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习题及其答案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指导书林予松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计算机应用、数据通信原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和管理等学科的前导课程。
基本要求:通过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章节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学习指导*第一章概述4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发展过程和具体分类,掌握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二章物理层2学时理解物理层的相关概念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熟悉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掌握信道复用技术,理解数字传输系统和宽带接入技术,会利用香农定理进行计算。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6学时理解并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三个基本问题,点对点协议PPP以及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和以太网,掌握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第一章概述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以及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功能。
2、理解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3、掌握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原理及特点,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5、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以及利用率,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6、理解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概念。
二、本章重点、难点1.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2.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以及对等方式(P2P方式)的特点与区别;3.因特网核心部分中的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4.为什么要对网络进行分层;5.TCP/IP五层协议体系中各层的特点及功能;6.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等重要概念。
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解答45

0
-1
6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习题4-5解答
所以量化信噪比
S E x2 8
Nq
E
m mq
2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习题4-6
单路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采用PCM调制,若量化
级数由128增加到256,传输该信号的信息速率 Rb 和
所以,自然抽样信号的频谱图如图4-19所示。
图4-19 自然抽样信号的频谱图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习题4-7解答
因为平顶抽样信号的频谱
Mq
A
Ts
Sa
ωτ 2
M
n-
ns
0.4Sa
ωτ 2
M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后,就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
图4-14 抽样信号的频谱
重H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习题4-2解答
(2)如果s 1.5H ,不满足抽样定理,频谱会出现混叠现 象,如图4-15所示,此时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后不可能无失H
真地重建原始信号。
图4-15 抽样信号的频谱出现混叠现象
而二进制码元宽度为 Tb 1 RB
假设占空比 ,则PCM信号带宽为
Tb
B 1/τ
可见,带宽 B 与 log 2 M 成正比。
所以,若量化级数由128增加到256,带宽 B 增加到
原来的8/7倍。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简答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完整word版)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作业题填空题1数字基带系统产生误码的原因是抽样时刻的和的影响。
2.数字基带系统中常采用均衡器和系统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3.为了衡量基带传输系统码间干扰的程度,最直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双极性数字基带信号,等概时码速率f s的离散分量,不等概时f s的离散分量。
5.有限长横向滤波器的作用是码间串扰。
6.码间串扰是在对某码元识别时,其它码元在该的值。
判断题:1.利用显示均衡波形的眼图可以改善传输性能。
2.对于频带限制在(0,4f)Hz的时间连续信号m(t),要想无失真的从抽样信mHz。
号中恢复出m(t),抽样频率至少要为4fm简答题1.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输入数字码a n为11001,试写出预编码后的所有可能b nc分别是什么?码以及相关编码后的n2.无码间干扰时,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取决于哪些参数?怎样才能降低系统的误码率?3.(15分)已知信息代码为100000110000011;(1)试确定相应的AMI码及HDB3码;(2)并分别画出他们的单极性不归零波形图;(3)设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频带宽度为9KHZ,若采用α=0.5的滚降系统特性,请确定无码间串扰的最高传码率及频带利用率。
