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病理学试题知识点】_3 炎症
病理学炎症考研知识详解

病理学炎症知识点详解一、炎症的概述1.炎症的概念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动态过程2)意义●利●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弊●潜在危害●严重的过敏反应——死亡●心包腔内纤维素性渗出——机化——缩窄性心包炎——心功能下降●脑实质或脑膜炎症——颅内高压——脑疝——死亡●在一定情况下应采取措施控制炎症反应2.炎症的原因1)致炎因子●生物性●最常见因素●物理性●高温、低温、放射线等●化学性●强酸、强碱等●免疫因素●各型变态反应2)炎症发生与否取决于致炎因子性质与强度和机体的反应性及作用时间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炎症早期或急性炎症●损伤性因素2)渗出●炎症早期或急性炎症●抗损伤性因素3)增生●炎症晚期或慢性炎症●抗损伤性因素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变化5.炎症的分类6.变质1)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2)病理变化●实质●水肿、脂变、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等●间质●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坏死3)代谢变化●局部酸中毒●组织内渗透压升高4)急性重型肝炎7.渗出1)炎区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抵达体表、粘膜表面的过程●炎症的重要标志,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2)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体液渗出●细胞渗出8.增生1)在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细胞数目增多。
2)成分●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3)意义●利●使炎症局限化,修复组织●弊●过度增生,影响器官功能二、急性炎症1.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1)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过程●细动脉痉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变慢,停滞,细胞流出2)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液体渗出●导致炎症局部液体和蛋白质渗出的重要原因●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液中的液体成分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液体进入人组织间隙称炎性水肿,液体进入体腔成为炎性积液●渗出液的作用●有利●稀释中和毒素及有害物质●为炎性灶带来营养,带走代谢产物●含补体,抗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纤维素——纤维蛋白网——防止细菌扩散●有利于组织修复●有利于产生细胞、体液免疫●不利●压迫临近组织●机化粘连2.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1)白细胞渗出●炎细胞浸润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渗入到组织间隙的现象,炎细胞: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白细胞边集和滚动●白细胞粘附●白细胞游出炎症的最重要特征,将白细胞输送到损伤部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阿米巴运动方式,中性粒细胞快于单核细胞快于淋巴细胞的主动游出●炎症不同阶段游出白细胞不同●急性炎症早期(6-24小时)中性粒细胞●(24小时后)单核细胞●不同致炎因子渗出的白细胞类型不同●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中性粒细胞●病毒—淋巴细胞●过敏、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化学刺激物趋化因子●细菌产物(外源性)●补体成分C5a、白三烯等●特点●趋化因子作用是特异的●不同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性不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反应显著●淋巴细胞反应较弱2)白细胞激活●吞噬作用中心粒细胞、巨噬细胞●识别和附着●调理素: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的血清蛋白质,主要为Ig-Fc受体和补体C3b。
病理学专升本资料:炎症

病理学专升本资料:炎症炎症,这个在病理学中频繁出现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身体的防御机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各种刺激和损伤时,炎症反应就会被启动,如同一场身体内部的“战斗”。
炎症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这个防御反应可不是简单的一步到位,而是一个复杂且精细调节的过程。
炎症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生物性因子,比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它们入侵我们的身体,引发炎症。
还有物理性因子,像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和放射线等,都可能导致炎症的发生。
化学性因子也不例外,强酸、强碱、各种毒物以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都能刺激炎症反应。
此外,免疫反应异常也会引发炎症,比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可以概括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变质,这是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细胞会出现水肿、脂肪变性,严重的甚至会坏死。
细胞器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比如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等。
渗出,这可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
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它与漏出液可是有区别的。
渗出液的蛋白含量高、细胞数量多,比重也较大,而且外观浑浊。
渗出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的渗出。
白细胞的渗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附壁、游出等步骤。
白细胞在炎症局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释放各种炎症介质等。
增生,在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比较明显。
主要是组织细胞的增生,比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增生的目的是修复损伤的组织,但过度增生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炎症的局部表现通常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红是因为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肿是因为液体渗出和组织细胞增生;热是由于局部动脉性充血,代谢增强;痛则是由于炎症介质的刺激以及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功能障碍是由于炎症造成的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以及代谢障碍等。
《病理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炎症.doc

第四章炎症(一)一、名词解释1趋化作用2肉芽肿3蜂窝织炎二、选择题1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2在细感染的炎症病变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A血管扩散B血浆渗出C纤维蛋白渗出D白细胞游出E红细胞漏岀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粒细胞E单核一吞噬细胞3在病毒感染的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A淋巴细胞B浆cellC中性粒cellD嗜酸粒cell E单核吞噬cell三、是非判断题1炎症渗出与漏水不同,渗出仅取决于血管壁通适性的变化。
2白细胞对病原生物的杀伤或降解机制,也可引起组织损伤。
3慢性类症的病理变化常以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细胞常为中性粒细胞。
四、问答题1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第四章炎症(二)一、名词解释1炎症介质2调理素二、选择题1白细胞激出A可清除致炎因子B可稀释毒素C可释放炎症反应D可介导组织损伤E是炎症之后的特征2能释放血管活性胺的cell是A中性粒cell B嗜酸粒cell C嗜碱粒cell D胆cell E单核cell3关于慢性炎的指述,正确的是A急性炎反复发作转化为慢性;B常由急性炎转化而来C长期潜在毒性物质的剌激D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慢性炎三、是非判断题1免疫反应不可能引起炎症反应。
