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
气体动理论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本章从理想气体的微观组成出发,假以统计性假设,推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揭示了压强和温度的本质;提出了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介绍了理想气体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阐述了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这称为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凝聚了众多物理学家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1678年,胡克就提出了气体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的观点。
之后,在1738年,伯努利根据这一观点推导出压强公式,并且解释了玻意耳定律。
1744年,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热是分子运动表现的观点。
在19世纪中叶,气体动理论经克劳修斯、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努力而有了重大发展。
1858年,克劳修斯提出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并导出相关公式。
1860年,麦克斯韦指出,气体分子的频繁碰撞并未使它们的速度趋于一致,而是达到稳定的分布,导出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速度分布。
之后,麦克斯韦又建立了输运过程的数学理论。
1868年,玻耳兹曼在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中又引进重力场。
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状态参量1.状态参量概念如何描述系统的冷热变化规律,这就需要一些物理量。
假设气体的质量为 m ,其宏观状态一般可以用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在热力学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还需要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各组分的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热力学系统处于磁场中,还需要电场强度E 、电极化矢量P 、磁场强度H 和磁化强度M 等物理量来描述。
选择几个描写系统状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参量。
2.状态参量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状态参量可作如下划分:(1)按状态参量描写系统的性质划分可分为:V P E P H M几何参量:描述系统的空间广延性。
如体积 。
力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强度。
如压强 。
化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化学组分。
如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
电磁参量:描述系统的电磁性质。
如电场强度 ,电极化强度 ,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 。
(完整版)第5章大气热力学
2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气块概念和基本假定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干绝热减温率 位温
干绝热上升时露点变化和抬升凝结高度
2 .1 气块的概念和基本假定
气块或空气微团是指宏观上足够小而微观上含有大量分子 的空气团,其内部可包含水汽、液态水或固态水。 气块(微团)模型就是从大气中取一体积微小的空气块 (或空气微团),作为对实际空气块的近似。
2020/8/18
δQ= Cν dT+pdν
其中Cv是定容比热,v是比容 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上的应用形式之一,也 称为热流量方程。
2020/8/18
δQ= cν dT+pdν
ν=RT/p
pdν+νdp=RdT
δQ=(cν +R)dT-vdp
δQ=(cν +R)dT- RTdp/p
在等压情况下,dp=0
距离(常取100米)温度下降(或升高)的数值。
Q Ldqs
c pv dT
RT
dp p
Q
dp dpe g dz
p pe
Rd Te
c pd dT
T Te
gdz
Ldqs
c pv dT
RT
dp p
Ldqs
取c pv c pd
T 1 Te
s
dT dz
g c pd
L c pd
dqs dz
123(T0
Td 0 )(m)
即 Zc≈123(T0-Td0)米
(T0-Td0):地面的温度露点差; 即估算抬升凝结高度Zc是从T0按干绝热上升,与从 Td0按等饱和比湿线上升,两线的交点。 有时误差很大
2020/8/18
3 饱和湿空气的绝热过程
高二物理竞赛第五章热力学课件
热力学的发展与热机的使用和改造相联系,
热机是利用热来作功,提高效率, 1794 ~ 1840
η = 3 ~ 8%, 1824年卡诺提出获得最大效率
的理想循环.
p
*工质:用来吸热并对外作功物质
AB
C
一、循环过程:回到初始状态, P-V图上封闭曲线,特点ΔE=0, 闭合曲线,面积为循环净功.
正循环(顺时针)ABCDA,W>0
(严格说应为mc2)
•系统的内能是状态量.
❖ i 个自由度的一定质量(M)理想气体的内能 E M i RT Mmol 2
➢功和热量:物质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过程量.
❖做功和传递热量均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例:一杯水通过加热或搅拌均可以升温.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重点内容)
在某一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中,若系统从外界吸热 Q,系统 对外界做功 W,系统内能由E1变为E2,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Q = (E2 – E1) + W
Q>0
吸热
Q<0
放热
E2E10 内能增加 W>0 系统对外界作功
E2E10 内能减少 W<0 外界对系统作功
➢ 对微小过程:
dQ = dE + dW
热机的效率。
每一种表述都反映了同一客观规律的某一方面,但是其实质是一
*低温获得:
大气
1.绝热膨胀; 2.绝热节流; 1 3.绝热汽化; 4.绝热去磁.
