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排水、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排水及管综设计指导

城市道路排水及管综设计指导

4、雨污水支管的预留,满足现状或者外部已知的(规划、设计)条件,整体竖向偏下游,
相交道路交叉口按满足现状或规划的管位、管径、管内底标高接入考虑。 5、管道布置应避免水流方向锐角。 管道纵断面设计 1、顺道路坡度一般道路坡度小于1.0%的排水管道设计: (案例:岱山三号路)管道坡度尽量同道路坡度。 2、坡度较大道路坡度大于1.0%的排水管道设计: (案例:岱山东路)分段跌水,每个检查井跌水。 3、反坡路段的排水管道设计: (案例:外江路平原地区)管径放大,管道坡度取最小值。
城市道路排水及管线设计总结
2014版
泛 华 建 设 集 团 南 京 设 计 分 公 司 PAN-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Nanjing Design Branch 市政综合甲级 城市规划甲级 风景园林甲级 建筑甲级
主要内容
一、建设程序及步骤
二、道路排水设计
三、道路排水设计常见问题 四、道路管综设计
15 cm级配碎石 4 5 土方 挖方 附属 公交站台 自行车停车架 绿化带路牙 人行道路牙 垃圾桶 (二) 桥涵工程 珍珠河桥梁拼宽 (三) 1 市政管线工程 雨水 雨水管d600(埋深2米) 雨水检查井(d600) 雨水口 d300雨水连接管 盖板涵清淤(九华山~南空门口) 更换可调式防沉降井盖 2 污水 污水管d400(埋深2.5米) 污水管d500(埋深3米) 污水管d600(埋深3.5米) 污水检查井 (四) (五) 1 2 4 (六) 1 2 3 (七) 照明工程 交通工程 标线 现状标志牌改造 电子警察 绿化工程 街头绿地 侧分带 树池 建筑改造
图审 施工许可 初步设计 评审报批 概算编制 报批 施工图设计 预算编制 管综设计 管综规划 规划报批 要点 规划报批 方案 评审报批 道路要点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3.设计原则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管线综合设计管线综合设计应尽可能解决好道路下的管线问题,以适应城市道路改造和两侧地块开发的要求。

地下管道的改造应结合道路的改造,本着照顾现状,减少损失,长远考虑满足功能的原则进行。

1)尽量满足各专业管线规范要求。

2)尽可能满足各专业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要求。

3)平面布置尽量符合本地区管线布置习惯。

4)管线交叉在一般情况下遵守以下原则: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干管,非重力流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及新建管道让已建管道。

当现状管平面、竖向与新建管发生矛盾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5)保证各专业管线与道路行道树之间的距离。

6)尽量遵循已设计及施工交叉道路管位横断面布置情况。

7)尽量遵循现状各专业管线的高程系统。

8)各职能管线专业设计时,当水平、垂直净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

9)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

(2)给水管道设计1)给水管网现状及规划规划给水管道管径为DN300。

2)管材及基础本次设计给水管道采用PE给水管,热熔连接;材质采用PE100,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市政最大供水压力0.8MPa,设计管材压力等级1.6MPa。

管道基础按下列要求执行:a)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0.1MPa。

b)沟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地段,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3m,然后铺上砂垫层,厚300mm。

c)管基在回填土地段,管基的密实度要求达到路基密实度后垫砂200mm。

3)给水管道布置给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给水主管管径DN300,预留横支管管径DN150。

4)附属构筑物施工a)阀门和阀门井:阀门布置按满足检修时管段的隔断需要执行,靠近管网节点设置,安装在连接管的下游;干管上阀门间距为400-600m,按不超过5个消防栓的布置长度控制。

阀门采用手动蝶阀,阀门井为砖砌。

管线设计说明

管线设计说明

1、本次设计依据为建筑总图、单体图纸和市政管道资料。

施工时请对照现场情况和建筑总图核对标高,并结合单体图纸施工。

2、根据单体图纸设计说明,园区最大日用水量为946.4m^U3^U,最大时用水量为91.5m^U3^U。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区内雨污水分流排放,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总平面图中管道标高为绝对标高(黄海高程)。

管道标注DN为公称直径。

管径、井径单位为毫米。

标高和平面距离单位为米。

4、生活给水埋地管采用PE管,热熔对接连接,详见《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10S507)。

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焊接,二次镀锌。

室外埋地用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热熔连接;执行标准为《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CJ/T250-2007)。

以上管材宜在供应商的指导下安装敷设,管道基础做法和施工沟槽回填土夯实要求详见国标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