2肉芽肿内的多核巨细胞是由于上皮样细胞有些分裂后胞质没有分裂而形成。
3肉芽肿内的上皮样cell和多核巨cell吞噬能力很强,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
四、简答题何谓肉芽肿性炎?列出结核性肉芽肿的主要成分?第四章炎症(三)一、名词解释1炎症2积脓二、选择题1关于炎症的叙述,下列哪次是正确的A任何机体都会发生炎症B任何损伤必然会引起炎症C致炎因子未必都是损伤因素D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E炎症不会损伤机体2浆液性卡他的病变部位A关节B心包C皮肤D粘膜E肺泡壁3假膜性炎指的是A粘膜的纤维素性炎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C皮肤的纤维素性炎D粘膜的浆液性炎E浆膜的浆液性炎4炎症渗出的防御作用可表现在A有利于清除消灭致因子B有利于炎症的局限C有利于毒素的稀释D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E有利于炎性增生5浆液性炎症的特点包括A是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渗出液中含有较多的白细胞和纤维素C常好发于疏松结缔组织,浆膜和粘膜D粘膜的浆液性炎症又称浆液性卡他E —般预后较好6关于窦道和痿管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内脏的脓肿形成的B是深部脓肿向体表和(或)自然管道穿破的结果C恶性肿瘤亦可形成痿管;D常是病变开始愈合标志E脓性窦道或痿管常有脓性渗出物排出三、是非判断题1慢性炎症灶中可以增生的细胞有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
病理学 第四章 炎症 课程复习

第四章炎症知识框架重点内容第一节炎症概述掌握炎症(inflammation)的概念,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了解炎症的原因。
1.炎症的概念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2.炎症的原因2.1物理性因子2.2化学性因子2.3生物性因子(最常见)2.4组织坏死2.5变态反应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3.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3.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3.3增生炎症局部间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及实质细胞的增生。
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4.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4.2炎症的全身反应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数目的改变。
第二节急性炎症掌握急性炎症的病理过程;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熟悉炎症介质的概念。
了解炎症介质的作用。
1.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血管通透性增加2.1内皮细胞收缩和(或)穿胞作用增强2.2直接损伤内皮细胞2.3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2.4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表现为炎性水肿、炎性积液、炎性渗出。
液体蛋白渗出的意义在于:①稀释和中和毒素;②带来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③为炎症局部带来营养物质;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交织成网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并可作为炎性增生的支架。
渗出液过多可造成压迫、阻塞和粘连。
3.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渗出的三个步骤:白细胞边聚和滚动;白细胞黏附;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趋化作用(chemotaxis):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
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4.1吞噬作用白细胞吞噬过程包括:识别和附着、吞入、杀伤和降解三个阶段。
4.2免疫作用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4.3组织损伤5.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5.1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的概念参与和激活炎症(特别是渗出过程)的化学活性物质。
【北京大学-病理学试题知识点】_3炎症

第三章炎 症B.修复C.增生D.适应E.防御单项选择题1.关于炎症的阐述,错误的是A1.不引起肝脏炎症的化学因子有 ...D... A.炎症是白细胞吞噬及清除有害因子的反应B.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C.炎症是机体损伤及抗损伤过程D.炎症的局部反应为红、肿、热、痛和功能 障碍A.异烟肼B.利福平C.胆汁D.尿素E.酒精E.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和白细胞计数 升高2.属于炎症的变质性病变是A.心外膜的纤维素D 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CA.物理性因子心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机械性因子E.免疫性因子B.蛛网膜下腔的脓液C.表皮内水泡D.乙型脑炎神经细胞溶解消失E.慢性肝炎汇管区炎细胞2.女性,30岁。
十天来厌油腻饮食,恶心、呕吐,皮肤黄染。
入院检查,肝肿大、压痛,ALT1.不感染脊髓灰质炎的人群是 ...D增高,HBsAg 和HbcAg 阳性。
不属于患者肝...A.体弱的儿童B.体健的儿童C.不去公共场所的儿童D.接受过计划免疫的儿童E.消化道疾患的儿童 1.炎症的最重要标志是 A.变性 脏变质改变的是 A.肝细胞疏松化 B.肝细胞灶状坏死 C.淋巴细胞浸润 D.肝细胞嗜酸性变 E.肝细胞气球样变 C CB.坏死 2.不符合炎症性增生的是 ...EC.渗出 A.实质细胞增生 B.纤维组织增生D.充血E.增生C.淋巴组织增生 1.炎症过程中,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是CD.单核巨噬细胞增生E.不典型增生A.渗出B.充血 2.属于炎症性增生的病变是 CC.变质 A.风湿性动脉炎血管壁粘液变性 B.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C.风湿性心肌炎时风湿小结形成D.风湿性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形成E.风湿性心外膜炎纤维素渗出 2.急性重型肝炎引起肝功能衰竭是由于A.肝出血D.间质增生E.实质增生 1.属于感染性炎症的是A.物理性炎症CB.内源性化学性炎症C.生物性炎症DD.免疫性炎症B.肝充血E.外源性化学性炎症 1.炎症的本质是 A.代偿C.肝内炎细胞浸润 ED.肝细胞大片坏死E.小胆管增生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 EA.脑内炎细胞浸润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渗出的是A. 纤维蛋白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C.脑内血管扩张D.脑水肿C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2.不符合炎症性增生的描述是 ...EB. 球蛋白C. 白蛋白 A.具有抗损伤的作用 B.具有修复功能D. 中性粒细胞E. 单核细胞C.可引起间质增生D.可引起实质增生E.对机体有益无害防御3.急性炎症反应中,不符合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 ... 是E2.病毒性肝炎时,不属于增生的病变是 ...EA. 致炎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B. 炎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C.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D. 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E. 内皮细胞胞浆滤过增多 A.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 B.出现多量双核肝细胞 C.出现多量小胆管 D.出现多量纤维组织3.急性炎症反应中,不符合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 E.出现多量有脂肪空泡的肝细胞... 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 D是DA. 血管扩张B. 血流缓慢C. 血流加快D. 血管收缩E. 血流停滞 A. 致炎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 B. 炎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C. 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 D. 小静脉的高通透性 E.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3.炎症的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A. 血管扩张 DA4.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A. 纤维组织增生 EB. 