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词五首 《行路难》等

合集下载

初三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

初三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

01 李白《行路难(其一)》0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03 苏轼《水调歌头》04 杜甫《月夜忆舍弟》05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0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07 温庭筠《商山早行》08 李商隐《无题》09 许浑《咸阳城东楼》10 秦观《行香子》11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14《湖心亭看雪》01 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03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4 杜甫《月夜忆舍弟》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05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0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07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行路难其一》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行路难其一李白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商人的家庭里。

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

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二遍就印在脑海里。

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

据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

”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不也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除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

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的素材。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见李白,并让他当了翰林供奉,专门在宫廷里写作诗文。

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但腐败的朝政使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听取过他的治国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

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中钉,处处与他作梗。

李白极为失望,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又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生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万古传颂的诗篇。

李白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宝应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开了人间。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

唐诗行路难(三首全)

唐诗行路难(三首全)

唐诗行路难(全)唐诗行路难(三首全)《行路难》三首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行路难·其一》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 飡:通“餐”。

7 羞:通“馐”。

8 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行路难·其一》韵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共32张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共32张PPT)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停、投、拔、顾四个连动,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3.学习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 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说明其对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有何作用。
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 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 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 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随堂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积累李白的诗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细读感悟
按诗人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将诗分层分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珍奇的食物。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 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 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 一首“祝酒歌”。
象征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在朝廷的官场中,不可企及修齐治平的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就纵酒狂歌为乐。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用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用典——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带着满腔抱负来到了长安,却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格格不入。 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

李白唐诗《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李白唐诗《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李白唐诗《行路难》原文翻译赏析李白唐诗《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赏析【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行路难(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其一)》,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1)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诗的诵读节奏。

行路难三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行路难三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行路难三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行路难三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行路难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路难三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路难三首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那不合我心意。

韩信发迹之前被淮阴市井之徒讥笑,贾谊才能超群遭汉朝公卿妒忌。

君不见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6)

古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6)

1.解释下列加大字。 1.解释下列加大字。 解释下列加大字 (1)悠然见南山
随 堂 练 习
(2)山气日夕佳 (3)飞鸟相与还 (4)欲辩已忘言
答案 1、……的样子 、……的样子 2、气象、景色 、气象、 3、一起 、 4、辨别、说明 、辨别、
——= ——=H.Y=——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情、景、理三者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情、 浑然融合。诗人写景时, 浑然融合。诗人写景时,却带有一个 哲理,又与那鸟的切合, 哲理,又与那鸟的切合,让全文带有 诗意特点。 诗意特点。
诗 词 分 析
诗词翻译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交 往的喧闹。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往的喧闹。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 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 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 的地方偏僻安静起来。 的地方偏僻安静起来。在东边的篱笆下采 摘菊花,无意中看见郁郁葱葱的庐山, 摘菊花,无意中看见郁郁葱葱的庐山,境 与意和有悠然自得的兴趣。傍晚山色秀丽, 与意和有悠然自得的兴趣。傍晚山色秀丽, 飞鸟结伴而来。 飞鸟结伴而来。此时此地的隐居生活有真 正的意趣,想辩说出来, 正的意趣,想辩说出来,却忘记该怎样用 言语表达。 言语表达。
1、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是什 请同学们想一想, 么?
课 文 分 析
答: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说明了“心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说明了“ 远地自偏”的道理, 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 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本文分析。 本文分析。
作 者 介 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 ),字元亮 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 潜,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生于一个沦落的仕宦家庭。 出生于一个沦落的仕宦家庭。二十九岁 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 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 又出任彭泽令。 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 县使叫他束带迎接。他说: 来,县使叫他束带迎接。他说:“我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 就离职还乡。 愿为五斗米折腰。”就离职还乡。这时 41岁 以后再没做官。死时63 63岁 他41岁。以后再没做官。死时63岁。他 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首散文六篇, 120首散文六篇 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首散文六篇,辞 赋3篇。

九上语文唐诗

九上语文唐诗

九上语文唐诗:
1、《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行路难》九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行路难《行路难》九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行路难《行路难》九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的行路难主要写了什么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5篇《行路难》九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及教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行路难篇一一、预习《行路难》二、正课1.朗读《行路难》。

2.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较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诗人。

3.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4.赏析。

(1)前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如此呢?(联系背景)(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

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课文全解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课文全解语文版

30.诗词五首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阴山耶律楚材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赏析】这首诗描绘西域阴山的景色,同时赞扬了开发边疆的各族人民。

前四句写景:八月雪满,日照沙原,写西域的特有景象。

“插天绝壁”、“擎海层峦”,写阴山的雄峻壮阔;“喷晴月”、“吸翠霞”,写阴山的奇观异景。

“松桧”两句由景及人,从侧面显示阴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富于联想。

末两句以江左名山作比,赞美阴山“横空千里”的特色与气概。

写景,气象宏大,别开生面;抒情,豪迈奔放,激昂高亢,与前人笔下边塞的荒凉苦寒迥然不同,表现了诗人的阔大胸怀。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箸(zhù):<方>筷子。

