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并购角度看惠泉啤酒的价值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讨论1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 讨论
目录
• • • • • 目标公司的选择 目标公司财务方面的审查 目标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 目标公司价值计算过程 总结案例启示
燕京为什么选择惠泉?
• 国内外的啤酒巨头们疯狂圈地,许多地方啤酒企 业被尽数收编,中国啤酒市场瞬息万变。 • 而福建可以说是中国啤酒市场的缩影,不仅年产 销量占中国啤酒市场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 继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之后,福建已形成年 均消费啤酒近130万吨、人均消费近40升的巨大 市场,地理位置上靠近台湾,而且福建与台湾都 是闽南地区,所以在饮食习惯有相似之处,因此 对进入台湾市场有很大裨益。福建不仅是燕京与 青啤、华润等企业争夺华南市场的重要砝码,也 是企业进军台湾的桥头堡。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565 803 081
96 060 455
102 968 822
110 351 920
118 239 934 126 664 682
目标公司价值的计算过程
• 市场预期收益率为5.137%,无风险报酬率为 1.98%,β为0.8605。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权益资本成本为4.697%。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5.37%。 • WACC=(1-39.58%)*4.697%+39.58%*(133.3%)*9.58%=5.37%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Book1.xls
• 但是并且随着青岛啤酒进驻福建市场,以及“雪 津”等本土企业的崛起,在福建市场中,惠泉已 失去了原有的福建啤酒业龙头老大的地位。惠泉 发展也面临很大压力。 • 而燕京啤酒的发展战略是做强“燕京”品牌,使 “燕京”成为世界啤酒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同 时,积极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强市场网络, 提升“燕京”的品牌效应。
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方式与风险分析

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方式与风险分析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方式与风险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啤酒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增加市场份额,许多啤酒企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规模扩张。
本文将对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和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一、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方式1. 水平并购水平并购是指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之间进行合并,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
在啤酒行业中,水平并购常常出现在两家地理位置相近或产品线相似的企业之间。
通过水平并购,企业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强化市场地位,并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整合。
2. 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两个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之间进行合并。
在啤酒行业中,常见的垂直并购是啤酒企业与麦芽厂或者啤酒瓶子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过垂直并购,企业可以实现产品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减少成本并提高效率。
3. 联合并购联合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新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目的。
在啤酒行业中,联合并购常常是为了共同进入某一新的市场或者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联合并购,企业能够整合各自的资源,提高竞争力。
4. 收购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来控制目标企业。
在啤酒行业中,集团公司常常通过收购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品牌影响力。
收购能够快速实现扩张,但也需要考虑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整合问题。
二、啤酒行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1. 文化差异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如果不能很好地整合两者,可能会导致内部冲突和人员流失。
2. 资金风险并购重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需要承担高额的融资压力。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或者信用支持,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并购重组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
如果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竞争对手的崛起,可能会导致业绩下滑或者市场份额的流失。
惠泉啤酒的困局

惠泉啤酒的困局2004年12月,惠泉啤酒公司正式聘请陈忠和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陈忠和在奥运会展现了爱拼的精神,以陈忠和来诠释惠泉的品牌精神。
