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陶渊明,字 元亮,名潜,世称 靖节先生 ,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时期)伟大 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开创了 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田园 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 柳先生传》《饮酒》等。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二、〒今异义词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 (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满,不充分)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

三. 一词多义

(1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 舍:①便舍.船[舍(sh 0),动词,“下船”丢弃。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 e ),名词,“房屋”)

(3)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作记号”)

②寻向所志.(做的记号')

(4)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 业(读 wci ,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 外人道也(读 w e ,介词,对,向)

(5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6)乃:①乃.大惊(于是)

②乃不知所措(竟然)

四、一义多词 (1)缘、 扶=沿着(2)要、 延=邀请(3)悉、 咸、具、 皆=都

五、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六、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 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形容词意动用法 尽、走完)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前) 处处志 之(名词作动词 作记号) 未果(名词作动词 实现)

缘:沿着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豁然: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通达

黄发垂髫 黄发:老人 垂髫:儿童下垂的头发,指小孩

怡然自乐 怡然:快乐的样子

七、重点实词 缘溪行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具答之具: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探问消息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具:通“俱”详尽,详细。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便扶向路扶:循,沿着向:原来的、以前的

诣太守诣:至

规往:计划前往

未果:未能实现

问津: 问路。这里指寻访。津:本指渡口

八、课文中的成语及其解释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朗。也形容由迷惑糊涂一下子变得通晓明白。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清幽、生活安逸的地方。

无人问津:原指没有问通往桃花源路的人了。现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落英缤纷: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一种安宁的生活环境。)

九、课文填空【重点问题黑体字部分】

(1)写渔人见到桃花林的美景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纷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民生活恬适(精神风貌)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桃花源在林尽水源;山有小口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等句说明它不易被人发现。

(6)写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与苏轼《水调歌头》中发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疑问相类似的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写桃花源自叙来此绝境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9)本文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豁然开朗。

(10)孟子有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这个意思有异曲同工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桃花源记2

独子其子。

十、问题解答

1、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写了从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最后再寻桃花源而不得的经过。

结构:第一部分: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寻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2、描写桃林美景的作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使桃源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3、本文描写了桃源的美好图景,请从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社会环境安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社会风尚淳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总结特点:(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陶渊明的桃花源或者理想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桃花源是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

生活和美安乐。

4、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5、“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说了些什么,村民为什么叹惋?

点拨:(1)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2)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3)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

削和压迫。

为桃花源以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痛苦地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现了桃源人什么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心理: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

作业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13、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如果写出来,会导致

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这样剪裁,能突出主题。

14、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