血流缓慢 B. 实质细胞变质C. 血流加快 C. 肉芽组织增生D. 血管收缩 D. 实质细胞增生E. 血流停滞E. 充血及血液成分渗出3. Ⅰ超敏反应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 ...EA. 液体浑浊B. 液体比重高 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 C. 液体静置后凝固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E. 液体内含极少细胞4.病毒性肝炎时,属于渗出病变是A.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B.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形成C.肝细胞灶状坏死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3.重度烧伤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BCAB. 速发持续反应C. 迟发持续反应D. 细动脉短暂收缩E. 静脉持续淤血D.肝细胞水肿E.肝细胞嗜酸性变 3.紫外线晒伤引起的血管变化是A. 速发短暂反应4.符合炎性渗出液的描述是A.液体比重低EB.外观清亮 A. 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C.细胞含量少D.蛋白含量低E.液体静置后可凝固B.附壁是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粘附因子互相识别的结果C. 游出是指红细胞进入血管外D. 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到达炎症部位E. 白细胞三烯具有趋化作用 4.不符合炎症时液体渗出机制的描述是 ...EA.微循环内液体静压升高B.组织渗透压升高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D.新生毛细血管增加E.小静脉增多 5.与白细胞杀菌能力有关的疾病是A. DiGeorge 综合征B. Bruton 综合征 CC. T 细胞缺陷病D. 慢性肉芽肿病 4.不符合漏出液特点的是 ...E E. 丙种球蛋白缺乏A. 液体比重低5.影响白细胞吞噬与脱颗粒的疾病是A. DiGeorge 综合征B. Bruton 综合征 CB. 液体静置后不凝固C. 液体内蛋白含量低D. 液体内细胞数小于0.5×10/L9E. Riva1ta 反应阳性 C.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 D. 慢性肉芽肿病 4.不符合渗出液作用的描述是 ...EE. 丙种球蛋白缺乏A. 稀释毒素B. 带来抗体 5.趋化作用是指 DA. 白细胞靠边 C. 带来补体B. 白细胞附壁C. 白细胞游出D. 带来氧和营养物E. 对机体有益无害4.符合渗出液作用的描述是 A. 不引起组织粘连 B. 不引起组织水肿 C. 不影响器官功能 D. 不利于病原体扩散 E. 不利于清除病原体D. 白细胞定向运动E. 白细胞吞噬作用D5.与白细胞杀菌能力无关的过程是..E A. 识别和粘着 B. 包围吞入C. 杀伤降解D. 吞噬溶酶体的形成E. 趋化作用5.不符合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A.白细胞靠边5.不参与吞噬细胞识别病原体的因子是 ...B B.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着 CA. C3b 受体B. 溶酶体酶C.内皮细胞主动收缩,使白细胞得以游出D.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E.白细胞向炎症灶定向运动 C. C3b D. Fc 受体 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D...E. 抗体A.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6.病毒感染的病灶内最常见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粒细胞C.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D. 浆细胞C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 游出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D.红细胞漏出是主动过程E. 肥大细胞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 6.沙门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最多见的细胞是 EA. 淋巴细胞5.不符合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C...B. 肥大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见于寄生虫病及过敏性疾病E. 见于某些部位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D. 中性粒细胞 7.合成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CE. 单核细胞A. 单核细胞B. T 淋巴细胞C. 浆细胞6.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灶内主要的炎症细胞是EA. 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粒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浆细胞 7.不符合浆细胞的描述是 ...CE. 中性粒细胞A. 不存在于血液B. 无吞噬功能6.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症细胞是EA. 中性粒细胞 C. 来源于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 D.椭圆形,核位于胞浆一端,核染色质呈C. 嗜碱粒细胞 车轮状分布D. 浆细胞E. 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E. 嗜酸粒细胞7.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是 B6.脓细胞是 DA. 浆细胞B. 巨噬细胞A. 转化的淋巴细胞B. 含Russel 小体的浆细胞C. 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D.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E. 变性坏死的嗜酸粒细胞6.慢性炎症组织内侵润的细胞主要是A. 淋巴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粒细胞 E. 肥大细胞7.出现在新鲜梗死灶边缘的细胞是A. 浆细胞CAB. 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嗜酸粒细胞E. 肥大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嗜碱粒细胞E. 肥大细胞7.出现在哮喘反应的支气管壁内的细胞是A. 浆细胞 D6.肉芽肿性炎增生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AB. 单核细胞 B. 淋巴细胞C. 中性粒细胞 C. 浆细胞D. 嗜酸粒细胞 D. 中性粒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E. 肥大细胞7.符合中性粒细胞的描述是A. 又称小噬细胞CE6.不符合巨噬细胞作用的描述是 ...DA.参与免疫反应B. 有活跃的运动能力C. 常出现于炎症晚期D. 吞噬细菌和坏死组织E. 有丰富的中性颗粒 7.符合肥大细胞的描述是A. 胞浆嗜碱性B.具有吞噬细菌的作用C.C3b 增强其吞噬作用D.常见于炎症早期A.可转化为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 7.不符合嗜酸粒细胞的描述是 ...C B. 可产生肝素 A. 来源于骨髓 B. 运动能力弱 C. 无吞噬功能C. 可产生组织胺D. 可产生5-羟色胺E. 具有吞噬功能8. 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A. 巨噬细胞CE8.急性炎症中,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的速发反应的 炎症介质是 DB. 血管内皮细胞C. 肥大细胞A. 补体B. 细菌毒素C. 过敏毒素D. 组胺 D. 淋巴细胞E. 嗜酸粒细胞9.不符合炎症介质的描述是 ...E. 坏死分解产物8.具有化学趋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 组胺 A.可由体液释放 BB.可由细胞释放C.可具有趋化作用D.可引起发热和疼痛E.不引起组织损伤B. C5aC. C3bD. 缓激肽9.不符合组胺的描述是 ...D E. 活性氧代谢产物8.具有调理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 组胺 A.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中B.引起血管扩张CC.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D.引起疼痛和发热B. C5aC. C3b E.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D. 缓激肽9.不符合...TNF 的描述是E E. 活性氧代谢产物A.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B.内毒素等致炎因子可促进TNF 分泌C.可促进白细胞粘附8.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是A. 组胺CB. 溶酶体酶 D.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引起疼痛C. 缓激肽D. 白细胞三烯E. 细菌产物9.不符合化学趋化作用的描述是 E...A.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定向运动B.阳离子蛋白质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C.TNF 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 8.