5、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详见02S515。

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

6、道路上有雨水检查井处沿道路两侧做雨水口,就近接入井内。

雨水口位置可由景观设计单位根据道路及景观做法进行设计。

人行走道及绿化的雨水收集由景观设计单位设计,就近接入雨水井。

雨水口与检查井连接管管径DN200,i=0.01坡向检查井,起点埋深0.65米,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埋深。

车行道下塑料管管顶覆土厚度不足800mm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

给水干管埋深0.6M,支管埋深0.4m 。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高。

埋地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两布三油)。

7、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SS100-1.0型。

每栓流量按15L/s考虑。

其布置原则: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消火栓距路边不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并不大于40m。

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排⽔系统设计说明2.5 排⽔系统设计说明2.5.1市政条件及排⽔制度建筑排⽔系统的任务是将建筑内⽣活、⽣产中使⽤过的⽔收集并排放到室外的污⽔管道系统。

根据系统接纳的污、废⽔类型,可分为三⼤类:1)⽣活排⽔系统;2)⼯业废⽔排⽔系统;3)⾬⽔排⽔系统。

建筑内排⽔体指⽰指污⽔与废⽔的分流与合流。

当有中⽔回⽤的要求时,室内宜采⽤分流制。

当⽆中⽔回⽤且室外有污⽔管⽹和污⽔⼚时,室内宜采⽤合流制。

2.5.2排放规定为了保证城市排⽔管道的安全运⾏,保持环境卫⽣,保护⽔提不遭受污⽔的污染,必须遵守国家和地⽅的有关规定。

1、排⼊城市排⽔管道时,应执⾏《污⽔排⼊下⽔道⽔质标准》(CJ18—86)。

2、排⼊地⾯⽔体时,应根据《污⽔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确定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

2.5.3 排⽔系统的组成建筑排⽔系统基本要求(1)管道布置合理,排⽔系统能迅速畅通的将污废⽔排到室外。

(2)管道系统内⽓压稳定,避免有毒有害⽓体进⼊室内。

(3)管道及设备的安装必须牢固,避免管道渗漏。

(4)尽可能做到清污分流,为污⽔综合利⽤提供有利条件。

为满⾜上述要求,建筑内部排⽔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卫⽣器具和⽣产设备受⽔器、排⽔管道、通⽓系统和清通设备。

在有些排⽔系统中,根据需要还应设有污废⽔的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

该建筑排⽔的设计由于县城⽆完整的污⽔处理⼚,所以⼤楼排⽔须作预处理,污⽔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城市管⽹。

2.5.4 排⽔系统设计相关原则1、新建居住⼩区应采⽤⽣活排⽔与⾬⽔分流排⽔系统。

2、建筑物内下列情况下⼀采⽤⽣活污⽔与⽣活废⽔分流的排⽔系统:1)建筑物使⽤性对卫⽣标准要求较⾼时。

2)⽣活污⽔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市政排⽔管道时。

3)⽣活废⽔需回收利⽤时。

3、下列建筑排⽔应单独排⽔⾄⽔处理或回收构筑物:1)公共饮⾷业厨房含有⼤量优质的洗涤废⽔。

2)洗车冲洗⽔。

3)含有⼤量致病菌,放射性元素超过排放标准的医院污⽔。

综合管网(给排水专业)说明格式

综合管网(给排水专业)说明格式

管网综合方案(给排水专业)说明一、概述 1.1项目背景(1)简述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情况;(2)简述综合管网的工程范围、所涉及的管线种类、现有管线基本情况; (3)简述需要做重大迁移、架空下地、穿越河道、不在道路(包括桥梁、隧道)红线内的管线情况。

图1.1-1 图片格式表格格式 表1.1-11.2设计依据(1)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的设计文件 (2)综合管网规划资料(3)改扩建道路现有管线的探测资料 (4)各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二、布置原则简述综合管网走廊的布置原则。

三、管网综合设计方案 3.1各管网现状与规划情况简述各管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迁、改建管线;简述设计管线与周边各管线的衔接关系;按需简述各管线相关的厂(站)位置、流向。

3.2管线的数量及容量各管线数量及容量应综合考虑规划要求、产权部门意见及相关政策,宜进行估算或计算确定。

3.3管线的走廊(1)新建道路①阐述各管线在不同路幅上的平面定线;②阐述各管线过街的布置方式及大型交叉口共同管沟的预埋情况; ③综合管网穿越桥梁、隧道时应阐述管线横断面布置方式;④当采用共同管沟方案时,应阐述共同管沟内的管线布置及共同管沟外的其他管线走廊布置。

(2)改扩建道路除应包括前述内容外,还应该说明:①根据管线探测资料和改扩建道路情况及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阐述各管线的保留、迁建、拆除方案;②改扩建的各管线走廊布置方式。