2005年初,惠泉搞了个以福见惠泉为主题的换标行动,意图给消费者带来“新标新形象”。
同时推出了惠泉大纯生,惠泉真啤等新品类。
这是燕京啤酒入主惠泉两年来的首次大行动,被寄予厚望,希望靠这次行动打个翻身仗。
然而,效果非常有限,与期望相去甚远。
惠泉啤酒仍在低谷徘徊。
一、八闽市场,风起云涌惠泉啤酒始建于1938年,前身为生产瓜干酒的小作坊,1983年,率先福建同行引进露天罐发酵技术,开始转产啤酒。
惠泉啤酒自问世以来,素以产品质量过硬和创新领导潮流著称,先后推出了时尚型的抗日光型生啤酒、吉品生啤酒、小麦啤酒、无醇啤酒、爽啤系列、国宴系列、真啤系列,并先后被授予“中国啤酒著名创新产品”“中国食品工业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同期,惠泉啤酒产品占据福建中高端市场,而其主要竞争对手雪津啤酒只能染指大众市场。
2001年,公司完成啤酒产量40.08万吨,列全国啤酒行业产量排名第九位,销售额排名第八位。
1999年7月,雪津啤酒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台,面对不利的竞争局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并经过两年的市场整合和推广,先后推出了雪津冰啤、雪津纯生,雪津天地纯生冰啤等创新品类产品。
坚持走创新策略及差异化竞争战略,使雪津啤酒能够不断的在竞争中攻城掠地,2002年雪津以销量43万吨据福建同行业第一,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惠泉啤酒痛失保持多年的龙头位置。
福建是啤酒销售大省,人均啤酒销量据全国第一,而且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行业巨头青岛啤酒也开始在福建市场跑马圈地。
2001年6月,青岛斥资8500万元收购了新加坡独资公司“第一家(福建)啤酒有限公司”51%的控股权,进入福建市场;2001年7月,青岛啤酒又以7000万元全资收购漳州五星啤酒厂;2002年3月6日,更是以1.42亿元竞拍到厦门银城啤酒公司,一举占据了福州、漳州和厦门三个城市的市场制高点,随后燕京啤酒也挥师入闽,惠泉身陷三面包围之中。
[燕京惠泉净亏2567万,,份额被抢难再翻盘]燕京惠泉oa[修改版]
![[燕京惠泉净亏2567万,,份额被抢难再翻盘]燕京惠泉oa[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605f80740be1e640e9a84.png)
2003年收购惠泉啤酒(600573.sh)时,燕京啤酒(000729.sz)本冀望“强强联手”一统福建市场,但8年过后,这个梦想离现实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
惠泉啤酒8月8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销量、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5万千升、3.89亿元和-256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9.7%、14.9%、190.1%,毛利率从同期的37%降至24.5%。
公司将业绩下滑的矛头指向产品销量下滑。
长居福建的酒类营销专家吴勇毅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受竞品冲击,惠泉在福建市场销量和份额下滑严重。
他表示,惠泉先是遭到了雪津啤酒的强力挤压,接着又受华润雪花的低价冲击以及青岛啤酒(600600.sh)快速上升的威胁,其在福建的市场份额由此萎缩到了现在的约15%,而英博雪津、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分别为40%、25%、10%。
招商证券的一份研报表示,由百威英博全资控股的雪津啤酒目前在福建的优势无可撼动,惠泉啤酒已错过最佳发展期,要实现翻盘相当艰辛。
四巨头抢滩福建惠泉受压在2000年以前,福建市场以本土啤酒惠泉、雪津、银城等唱主角,惠泉曾是福建啤酒“老大”,但这一格局随着青岛啤酒等巨头的进入而被打破,目前惠泉离“老大”已渐行渐远。
2001年6月,青岛啤酒率先吹起进军福建的号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华润雪花紧随其后,皆通过并购实现区域布局。
福建啤酒市场随即演变成了百威英博、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几大啤酒巨头之间的竞争。
而在这场竞争中,英博雪津无疑优势最大。
自2002年超越惠泉后,由百威英博100%控股的雪津啤酒至今仍是福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啤酒品牌。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惠泉啤酒销量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处在英博雪津强势的势力范围内。
招商证券在其近日的研报中表示,惠泉前几年较为顺利,不仅是需求尚好的原因,更与雪津当时被作为英博的全国性品牌进行试验有关。
招商证券称,当年雪津走出福建、江西在湖南、浙江、安徽进行的品牌替换遭遇失败,此后雪津全面回收战线巩固福建和江西市场,百威英博自2011 年起更给予雪津全面独立的发展权,目前雪津既在福建拥有最全面牢固的销售渠道,在把握本土消费情感(如福建籍羽毛球队员林丹代言)和借势百威英博(nba 中国合作伙伴)等方面优势也无可撼动。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年级专业:2012级财务管理学号:*********2003年7月26日,燕京啤酒完成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投资38240万元受让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业——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15%的股权,从而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并购的完成也为燕京啤酒开拓了东南沿海市场,为实现其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并购背景1、中国啤酒市场背景在1985年建设银行、国家计委和原轻工业部联合发起并实施了旨在资助国内啤酒厂和麦芽厂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啤酒专项工程”之后,我国啤酒业产能高速发展,到1996年首次出现产能过剩。
2003年中国的啤酒产量达到2 500万吨,从而取代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啤酒企业约有350家,平均产销量7万千升,分散度极高,目前中国前三位啤酒企业集团是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啤酒行业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企业并购日益频繁,交易金额也屡创新高,形成国内三强进一步跑马圈地,国际巨头大举收编的局面。
进入2004年,中国啤酒市场掀起并购浪潮。
