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清单

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清单

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清单一、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古代经济思想与政治经济学的起源3. 经济学派别及主要代表作品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领域二、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学1. 经济体制的分类及其特点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3.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宏观调控目标4.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和意义5. 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控制手段三、供求关系和市场经济1. 需求与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2. 市场均衡的实现和调整机制3.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修复措施四、资源配置与要素市场1. 资源稀缺性与经济选择2. 生产要素的分类和市场定价3.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比较4.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原理五、纳税与财政政策1. 税收的分类和基本原则2. 税收征管体制和税收政策的功能3.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手段4.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影响及调控六、货币与银行业1. 货币的作用和职能2.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3. 银行业的角色和职责4.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和监管七、国际贸易和汇率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分工2. 汇率的形成和影响因素3.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比较4.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汇率管理八、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1. 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影响因素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创新驱动发展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践4. 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以上是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清单,涵盖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学、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财政政策、货币银行业、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为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知识点

1 一、主要概念: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

具体来说: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方面的职能;世界货币则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这导致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大学《政治经济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及考点总结

大学《政治经济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及考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基础上,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变革。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原因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有2类: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原始森林、矿藏等;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砖瓦等。

(要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生产资料。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和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6、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包括人的因素(劳动者)、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深入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从而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政 治经济学发展知识点整理

政 治经济学发展知识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发展知识点整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政治经济学的起源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就已经对家庭经济管理进行了探讨。

而在古罗马,贾图的《论农业》等著作也包含了一些经济思想。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时期。

在17 世纪,英国的威廉·配第率先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

他的《政治算术》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国富论》被视为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在无形之中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他还阐述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增长。

2、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同时他还强调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他指出,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时,应重视对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某些有效措施。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3.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着根本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是因为它能提高生产力。

4.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了解生产力状况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居于首要位置,起决定作用,其他三个方面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6.社会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经济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它们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和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本章主要讨论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维持和扩大社会生产,必须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学科,它既包括政治学的内容,又包括经济学的内容。

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生产、分配和交换等经济活动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在这一范畴内,我们需要了解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力、剩余价值、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等基本概念。

其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商品的二重属性、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规律等基本原理。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政治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等。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应用学科。

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指导我们正确地参与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原理。

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和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指导我们正确地参与经济活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看法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②经济规律分为三种:1.适应于所有社会经济形态的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拥有客观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必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

人们不能够违犯、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能够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别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基根源理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牢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但研究生产关系必定联系生产力。

基本看法①商品(同时满足)必定是个适用物;必定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经过有代价(经济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

二要素:价值、使用价值。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与表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钱币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钱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钱币形式。

历史:实物钱币、金属钱币、信用钱币。

未来:电子钱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钱币。

实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钱币主权)③钱币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积蓄手段、支付手段、世界钱币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颠簸。

价格经常背叛价值其实不违犯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能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拘束,上下颠簸。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说起政治经济学,那可真是一门有趣又复杂的学问。

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关于经济和社会运行的秘密。

今天,我就来给您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咱们先来说说商品和货币。

您看啊,咱平常买的那些东西,从吃的穿的用的,到各种服务,这都叫商品。

商品有两个重要的属性,一个是使用价值,一个是价值。

使用价值很好理解,就是这东西能派啥用场,比如一个面包能填饱肚子,这就是面包的使用价值。

而价值呢,就稍微复杂点啦。

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比如说做一个面包,从种麦子、磨面粉到烘焙,这一系列过程中人们付出的劳动,就构成了面包的价值。

货币呢,那就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您想想,以前人们是以物换物,多麻烦呀!后来有了货币,一切都简单多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像金银、纸币啥的都能当货币。

不过这纸币啊,可没有内在价值,它就是个“纸片子”,能当钱使全靠国家信用撑着。

再来讲讲价值规律。

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简单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您可能会问,这跟咱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比如说某个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商家一看有利可图,就会纷纷生产,结果供过于求,价格又跌下来。

这一涨一跌的,就像坐过山车,可把那些商家折腾得够呛。

接下来是资本和剩余价值。

您知道吗,资本家为了赚钱,那可是绞尽脑汁。

他们通过购买劳动力,让工人为他们干活。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就靠剥削这剩余价值发家致富。

比如说,一个工人一天工作 8 小时,创造的价值能值 100 块,但资本家只给他 50 块工资,那剩下的 50 块就被资本家揣进自己兜里啦。

还有经济危机,这也是政治经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

您可能会奇怪,为啥经济会突然出问题呢?其实啊,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

政治经济常用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常用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常用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1.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科学,研究人类活动的一门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价值理论、供求关系、成本效益分析、市场均衡和政府干预等内容。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及政府的政治行为和经济政策等内容。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统计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理论建模等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1.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单位数量的变化对整体效果的影响,分析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确定最优决策。

2.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根据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益的关系,分析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问题,确定最优决策。

3.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根据商品的需求和供应情况,确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分析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的问题。