3.4管线的竖向设计(1)简述各类管线的竖向关系;当各管线竖向受条件限制,简述处理措施;(2)简述管线穿越交叉口、道路过街时的竖向处理方式。

3.5特殊情况的处理(1)需穿越特殊障碍物的管线,应有专项处理措施方案,并经相关产权部门的同意;(2)受条件限制布置在道路红线之外的管线,应简述管线走廊布置的理由,较为复杂的宜进行方案比较。

四、问题及建议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具体编制有给排水专业按照上述格式及《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相关内容完成。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施工图)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施工图)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依据为:(1)工程项目区修测电子地形图1:500;(2)《项目区域现状管线探测资料》2、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6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1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城市工程管线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66、《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3年版)3、计算公式与设计参数采用某市暴雨强度公式(参照各城市标准)q=2995.282(1+0.634LgTe)(t+9.587)0.776t=t1+t2其中:Te——设计暴雨重现期,取3年;t——降雨历时(min),取15分钟;雨水流量计算公式Q=q*£*F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南北两侧均取0.85F——汇水面积(ha)排水管道设计参数V=1nR23I12其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污水管道采用UPVC或者PE双壁波纹管取0.010;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取0.0135)。

4、设计概述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道路沿线雨污水管道设计;桩号K0+000~K0+043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99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500~DN600,桩号K0+000~K0+043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88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400,管道具体位置详见管综标准横断面图。

(1)雨水部分:本次雨水管道设计结合新建道路坡度,设置一条DN500~DN600的雨水管道收纳道路及沿线片区的雨水。

第一段:桩号K0+099至桩号K0+043,雨水走向由东向西,雨水管径DN500。

排水设计说明89725

排水设计说明89725

5.7 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5.7.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xxx路延伸段位于xx市,东西走向,道路东起xx路,向西至xx路,全长约624.59米。

道路两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由于终点翡翠路未建,合铜路没有现状雨、污水管道,已建成人民路没有污水管道,本次设计道路雨水排放依靠地面径流和现状自然冲沟收集与排放;污水管道近期封堵,远期经由人民路污水管道排至经济开发区龚响堂污水处理厂。

5.7.2工程范围及工程内容本排水工程范围与道路工程范围一致,主要内容为本工程范围内道路沿线雨、污水管道。

5.7.3设计依据(1)《xx城道路网专项规划》;(2)《xx排水工程专项规划》;(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289-98);(9)部分相交道路雨水、污水施工图设计图纸;5.7.4设计原则(1)排水体制服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采用雨污分流制。

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和标准。

(2)排水出路,遵循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要求,分区排水,近远期结合。

(3)雨水管道结合道路工程设计及沿线地形、受纳水体情况,合理布置管道走向、管径,采用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以减小管径、埋设深度,节约工程造价。

污水管道要满足服务范围及出路高程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埋深,节约工程造价。

(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7.5排水现状本次设计的xx路延伸段尚未建设,地下管线相对较少。

经过设计前踏勘,并现场调查与走访排水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路段暴雨季节时雨水径流情况等实地资料,简述如下。

现状无道路,本次设计道路范围沿线多为住宅、田地、池塘、明沟,局部有厂矿企业单位等。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设计总说明1.设计规范●《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2.设计原则(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道路雨水采用市政排水管道形式,按重力流排入规划出水口。

(2)排水管水力计算结合道路设计坡度,合理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服务)面积,合理设计管道坡度及管径,以降低工程造价。

(3)考虑到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雨水系统布置在管径和高程上适当留有余地。

(4)管渠基础、雨水检查井等构造物设计荷载按汽车-超20级计算。

(5)管材及管道基础的设计考虑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局部为软土地基等不利因素。

3.流域面积雨水管道设计,本工程的雨水管道主要负责收集和排除路面积水,结合当地现状自然沟渠及现状市政排水管渠的分布情况、水体水位高的特点以及本工程道路、桥涵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设计情况,按照雨水就近排放的原则,就近接入沿线排洪渠或自然沟渠。

4.平面定线根据《国道321线K32+600~K33+960市政配套工程》中的“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对本工程道路排水的情况分路段进行布置(如下列图所示)。

5.竖向标高的确定竖向标高确定原则:流域范围内最远点或最不利点的雨水能接入本工程管线内。

雨水管道的埋深主要根据接入水体的水位和道路路面(地面)高程进行控制。

并结合本道路沿线构筑物的位置和高程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管道和涵底的安全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和排水顺畅。

6.设计规模本工程雨水管道总长3510m(不包含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达D600,最大管径D1800。