不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炎症介质是 C ...A. 组胺B. C3a D.IL-8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E.血小板激活因子不具有趋化作用C. 缓激肽D. C5a 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 ...DE. 白细胞三烯A.可由体液释放 8.引起发热的炎症介质是A. 组胺E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D.可引起发热B. 溶酶体酶C. 缓激肽 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D. 白细胞三烯E. TNF9.不符合补体激活的描述是 ...E 8.不符合补体的描述是 ...D A.抗原抗体结合可激活补体 B.细菌毒素可激活补体A.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B.可引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C.具有趋化作用C.坏死组织释放的酶可激活补体D.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酶可激活补体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激活补体 D.引起发热9.不符合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描述是 ...DE.C3和C5是最重要的炎症介质。
病理学基础--3炎症

聚集、局部作用。
白细胞靠边、附壁和游出 充血→淤血+通透性↑→WBC附壁→阿米巴样运
动→WBC游出
趋化作用:游出血管的WBC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
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能引起白细胞定向游走的物质,称为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来源于血浆(内源性)或者细菌及其代 谢产物(外源性)。
白细胞游出
+ + + + + +
+
+
+ +
+ + + + + + +
+
白细胞
氧自由基
+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炎细胞
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
渗出(exudation) 。
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统称为渗出物。
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
在炎症中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
液体渗出
成分通过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称为液体
渗出。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渗出液积存于 组织间隙,称为炎性水肿。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为漏出液。 积存在体腔的渗出液或漏出液均称为积液。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渗 出 液
原 因 炎 症
漏 出 液
非炎症 < 25g/L < 0.50×109/L
蛋白量 细胞数
>25g/L >0.50×109/L
病理学基础
主讲人:吕晓龙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变态反应性炎
紫外线灼伤
化妆品过敏性皮炎
皮肤化脓性感染
炎 症
病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炎症

第五章、炎症一、基本要求1 .掌握炎症、渗出、渗出液、炎性水肿、炎性积液、趋化作用、炎性溃疡、窦道、瘘管、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的概念;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增生的概念、原因、增生的成份、意义。
2.熟悉渗出物的作用;白细胞的渗出和作用;吞噬作用的概念、吞噬细胞种类、吞噬过程及意义;炎症介质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急性炎症形态学分类,各型特点、部位、举例及结局;炎症的结局;慢性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好发部位及病理变化。
3.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引起发热的化学物质的类型、发热机制及意义;渗出主要的三个方面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顺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理及类型。
二、知识点纲要(一)炎症的概念1.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典型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全身反应: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4.炎症的防御作用:液体渗出可稀释毒素;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使病灶局限;吞噬搬运坏死组织以利于再生和修复。
但是炎症对机体也有潜在的危害性。
(二)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放射线等。
2.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堆积)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4.坏死组织:坏死的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形成炎症。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变质可发生于实质,也可发生于间质。
前者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各种坏死,后者出现玻璃样变,粘液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等。
变质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直接引起。
其代谢特点为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局部酸中毒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
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四章炎症)三

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四章炎症)三[问答题]采集者退散1.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2.为什么说炎症反应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有机体的特点,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简述炎性渗出对机体的利与弊。
3.试比力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4.炎症局部可有哪些临床表示,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5.简述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
6.从病理学角度如何确诊炎症?7.简述创伤引起病人发热及最严重后果。
二、答案考试大论坛[名词解释]1.①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②对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③炎症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和增生。
2.①炎症局部组织;②变性和坏死。
3.①炎症局部组织;②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③进入组织间质、体腔和粘膜表面等。
4.①白细胞;②向着化学刺激物;③定向移动。
5.①有助于吞噬细胞识别及附着;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蛋白质。
6.①介导炎症反应;②化学因子;③来自血浆和细胞。
7.①血液中查到细菌;②无全身中毒症状。
8.①血液中查不到细菌,但有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
9.①血液中查到细菌,并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
10.①化脓性细菌;②败血症;③迁徙性脓肿。
11.①疏松结缔组织;②弥漫性;③化脓性炎。
12.①局限性;②化脓性炎;③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13.①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②脓肿。
14.①多个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②脓肿。
15.①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②浸润和增生;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6.①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②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③化脓性细菌或坏死组织。