2004年3月,全球啤酒产量最大的啤酒酿造集团英特布鲁(Interbrew)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接着,丹麦啤酒商嘉士伯收购云南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大理啤酒;随后,美国AB与南非SAB Miller就哈尔滨啤酒展开收购大战。
国内外的啤酒巨头们疯狂圈地,许多地方啤酒企业被尽数收编,中国啤酒市场瞬息万变。
而福建可以说是中国啤酒市场的缩影,不仅年产销量占中国啤酒市场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继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之后,福建已形成年均消费啤酒近130万吨、人均消费近40升的巨大市场,一时间,福建啤酒市场硝烟弥漫,土生土长的惠泉啤酒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内外资啤酒商频频出手,中国啤酒市场进入并购时代,啤酒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同业间并购在产业整合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燕京并购惠泉

一、谈判主题燕京收购惠泉,实现强强联合。
二、谈判团队人员组成主谈:负责合作的项目经理余涛,销售经理罗安安,财务经理曾文钦。
决策人:公司总经理雷鸿飞。
秘书:胡文静法律顾问:黄珊三、核心利益点1、我们惠泉公司希望在收购后可以保持原来的企业名称和产品。
2、收购价格以及股份一、惠泉状况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十强啤酒企业之一,也是福建省惟一的啤酒上市公司。
总生产规模设计年产能力80万吨,现产能55万吨啤酒,总资产近15亿元,拥有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业前茅,是全国啤酒行业十佳啤酒企业之一。
二、中国啤酒行业状况2003年,中国啤酒年产销2500万千升,从而取代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啤酒企业约有350家,平均产销量只有7万千升,分散度极高,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超过20万千升的企业只有18家,总产量为1540万千升,占总产量的61.36%,行业前三位的青岛、华润(雪花啤酒)、燕京三家也只有802万千升,只占市场的31.5%,可见行业集中度极低,2003年,我国啤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31亿,利润26亿,青岛啤酒成为行业老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利润2.9亿,其次是燕京和珠江啤酒,销售收入分别为24亿和21亿,利润分别为2.6亿和2.3亿。
三、惠泉的优势1、区域优势:(1)1999年、2000年、2001年,惠泉啤酒的啤酒产量分别为25.4万吨、31.5万吨和40.08万吨,同期福建省的啤酒产量分别为116.33万吨、118.89万吨和128.11万吨,公司在福建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1.83%、26.50%和31.29%,啤酒产量和福建省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省内排名第一。
(福建省啤酒产量数据参见:福建省啤酒专业协会主办的《福建省啤酒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资料》)(2)2002年,福建啤酒市场总容量达130万吨,是全国第三大的啤酒市场。
惠泉啤酒财务报告分析

惠泉啤酒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啤酒分析加多宝借壳惠泉啤酒惠泉啤酒股吧北控集团与惠泉啤酒篇一:燕京啤酒惠泉啤酒财务并购案例分析报告大鳄与小鱼的游戏——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二○一一年十二月摘要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此起彼伏,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以及加入WTO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并购浪潮也在悄然兴起,此次并购的主并方建立了长期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势互补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而2003燕京并购惠泉很好的体现了这次并购的特征。
本文首先对燕京并购惠泉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此次并购的动因,然后通过了解并购前燕京和惠泉的财务状况,对这次并购的定价以及支付方式的选择分析,最后我们以并购后燕京与惠泉的财务能力为基础,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我们看出燕京和惠泉根据各自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选择了合适的定价基础和正确的支付方式,最后获得了并购的协同效应,因此这次并购是成功的。
这次案例否分析告诉我们并购要建立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并购后的企业间整合,并购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目录一、案例导入.................................................................................................... (1)1、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1)2、并购形式.................................................................................................... . (2)3、并购过程简述.................................................................................................... .. (2)二、中国啤酒市场中观环境分析 (3)三、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目标企业优势分析.................................................................................................... (4)2、燕京啤酒的发展战略.................................................................................................... .. (5)3、并购的动因分析.................................................................................................... . (6)四、并购的定价分析...................................................................................................... .. (7)五、并购支付方式...................................................................................................... (9)1、燕京啤酒现金流量分析 (9)2、举债能力分析.................................................................................................... (11)3、小结...................................................................................................... .. (11)六、并购绩效分析...................................................................................................... . (12)1、并购前后偿债能力对比...................................................................................................122、并购前后营运能力对比...................................................................................................123、并购前后盈利能力对比...................................................................................................134、成长性分析.................................................................................................... . (13)七、并购结果分析...................................................................................................... . (14)1、并购结果.................................................................................................... .. (14)2、并购成功的原因.................................................................................................... .. (15)3、存在的问题.................................................................................................... . (15)八、总结.................................................................................................... (15)九、启示.................................................................................................... (16)参考文献:................................................................................................ (17)一、案例导入1、并购双方基本情况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啤酒”)是由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共同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于1993年在香港上市,199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_以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息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08年~2009年的财务费用支出为负
值。这说明该公司可能存在利息收入,所以会计处理为冲减财
务费用,故为负值。2007~2009年,该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率呈现
增长趋势。由2007年6.8178%增长至2006年的8.9454%,其上涨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净利润 44.06 68.34 76.85
净利润增长率(%) 55.1067 12.4524
销售净利率(%) 4.2724 6.6393 7.0156
营业利润率(%) 6.5996 7.092 8.7765
销售利润率(%) 6.8004 8.4521 9.0659
增长率(%) 11.4002 2.391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息税前利润率(%) 6.8178 8.4016 8.9454
总资产周转率(%) 86.188 89.2814
总资产报酬率(%) 5.7223 6.2636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销售净利率(%) 4.2724 6.6393 7.0156
经营与管理
353TECHNOLOGY AND MARKET
Vol.18,No.8,2011
基本上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酒精
及饮料酒制造业的平均销售净利率为5.79,其中惠泉股份排在
第3位,且高于行业平均值,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好的水平。该公
司2008~2009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5.1 067%、12.4
方程式如下所示:
从华润啤酒并购扩张战略看快消品行业的并购发展

初 开始 , 以2 0 %的 年均增 幅持 续 增 长。 但在 1 9 9 6 年 以后 趋 于平 稳 , 致使 全行业在 9 0 年代 末 现 大范 的产 能闲置 , 行业利 润水平持 续下滑 , 啤酒企业 …现大范 同的亏损。 第二 , 行业 竞争 加剧 。 供过 于求 的行业 环境 加剧 了 企
使命 : 从 一 个 区域 性 的 单 一 I : 厂 发 展 成 为啤 酒 行 业 大 鳄。 其2 0 1 1 印 销 最超 过 1 0 0 0 万吨, 进 入全 球 前五 , 中 国第
