用过程存
在诸多问题及相关工作人员节能意识淡薄,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地
优化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合理调整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供热压力,及时更
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中的供热设备。

另外还需要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科
学应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力争进一步地提升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水平。

3.3注重集中供热系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正是由于我国供热行业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及节能意识不够强烈,才导致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远远超出计划消
耗量。

因此我国供热行业需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力
争在提高他们专业知识学习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
要逐步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真正地落实节能理念于每一项工作过程中,这样才
能够从根本上来实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目标,同时还能够为供热工作的
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控制水质
在换热站实际运行中如果循环水质不符合要求,是会直接导致水管中有沉淀
物堵塞管道的,从而阻碍了换热站内部的热源交换的进行。

若是管道中的沉淀物
不能及时的得到清除,那么就会间接性的增加管道内水的流动阻力,从而直接导
致热源的流动速度变慢,热源长时间在管道内就会让其热量逐渐降低,再通过长
时间下,当热量到达用户家里时,其水热量的效果就会降低,导致热源的使用效
率也得到相应的减小。

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通过对管道内的沉淀进行及时的清理,要使用水的酸碱度去保持水质在10~13之间,水质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标
准去执行,减少管道内沉淀物的出现,减小管道中水流的阻力,从而实现热源的
使用效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换热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3.5气温补偿
集中供热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其主要是根据室外的温度来进行自动调节换热
站的供热量的。

在北方冬天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相差巨大,我们需要根据室外
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来进行调节室内的温度,要给用户带来舒适的室内温度体
验。

比如,北方冬天室外温度较低,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差异较大,这个时候就
需要根据温度差来进行调节换热站的供热量,从而来提高室内温度,让用户感受
到供热系统带来的供热效果。

结语
就我国目前供热行业发展情况来看,集中供热系统的高效应用能够很好地为
人们供热,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由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
过程中消耗能源过高,同时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于我国的现有能源量逐渐减少,并且这也导致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得不
到提高。

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加大了节能力度,
力争通过各项节能措施的高效实施来从根本上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地优
化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从而促进我国供热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1):183-184.
[2]汪鸿雁.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7):47-48.
[3]方丽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4):131-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