17.①炎症时炎症介质作用短暂;②细静脉内皮收缩;③血管壁通透性升高;④是最常见的原因。
18.①炎症时病因直接严重损伤血管内皮;②所有微循环内皮坏死脱落;③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时间长;④至血栓形成或内皮细胞再生修复为止。
19.①炎症时内皮损伤中度;②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内皮损伤;③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发生晚;④持续时间长。
[选择题]A型题1.E 2.B 3.C 4.D 5.A 6.D 7.D 8.C 9.E 10.A 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C 18.B 19.C 20.A 21.A 22.C 23.A 24.A 25.C 26.A 27.B 28.E 29.D 30.C 31.A 32.C 33.D 34.E 35.B 36.B 37.D 38.C 39.B 40.C 41.B 42.A 43.C 44.A 45.E 46.B 47.C 48.D 49.D 50.B 51.D 52.B 53.A 54.C 55.C 56.C 57.E 58.D 59.E 60.C 61.D 62.B 63.D 64.E 65.E 66.D 67.E 68.B 69.D 70.D 71.E72.C 73.C 74.D 75.E 76.C 77.E 78.E 79.B 80.B 81.A 82.C 83.E 84.C 85.A 86.C 87.D 88.B 89.C 90.E 91.A 92.C 93.E 94.A 95.B 96.A 97.D 98.B B型题99.B 100.C 101.A 102.A 103.E 104.C 105.D 106.A 107.E 108.C 109.B 110.D 111.A 112.C 113.DC型题114.C 115.A 116.A 117.C 118.C 119.A 120.D 121.A 122.B 123.A X型题124.ACDE 125.ABCDE 126.ABCE 127.BCD 128.ABC 129.DE 130.ABCDE 131.AB 132.BE 133.ACE 134.ABDE 135.ABCD 136.CD 137.ABCE 138.BE 139.ABCDE 140.ABCDE 141.ABCDE 142.BDE 143.ABC 144.ABCE 145.ABCDE 146.ABCDE 147.DE 148.ABCE 149.ABCDE 150.ABCE 151.ABC 152.ABC 153.CDE 154.CDE 155.ABCDE 156.BCE[问答题]1.(1)渗出液:①蛋白含量高;②细胞成分多;③混浊,易凝固;④密度高;⑤见于炎症。
炎症(Inflammation)

Ig CAMs
INSIDE
FN repeats
NCAMS
α β
β2 integrin
OUTSIDE
Ig repeats
INSIDE
ankyrin spectrin
ezrin
actin
ICAM-1
actin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性新月体形成 (C)
表皮内和表皮下方渗出液聚集 烧伤---皮肤大疱形成
主要内容
Part 1:概述
- 定义
- 致炎因子
-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 基本病理学改变
Part 2:急性炎症
- 炎症发生过程 (血管反应,细胞反应,炎症介质) - 分类和结局
Part 3:慢性炎症 Part 4: 炎症介质
炎
症
杨邵敏
Inflammation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炎症是最常见的疾病
发生在所有组织器官
大多数疾病的本质, 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 几乎参与各种类型疾病, 创伤愈合,缺血,肿瘤……
重要功能
Furuncle (疖)
Carbuncle (痈)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 Communicable diseases
炎症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
炎症
感染
传染病
3. 炎症的局部和全身表现
局部表现: (1)红 (2)肿 (3)热 (4)痛 (5)功能障碍
红(erythema) 肿(edema)
病理学:炎症

病理学:炎症1、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2、炎症的一般表现(1)局部临床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的局部表现的机制:①组织发红是由于局部小血管呈明显而持续性扩张引起;②肿胀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炎症性充血和渗出物积聚;③局部发热是因为发生于体表或接近皮肤的炎症局部血流量增多,代谢增快,表面温度升高;④局部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炎性介质缓激肽和某些前列腺素直接作用神经末梢时引起的疼痛。
局部水肿和渗出物积聚引起组织内张力增高也可能是疼痛的重要因素;⑤局部功能障碍是由于疼痛而反射性地抑制肌肉活动,以及局部水肿使活动受限所致。
(2)全身反应:发热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但某些病毒性感染和伤寒等炎症可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
3、炎症的原因凡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
包括:①物理性因子,如高热、低温、放射线及紫外线等;②化学性因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③生物性因子,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④坏死组织;⑤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4、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这三种变化在不同时期炎症侧重点不同。
一般早期炎症以变质、渗出为主,而后期以增生为主;变质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
急性炎症以渗出为主,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变质既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见于间质细胞。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或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它是由于一系列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和白细胞主动游出及吞噬活动所致。
以血管反应为主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血流动力学改变顺序发生:首先是细动脉短暂收缩,接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然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最后是白细胞附壁。
病理学考试题库3炎症

近十年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炎症真题1.关于炎症,正确的是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B.任何机体均可发生炎症c.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的一种防御反应(C对E错)。
并非任何机体均可发生炎症(B错),且损伤也不一定都导致炎症(D错),例如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对局部损伤发生的反应(包括吞噬损伤因子、通过细胞或细胞器肥大以应对有害刺激等)不能称为炎症。
炎症反应对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A错),一般来说,变质是对机体不利的损伤性过程,而渗出和增生是对机体有利的修复性过程(P64)。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变性、坏死、增生B.萎缩、渗出、增生C.增生、坏死、纤维化D.萎缩、变性、坏死E.变质、渗出、增生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5.炎症灶内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称为A.化生B.增生C.再生D.变质E.萎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炎症灶内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称为变质(D对)。
化生(P9)(A错)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增生(P8)(B错)是指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导致组织或器官內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再生(P27)(C错)是指机体出现损伤时,以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对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萎缩(P5)(E错)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6.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A.嗜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浆细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D对)。
嗜中性粒细胞(A错)浸润多见于细菌感染时。
