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学生姓名:吴小赖学号:20095011218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马小帅职称:教授
【摘要】“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传统体制为主,用西方科学文化来促进本国发展,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 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本文从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并着重阐述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中体西用内涵历史作用高等教育改革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改变落后的状态,由代表地主阶级的改良派提出的改良纲领,其目的除了要维护衰败的统治秩序外,还力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封建统治者一直认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但是中世纪末以后,西欧国家科技和经济日益发达,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却依然是唯我独尊、傲慢自大,拒绝与外界来往鸦片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政治和社会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文化激烈地冲突和融合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民族的耻辱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希望通过文化创新和整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发挥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体西用”的内涵
从以上对“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历史考察不难看出“中体西用”是“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的简称。所谓“中学为体”在实质上是说以“孔孟之常经”为体,而不是指中国的半殖民地封建的社会体制。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恪守封建秩序,坚持纲常名教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不动摇统治之根本。所谓“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即所谓的“富术”,一心想从改变硬件设备来提高国力。想法固然不错,但治标不治本,他们并没有触及到西方先进技术的核心,因为当时的列强并不希望清王朝强大起来。结果,盲目的行动不仅没有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状态,还加剧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劳民伤财。总之,晚清时期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有它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局限性,它不能为中国富强而用,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从此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寻找救国之路。中体西用就是这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之路的第一次尝试。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封建保守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 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露出了第一缕曙光, 意义深远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和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矛盾的尖锐和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 英帝国主义率先用大炮轰开中国关闭了数百年的国门之后, 俄、美、法等列强也接踵而至, 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维护其统治, 解决民族和阶级矛盾, 摆脱困境, 清王朝统治者不可避免地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 这为“中体西用”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二)“中体西用”掀起了解放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中体西用”思想是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 中国传统文化远落后于西方先进的近代文化, 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的产物。“中体西用”是连接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桥梁, 它的出现, 为一些深受封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的人士提供了一
条可以接受的学习西方之路,使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投入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去。
(三)“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教育是个封闭的体系, 它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以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官僚为唯一的目的, 学子们也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 以为封建王朝服务为最高人生理想。在这种封建教育的影响下, 中国形成了“重道轻艺”、“贵义贱利”等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 对外来文化盲目排斥鄙视, 对传统文化盲目尊崇。“中体西用”思想虽然强调“中体”, 但“西用”也是其必需的内容。为了做到“西用”,一些洋务派官僚不得不发展新式教育, 促使中国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四)“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科技人才
“中体西用”改变了部分中国人认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的观念, 使他们也开始重视西方科技的引进。大量的西方科技书籍的引入, 为中国科技教育提供了教材, 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后来的格致书院不仅从事科学知识的引介, 还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中体西用”理论创立后, 一些洋务官僚开始重视培养和提拔本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以为“西用”服务, 一批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专家也随之脱颖而出了。
三. “中体西用”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中体西用”作为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种新事物,其产生是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适应性的。在洋务运动所处的内忧外患的特殊时刻,它是出于社会需要的合理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是有进步意义的。正是在“中体西用”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我们较快地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武备等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兴办了一大批洋务学堂,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尽管,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的学习是片面的,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历史的功绩,是这一思想的诞生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历史。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当中,我们知道了,中国
之外还有先进的民族,先进的文化。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时学习西方的片面性是有客观原因的。
然而,“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和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在后来的发展中凸现出来,且影响巨大。
首先,“中体西用”源自文化自大的心理。早在春秋时代孟子就说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张之洞更是极力否认西方的礼教,在他们看来,中国所欠缺的除了技艺再无其他,而这些技艺天生就不及我国纲常礼教地位之显赫高大。换言之,我们虽然在时局所迫的情况下打算甚至已经开始学习西学,但骨子里我们仍然瞧不起它。正是这种文化自的心理导致我们长期以来抵制变革而固守传统。高等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无论百年之前洋务大学堂还是今天的高等学校,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一思想传统的影响。一百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但似乎这些改革总是“外铄”而不能“内发”,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延续千年的文化自大心理在作怪。我们在切身感受别人进步和自身落后的同时,又不愿正视现实,因为主动改革的意识不够。这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缓慢。
其次,“中体西用”违背了“体用不二”的原则。“体”“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体”是主体,“用”指用处,二者密不可分。顽固派消极保守,提倡“中学”; 维新派积极冒进,立主“西学”。顽固派固守了中学的体用,维新派坚持了西学的体用。张之洞则调和其间,搞出个“中体西用”。其用意是化解矛盾,同时也是张之洞作为封建军阀的买办性和他本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的体现。但他却犯下了“体用不一”的大错,维新派的严复就曾经批驳它是“牛体马用”的笑话。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的讽刺则更为辛辣。
“中体西用”的这一方法论上体用剥离的错误对我国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影响巨大。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重视制度的变革,轻观念的更新。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制度的操作性强,显性易学,而观念的主观性强,隐蔽难学。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还远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文化自大的心理使我们固守传统,不愿改革。体用不一的方法论错误才是导致我们重形式上的改革,而不从实质上改变观念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改革中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尤其以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更加突出。比如,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改革,其初衷就是还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促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