7.工程材料、管道基础及接口形式、施工方法(1)管材选型及基础形式目前市政排水管的主要管材由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

钢筋混凝土管的强度和刚度高,抗渗性较好,价格较为便宜,施工安装工艺成熟等优点,但是钢筋混凝土管易断裂。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总说明1.设计原则(1)城市排水管道方案设计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2)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5)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泸州市龙马潭区学士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5.道路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

3.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泸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

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4)基本设计参数⑴最大设计流速:钢筋混凝土管道Vmax=5m/s;⑵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

雨水管道在满流时为Vmin=0。

75m/s.⑶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⑷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3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按下表:表6—2 最小控制坡度⑸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排水设计说明

排水设计说明

4.3.1管线综合市政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的功能,按照城市建设要求应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管线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相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

4.3.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宜宾市珙县新规划片区,位于巡场镇北段,北面临山,沿清溪河及宜珙铁路线两侧分布。

主体在铁路北侧,规划区用地总面积为203ha。

该片区主要规划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绿地公园等城市用地。

该片区初步设计阶段共设计金河大道、环山路等14条主、次干道。

除金河大道为老路拓宽改造外其余均为本次新建道路。

本工程城市道路段需同步敷设的工程管线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燃气管道(输气及配气)、电力管及电信管。

工程管线种类较多,布置难度大。

因此,必须做好工程管线综合工作,各种管线严格按照统一的布置原则,明确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和竖向位置,避免管线不合理的空间占用,增加使用和管理维护的难度。

4.3.3管线设计原则在珙县总体综合管线规划指导下,结合该片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适用、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次方案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符合珙县总体规划,统筹考虑、近远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2)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结合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时序,并考虑在施工期间尽量不影响现有管线的使用功能;3)设计方案合理、便于施工、管理;4)与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现状管线不发生冲突、协调配合;5)各管线间的水平及垂直间距尽量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实在不能满足的应采取保护措施,且应取得相关专业单位同意;6)管道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或构筑物。

7)根据城市道路竖向设计,安排好控制点高程,保证汇水面积内的雨污水能顺畅排除,并在高程上留有余地。

4.3.4采用规范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3)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3.5雨、污水管道现状及方案该片区为规划新建区,场地内沿伍家沟已建一段截污干管,管径d1000。

给排水设计说明范例

给排水设计说明范例

给排水设计说明范例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给排水设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给排水设计说明的范例,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规划城市的给排水系统。

二、设计目标:1. 安全可靠: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需求,确保给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作。

2. 高效节能: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尽可能减少用水量和能耗,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 环保可持续: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4. 适应性强:给排水系统设计要考虑到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城市规模和特点。

三、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城市布局、土地利用、水资源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 科学合理:给排水系统设计要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绿色可持续: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风险评估:给排水系统设计要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5. 经济可行: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设计内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水系统设计: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供水条件,确定给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选择合适的给水设备和管道材料。

2. 排水系统设计:考虑到城市的排水需求和排水条件,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设计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

3.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利用雨水资源,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利用设备,实现雨水的集中利用和排放。

4.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根据城市的污水排放要求和处理能力,设计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工艺,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和排放。

排洪渠圳沟排水及管线综合设计说明

排洪渠圳沟排水及管线综合设计说明

崇武·港边湖文体休闲公园排水与管线综合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以《崇武镇霞西村危房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2011.01)为依据。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0268—2008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5、《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7、《检查井盖》(GB/T23858-2009)。

受建设单位委托,本次只设计港边湖堤岸工程。

但是目前这2个工程周边尚有村落,近期暂时无法搬迁,故在设计堤岸工程同时考虑近期无法搬迁村落的排水问题,迁就现状结合《崇武镇霞西村危房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港边湖边的景观道路下布置污水管,收集周边村落污水;同时结合现状村落建筑物位置,合理设计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港边湖。

依据《崇武镇霞西村危房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现状村落部分建筑物以合流形式排出,设计纳入污水管道,故本次污水管道设计起始管段采用dn400管径,随着村落改造或搬迁,远期改为污水干管。

雨水管道考虑现状村落雨水排放与规划雨水排放进行设计的。

本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单项设计及这2项管线综合设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次设计地震设防烈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路灯、给水、弱电、电力等工程由港边湖绿化工程同一考虑。

二、雨水工程1、雨水管道设计以《崇武镇霞西村危房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2011.01)为依据,结合现状村落排水,对其雨水系统进行校核、优化的基础上完成本雨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根据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13-52-2003,查得惠安地区暴雨强度公式:892.031(1+0.688lgTe)q= (升/秒·公倾)(t+2.055)0.534式中:Te----设计重现期,取1年q----暴雨强度(升/秒·公倾)t----降雨历时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管道折减系数m=2,综合径流系数Ψ=0.65,绿地径流系数取0.2。