电冰箱原理:
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
蒸发器.
节
冷凝器
流 阀
蒸发器
4
冷库
2 压缩机
3
大学物理 第5章 练习答案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1p 和2p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C )(A ) 21p p >; (B ) 21p p <; (C ) 21p p =; (D ) 不确定的。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D )(A ) 2x v =m kT 3; (B ) 2x v = (1/3)m kT 3 ; (C ) 2x v = 3kT /m ; (D ) 2x v = kT/m 。
3. 设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0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A )(A )pV M m ⋅23; (B ) pV M Mmol⋅23; (C ) npV 23; (D ) 023N pV M M mol ⋅。
4.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D ) (A )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B )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C )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D )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二.填空题1. 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ap 51034⨯。
2. 如图1所示,两个容器容积相等,分别储有相同质量的N 2和O 2气体,它们用光滑细管相连通,管子中置一小滴水银,两边的温度差为30K ,当水银滴在正中不动时,N 2和O 2的温度为2N T = 210k ,2O T = 240k 。
( N 2的摩尔质量为28×10-3kg/mol,O 2的摩尔质量为32×10-3kg/mol)3.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集体运动的统计表现 的学科, 它应用的方法是 统计学 方法。
第五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Q=A
V2 p1 = p1V1 ln = p 2V 2 ln V1 p2
吸热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3) 摩尔热容 )
由
Q = A:
M
V2 CT ∆T = RT ln µ µ V1
M
∆T = 0
4. 绝热过程
CT = ∞
绝热材料 如气体自由膨胀) 快速进行 (如气体自由膨胀)
特点: dQ=0 特点:
1) 过程方程 ) 热力学第一定律 条件
驰豫时间 < 10 −4 s
3. 相平面
相图 相空间
相平面、 以状态参量为坐标变量 —— 相平面、 平衡态——对应相图中的点 对应相图中的点 平衡态 平衡过程——对应相图中的线 对应相图中的线 平衡过程 例: 等温、等压、 等温、等压、等体过程的相图
三、系统内能 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能量转换规律 1.系统内能 E 系统内能 广义: 广义: 系统内所有粒子各种能量总和 平动、转动、振动能量、化学能、原子能、核能... 平动、转动、振动能量、化学能、原子能、核能 不包括系统整体机械能 狭义: 狭义:所有分子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 例:实际气体 理想气体
dQ=dE+pdV
M i dQ = RdT + pdV µ 2
2.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 涉及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能量转换及守恒定律。 涉及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能量转换及守恒定律。 3.又一表述: 3.又一表述: 又一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第一类永动机:系统不断经历状态变化后回到初态, 第一类永动机:系统不断经历状态变化后回到初态, 不消耗内能,不从外界吸热, 不消耗内能,不从外界吸热,只对外做功 即:
v r dA = F ⋅ dl = psdl = pdV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5版)(上册)章节题库-气体动理论(圣才出品)
第5章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1.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最概然速率相等,则它们的()。
A.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B.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C.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D.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答案】A【解析】因为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与最概然速率一样,都与成正比,成反比。
2.范德瓦耳斯方程中()。
A.实际测得的压强是,体积是VB.实际测得的压强是p,体积是VC.实际测得的压强是p,V是1mol范氏气体的体积D.实际测得的压强是;1mol范氏气体的体积是(V-b)【答案】C3.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以求出()。
A.气体所做的功B.气体内能的变化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D.气体的质量【答案】B【解析】单原子分子的自由度i=3,摩尔数ν=1,内能是状态量,只取决于状态(温度);内能的变化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与是什么气体,经历什么变化过程无关。
4.按照经典的能均分定理,由刚性双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是理想气体常数R的()。
A.1倍B.1.5倍C.2倍D.2.5倍【答案】D【解析】刚性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是i=5,其定体摩尔热容量。
5.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等压过程,温度增量为ΔT,则内能增量为()。
A.B.C.D.【答案】B二、填空题1.在平衡态下,已知理想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f(υ)、分子质量为m、最概然速率为υp,试说明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1)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
【答案】(1)分布在0~∞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2)分子平动动能的平均值。
2.某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处于温度为T的平衡态,则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平均转动动能为______,平均总能量为______,lmol气体的内能为______。
