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351c2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5.png)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1.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地间迁移和国际间迁移两种类型。
内地间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地区间的流动。
其特点包括:规模大、范围广;主要是农民工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流动;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间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其特点包括: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受到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有什么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包括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等。
城市化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 加剧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3)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的流入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的人均生产力。
4) 带来了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城市环境污染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3. 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数量除以单位面积来计算。
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 总人口数 / 单位面积其中,单位面积可以是平方千米、平方英里等。
4. 城市人口增长导致了哪些问题?城市人口增长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1) 住房问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住房供不应求,导致住房紧缺和房价上涨。
2) 交通拥堵:城市人口增加,交通需求增加,导致道路拥堵现象严重,交通压力加大。
3) 就业压力:城市人口增多,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失业率上升。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212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a.png)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一、人口迁移练习题1. 什么是人口迁移?2. 列举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4. 解释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区别。
5. 请列举和解释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7. 解释人口自然迁移和人口计划迁移的概念。
8. 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9.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文化的影响。
10. 你认为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为什么?二、人口迁移答案1.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2. 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包括经济原因(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社会原因(教育机会、社会保障)、政治原因(战争、政治迫害)以及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4. 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迁移,而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家边界的人口迁移。
5. 城市化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影响。
城市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城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等问题。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都有影响。
源地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问题,而目的地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压力。
7. 人口自然迁移指的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产生的迁移,例如家庭成员的迁移;人口计划迁移是指政府或组织根据政策或计划安排的人口迁移。
8. 人口迁移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9. 人口迁移会对文化带来影响。
移民汇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促进文化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0. 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源地和目的地的利益,确保迁移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人口迁移对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a1ce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1. 请问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人口有多少?答案:中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口超过了14亿。
2. 哪个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答案: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3. 请问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少的人口?答案:梵蒂冈。
梵蒂冈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根据统计,其人口不到1000人。
4.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答案:摩纳哥、新加坡和马尔代夫。
这些国家在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上拥有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5. 请问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哪些?答案:尼日尔、马里和布隆迪。
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原因是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6.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答案:日本、意大利和德国。
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突出,即老年人口比例较高。
7.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年轻人口最多的?答案:尼日尔、乌干达和阿尔及利亚。
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即15岁以下人口比例较高。
8. 请问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口多的国家可以借助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面临资源分配和社会服务压力。
9. 请问人口分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人口分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口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可能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10. 什么是人口普查?为什么进行人口普查?答案:人口普查是指对特定地区的人口数量、特征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调查的活动。
人口普查有助于政府和决策者了解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
11. 请问人口分布数据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答案:人口分布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教育规划、医疗资源分配、社会保障、经济预测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12. 请问人口分布数据如何影响城市规划?答案:人口分布数据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人口的集中和分散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系统、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
地理人口练习题
![地理人口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4352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png)
地理人口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A. 孟加拉国B. 新加坡C. 马尔代夫D. 中国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人口增长?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婚姻率D. 迁徙率4. 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是:A. 日本B. 德国C. 韩国D. 美国5.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A. 统计人口数量B. 研究人口结构C. 政府制定政策D. 了解社会经济状况二、判断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减去死亡率。
2.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人口迁移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变化。
5. 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的。
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4. 介绍一种统计人口数量的方法。
5. 解释人口密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亲身经历或观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以下要点为基础,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1. 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情况。
2. 分析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的特点。
3. 根据人口结构特点,分析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合理建议,解决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注意:文章应结构完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间过渡自然。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a6cf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7.png)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总数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性总数C.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总数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人口总数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府政策D. 地形地势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人口最多?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人口增长的驱动力?A. 自然增长B. 家庭计划生育C. 城市化D. 移民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A. 日本B. 巴西C. 印度D. 埃及答案:A二、判断题1. 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答案:正确2.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答案:正确3.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过程。
()答案:错误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答案:正确5. 人口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加快。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说明如何计算人口密度。