一
泉 啤酒 、 湖北 东西 湖啤酒 、 浙江钱 江啤酒 , 并斥资 6 . 8 亿 元 东莞建_ 广 = 建成东北 、 四川 、 华 东 大 主 力根 据 地 , 初 步
其次, 转 战西南 。南东 北 向西 南 扩张 , 这 是华 润 啤酒
谋 求全 同霸 主地位 的既 定战 略。 2 0 0 1 年1 0 月, 成 功并 购 四
川蓝 剑啤酒 , 实 现两 南大 本营的战 略构想 。
华 润啤 酒经 过 近 2 0 年 的苦心 耕耘 , 完成 r 这 样 一个 再次, 剑 指 中东 南 。 2 0 0 1 — 2 0 0 4 年, 先 后收 购 安徽 圣
业 问的竞 争。 在 生存压 力之下, 啤酒企 业 开始 同业 购并 整 合, 争 夺有 限 的市场 资 源。1 9 9 7 ~ 2 0 0 2 年 中同啤洒 行业 经 历_ r 剧烈 的资 源整 合 过 程 , 行业 结 构 千 ¨ 企业 行 为郝 发 生
_ 广 很大 变化 。
企业 扩张方 式选 择 动 因
第~ , 竞 争加 剧 , 速 度 第一 。 在行 业 竞争 环境 方 面,
外 资 企业 的进 入打 破 丫原 来 的竞 争 格局 , 加 剧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

目标企业简介
• 惠泉啤酒
• 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第一大股东为惠安县国 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惠泉啤酒是国内十大 啤酒集团之一,在福建的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第 一,并向江浙、广东和上海等地市场辐射。但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逐年下降,生存面临威 胁。
泉、雪津两大本土品牌共占福建酒业六成以上份额,并筑起外商进入市场的 保垒。 • 福建不仅是燕京与青啤、华润等企业争夺华南市场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进 军台湾的桥头堡。 • 惠泉在一些南部省份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
a
目标企业优势分析
•2001年,惠泉啤酒公司引用日本生啤酒管理经验和 低温膜过滤高新技术,于4月成功开发惠泉生啤酒, 被人民大会堂指定为“国宴特供酒”。 同年,在公 司北厂实施8万吨填平补齐技改项目,企业年生产能 力跃至50万吨。
a
并购动因
a
收购价格分析
a
项目
股东权益合计 (元)
股份数
每股净资产 (元)
2002年12月31 发行前
441 267 490.00
187 000 000.00
2.36
2002年12月31 发行后
2003年6月30日 2004年6月30日
893 827 490.00 901 438 254.00 909 505 942.00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 案例分析
a
并购企业简介
• 燕京啤酒
•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香 港上市,199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 上市。实际控制人为燕京啤酒企业集团。 该集团2003全国市场占有率10.5%,华北市 场占有率45%,北京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是国内三大啤酒巨头之一,在世界15强之 列。
案例:我国啤酒行业并购案

我国啤酒行业并购案例中国啤酒业正处在大动荡、大改组的年代,大集团角逐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啤酒市场的“并购潮”必然愈演愈烈,群雄割据之势已形成雏形。
今后必然是几大巨头们分割市场,从“小而散,多而乱”的无序竞争中升华到品牌的竞争。
一、我国啤酒行业背景介绍在我国啤酒企业中,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只有华润、青啤、燕啤四家。
哈尔滨啤酒的年产量接近百万吨,紧接其后的珠江啤酒产量只有74万吨。
于是有了将中国啤酒格局称为“三国鼎立”的说法。
但事实上三大啤酒企业年产量总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不足25%,三大企业的较量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地区。
啤酒业目前仍是一个零散型产业,处于群雄割据时期,基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小范围渗透。
东北有华润、哈啤,北方有燕京,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南部有珠江,中部有金星。
究其原因,一是啤酒保鲜和包装的特点决定了啤酒不能长途运输,啤酒的销售半径为500公里,外来企业如果在当地没有厂,很难具有价格优势;二是啤酒业的利税一直比较高,地方政府考虑到财政收入等方面的需要,对本地啤酒企业多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使其避免了外来的市场竞争,主观上造成了“自产自销”的状态。
但近年来大量的并购已初显啤酒业集中化端倪:以1999年7月20日正式托管崂山啤酒厂为标志,青岛啤酒统一了本地啤酒市场,在菏泽、平原、日照都建立了中低档啤酒的生产销售网络,在山东境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青岛啤酒1997年起先后收购40多家公司,形成了东西南北的大生产格局;燕京啤酒1999年初与江西吉安啤酒合资成立了江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随后又收购了湖南湘乡、湖北襄樊等地啤酒厂,2000年初收购了山东无名、三孔啤酒厂;重庆啤酒在西昌组建了西昌啤酒公司,并收购了攀枝花啤酒公司,把触角延伸到了云、甘;珠江啤酒集团挥师北上,在江苏等地收购啤酒企业;钱江啤酒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山东等地租赁了10家啤酒企业,以输出技术、管理等方式全权管理这些企业;河南金星啤酒于1998年起先后在贵州安顺、陕西咸阳、山西洪洞等地兼并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拆资2.45亿元收编了隶属粤海北方啤酒集团的佳木斯佳凤、牡丹江镜泊湖、长春银瀑三家中型啤酒企业。
并购案例青岛啤酒并购西湖啤酒

公司引进的灌装生产线,从瑞典、丹麦等国引进的全套啤酒分析仪器,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近几年来公司又不断投入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不断完善生产设备,公司生产规模取得慢慢扩大。
西湖啤酒属于二线优质品牌,曾经占据了50%以上的杭州市常近些年来,由于华润雪花、百威英博等的夹击,西啤市场份额慢慢减小,可是盈利情形专门好,而且青啤选择西啤,更看好西啤在浙江市场的生产、进攻平台,青啤能够以浙江市场为跳板,辐射整个长三角市场。