4. ( 12分)若传送的数据为11000001100110000101,则相应的HDB3码为何?如果数据等概且独立地取1或0,相应的HDB3码通过某数字基带系统传送,其系统响应h(t)= cos(πt/4Ts) 0≤ t ≤3Ts Ts为码宽,0 其它t简要说明该系统是否存在码间串扰?5.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1011000101,通过第I类部分响应系统进行传输。
1.试画出第I类部分响应系统原理方框图;2.由上述基带码通过第I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变换过程验证信号传输的正确性。
6.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H(ω)如下图,当传输速率分别为f b=2w、f b=3w时,画图分析在抽样点上是否有码间串扰?1.码间串扰;加性噪声;2.时域;部分响应;3.眼图;4..不存在.存在5..减小6.抽样时刻(╳)(╳)1.a n: 1 0 1 0 1预编码后b n码:0 1 1 0 0 1c码: 1 2 1 0 1相关编码后n之比,而与2.无码间干扰时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依赖于信号峰值A与噪声均方根值n采用什么样的信号形式无关,但这里的信号形式必须是能够消除码间干扰的。
通信原理粟向军答案(第1、2、4章)

其中H(ω)为信道的传输函数。由该式可知,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群迟
延特性都必须恒定不变,才能做到无失真传输。
1-22 某恒参信道的频率特性为 H ( w) = (1 +cos wT0 ) e- jwtd ,其中T0和td都 是常数,写出信号s(t)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表达式,并讨论其失真情况。
1-25 设某随参信道的两径时延差t = 1ms ,试确定该信道在哪些频率上 传输最有利,在哪些频率上信道无信号输出。
1-1 简述消息、信息、信号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一)区别:
消息(Message)是包含具体内容的文字、符号、数据、语音、图片、 图象等等,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特定的信息。信息(Information) 是消息的统称,是消息的概括和抽象,可理解为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 内容,它用信息量来衡量。信号(Signal)是搭载或反映信息的载体,通常 以某种客观物理量(电压、电流)表现出来。
I (t ) i (t ) cos i (t )
n
同相分量 正交分量
Hale Waihona Puke 其中 Q (t ) i (t ) sin i (t )
i 1
i 1 n
2 2 ( t ) ( t ) 多径信号合成包络: I Q (t )
Q (t ) 多径信号合成相位: (t ) arctan I (t )
平均码元速率为: 198.5 / 2 99.25( Bd )
比特/符号
1-32某信源发送5个相互独立的符号,其概率场为
(1) 求该信源的熵。(2) 若信源以1000Bd的速率传送消息,求半小时内传送的 信息量。(3)求系统最大可能的信息速率,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

第一部 各章重要习题及详细解答过程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105.01log 2=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002.01log 2=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5log 1652- =2.23bit/符号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21log 212-=1.75bit/符号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42⨯-=2 bit/符号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51log 512-41log 412-41log 412-103log 1032-=1.985 bit/符号平均信息速率为 198.5 比特/秒1—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l/3;(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

《通信原理》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通信?通信系统是如何分类的?1.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是什么?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1.4请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框图,并说明各个环节的作用?1.5对于二进制信息源,在等概发送时,每一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否等于其平均信息量?1.6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7设英文字母中A,B,C,D出现的概率各为0.001,0.023,0。
003,0。
115,试分别求出它们的信息量.1.8已知某四进制信源{0,1,2,3},当每个符号独立出现时,对应的概率为P0,P1,P2,P3,且P+P1+P2+P3=1。
(1)试计算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指出每个符号的概率为多少时,平均信息量最大,其值为多少?1.9已知二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800bit/s,若码元速率不变,试问变换成四进制和八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各为多少?1.10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min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it,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it/s。
(1)试问系统误码率Pb是多少?(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P值是否改b变?为什么?(3)若假定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码元传输速率为是多少/1200kBaud,则Pb1.11设一信息源的输出为由256个不同符号组成,其中32个出现的概率为1/64,其余224个出现的概率为1/448。
信息源每秒发出24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试计算该信息源发送信息的平均速率及最大可能的信息速率。