答案: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用于描述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程度。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地区面积。
通常以平方千米或平方英里作为地区面积的单位。
2. 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势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较好的气候条件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发达地区通常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和交通线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势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人口较多。
3. 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
例如,某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前往寻找工作机会,这是一种经济驱动的人口迁移。
地理培优练习题:人口和城市专题
![地理培优练习题:人口和城市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cf64dd84254b35eefd34c8.png)
高考专题训练 人口与城市(2009·全国文综Ⅰ·T1、2·8分)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 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 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同属一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9·全国文综Ⅱ·T4、5)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 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 人口增长了15.1% 4.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2009·江苏地理·T12、13·4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 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下图,回答5、6题。
5.图3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 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6.图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7.(2009·广东·T18)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 数的比值。
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 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 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2009·天津文综·T6、7·8分)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示意图(图),回答8、9题8.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图3图1图2图45B6D 7A图5( A.abc B.acd C.abd D.bcd 9.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2009·安徽文综·T25、26)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8b6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f.png)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B. 家庭因素的影响C. 自然因素的制约D. 政府政策的推动【答案】A2. 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最大?A. 自然增长率B. 城市化水平C.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D. 城市建设规模【答案】B3. 下列不属于人口密度测算方法的是()。
A. 定期人口普查B. 样本调查C. 人口红外线扫描D. 遥感技术测算【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特征?A. 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B. 城市人口的集中C. 增长速度较快D. 农业发展的加快【答案】D5.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C. 人口分布的集中D. 人口分布的分散【答案】C二、判断题1. 当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人口比重也会较高。
()【答案】对2. 城市化率是一个区域或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标。
()【答案】对3.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对4. 人口红外线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测算人口密度的技术手段。
()【答案】错5.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答案】对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口转移?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人口转移?【答案】人口转移指的是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 就业机会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导致人口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转移;- 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引起人口的流动;- 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会导致人口向安全、干净的地区迁移;- 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城镇化政策等会影响人口的转移。
2.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有哪些影响?【答案】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会大幅增加,人口规模扩大;- 人口分布集中: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更倾向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密度变化: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减少。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35d8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b.png)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
人口统计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地理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题型。
以下是一些与人口统计相关的经典例题总结:
1. 问题:某国的人口数量为10亿,年出生率为15‰,年死亡率为8‰,计算该国每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解答:自然增长率 = 年出生率 - 年死亡率
= 15‰ - 8‰
= 7‰
结论:该国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2. 问题:某市的人口数量为500万,土地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计算该市的人口密度。
解答: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土地面积
= 500万 ÷ 2000
= 2500人/平方千米
结论:该市的人口密度为2500人/平方千米。
3. 问题:某国年末的总人口为8亿,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千米,平均人口密度为1000人/平方千米,计算该国的建成区人口数量。
解答:建成区人口数量 = 建成区面积 ×平均人口密度
= × 1000
= 1000万
结论:该国的建成区人口数量为1000万。
以上是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的一些经典例题总结。
学生们可以通过解答这些例题,巩固和提高对人口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c45901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0.png)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印度B. 中国C. 印度尼西亚D. 美国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自然环境B. 文化传统C. 经济发展D. 执政者政策3. 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B. 人口老龄化C. 农村人口减少D. 产业发展困难4.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稀少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俄罗斯D. 墨西哥5.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出生率×死亡率D. 出生率÷死亡率6. 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7.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A. 劳动力短缺B. 就业机会增多C. 经济发展加快D. 教育资源增加8.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A. 南非B. 巴西C. 韩国D. 日本9.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就业机会B. 学习环境C. 自然环境D. 宗教信仰10. 人口红利是指A. 人口过多的问题B.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C. 人口密度过低的问题D. 人口结构带来的经济增长机会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答: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资源分布等,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人口分布也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从而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分布。
文化传统方面,一些地区有特定的人口迁移习惯或宗教信仰等,也会导致人口分布不均匀。
政府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和引导人口迁移,调节人口分布的均衡。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供给不足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困难。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566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人口统计数据是指对一个特定地区或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的数据。
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群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人口统计数据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加深对人口统计的理解。
练习题一:人口数量统计1. 2019年某国总人口为12亿,到2020年底总人口增加至13亿。
计算出2020年该国的人口增长率。
答案:人口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9年总人口)/ 2019年总人口 × 100%=(13亿 - 12亿)/ 12亿 × 100%= 8.33%2. 某省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8000万增加到2020年的9000万。
计算出该省十年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
答案:年均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0年总人口)/ 10=(9000万 - 8000万)/ 10= 10%练习题二:人口结构统计1. 在某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5%,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5%,计算出男女性别比。
答案:性别比=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45% / 55%≈ 0.8182. 某县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年龄段(岁)人口比例(%)0-14 2015-64 7065及以上 10(1)计算出该县城市的老龄化指数。
答案:老龄化指数=(65及以上人口 / 15-64人口)× 100%=(10% / 70%)× 100%≈ 14.29%(2)写出该县城市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0-1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20%15-6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70%65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10%练习题三:人口分布统计1. 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分布在三个区域。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b6eaa168884868662d663.png)