4.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税收和补贴、管制和监管等手段,调整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三、经济制度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易的经济制度,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动机,调节资源配置和分配。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以国家计划和指导为基础,实行垄断和垄断经营的经济制度,通过行政指令和资源配置,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目标。

3.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既有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又有国家干预和调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目标。

四、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提高,通过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2.经济循环经济循环是一种经济活动的循环和流动,包括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利用。

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知识点

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知识点

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知识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学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经济运作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知识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自由放任理论。

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来源于生产这种商品所付出的劳动量,而自由放任理论则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达到社会最大福利。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税收原理》则着重研究了土地和农业经济。

他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土地的生产能力限制了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农地边际产出递减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剖析,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著作。

在这本书中,他们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化生产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生活必需的那部分,也就是工人创造的利润和租金。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矛盾在于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从而导致了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初,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延续和发展。

在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理论和供求理论是核心知识点。

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

当一个人获得一件商品后,每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他所获得的满足会递减,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经济规律,探索经济发展趋势。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采用科学抽象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政治经济学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内容。

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分配和交换是生产的结果,消费则是生产、分配和交换的最终目的。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

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理解现实经济问题、指导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贫富差距、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优缺点、国际贸易与金融等问题。

总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它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探讨了经济与政治的交互作用,并就经济问题提供了政治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通过国家计划和政府控制实现资源分配的经济形式,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指市场供求和私有财产权力的制度。

2. 政治经济学的根基:政治经济学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其根基主要基于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 现代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力量和利益,以及如何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经济目标。

4.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指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强调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5. 政治经济学家的角色:政治经济学家研究理论,并就政府政策和经济变革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6. 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由:政治经济学讨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和限制。

7. 政治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政治经济学涉及一系列关键概念,如供求关系、竞争、垄断、劳动力市场和财政政策等。

8.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政治经济学始于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派,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后来发展为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不同思潮。

9. 政治经济学与全球化:政治经济学研究了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政治力量的影响。

10. 政治经济学的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

11. 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公平: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2. 政治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可持续发展,即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社会公正。

13. 政治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福利。

14. 政治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研究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

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引言概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国家和市场的相互作用、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下的小点,来全面归纳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一种社会中经济生活的组织形式,包括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等。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供需关系自由调节;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国家对资源的配置进行计划和控制;混合经济制度则是市场和政府共同参与资源配置。

相关知识点包括: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计划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 混合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4. 不同经济制度的优缺点评析;5. 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制度形式。

第二大点: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和发展是经济学的重要话题,它们涉及到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更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相关知识点包括:1.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定义和区别;2. 经济增长的动因和影响因素;3. 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挑战;4. 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指标;5.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政策和实践。

第三大点:政府与市场政府和市场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行为主体,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

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规制、管理和调节的角色,保障公平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实现。

相关知识点包括:1.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职能;2. 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关系;4. 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和手段;5. 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比较。

第四大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深化和扩大的趋势。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增加,促进了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相关知识点包括: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背景;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3.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差异;4.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5. 国际经济组织和协定对经济全球化的调节作用。

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概念大全

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概念大全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

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

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

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庸俗政治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代表人物萨伊(法国)、马尔萨斯(英国)。

该学派宣扬阶级调和,掩盖利润的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注意:不联系经济基础)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物质,如矿藏;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

劳动价值论:(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3)、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4)、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

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联系凝聚而成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与政治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结合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综合性学科。

在政治经济学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归纳整理,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经济学研究重点在于经济现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而政治学主要研究权力、利益、组织和国家等政治现象。

两门学科的交叉点在于国家、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国家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社会、国家的发展进程。

其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是一种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宗旨的社会制度。

它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国民经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群众路线;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思想上政治上的革命。

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行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是由国家来计划和管理经济。

从效率、自主和公平等维度上进行比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差异很大。

市场经济主张自由竞争和自愿交易,居民的自由意志能够面面俱到地体现,实现个人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计划经济则是由政府垄断经济,宏观经济规模上可以实现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自主能力和选择能力受到了制约。

四、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政治制度不同会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方式,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看似极相对立的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实则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稳定、政府的决策效率、法治、世界贸易规则和保障知识产权的国际监督等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要点。

首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规则。

常见的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

计划经济制度则由政府来进行资源配置和价格管理。

两种经济制度各有优劣,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经济制度。

其次,政治经济学关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常见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

产业政策则着重于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此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和提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生产力的提高等。

经济增长则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指标,政府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政治经济学还研究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资源配置是指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经济活动中,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收入分配则关注社会中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收入的分配问题。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治经济学还研究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

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4)与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相适应,经济规律分为三种:一是为数很少的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5)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
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第一章
一、主要概念:
1.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4.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5.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12.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4.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就经济形式而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

(4)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过程。

简单商品经济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

2.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3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

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构成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集体所有制范围内的劳动,国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利益主体条件下的劳动,是相对于社会劳动的局部劳动)是指具有私人性质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2)在商品经济中,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其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或局部)劳动,社会劳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

(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的产生和解决,决定着商品经济内在的其它两对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