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18长乐大道(大广高速连接线-发展大道)道路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排水1 工程位置示意图2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2.1设计依据1《黄石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的设计委托书》;2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下陆区长乐大道(大广高速连接线--发展大道)市政工程规划》(电子版)(2011.02.18);3建设单位提供的《长乐大道1:500地形测量》初步成果(电子版)(2011.04.05);4建设单位提供的《长乐大道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初步成果(电子版)(2011.04.12)。

2.2 采用设计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建部分)(2000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J3-90) 《给谁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埋地硬聚氧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3 现状评价3.1现状评价1项目背景长乐大道位于黄石市下陆区南部与大冶市结合部,北侧为下陆城区,南侧为大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连黄石市黄金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西接大冶市还地桥镇级黄石市铁山区。

近年来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城市及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应用水量及排水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本工程地处下陆区南部城郊,随着该区域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发展与之相比则相对滞后,这直接影响了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

兴建排水设施,满足居住需求,对带动周边环境建设,从而拉动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沿线土地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排水设计说明书

排水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

1工程概述本次施工图设计为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东北大马路。

设计范围起点为东辽路,终点止于东建街,改造污水主管线D4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32米,D5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286米, D6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长为936米,,Ф900混凝土模块井(检查井及沉泥井)共8座,Ф1100混凝土模块井(检查井及沉泥井)共28座,1800×2000mm矩形四通混凝土模块式污水检查井共1座。

1。

2项目现状情况现状东北大马路(东辽路~东建街)污水主管线均位于北侧车行道上,按排水出口分为2段,第一段污水管线起于东北大马路与东辽街交叉口东侧(未与该交叉口内污水管线相连),止于东站街污水主管线,向北侧排放,该段管线主要收集圆缘家园、万和顺景及德邻家园三个小区的污水,集中排入东站街污水主管网;第二段污水管线起于东北大马路与东站街交叉口东侧(未与该交叉口内污水管线相连),止于东建街污水主管线,向北侧排放,收集枫景瑞阁及万科蓝山两个小区污水,集中排入东建街污水主管网,现状管线为90年代初建造已投入使用多年且管线近些年腐蚀,老化严重,部分管段坍塌多次,造成全线不同程度积水、经过现场勘测多处检查井已经淤积,现状污水排放情况已经影响到沿线两侧小区正常污水排放,污水管线急需改造.1。

3设计改造方案本次设计改造东北大马路污水主管2段。

管道位于道路靠北一侧,改造后污水维持原排水方向不变,两段污水管道均为自西向东排放,第一段污水出口位于东站街污水主管,第二段污水出口位于东建街污水主管,均向北侧排放。

本项目为改建项目,综合考虑污水管线线位维持原位置不变,对原已建管线进行更换处理,尽量减少非必要开挖对沿线居民及道路车辆通行的影响。

现场调查发现东北大马路两侧机关、商业写字楼及高层小区较多,固管径参照原已建管径,根据服务面积及人口密度计算所需管径.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及图集1、《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中标通知书》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6年2月15日);2、《任务委托书》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6年2月20日);3、《东北大马路(东辽街至东建街)1:500地形图》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5年12月21日);4、《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计划表》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2015年12月28日);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7、《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8、《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国家标准》(GB/T11836—2009);15、《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1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194—2013);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21、《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22、现场实地勘测所得数据及资料(沈阳施泓图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2月);23、《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项目建议书》(上海千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8日);24、关于《2016年大东区积水点改造工程补贴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沈东发改审[2015]XX号);2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及第五版);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三、建设条件3。

综合管沟设计说明

综合管沟设计说明

综合管沟设计说明概述工程范围内有西气东输管道埋设其下,昕水河流于旁。

工程起点位于蒲县热源厂东南部昕水河西岸处,终点拟建于污水处理厂东南大约200 米处,道路全厂2241.951 米,规划红线宽50 米,非机动车道宽5 米。

综合管沟设计起点为道路起点,布置在道路中线以南17.5 米非机动车道下。

(一)设计依据1. 道路施工图2. 实测地形、高程资料。

(二)设计原则1.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经过技术、经济、安全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考虑;2.做好系统安排,远近结合,认真选择布局合理,稳定可靠的最佳方案,保证设计质量,使工程更加经济、安全、合理。

(三)技术标准及规范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综合管沟设计与施工》二、综合管沟工程设计1.平面位置:设计综合管沟设于设计道路中心线以南17.5 米的非机动车道下。