单核细胞(B错)、淋巴细胞(C错)和浆细胞(E错)浸润主要见于非特异性慢性炎症(P78)7.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间隙水肿B.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C.炎症灶内血栓形成D.肉芽组织增生E.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可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中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扩张和充血,血流加快等(E对),组织间隙水肿(A错)可导致组织肿胀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B错)是炎症的一般表现。
病理学专升本资料:炎症

病理学专升本资料:炎症炎症,这个在病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身体的防御机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咱们来聊聊炎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说,炎症就是机体对于各种损伤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
就好像身体这个“大王国”遭遇了外敌入侵或者内部出现了混乱,于是启动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来应对。
炎症的原因那可是多种多样的。
有生物性的因素,比如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小捣蛋鬼”入侵身体;还有物理性的,像高温、低温、放射线等“不友好的力量”;化学性的因素也不少,比如强酸、强碱、毒物等;另外,免疫反应异常也会引发炎症。
当炎症发生时,身体会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从局部组织的变质开始,这就好比原本好好的“建筑物”出现了损坏,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然后是渗出,血管里的液体、细胞成分等跑到了组织间隙。
渗出可是炎症的重要标志,这里面又包含了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复杂的过程。
最后是增生,局部组织的细胞会增多,试图修复损伤。
炎症的局部表现,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
比如红,那是因为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肿呢,是因为液体渗出导致的;热,是因为血流加快,代谢增强;痛,一方面是因为致病因子、渗出物的刺激,另一方面是因为炎症介质的作用;功能障碍,是由于组织损伤和疼痛等导致的。
炎症的全身反应也不能忽视。
发热是常见的,这是身体为了对抗炎症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白细胞增多也是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增多还能提示炎症的类型。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比如肝、脾、淋巴结肿大,这也是身体在努力应对炎症。
炎症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照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起病急,症状明显,病程短;慢性炎症则相反,病程长,症状相对不那么剧烈。
按照炎症的基本病变性质,又可以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渗出性炎还能进一步细分。
浆液性炎,渗出的主要是浆液,像皮肤的烫伤水疱就是典型的例子;纤维素性炎,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比如白喉、大叶性肺炎;化脓性炎,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形成脓液,常见的有脓肿、蜂窝织炎;出血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比如流行性出血热。
北京大学医学部夜大炎症3

•淋巴细胞
•成纤维细胞
伤寒 病原体:伤寒杆菌 病变部位:回肠末端(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 病变性质: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炎(伤寒肉芽 肿)
慢性炎症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由于炎性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
肿瘤样团块。 • 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慢性炎症
肿
异物 — 异物性肉芽肿Βιβλιοθήκη 异物性肉芽肿:手术缝线、石棉、铍和
滑石粉
感染性肉芽肿:
细菌:结核杆菌--结核病,麻风杆菌-麻风。 革兰氏阴性杆菌--猫抓病。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梅毒。
真菌和寄生虫:组织胞浆菌病,血吸虫
肺增殖性结核肉芽 肿
慢性肉芽肿性炎
结核性肉芽肿的 组成
•干酪性坏死
•类上皮细胞
红
肿
功能障碍
(loss of function)
热 痛
炎症的表现
全身反应
•
发热 外周血WBC变化
•
• 细菌:中性粒细胞
• 寄生虫/过敏:嗜酸性粒细胞
• 病毒:淋巴细胞增加, • 某些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细菌:白细胞计数
减少
炎性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 • 炎性因子作用下,局部粘膜上 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
的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肿块。
• 常见于鼻粘膜和宫颈。
炎性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
炎症的表现
局
红 (erythema) 部 肿(edema) 热(warmth) 痛(pain)
慢性炎症
肉芽肿的基本成分
巨噬细胞 可增生转变成特殊形态的细胞。
《病理学》炎症

《病理学》炎症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炎症的概念、分类、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变化,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急性炎症病理类型、病变特征与结局,非特异性慢性炎的病理变化,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类型及病变特点;2.熟悉白细胞吞噬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炎症介质的类型;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渗出的机制;3.了解炎症过程中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白细胞的作用;2.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变特征;急性炎症的结局;3.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变特征。
难点:1.白细胞的渗出机制和过程;2.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炎症的概念和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及其发生机制;2.炎症介质的概念、来源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作用;3.急性炎症渗出反应过程中液体及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机制和作用;4.急性炎症的病变特征、病变类型及其病理变化(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急性炎症的结局;5.慢性炎症的概念、病变特征和类型;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征;6.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四、重点英文词汇inflammation,alteration,exudation,chemokine,chemotaxis,phagocytosis,inflammatorymediator,serousinflammation,fibrinousinflammation,suppurativeorpurulentinflammation,empyema,phlegmonousinflammation,abscess,hemorrhagicinflammation,ulcer,fistula,sinus,bacteremia,toxemia,septicemia,pyemia,granulomatousinflammation,epithelioidcell五、思考题1.炎症有哪些基本病变?各有何特征?2.何谓渗出?渗出在炎症反应中有何意义?3.何谓炎症介质?它们有哪些主要作用?4.何谓炎细胞浸润?炎细胞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大量出现于炎症病灶时有何提示意义?5.化脓性炎的类型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其病变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g below the knee. He experiences pain onmovement of this leg, and there is tenderness to palp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plication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next after these events?