爝(jué):爝火:<书>火把、小火。

鼎(dǐng):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

2.<书>比喻王位、帝业。

如:问鼎。

3.<书>大。

如:鼎力。

4.<方>锅。

彝(yí):1.古代盛酒的器具。

也泛指祭器。

如:彝器。

2.<书>法度;常规。

如:彝准。

3.(Yí):彝族。

麾(huī):1.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2.<书>指挥(军队)如:麾军前进。

的(dí):<书>真实;实在。

如:的确。

弦(xián):1.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用牛筋制成,有弹性。

如:弓弦。

2.弦儿,乐器上发声的线,一般用丝线、铜丝或钢线等制成。

3.发条。

4.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5.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二、词语识记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

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现在写作“馐”。

直:价值,现在写作“值”。

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歧路:岔路。

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行路难三首》的全诗赏析

《行路难三首》的全诗赏析

《行路难三首》的全诗赏析“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这两句诗字面的意思是,你看,南山的栋梁之材一天天减少了,现今又有谁去管养材育材的事呢?寓意不在材,而在人才。

是说朝廷不能爱养人才,贬黜重臣之事经常发生,国家一旦有事,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以物喻情,以“材”自况,对己遭受摧残,发出深深的怨愤。

出自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二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3。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①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中部。

暗喻朝廷。

②栋梁:高大的树木,栋梁之材。

参考译文林官率领伐木的队伍搜寻千山,奉命采伐营建宫室的栋梁。

被齐土砍下的大树仅为十分之一,无数牛马一齐用力把运树的车辕拉断。

万千棵参天大树使道路无法通畅,伐木者砍倒它们一把火烧光。

侥幸漏网的一点儿树木也难逃厄运,伐木者的足迹踏遍了溪涧与丘山。

众多的珍稀树种未等成材就被摧残,兀自屹立的山峦变得空空荡荡。

如果再有汉朝柏梁台晋代武库的大火,再好的工匠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愁肠寸断。

人们呵,你可曾知当今国家良材已日益稀少,有谁把栽培爱惜人才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赏析《行路难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寓言诗,是其为数极少的寓言诗中的独特之作,抒发个人怀抱,批判社会现实,揭示人生哲理,表现出深刻的思想*。

第一首诗假若具有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的成分的话,第二首诗则是一种完全彻底的现实主义的写法。

以大唐王朝滥伐林木之事,隐喻朝廷人才溃乏之实。

写法上几乎可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卖炭翁》相媲美。

一方面他是实写,因为历经安史之乱、建中之乱后,宫廷、城廓、衙门、官府毁坏不少,因此,在战事平息,世道重归安宁的时候,大兴土木本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一时间过度地滥采滥伐,结果又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匮乏,生态平衡的破坏。

九年级语文古诗李白《行路难》

九年级语文古诗李白《行路难》

九年级语文古诗李白《行路难》嘿,朋友!你知道李白的吗?这可真是一首让人感慨万千的古诗啊!
诗中开头就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那场面,简直
奢华得让人咋舌!就好比你走进了一场超级豪华的盛宴,满桌的美食
和美酒,是不是想想都觉得陶醉?可紧接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顾心茫然”,这反差也太大了吧!这不就像你满心欢喜地准备享受一顿
大餐,结果突然没了胃口,满心迷茫,不知该如何是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路得多难走啊!就像你满
心期待去旅行,结果一路上不是遇到泥石流封路,就是大雪封山,是
不是特别无奈和沮丧?但李白可没放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他还在寻找希望,这不就跟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想着法子给
自己打气一样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一声声的呼喊,难道不像
是我们在困境中一次次的发问吗?到底出路在哪里?而最后“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哇塞,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啊!仿
佛在告诉我们,别怕眼前的艰难,总有一天能冲破困境,扬帆远航!
我觉得啊,李白的这首,虽然写的是他自己的遭遇和心境,但对于
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生活中谁没遇到过困难?谁没迷茫过?但只要我们有像李白那样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就一定能走
出困境,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 遭遇失败时,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积累: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
思考:试比较这两首古诗 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
的异同?
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 异:句式上,李诗更整齐匀称;情感上,李诗高昂向上, 鲍诗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的无法释怀;这因为李白 处于盛唐时期,有过登堂入室的辉煌,生性狂放洒脱、 乐观随和;
悟读,延伸诗歌意蕴
• 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 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 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却因此获罪 并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 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 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 时年六十二岁。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
坚信乘长风破浪的那一天终将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
的帆横渡沧海。
说说你对诗题“行路难”的理解,思考: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一语双关 表层意思:人行走之路的艰难险阻。
行路难 深层内涵:人生之路的艰难不顺。
诗歌的诗眼,暗示了诗人李白对人生的感慨。
找出意象或关键词并分析其内涵。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作者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应题“行路难”象征人生 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表现出作者乐观自信。

