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 ppt(沪教版)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20年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课件(共199张)
知识点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寒冷的冬天,厨房中的水结冰了,而盐水和食醋却不易结冰,是 因为加入盐和醋之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不易结冰。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是因为加入盐之后,溶液的沸 点升高了。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从微观上分析,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 的作用下分散到溶剂间隙的过程,因此,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溶质
知识点 溶解与溶液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研究其中一 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该方法可以使 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它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在做对 比实验时,常常应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乳化与乳化作用
生活中洗涤油污的方法有三种,但原理各不相同。一是用汽油等溶解 油污;二是用洗洁精等乳化剂乳化油污;三是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 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之和,要根据公式V=m/ρ来计算。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的判断口诀: 固液溶解液为剂, 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为剂, 不指溶剂水为剂。
知识点 溶液的组成
常见的溶剂最主要的是水,还有汽油、酒精等。例如,水能溶解氯化 钠、硫酸铜等许多种物质,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知识点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一拉热”食品袋往往有两层,上层是食品,下层的上部分是水袋,下部分
是生石灰。当拉动下层中间的那根线时,水袋就会破裂,水与生石灰相遇,发
生化学反应:CaO+H2O
Ca(OH)2,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
化学与材料 PPT教学课件1 沪教版1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教学方法 —— 情景探究,师生互动 学习方法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实验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展示相关图片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必做题:书P240练习与实践
教
学 教
学
情 法
目
分 分
标
析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选做题:以材料与日常生活为题,写一篇 小文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 合金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 塑料 四、复合材料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思考讨论比较归纳
四、复合材料 讨论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 合成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各自的优 缺点,比较哪种材料更适合制造飞机 的机翼、火箭的锥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02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
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的热效应。
盖斯定律
03
盖斯定律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
完成的反应,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7
02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5
8
氧气、氢气和氮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 气体,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 烧和供给呼吸。氧气在医疗、冶
键等。
2024/1/25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间作用力的 变化密切相关。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24/1/2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01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体系的温
度发生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酚
芳香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 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 酚香味和弱酸性。
醚
醇分子中的羟基被醚键取代而生 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O-R',具 有醚香味和一定的水溶性。
2024/1/25
31
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认识
2024/1/25
化学与材料课件11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⑴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 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⑵废弃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 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⑶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 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 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 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 情景探究,师生互动 学习方法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相关图片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 徐特立
?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森林中有一种高大的 乔木,叫作“三叶树” 如果用小刀在它的树 皮上割开一个小口子, 便会有牛奶似的树汁 流淌出来。这种树汁, 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 的橡胶的最初来源。 在印第安人的土语中, “橡胶”是 “树木的 眼泪” 的意思。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
四、复合材料
讨论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 合成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各自的优 缺点,比较哪种材料更适合制造飞机 的机翼、火箭的锥头?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1.交流讨论实践体验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材料 课件沪教版
化学与材料
A、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B、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均不耐热,受热后易熔化改变原来形状 D、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2、综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D
A、填埋或向海中倾倒处理 B、热分解或熔融再生处理
钛车架
金属材料
从外形上看,钛很像钢铁,但和钢铁相比,具有很 多优异性能。因此,钛可成为一种发展快、用途 广、收效大的金属。目前,有人把钛叫做“时髦 金属”,也有人根据钛在工业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及其在未来发展趋势,把钛称为第三金属(第一 金属指钢铁,第二金属指铝)、未来的钢铁。
在飞机制造工业上,钛的比强度是目前使用材料 中最大的,是不锈钢的3倍,是铝合金的1.3倍。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 快。速度越快、飞机跟空气摩擦产生的飞机表面 温度就越高,当速度达到2.2倍音速的时候,铝合 金已经不能胜任,而用钢又太重,只有采用钛合 金,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钛合金作为制造材料, 就不能发展2.5倍音速以上的超音速飞机。 在宇宙航行上,使用了钛以后,可以大大减轻 飞行器的重量。从经济效果来看,由于结构重量 的减轻,能够大量节省燃料,同时可以大大降低 火箭和导弹的建造和发射费用。
软化,能拉丝,有HCl的刺激性气味,离火即熄灭。
白色污染
目前,废弃塑料的治理渠道,国内外多年普 遍采取填埋和焚烧方式。但研究表明,废弃 塑料在填埋后200多年才能分解完毕,且分解 过程中会溶出有毒物质,易产生对土质的破 坏;焚烧方式会使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 影响大气环境及周边环境。
白色污染
在全世界,每年都要抛弃几百万吨废旧塑料, 大部分直接丢入海洋。没有抛入海洋的塑料垃 圾,便在陆地上形成了白色污染。 许多人认为塑料垃圾最终是会分解的,但是, 这种分解可能需要50年之久,这是人们所始料 不及的。在这漫长的50年里,许多垃圾聚积在 海洋和陆地上,特别是塑料垃圾浮于海面上, 被海生动物误认为海蜇等食物,于是造成了生 态失衡。每年丢入海洋里的大量塑料渔具会将 海洋动物卷缠在里面,这又是一种危害。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 B.研究吸收贮存氢气的新材料 C.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 D.指南针的发明 【解析】选D。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认为当时使 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与化学无关。
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
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 ①火药,②铁器,③塑料,④玻璃,⑤光导纤维,⑥钛合金 请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
提示:在火被人类利用之后,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一些实 用产品如火药、铁器、陶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塑料、玻璃等新材料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随现代社会发 展的需要,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通过化学方法获得,如光导 纤维、钛合金等。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全册优质课件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主题一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问题导引】人们怎样才能认识和利用周围熟悉的物质?