1.12二进制数字信号一以速率200bit/s传输,对此通信系统连续进行2h的误码测试,结果发现15bit差错。
问该系统的误码率为多少?如果要求误码率在1*107-以下,原则上应采取一些什么措施?第二章随机信号分析2。
1 判断一个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条件?2.2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具有什么特点?2。
通信原理各章习题集的答案

第一章 通信系统概论一 填空选择题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__抗干扰能力强噪声不积累 、差错可控、容易加密_、可实现综合化(便于集成)等_。
2.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通常用_有效性_和可靠性_衡量, FSK 系统指标具体用_传输速率(传码率、传信率)和_差错率(误码率、误信率)_衡量,FM/PM 系统具体指标用_有效传输频带 和_信噪比_衡量。
3.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在2分钟内共传送72000个码元,0、1码等概率出现,则码元速率为600B ,信息速率为600b/s ;传送1小时后,接收到的错码为216个,其误码率为10-4;若保持码元速率不变,变换为8进制传输,每个码元所含信息量为3 ,信息速率为1800b/s 。
4.通信是指消息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______,主要质量指标是_____和_____,它们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具体为_____和_____。
5.在码元速率相同的条件下,16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4 倍。
6.按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
7.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包括 ( D )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D.以上都包括8.在码元速率相同条件下,m 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 log 2m 倍。
9.通信系统按其传输信号形式分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
10.通信系统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不同分为模拟通信系统 和 数字通信系统11.衡量通信系统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前者主要是消息传输速率问题,而后者是指消息传输的 质量问题。
12.设有四个信息A 、B 、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1/2传送,每个消息出现是相互独立的,其平均信息量H=__1.75b/符号__。
13.设有4个消息符号,其出现概率是21、41、81、81各消息符号出现是相对独立的,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 1.75b/符号 。
14.某四元制信源,各符号对应的概率分别为21、41、81、1,则该信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1.75b/符号 。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樊昌信-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量、平均信息速率、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第二章:习题2.1 设随机过程X (t )可以表示成:()2cos(2), X t t t πθ=+-∞<<∞式中,θ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它具有如下概率分布:P (θ=0)=0.5,P (θ=π/2)=0.5试求E [X (t )]和X R (0,1)。
解:E [X (t )]=P (θ=0)2cos(2)t π+P (θ= π/2)2cos(2)=cos(2)sin 22t t t ππππ+-cos t ω习题2.2 设一个随机过程X (t )可以表示成:()2cos(2), X t t t πθ=+-∞<<∞判断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为功率信号。
[]/2/2/2/21()lim ()()1lim 2cos(2)*2cos 2()T X T T T T T R X t X t dt T t t dt T ττπθπτθ→∞-→∞-=+=+++⎰⎰222cos(2)j t j t e e πππτ-==+2222()()()(1)(1)j f j tj t j f X P f R e d ee e df f πτπππττττδδ∞-∞---∞-∞==+=-++⎰⎰习题2.6 试求X (t )=A cos t ω的自相关函数,并根据其自相关函数求出其功率。
解:R (t ,t+τ)=E [X (t )X (t+τ)] =[]cos *cos()E A t A t ωωτ+[]221cos cos (2)cos ()22A A E t R ωτωτωττ=++== 功率P =R(0)=22A习题2.10已知噪声()t n 的自相关函数()ττk -e 2k R n =,k 为常数。
(1)试求其功率谱密度函数()f P n 和功率P ;(2)画出()τn R 和()f P n 的曲线。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总5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习题习题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 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符号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 概述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Bd N 66101011===-码元时间信息传输速率为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 答:频带利用率为Hz s bit Hz s bit //2101024102048)//33=⨯⨯==(频带宽度信息传输速率η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8c747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1.png)