依照目前啤酒行业区域知名品牌每万千升过亿元的收购价钱,西湖啤酒卖到20亿元也被以为在情应当中。近期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的股权共计花费亿元的天价(重庆啤酒有120万千升的产能)。这比金融危机低迷时期的6000万元/万千升收购价钱明显爬升。西湖啤酒目前有30万千升的产能。
(四)深化国际合作踊跃开拓海外市场
杭州西湖啤酒朝日系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与朝日啤酒伊藤忠合伙成立的大型啤酒生产企业,日本四大啤酒集团之一的朝日是与青啤的第一个国际资本合作伙伴,两边一起投资7亿元人民币兴修的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是中国目前最具现代化的纯生啤酒生产企业,目前已经占据了华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又是向东南亚、港澳地域出口啤酒的要紧企业之一,进展势头超级好。在与朝日在啤酒业合作成功以后,又一起向茶饮料行业进军。
(四)接管与整合时期
青岛啤酒收购西湖啤酒股分,能够增强青岛啤酒在华东的地位,长三角市场一直是青啤的弱势区域,收购完成以后青啤能够以浙江市场为跳板,辐射整个长三角市场。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燕京啤酒成功增持“惠泉”燕京啤酒(000729、125729)公告:接中国证监会通知,公司因增持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事项所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已获中国证监会的豁免。
点评:据悉,2004年10月8日公司与晋达国际、龚金柱、香港圣歌德奇等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收购上述当事人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3556.1万股(占总股本的14.2244%),并同时约定,若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未能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豁免,公司则不再收购晋达国际等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
所以这次豁免申请的通过,也预示着公司增持“惠泉啤酒”股权的顺利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持完成后,公司持“惠泉啤酒”比例达到52.3724%,大大促进燕京啤酒开发福建及其周边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场布局,并为公司提供较高的利润回报。
福建雪津啤酒做价58亿RMB卖给了海外啤酒商。
对于总股本11亿不到(即使全部转股后),目前股价7元,总市值77亿。
同样的青岛啤酒,总股本与业绩基本相似,股价9元。
既然海外啤酒商认同雪津啤酒的58亿,那对于中国啤酒3巨头之一的燕京的估价就要重新进行。
而且燕京在股改中必然含权。
以10送3计,燕京的市值降下降到54亿,这对国外啤酒商已经产生了举牌购并的动力。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业大历史为背景,真实再现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式基业长青的本土化企业经验,并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燕京啤酒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天下。
目录:第1篇创业期:羚羊在狮子眼皮底下的生存篇首语燕京啤酒开天辟地三法则第1章初生牛犊洞开市场大门第1节创业艰难百战多第2节亮剑——李福成与“燕京精神”第3节一肩挑政策让李福成大展拳脚第2章市场和产品“两手都要硬”第1节蚂蚁雄兵打出“胡同效应”第2节自主研发得人才者得天下第3节大决战:狮王京城争霸第3章燕京的放弃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第1节天上的豪门地上的燕京第2节豪门二次被卖群雄逐鹿中国第3节燕京绝不无条件合资第4节首次并购“一瓢水”财技展宏图第4章燕京创业成功的四大要素第1节倒掉1214吨啤酒第2节三顾茅庐——科技创新与人才至上第3节三大策略——总部战略得体第4节媒体也是市场——多方位利用传播平台第2篇成长期:牵手资本图谋全国篇首语强力资本+正确战略=成功第5章上兵伐谋:燕京成长模式大起底第1节资本战略模型:“红筹”股+深圳A股第2节燕京杀手锏——“11度清爽”第3节大华北战略从北京开始起航第6章斗法:燕京啤酒的行业领先之道第1节既生瑜何生亮第2节燕京PK青啤第3节叫好的“青岛” 叫座的“燕京”第4节两个企业家的大比拼第5节青啤——夺回王位却负债50亿第6节燕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7章市场布线:啤酒业三强打响全面战争第1节青啤进京赶考燕京直捣黄龙第2节华润凶猛圈地战如火如荼第3节青啤变阵华润接棒第4节燕京五大经验集一大成第3篇扩张期:进入资本运作快车道篇首语资本运营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锋利长矛第8章从“双雄逐鹿”到“三国演义”第1节燕京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第2节品牌风骨依旧只待再次扩张第9章燕京啤酒资本秘笈全揭露第1节五项并购原则助扩张第2节并购后的整合模型第3节并购两“泉” 如虎添翼第4节五大战略保驾护航第5节重点突破布局全国第10章战国时代啤酒行业众生相第1节洋品牌:战争中学习战争第2节价格战惨烈行业自救成泡影第3节哈啤大跃进AB坐收渔翁之利第4节甲醛门事件粤海巧打公关战凤凰涅槊第5节蓝带啤酒走下神坛的“第一洋品牌”第4篇做局期:燕京啤酒与中外品牌的新较量篇首语燕京是影响啤酒局的最大“石头”第11章第二集团军集体雄起第1节让人心惊肉跳的金星第2节重啤华正兴学“小鸡快跑”第3节金威直捣天津喜力助阵第4节集体雄起的共同之处第12章中国啤酒杯里的外资泡沫第1节外资巨头的第三次攻略第2节AB中国扩张进行时第3节全球主席的傲慢与英博的“红盖头”第4节日企的坚守第13章燕京啤酒成长挑战的面相第1节青岛啤酒轻视不得第2节警惕华润啤酒的渗透战略第3节AB是燕京啤酒最大的威胁第4节燕京啤酒请你一路走好精英访谈:李福成与燕京啤酒的企业成长观精英访谈:中国啤酒行业大势解读1980 1980年8月13日顺义县正式组建啤酒厂现场施工指挥部。
酒类资料-投资价值:雪津啤酒案例 精品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课程《资产评估原理》企业价值评估的价值类型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价值类型在企业并购中,需要对被评估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并购中的企业评估价值可分为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
市场价值是指被并购企业按原有企业管理战略持续经营条件进行评估的价值;投资价值是指被并购企业按兼并方企业管理战略,考虑兼并方特定的协同效应条件下评估的价值。