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2018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第四年,但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 523万人,出生人口较上年减少约200万,连续第二年下降。
从出生率来看,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 %,西部边疆省份、华南、山东出生率较高;东北、华北和华东的沪苏地区出生率较低。
下图为“2012-2018年我国三个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出生率高B 华南地区医疗水平高,人口出生率较高C.沪苏地区养育成本高,人口出生率较低D.东北地区净流入人口多,人口出生率低2.表中数据表明,2012-2018年( )A. 山东省出生人口数量变化表现最为平稳B.广东省人口总数量在2017年达最大值C.河南省人口迁移量在2017年后出现减少D.三省人口出生率受政策影响并不明显【解析】1选C,2选D。
第1题,东北大部分地区也属于地广人稀,但出生率较低,故地广人稀与出生率无关。
我国华北、华东的沪苏地区经济发达,医疗水平也很高,出生率仍然较低,故医疗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目前已不大。
沪苏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物价水平高,儿童的养育成本较高,会降低生育意愿,从而降低出生率。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以净流出为主。
第2题,图中显示2012-2018年山东省出生人口变化幅度较大,并不平稳。
广东省2018年较2017年又增长了120万人,故在2017年没有达到最大值。
该图只能反映出生人口数,无法体现人口迁移量。
我国2014年起开放全面二孩政策,据图示意政策放开后人口并没有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甚至在2018年还有所减少,故受政策影响并不明显。
人口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济南某中学地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绘制了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统计表(下表)。
据此完成3、4题。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2bbabd76a20029bc642d1c.png)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1 / 13人口一、单选题1.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C. 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D.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2. 目前,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有助于减缓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分布不均B. 人口素质低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D. 人口老龄化3. 有关我国人口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龄化是目前面临的新的人口问题B. 基数大、增长快仍是人口的基本特征C. 人口减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D. 交通拥挤,就业、就学困难依然存在4. 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 1764年~1840年B. 1840年~1949年C. 1949年~1982年D. 1982年~2005年5.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 印度俄罗斯B. 俄罗斯中国C. 中国中国D. 加拿大中国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 漠河—腾冲线B. 漠河—昆明线C. 黑河—腾冲线D. 黑河—昆明线7.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8.读“我国人口资料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82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 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C. 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多,今后不需再实行计划生育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B. 福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C.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D. 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2016年我国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十大火车站依次是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上海南站、北京站、杭州东站、深圳北站、苏州站、北京南站、苏州园区站。
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13 人口与城市 (解析版)
![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13 人口与城市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b7bd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6.png)
类型13 人口与城市1.(2022·江苏·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
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二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1)画出“胡焕庸线”,并写出两个端点所在省份的简称。
(2)简述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人口密度特点,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黑、云或滇(2)人口密度最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
(3)不赞同理由: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解析】本题以人口密度概念、胡焕庸线及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胡焕庸线”端点、我国第一阶梯人口密度特点及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1)由所学可知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º度直线。
两个端点所在省份黑龙江省简称黑,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胡焕庸线”如图(2)由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可知,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形复杂,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最小。
(3)由材料知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说明各地在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上是存在差异的,并不代表人口分布不合理。
2.(2022·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等。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ed90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9.png)
专题08人口与城市(2023上·河南郑州·高三校联考)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机械增长C.经济的持续发展D.医疗条件的改善2.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经济C.地形D.政策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D.劳动力成本下降(2024·陕西商洛·统考一模)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
过去10年,我国相继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总和生育率虽微幅增加,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人,低至2.62人。
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变化(生育率单位:个。
生育年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
完成下面小题。
.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①林木繁多,空气好②地势高,水灾较少③地形平坦,空间大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C.②③D.③④).供奉祭品C.旱季储粮D.保存种子9.目前韦雷博村的传统文化仍然得以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策C.交通D.科技(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
下图为张掖市1949—2015年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张掖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水源D.生态环境11.符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是()A.①处,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商贸产业B.②处,水源充足,发展高耗水工业C.③处,地形限制,城市拓展空间受限D.④处,环境优美,适合发展高档住宅(2023·广东佛山·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核心区域以外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城乡人口的双向涌入加剧了该地区的用地矛盾,同时使其空间形态围绕着不同就业中心发生了空间分化,出现网络型、走廊型、跳跃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
初二地理人口分布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人口分布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867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3.png)
初二地理人口分布练习题及答案人口分布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到人类在地球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地理人口分布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1. 人口分布是指什么?2. 列举并解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3. 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人口密度?练习题二:1. 请简要说明人口分布在世界上的主要特点。
2. 什么是人口聚集区?列举两个人口聚集区并解释其原因。
3. 什么是人口稀少区?列举两个人口稀少区并解释其原因。
练习题三:1.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列举两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并分析其原因。
3.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影响有哪些?练习题四:1. 请简要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 什么是人口流动?列举两个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并解释其影响。
3. 什么是人口红利?如何发挥人口红利的优势?练习题五:1. 请简要说明印度人口分布的特点。
2. 什么是人口规模?列举两个拥有庞大人口规模的国家,并分析其原因。
3. 什么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案:练习题一:1. 人口分布是指人群在地球上各个空间单位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
3. 人口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
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地理面积。
练习题二:1. 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南北半球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周边。
2. 人口聚集区是指人口数量较多并相互聚集在一起的地区。
例如,长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两个人口聚集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
3. 人口稀少区是指人口数量较少的地区。
例如,西伯利亚地区和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是人口稀少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936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c.png)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人口分布?A. 水资源分配情况B. 土地利用状况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治制度答案:D. 政治制度2. 以下哪个是人口迁移的原因?A. 民族语言差异B. 环境污染C. 卫生设施改善D. 学校质量提高答案:B. 环境污染3. 下列关于城市和农村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城市环境更好B. 农村交通更便利C. 农村医疗条件更好D. 城市污染更严重答案:A. 城市环境更好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错误的写“错”。
