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

1、蝴蝶装

中国古代的装帧形式之一。五代到宋盛行。雕版印刷的特点是一页一版。蝴蝶装就是将每一张印刷页有字的一面依中缝向内对折,然后把折叠好的一叠单页牢牢地粘到裹背纸上,再将这张纸的外面包上一层硬纸,就成了一册蝴蝶装的书。这种装订形式,对折过的两个单页看起来很像蝴蝶的两个翅膀,故名。宋版书除佛经外,基本上采用蝴蝶装。

2、校勘四法

校勘四法,即陈垣总结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就是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来对勘。其方法要求先选择一个适当的版本做底本,然后用其他异本逐字逐句地进行校勘,并记其异同。

本校法:以本书校对本书,即本书的前后文字互勘,比较异同,判断其中错误。

在无异本可供对勘,或无他书可供比勘的情况下,专从本书的上下文着手,互相比较推寻,发现底本的的讹误矛盾之处。

他校法:同一事用其他的书来比勘。(所采前人之书,后人所引之书,同时之书并载的内容)(他校法中所言的他书,是指除了所校勘的本书及其注疏以外的各种与本书相关的典籍类书。用他书校本书,通常是在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取得校勘证据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他能够解决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证明的疑误。)

理校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等手段,据理推断古书的讹误。(需要古代文字、音韵、训诂、语法、文例、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知识手段)

(理校法是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不能有效地校勘古籍的条件下,依靠相关知识分析考证古籍文辞正误的校勘方法,个人主观因素作用很大。)

对古今校勘方法的总结系统全面,缜密清晰,至今被公认为从事校勘的正规方法。

3、类书

类书是分门别类汇辑各种资料以便人查阅的工具书。类书的产生早于丛书,一般认为《皇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类书的编纂基本上采用辑录原书资料加以分类排比的方法,在保存古代佚书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古代版本资料方面,以及在古籍校勘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有些类书基本上是在前代类书的基础上修葺增删而成,所引资料未必都是从原始文献摘录而来,辗转引录,不及核校,存在引文脱误、书名错乱等缺陷,故使用时尤需注意。

4、善本

善本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比较鉴别后,选出来的内容完善、刻印精良、装帧精美的古籍版本。

关于善本,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宋人所指的“善本”是精校的本子。清代除此外还关注书籍的文物鉴赏价值。认为一是“足本”(即不缺不漏,不经删削改写的原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无讹的);三是旧本(旧刻本、旧抄本)。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规定:只要在学术资料性,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中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有特殊价值的,就是善本。黄永年先生则认为凡校勘精审即接近古籍本来面目的可称之为校勘性善本,凡已成为文物的古籍可称之曰文物性善本。

5.丛书

丛书是将原单本流行的书籍汇编在一起,别题一个总名,以供人们检阅的一种文献形式,可分为专科性丛书和综合性丛书两类。

专科性丛书是汇集某一相同部类或某一学科之书籍为一书,并题一总名;综合性丛书则不拘门类,兼收并蓄,汇聚众书为一书。

丛书的作用1、古籍的保存与流传(散失的单刻本、不著名的杂著、笔记、诗文因收入得以保存);2、清代学者保存其辑佚成果的好形式;3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通过汇刻丛书向世人提供精校精刻的古籍善本;4、便利古籍利用。

二、简答

1、汉代以来目录分类的变化以及其与社会学术之间的关系

变化:从六分法到四分法,从四分法到九部十类

汉代刘歆的《七略》所创的六分法是中国古代目录分类的开端。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继承发展了《七略》,保存六分法,并对其中的“辑略”部分做了删改;在书目著录上,采用“出”、“入”、“省”的方法对图书分类做出适当的调整。

至西晋初,荀勖所编的《中经新簿》首次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其顺序相当于后来的经、子、史、集,打破了传统的六分法。

东晋的李充又将其顺序调整为经、史、子、集,此后一直为后世沿用。

唐初所编的《隋书·经籍志》首次明确以经、史、子、集为四部的标题,这一做法成为此后一千多年官私目录的惯例,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下来。

宋代调整四部分类,设置语孟、史评等类目。

清末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书目》,试图抛开四部分类法,以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分类方法为框架,将书籍分为学、政两部。

随着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传入,刘国钧试图将传统四分法与十进法结合,分为九部十类,并采用数字代表部类,基本形成了中国近代目录系统。

关系:六分法转变为四分法,与学术风气以及整个社会知识结构的变化等方面有关。

由于儒家思想始终是官方主导思想,故无论是六分法还是四分法,儒家经典都占据中心地位。

随着时代推移,诸子、兵、数术、方技等图书日益稀少,且受到学者轻视乃至压制,最终导致数类合一。

东汉末年经学衰落,史学开始分离。且由于官私史著飞速增多,体裁种类繁多,最终从经中独立出来,取代诸子等书占据四部分类的第二类。

文学的繁荣则使得诗赋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得以维持其传统地位。

简而言之,魏晋以来形成的社会知识结构是:经典稳定,诸子限制,史学发展,文学繁荣,与之相适应的四部分类法遂成为图书分类的主流,直到近代传统的社会知识结构被打破为止。

2、评述明以来辨伪思想的变化

总的来看,明代以来辨伪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剧变的结果,并随着学术潮流的变化而变化。

明中叶以后,王阳明心学风靡一时,士子热衷言心言性,学风日益空疏。但仍有一些学者不废训诂考据,扩大辨伪范围,深化个案研究,推动辨伪学的发展。如宋濂、梅鶩。

明清之际,剧烈的社会更替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宋明理学,学术界出现了回归原典、辩证伪书的风气。学者们崇实黜虚,主张经世致用,学术风气由空疏玄虚相朴素平实转化。

康乾年间,汉学产生并逐渐成为学界主流。与此同时,统治者大力提倡稽古右文,大规模整理典籍,编纂图书,进一步造成学术界重视典籍文化的氛围。许多学者穷尽毕生,对专书、群书作辨伪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