第五章气体的热力性质
第五章气体的热力性质5.1 理想气体性质 (1)5.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5.1.2 理想气体热系数 (3)5.1.3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的特性 (4)5.1.4 理想气体熵方程 (4)5.2 理想气体比热容及参数计算 (5)5.2.1 比热容的单位及其换算 (5)5.2.2 理想气体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5)5.2.3 平均比热容 (6)5.2.4 理想气体性质特点 (11)5.3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11)5.3.1 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12)5.3.2 其它状态方程 (14)5.3.3 维里(Virial) 状态方程 (16)5.3.4 对比态状态方程 (17)5.4 实际气体比热容及焓、熵函数 (20)5.4.1 实际气体状态函数的推导方法 (20)5.4.2 计算气体热力性质的三种方法 (22)思考题及答案 (22)5.1 理想气体性质工质在通常的参数范围内可呈现为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或称三种相。
这里所谓的气体是指在其工作的参数范围内总是呈现为气态的工质。
例如空气、气体燃料、燃气(燃料燃烧生成的气体),以及组成它们的单元气体氮、氢、氧、二氧化碳等等。
本节主要讲述理想气体性质。
理想气体性质是指当压力减小到趋于零时,气体热力性质趋近的极限情况。
这时,表达气体热力性质的各状态函数有最简单的形式。
在压力很低时,气体的比体积大而内部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相对极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分子自身占有的体积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气体宏观热力性质的影响。
因此,常将分子自身不占有体积和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作为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这也是理想气体性质有简单表达形式的内在原因。
尽管理想气体性质不能很精确地表达气体,特别是较高压力下气体的热力性质,但它在工程中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这是因为:第一,在通常的工作参数范围内,按理想气体性质来计算气体工质的热力性质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其误差在工程上往往是允许的。
大学物理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总结
三种速率比较:
vp
2kT m0
2RT M mol
f (v)
v 8kT 8RT
m0
M mol
v
v 2
3kT
3RT
m0
M mol
O
v p
v
v2
温度一定,同种气体
vp温度。
1
T2 T1
M mol 一定
2
T2 T1
v p2 v p1
v o
f (v)
5. 速率分布函数
f (v) dN
Ndv
dv
v
速率分布函数
f (v) 速率分布函数物理意义---
在速率v 的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 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
f (v)dv dN N
归一化条件
代表速率v 附近dv (或v~v+dv)区间的分子数概率
0
f
(v)dv
dN N
1
---曲线下面积
f (v)
2. 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 率是多少?
0
1000
2
vm / s
v pHe
2RT 4 103
1000 m / s
2RT v pH2 2 103
2 1000
m/s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例* 已知f()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p为分子 的最可几速率,则
p f ()d 表示 速率小于 p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0
或分子速率小于 p的概率。
f ()d 表示 速率大于 p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p
或分子速率大于 p的概率。
0
1 2
m0
2
f
(
)d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出版社
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出版社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5-1 图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果2O P )(v 和2H P )(v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22H P O P =v v (B)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1)()(22H P O P =v v (C)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1)()(22H P O P =v v (D)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4)()(22HP O P =v v分析与解 由MRTv 2P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P v 也就不同.因22O H M M <,故氧气比氢气的P v 要小,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a 应是对应于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又因16122OH =M M ,所以=22HP O P )()(v v 4122OH =M M .故选(B).题 5-1图5-2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0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当气体温度升高为04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A) 004,4,4λλZ Z ===0v v (B) 0022λλ===,,Z Z 0v v (C)00422λλ===,,Z Z 0v v (D)00,2,4λλ===Z Z 0v v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M RT π/8=v ,温度由0T 升至04T ,则平均速率变为0v 2;又平均碰撞频率v n d Z 2π2=,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0Z 2;而平均自由程nd 2π21=λ,n 不变,则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5 -3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5—4 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
大学物理复习-第五六章
E与(1) 相同.