通信原理[张会⽣]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思考题1-1 什么是通信?常见的通信⽅式有哪些?1-2 通信系统是如何分类的?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1-4 试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
1-5 试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
1-6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对于数字通信具体⽤什么来表述?1-7 何谓码元速率?何谓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习题1-1 设英⽂字母E出现的概率=0.105,X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各为多少?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B、C、D、E、F组成,设每个符号独⽴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1-3 设⼀数字传输系统传送⼆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B2=2400B,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1-4 已知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进制信号,信息速率为3600b/s,试问码元速率应为多少?1-5 已知⼆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800b/s,试问变换成四进制和⼋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各为多少(码元速率不变)?1-6 已知某系统的码元速率为3600kB,接收端在l⼩时内共收到1296个错误码元,试求系统的误码率=?1-7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s,接收端在0.5⼩时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l-8 在强⼲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
(l)试问系统误信率=?(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值是否改变?为什么?(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则=?习题答案第⼀章习题答案1-1 解:1-2 解:1-3 解:1-4 解:1-5 解:1-6 解:1-7 解:1-8 解:思考题2-1 什么是狭义信道?什么是⼴义信道?(答案)2-2 在⼴义信道中,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2-3 试画出调制信道模型和⼆进制⽆记忆编码信道模型。
通信习题及答案

一、已知:题一图其中:是均值为零的白高斯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为瓦Hz,求和相互统计独立的条件,即和应具有何种关系?请加以证明。
(12分)二、一Weaver单边带调制器示于图中,其中基带信号,,请选择适当的W,,值,使输出信号的载频为1M ,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K 。
请写出具体的推导步骤。
(12分)题二图三、如图所示的Armstrong型调频器是由窄带调频器经倍频后得到宽带调频信号,此窄带调频信号的最大相位偏移为0.1弧度,调频器输出的调频信号载频为104M ,最大频偏为75K 。
a. 若基带信号带宽为15K ,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100K ,请求出倍频器1的倍频值。
b. 由于100K 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引起104M 载频的频率漂移2Hz,请问100KHz振荡器的频率漂移值为多少?题三图四、有12路音频信号,其中每路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分别通过截止频率为7KHz 的低通滤波器,将此12路信号时分复用为二进制码流,如图所示:a. 最小抽样速率为多少?b. 若抽样速率为每秒16000个抽样,每抽样的量化电平数为256,忽略帧同步比特,请求出输出的二进制信号比特速率值。
c. 若升余弦滚降系数=0.5,为了实现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请求出此基带成形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值。
(12分)五、一振幅键控(00K)通信的接收系统如图示,在每码元期间,振幅键控信号或为 ,或为0(等概率出现)。
二进制码元宽度为T(T=1ms),载频 =1M ,是三角波,加性宽带白高斯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瓦/Hz。
a. 如何设计,使得在①处抽样时刻的信噪比最大,请写出滤波器传递函数表示式(或画出、写出冲激响应的表示式)。
b. 请写出在①处时刻的瞬时信号功率值及信噪比。
c. 若在时刻的抽样值为,请写出在振幅键控两信号等概出现条件下的最佳判决门限及判决公式。
d. 请详细推导出上述解调器的误码率公式。
题五图六、对于一QPSK调制器,载频为2GHz,其输入数据为二进制不归零数据序列{},=1,+1及-1等概出现,且认为它们的出现是相互统计独立。
通信原理(第七版)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3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通信原理复习+习题

4. 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
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M进制(M=2n)数字通信系统
信息速率=码元速率 log2 M= n 码元速率
【例】四进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rd=2400波特, 则信息传输速率 r=rd log2 M=2400 log2 22 4800bps e
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间弥散
频率选择性衰落造成的波形畸变称为“时间弥散”
频率选择性衰落——二径信道模型
V0 f t
V0
时延t0
V0 f t t0
V0 f t t0 V0 f t t0
f t
+
V0 f t
V0
时延 t0+τ
V0 f t t0
抽样速率的最小值
二进制代码的码元速 率(n为编码位数)
传输速率 最小传输带宽
复用路数
实际中用升余弦的传输特性, 此时所需传输带宽为
速率等级
以1.5Mbps为基础的系列
群次 日本体制
0次群 64
以2Mbps为基础的系列
北美体制
64
欧洲体制
64
1次群
2次群 3次群 4次群
1544
6312 32064 97728
