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的关系。

3. 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实验器材、豌豆实验结果数据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

Step 2: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包括:-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两个基因割裂分离并独立遗传给子代。

-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为后续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Step 3:分组讨论与实验(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遗传特征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师提供豌豆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本,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现象中的应用。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于不同遗传特征的解释。

Step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进行对比和归纳。

- 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加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提供其他遗传现象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基因分离定律说课课件.

基因分离定律说课课件.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五、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孟德尔遗传定律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
王建强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 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 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 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然后,运 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 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 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该部分内容能为生物变 异提供理论基础。
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 术语 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 验过程及其解释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 能力目标 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 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 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 过程进行介绍,进行 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孟德尔相对性 状的实验过程;对分离现 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 语的识记;基因的分离定 律的本质 2 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的写法

提出问题
讲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时,先引导 学生阅读自学,同时出示一些思考题: (1)孟德尔假说的要点是什么? (2)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 性性状的? (3)孟德尔又如何解释子二代会出现性 状分离,且分离比3:1?

教 师 进 行 实 例 分 析 讲 解

拓展训练: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能把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过程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背景。

2. 使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过程:纯合亲本杂交、F1代自交、F2代分离比。

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预测遗传后代、遗传咨询、育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如何理解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分离与组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 利用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分离定律。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进而引入基因分离定律的教学。

2. 讲解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使学生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背景。

3. 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引导学生理解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分离与组合。

4.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遗传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如肤色、眼色等,让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解释。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遗传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遗传实验: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如植物杂交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理解。

高中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说课稿

高中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说课稿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这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六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以第五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节知识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定基础,是高中生物教学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生物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我将本节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⑴、知识目标知道: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理解:I、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II、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解释。

III、测交法证明基因分离现象的正确性。

应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⑵、能力目标I、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II、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III、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IV、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⑶、情感目标I、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II、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③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人本主义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情意交流活动,所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1、知识掌握上,本节课知识和第五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关系密切,但时间已过去两个月,而且那部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许多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些染色体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已经很模糊,所以课前需发一些针对性练习来回忆减数分裂。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苏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苏教版
4.论述题:
(1)请结合实例,论述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请论述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在遗传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论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4)请论述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对遗传学发展的影响。
5.实验题:
(1)请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设计一个验证实验。
(2)请解释实验操作中,如何确保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得到验证。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基因分离定律,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现象在生物繁衍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解,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念。
4.社会责任:学生能将基因分离定律应用于实际生活,如遗传育种、疾病诊断等领域,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本节课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当F1代进行自交或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时,F2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选择优良品种、控制疾病等。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独立分离。

基因分离定律 说课课件

基因分离定律 说课课件
与其他章节联系 与《减数分裂》、《基因的表达》相联系
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联系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一)
教学目标
1、概述孟德尔豌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2、能阐述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 状、性状分离重要定义
知识目标
3、解释一对性状分离实验
1、通过对孟德尔杂交试验和一个相对性状 分离的解释,锻炼分析、综合和概括的思维 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1、认同基因分离定律
教 材 分 析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2、形成科学的实验探究思维,学会观 察分析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一)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
教 材 分 析
1、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实施方案 多媒体展现,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引入相对
性状等概念,最后小组讨论、归纳中加强理 解;充分利用前概念辅助分离现象的解释
答案:C 分析: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之间相互授粉,甜玉米的 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甜玉米的果 穗上出现非甜籽粒也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四)
随堂练习,及时反馈
2.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 使其自交得到F1植株是( )
A.高矮之比是1∶1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
2011-5-16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
说课提纲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六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第五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节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生物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我将本块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目标
 (1)知道杂交的含义及杂交的基本方法。

 (2)会写遗传学的各种基本符号。

 (3)能够辨别相对性状、纯合体、杂合体的实际例子。

 (4)能够理解并表达等位基因的含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以及测交的概念与意义。

 (5)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理解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遗传问题。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引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会有相似的特征?这与基因有关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基因对个体特征的决定性作用。

2. 详细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三个规律:孟德尔的第一定律(纯合子法则)、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法则)和孟德尔的第三定律(独立性法则)。

3. 使用图表和实例说明每个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基因遗传的案例,例如花色、眼色等,让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这些遗传问题。

2.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基因的分离过程,并总结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遗传问题的方法。

步骤四:实验设计(15分钟)1.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基因分离实验,例如利用果蝇的眼色进行实验。

2. 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材料,并绘制实验流程图。

3.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并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猜测和解释。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他们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

2. 基因遗传案例的材料和图表。

3. 实验所需的果蝇和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展示。

3. 学生对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遗传学文献,进一步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其他遗传学原理。