W = Q E=417 J
4分
(3)
Q =0,E与(1) 同
W = E=623 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3分
28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b到达c. (如图,abc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 (1) 气体对外作的功; (2) 气体内能的增量; (3) 气体吸收的热量.(1 atm=1.013×105 Pa)
件___0 _f_(__) _d___1__,此条件的物理意义是:
分子速率处于(0~∞ )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
的百分比为1 .
2.若f()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为气体分子
总数,m为分子质量,则
2 1m 2Nf ( )d的物理
1 2
意义为速__率__在__速_率__间__隔___1~___2_之_内__的__分__子_平__均__动__能_之__和_。
到50%,若低温热源保持不变,则高温热源的温度应增加
___K.
500
100
8、1 mol 理想气体(设 Cp/CV为已知)的循环过程如T -V图所示,其中CA为绝热过程,A点状态参量(T1, V1)和B点的状态参量(T2,V2)为已知.试求C点的状 态参量:
Vc=____V,2
Tc=___(_V1_/ V_2_) _1 T_1 _____,
解: N22N, M1 2M2, T2 5T1
E2 E1
m
M2 m
M1
3 2
RT2
5 2
RT1
3 5
M1T2 M 2T1
6
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四个过程
内能增量
E
m' M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讲义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热力学第零定律: 假如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到达热平衡,
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
当热接触旳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就不会有 热传递,所以热力学第零定律阐明,处于相互热平 衡状态旳系统肯定拥有某一种共同旳宏观物理性质。 定义: 处于相互热平衡状态旳系统所具有旳共同旳 宏观性质叫着温度。
假如考虑A、B、C三个系统: A和B分别与C热接触, 并到达热平衡;然后将A和B分别与C系统隔离开,让 A和B热接触,则A和B两系统旳平衡态不会发生变化。 这表白: A和B两系统也到达了热平衡。
C AB
C AB
若A与C热平衡 则A与B必然热平衡
B也与C热平衡
-------------------------------------------------------------------------------
-------------------------------------------------------------------------------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1.温度旳概念 温度表征物体旳冷热程度。冷热是人们对自然
界旳一种体验,是对物质世界旳直接感觉,但单 凭人旳感觉并不能精确而定量地表达出物质旳冷 热程度。
-------------------------------------------------------------------------------
热力学温标:是开尔文在热力学第二定律旳基础上建 立旳。要求水旳三相点(水、冰和水蒸气平衡共存旳 状态)为273.16K。由热力学温标可导出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标:T ,SI (开尔文, K)
系统与外界之间 ①能量互换:做功;传送热量(传递热量)。 ②物质互换:蒸发、凝结、扩散、泄漏等。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第五章
3. 温度 T 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高低反 映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力学温标(T:K)与摄氏温标(t:℃): t /℃=T /K-273.16
二、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平衡态(equilibrium state):在不受外界影响 (即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条件下, 无论初始状态如何,系统的宏观性质在经充分长时间 后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m Nm0
M N A m0
Nm0 m RT NkT pV RT N A m0 M
R 23 1 玻耳兹曼常量: k 1.38 10 J K NA
p nk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p nkT n k 3 1 2 3 k mv kT 2 2
dN h( x )dx dP N h( x)dx
dp h( x ) 令f ( x) dx h( x)dx
则 dP f ( x)dx
dN f ( x) Nd x
f (x)表示小球落在x附近单位区间内的概率,或小球 落在x处的概率密度,称为小球沿x 的分布函数。
显然,
三、分布函数和平均值 偶然事件:不可预测而又大量出现的事件。 多次观察同样的事件,可获得该偶然事件的分 布规律。 例如:伽耳顿板实验 投入一个小球,一次 实验中,小球落入哪个狭 槽是偶然的。 投入大量的小球,落 入各个狭槽的小球数目遵 守一定的统计规律。
为了描述统计规律,引入分布函数: 设第 i 个狭槽的宽度为Δxi ,其中积累的小球 高度为 hi ,则此狭槽内的小球数目ΔNi 正比于小球 占的面积ΔA = hiΔxi 。令 i =C ΔA = C hi Δxi ΔN 则小球该的总数为
• 气体处于热平衡、力学平衡与化学平衡。 • 从微观角度,存在热运动,又称为热动平衡状态 (thermodynamical equilibrium state)。
第5章 热力学(1)
Q E2 E1 W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
实质: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数学表达式中各量值的意义: 第一定律的符号规定
Q
E2 E1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W
系统对外界做功 外界对系统做功
+
系统吸热 系统放热
§5-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外界不供给能量而可以不断地对外作功 循环水
adb adb
b
42 208 250J
e a
0 d
V
例1. 如图所示,系统从状态a沿acb变化到状态b ,有334J的热 量传递给系统,而系统对外作的功为126J.
