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节日的文化特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节日的文化特征

——以“绕三灵”为例

[摘要]“绕三灵”是白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民族节日,在绕三灵的盛会中包涵着许多白族历史。本文通过介绍“绕三灵”的一些概貌,挖掘这一民族节日中所蕴含的白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绕三灵” 白族文化特征

“绕三灵”是白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文化内涵最丰富,也是文化最为突出的一种民族节日。

一、从“绕三灵”中了解白族古代婚俗文化的特征

婚姻形态及其发展是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民族在其婚姻发展史上有其与其他民族具有的共性,但也有因时间、环境、文化等因素造成的个性。从现在的情况来考察。白族社会早就进人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古代白族的婚姻状况如果从神话传说是有过“兄妹婚”的血缘婚的历史。

关于大理白族唐以来的婚姻资料,《蛮书》中有记“俗法处子婿妇出人不禁,少年弟子暮夜游行于间巷,吹壶芦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招呼”。在《白古通记》中,有“哀牢山有酋波息者,生十女,九龙兄弟娶之,厥后种粪蔓延,分据溪谷,是为六诏始”。“在《马可波罗游记》第四十八章中,有“土人对自己的妻子和别人发生肉体关系,而是出自妻子的一方心甘意愿的话,便不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些资料,当为白族古代婚姻的宝贵资料,说明白族历史上曾存在过的血缘婚、婚外情人等形态。

但是,从目前还能看到的古代婚俗的遗风,在白族地区目前仅有少数的几处,如剑川石宝山歌会中的一些男女对歌寄情的场面,鹤庆辛屯一带始前男女的“聘鹤兰”(找情人),以及一些山区半山区较原始开放的婚姻形式。但是,比起绕三灵长时间、大规模、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来,有如历史上

中原地区”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男女交会的场面,绕三灵及当今中国大陆上能够让人看到有古代的浓厚婚俗的活动。在白族社会中,绕三灵中的男女情人,都互相称呼对方为“活恩尼”、“架尼”;其他人也用这样的词来称呼他们。“活恩尼”、“架尼”有的是因互相相爱而结成,可在绕三灵时或其他场合相识后而形成较稳定的关系;也有的是因女方求生育的过程是形成。“活恩尼”大多限于本民族内部的男女,许多发生在本村、本方的男女之间。过去也一般不在社会公众面前暴露,比较隐蔽,仅在极少的男女同伴中知晓,节日里在暗中交换信物,以示相互承认。有的“活恩尼”从青年一直保持到年老,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下,“活恩尼”在特殊的时间和场合可被白族社会道德所默许。白族人绕三灵中的男女交往,自古以来只限于风俗性的,他们之间不对对方的子女、经济等负责。节日以外,都以自己的家庭为核心,未闻因参加绕三灵活动而致婚姻解体的。当然,从白族社会的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来看,绕三灵中的一些古婚俗毕竟只是人类婚姻的余音。

二、从“绕三灵”中看到白族农耕文化的特征

从考古和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剑川海门口遗址的居民就已掌握种植粳稻的技术。到唐南诏时期,国内的农业生产已较发达。据《南诏德化碑》载:“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疏决破池,下阴树园林立业”。说明

大理白族地区农业耕作文化历史之久远。在考察和研究白族绕三灵萌发的原始属性方面,显而易见此种文化现象突出地有着对雨水,阳光、土地的诸农耕生殖力量的祈求与崇拜。从时间上来分析和判断,绕三灵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始,大理白族妇女前往巍山峨听图山的“金姑庙”迎金姑回大理,到下关七五村本主庙,二月十六日迎至大理湾桥沙坝。农历三月三日选送金姑的丈夫细奴逻回巍山,到四月十三至十五日的绕三灵盛会送金姑回巍山。这段初夏季节,正是大理坝子农耕生产播种、栽秧的最关键的时节。

绕三灵活动,见神都大门的对联是这样写的:“本是为民施雨泽,主乎斯土享馨香。”对联上下胭的第一个字连续便是“本主”一词。金姑为本主神之一,祭奉金姑,也就是祭奉农耕的生殖之神。古代的白族先民虽重巫术,以巫祈雨,祈丰收乃是当时社会所推崇,他们的宇宙观念是被歪曲的。但是,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们认识到春夏两季雨水、阳光对水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为虔诚的敬神,通过娱神的形式,就能给农耕生产带来便利,因而绕三灵中的各种活动具有很典型,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三、从“绕三灵”中看白族文化所蕴含的羌文化色彩

白族的文化,迄今仍有一些古羌族文化的特征。徐嘉瑞在其《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认为“羌族巫师以树枝象征最大之神”。而白族绕三灵中同样以树枝代表自己村庄的保护

神,是主宰自己的本主,是民族与村社的最高神的代表。这两者的相象决不是偶然的。推而言之,今绕三灵中主要领舞者披羊皮褂,手举牛尾之俗恐与牧羊人(羌文化)有关。现代剑川与丽江交界处的三河、九河一带的白族妇女还有饰羊角状头巾的习俗。剑川东岭乡下沐邑一带还有一些人姓“羊”,“羊”与“羌”在中国古文字上同源的,羊姓白族似与古羌更为接近。大理湾桥乡有的村庄里,祭祀自己的母性先祖时牌位上仍书“羊母杨氏”,都与古羌文化的渊源结下不解之缘。民间的这些羌文化习俗遗迹,可以佐证绕三灵服饰道具与羌文化有关。当然。古羌文化只是大理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白族“绕三灵”是一个多文化的集合体,其中既有许多原始文化的成分,也有后来加进去的现代社会的东西;既有浓郁的本土文化特征,又有许多汉文化浸润的现象。但无论怎样,绕三灵是白族人自己真正的民族节日,绕三灵文化是可以代表白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政业.“绕三灵”文化述略.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2]张继.白族本主神祇分类浅述.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