《畜禽繁殖与改良》之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畜禽繁殖与改良》之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我将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畜禽繁殖与改良》中第一章第二分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中课题一内容,是第一分单元《细胞的繁殖》这节课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连锁交换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定基础,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人本主义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情意交流活动,所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并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予学习上的指导:1、基础能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相关内容,但那部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许多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些染色体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很模糊,所以课前下发导学案帮助学生预习。

2、学生特点:学生乐于借助电脑、手机等新媒介学习,喜欢动手操作,喜欢互动强的学习方式,活泼好动,有竞争意识,但在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运用方面还需提升。

所以教学中应注意生动性和浅显性,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逐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针对以上学情,本课采用创设学习情境,课前布置任务,利用小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探讨,并且探究与练习相结合,加强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岗位能力需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离定律的发现历程。

(2)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质。

(3)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理解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解释和推理。

高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实例引起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眼睛颜色遗传的案例,提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子女有的是单眼皮?”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基因、染色体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通过复习,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基因的分离定律。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和验证。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明白遗传知识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分析遗传现象。
-例如:模拟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遗传规律。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例如:播放遗传实验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利用在线遗传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1)说明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2)简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3)尝试解释分离现象,并运用测交实验验证分离现象。

(4)举例说明纯合子、杂合子、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数据,形成科学的实验分析习惯。

(2)分析孟德尔研究的步骤,形成对科学一般过程的认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孟德尔,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2)学习孟德尔,树立创新观念。

二重点难点分析(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本课题的重点。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本课题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本课题采用“问题——探索”的教学模式。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以叙述孟德尔生平为线索,渗透崇尚科学的思想。

同时引出其做的豌豆杂交试验。

然后,以科学方法教育统领奋力定律发现的全过程。

通过为教科书中标题起副标题的方式,突出科学方法教育。

其中尤其要注意概念教学,扫清课本繁多的概念障碍。

最后,引导学生将基因分离定律运用于实践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标题相应副标题一对相对性状的试验观察试验,发现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的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四教学过程1 设疑导入[导入]我国古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用红色的牡丹花与白色的牡丹花杂交,产生的新个体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可能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A.红色;B.白色;C.介于红色与白色之间的粉色;D.产生第三种新的个体;E.不能产生新的后代。

教师:实际上,类似上面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遗传到自己的优良性状,所以哪怕自己是单眼皮,也希望后代是双眼皮。

但实际情况是,如果父母是单眼皮,他们的后代就不可能是双眼皮。

这一现象又是为什么呢?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现象,在100多年前早就引起了奥地利修道士叫做孟德尔的注意,并用豌豆做实验,写出了《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创新性的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材地位】《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该节内容是前面第二章中减数分裂及生物的生殖等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内容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甚至是选修课本的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的原因;2.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3.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4.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5.确立科学实验导致科学发展的观点,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理解测交实验。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法引导】1.概念较多,学习上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2.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探索过程,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本节内容的编排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六小部分:豌豆适宜用作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杂交的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教学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本节课的新概念特别多,而教材上的甚至都不齐全,因此在编写的学案中第一部分整理了系统的概念,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二是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不仅自己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特别要求学生课前依据学案进行预习;第三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的解释”进行教学时,尊重事实,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没有滥用讨论法或是探究式教学,因为天才的孟德尔提出的完美无瑕的解释不是几十个学生讨论一会就能得出的;第四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以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导课在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的是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生殖的子代在性状表现上总是与亲代个体相同或相似,这就是遗传。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

(2)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活、生产的实例现象。

三、教学方法1.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

3.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

4.归纳概述、强化基础。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根据课本“边做边学”为引导,学习模拟实验的制作过程,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2)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这节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定基础,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生物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我将本块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知识与技能:(1)说出孟德尔的选材原因、实验方法和操作要点。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解释和推理。

(2)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以及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孟德尔的生平以及为遗传学所作贡献的介绍,学习孟德尔热爱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

3、教学的重、难点本课题教学的重点①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性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的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教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本节课为新课教学,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但对基因的结构、复制和表达还没有学习,DNA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毕竟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现象,所以要把它同生物的性状遗传结合起来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本节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多,同时考虑到教学大纲对教材重难点的要求是最高层次D: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我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学习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第三课时学习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伍排刚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课属于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制定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新课程理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奠基性规律,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个体发育----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大遗传规律-----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进化”这条主线上重要的环节,它承上启下,上减数分裂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下自由组合定律又是在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发展区,尤其是孟德尔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从简单问题入手,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思路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辨证统一的现代思维方式有重要作用。

依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认识,以及高二学生接受能力强等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遗传基本规律研究的一般方法——杂交法2.理解一队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3.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及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过程,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通过学习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实验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我确立了教学重点内容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在实践中的应用,看似简单的规律,难在其科学的发现过程,其中等位基因的分离,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为难点。