(2)当系统从状态b沿曲 线bea 返回到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
作功 84 J ,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了多少热量?
Qbea Wbea ( E ) 84 208 p 292J
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所经历的所有中间状态 都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各部分压强、温 度等相同
各部分密度、压 强等不同
活塞无限缓慢地压缩 可视为准静态过程
活塞快速地压缩 非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以用 p —V 图上的连续曲线表示。
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1、定义:准静态过程是指在过程中 任意时刻,系统都以一种无限缓慢的、接
过程不同,曲线下面积不同
(可正、可负、可零)
气体在一准静态过程中作功的计算
示功图: p - V 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
W
V2
p dV
V1
若
dV 0 dW 0
p
dV 0 dW 0 dV 0 dW 0
9-1热力学
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 和转换定律。
Q ( E2 E1 ) A
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A表示系统所作的 功,E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微分式:
dQ dE dA
符号规定:
1、系统吸收热量,Q为正;系统放热,Q为负。
2、系统对外作功,A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A为负。
mN
M N A
N m kNAT NkT pV RT NA M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 nkT
例:一个封闭的圆筒内部被导热、不漏气的可移动活 塞隔为两部分。开始时,活塞位于圆筒的中央,l1=l2 , 左 右 两 边 分 别 充 有 p1=1.013×105Pa,T1=680K 和 p2=2.016×105Pa,T2=280K的相同气体,问平衡时活 塞在什么位置(l1/l2为多少)? 解:设平衡时左边气体的状态参量为: p1 , T1, l1 右边气体的状态参量为: p , T , l 2 2 2 左右两部分的气体质量不变。
df (v) 0 dv v v p
2kT 2 RT RT vp 1.41 m
vp 的物理意义是:如把气体分子的速率分成许多相
等速率间隔,则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布在最概然速 率 v p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相对分子数最多。即, 分子分布在 v p 附近的概率最大。
2、平均速率
v
2
3 w kT 2
它表明气体的温度只与分子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有 关。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于个别 分子而言,它的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
§5-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气体的物态参量 物态参量:描述气体宏观状态的物理量
第五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述
1、态函数
内能是系统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 等)的微观的无序运动能以及相互作用势能两者之 和。内能是状态函数,处于平衡态系统的内能是确 定的。内能与系统状态间有一一对应关系。
系统内能变化的两种方式:
(1)外界对系统做功
机理:做功是通过系统与外界物体之间产生宏观的 相对位移来完成的,是外界物体有规则运动和系统 内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之间发生能量转换,从而改变 系统的内能的过程。
二、焦耳-汤姆孙实验
➢ 左方气体(外界)对已通过多孔塞的一定量的气体做功为:
A 1p1s1l1p1V 1
➢ 这一定量的气体通过多孔塞后它要推动右方的气体(外界)
做功,于是外界对它做的负功为: A 2 p 2 s2 l2 p 2 V 2
➢ 外界对一定量的气体所做的净功为: p1V1p2V2
设这一定量的气体在左边时内能为U1,在右边时内能为U2 绝热过程有 Q 0
§1. 热力学过程 §2. 功 §3. 热量 §4. 热力学第一定律 §5. 热容量 焓 §6. 气体的内能 焦耳-汤姆孙实验 §7.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8. 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1.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当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 变化,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的转变过程。
T1 T1T T12T
T2 T T 2
一系列热源,其温度依次递增ΔT ,并且ΔT <<T2
在这样的过程中,中间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可认为是平 衡态,因而整个过程可认为是准静态过程。
§2. 功 一、 准静态过程外界对系统的功
d A F d l pd S l dApdV
A V2 pdV V1
热力学第0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第二定律的又一说法)
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能量作功。违反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转化功,即热效 率为百分之百。违反第二定律。
从第二定律的表述上可以看出:
方向性问题 比 能量守恒问题 更具直观性。 故 历史上先发现方向性问题,后发现能量转换与守恒。 为什么第二定律会有不同的说法/表述? 热现象是各种各样的,它们都有方向性的题。这个方 向性问题,是各种不同热现象的共同本质。人们可以 利用不同的过程揭示热现象的方向性的本质,故有不 同的说法。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说法是等效的。
c可:, 或 1; c' 1 。
逆向卡诺循环是理想的、经济性最高的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现实 中很难实现。但同正向卡诺循环一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提 高逆向循环的制冷剂和热泵的经济性指出了方向。