1.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对)2. 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错)3.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
(错)4. 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大多低于城市地区。
(对)5. 城市的建设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对)答案:1. (对) 2. (错) 3. (错) 4. (对) 5. (对)三、简答题请简述以下问题:1. 什么是人口密度?答: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的集中程度。
2. 请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答:山脉、河流和湖泊、海洋。
3. 请简述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答: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引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这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同时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以下问题,并给出你的观点。
问题:我国人口分布呈现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观点: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城市多农村少的特点。
分析原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地区;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 地形地貌因素: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部地形较为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吸引了更多人口定居;而西部地形复杂,地势高山丘陵较多,限制了人口聚集。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8c139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b.png)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下列哪个国家人口数量最少?A. 俄罗斯B. 加拿大C. 韩国D. 南非3. 城市化是指: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B. 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的过程C. 城市人口比例超过农村的程度D.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持平的状态4.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人口迁移可以改变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B. 人口迁移可以造成城市化进程加快或减缓C. 人口迁移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D. 人口迁移可以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5. 下列哪个国际机构负责统计和发布全球人口数据?A. 联合国B. 世界银行C. 世界贸易组织D. 健康组织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通常以_________作为计算基准。
2.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
3. 人口迁移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迁移。
4.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也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城市化进程中的_________问题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住房、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紧张。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简要描述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
3. 分析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四、论述题请以城市化为主题,探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积极思考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通过对这些练习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与掌握。
祝各位同学学业进步!。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试题及答案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78a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7.png)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是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试题及答案的详细介绍。
以下是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试题一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什么是人口迁移?答案: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
试题二问题:人口迁移可以带来哪些好处?:人口迁移可以带来哪些好处?答案:人口迁移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带来以下好处::人口迁移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带来以下好处:- 人口流动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人口压力过大的地区;-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机会;- 人口迁移可以促进文化和人才的交流,促进社会进步。
试题三问题:人口迁移可能带来哪些问题?:人口迁移可能带来哪些问题?答案:人口迁移可能带来以下问题::人口迁移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 城市人口过多可能导致社会服务设施不足;- 城市扩张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试题四问题:如何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如何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答案:为了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为了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保证资源合理分配;-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提高就业机会;- 提升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推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生态。
以上是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作者:————————————————————————————————日期:
必修二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1~2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图1“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4~6题。
4.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是
A.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C. 人口素质偏低
D. 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6. ①与②相比
A.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B.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C.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D.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右下图完成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9.下列国家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A.尼日利亚B.美国C.巴基斯坦D.利比亚
10.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11.以下城市中,依次是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A.郑州、攀枝花、拉萨 B.攀枝花、邯郸、合肥
C.攀枝花、株洲、大同 D.麦加、宝鸡、石家庄
读右图 (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13~14题。
13.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4.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15.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右图回答16 题。
16.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
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
完成 17~18题。
17.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A.① 区 B.② 区
C.③ 区 D.④ 区
18.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9.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面包店
20.下图为某国家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40%
B.该国属于发达国家
C.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D.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2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22.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下列自然地理区位中不利于
形成城市的是()
A.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 B.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C.荒漠干旱地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D.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右图中,a、b、c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河流、
地形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读图,
回答23~25题。
23.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
是()
A.A B.B C.C D.D
24.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
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A B.B C.C D.D
25.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A.A B.B C.C D.D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16---20:
21-----25:
26、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________________。
(2)(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
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
(3)简述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2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两城市人口变化
(1) 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右图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 (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26、(1)高增长阶段(;或高低高);低增长阶段(或现代型;或低低低)(4分)
(2)少年儿童比重大(2分)
(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或人口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
(2分)
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2分,答出两点即可)
27(1)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 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