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总复习中考.ppt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秦统一六国奠完整定版了ppt课基件础。
22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 家才能富强。 ②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 革,勇于创新。 ③改革会遇到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 神。 ④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⑤要制定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1
政治
历史时期
战国时期
变法者
商鞅
支战持国者时期,各国经过秦变孝法公,封建制度逐步
内确立容起来。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a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 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
小篆
完整版ppt课件
39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有功有过,但仍不失为 “千古一帝”
完整版ppt课件
40
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完整版ppt课件
41
三、秦末农民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口号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意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每10年叫作一完整个版ppt课“件 年代”
24
〖论述题观点〗 (1)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1、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2、改革是实现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变革旧制才能长治久安。 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共100张PPT)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共100张PPT)
返回
4.主要内容: 确立 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
政治 袭特权;改革 户籍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 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 自由 买卖;
经济 鼓励 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 度量衡
军事 奖励 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返回
5.作用: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返回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
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大约距今约 1 万年前,我国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在众多聚
落遗址中北方以半坡居民、南方以河姆渡居民最为典型。
遗址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距今约 6 000 年 生活区域 (1) 黄河 流域
距今约 7 000 年 长江流域
返回
材料 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远古人类遗址时写道: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 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返回
问题:材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农耕既普 及”一句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研习:诗中提到了半坡人的基本生活,如人面彩陶盆、掌 握农耕技术、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等。
返回
材料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 气(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观念),蓺(yì,种植) 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 后得其志。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返回
问题:材料中的“轩辕”“神农”分别指谁?阪泉之战结 局如何?此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影响?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总复习课件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总复习课件
答案:C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 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历史。从A选项中可知这条 运河是京杭运河,是隋炀帝时期连通了原来的几处运河。 “开皇”是隋文帝的年号,科举制也是在隋炀帝时期正式形 成。“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政治清明。答案选 D。
过程: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 的趋势;②唐朝中后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 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完成。
六、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主要有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士人受到 社会普遍尊重,中上层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自 耕农、佃农、手工业者等劳动者的身份也有所提高。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 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总复习
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 实。
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 化交流的发展。 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6.宋代的社会生活。
(1)材料一中的情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________。
(2)请从材料二、三、四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说说这种 制度有什么历史作用?
(3)分析材料五,说明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顾炎 武把“八股之害”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类比?该历史事件发 生在哪个朝代?
(4)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被废除?
答案:(1)隋朝
(2)图文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利于统治者通 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有利于不同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通过 平等竞争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 政治地位;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与英国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涌现出了如李 白、杜甫、韩愈等大家,促进了唐宋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 发展;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也对后来中外选 官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 其他版2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 其他版2

年2题) 影响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时间
公元 208年
人物
曹操、孙刘联军(孙权、刘备)
地点
赤壁
赤壁 之战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在赤壁大败曹军, 经过 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成语: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范围
成功共同原因
(1)顺应了历 史发展潮流 (2)变法措施 执行坚决 (3)不顾旧势 力反对,敢于斗 争
【认识启示】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对你有何启示? 民族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冲突和交往中
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 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大唐的开放 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2.[’12安徽13(1)题2分](节选)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 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 确的打“√ 【√ 】(1)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 南地区的开发。 改正:
【特别提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虽然得到开发, 但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北方地区。
(1)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
的优越条件
原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因 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生
产的政策
对 江 南 地 区 的

(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农业 (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了一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解题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解题研讨会PPT课件


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现 代
民族抗争: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社会主义建设:土地革命、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梳理】
列强侵略:
侵略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史实属
于汉武帝时期的有( )
A.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B.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C.在中央设立监察机构司隶校尉 D.开通了丝绸之路,设 立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
;图二中这种货币最的货币优点是_____ __。(3分)
5、下列人物思想言论说法错误的是( )
韩 非
A、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基础,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 B、孟子崇尚“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韩非主张依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不断一法”。 D、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政治理想“小国寡民”、“无为而 6、治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梳理】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1953——1957)的成就、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 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史 (
道路探索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建 国
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 来 的

历史中考总复习——中国古代史PPT优秀课件

历史中考总复习——中国古代史PPT优秀课件

流域) 时 种植水
代)、 稻的国
耒耜 家)
渔猎
制造陶 器、简 单玉器 和原始 乐器
干栏 式房 屋, 开挖 水井
半 距今 陕西西 坡 约六 安半坡 人 千多 村(黄
年 河流域)
粟(我 国是世 界上最 早种植 粟的国 家)
饲养 猪狗
纺轮、 制造彩 制作麻 陶

半地 穴式 房屋
考点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教育,兴办太学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2、政治上,为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采纳 主父偃 的建议,推 行“ 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 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__史______。
(5)民族外交方面,派 张骞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横贯欧亚 的陆上通道“丝__绸__之__路_____”,成为东西方经__济__文__化___交流的桥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_西__域__都__护___,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统辖。
历史中考总 复习
——中国古 代史
考点1、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远古 时间 居民
地点
生产 原始农业 原始
工具
畜牧