3. 变参信道
变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产生瑞利型衰落,引起频率弥散 (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时间弥散
频率弥散与快衰落
从波形上看,多径传播的结果使确定的单一载频 信号Vcosωct变成了包络和相位都随机变化的窄 带信号,这种信号称为衰落信号;通常将由于电 离层浓度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慢衰 落;而把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快衰 落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A. “传输速率”就是通常所说的“传输带宽”B. “传输速率”是指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带宽C. “传输带宽”就是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传输速率”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它一般包括信源、发送器、(1)C_、接收器和信宿。
当采用卫星进行通信时,数据一般被变换成(2)B_。
为了增大模拟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的设备是(3)B_。
现在在模拟电话网上利用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往往采用幅度和相位两个参数进行调制,这种调制方式称为(4)D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串行传输方式比并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B. 并行传输方式比串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C. 在串行传输中,比特位的传输是随机的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数据为(1)A_,使用这种编码的网络是(2)C_。
如果该编码波形的最高和最低电平分别为+5V、-5V,其直流分量是(3)D_V。
(1)A. 10100 B. 01110 C. 10101 D. 00011(2)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3)A. 5 B. -5 C. 2.5 D. 05.在一个带宽为3 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该信道能够达到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1)B baud。
一个带宽为3 kHz、信噪比为30 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2)B_b/s。
上述结果表明,(3)D_。
(1)A. 3K B. 6K C. 56K D. 10M(2)A. 12K B. 31K C. 56K D. 10M(3)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B.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C. 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D. 上述问题的单位不同,数据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6.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其原理是(1)_B位编码表示(2)A_位数据。
通信原理第四章2

对比图4.3.2可以看出,传 输过程中第4个码元发生 了误码。产生该误码的原 因之一是信道加性噪声, 之二是传输总特性(包括 收、发滤波器和信道的特 性)不理想引起的波形畸 变,使码元之间相互串扰, 从而产生码间干扰。
图43.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各点波形 《通信原理课件》
4.3.2 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分析 传输过程中第4个码元发生了误码,产生 该误码的原因就是信道加性噪声和频率特性。 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如图所示:
(2)尾部衰减要快。
经整理后无码间串扰的条件为:
1(或常数) h(kT ) 0 k 0 k 0
可以找到很多能满足此条件的系统,例如
h(t) 1
-4T
-3T -2T
-T
0
T
2T
3T
4T
t
《通信原理课件》
能满足码间无串扰的传递函数H(ω)不止一个,如: ① 门传递函数的冲击响应: h(t ) Sa( t ) Ts h(t ) Sa 2 ( t ) ② 三角传递函数的冲击响应: Ts m ③ 宽门传递函数的冲击响应: h(t ) Sa( t ) Ts
0 k
j
0
k
0
R
0
k j
讨 论:
① r(t)的采样值有三项: (a) ak h(t0 ):有用信息项 (b) 码间串扰值 : 除第k个码元波形之外的所有其它码元 在采样时刻的代数和,由于 a n 是随机变量,码间串扰也 是一个随机变量。 (c) 加性噪声干扰值:随机干扰 ② 由于存在码间串扰和加性噪声,判别 r kTs t0 值是“0” 还是“1”,可能错判。 ③ 理想情况:是在无干扰下,r (kTs + t0 ) = ak h(t0 )> Vd Vd:判别门限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练习题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练习题一、填空题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最基本的信号是______信号。
2.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常采用______技术。
3. 码间串扰是指______。
4. 眼图是用来衡量______的质量。
5. 线性码型和非线性码型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
二、选择题A. NRZ码B. RZ码C. AMI码D. 双相码A. 传输速率B. 信号带宽C. 信道特性D. 信号幅度A. ASKB. FSKC. PSKD. QAMA. 高电平B. 低电平C. 零电平D. 任意电平A. 增加信号带宽B. 优化信道特性C. 降低传输速率D. 提高信号幅度三、判断题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信号传输速率与信号带宽成正比。
()2. 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码间串扰的大小。
()3. NRZ码和RZ码的抗噪声性能相同。
()4. AMI码可以保证信号的平均功率为零。
()5. 双相码的频谱中不含直流分量。