怎样才能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 1.了解物质的构成与性质,认识和利用物质需要有化学知识 与科学方法的支持。 2.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洗涤剂、化肥、农药等生 产生活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引导 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6.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 两组进行辩论。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 _______________,你的观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应从化学对提高 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述;支持反方观点应从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割 烫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实验室药品的一些 图标 48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铁架台
集气瓶
量筒
试剂瓶
37
关于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
(1)熔点和沸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 化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注意:液体的沸 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
(2)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由于大 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 强。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9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0
纸剪 成条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纸 燃 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食品 包装 袋中 充有 氮气 合 成 氨 工 厂
氮气的用途
12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化学的发展史
古代化学
(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
(物质结构理论)
(冶金、火药、造纸)
近代化学
(原子—分子学说)
14
古代化学
我国的化学工艺如烧制瓷器、造纸、制火药 等对世界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15
沪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配制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了;
②砝码和药品位置放颠倒了;
③配制溶液所用烧杯不干燥等。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知识点4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此类简单的综合计算是中考最为常见的计算,计算时 要注意溶液中参加化学反应的一般是溶质,因此代入 化学方程式下相应的物质质量应是溶质的质量,不是 溶液的质量。
返回目录
►类型二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有关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能力。
例2 图9-1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要把该浓硫酸稀2释0 为100g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 浓硫酸的质量________g。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方法点拨]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不管是用加水稀释 的方法还是用稀溶液稀释的方法,解题所需的相等关 系都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解题时,大家应注 意找出稀释前后溶液的实际质量及各自对应的溶质质 [量解分析数] 由 。于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需要浓硫酸的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溶液质量×混合溶液溶
质的质量分数。
③计算时要保持单位一致。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知识点3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包括四个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存放。
其中第一步涉及有关溶质质量的计算, 溶液
质量为100 g9×8%19.6%=20 g。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返回目录
►类型三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能力。
化学与材料PPT课件1 沪教版1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必做题:书P240练习与实践
教
学 教
学
情 法
目
分 分
标
析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选做题:以材料与日常生活为题,写一篇 小文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 合金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 塑料 四、复合材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1.交流讨论实践体验 2.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3.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①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如用布袋、竹篮 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复使用必要的塑料制品, 如用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 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 已经掌握,对身边的许多物质的性质、 制备方法、用途等已有所了解,对于 用化学方法来研究物质的一般步骤也 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分析能力;初中生个性活泼,思维 活跃,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但同时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 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示范 引导和严格要求。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教学方法 —— 情景探究,师生互动 学习方法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实验
沪教版化学精品课件《化学与材料》
碳纤维
•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
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 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
新型氮化硅陶瓷能承受高温、强度高
氮化硅(Si3N4)陶 瓷在1200℃左右 的高温下,仍具 有很高的强度, 可用来制造汽轮 机叶片、轴承、
永久性模具等。
某些新型陶瓷具有生物特性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2004年1月 20日电墨西哥科学院日前发表的 一份材料说,该国科研人员经过 10年的努力,成功开发出一种可 供移植的新型陶瓷骨。 研究者强调说,这种陶瓷骨 具有组织相容性和生物稳定性好 等特点。它不会导致排异反应, 有利于诱导骨质的生长。这种人 工骨富含钙、锌,有利于手术后 伤口皮肤更快愈合