原始纺 织业或 捕鱼业
原始制 原始建 陶业 筑业
河 距今 浙江余 磨制 水稻 饲养
姆பைடு நூலகம்约七 姚河姆 石器 (我国 猪狗
渡 千年 渡村 (新 是世界 水牛

(长江 石器 上最早
3、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
4、军事上,北伐 匈奴 ,修筑 长城 (西起 临洮 ,东 到 辽东 );南讨越族,修灵渠。
考点5、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思想上,采纳 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 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 课件

考点二
华佗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李时
珍和《本草纲目》(识记)
人物
首页
概况
图片
末页 目录
东汉末年名医,擅长外科手 术。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华佗 ——“麻沸散”,这是世界 [2014 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 年11( 虎、鹿、熊、猿、鸟五种禽 2)题 兽的活动姿态,编了医学体 已考] 操——“五禽戏”,用来锻 炼身体。被尊为“神医”
备注:司母戊鼎,新近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 戊鼎”。
(’14潍坊)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棋
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
首页
末页 目录
研究它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B ) A.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 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 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 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图片
[2014 年11( 3)题 已考]
末页 目录
巨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这部著作内容丰富, 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 李时珍
(’ 14 安庆一模) 安庆市某校九年级举办了
一次明清科技成就展。在展览中会出现的成
首页
就是( D ) A.麻沸散 C.指南针 B.《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
首页
括( D )
末页 目录
A. 儒家思想
C. 佛学经典
B. 建筑艺术
D. 活字印刷
考点六 汉字的演变(识记)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
首页
甲 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 骨 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我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中考复习(共32张PPT)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中考复习(共32张PPT)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4 分)
(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
4.孔子的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 “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但在不同时期孔子被 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材料三 (清朝)即禁之后,……行者叹至远 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 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沿海居民,富 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 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海外贸易萧条;沿海民众生活困难。(4分)
(1)材料一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 结合材料,说说它的作用。(2分)
(1)丝绸之路;(2分)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
材料二 朝代
西汉
南方
人口(户) 占全国 户口数 的比例
2470685 19.8%
唐朝 3920415 43.2%
宋朝 11224760 62.9%
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

4.孔子、百家争鸣 P46,《零距离P66》
学以致用:在诸子百家思想中,你认为哪些思想
在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光大?
•治国思想: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改革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教育思想:全民教育、学会学习 •和平思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阅读下列材料: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 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 其他版4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 其他版4

西
任重要官职
夏 宋夏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 (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
和议 贸易市场,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完颜阿骨打) 概况 起兵反辽,1115年称帝,国号为金,定都会宁
(后迁都燕金,改名为中都)。他就是金太祖 金
金和 抗金 谓“谋反”罪杀害(成语:岳母刺
南宋
字、精忠报国、怒发冲冠、直捣
的对
黄龙)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
绍兴 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
和议 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至此,宋金
对峙局面形成(绍兴和议)
灭亡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 州),南宋灭亡金、南宋对峙形势
岳飞
【特别提示】无论是汉族还是女真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因此,岳飞抗金不属于抗击外来侵略者,所以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2. [’11安徽11(2)题1分](节选)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中国的水稻种植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2)北宋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 首位。 3. [’12安徽13(3)题2分](节选)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 济发展的一大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 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3)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 济重心南移完成。 改正: “明清”改为“两宋”

饮食相当丰富,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方肉食中
习 食 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饮茶、饮酒之风盛行

变 化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优秀课件 其他版3

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PPT优秀课件 其他版3
(1)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 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 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国际大通道, 它的开辟对中国和欧、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经 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汗血马、葡萄、石榴、苜蓿、核桃、
胡萝卜、胡蒜、胡瓜、胡豆、胡麻等(中原原有物种:水稻、小麦和
目 加强中央集权



(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yǎn )的建

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国势力;下

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

较小的侯国
统 (2 014
措 施
政 治
(2)重视人才,破格录用有才能的人 (3)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
年1
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
2.(’14安徽1题)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
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A( )
A. 孝文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康熙帝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 是帝王当政的标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追尊为某祖、某宗等;谥号: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或有特殊 贡献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一个特殊的称号。题干汉 武帝为谥号,A项为谥号,B、C两项为庙号,D项为年号,故选A。
“罢黜百家, 派卫青、霍去 独尊儒术”, 病大破匈奴, 把儒家学说 派遣张骞两次 作为封建正 出使西域 统思想;在 长安设立太 学
考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及秦的灭亡
时间 公元前209年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核心考点 素养提升 聚焦中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项目
中国
同时期的世界
(1)政治:封建社会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
续表
秦代 的中
经 济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 ,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 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解决了各地之间换算的困难,便 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 央集
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一 权制
(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度和 措 交 的道路
统一 施 通
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
措施
水路:开凿灵渠
秦代 中
大权。(2)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的中 央
尉、御史大夫,(“三公” )分管行政、军事和
央集 集 内 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3)
权制
地方行政制度:①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
度和 权 容 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②全国分设乡、里、亭
济发展需求: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