()四、简答题1. 简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2. 什么是码间串扰?如何衡量码间串扰的大小?3. 简述眼图的作用。
4. 线性码型和非线性码型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5. 如何提高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五、计算题1. 已知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为2Mbps,信号带宽为1MHz,求该系统的码间串扰系数。
2. 一个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信号传输速率为1.5Mbps,信道带宽为0.75MHz,求该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
3. 已知一个AMI码序列为“+1 1 +1 +1 1 +1 1 1”,求其对应的NRZ码序列。
4. 一个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信号传输速率为2Mbps,采用双相码调制,求该系统的最小信号带宽。
5. 已知一个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信号传输速率为4Mbps,信道带宽为2MHz,求该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
六、分析题2.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如果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衰落,试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习题及其答案【题4-1】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10010001110,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码型,双极性码波形,单极性归零码波形,双极性归零码波形,二进制差分码波形。
【答案4-1】【题4-2】设随机二机制序列中的0和1分别由()g t 和()g t -组成,其出现概率分别为p 和(1)p -:1)求其功率谱密度及功率;2)若()g t 为图(a )所示的波形,s T 为码元宽度,问该序列存在离散分量1s f T =否?3)若()g t 改为图(b )所示的波形,问该序列存在离散分量1s f T =否?【答案4-2】1)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221212()(1)()()[()(1)()]()s s s s s s m P f P P G f G f f PG mf P G mf f mf ωδ∞-∞=--++--∑由于12()()()g t g t g t =-=可得:2222()4(1)()(12)()()s s ss s m P f P P G f f P G mf f mf ωδ∞=-∞=-+--∑式中:()G f 是()g t 的频谱函数。
在功率谱密度()s P ω中,第一部分是其连续谱成分,第二部分是其离散谱成分。
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功率为222222221()2 [4(1)()(12)()()] 4(1)()(12)()() 4(1)()(12)()s s s s s m s s s s m s ss m S P d f P P G f f P G mf f mf df f P P G f df f P G mf f mf dff P P G f df f P G mf ωωπδδ∞∞∞∞∞=-∞∞∞∞∞∞=-∞∞∞∞=-∞==-+--=-+--=-+-⎰∑⎰∑⎰⎰∑⎰-----2)当基带脉冲波形()g t 为1 (){20 else sTt g t t ≤=()g t 的付式变换()G f 为()()s s G f T Sa T f π=因此sin ()()0s s s s sG f T Sa T f T πππ===式中:1s s f T =。
所以,该二进制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
3)当基带脉冲波形()g t 为1 (){40 else sTt g t t ≤=()g t 的付式变换()G f 为()()22s s T T f G f Sa π=因此sin 2()()0222s s s s sT T f G f Sa T πππ==≠式中:1s s f T =。
所以,该二进制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题4-3】设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脉冲序列为三角形脉冲,如下图所示。
图中s T 为码元宽度,数字信息1和0分别用()g t 的有无表示,且1和0出现的概率相等:1)求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能否重该数字基带信号中提取同步所需的频率1s s f T =的分量?若能,计算该分量的功率。
【答案4-3】1)由图得21 (){20 else ss T A t t g t T t ⎛⎫-≤ ⎪=⎝⎭()g t 的频谱函数()G ω为2()()24s sAT T G Sa ωω=由题设可知1(0)(1)2P P P ===1()()g t g t = 2()0g t =所以1()()G G ωω= 2()0G ω=代入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双边功率谱密度函数表达式,可得2212122222242244()(1)()()[()(1)()]()(1)()()()()()()4442()()164162s s s s s s m s s s s m s s s s s s m s s P f P P G f G f f PG mf P G mf f mf f P P G f f PG mf f mf f A T T fSa G mf f mf A T T A m Sa Sa ωδδωδωπ∞-∞∞-∞∞-∞=--++--=-+-=+-=+∑∑∑()s m f mf δ∞-∞-∑2)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离散谱分量()v P ω为24()()()162v s m A m P Sa f mf πωδ∞=-∞=-∑当1m =±时,s f f =±,代入上式可得2244()()()()()162162v s s A A P Sa f f Sa f f ππωδδ=++-因为该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中存在1s s f T =的离散分量,所以能从该数字基带信号中提取码元同步所需的频率1s s f T =的分量。
该频率分量的功率为22222444442()()162162A A A A A S Sa Sa πππππ=+=+=【题4-5】已知信息代码为1,求相应的AMI 码、HDB3码、PST 码及双相码。