2.综合管沟长度、断面和结构形式综合管沟设计桩号采用道路设计桩号,便于施工控制。

综合管沟设计起点为K0+000 终点K2+206.55 。

总长度为2206.55 米。

设计纵坡根据道路坡度调整,并且考虑要下穿西气东输管道和河。

综合管沟断面见图,管沟内放入了热力管、电信电力电缆、给水管和中水回用管。

综合管沟主沟设计宽度为3.3 米,设计高度为2.9 米,人行通道为0.8 米宽。

在管沟两侧的内壁上预埋钢板,以便于管沟内管线支架安装。

管沟底板和顶板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板,侧墙采用标号为C25 的素混凝土。

管沟底部铺设15 公分的C15 的素混凝土垫层。

3 .防火墙设计设置防火墙和灭火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通常不大于200 平方米的原则设计防火墙,防火墙采用240 厚的实心砖砌筑,要求砌筑砂浆饱满密实。

当有管道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将缝隙填塞紧密。

沟内每个圆形检修井处,配置两具MAF3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通风口设计:每隔一段距离设置罩型通气管伸至绿化带内。

管线综合方案设计要求

管线综合方案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需单独成文,不得简单套用设计通用文字,要依据项目情况详细描述管线规模、管线及附属设施布局,并阐明设计理由及意图。

基本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设计依据、周边市政配套环境、管线综合设计等。

2、图纸应包含项目区位图、管线综合平面图(1:500 或1:1000)、各专业管线平面图(燃气、给水及消防、排水、通信、电力、供热等)、横断面图、综合节点标高控制图(表)等。

所有图纸需标明图名、图签、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要素。

(1)管线综合平面图需反映室外所有管线及附属设施的布局情况,专业管线平面图只反映单类管线及附属设施布局。

管线密集的地段应增加管线横断面图并标注断面管线间距,管线交叉较为复杂的节点应列出标高控制表。

(2)标准图表名称:管线综合平面图、给水及消防管线平面图、雨水管线平面图、污水管线平面图、燃气管线平面图、电力排管平面图、通信排管平面图、热力管线平面图、横断面图、综合节点标高控制图(表)。

3、平面坐标采用南通1994 坐标体系,竖向高程采用国家1985高程体系。

4、根据项目类型选择合理的工作底图,宜使用1:500 地形图、现状管线图以及经规划部门认可的城市道路网、建筑总平面等图纸。

用地红线外围应表达完整的城市道路、水系、绿地、市政配套管线等环境要素。

用地红线内平面设计要清晰表达建(构)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等要素,注明用地红线界址坐标、地下空间边界线、建筑层数和屋顶标高,地下人防区域需通过图示标注与非人防区域加以区分。

5、按照《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标准》(DGJ32/TJ 187-2015)中第4.1 条规定的地下管线分类、代号、颜色绘制管线图例。

管线代号应细化至子类,电力、信息与通信等同沟敷设的管线代号则标注大类。

6、除河道蓝线、用地红线、管线及附属设施外,其余设计内容不得用彩色线型表达。

7、除连接市政管线的引入和接出管,基地内所有管线及附属设施不得布置在用地红线以外。

8、为保障室外地埋管线布局空间充足,除人防区域外,电力管、通信管、加压水管等宜采用地下室桥架方式连接到户。

市政道路排水管线工程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排水管线工程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排水管线工程设计说明排水管线工程说明一、概况某市政道路全长3.266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

设计在道路两侧分别铺设各设一条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污水主干管管径为D400-D500;雨水主干管管径为D500-D1800。

二、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某市政工程设计合同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 )( )。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

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 )。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6)《某县城东扩新区分区规划(-2020)》,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7)某县文化园某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8)某县工业路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

9)其它相关的规划及施工图设计资料三、雨污水工程设计1、标注单位管径为毫米,管道长度为米,坡度为‰(平面图)。

尺寸标注单位除有注明外,均为毫米。

2、标高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系,污水管标高均为管内底标高,桩号为道路中心桩号。

3、设计荷载等级地面堆积荷载按10KN/m2计;道路下重型按:超汽-20级,轻型按:汽-10级设计。

4、本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全线进行测量、定位及必要的地下管线的探查。

对与本工程衔接的所有管道接口的标高、管径、坐标位置及相关排水沟道的底标高等数据进行逐个现场详细测量核对,如有与设计不符的,应立即书面通知设计单位做出调整。

各数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管道施工。

5、排水管道放线在直线段均按道路桩号进行放线,道路转变处和弧线段先确定检查井位置,根据平面图和管综横断面图中所注沿道路纵向定位尺寸,以及检查井桩号即可确定检查井位置,两检查井直线连接。