四、突破策略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2.出示染色体的遗传图解进行讲解3.应用遗传定律解题,做到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从而突破难点五、学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做题训练六、教学过程1、导言: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对白羊生了一个小黑羊,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小孩,导入本课。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质。

o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o理解性状分离现象及其解释。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遗传学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实质及其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难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三、教学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

•豌豆种子、实验器具(如有条件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基因的概念和遗传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o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简要介绍实验背景和意义。

2.新课讲解o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质,强调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的分离和独立遗传。

o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o讲解性状分离现象及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孟德尔实验中的应用。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o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分析。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实质及其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如基因工程、遗传病诊断等。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基因分离定律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o准备一个与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的案例或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证据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 教学重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教学难点-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际遗传现象中的应用。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实验模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图片或模型-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遗传现象的了解,引入基因分离定律的主题。

##### 新课讲解1.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 介绍孟德尔的生平和他对遗传学的贡献。

- 通过多媒体展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解释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

2. 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 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配子的分离而分离。

- 通过图解和动画展示基因分离的过程。

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分析孟德尔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 讨论孟德尔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基因分离定律。

4.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讨论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病诊断、作物育种等领域的应用。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际意义。

#####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基因分离定律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 实验模拟- 利用豌豆模型或软件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

##### 课堂小结- 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强调其在遗传学中的核心地位。

- 强调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 准备一个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在现代生物学应用中的小报告。

#### 板书设计```基因的分离定律1. 概念2. 基本原理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4. 应用- 遗传病诊断- 作物育种```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科学原理,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这一重要遗传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这节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定基础,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生物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我将本块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孟德尔的选材原因、实验方法和操作要点。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解释和推理。

(2)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以及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孟德尔的生平以及为遗传学所作贡献的介绍,学习孟德尔热爱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

3、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①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性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的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教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本节课为新课教学,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但对基因的结构、复制和表达还没有学习,DNA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毕竟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现象,所以要把它同生物的性状遗传结合起来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本节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多,同时考虑到教学大纲对教材重难点的要求是最高层次D: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我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学习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第三课时学习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分析。

本节课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合作、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

三、说学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人本主义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情意交流活动,所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并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予学习上的指导:
1、知识掌握上,本课题知识和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关系密切,但那部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许多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些染色体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很模糊,所以课前下发导学案帮助学生预习。

2、心理上,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但由于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清楚分离定律的学习是难上加难,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从心理上有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使自己更加提高听课的注意力,以防对一些概念和过程的不理解。

所以教学中应注意生动性和浅显性,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逐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明星的图片导课,让学生分析谁和谁像,水到渠成的引出遗传的概念,继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有关孟德尔生平及杂交实验法简介,既渗透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又为理解下面的杂交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课前利用导学案自学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及插图,完成四个思考题:
(1)简述孟德尔生平
(2)为什么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结果会可靠,而且易于分析?
(3)豌豆人工杂交试验是如何做的?
(4)遗传物质肉眼看不到,孟德尔是如何将所要研究的遗传物质变化规律变为可推测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之后完成预习导学案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顺理成章地解释重要概念“性状”“相对
性状”,这可以陪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也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作铺垫。

讲“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利用多媒体、插图形象化述说杂交过程,同时还应指出孟德尔之所以能发现问题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观念的教育。

再要求学生观察表3-1,真切感悟其他性状也存在这样的分离比,使学生认识到实验结果重复出现,其中必蕴含着规律性。

板书的同时指明本节出现的一些重要符合的含义(P、♀、♂、×),在学习到子一代为紫花一种性状时,引出“显性性状”及“隐性性状”等概念。

(预习导学案设计意图是提高学生课前自学能力,为上课学习节省时间,重点攻破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讲述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同时出示一些思考题:
(1)孟德尔假说的要点是什么?
(2)孟德尔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3)孟德尔又如何解释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3:1的?
阅读思考的同时体会孟德尔所表现的思维的深刻性,之后完成探究导学案内容:
a、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b、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

c、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且机会均等,于是基因又恢复成对。

e、在成对基因存在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显性起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概念形成的渐进性和逻辑性。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过程、现象和解释的教学中出现许多新名词(概念)且属理解范围,一下子和盘托出,学生消化不良甚至有后遗症;按教材按部就班,逻辑性又不强,可以分三步操作:
1)学生阅读教材, 自读过程中初步接触相关概念。

2)教师图解板书过程,引导学生依次再认相关概念和符号。

(教师绘图学生叙述P 、F1、F2、♀、♂、×等符号的含义)
3)创设情景深入理解重要的概念:(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

掌握由P- F1,F1-、F2判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方法和规律)。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解遗传图解的书写步骤和方法,理解好自交和杂交。

(设计意图利用探究和训练导学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五、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以及一些符号代表的意思,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由于只有一节课时间,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解析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深度,因此尽管学生课前预习,但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十分理想,在做练习题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另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