三、两热源间的极限回热循环—概括性卡诺循环
把绝热压缩和绝热膨胀过程用其 他可逆过程代替,两过程多变指 数n相同。 T
上节课内容回顾
过程方程在p-v图及T-s图上表示(过程特性)
过程功的正负以定容线为分界(右下) 过程热量的正负以定熵线为界(右) 热力学能的增减以定温线为界(上)
(因为理想气体U=U(T))
定压(n 0)
T T s n cn
T cp 0 T cV
定温(n 1) 定熵( n ) 定容n
a)一切过程不可逆; 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
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微。
5.卡诺循环理论意义大,指明了一切热机提高热效率的方向。
T
c•
d•
T1
•b •a
二、逆向卡诺循环
大学物理第5章题库(含答案)
05章 气体动理论一、填空题 (一)易(基础题)1、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平衡态,则气体各部分的压强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各部分的温度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设气体分子为刚性分子,分子自由度为i ,则当温度为T时,(1)一个分子的平均能量为(平均总动能) 12i kT ⋅;(2)ν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为2i RT ν⋅ ;(3)一个双原子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为 kT 。
3、对于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①32RT 代表的物理意义为: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②R 23代表的物理意义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 。
4、自由度数为i 的一定量的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其体积为V,压强为p 时,其内能E=2iPV 。
5.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温度相同,压强也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它们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相同,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总平动动能 相同。
(均填相同或不相同) 6.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装在一个密闭的不变形的容器中,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增大 ,气体分子的密度 不变 ,气体的压强 增大 ,气体的内能 增大 。
(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7、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为 P nkT =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为 32k kT ε=。
8、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体积、温度均相同,则氧气的内能是氢气的▁▁1▁▁倍。
9、一容器内贮有气体,其压强为1atm,温度为27ºC,密度为31.3kg m -⋅,则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33210-⨯____1kg mol -⋅,由此确定它是__氧____气.10、()Nf d u u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表示速率分布在~d υυυ+内的分子数 ------------------------------------。
11、21()f d u u u u ò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表示速率分布在12~υυ范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12、在相同条件下,氧原子的平均动能是氧分子的平均动能的___35___倍.(二)中(一般综合题)1、如图1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相同温度下,氢气和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则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b 表示▁▁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大物第五章答案
气体动理论一. 基本要求1. 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图象及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2. 理解气体压强、温度的统计意义,通过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3. 了解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及等温气压公式,并用它们来处理一些有关的简单问题。
4. 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及求法。
5. 理解能的概念及能量均分定理,会用能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能。
6. 了解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平均碰撞频率的意义及其简单计算。
二. 容提要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其态参量压强p 、体积V 及温度T 之间存在的关系式RTM MpV mol=利用状态方程可以由一些已知的态参量推算另一些未知的态参量。
2. 压强公式 反映理想气体的压强P 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k ε及分子数密度n之间的关系式,其数学表达式为)(2v 213232m n n P k =ε=式中221v m k =ε代表一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m 代表分子的质量。
3. 温度公式 描述气体温度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之间的关系式,其数学表达式为kTk 23=ε式中,k 为玻耳兹曼常量。