二、不同并购动因下企业价值评估适用的价值类型不同1、以获取目标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为主要目的时,并购价值的评估价值类型多为投资价值;2、以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资源为主要目的时,由于存在可比市场的公平市价,双方比较容易寻找参照物,并购价值的评估价值类型更多的是市场价值。
三、不同利益主体方估算的并购企业价值的价值类型不同1、当并购的主体是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并在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使用了仅适用于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的特定评估资料和经济技术参数时,评估师通常应当选择投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的价值类型。
举例说明。
某跨国星级连锁酒店拟收购国内的某地点较好,但经营状况一般的老式三星级酒店。
如果该跨国酒店以内部分析参考为目的,委托评估机构对被收购酒店在运用该跨国酒店品牌和投资再装修的情况下的未来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并确定其最大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评估有特定的目的,资产评估报告有特定的使用人,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使用了仅适用于此特定投资者的特定评估资料和经济技术参数,这时的资产评估报告使用的是投资价值类型,而不是公开市场价值。
2、当被收购方或股权转让方在没有特定收购者的情况下,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等公开途径寻找可能的未来合作者。
在这种情况下,股权转让方需要呈现给公众一个公允的价值。
则其可以委托评估机构在现有的资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下,以假设不发生重大变化为前提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这时资产评估报告使用的是公开市场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
四、不同价值类型的结论不具备可比性在企业并购中,市场价值类型和投资价值类型有很大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
并购中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差异分析(雪津啤酒)

并购中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差异分析——雪津啤酒并购溢价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启示2011-09-01□ 西南财经大学邓云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对并购标的资产的价值评估是整个并购的核心环节。
并购估值不准的原因可能是竞价者对并购中的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评估的差异造成,从而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
本文在简单介绍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雪津啤酒并购案例,探索不同的定价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价值类型和目标市场,以及我国价值评估中容易忽略的因素,同时由并购产生的并购协同效应溢价等,最终剖析出市场价值与投资价值之间差异的实质,以期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上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跨国公司并购向国外延伸,进而引发全球性企业并购浪潮。
而在企业并购中,溢价现象十分普遍,以致学界和实务界开始相信一个企业的价值往往在开购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2008年2月,微软并购雅虎,初次报价为雅虎当时市场溢价的62%;同年7月,为国内外财经界广泛关注的凯雷徐工并购案历时三年之久,终于尘埃落定——凯雷投资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徐工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徐工机械85%的股权;同年9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收购价为每股12.20港元,相当于50倍市盈率,收购溢价高达193%。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中,被并购企业的市场溢价在20%-70%之间并不鲜见,虽然由于雅虎提高溢价标准、汇源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等原因,最终导致这两个收购案例无疾而终,但在我国企业的并购案例中,我们不得不提福建雪津啤酒以10倍溢价被外资收购这一典型案例:一个净资产只有6.18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运作,最终以58.8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转让给国际啤酒行业巨头——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同时,英博集团保证了雪津“注册地不变”、“品牌不变”、“纳税地不变”,使得国有资产得到极大增值,被称之为“雪津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并购角度看惠泉啤酒的价值
(一)行业过往并购案例
1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
●夺得控制权(2010年)
✓时间轴
2010年6月,转让协议签署:重啤集团以人民币40.22元/股的价格,共
计人民币23.84亿元,将其持有的重庆啤酒12.25%股权转让给嘉士伯香
港;
2010年7月,转让事宜获职工代表大会批准;
2010年11月,转让事宜获国资委批准;
2010年12月,转让事宜获国家商务部批准并完成股权交割;
✓股权架构
转让前股权架构:
转让后股权架构:
转让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本次转让后,重庆啤酒集团持有上市公司20%股权,嘉士伯将合计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转让估值
重庆啤酒近阶段简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亿元2010H120092008
营业收入10.1222.6021.21
