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法知识优质课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文言语法知识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考复习古文训练)

文言文复习文言语法知识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考复习古文训练)

文言文复习文言语法知识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考复习古文训练)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本课件对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内容详实,通俗易懂,值得借鉴。

. 上传者:sbyzdw )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非常好非常实用的一个文言知识讲解课件,学生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 上传者:dzliuting 「下载次数:330」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切入小,针对性强,简洁而且适用。

适合在训练之后总结归纳。

. 上传者:sbyzdw 「下载次数:306」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介词是由动词衍化而来,有些具有动词义如:我拿砖。

(动词)我拿砖打狗。

.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254」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课件适用于江苏高考语文,思路清晰,指点精当,例证丰富,讲练结合,易于操作等特点。

. 上传者:chunchu 「下载次数:386」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具有思路清晰,指点精当,例证丰富,讲练结合,易于操作等特点。

. 上传者:chunchu 「下载次数:344」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具有思路清晰,指点精当,例证丰富,讲练结合,易于操作等特点。

. 上传者:chunchu 「下载次数:27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本课件具有思路清晰,指点精当,例证丰富,讲练结合,易于操作等特点。

. 上传者:chunchu 「下载次数:279」常见文言文句式整理积累--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观察以下文言句子及其翻译1.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翻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

2. ①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孔雀东南飞》)「下载次数:532」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论语》十则文言词语归纳1--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2、诲女知之乎(通“汝”,你)3、是知也(通“智”,聪明). 上传者:yzy620 「下载次数:281」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从中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以及古人勤奋求学的故事。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课件(103张)-优秀课件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课件(103张)-优秀课件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③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 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 路之时。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亲戚
父母兄弟, 统指亲人
旁系亲属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6.秦伯说
①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 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 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 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 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 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词语是由两个 语义相同(近)或相反的字组成,而 意思却偏向其中一个字,另外一个字 没有实际意思。
◆ 1. 语义相反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 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古代指大腿,现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现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导(ppt完美课件57张)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导(ppt完美课件57张)
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夸父逐日》)
“江…河”在文中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 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 完美课 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文言文中实词的古今异义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
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 象叫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 义又包括在今义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扩大,词义由特指 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或者应 用范围扩大。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推断、词类活用
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 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
多义性——现代汉语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 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 的动词 有20多个。
如《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未果,寻病终。”寻:今义, 找、寻找的意思。古义,不久的意思。 “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交通:今义,是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古义,这里 指交错相通。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之《文言语法》指 导(p(pt课完件美57课张件)57张 )(精 品系列 PPT)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础知识词类活用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础知识词类活用PPT课件
掌握常见活用类型
高考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需要熟练掌握。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在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 义。同时,也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对词类活用的影响。
结合语法和语义分析
在判断词类活用时,需要结合语。
活用为名词或动词。
常见文言文词类及用法
介词
连词
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 在文言文中,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处所、 方式等意义,还可以活用为动词或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等。在文言文中,连 词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条件等关系,还 可以活用为介词或副词。
助词
叹词
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或结构等。在文言文 中,助词可以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还 可以帮助构成各种句式结构。
高考复习文言语法基 础知识词类活用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文言文词类基础知识 • 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解析 • 高考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背景
高考文言文阅读占比较大,其 中词类活用是重要考点之一。
学生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 力。
04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 解析
考点概述
词类活用是指在文言文中,某些 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改变其 词性,从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和
意义。
高考中主要考察的词类活用包括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 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数词
活用为动词等。
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有助于准 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提高阅读
能力和翻译水平。
历年高考真题举例

文言文语法知识PPT教学课件

文言文语法知识PPT教学课件
作宾语的如: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越国以鄙 远(远方的国家)/秦孝公据殷函之固(坚固的地势)/ 此其志不在小(小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 的人,死去的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圣人,愚人)
2020/12/10
7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 样”的意思。
2020/12/10
5
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 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
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 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 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远离)/楚左 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邻 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削弱)尊贤而重士(敬重、 看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①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 成了使动;
如: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君将哀而 生之乎(让……活)/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
2020/12/10
8
③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 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 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
2020/12/10
1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 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 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 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 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 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 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 用法。
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
式有如下几种:

高考复习文言文(文言句式)PPT25 (共15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文言句式)PPT25 (共15张PPT)