由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可以得到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另一种形式nkTP =4. 能量均分定理 当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布与每一个自由度(平动、转动)上的平均能量均为kT 21。
利用能均分定理很容易计算理想气体的能。
5. 理想气体的能 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各种平均动能的总和。
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的能RTi M M E mol 2=式中mol M 为气体的摩尔质量,i 为自由度。
6.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区间v ~ v +d v 的分子数d N 与总分子数N 的比率按速率v 的分布规律。
速率分布函数 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率,即分子速率出现在v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的概率,亦即概率密度。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dN N
f
(v ) dv
f (v) dN ⑩
Ndv
f(v) 称为速率分布函数,含义: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间
隔内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率。
第五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
三.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1.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理想气体在平衡态下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
f (v ) 4 ( m0 ) v e 3/ 2 2 m0v2 / 2kT (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
pV m RT M
mV
v2
3p
3 0.011.013105 1.24 102
m s1
494 m s-1
第五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
(2)根据物态方程,得
M m RT RT
Vp
p
1.24 102 8.31 273 kg mol -1 0.011.013 105
28 103 kg mol -1
vp
2kT μ
速率
v1 ~ v2 v2 ~ v3 … vi ~ vi +Δv
…
分子数按速率
的分布
ΔN1
ΔN2
…
ΔNi
…
分子数比率 按速率的分布
ΔN1/N
ΔN2/N
…
ΔNi/N
…
{ ΔNi }就是分子数按速率的分布
二. 速率分布函数 f(v)
设某系统处于平衡态下, 总分子数为 N ,则在v~v+ dv 区
间内分子数的比率为
y
踪其中一个分子, 某一时刻速 A2
A1
率为 vi与器壁A1碰撞, x 方向
动量的增量
m0 vix m0 vix 2m0 vix
O vi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热运动与宏观运动的区别:温度所反 映的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和物体的整 体运动无关,物体的整体运动是其中所有 分子的一种有规则运动的表现.
讨论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
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都不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 ..
. .
.. .. .. .. .. .. .. .. .
i 设 Ni为第 格中的粒子数 .
粒子总数 N Ni
i
i
lim
N
Ni N
i 概率 粒子在第 格中
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
归一化条件
i
i
Ni iN
1
二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1.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分 N /(Nv) 子 速 率 分 布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p
2 3
n k
p nkT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k
1 mv2 2
3 kT 2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宏观可测量量
温度 T 的物理意义
k
1 mv2 2
3 2
kT
1) 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k T
(反映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温度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表现,个别分子无意义.
3)在同一温度下,各种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 相等.(与第零定律一致)
N v2dN v2Nf (v)dv
v2 0
0
N
N
o
v
v2 3kT m
vp v v2
vrms
v2
3kT m
3RT M
v 1.60 kT 1.60 RT
m
M
vp
2kT m
2RT M
vp
2kT m
v 8kT πm
v2 3kT m
f (v)
T1 300K T2 1200K
z
- mmvvvxx
x
A1 y
zx
mvi2x x
大量分子总效应 单位时间 N 个粒子 对器壁总冲量
mvi2x ix
m x
i
vi2x
Nm vi2x x iN
Nm x
v2x
器壁A1所受平均冲力 F v2x Nm x
y
A2o
z
- mmvvvxx
x
A1 y
zx
器壁 A1所受平均冲力
F v2x Nm x
三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物态方程:理想气体平衡态宏观参量间的函数 关系 .
pV NkT k 1.381023 J K1
令 N NA
则 pV NAkT
令 NAk R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 6.02 10 23 mol 1
则 pV RT
pV RT N NA 对质量为 m'的理想气体 m' M
真空膨胀 p
p,V ,T
( p,V ,T )
( p,V ,T )
o
V
自发
p,V ,T
3
平衡态的特点
( p,V ,T )
p
*( p,V ,T )
o
V
p -V 图 上的每一点 表示一个平 衡态
1)单一性( p,T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内原子间的势能之和(温度的单值函数) .