道路外雨、污水检查井按平面图井位坐标定位,支管井位于道路红线外2m处。

6、雨水管径确定根据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市及部分县城暴雨强度公式》DBJ13-52- ,查得三明市暴雨强度公式:848.0)17.12()494.01(398.3973++⨯=tLgTeq(L/s.ha)FqQψ=21tmtt+=设计重现期P=3年,地面集水时间t1=15分钟,管道折减系数m=2,综合径流系数Ψ=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管道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合江县城少岷新区48米大道工程排水管网设计子项。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体制,雨水主管管径D500~D600,污水主管管径D400;雨水排入下游出水口,污水排入城市截污干管。

2.设计依据:(1)合江县总体规划;(2)设计合同及其他有关资料;(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3.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排水检查井》(02S515)(8)《雨水口》02S5184.图中尺寸单位:高程及距离以米计,管径、井径以毫米计;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

高程、坐标系统和里程桩号均与道路设计图相一致。

设计地面标高为道路中心标高,交叉口道路标高如与道路设计标高有出入,以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图为准。

5.平面位置:本设计道路红线宽度为24m和48m;24m道路管线为单边布置,48m道路管线为双边布置,详见管线排列图。

(1)对于本项目各雨、污水排水管道下游末端处,施工单位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就近接入已建成排水管网中,并注意防止形成壅水或倒灌。

(2)对于现状公路路面已经敷设的给水、燃气、通信、电力等管线,施工时应及时通知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合理的迁改和维护。

6.根据当地实际运行经验和业主要求,市政道路下污水管径D≥d400;雨水管径D≥d500。

7.管材及基础:(1)雨、污水管道及D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2)雨水口连接管与预留过街雨水管分别独立设置。

(3)管材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技术要求。

8.管道基础(1)雨、污水管道120°C20混凝土基础。

(2)雨水口连接管采用360°混凝土(C25)满包,包封厚度不低于2倍管壁厚,且不得小于10cm。

(3)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P≥0.15M Pa。

若遇流砂、淤泥、松散杂土及回填土等软弱地基时应采取换土回填砂砾石等加固措施,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

换填深度根据现场情况由建设、监理、施工、勘察以及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商定。

9.接口:(1)管节刚性接头: 管缝处水泥砂浆填缝,1:2.5水泥砂浆抹带,抹带内配20号10×10钢丝网。

(2)柔性接头: 以热沥青浸麻絮,填满接缝,管外顺接缝裹以热沥青浸制麻布四层。

10.雨水管径的确定:根据各计算管段汇水面积和泸州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流量,再根据设计坡度确定管径。

设计重现期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结合山地城镇地貌综合考虑确定,本工程设计重现期P=3年。

降雨历时t=t1+mt2,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延缓系数m=2,综合径流系数取0.65。

11.污水管径的确定:采用污水面积比流量及转输流量进行设计计算。

污水面积比流量取值为q=1.0L/s·ha。

12.雨、污水支管:一般按60m~80m间距设置雨、污水支管。

雨水支管管径为D≥d500,坡度为1.0%,污水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1%。

13.雨水口的设置:除交叉口外,雨水口一般在与检查井垂直的方向接入。

在道路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雨水口应设在该段最低处。

交叉口雨水口除按雨水平面图中布置的雨水口外,还应将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布置的雨水口就近接入雨水检查井。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坡度为1.0%,雨水口接绿化带盲沟排水处加深至1.3m。

偏沟式:单篦雨水口详见05S518-24,双篦雨水口详见05S518-25;平篦式:单篦雨水口详见05S518-20,双篦雨水口详见05S518-21。

雨水篦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雨水篦,位于车行道采用重型,其余采用轻型,尺寸应与图集相匹配,满足流量要求。

雨水篦材质应满足四川省地方标准《城市道路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井篦技术规程》DB/5057—2008的要求。

14.根据《关于禁止在市政和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中使用砖砌检查井的通知》川建科发【2007】416号:本工程设计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混凝土检查井(预留检查井采用C25混凝土砌块矩形井除外)。

15.检查井:(1)检查井盖板覆土0.4m≤H≤4.0m时(雨水管埋深及污水管覆土2.4m≤H≤6.0m ),选用国家标准图集。

圆形雨水检查井详见02S515-13、16、18;矩形雨水检查井详见02S515-33、35、37。

圆形污水检查井详见02S515-22、26、29;矩形污水检查井详见02S515-39、46、52。

扇形雨水检查井详见02S515-60、61、62、63;扇形污水检查井详见02S515-66、73、80、87。

(2)检查井盖板覆土H>4.0m时(雨水管埋深及污水管覆土H>6.0m ),由结构专业专项设计,详结构施工图。

16.跌水井:(1)跌水井盖板覆土0.4m≤H≤4.0m时,选用国家标准图集。

d200≤D≤d600采用竖槽式跌水井,跌差1.0m~4.0m,详见02S515-113;d700≤D≤d1650采用阶梯式跌水井,跌差1.0m~2.0m,详见02S515-120。