【答案4-5】AMI 码: +10000 0000 –1+1 HDB3码; +1000+V-B00-V0+1-1PST 码: ①(+模式)+ 0 - + - + - + - + + -②(-模式)- 0 - + - + - + - + + -双相码:10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10 10【题4-6】已知消息代码为10011,试确定相应的AMI 码及HDB3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答案4-6】AMI 码:+10-100000+1-10000+-1HDB3码:+10-1000-V0+1-1+B00+V-1+1【题4-7】某基带传输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基带脉冲如下图所示的三角形脉冲:1)求该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函数()H ω;2)假设信道的传输函数()1C ω=,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具有相同的传输函数,即()()T R G G ωω=,求()T G ω和()R G ω的表达式。
tsT 012s T【答案4-7】1)令21 (){20 else ss T A t t g t T t ⎛⎫-≤ ⎪=⎝⎭由图可得,()()2sT h t g t =-,因为()g t 的频谱函数为 2()()24s s T T G Sa ωω=所以,系统的传输函数()H ω为222()()()24s s j j T T s s T T H G eSa e ωωωωω--==2)系统的传输函数()H ω由发送滤波器()T G ω、信道()C ω和接收滤波器()R G ω三部分组成,即()()()()T R H G C G ωωωω=g g因为()1C ω=()()T R G G ωω=则22()()()T R H G G ωωω==所以,发送滤波器()T G ω和接收滤波器()R G ω为224()()()()2424s s j j T T s s s s T R T T T T G G Sa e Sa eωωωωωω--===【题4-8】设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总特性为()H ω,若要求以2s T 波特的滤波进行数据传输,试检验下图各种()H ω满足消除抽样点码间干扰的条件否?【答案4-8】以2s T 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系统若要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则系统的传输的传输特性应该满足42() ()20 is eqH i C T T H T ππωωωπω⎧+=≤⎪⎪=⎨⎪>⎪⎩∑如图(a )、(b )、(c )、(d )所示对于图(a ),当2 T πω≤时,4()i s H i C T πω+≠∑,所以不满足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
对于图(b ),当2 T πω≤时,4()i s H i C T πω+≠∑,所以不满足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
对于图(c ),当2 T πω≤时,4()i s H i C T πω+=∑,所以满足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
对于图(d ),当2 T πω≤时,4()i s H i C T πω+≠∑,所以不满足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
【题4-9】设某个基带传输的传输特性()H ω如下图所示。
其中α为某个常数(01α≤≤);1)试检验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2)试求改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多少?这时的系统频带利用率为多大?【答案4-9】1)很明显,该系统的传输特性的图形是对称的。
根据奈奎斯特准则,当系统能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时,()Hω应满足:22()()2i seqH i CT THTππωωωπω⎧+=≤⎪⎪=⎨⎪>⎪⎩∑容易验证,当BRωπ=时,系统是可以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的。
2)系统最大码元传输速率BRωπ=而系统带宽为(1)2B Hzαπ+=所以系统的最大频带率02(1)12B R B ωπηαωαπ===++【附加题4-1】设某基带传输系统具有下图所示的三角形传输函数:1)该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基带脉冲的时间表达式;2)数字基带信号的传码率0B R ω=时,用奈奎斯特准则验证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答案附加题4-1】1)由图可得系统传输函数()H ω为011 (){20 else s T t H t ωωω⎛⎫-≤ ⎪=⎝⎭由11 (){0 else s s t t T g t T t ⎛⎫-≤⎪=⎝⎭可得2()()2s s T G T Sa ωω=g根据对称性可得:2()()G g jt πω-⇔则2001()()()()222t H G g t Sa ωωωωππ=⇔=所以,该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基带脉冲的时间表达式为200()()22th t Sa ωωπ=2)当数字基带信号的传码率0B R ωπ=时,需要以022B R ωπω==为间隔对()H ω进行分段叠加,分析在区间[]00,ωω-叠加函数的特性,此时0s T πω=因为02()(2)ii s iH H i T πωωω+=+∑∑则001 2()0 else i s i H T ωωωπωωω⎧-≤⎪+=⎨⎪⎩∑根据无码间干扰传输条件,所以该系统不能以0B R ωπ=速率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附加题4-2】为了传输码元速率310()BR Baud =的数字基带信号,试问系统采用如下图中哪种传输特性较好,并说明其理由。
【答案附加题4-2】根据无码间干扰时系统传输函数()H ω应满足的条件分析,图所示的三种传输函数(a )(b )(c )都能满足以310()B R Baud =的码元速率无码间干扰传输。
此时,需要比较三种传输函数在频带利用率、单位冲激响应收敛速度、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的特性,从而选出最好的一种传输函数。
1)传输函数(a )的无码间干扰传输速率B R 为310()B R Baud =其频带宽度B 为334102102ZB H ππ⨯==⨯系统的频带利用率η为33100.5/210B ZR Baud H B η===⨯2)传输函数(b )的无码间干扰传输速率B R310()B R Baud =其频带宽度B 为33210102ZB H ππ⨯==系统的频带利用率η为33101/10B ZR Baud H B η===3)传输函数(c )的无码间干扰传输速率B R310()B R Baud =其频带宽度B 为33210102ZB H ππ⨯==系统的频带利用率η为33101/10B ZR Baud H B η===从频带利用率性能方面比较可得:图(b )和(c )的频带利用率为1/Z Baud H ,大于传输函数(a )的频带利用率。