诗词五首 《行路难》等(精选)-初三语文

诗词五首 《行路难》等(精选)-初三语文

诗词五首《行路难》等(精选)-初三语文<STRONG>教学目标</STRONG>知识教学点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歌。

2.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

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经验。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鉴赏诗句能力。

德育渗透点1.通过诗歌的<STRONG>学习</STRONG>,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美育渗透点1.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诵读品味、点拨引导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2.五首诗中,《行路难》艺术境界较难把握。

《饮酒》艺术成就很高,故安排重点理解,其他三首相对浅显,稍加点拨即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四人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发挥想象,绘出反映诗歌意境的画图。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朗读训练:模仿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朗读,尽量读出平仄、平缓、仄急,并评出前三名。

2.课前布置:任选一名诗人,收集他的诗文并尽量多地背诵该诗人诗文名句,教师略评诗人的风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

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STRONG>教学过程</STRONG>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初中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行路难

初中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行路难

导入天宝元年,42岁地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

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地经国济世地宏愿,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此时地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地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地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几十年地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地第一首,是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地作品。

14￿行路难(其一)1 2了解诗词及不同体裁地诗歌在形式上地特点。

阅读目的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地情感。

3明确不同体裁诗歌地节奏与韵律;品析诗句,感受诗句地特点与艺术魅力。

重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与积累拓展五感受诗人们在不如意时地复杂心情,学习它们在逆境中振作精神,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谪仙人”。

后人把它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它地诗继承与发扬了楚辞,乐府诗以及建安风骨地优良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地典范。

其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秋浦歌》等。

作者简介《行路难》(其一):“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此诗是天宝三载(744)李白遭受排挤,愤而离开京城长安时所作。

背景资料樽( ) 冰塞( )川投zhù( ) qí( )路zūn 重点字sè箸歧今安在( )古今异义古义:哪里;今义:安定,安全玉盘珍羞直万钱( )通假字羞,同“馐”,美味地食物;直,同“值”,价值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感情?这首诗词中有千古传诵地名句,请妳结合具体地语境进行赏析。

体会情怀赏析名句学习技巧这首诗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导思1导思3关键词:乐观旷达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读法指导《行路难》(其一)全诗由七字句,三字句组成,七字句朗读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三”,三字句朗读节奏可划分为“二一”或“一二”。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9 诗词五首《行路难》基础过关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9 诗词五首《行路难》基础过关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行路难1.(2017·湘西)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最后两句诗中“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2018·某某)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顾”意思是看。

“济”意思是渡过。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用典,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时,忽然想到两位在政治上开始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

诗人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自己增添了信心。

5.(2018·某某建设兵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充满对实现宏某某想的坚定信念;表现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意对即可)6.(2018·某某)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7.(2018·某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进行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的情况下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8.(2018·某某)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诗词五首《行路难》等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歌。

2.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

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经验。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鉴赏诗句能力。

德育渗透点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美育渗透点1.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诵读品味、点拨引导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2.五首诗中,《行路难》艺术境界较难把握。

《饮酒》艺术成就很高,故安排重点理解,其他三首相对浅显,稍加点拨即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四人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发挥想象,绘出反映诗歌意境的画图。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朗读训练:模仿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朗读,尽量读出平仄、平缓、仄急,并评出前三名。

2.课前布置:任选一名诗人,收集他的诗文并尽量多地背诵该诗人诗文名句,教师略评诗人的风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

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学过程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首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

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1)诵读《饮酒》,思考: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2)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闹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

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自然的恬淡心情。

(3)赏析“采菊……相与还”四句: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

“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

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

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

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

尽管这只是一首干渴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

因而传诵至今。

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四、总结、扩展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

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

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参考答案】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1.课后进一步诵读诗歌体会意境美,并能熟背。

2.预习另外三首诗,力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通过学习另外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之美。

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行路难》这是一首交织着忧郁悲愤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观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

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渔家傲》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

全诗苍凉悲壮,诚挚感人。

三、教学过程《行路难》通过分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掌握诗作内容,作者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联系背景)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

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5.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峭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①巧用历史故事②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③跳跃式的结构总之,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老师小结后,转入学习白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让学生根据前面几首诗的评价方法自己分析该诗,老师略作指点:白居易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渔家傲》这首词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0~1045)间。

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防御西夏。

该词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

“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

“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

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

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四、总结、扩展范仲淹的诗词文章都有名篇传诵于世。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抱负,现今仍为我们所学习称道。

记《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写出了对远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并制成卡片。

初中语文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3.背诵五首诗歌,能默写。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