(2)以下情况由结构专业专项设计,详结构施工图。

1)跌水井盖板覆土H>4.0m;2)竖槽式跌水井跌差H>4.0m;3)阶梯式跌水井跌差H>2.0m。

17.检查井井盖及井座:(1)应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选型要求,同时应满足四川省地方标准《城市道路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井篦技术规程》DB/5057—2008的要求。

均采用Φ700尺寸。

(2)位于人行道、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下的检查井采用轻型(B125)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及井座。

(3)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采用重型(D400)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及井座,须满足车行道设计荷载等级为超汽-20级。

(4)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设于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可高于地面0.3m。

(5)检查井井盖应有明显的雨、污水标识及两个Φ5mm透气孔。

爬梯采用塑钢材料。

18.检查井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分层夯实;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19.雨、污水管道及检查井放线:雨、污水管道应按检查井桩号和管线排列图所设计的管位进行放线。

本着尽量不切管(或少切管)的原则,检查井的位置可适当平移,但交叉口范围内与其他路段相交的检查井除外。

平移距离应控制在1.5m以内。

图中所示检查井桩号均指井中心桩号。

20.沟槽开挖:(1)基槽开挖前,应对拟开挖场地地下管网及其它构筑物的情况进行调查,以避免施工对其它市政设施及地下管道的破坏。

(2)沟槽临时开挖边坡坡率根据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3)沟槽开挖宽度的确定按GB50268-2008第4.3.2条的要求执行。

(4)沟槽的开挖和管线敷设与回填应一致,开槽后应组织相关单位验槽,合格后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开槽距离和亮槽时间尽量短。

(5)挖方段:对土方开挖至沟槽设计标高以上0.2m~0.3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人工清槽至沟槽设计标高。

如局部超挖,对超挖部分应回填10~15cm天然级配砂石,夯实到设计标高,密实度应在95%以上,再进行管基施工。

对石方则超挖20cm,回填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到设计标高,密实度应在95%以上,再进行管基施工。

(6)填方段:按路基施工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到管顶以上1.0m高度,再进行开槽施工。

21.闭水试验:根据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1.11条: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本工程对污水管道必须进行闭水试验,且应合格。

22.沟槽回填:(1)管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管道及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

(2)为确保工程质量,应特别重视管道工程的沟槽回填质量,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选用适当回填机具设备,采取各种有效技术措施,加强检测手段,设专人负责沟槽回填土工作的自监和检查。

(3)沟槽回填土须分层(每层厚度H≤0.3m)夯实,管道两侧要同时进行,均匀上升,不得一边超载而另一边空载。

(4)管道基础施工时必须使基础与管道结合良好,以保证在受力条件下共同工作。

(5)沟槽回填密实度要求(重型击实标准)如下:管道胸腔(Ⅰ)K≥93%;管道以上0.5m(Ⅱ)K≥90%(要求用木夯夯实);管顶以上(Ⅲ)K≥93%;若Ⅳ区域与道路设计路基重合,应按道路回填土要求的具体作法施工。

23.沟槽的开挖及回填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章、第4.5章的相关内容。

24.施工注意事项:(1)设计图中检查井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施工时应注意转弯弧线处井位桩号与中线的关系。

(2)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时,施工时应加强排水措施,严禁浸泡沟槽,确保施工质量。

(3)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排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成品必须保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具有生产、使用许可证。

(4)排水管道施工顺序宜按先下游,后上游原则进行。

若需要分段施工时,应加强内业工作,严格控制管内底高程及管道设计纵坡。

(5)沟槽开挖中,应对适宜回填的土方分别堆放并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借土回填。

(6)若遇其他具体问题,请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现场与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商定解决。

25.本设计对雨、污水管道进行施工图设计,但在施工道路路面以前,应组织相关单位预埋给水、燃气、强电、弱电等管线及横穿道路的支管,避免二次开挖。

26.下游的排水管道如未形成,应对排水作临时排放,工程量按实计,八字式混凝土出水口详见95S517-5;上游、下游的排水管道已形成(或部分形成),施工前应实测现状雨、污水系统的标高,并复核设计的雨、污水管道标高,如果不能接入(出),应及时告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

27.本工程建成后,严禁雨、污水接入管道混接。

28.施工处理中,处理意见应以书面为准。

29.其它未尽事宜应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