例:如太行、王屋何? 5 ……孰与…… 例:吾孰与徐公美
6 其……乎
与……相比,谁……
大概……吧 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复习文言文常用句式PPT (共21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常用句式PPT (共21张PPT)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
3、用“乃”“为”“则”“即”等词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 A其南陵,夏后皋 足 之墓也 B蔺相如者,赵人也 B庭中始为篱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其人勇士
D夫天者,人之始 也
( C)
(B)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变式句: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
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ppt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为”字句:“为”作动词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用“乃、即、则、皆、必”等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失败乃成功之母。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4.“是”字句: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 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有删改)
如果被敌人打败,连脑袋都留不住,还拥有什么财物!
板块五
介词结构后 置句
明确概念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 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 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形式加例句
1.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2.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3.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夜以继日(成语) 格式:宾语+介词(以)+动词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
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 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 而陈。王寻、王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 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 请助将军!”
类型加例句
1.中心词+之+定语(形容词)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中心词+定语+者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中心词+定语(数量词) 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 ”格式。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 惠王下》)
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后面,格式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为“中心语+数(量)词(量)词”。
与亚父。(《鸿门宴》)
值得注意是,并非全部符合上述格式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句子 ,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第18页
即学 即练
1.(1)以下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一样一项是( D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认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以下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一样一项是( D )
A.苟以天下之大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铸金人十二
状语后置句形式
例句
用“于”字组成介词结构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用“以”字组成介词结构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用“乎”字组成介词结构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20页
即学 即练
1.以下各句中,在翻译成当代汉语时介宾短
语不能提前一项是( C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9页
类型二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被 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所以这类句子翻译时必须注意关键词 ,翻译成“被例句
“于”字句:谓语+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师说》)
“见”字句:见+谓语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2 (共3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2 (共34张PPT)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⑥覆之以掌 (《促织》)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 “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④生乎吾前 (《师说》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如:1、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2、冀君实或见恕也。
3、“受+谓语”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4、“为+动词”式。 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它可紧 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引出动 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
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如: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 前省略,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被+动词”式。 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4、特殊结构: •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1、夫晋,何厌之有? 2、宋,何罪之有?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唯陈言之务去 5、惟兄嫂是依 6、惟余马首是瞻 7、惟利是图 8、惟命是听
(二)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 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 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 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 前面去翻译。又因为这一句子成分通常由 一个介词短语充当,所以这种句式又叫 “介词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古代汉语 ——句式
目 录熊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 “因击沛公于坐 。”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二、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 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函封之
译为:用(乘,凭借)……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说:本字——悦 ❖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译为:善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为动

用法

意动
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优质课PPT2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优质课PPT2

(韩愈«师说»)
[5]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燥(«劝学»)
[7]南冥者,天池也
«逍遥游»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即
“……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 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
1) 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黄宗羲«柳敬亭传»)
(3)省略宾语
1)使(之)快弹数曲
(白居易«琵琶行»)
2)近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韩愈«师说»)
3)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 (林觉民«与妻书»)
4)昔者先王以(之)为东盟主
(«季氏将伐颛臾»)
5)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思疏»)
(«谏太忠十
6)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贾谊«过秦论»
«逍遥游»
[9]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3)定语后置
1)客有吹洞箫者
(苏轼«赤壁赋»)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3)居域中之大
(«谏太忠十思疏»)
4)邠人偷嗜暴恶者
(«段太尉逸事状»)
5)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
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过秦论»)
8)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9)是社稷之臣也
(«季氏将伐颛臾»)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
[1]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2]匪女之为美
( «静女»)
[3]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 ( «孔雀东南飞»)

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法简析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法简析ppt

(4)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 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 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 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5 )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 乎讲 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 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干:花香鸟语是语言 ==============================

~~~~
C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主干:潮水奔流。=======
————
D
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
————
~~
主干:钟声醒了。
常见实词
文言 语法
文言句式
常见虚词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
一、下列实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介词 E、代词
1、简洁( C) 2、关心( B ) 3、知识( A) 4、知道(B )
5、决心( A) 6、积极( C ) 7、友好( C) 8、友谊(A )
9、渴望( B)10、自从( D )11、火线( A)12、火红(C )
13、市场繁荣(C )14、交通规则( B)15、风俗习惯(A )
16、变化规律( 19、像花一样(
B F
)17、继往开来( )20、思维敏捷(
A C
))18、整修一新(E

六、下面提取的句子主干,正确的是( C )
A
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 ——————
~~~~
主干:我相信鬼话
B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与”(jǔ) 通“举”
2、古今异义词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 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 指长 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 亲 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 自 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 为了 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 中性 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1、历史悠久(C ) 2、发展经济( D) 3、描写景物(D )
4、我和弟弟(A ) 5、在大桥下( F ) 6、禁止吸烟(D )
7、打扫干净(E ) 8、不断发生( B ) 9、讨论一下(E )
10、向着东方(F )11、表达见解( D )12、生动形象(A )
13、专家( A)14、关于( D )15、底层( A )16、关闭(B )
17、企图( B)18、根据( D )19、意图( A)20、目的(A )
21、什么( E ) 22、这样(E ) 23、自己( E)
二、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
(2)声母或韵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 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 如: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 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属”(zhǔ) 通“嘱”
•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错”(cuò) 通“措”
• 公输盘不说 《公输》
•“畔”(pàn) 通“叛”
•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说”(yuè) 通“悦”
•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乡”(xiàng) 通
“向”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妻子”原来是两个词, “妻”指
检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桃花源绝记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桃花古源义记:》交)错相通。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出古师义表:》平)民。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痛也恨。(古《义出:师痛表心》、)遗憾。
注意:
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 误解为现代汉语 中的一个双音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 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 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桃花源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
,不要 ;论,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
, 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常见实词
1、通用
4、一词多义
1、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 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 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 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 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 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 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 的。
•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以曹刿古论义战:》可)以凭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池(《古<义孟:子护>二城章河》。)
•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汤儿辩古日义》:)热水。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龟士虽寿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 •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所。以(《古公义输:》用)来……的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木兰古诗义》:)只,只不过。
(4)读音相近。 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检测
• 项为之强 《童趣》
•“强”(jiāng) 通
•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僵”
•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女”(rǔ) 同“汝”
•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反”(fǎn) 通“返”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被”(pī) 通“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