形成的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2、几种主要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钢筋(金属材料)和混凝土(无机非
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
2、主要几种复合材料
机动车轮胎:合金钢(金属材料)和合成橡胶(合
成材料)的复合材料。
2、主要几种复合材料
玻璃钢:塑料(合成纤维)和玻璃纤维(无机非
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
2、主要几种复合材料
钛合金
• 钛合金优点:
高强度 高韧性 耐腐蚀 质地轻
几种新型合金
储氢合金
• 主要由钛系储氢
合金、锆系储氢 合金、铁系储氢 合金以及稀土系 储氢合金
• 重要应用
利用储氢合金 制造镍氢电池
形状记忆 合金视频
• 镍-钛合金(又
称NT合金)具 有记忆功能。 • 能引起记忆合 金形状改变的 条件是温度。
古代的陶瓷 —— 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 螺旋纹彩陶双耳瓮 陶俑壶
新石器时代 彩陶人面纹钵
化学与材料PPT课件11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1.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知道各种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 学发展的关系,化学为人类提供更丰 富的材料。
2.过程与方法:
用探究性实验学习几种常见材料的性 能及鉴别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意识。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1.交流讨论实践体验 2.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白色污染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橡胶的来源 森林中有一种高大的 乔木,叫作“三叶树” 如果用小刀在它的树 皮上割开一个小口子, 便会有牛奶似的树汁 流淌出来。这种树汁, 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 的橡胶的最初来源。 在印第安人的土语中, “橡胶”是“树木的 眼泪”的意思。
沪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章节
《化学与材料》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第二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 材料、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目的 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 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 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 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教材还介绍了 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感。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分 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教材分析
地 位 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航空上的应用——
月球上的“奇 在葩室”温下用形状记忆合金制
成抛物面天线,然后把它揉 成直径5厘米以下的小团,放 入阿波罗11号的舱内,在月 面上经太阳光的照射加热使 它恢复到原来的抛物面形状。 这样就能用空间有限的火箭 舱运送体积庞大的天线了。
2021/02/01
4
形状记忆合金的用途(二)
在医学上的应用
2021/02/01
状态,在被加热时和 冷却时是不同的,虽然外表没有变化,然而在一
定温度下,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会发生突变,这 称为相变。能引起记忆合金形状改变的条件是温
度。分析表明,这类合金存在着一对可逆转变的 晶体结构。如含有Ti和Ni各为50%的记忆合金, 有两种晶体结构,一种是菱形的,另一种是立方 体的,这两种晶体结构相互转变的温度是一定的。
化学与材料
2021/02/01
形状记忆合金
1
形状记忆合金的发现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马里兰州海军 军械研究所的科学家比勒,用镍钛合金丝 做试验。这些合金丝弯弯曲曲,为了使用 方便,他把这些合金丝弄直了。但是,当 他无意中把合金丝靠近火的时候,奇迹发 生了:已经弄直的合金丝居然完全恢复了 它们原来弯弯曲曲的形状。
2021胸/02/0罩1 丝、钓鱼线、便携电话天线、装饰品等。 6
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
• (1)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
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 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
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2021/02/01
11
高于这一温度,它会由菱形结构转变为立方体结
构;低于这一温度,又由立方体结构转变为菱形 结构。晶体结构类型改变了,它的形状也就随之 改变。
2021/02/01
9
形状记忆效应与形状记忆合金
• 一般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 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就产生塑性变形, 应力消除后留下永久变形。但有些材料, 在发生了塑性变形后,经过合适的热过程, 能够回复到变形前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 形状记忆效应(SME)。
(3)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
状相
记忆
2021/02/01
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
效应。
7
形状记忆合金的原料
• 真正实际中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主要是 TiNi合金和CuALBe合金,以及在这两种合 金中添加微量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因而形 状记忆合金的主要材料是镍、钛、铜、铍 青铜等,其产地分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金 昌、遵义、白银、石嘴山等。
合金作为驱动元件,具有可动的肩、肘、腕及 手指的微型机械手。手指和手腕靠TiNi合金螺 旋弹簧的伸缩实现开闭和弯曲动作,肘和肩是 靠直线状的TiNi合金丝的伸缩做弯曲动作,各 个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元件都由直接通上的脉宽 可调电流加以控制。
2021/02/01
5
形状记忆合金的用途归纳
• (1)汽车:后雾灯罩、手动变速箱的防噪音装置、 燃料蒸发气体排出控制阀;(2)电子设备:电子炉 灶换气门的开闭器、空调风向自动调节器、咖啡 牛奶沸腾感知器、电饭锅压力调节器、电磁调理 器过热感知器、温泉浴池调理器等;(3)安全器具: 过热报警器、火灾报警器、烟灰缸灭火栓等;(4) 医疗方面:人工牙根、牙齿矫正丝、导线等;(5) 生活用品:自动干燥库门开闭器、卫生间洗涤器 水管转换开关、空调进出口风向调节器、浴池保 温器、玩具、路标方向指示转换器、家庭换气门 开闭器、防火挡板、净水器热水防止阀、恒温箱 混合水栓温度调节阀、眼镜固定件、眼镜框架、
2021/02/01
2
形状记忆合金的特点
•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是一
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其
特点是在一定的外力作
用下可以改变其形态
(形状和体积),但当温
度升高到某一定值时,
它又可完全恢复原来的
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模仿肌肉的形收态缩 。
来实现人工肌肉的功能。用背部的 金属纤维振动翅膀
2021/02/01
3
形状记忆合金的用途(一)
• 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一般是两种以上 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SMA)
2021/02/01
10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