原 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一
秦朝形势图
中 因 (3)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 识图依据:咸阳、桂林郡、象
国 实力最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郡、南海郡等;以咸阳为都城,
(4)嬴政的作用:秦王嬴政招募各国 实行郡县制,北部边疆以长城为
的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续表
(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考主题研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版本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考主题研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ppt版本


领禅是让




首领 ”





的 治水的传说 : 禹 领 导 人 们 用 疏 导 的 方 法 治 水 , “ 三 过 家 门 而 不 入 ” , 终 于 制 服 了

洪水

传 说 :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关于历史上某人某事的叙
述。
传说与史
历 史 讲 究 真 实 可 靠 , 传 说 难 免 夸 张 虚构 。 但
实, 21
3认56
识战国 年;秦
时 孝
期的社会 公、商鞅



背 景 : 22 铁器 的 普 遍 使 用 和 23 牛耕
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
展和
社 会 的 进 步 [ 2013. A 卷 20]
原 因 : 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商 鞅 变 法
内 容
(1) 改 革 土 地 制 度 :废 除 土 地 国 有 制 , 国 家 承 认 土 地 私 有 ( 改 变 了
第一部分 重庆中考主题研究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 会变革
时空观念

姆半
元 谋 人







渡坡 原原 始始 居居 民民








西 周 建 立
春秋
战国 战国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约公元 约公元 约公元 公元前
170万年 70万- 1.8万年 7000年 6000年 前2070 前1600 前1046 77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审 核
执 行
起 草 政

一、女皇武则天
2、武则天的统治
①重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大臣,发 展中央集权 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 ④大力发展农业,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712-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中国古代史总复习
春秋时期 (前770--前476 )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 听天子命令,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 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一、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称霸原因:
政治方面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策略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
“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
自然条件
心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经济富庶;
2、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 :



















韩 楚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七叔含烟找围巾 。
1、铁农具
春秋时期,开始广泛使用铁农具 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儒家
孟子
兵家 孙膑
墨子 墨家
庄子
道家
法家
韩非子
看书填表
学派 人物 代表作
墨家 墨子 《墨子》
儒家 孟子 《孟子》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中 央
经济文化方面 车同轨,书同文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措 施
军事方面 御匈奴,筑长城
一、政治:废分封,立郡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掌管军事
皇帝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郡守
负责监察百官
县令
总结:
措施
政治方面
“废分封,立郡县”
经济文化方面 “车同轨,书同文”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
御匈奴,筑长城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即皇位 (时间?称号?年号?) 2、用人与纳谏 (1)原因: 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 (2)表现: 吸取隋亡的教训。
A、鼓励臣下直言 , 从谏如流 B、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举
明清政府为什么一再兴起文字狱?
控制人们的思想,打击异端 强化皇帝的权威
结果: 使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 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
1、我国宰相制度开始的朝代是 ___秦_朝___ ,废除的朝代__明__朝__.
2、_朱_元__璋___设立锦衣卫,
_明__成__祖__设立东厂,
东厂职权范围是 _监__视__、_逮__捕__、 __处__罚__,成为_专_制__皇_权__ 可靠支柱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秦帝国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 发展有什么作用?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 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 崭新的阶段。
二、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 起义有什么 作用?

政治方面

废分封,立郡县
知人善用 虚心纳谏 贞观新政
贞观之治
不拘一格选人才 重视发展农业
贞观遗风
重用贤能 锐意改革
开元盛世
▪ 1.杀功臣,巩固皇权 ▪ 废丞相,权分六部 ▪ 设立厂卫制度 ▪ 设立廷杖制度 ▪ 设立军机处(清)
▪ 科举实行八股取士
▪ 实行文字狱
加 强 专 制 统 治
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 而兴起的大狱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原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赋役制度。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义》。 完善科举制度
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 容。
方面
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虚心纳谏 选贤任能 完善科举 制度
改革赋税制度 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政治 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2、牛耕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
想一想:
奴隶集体耕种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
公作
则迟
奴隶 开明的奴隶主
分地
则速
农民 地主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商鞅变法
1、背景
2、时间:公元前356年
3、主要内容
4、影响: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次数
7
4
1
人数
2.7~2.8 万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船只 大小
拥有 设备
共200余艘
17艘
大船长151.8米, 旗舰长24.5米,宽
宽61.6米
6米
航海图,罗盘针
3、_雍__正___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
一、明朝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
1.西洋的概念
明代把文莱以西,包 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 “西洋”。
2.为什么要下西洋? (目的)
为了加强对外友好往来, 宣扬国威。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奖励生产 提高农民积极性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国富
奖励军功
士兵英勇作战
兵强
建立县制
统一度量衡.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加强中央集权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生平 思想主张 教育成就
大思想家

“仁” 仁者爱人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

让,和谐相处

的 主
“礼” 克己复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

社会规范
开元有“一元复 始,万象更新”之意, 其意是想有所作为, 励精图治,使唐朝更 加兴盛。
三、社会经济繁荣
1、表现
①农业:曲辕犁、筒车
②手工业:制瓷——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纺织——蜀锦 冶铸——盐、铁、铜、煤
③人口:一千多万户
④疆域:东至安东 , 西迄安西,
北达蒙古 , 南抵南海.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