第三章炎症自测内容B.Foreign body giant cell formationC.Plasma cell production of共48题1. A 36-year-old man has had a chronic coughwith fever and weight loss for the past month. A chest radiograph reveals multiple nodules of 1 to 4 cm, some of which demonstrate cavitation in the upper lobes. A sputum sample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acid fast bacilli.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el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his lung lesions?immunoglobulinA.Gangrenous necrosis of the footB.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D.Release of growth factors bymacrophages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E.Histamine release by mast cellscoagulation4. A 4-year-old child reaches up to the stoveand touches a pot of boiling soup. Within several hours, there is marked erythema of the skin of fingers on the child's right hand, and smallblisters appear on the finger pad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best describes this process?D.Hematoma of the thighE.Soft tissue sarcomaA.MacrophageB.FibroblastC.NeutrophilD.Mast cellE.Platelet3. A 62-year-old man has had increasingdyspnea for 6 years. He has no cough or fever. He had inhaled silica dust for many years in his job. A chest x-ray now shows increasedinterstitial markings and parenchymal nodules of 1 to 3cm. His pulmonary problems are most likely due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Fibrinous inflammation B.Serous inflammation C.Purulent inflammation D.Ulceration2. After two weeks in the hospital following afall in which he incurred a fracture of his left femoral trochanter, a 78-year-old man nowhas a left leg that is swollen, particularly the lowerinflammatory processes?A.Neutrophilic infiltration with release ofE.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leukotrienes5. Patients have pharyngeal infections. Themost typical clinical course averages 3 days from the time of onset until the patient sees the physician. In most instances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fever and chills.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most common finding was a pharyngeal purulent exudat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inflammation did these patients most likely have?of a biopsy specimen of a duodenal lesion is show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best describes this lesion?C.EdemaD.Ulceration A.AbscessE.Suture granulomaB.Caseating granulomaC.Chronic inflammationD.Purulent exudateE.Ulceration8.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isA.Aggregations of epithelioidA.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B.Abscess formation macrophagesB.Necrosis7. One month after an appendectomy, a34-year-old man palpates a small nodulebeneath the skin at the site of the healed right lower quadrant incision. The nodule is excised,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sC.Acute inflammation C.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nghans’giant cellsE.EosinophilsD.Resolution of inflammationE.Chronic inflammationmacrophages, collagen, a few small lymphocytes, and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Polarizable, refractile material is seen in the nodul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plications of the surgery best accounts for these findings?6. A 48-year-old man has experienced9.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associated withmidabdominal pain for several weeks. He is afebrile. There is mild upper abdominal chronic inflammation EXCEPT:A.Preponderance of lymphocytes,tenderness on palpation, and bowel sounds are present. Stool is positive for occult blood. A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s performed and biopsies are take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macrophages, and plasma cellsA.Chronic inflammationB.Abscess formationB.Arises de novo or from acuteA.A fluid low in protein content with aC.Allows leukocytes to move from theinflammationspecific gravity of less than 1.020periphery to the center of the column of blood in a vesselsts months to yearsB.A fluid high in protein content with aD.Results in a transudatespecific gravity of less than 1.020D.Macrophages aggregated throughC.A fluid high in protein content with aE.Results in leukocyte pavementing themacrophage inhibiton factor (MIF)specific gravity of more than 1.020adventitia of blood vessels13. All of following are true of neutrophils EXCEPT:ually related to higher levels ofD.A fluid with large amounts oftissue damage than seen in acute inflammation 10.