1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E
NA
i RT 2
m' mol理想气体的内能 E m' i RT i RT
M
M2
2
(物质的量 m M )
理想气体内能变化
dE i Rd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 E m' i RT i RT
M2
2
理想气体内能变化
dE i RdT
2 体积 V : 气体所能达到的最大空间(几何
描述).
单位: 1m3 103 L 103 dm3
3 温度 T : 气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学描述).
单位:温标 K(开尔文). T 2732.15 t
二 平衡态 一定量的气体,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 经过
一定的时间, 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 宏观性质不随 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理想状态)
(D) 速率大小与最概然速率相近的气体分子的比
率最大.
2)平均速率 v
v v1dN1 v2dN2 vidNi vndNn N
N
vdN vNf (v)dv
v 0
0
f (v)
N
N
v vf (v)dv
8kT
0
πm
o
v
v 1.60 kT 1.60 RT
m
M3Biblioteka 方均根速率 v2f (v)
(2) 0v0 f (v )dv 1
C
0v0 Cdv 1
0
C v0 1
C
1 v0
v0
v
(3)
v
0 vf
(v )dv
0v0
v
1 v0
dv
1 v0
v02 223
1 2
v0
5-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一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可视为质点; 线度 d ~ 10 10 m,
5-5 准静态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 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砂子 活塞 气体
p
p1 1 ( p1,V1,T1)
p2
2 ( p2 ,V2 ,T2 )
o V1 V2 V
二 功(过程量) 宏观运动能量
热运动能量
功是能量传递和转换的量度,它引起系统热运动
状态的变化 .
➢ 准静态过程功的计算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
5-1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热力学第零定律
理学院 赵静
一 气体的物态参量(宏观量)
1 气体压强 p :作用于容器壁上
单位面积的正压力(力学描述).
p,V ,T
单位: 1Pa 1N m2
标准大气压:45纬度海平面处, 0 C 时的大气压.
1atm 1.013 105 Pa
z x vz o
v vx
26
单个分子遵循力学规律
y
x方向动量变化
pix 2mvix
A2o
z
- mmvvvxx
x
A1 y
zx
分子施于器壁的冲量
2mvix
两次碰撞间隔时间
2x vix
单位时间碰撞次数 vix 2x
单个分子单位时间施于器壁的冲量 mvi22x7 x
y
单个分子单位时间
施于器壁的冲量
A2o
o vp1 vp2
v
N2 分子在不同温 度下的速率分布
f (v)
O2 H2
o vp0 vpH
v
同一温度下不同 气体的速率分布
例 计算在 27C 时,氢气和氧气分子的方均
根速率 vrms .
解 MH 0.002kg mol1
MO 0.032kg mol1
R 8.31J K1 mol1 T 300K
间距 r ~ 109 m, d r ;
2)除碰撞瞬间,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3)弹性质点(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
热动平衡的统计规律 ( 平衡态 )
1)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 n dN N dV V
分子2)运分动子速各度方向运动v概i 率v均ix等i
v2 )
v2
v1
f
(v)dv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f (v) 4π(
m
)3
2
mv 2
e 2kT
v2
2πkT
dN 4π(
m
)3
2
mv 2
e 2kT
v2dv
N
2πkT
3. 三种统计速率
v 1)最概然速率 p fmax
f (v)
df (v) 0 dv vvp
o vp
v
根据分布函数求得
M mNA , R NA k
viy
j
viz
k
x 方向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v
2 x
1 N
vi2x
i
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
v2x
v2y
v
2 z
1 v2 3 25
二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设 边长分别为 x、y 及 z 的长方体中有 N 个全
同的质量为 m 的气体分子,计算 A1 壁面所受压强 .
y
A2 o
z
- mmvvvxx
x
vy A1 y
小球在伽 尔顿板中的分 布规律 .
............ ........... ............ ........... ............ ........... ............
9
统计规律 当小球数 N 足够大时小球的分布具有
统计规律.
.. ..
.. ..
.. .. .. .. .. .. .. .. .. ..
气体压强
p
F yz
Nm xyz
v2x
统计规律
n N xyz
v
2 x
1 3
v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k
1 2
mv2
p
29
2 3
n k
压强的物理意义 统计关系式 宏观可测量量
p
2 3
n k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