净利润0.92 1.81 1.63
净资产11.5112.0310.69
嘉士伯收购的整体估值高达194.61亿元,对应2009年PE/PB分别为
107.52/16.18,体现了控制权转让的溢价,当时二级市场的市值为145
亿元,溢价34.21%;
由于当时市场依然有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的预期,因此,二级市场的股价
已经远远超出啤酒行业的平均估值,因此,单纯看34%的溢价貌似不高,但结合啤酒主营业务来看,付出了较大的溢价。
●进一步要约
✓时间轴
2013年3月:嘉士伯发出要约收购,以20元/股获得重啤集团持有的重
庆啤酒20%股份,整体要约估值达96.8亿元;
2013年9月:商务部反垄断局给予收购要约批复;
2013年10月:证监会受理要约材料,并于月底取得要要约收购报告书
无异议文件;
2013年11月:嘉士伯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除嘉士伯及其一致行
动人以外的1.46亿股,占总股本30.29%的股份(含重庆啤酒集团持有的
20%股份),不以终止重庆啤酒上市地位为目的;
2013年12月:要约收购完成,嘉士伯通过香港及嘉士伯重庆合计持有
重庆啤酒60%的股份。
✓转让估值
重庆啤酒近阶段简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亿元2013Q320122011
营业收入28.3831.4926.94
净利润 2.18 1.59 2.01
净资产19.0518.5414.80
嘉士伯要约收购估值达96.80亿元,对应2012年PE/PB分别为
60.88/5.22,当时二级市场的市值为76.91亿元,溢价26.02%;
2英博收购雪津
✓全球第一大啤酒巨头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2006年1月以最高价竞走了雪津39.48%的国有股权。
✓随后,雪津的其他股东也将以同等条件、同等价格将剩余的60.52%的股权分两次出让给英博集团。
也就是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
取得雪津100%的控股权。
✓由于雪津为非上市公司,我们无法获取其详细的财务数据,据当时媒体披露,雪津2005年末的净资产5亿有余,英博58.86亿元的收购价对应
了10PB,而且还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可见啤酒行业的股权并购价值非常
凸出。
(二)惠泉啤酒的现状
●惠泉简介
✓惠泉啤酒成立于1997年12月,现注册资本2.5亿元,企业位于福建省
泉州市惠安县,主要从事啤酒的产销。
企业现有员工人数为1781人,
2017年营业收入5.69亿元,总资产12.5亿元,净资产11.3亿元,市值
16亿元;企业大股东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
市国资委;
✓惠泉现拥有惠安北厂、福建福鼎、江西抚州三个啤酒生产基地,总生产规模设计年产能力80万吨,实际产能55万吨;
✓企业至三季度末购买的理财产品资金高达4.3亿元,叠加2.3亿的现金,企业目前可动用的资金高达6.6亿元;
✓企业无有息负债,流动资产完全覆盖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不到10%。
●同业竞争之殇
✓企业大股东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企业50.08%股份,占据控股地位,其自身同样经营啤酒业务,为深交所上市公司,交易代码为
000729.SZ。
✓企业的同业整改业务,要追溯到2012年。
2012年8月底,企业收到福建监管局的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书,即除了企业治理的问题外,最重要
的一条便是同业竞争问题,企业与控股股东燕京啤酒同属啤酒生产企业,但同业竞争的问题(控股股东在2003/2006年分别做过承诺),但始终未
得到解决;
✓直至2014年6月4的公告里披露,企业在啤酒业务上依旧还是模棱两可的托管模式。
企业给出的整改方案仅仅只是进行业务托管,划区销售,而所谓的注入更是无稽之谈;
✓企业控股股东自身也是A股上市公司,两个上市平台,运作同样的啤酒业务,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燕京控股股东北京控股,其自身经
营重心并非在啤酒业务上。
●安全边际
✓目前,两市虽然有上百个上市公司的交易市值位于在20亿以下,然而,剔除次新股、创业板之后,无有息负债,较为干净的壳公司较为稀缺;
✓我们长期跟踪了3家“干净”的壳公司,除了惠泉之外,另两个分别是博闻科技(600883)以及丰华股份(600615);
✓三家上市公司近年来走势如下图所示:
✓三家上市公司简要市值、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历史统计的角度看,惠泉啤酒目前的估值区间,位于历史底部,继续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
(三)达利入股后的猜想
✓惠泉三季度新进股东泉州吉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位列第十大股东),注册资金5000万元,由田元昕、许阳阳各出资50%,于今年4月成立专
注于股权投资(含二级市场)的公司。
许阳阳目前任职于达利集团副总
裁兼执行董事,是达利集团实际控制人许世辉的女儿。
✓泉州吉祥投资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如下图所示:
✓达利在三季度末高调入驻,我们判断,未来继续增持的概率极大,达利很有可能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至4.9%,耗资0.75亿元;
✓惠泉目前经净资产为11.3亿元,且现金占据大半,达利若溢价200%收购燕京手中25%的股份,耗资约8.5亿元;
✓若以上假设成立,则达利从燕京手上拿到控股权的代价大约为9.25亿元;
9.25亿元,就控制了上市公司,可以动用上市公司6.6亿现金,三个生
产基地,80万吨的啤酒产能;
(四)收购后整合的空间想象
✓达利收购后完全可以利用自有渠道(5000多家经销商)和自有整合能力,进行扩张,使得惠泉品牌占领过去失去的份额,甚至完全可以走出福建,江西,向其他地区扩张;
✓重庆啤酒目前30多亿元销售规模,净利润率约为10%,市值约140亿元;
✓从股权价值看,达利溢价200%收购后,若整合顺利,以区域啤酒的定额位来看,重庆啤酒就是很好的对标,目标市值在130-150亿元之间,较
达利溢价收购的估值依然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五)结论
✓无论从8年前嘉士伯以194亿的整体估值获得重庆啤酒控股权,还是12年前英博以58亿的整体估值收购雪津100%股权,作为曾经的区域龙头
惠泉啤酒来说,如今16亿的市值太过低估;
✓达利亮剑之后,必然会有进一步举措,年报就会揭晓;
✓短期看惠泉,有安全边际保底,无有息负债,无业绩地雷,典型的现金牛企业;
✓中期看惠泉,有达利进一步增持的公告信息(或收购、或举牌,或年报大幅增持);
✓长期看惠泉,有达利进一步整合带来的数倍市值增长空间,对应到目前16亿的市值,空间高达7倍;
✓现在只需要买入并持有,静等花开,坐享达利并购带来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