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mediators of acute inflammation is chemotactic?neutrophils and necrotic materialA.Phagocytize bacteriaE.Happens before transudate due toA.SerotoninB.Contain oxidases and proteasesC.First on scene after tissue injuryD.Release histamine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12. The vascular response in acute inflammationplement 3aC.ProstaglandinsD.Lysosomal proteases A.Is initially a vasodilatation followed byvasoconstrictionE.Life expectancy in tissue is around 4B.Involves the emigration of neutrophilsdaysE.Oxygen radicals into the interestial tissues before other inflammatory cells14. A 56-year-old man has had increasingdifficulty breathing for the past week. Onphysical examination he is afebrile. Auscultation of the chest reveals diminished breath sounds11. An exudate is best described as:and dullness to percussion bilaterally. There is 2+ pitting edema present to the level of the thighs.A chest radiograph reveals b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laboratory test findings is he most likely to have? B.Prostaglandins E.Basophils17. A 52-year-old woman with no majormedical problems takes a long airplane flight.Upon arrival at Sydney's Kingsford Smithairport in New South Wales following the flightfrom Los Angeles, California, she cannot puther shoes back 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most likely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C.KallikreinD.Hydrogen peroxideA.HypoalbuminemiaB.GlucosuriaE.Leukotriene16. In an experiment, a lung tissue preparation is exposed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organisms. Over the next week, it is observed that granulomas form in the lung. Within the granuloma there are inflammatory cells expressing class II MHC antigens. These cells elaborate cytokines that promote fibroblastic production of collagen within the granulomas. Fro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are these cells bearing class II antigen most likely to be derived?C.NeutrophiliaD.AnemiaA.Activation of Hageman factor has led to bradykinin productionB.A lot of drinks were served in the firstE.Hypernatremiaclass section.15. A 58-year-old woman had a cough with fever for 3 days. A chest radiograph revealed infiltrates in the right lower lobe. A sputum culture grew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he clearance of these organisms from the lung parenchyma would be most effectively accomplished through generation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bstances by the major inflammatory cell type responding to this infection?C.She didn't take any aspirinD.A cellulitis developed in her legsE.Venous hydrostatic pressure wasA.NeutrophilsB.B cells increased18. A 45-year-old man has had a fever and drycough for 3 days, and now has difficultybreathing and a cough productive of sputum.On physical examination his temperature isC.MonocytesD.NK cellsA.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For 09基础by cs38.5℃. Diffuse rales are auscultated over the lower lung fields. A chest radiograph shows a right pleural effusion. A right thoracentesis is performed. The fluid obtained has a cloudy appearance with a cell count showing 5500 leukocytes per microliter, 98% of which are neutrophil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best describes his pleural process?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has most likelyproduced this series of events?B.Herpes simplex virusC.Escherichia coliA.Hypertrophic scar (keloid) formationB.Development of a fibrosarcoma D.Treponema pallidumC.Poor wound healing from diabetes E.Toxoplasma gondiimellitus 21. A 20-year-old woman sustains an injury toher right calf in a mountain biking accident nearMoab.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she has a 5cmlong laceration on the right lateral aspect of herlower leg. This wound is closed with sutures.Wound healing proceeds over the followingweek.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will bemost likely to aid and not inhibit wound healingin this patient?A.Serous inflammationD.Foreign body response from suturing B.Purulent inflammationC.Fibrinous inflammationD.Chronic inflammationE.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E.Staphyloccocal wound infection20. A 24-year-old primigravida is late in the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She experiencesthe sudden onset of some cramping lowerabdominal pain. This is immediately followed bypassage of some clear fluid from the vaginaalong with a foul-smelling discharge. The fetus isstillborn two days later. Examination of theplacenta demonstrates extensive neutrophilicinfiltrates in the chorion and amnion. Which ofthe following organisms is most likely to beresponsible for these findings?A.Secondary wound infectionB.Presence of suturesC.Poor tissue perfusionD.Hypoalbuminemia19. A 19-year-old man incurs a stab wound to the chest. The wound is treated in the emergency room. Two months later there is a firm, 3x2cm nodular mass with intact overlying epithelium in the region of the wound. On examination the scar is firm, but not tender, with no erythema.This mass is excised and microscopically shows fibroblasts with abundant collagen. Which of A.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E.Corticosteroid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